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服务器管理员必备XP系统长臂猿远程开机控制软件

服务器管理员必备XP系统长臂猿远程开机控制软件

服务器管理员必备XP系统长臂猿远程开机控制软件
服务器管理员必备XP系统长臂猿远程开机控制软件

服务器管理员必备XP系统长臂猿远程开机控制软件

青岛威百仕网络设计服务有限公司-QQ2573083716

https://www.sodocs.net/doc/094386490.html,/

远程桌面的开启以及使用方法,并且为大家介绍了几个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小技巧,不过系统自身的远程桌面连接功能有很多默认的限制,不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实际需要,今天我们就探讨如何突破这些远程桌面默认缺陷的方法。

在开启XP远程桌面功能时一定要保证本地XP自带的防火墙是关闭的或者远程桌面连接使用的端口是容许通过的,另外本地帐户必须设置密码,因为用于远程连接的帐户必须有密码才可以正常访问。(如图1)

图1

不管你是用本地登录还是远程登录,同一时刻XP只容许一个用户操作计算机,后登录的将把之前登录的用户踢掉控制权。(如图2)笔者曾经尝试过多种方法XP都不能让两个用户同时登录,无论同时登录两个远程桌面连接,还是一个远程桌面一个本地桌面,无论是两者使用相同用户名,还是使用不同用户名,均不奏效。

图2 点击看大图

解决方法1:

第一步:首先是在Windows XP上安装SP2正式版。

第二步:准备一份版本较早的SP2终端服务器软件,因为原本微软准备把多用户使用远程桌面程序放在SP2中的,不过在最新的SP2中将该功能取消了。中文SP2测试版较难找到,可以使用英文版Build 2055,运行之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可以从https://www.sodocs.net/doc/094386490.html,/soft/termsrv.rar下载Build 2055的终端服务器执行文件TermSrv.DLL。用WinRAR解开它。

第三步:首先确定你的光驱中没有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接着运行“Services.msc”打开服务设置窗口,找到Terminal Service这个服务,双击打开属性对话框,在“启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已禁用”,接着重启动计算机。

重启动之后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在地址栏中输入“%systemroot%/system32/dllcache”,删除其中的termsrv.dll文件,接着把2055版SP2中的termsrv.dll文件按顺序分别复制到%systemroot%/system32/dllcache和%systemroot%/system32文件夹下,覆盖原文件。注意: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弹出类似图二的对话框,提醒你系统文件发生了改变,要你放入光盘恢复正确的文件。这属于正常现象,而且我们的目的就是替换现有的系统文件,因此不必理会,点击取消按钮,接着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点击“是”。

除此之外还需要修改一下注册表,运行“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在左侧面板中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 \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nal Server\Licensing Core,在该键下新建一个名为“EnableConcurrentSessions”的DWORD 值,并设置该值的数据为1。

登陆的时候会提示有用户在线,修改下注册表就不会出现了,修改如下: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

"SFCDisable"=dword:ffffff9d

之后需要再次重启动电脑。

随后继续运行“Services.msc”打开服务设置窗口,双击Terminal Service这个服务打开其属性对话框,在“启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动”,点击确定之后点击启动按钮。

接着我们要开启远程桌面功能了,该功能默认情况下是关闭的。在我的电脑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接着打开远程选项卡,首先选中“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选项,然后点击旁边的“选择远程用户”按钮,将所有你允许远程连接到该计算机的用户全部添加进去(图三)。到此远程计算机一端就已经全部设置好了。

修改后的XP远程服务器允许两个不同的用户同时登录,成功的突破了微软的系统缺陷。

图3 点击看大图

做完以上步骤,基本上就可以了,但笔者碰到一个XP系统,按上面的完成后还是无法多用户登陆,反复检查,发现在任务管理器中没有用户这个选项,仔细检查,发现这是因为电脑上Windows的用户登录或注销的方式和他们的不同。要是想恢复用户选项卡,需要更改用户登录或注销的方式:打开控制面板→用户账户,点击“更改用户登录或注销的方式”,选择“使用快速用户切换”。更改后Windows任务管理器就会出现“用户”选项卡。

做完这个,多用户登陆就完全实现了。

总结:

其实微软很多系统缺陷确实给用户带来了大量的不方便,不过作为面向家庭用户的XP和WIN2000 PRO在远程桌面功能方面有限制也是应该的,毕竟面向公司服务器的产品和家庭用户在应用上有很大不同。

建议:选择苹果茶服务https://www.sodocs.net/doc/094386490.html,可以远程登陆内网电脑桌面,不需要做端口映射。

选择https://www.sodocs.net/doc/094386490.html,长臂猿电脑远程开机服务,可以在外网随便启动电脑,实现电脑想开就开,想关就关。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A0

