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文学概论》复习提纲(全)

最新《文学概论》复习提纲(全)

最新《文学概论》复习提纲(全)
最新《文学概论》复习提纲(全)

《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节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也可叫文学学。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科学。人文科学准确地讲应该是社会科学的人文学科,侧重于从整体的、综合的角度研究人类本身以及社会,主要有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艺学、心理学等学科。

文学理论: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1、文学理论的

对象:以作品为中心的文学现象。

任务:研究总结文学规律和原理。

性质:(人文社会)科学。(归属:文艺学→人文社会科学→科学)

体系:文学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发展论、鉴赏论。

总结: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现象为对象,是一门社会科学。其体系一般包括文学的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发展论、接受论五大部分。)

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活动。

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作家、作品等的学科。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从这个总的对象出发,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发展论。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主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即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的过程,以及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的过程。研究者可从不同视角研究这两个过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是: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文学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文学创造和文学欣赏展现出来。(生活活动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人的本质力量即人的本质,包括才能、思想、情感、理想、道德、性格等。对象化即转化成可感的对象,故又称“感性显现”。途径有二,一是通过做而现实地转化,二是精神性的对应化。)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但“文艺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却可以而切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毛泽东)反映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文学领域的运用。(反映指有密切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映”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理论方面,文学是社会意识,必然是社会存在的生活的反映。实践方面,一切文学作品可分为客观材料和主观情思两方面,二者都只能来源于社会生活)

文学生产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现代社会,艺术成为商品,因而艺术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并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制约。(这里的“生产”指生产、流通、交换、分配意义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资本主义以前,文学艺术只是精神活动,资本主义以来,文学艺术成为商品,为作家和出版商创造利润。)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即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中以审美为目的和归宿的特殊部门,她以审美为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所谓审美,就是对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关注和审视,进而表现审视者的情感态度)

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它以作品为中心符号,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现实生活)、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理想世界)的交往对话关系。这样,文学

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或曰对话结构。

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三个问题:指导思想、中国特色、当代性。

第二编文学活动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第一节一.人类活动的性质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生活活动的性质:首先,是社会、人自身发展的基础。(即人通过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生活活动,既改造了自然界,又改造和发展了人自身。)其次,具有社会性与实践性。(教材这问题表述太混乱而不见中心。另外,所讲的第一点怎能叫“性质”呢?)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2)生活活动导致了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对象化)。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学,从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表述不清,应是“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属于审美的意识形态,处于远离经济基础的重要位置。首先,在精神活动与物质实践两大社会结构层次中,文学属于精神活动;其次,在精神活动的内部,与政治、哲学等相比,文学属于审美的精神活动;第三,与自然科学的非意识形态性质比,文学与政治、道德等属于意识形态;但它又不象政治道德那样直接为经济基础服务,而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性,处于远离经济基础的位置,被恩格斯称作“更高的即更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一.文学活动的构成

美国学者艾伯拉姆斯提出,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或曰环节构成:世界(即生活)、作者、作品、读者。这四要素各有自己的作用,而且相互依存。

1.世界世界即现实世界,包括自然界,但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文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文学反映生活,文学中的客观材料与主观情思来源于社会生活。但反映在作品中的生活并不等于实际的生活,而高于生活。

2.作者:文学是作者创造的。文学不是对生活世界的复制,而是作者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感,并试图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情感,因而,文学也是一种作者的表现活动。不过,文学表现与日常生活的率性表现不同,她更美好。

3.作品:作品是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即反映生活也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也好,最终都要表现为作品。不过,作品并不原本地再现生活和表现作者生活中的情感,而是作者的一种创造,一个超越了事物的本来形态,具有普遍性的审美世界,因而有自己的独立价值。

4.读者:文学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文本的价值才能实现。而读者的阅读,既是对作品人情世态与作家思想情感的了解与“复原”,又是一种再创造,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修养对作品意义进行理解,其结果必然与作品原意既有重合,又有不同。

5.总结:文学活动是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有机系统,一个交往对话结构。其中,“世界”是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反映的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通过作品进行对话的现实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是写作的人,更是把自己对世界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而“读者”,既阅读作品,又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潜在的精神对话,对作品进行再创造。至于“作品”,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镜”与表现主观世界的“灯”,成为文学活动的中心,既是生活世界的反映,又是作者本质力量的显现,还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依凭。可见,在文学活动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这一互动过程中,显示出文学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一.文学活动的发生的几种学说(文学起源的几种观点)

1、巫术发生说认为人类早年的治病驱魔、祛灾求福的巫术活动启发了文学创作,甚至巫术活动的仪式化为某些文学类型(如戏剧)提供了借鉴,该观点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教材没讲,

老师加的)

2、宗教发生说:认为人类宗教活动中包含着歌唱、演奏等艺术因素,而且,人类早年的情感也与宗教神秘情感相关。它们逐步独立并演化为文学艺术。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格罗塞。

