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_初中作文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_初中作文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_初中作文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_初中作文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

近日,雾霾天气越发严重,也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在日益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环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曾几何时,天空是那么的蓝,河水是那样的清,森林是那么密……而现在,穹顶之下却是雾霾沉沉,“多瑙河”遍布中原,漫山遍野的树桩在无声的哭泣……是“敬畏自然”,还是“人定胜天”?这个问题的早就被几千年前的孟子老人家解决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

但是,现在有些人却不顾以后的发展,不惜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结果却是惨重的: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伤亡达1.3万多人;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事件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或死亡……这样的例子大的有几十个,小的不可胜数。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因为环境污染。为了地球以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保护环境。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早在夏禹时期,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的规定;殷商时期也规定: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即把垃圾扔到街上的人要被砍手。由此说明,我们的生态意识对古人也真是自愧不如了。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污染越来越多。人类不是大自1 / 2

然的主人,不应该向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必须要建设生态文明,那么,应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呢?首先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第二,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低碳生活。第三,我们要植树造林,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仅仅靠国家和社会的努力,还要依靠大家的努力。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自觉地珍爱自然,积极地保护生态,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生态,从我做起。

2 / 2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演讲稿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森林古城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森林古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运河街道党委的一名普通党员。今天能在这里参加本次演讲比赛,以实际行动为我区创建森林城市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我心情非常高兴和激动。我演讲的题目是:倡导生态文明,创建森林古城。 众所周知,生命需要绿色,人类需要蓝天,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都非常重视,我国党和政府更是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见卓识。可见未来发展生态文明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必将是生态文明的世纪! 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近几年来,区领导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经济建设连年攀升的同时,树立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的现代理念,本着建设未动、绿化先行的方案,先后建设了三个休闲广场,整治了运河大道、兴中路、文化路等几条主干道的路域环境,同时疏通治理了兰祺河、黑沟河、环城河等几条河道、建设了国家级的运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古城恢复重建以来,我区的生态建设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大家可以有目共睹的是古城建到哪里,绿化就跟到哪里,水渠河道也跟到哪里。城市的天蓝了、水清了、绿色多了。 然而随着古城旅游的持续升温,我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我市做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大决策,这也是擦亮我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这一城市名片的重大举措。有的同志可能会问,创建森林城市有什么意义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森林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没有孩子的家庭没有希望,没有树木的国

现代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现代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袁孝权2008010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林学2班2008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城市建设方面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城市林业的建设就是其中一方面,现在各个大中城市都纷纷建设了有特色的城市森林,应当看到的是,我国的城市林业建设还只停留在一个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今,让森林走进城市的计划已经成为城市林业建设的一个目标,本文将简要介绍城市林业的概念及其功能,以及当代中国城市森林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Title:Modern urban forest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for urban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lso subsequently heighten. Of urban forestry construction is one aspect, now all cit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urban forest, should see is that our urban forestry construction also only stay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 development, now, let the forest into urban plan has become urban forestry construction of a target,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urban forestry and its functio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urban forest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Keywords:Urban forestry ;Urban forest;Urban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 来源:《林业与生态》2018年第02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抓手。党的十九大进一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形势下,开展湖南省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城乡生态面貌,打造美丽宜居家园,正是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和生态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 强化意识牢记使命 创森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森林是森林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最基础、最本质的内容。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开展湖南省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努力“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创森是加快生态强省建设的迫切需要。生态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挥森林强大的生态功能。开展湖南省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就是要结合湖南生态建设的实际,针对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城镇造林绿化水平,逐步构建起以森林为主体的城乡生态体系,为国土生态安全提供强大的支撑保障。 创森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建设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生态环境优势可以说是最大的优势,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湖南省森林城市创建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动县域生态建设进程,全面提高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将县级城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创业城市、舒适休闲的宜居城市、山清水秀的生态城市,让广大城乡居民享受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福址人人共享的美好愿景。 谋篇布局科学规划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创森过程中,各市州政府要加强指导,发挥县市区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森林城市创建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建立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部门分工负责制,组织协调各地、各部门共同开展创建工作;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森林城市创建的强大合力。

论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通用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论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 影响(通用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论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通用 版) 摘要:从城市森林建设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城市森林的内涵,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城市林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森林城市生态系统 在目前以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人文因素计划(IHD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ES)为核心的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有关碳循环与温室气体的研究是主要焦点之一。 自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一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每年将大量的碳排放到大气中;