程序文件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木A0 贞数第1贞共6贞 編制部门研发部 生效日期2018年09月05日 修改页 文件编号修改条款修改内容修改人/日期生效日期全文首次发行 分发部门会签 编制审核批准□业务部□研发部□采购部□生产韶□质量部□行政部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软件配這皆理贯穿于软件整个生命周期,对规范软件版本、源代码、文件、工具、现成软件等控 制要求,确世配置标识、变更控制、配置状态记录等活动要求。使用配置管理工具保证软件质量使公 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软件项目,并贯穿于软件生存周期全过程。 3.1项目经理 负责指过配置管理人员: 负责审批配置管理il ?划; 负责执行配置管理il 划。 3. 3质量部 > 负责跟踪配置管理il ?划的实施。 4.1术语泄义 软件配置管理:是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在系统整个生存周期内控制这些项的投放和变更, 记录并报告配置的状态和变更要求,验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软件配置项:为配置管理的目的而作为一个单元来看待的硬件/软件成分。 基线:一组拥有唯一标识号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件以及柑应的可执行代码、构造文卷和用户文档 构成一条基线。基线一经放行,就可以作为从配置管理系统检索源代码文卷(配苣项〉和生成可执行 文卷的工具" 4.2配置管理讣划编制 所有项目在指;4^项目开发计划时,都应有项目经理指定配置管理人员,然后由配置管理人员编写 《配置管理计划》,也可以包含在《软件开发计划中》,配置管理讣划至少应包括的内容: ? 配置管理人员的组成及分工 2. 范围 3. 职责 3.2 配置管理人员 4. 工作程序

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公司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软件设计和开发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设计和开发能满足顾客和有关标准、法令、法规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软件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包括软件产品的升级。 3职责 3.1软件研发部负责组织编制《项目实施计划书》、《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测试报告、验收报告等,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软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3.2软件研发部产品组负责根据市场调研分析或合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3.3软件研发部测试组负责软件产品的确认测试。 3.4 由各业务部负责将合格软件产品交付顾客使用。 3.5 公司总经理签署《项目经理任命书》,正式启动软件项目。 3.6公司技术总工或授权人负责设计和开发立项《项目实施计划书》、《需求规格说明书》、验收报告等的批准。 4工作程序 4.1 设计和开发策划 4.1.1立项的依据 软件研发部对要进行的开发项目进行立项申请,提交项目资料。由公司的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一系列的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的项目,由软件研发部进行详细进度计划安排,落实时间进度、资源(人员/设备、内部/外部)、技术、资金和费用等,相关资源和资金使用计划要详细列出。 最后所有的项目申请资料、风险评估报告及产品进度计划都要报给公司上级领导审批,进行立项评审。 立项通过的项目才能由软件研发部进入正式的开发工作。 4.1.2 软件研发部项目经理负责就以上立项依据组织《项目实施计划书》的编制。

4.1.3设计和开发人员资格要求可参照本公司相关岗位卡的条款进行. 4.1.4 接口管理 4.1.4.1 在设计和开发策划和输入阶段: a.各业务部将客户相关文件资料交与软件研发部,同软件研发部一起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评审; b.软件研发部编制《项目实施计划书》,经公司技术总工或授权人批准后发往客户方。 c.软件研发部项目经理将《项目实施计划书》、《需求规格说明书》及相关背景资料,提供给各设计和开发人员,作为工作的依据。 4.1.4.2 在设计和开发输出阶段,软件研发部项目经理根据设计和开发进度,适时召开设计和开发例会,组织解决设计和开发中遇到的困难,协调相关的资源,以例会记录的形式明确相关要求。 4.1.4.3 在设计、编码、测试阶段: a.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的设计人员及进行编码的程序员须充分沟通.必要时,可由项目经理负责召开设计和开发专题会议,并以会议记录的形式明确与会人员达成的一致意见。 b.软件研发部设计和开发人员提供单元和综合测试的《测试计划》,交本部门的相关设计和开发人员进行集成并由测试人员进行单元、综合测试。 c.软件研发部提供确认测试的《测试计划》,交测试组进行系统安装、测试。 4.1.4.4设计和开发各阶段 a.软件研发部项目经理负责就技术方面在客户与程序员之间进行协调; b.软件研发部经理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有关单位的工作; c.各业务部负责与客户的业务联系及相关信息传递; d.参与设计和开发的各部门将必要的信息形成文件,经部门经理评审签字后予以传递. 4.2设计和开发输入 4.2.1《项目经理任命书》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软件研发部经理组织编写《项目实施计划书》、《需求规格说明书》,其中《项目实施计划书》须由公司技术总工组织人员评审。 4.2.2软件研发部经理组织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及各业务部等设计和开发提出部门(包括客户),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评审,对其中不完善、含糊或矛盾的需求做出澄清和解决.4.2.3《需求规格说明书》在接受合同时可以不完全确定,在项目进行期间可继续制定。当《需求规格说明书》更改时,合同可以修订,对《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更改将按照《软件配置管理规程》程序加以控制。 4.3 设计和开发输出 4.3.1各设计和开发人员根据《项目实施计划书》及《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文档。 4.3.2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形成文件,但不限于以下文档: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版本号修订内容编制人审阅人日期