3游戏发生说认为艺术是无外在目的的自由的游戏,游戏与文艺都源自人类的过剩精力,艺术产生于游戏。代表人物有康德、席勒等。

4劳动发生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论据有四:(1)劳动创造了文艺活动的前提条件,即人、人的大脑、手、语言及思维能力。(2)劳动产生了人对文学的需要,即人在劳动中需要用说唱等文艺形式协调动作,交流信息与情感,减轻疲劳。(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原始艺术主要反映的是劳动生活。(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艺的形式,使由劳动号子、声音、动作转化而成的诗、乐、舞不分。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文学生产(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总体而言,文学随着物质生产与社会经济而发展,但二者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而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不平衡”有两种表现:一指神话等文学类型只能兴盛在人类生产水平的低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就过去了。二指艺术生产的水平与物质生产的水平并不总是成正比例。二者有时平衡,共荣共衰;有时不平衡,或者你衰我荣,或者相反,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文艺反而领先。这一“不平衡”现象是马克思发现并在《政治经济学. 导言》中提出来的。

3.文学发展的原因。文学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政治、哲学、道德、宗教等上层建筑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一般而言,政治、法律等开明或失控时文学繁荣,黑暗时文学衰败。(这正是文学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其次,经济的发展对文学的发展起最终的支配作用。因为,社会运动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生产。从局部看,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有时不平衡,但从历史的总体看,文学发展的水平始终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左右摆动,二者大致是平衡的。可见,经济在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总之,在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制约着文学的发展,但在终极意义上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的发展。(经济决定政治、哲学等上层建筑,而政治、哲学等又影响文学,也说明在根本上是经济影响文学)文学发展是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进行的,合力的方向可能与其中的任何一种力的方向都不相同,而合力中起着终极作用的因素是经济。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一节文学的含义(范围):文学的含义包括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指文学就是文化,是一切口头的书面的语言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义的文学,也包括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文化形态。这是广义文学,中外文学史上最初的“文学”一词都指“文化”。

文学的审美含义指文学是一种审美形态,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散文等.这是狭义文学。现代,文学的通行含义指狭义。

文学与非文学:文学与非文学没有严格的界线,原因有二,一是二者可以互相渗透。二是文学的观念会随时代发生变化。所以,我们需要历史地具体地对待什么是文学。

凡属文学者,除具有审美属性与语言形式外,更主要是其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传达完整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第二节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既有普遍属性——是一般的意识形态;又有特殊性——是审美的意识形态。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普遍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遵循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

审美意识形态包括文学、音乐、绘画、戏剧、雕刻等艺术活动,它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领域。与一般的意识形态相比,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在于,审美属性中渗透着其他意识形态的因素。即一方面,它是意识形态中具有审美特性的种类;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因素。审美与意识形态相互交织。

(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以

及政治、哲学、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着的状态。)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即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其次,审美又与意识形态相互交织、渗透、融合、冲突,审美的无功利、形象和情感性质、往往受到意识形态的功利、概念和认识等性质的挑战。因此,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中包含了政治、哲学、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

第一、从目的看,文学并不直接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主要是精神的非实用性活动;然而,间接地或内在地又有某种社会功利性。文学可以赚稿费,可以间接影响人的行为。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

第二、从方式看,文学以审美形象为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具有感性特征,但形象的创造也必须依赖理性的力量。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是理性的。

第三、从态度看,文学的形象世界直接凝聚着作家或读者的主体态度——审美情感,同时,也包含着他们的客观理智认识。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作家或读者主体态度。审美情感往往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同时,审美情感已不是单纯情感而是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审美情感作为审美评价,又总是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着,并通过它们而得以显现。同时,文学也是认识的,总有理智的认识因素起作用,认识在这里即是客观的、理智的反映。

第三节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以语言为符号(语言又以文字、语音为符号),是以话语的方式存在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一.文学与话语1.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文本有联系和区别的概念。

(1)语言:语言是人类的社会交际工具。按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语言包括语言系统和言语两个成分。

(2)语言系统:指一个民族普遍性的语法系统。它规范而抽象,要靠一个个具体的言语体现。(一般把“语言系统”和“语言”视为同义)

(3)言语: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它富有个人色彩。

(4)话语:是社会特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言语行为,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5)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特定的言语系统,或曰话语系统。

2.文学是一种话语

文学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通过文本言语的交流实践,是一种话语。其中。“说话人”即作者,“受话人”即读者。“文本”是话语活动的符号系统。“沟通”即作者与读者的交流。“语境”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背景。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1.蕴藉:即含蓄,指一种蕴涵着多重意义、从而具有多种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2.文学是一种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蕴蓄深厚而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具有无限生成和阐释的可能性。(老师理解不了,其实是胡说)二是特定的文本具有话语蕴藉属性。即文本是特定的但具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如对于同一首诗,可有不同的理解)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1.文学的话语蕴藉常常体现在两种典范的文本修辞状态中,即含蓄和含混。含蓄:指有限的话语中隐含着无限的意味。含混:又称多义,指看似单义的话语蕴涵着多重不确定意义。

2.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要点有四:文学是意识形态;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是话语;但非普通话语,是话语蕴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