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些改造活动(如森林砍伐)使得碳排放量增加、吸收能力降低。这两方面的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呈不断升高的趋势,CO2质量分数已由工业化前(1750年)的(280±10)μg/g增加至当前的367μg/g。随之而来的是温室效应增强。据IPCC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全球大气的平均温度在过去的100年中上升了约0.6℃,而且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为的增暖率将保持在每10年增加0.1~0.2℃的幅度。 1城市森林的内涵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业”(Urban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

国内生态脆弱性研讨

国内生态脆弱性研讨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环境的不断开发利用,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不断下降,人类生存的环境呈现出越来越脆弱的趋势。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因而成为资源环境学科研究的热点,因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评估、驱动机制研究及生态恢复重建工作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课题。本文在分析国际国内生态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数量、区域、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加强环境脆弱性的评价研究,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际生态脆弱性研究动态 随着全球变化影响的深入,特别是对人类活动及人地关系影响的深入,“生态脆弱性”、“脆弱生态区”、“脆弱性评估”等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脆弱生态环境是由群落交错带演变而来。1905年,Elements将Ecotone这一术语引入生态学研究[4]。1987年1月,M.M.Holland对Ecotone提出生态环境过渡带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且具有一组为空间和时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力所确定的特征,即抗干扰能力弱、界面变化速度快、可被代替的概率大、恢复原状的机会小等。在地学领域,Timmerman于1981年首先提出脆弱性的概念。脆弱性可分为人

文系统的脆弱性和自然系统的脆弱性[5]1-125。脆弱性最早是由脆弱带而引出的,但罗承平指出生态过渡带并非都是脆弱生态环境,它仅是敏感性环境的一个类型,只有具有退化趋势的敏感环境才称为脆弱生态环境。也就是说,脆弱性是敏感性和环境退化趋势的统一[6]。敏感性反映扰动,环境退化趋势反映脆弱生态环境受到外界扰动后变化的方向和可能性大小。脆弱性的研究内容是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或者其子系统在面对压力或冲击时的潜在损失和敏感状态[7]。 国外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最早作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内容,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对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的明显扩大和程度的明显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问题开始引起了普遍关注。随着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人类活动以及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有关生态脆弱性及其脆弱性评估等研究日趋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8]。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70年代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以及80年代开始的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都把生态脆弱性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9]。1992年,美国生态学会指出:脆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管理、已受损害的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等应是生态学研究优先考虑的重点领域[10]。除了有关脆弱性概念等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之外,目前国外脆弱性评估开始由单一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及区域内简单关系的研究逐渐趋向于跨区域的脆弱性评估和多变量多数据的系统研究。同时,随着研究的进展,脆弱性评估的方