历史记录

目录

1.引言 1.1目的 本程序文件定义了本组织的配置管理的过程,目的是规范公司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使公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 1.2 使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项目。 1.3 名词和缩写 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SCCB (Software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 CC (Configuration Controller) 配置管理员 工作产品(Work Products):项目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成果,例如源代码、数据和各种文档。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纳入到配置管理范畴作为单个实体对待的工作产品称为配置项[IEEE Std 610.12 - 1990 ];配置项包括: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运行软件所需的各种数据,它们经评审和检查通过后进入软件配置管理。 基线(Baseline):一组拥有唯一标识号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卷以及相应的可执行代码、构造文卷和用户文档构成一条基线。基线一经放行,就可以作为从配置管理系统检索源代码文卷(配置项)和生成可执行文卷的工具。

2角色与职责 2.1软件配置管理组(CM) CM组是项目里的一个小组,根据项目大小,可以由一个人,或者多人组成,小组的成员称为配置管理员(CC),通常由公司的质量保证组安排,加入到项目组,由项目经理领导。 CM组建立并管理配置管理库系统。 CM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关CM活动的培训。 项目组的CM组负责在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配置管理活动。 2.2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SCCB) SCCB建立在项目级,通常由项目经理、该项目的技术经理、软件开发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以及CC组成。SCCB在项目策划阶段由项目经理负责筹建。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软件基线的建立;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对软件基线配置项的变更;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核和批准产品发布。 2.3 SCCB负责人 SCCB负责人通常由项目经理担任,代表SCCB在有关文件上签署意见。 2.4 项目经理 定期或事件驱动地评审或审核CM活动。 2.5 测试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测试有关的内容 2.6 开发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开发有关的内容 2.7 QA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QA有关的内容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历史记录

1.引言 1.1目的 本程序文件定义了本组织的配置管理的过程,目的是规范公司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使公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 1.2使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项目。 1.3名词和缩写 CM(Co nfiguration Ma nageme nt)配置管理 SCCB (Software Con figuration Con trol Board)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 CC (Co nfiguratio n Con troller) 配置管理员 工作产品(Work Products):项目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成果,例如源代码、数据和各种文档。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纳入到配置管理范畴作为单个实体对待的工作产品称为配置项[IEEE Std 610.12 - 1990 ];配置项包括: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运行软件所需的各种数据,它们经评审和检查通过后进入软件配置管理。 基线(Baseline): 一组拥有唯一标识号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卷以及相应的可执行代码、构造文卷和用户文档构成一条基线。基线一经放行,就可以作为从配置管理系统检索源代码文卷(配置项)和生成可执行文卷的工具。

2角色与职责 2.1软件配置管理组(CM ) CM组是项目里的一个小组,根据项目大小,可以由一个人,或者多人组成,小组的成员称为 配置管理员(CC),通常由公司的质量保证组安排,加入到项目组,由项目经理领导。 CM组建立并管理配置管理库系统。 CM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关CM活动的培训。 项目组的CM组负责在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配置管理活动。 2.2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SCCB) SCCB建立在项目级,通常由项目经理、该项目的技术经理、软件开发工程师、资深工程师、 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以及CC组成。SCCB在项目策划阶段由项目经理负责筹建。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软件基线的建立;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对软件基线配置项的变更;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核和批准产品发布。 2.3 SCCB负责人 SCCB负责人通常由项目经理担任,代表SCCB在有关文件上签署意见。 2.4项目经理 定期或事件驱动地评审或审核CM活动。 2.5测试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测试有关的内容 2.6开发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开发有关的内容

软件开发管理程序(精)

软件开发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 保证软件开发项目按预定的时间和费用顺利完成,提高软件过程的成熟度。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的管理 , 可根据项目的大小及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删减。 3. 定义 可行性分析:对系统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进行研究。 需求分析:真正搞清楚所要设计的软件应该具有哪些功能和特性 (即要让它做什么事。 数据字典:对数据流程图中出现的所有数据元素给出逻辑定义。概要设计:根据软件需求说明书的要求,建立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模块间的关系,设计全局数据库/数据结构,定义各功能模块的接口、控制接口等。 详细设计:对概要设计中产生的功能模块进行过程描述,设计功能模块的内部细节,为编写源代码提供必要的说明。 测试计划:为做好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需为如何组织测试制定实施计划。计划包括测试的内容、进度、条件、人员、测试用例的选取原则、测试结果允许的偏差范围等。 编码与单元测试 : 将详细设计说明书转化为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或 数据库语言书写的程序,对该程序的所有模块进行测试。

4. 职责 4.1项目经理:在可行性分析阶段,组织可行性分析小组,项目通过可行性评审后编写《项目开发计划书》。在需求分析阶段,组织需求分析小组, 保证需求分析进度。在程序设计阶段, 组织概要设计小组, 组织详细设计小组,进行编码分工,监管编码规范。在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要填写《项目进度月报》。 4.2可行性分析小组: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4.3可行性评审小组:对可行性分析小组提交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进行评审,形成《评审表》。 4.4需求分析小组:对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编写《软件需求说明书》和《数据要求说明书》。 4.5需求分析评审小组:根据软件正式技术复审规范对需求分析小组提交的《需求分析报告》 ,进行评审,形成《评审表》。 4.6概要设计小组:根据《软件需求说明书》和《数据要求说明书》进行概要设计, 编写《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和《数据字典》。 4.7概要设计评审小组:对《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字典》和《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进行评审,出《评审表》。 4.8详细设计小组:根据《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字典》和《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进行详细设。

软件开发控制程序文件

软件开发控制程序文件 1 目的 1.1 对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及 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 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软件新产品开发全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技术部负责软件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包括进行开发 的策划、确定开发的组织和技术的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 审,设计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3.2技术部经理负责审核软件开始输出文件和成果。 3.3技术部经理负责审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方案,下达开发 任务书,负责批准项目开发计划、开发输入、开发输出、开发评 审、开发验证、确认和软件更改等。 3.4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方案。 3.5采购部负责所需物料的采购。 3.6技术部负责根据合同要求,负责提交用户使用新产品后的《验收报 告》。 3.7技术部负责控制新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 4 程序 4.1软件开始的策划 根据“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划分,这属于“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

4.1.1软件开发项目的来源: a. 根据市场部与用户签定的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总经理批 准的相应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产品要求评审 表》、技术部经理下达《软件开发任务书》,并将与新产品 有关的技术资料转交软件开发人员。 b. 市场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技术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技术部经理下达《软件 开发任务书》,并将相关背景资料转交软件开发人员。 c. 技术部综合各方面信息,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 技术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技术部经理下达《软件开 发任务书》,交软件开发人员实施。 d. 技术部经理制定的科技发展规划:包括新产品计划和已有产 品的重大升组级计划(如平台更换、重大技术改造等)。 4.1.2项目负责人根据上述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根据《软件开发 任务书》将软件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项目开发计划》,报技 术部经理审核、批准。计划书内容包括: a.开发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务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 b.各阶段人员职责和权限、进度要求和配合单位; c.产品及成果、验收标准; d.资源配置需求,如人员、设备、资金保证及支持务件等及其他相关内容等。 4.1.3软件开发策划的输出文件将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在适当进予以修 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关于文件更改的有关规定。 4.1.4软件开发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管理 a. 软件开发的不同小组可能涉及到公司不同职能或不同层 次,也可能涉及到公司外部。 b. 对于小组之间重要的软件开发信息沟通,软件开发人员填

某软件公司维护管理控制程序

维护管理 文件编号: NP510100 生效日期: 2000.3.20 受控编号: 密级:秘密版次:Ver2.1 修改状态:总页数8 正文 5 附录 3 编制:刘栋臣审核:孟莉、王宇批准:孟莉 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文件修改控制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职责 3.1项目管理部门 3.2技术支撑部门 3.3 开发部门 4. 术语和缩略语 5. 工作程序 5.1基本要求 5.2维护类型 5.3 维护计划 5.4 维护实施 5.5 维护记录 6. 引用文件

7. 质量记录 7.1 NR510100A“维护服务需求说明” 7.2 NR510100B“维护计划” 7.3 NR510100C“维护记录”

1.目的 对交付后的维护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维护服务顺利、有效实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提供的软件和/或系统集成项目交付后的维护服务。 3.职责 3.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受理交付后的维护申请,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实施维护。 3.2技术支撑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软件产品和/或系统集成项目交付后的维护。 3.3开发部门:负责软件项目或软件产品的开发性维护。 4.术语及缩略语 本程序采用NQ402100《质量手册》中的术语和缩略语及其定义。 5.工作程序 5.1 基本要求 维护范围和维护期限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维护服务应严格按合同执行。 5.2 维护类型 1)纠错性维护:解决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2)适应性维护:由于运行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软件的接口; 3)完善性维护: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现有软件产品进行功能扩充或性能改进。 4)硬件产品的维护。 其中,前三种维护又称开发性维护。 5.3 维护需求 5.3.1 根据客户的要求或合同中对维护服务的规定,客户提出维护需求说明,并由客户 和维护部门进行确认。 5.3.2 根据确认的维护需求,可与客户约定维护的实施办法,共同制定维护计划。维护 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1)维护范围:指合同中规定的维护项或公司确认的由客户提出的特殊维护要求。 一般情况下维护范围包括计算机程序、文档及相应的硬件系统等。 2)产品初始状态标识:是指系统安装完成后,由双方共同确认的系统初始状态,

某某软件公司文件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管理 文件编号: NP602100 生效日期: 2000.3.20 受控编号: 密级:秘密版次:Ver2.1 修改状态:总页数9 正文 6 附录 3 编制:李民审核:孟莉批准:孟莉 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x,翻版必究)

文件修改控制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职责 4. 术语和缩略语 5. 工作程序 5.1 文件控制范围 5.2 文件的编号 5.3 质量体系文件的控制 5.4 其它文件的控制 5.5 文件的保管 5.6 文件的网上发布 6. 引用文件 6.1 NP602200《信息管理》 6.2 NW602101《文件编写导则》 6.3 NW602102《文件编号规定》 7. 质量记录 7.1 NR602100A“文件发行审批表” 7.2 NR602100B“文件修改申请与记录单” 7.3 NR602100C“文件发行控制表”