生态文明建设中都市林业的作用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中都市林业的作用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8-08-13T15:29:58.4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林美英 [导读] 摘要:生态文明的提出为城市林业建设提出新的目标与要求,也为城市林业建设创造新的机遇和挑战。 惠州市国有东江林场 516001 摘要:生态文明的提出为城市林业建设提出新的目标与要求,也为城市林业建设创造新的机遇和挑战。文中在剖析生态文明与城市林业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与城市林业建设的统一性,并通过生态文明是城市林业建设的保障和城市林业建设在生态文明中的核心价值作用2方面分析生态文明与城市林业建设的辩证关系,以期为在生态文明大环境下城市林业建设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林业;建设;内在联系 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生态文明是指人们遵守自然规律所获得的所有物质与精神成果之和,全面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间的和谐发展的文化状态,在时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着力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林业发展的关键。下文在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提升林业发展水平。 1.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目标,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林业承担着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是美丽中国构建的核心元素。 1.1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自然生态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没有自然生态,就没有生态文明,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最重要的标志。林业是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都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地球上的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湿地、荒漠、农田、草原和城市6个子系统。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占陆地生物量的90%以上,处于主导和支撑地位。山清水秀、天蓝气清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直观的景象,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景都依赖森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功能。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绿色和生态将成为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成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百姓以绿色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森林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新时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林业肩负着光荣使命,承担着重大任务。 1.2林业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 正如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生产物质产品,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生产精神产品,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生产政治产品,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生产生态产品。生态产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生态需求的产品,包括美丽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可爱的动物、宜人的气候等,是人类生活必需的消费品。“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文化产品相区别,具有产品的一般属性,如经过生产而得、具备有用性、可经交换而成为商品等,生态旅游开发就是利用生态产品的一种形式。和其他产品一样,生态产品的运动规律主要体现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砍倒一棵树做成家具,在生产了物质产品甚至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让这棵树失去了释放氧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爽悦心情等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所以必须在不同部类的产品生产中权衡利害得失。 2.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价值 2.1科学利用好林业资源,实现生态平衡 林业资源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可再生自然的范畴,但是因为生长周期缓慢的特点,决定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林业资源开发虽然简单,但是资源恢复是较长的过程。同时,森林资源对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林业资源对保护生物多元性,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等方面也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做好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利用好林业资源,实现生态系统平衡。 2.2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在尊重与保护林业资源,科学管理林业资源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后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让子孙后代能享受到林业资源带来的实惠,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起到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2.3发展现代林业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必由之路 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安全友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安全包含着两重含义,其一是生态系统自身是安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自然生态过程是完善的;其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安全的,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能充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生态安全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安全,人类的生存发展总是依托于生态系统持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现代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现代林业至少在气候安全、水资源安全、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物种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等方面,对国家生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林业在生态安全中的基础性主导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建立以现代林业为基础的国家生态安全体系。荒漠化、土地退化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灾难频发等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乃至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深刻地指出:“森林即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之免疫系统,因此林业关系着生态安全,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中国已经确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3.1林业科技水平低下 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比,林业技术水平低,表现在:科技投入低。林业科技投入的整体水平低,林业科技投入占国家投入的比重不

郑州市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摘要

郑州市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摘要 来源:郑州市林业局浏览次数:4243次发布时间:2005-10-12 11:24:5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依据《郑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通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郑州市风沙源治理及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特编制《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2003-2013年)》。 第二条“森林(生态)城”,是以建设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生态功能稳定且结构完善的现代近自然型城市,是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环境绿化(美化、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第三条“郑州森林生态城”的范围规划在:东至雁鸣湖湿地及中牟沙丘东缘;西至郑州西北屏障邙岭及西南贾峪、白寨一带的水源地;北以黄河、黄河滩地及标准化堤防为界;南至省道102线附近的龙王、薛店一带。其中包括:城市中心建成区及近郊的五个区,以及远郊的中牟县、新密市、荥阳市、新郑市的部分乡镇。规划范围包括郑州城市及周边9个县(市、区)的43个乡(镇、场)的884个行政村,规划区总人口361.2万人,总土地面积2896.3平方公里。 第四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3-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13年。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第九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为方向,以《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为基础,按照郑州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郑州”的总体要求,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森林生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森林生态城市。 第十条规划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森林生态城”纳入林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依据“森林生态城”规划设计的要求,整体推进,分期实施,把“森林生态城”建设落到实处。 2.优化生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生态森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

“生态森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生态森林康养、依托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康旅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森林康养产业从属于大健康产业五大基本产业集群中的“以追求身心健康的养老、养生调理康复”的康养服务产业,是康养产业的子产业,是属于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能对众多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强劲的括动效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融入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是一个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的商业综合体,是健康产业?种连锁经营新模式。那么,未来山西森林康养旅游发展之路,需要努力搭建旅游与文化共生共享的平台,应不断提升生态森林旅游的生态文化含量、生态文化品位、生态文化个性,走出一条以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为品牌、以生态旅游区大格局思维为引领,以森林康养旅游活动为载体、以康养文化项目为支撑、以森林研学旅游为动力,以森林体验旅游为聚集,以森林创意旅游为演绎,以森林开发特色旅游为主题;推进生态康养推进康旅产业的发展道路。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超6亿人参与共享经济活动,比上年增加约1亿人;共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