1.目的 通过规定文档的编制、审查、发布、更改和收回废除必须遵守的过程,确保相关部门得到有效的文件。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体系文件,以及软件开发产品和/或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文档管理。 注:质量体系文件、软件开发产品和/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文档,以下统称文件。 3.职责 3.1 质量保证部门:负责组织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发放和更改控制。 3.2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技术文档发行及更改控制。 3.3相关部门:负责各自部门的专用文档及资料的编写、更改。 4.术语和缩略语 本程序采用NQ402100《质量手册》中的术语和缩略语及其定义。 5.工作程序 5.1 文件控制范围 5.1.1质量体系文件,其分类为: 1)质量手册 2)程序文件 3)支持性文件:包括作业指导文件、技术规范及有关资料。其中:作业指导文件指在执行程序文件时参考的具体作业文件;技术规范指在软件产品开发过 程中应遵守的技术准则及规定。 5.1.2所有本公司质量活动的计划和进展及与客户相互配合的计划性文档。 5.1.3描述一个具体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的技术文档和用户文档,包括 ——开发阶段输入/输出; ——验证和确认的计划和结果; ——提供给客户的文档; ——维护文档。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历史记录

目录

1.引言 1.1目的 本程序文件定义了本组织的配置管理的过程,目的是规范公司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使公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 1.2 使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项目。 1.3 名词和缩写 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SCCB (Software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 CC (Configuration Controller) 配置管理员 工作产品(Work Products):项目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成果,例如源代码、数据和各种文档。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纳入到配置管理范畴作为单个实体对待的工作产品称为配置项[IEEE Std 610.12 - 1990 ];配置项包括: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运行软件所需的各种数据,它们经评审和检查通过后进入软件配置管理。 基线(Baseline):一组拥有唯一标识号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卷以及相应的可执行代码、构造文卷和用户文档构成一条基线。基线一经放行,就可以作为从配置管理系统检索源代码文卷(配置项)和生成可执行文卷的工具。 2角色与职责 2.1软件配置管理组(CM) CM组是项目里的一个小组,根据项目大小,可以由一个人,或者多人组成,小组的成员称为配置管理员(CC),通常由公司的质量保证组安排,加入到项目组,由项目经理领导。 CM组建立并管理配置管理库系统。 CM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关CM活动的培训。 项目组的CM组负责在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配置管理活动。 2.2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SCCB) SCCB建立在项目级,通常由项目经理、该项目的技术经理、软件开发工程师、资深工程师、

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管控V2.0

一、目的 1.明确项目团队的管理和沟通流程,改善团队耦合性能。 2.部门内全面实施团队式管理机制,发挥广大员工各自的潜能,激励员工共同参与团队建设与发展。 3.使项目管理实现质量、资源、时间等要素的可控化。 4.规范项目开发管理,提高项目开发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软件开发风险。 5.建立一套适合公司实际情况且又实用的有机管理体系。 6.为公司发展做好基层管理基础,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软环境保障。 二、原则 1.体现项目团队理念。 2.实用性。 3.有机性。 4.共同发展。 三、组织结构 1.约束条件 1)该项目管理和控制机制仅仅是用于全过程型和功能增加型软件开发。 2)该项目管理和控制机制必须与公司当前的发展状况、资源状况相匹配。 2.假定环境 1)公司具有一定的多项目同时开发的实力。 2)公司拥有几个能够带领项目开发的人员。 3)公司有能力组织测试和完备的文档管理。 4)公司有能力组织软件质量测评和监管。 5)公司软件部门管理为项目软件主管、项目团队式,且项目软件主管对各项目团队具有监控权 和工作质量跟踪权。 6)部门内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分工基础。 7)公司内有一批具有一定项目管理基础,能够带领人员完成项目开发的人才。

3. 组织结构 1) 说明:该结构为行政式结构,对于系统分析人员和软件工程师、开发人员都在项目团队或无项目员工的队列中。专职维护暂为预留组织。 2) 项目组内实行团队式组织结构 a) 每个项目组都是一个项目团队,具体称谓:angel 项目团队。 b) 一个项目团队要由以下几个基础机构组成: 项目经理; 软件总体设计工程师; 开发人员; 注:如果项目较小时可以进行机构合并,如项目主管、系统分析可以合并为一人来做。 如果项目运做前期需要时,还可以一人担负整个项目,但仍可以依据流程和控制机制来开展工作。 总体设计工程师和系统分析员在项目运做前期可能同时负责多个项目,即一个项目的系统分析员或总体设计工程师完成其所担负的任务后(交付所有文档和完成对开发人员培训后)可能转做另一个项目。 c) 机构内部领导模式为:民主式领导模式(项目经理与软件系统分析员、总体设计工程 师以及程序编码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民主式方式,是同一个团队的不同成员,仅存在职能、职责的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严禁摆资格和论权利等级。)。 项目组 项目组 项目组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助理 项目总工程师 测试组 项目组 维护组

31计算机软件控制确认程序

1、目的 为保证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量始终处于最小的程度,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文件包括以下工作: (1) 对带有计算机控制软件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使用过程建立维护; (2) 对带有计算机控制软件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贮存期间建立控制; (3) 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软件的升级更新、重装测试建立严格的控制规定; (4) 对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系统的更新、调试、维护、删除等建立控制与维护;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 (1) 负责组织带有计算机控制软件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使用过程制定维护规定; (2) 负责组织带有计算机控制软件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贮存期间制定控制要求; (3) 负责对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系统的的更新、调试、维护、删除等建立监控手段和记录措施; (4) 负责对带有计算机控制软件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生产厂家联系并监督其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软件的的升级更新、重装测试的有效性。 3.2 生产车间和检测室负责人 应监督操作人员对带有计算机控制软件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在使用期间的工作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 3.3 仓库管理人员应对带有计算机控制软件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在贮存期间的环境参数进行控制和记录。 3.4 计算机控制软件的操作人员应负责记录计算机软件的运行状态中各项参数。 4、程序 4.1要求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在软件修改程序后应再次确认。

本公司的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软件进行升级、更新、重装等操作。 4.2计算机软件的首次确认 对带有计算机控制软件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验收时,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对计算机软件软件进行结构和功能性确认,主要内容有: 4.2.1.根据厂家提供操作指南(使用说明)对系统基本功能逐项确认。 4.2.2 利用系统的人机界面.对程序和模块的通讯连接、组态数据、测量显示记录、连锁报警值的设定、配方管理、软件保护进行确认。 4.2.3.利用适宜的介质模拟联动试车,对控制系统进行程序启动、参数给定、控制方式等确认。用切断电源、切断负载、拔出插件(卡)、人为调整等方法模拟故障状态.对系统故障的检测诊断和冗余功能的确认。 4.2.4 系统初次投入试运行,由工艺人员对软件控制的终端产品进行综合检验涵盖理化性能指标,通过产品合格的评判结果,对软件的整体性能进行确认。 经验证合格后,由技术部门组织设备、仪器所属部门的有关人员对计算机软件程序进行确认,并填写“计算机软件确认表”。 4.3 计算机软件的再次确认 若发生工艺调整,工艺技术人员根据工艺变动情况,作出对应用程序软件是否修改结论,若需对程序进行修改,由技术部门组织专业人员修改,程序修改后,由操作人员、程序修改人员、技术人员必须按规定,重新验证确认。 4.4如由生产厂家在对生产设备或检测仪器中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升级更新、重装测试结束后,有关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应会同生产厂家人员进行计算机软件的首次确认。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1)《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2)《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3)计算机软件确认表 批准:审核:编制: 日期:日期:日期:

标签管理控制程序

标签管理控制程序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标签管理控制程序 编制:曾永洲 审核: 批准: 标签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利用适当的标识,使得在各流程阶段能够正确地鉴别产品状况,并在反馈时能顺利地追溯到各阶段的作业记录。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流程阶段的产品。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物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标识。 3.2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出货前对标识进行核对。 4.作业内容: 4.1.1所有标签的打印按照出货数量及箱子数量来定,由检验员发放到作业员手中,标签不能打多,多的标签由检验员自己保管或销毁,如有标签不清晰,则由作业员在检验员进行更换,不可多发放. 4.1.2包装后待入库的产品由包装人员将产品放置于“待检区”,并把标签贴在箱子上,签名,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在包装标签上盖“合格”章,入库检验不合格由检验员将产品放于“品质异常隔离区”,并用红色[异常品标签]标识。 4.1.3出货待检产品,由包装人员依客户代号将产品放入“出货待检区”,检验合格后,由出货抽验员将产品放入“出货检验合格区”。出货检验不合格,由出货检验员将产品放入“品质异常隔离区”,并用红色[异常品标签]标识。

标签管理程序 1.目的:对原料及产品标签、已打印使用、保管、发放及销毁进行控制,确保不发生污染、混杂及丢失。 2.职责 2.1产品标签由品质部专人打印, 2.2标签制作、废品销毁由品质部负责。 2.3标签验收、保管、发放由品质部专人负责。 4.3标签的发放和使用 客户要求并由品质专人打印, 4.3.2产品贴签工序由专人向车间品质人员发放标签,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及中间品检验合格单限额发放. 4.3.2产品贴签工序应填报实用数量。 4.3.3标签不得改做他用或涂改后再用。也不能做其他产品使用. 4.4标签的销毁 4.4.1废止使用标签的销毁,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软件开发控制程序

北京中科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ZLCX-02.11-2010 版 次 C 0 编制部门 研发部页 数 共 04页 受控状态 实施日期 2010-06-03 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编 制/日期: 校 对/日期: 审 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批 准/日期: 总经办 商务部 行政 人资部质量 管理部 财务部 销售部 研发部 工程部 生产部 分发 部门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分发范围 数量 1 1 1 1 1 1 1 1 1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软件需求管理控制程序

目录 1.目的2? 2.范围2? 3.职责?2 4.工作程序3? 4.1软件需求收集、分析和文档化过程3? 4.1.2下达《软件项目任务书》?4 4.1.3制定《需求分析计划》.............................. 4 4.1.4需求的分析过程 (4) 4.1.5编制《软件需求说明书》?4 4.1.6制定《软件验收计划》?5 4.2需求变更管理过程(包括增加、删除和修改) (5) 4.2.1 需求更改申请的提出 (6) 4.2.2 影响分析阶段 (6) 4.2.3申请评审、批准阶段6? 4.2.4实施更改 (6) 4.2.5评审、批准 (6) 4.3 需求追踪 (6) 5.参考资料 (7)

1.目的 明确需求管理全过程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保证客户、客户经理和软件开发项目组之间对客户需求具有共同的理解,并且在 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是有效的; ●通过系统工程组编写《特性需求说明书》FRS(Feature Requirements Spe cification),将系统需求中的软件、硬件和其它系统成分的工作分开,软件需求 以外的工作由软件工程组之外的人员完成; ●软件项目经理明确定义《软件需求说明书》SRS(Software Requirements Sp ecification)中要求的内容并文档化; ●《软件需求说明书》必须完整、正确、及时地反映客户的需求,要仔细进行分析、 消化并详细描述,尽量做到所有相关人员都能正确理解; ●《软件需求说明书》经评审后存档,即作为软件开发计划和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 的基线; ●一旦《软件需求说明书》经过双方签字认可之后,每当用户需求发生变更时,必须进 行需求变更,受其影响的项目计划、活动和工作产品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正,并通告 所有受影响的组织和个人; ●确保最终的软件工作产品、活动和计划与软件需求说明书相一致,并能通过软件 项目经理对软件需求的可追踪性进行管理。 2.范围 本过程适用于以下范围: a)新的软件开发项目; b)原有软件系统的升级、维护; c)自用工具软件的开发; d) 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更。 3.职责 3.1 系统工程组(产品经理、研发经理、客户经理)负责编制特性需求说明书。 3.2 研发经理下达《软件项目任务书》,指定软件项目经理,协助软件项目经理成立软件 项目小组。 3.2 软件项目经理负责组织进行软件需求的收集、分析(必要时编制需求分析计划); 负责制定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验收计划等,并对需求实现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3.3软件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工作。 3.4 高级管理者负责批准对外承诺,并定期审查需求管理活动。 ?4.工作程序 4.1软件需求收集、分析和文档化过程

计算机软件管理控制程序

计算机软件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测量管理体系活动中计算机软件的管理控制,从而使管理体系工作更加准确快捷。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场所。 3职责分配 3.1 企业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管理本程序。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贯彻执行本程序。 4术语 病毒:一种人为编制的、对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具有破坏性的程序,它具有隐藏、复制、传播等特性,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 5要求和过程实施 5.1 计算机软件控制过程识别 输入是计算机管理的应用软件;输出是满足各种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活动是策划满足测量和 管理要求的各类软件的采购、使用、保护、管理、修改确认等;资源是计算机、软件、人员和文件资料等。 5.2 计算机软件控制过程实施 5.2.1 计算机软件控制要求 5.2.1.1 编制计算机软件使用的管理办法。 5.2.1.2 对自行编制的软件要进行测试。

5.2.1.3 对购买的软件应加以管理控制以确保测量过程的完整和有效。 5.2.1.4 对软件复制应加强管理。 5.2.2 计算机软件的采购 5.2.2.1 软件的采购必须由熟悉测量设备、数据报表规范和计算机测量技术的专人负责。 5.2.2.2 软件在采购时必须明确。 a)软件所应达到测量、控制所需的功能和测量指标。 b)软件所应提供的统计报表应完整、准确。 c)软件应与相应的计算机匹配,并具备相应的测量速度。 d)软件所附的技术说明、操作指南应完整详尽。 e)软件的生产厂家应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技术培训和软件的换代升级服务。 f)换代升级的软件,其人机对话功能应考虑使用人员的操作习惯。 5.2.3 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和维护 5.2.3.1 软件至少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备份。 5.2.3.2 软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病毒检测。 5.2.3.3 软件的维护必须有专人负责,并采用编译、加密等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修改。 5.2.3.4 维护计算机和自动设备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提供保护测试和校准数据完整必需的环境和运行条件。 5.2.3.5 现行使用的软件(如文字处理、数据库和统计程序),在其设计的应用范围内可认为是充分有效的,不需要测试。 5.2.4 计算机软件的检验

软件开发过程控制程序

欢迎阅读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 目的 (4) 2 适用范围 (4) 3 定义 (4) 3.1 需求分析 (4) 3.2 概要设计 (4) 3.3 详细设计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7 7 7 7 7 6 8 7 8 8. 8

1 目的 为保证软件产品及其文档可维护,软件开发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本公司有合同的所有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活动。 3 3.1 3.2 3.3 3.4 成机器可执行的形式的某种形式的程序。

4 职责 4.1 项目负责人 负责制订《项目计划》、协调项目内外各方的关系、控制项目进度并保证项目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4.2 4.3 4.4 。4.5 4.6 4.7工作程序 软件开发过程主要分为项目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设计实现、内部测试和系统测试7个阶段。

5 开发过程 5.1 项目计划 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在项目计划中要对项目的目标和时间要求给出明确的定义,要规定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规则,项目的开发过程和输出要求,项目对资源的需求和分配等,详见《项目计划控制程序》。 5.2 制定开发规范 项目负 a. b. c. 《 5.3 a. b. c. d. e. f. g. h. i. 《软件需求说明书》得到用户确认后,提交评审。(参见《设计评审和设计更改控制程序》)。 5.4 概要设计 系统设计员应建立一个高层的软件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应体现系统的需求。该体系结构应描述软件的顶层结构和定义其主要部分,包括: a. 整个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b. 每一层次的模块结构; c. 相关模块间的接口, 即模块间传递信息的内容、方式和协议; d. 确定各模块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物理分布;

89软件版本控制流程

软件版本控制流程 文件编号:YHXX-ZYWJ-89 版本状态:A/3 编制陈曼娜、付迎春、陈卿日期 2009年9月15日审核刘恒辉、王彦、安亚坤日期 2009年9月20日批准柳呈文日期 2009年10月1日修订于婷日期2010年1月1日 北京炎黄新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3月1日生效

修订历史记录 日期版本说明作者审批人 2009/09/01 A/0 第一版陈曼娜、付迎春安亚坤、刘恒辉、 王彦、柳呈文 2009/12/03 A/1 增加了修改记录;调整了 陈曼娜刘恒辉、王彦 部署包、评审报告、测试 报告的项目;测试报告变 成必须项;业务策划由需 求部门提供; 杜磊净于婷 2010/01/01 A/2 公司组织机构调整;应用 开发部与产品研发部合 并为“软件研发部”,进 行相关修改;比如编制部 门、发放范围 2011/02/23 A/3 调整了流程;修改了版本 陈卿安亚坤 号定义、入库流程;增加 了版本号变更流程、适用 范围、三个附录表单(程 序源码版本号列表、部署 版本号列表、新产品升级 立项审批表); 编制部门:研发中心 发放范围:项目管理部、研发中心、产品中心、系统网络部、质量保证部、运营维护部、商务部

软件版本控制流程 1.目的 主要针对软件版本的控制,以确保公司资产得到保护。 2.流程 流程共分为版本号定义、版本号变更、入库流程、出库流程、产品列表流程五个部分。2.1.版本号定义 2.1.1文档版本 文件版本规范提供文件撰写时的版本变更规则。文件版本号并无特别的要求,不过考虑到不断变更的要求,一般考虑无限制进阶式,如下面是典型的文件版本规范: 采用【主版本号】_【从版本号】_【功能版本号】_【项目号】的四位格式,【主版本号】_【从版本号】_【功能版本号】_【项目号】均为数字。 初始版本为1.0.0.0。 【主版本号】:产品大功能/整体架构/用途产生变更时增加。 【从版本号】:产品模块级功能有一定的增强。 【功能版本号】:产品有一些小的变动,一般是缺陷修复或通用性修改。 【项目号】:应用在项目中个性化需求。

软件开发过程控制程序

XXX项目 软件开发过程控制程序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 目的 (4) 2 适用范围 (4) 3 定义 (4) 3.1 需求分析 (4) 3.2 概要设计 (4) 3.3 详细设计 (4) 3.4 设计实现 (4) 4 职责 (5) 4.1 项目负责人 (5) 4.2 需求分析员 (5) 4.3 系统设计员 (5) 4.4 程序员 (5) 4.5 测试人员 (5) 4.6 配置管理人员 (5) 4.7工作程序 (5) 5 开发过程 (6) 5.1 项目计划 (6) 5.2 制定开发规范 (6) 5.3 需求分析 (6) 5.4 概要设计 (6) 5.5 详细设计 (7) 5.6 设计实现 (7) 5.7 内部测试 (7) 5.8 系统测试 (7) 5.9 软件配置管理过程 (8) 6 引用文件 (8) 7 技术文档 (8) 8. 附录 (8)

1 目的 为保证软件产品及其文档可维护,软件开发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本公司有合同的所有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活动。 3 定义 3.1 需求分析 研究用户要求以得到系统或软件需求定义的过程。 3.2 概要设计 分析各种设计方案和定义软件体系结构的过程。典型的概要设计包括计算机程序组成成分和数据的定义及构造、界面的定义,并提出时间和规模方面的估计。 3.3 详细设计 推敲并扩充概要设计,以获得关于处理逻辑、数据结构和数据定义的更加详尽的描述,直到设计完善到足以能实现的地步。 3.4 设计实现 把设计翻译成代码,然后对此代码排除隐错的过程。它是程序的一种机器可执行形式,或者能被自动地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形式的某种形式的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