根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共享经济领域的服务提供者人数有望超过1亿人,其中全职参与人员约2000万人,将有效缓解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下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也曾表示,“共享经济”等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力地助推了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研究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研究 【摘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阐述了城市森林的概念以及当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研究评估的方法,以求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满足市民接近和回归自然的渴望,已成为城市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提高绿地生态功能,促进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当今主流的研究方向。 1.城市森林的概念和内涵 城市森林与城市林业的概念主要差异性在于城市林业主要侧重于行业的经营和管理,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林业经营管理的范畴,是一个多方面的经营管理体系;而城市森林是将城市绿地主要以森林的形式进行构筑和管理,是一个比较狭义的概念[1]。因此,城市森林是建立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借鉴地带性自然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乔木为骨架,以木本植物为主体,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 2.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1生态服务功能的含义 广义上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2]。一般而言,生态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s)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共同支撑和维持人类生存的条件和过程;它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人类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依赖性,为人们评价各种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长远影响提供了一种参考,以防止和减少自我毁灭性的经济和社会活动[3]。 2.2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4]。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包括该系统为人类提供食品、医药和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这内部效益,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的外部公益作用。 3.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主要研究方法

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有关概念

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有关概念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以下指标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他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 林业的“四个地位”: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指出了林业发展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这个文件中,中央明确了林业的定位,即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温家宝同志在2009年6月

22日会见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代表时,加了一个地位,即: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 林业的“四大使命”:2009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林业的“四大使命”,明确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城市园林绿化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a4441646.html,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城市园林绿化的关系 作者:姚有明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23期 在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下,国家逐步加大了园林化城市的建设力度。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法律条例的约束下,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民生建设建立了互惠共利的良好局面,在大力扶持绿化产业的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组成在悄然发生变化。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森林与城市园林的基本概念,深入剖析二者的内在联系,并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简述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基本概念 城市森林的构建主要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确保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并统一规划各个景区景点,利用城市内的生物群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最大化。 城市森林具体是指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的绿化植被和植物群落,如城市风景园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及湿地等。 而城市园林则主要是指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人工打造的休闲娱乐公园或主题花园,综合管理生活绿地及行道树,为人们营造舒适安逸的生活空间,且城市园林侧重于社会效益,利用绿化植被的大面积覆盖,促使其兼顾生态效益。 通常来说,城市园林泛指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作用,并为城镇居民提供社交、文化传播平台的绿地,具体包括休闲公园、居民生活区绿地。随着城市人口的逐年递增,城市生态环境直接决定了城镇居民的幸福指数和身心健康,由此可见,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关乎到民生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二、深度剖析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内在联系 1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趋同性 城市园林是建立在优化传统园林景观基础上的,既要保证景观文化效益,又要注重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在学术理论的角度上,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能够建立紧密的内在联系,实现协同发展。但单独从各自的基本概念上来说,城市森林的内涵要更加深化,所涉猎的范围也明显超过城市园林,换言之,可以将城市园林看作是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中国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一新要求,丰富和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深刻内涵,同时,这一新要求也明确指明了生态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生态文化的基本界定 何谓生态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贾庆林主席在贺信中特别指出,生态文化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 我在新近主编出版的《中国现代林业(第二版)》中,也对森林文化、生态文化进行了专题研究。我们是这样理解的,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也可以把生态文化理解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广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自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 具体讲,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科学认识、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二)生态文化的主要特征 从研究对象而言,生态文化是一种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它是与有关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文化或人文文化概念相对应的一种新的文化观念。社会文化要探讨和解决的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化要探讨和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本质属性而言,生态文化是一种涉及社会性的人与自然性的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它与属于社会科学的传统人文文化不同,是一种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有关系的一种全新的、交叉的先进文化。从其本质属性看,生态文化是生态生产力的客观反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渗透于社会生态的各个方面。 从价值功能而言,生态文化的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能正确指导人们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之间的个体利益关系;能科学地协调好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整体平衡关系。尤其是后者,能使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生态文明中林业的作用(3篇)

生态文明中林业的作用(3篇) 第一篇: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是我国一项强有力的政策,其投资量之大、涉及面之广、群众参与程度之高,是其他很多政策都无法比拟的。这项政策不仅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更是关系到农民利益甚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工程。从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着手,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顺利圆满完成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生态文明建设 人是不可能完全战胜自然的,要使得人类能够立足于这片大地,就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突破的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这是用我国绿地面积大幅减少、土地荒漠化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灾难换来的宝贵教训。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倡导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工作,为生态的改善和建设奠定了强大基础。自从退耕还林工作试点开展以来,我国20多个省,2000多个县市都参与到了这项工作之中,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1]。1退耕还林对生态的影响分析 1.1退耕还林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 1999―2008年间,我国完成0.27亿hm2退耕还林任务,相当于再造一个东北林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由于人口众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率位居世界末位,尤其是森林资源人均占有率排名更加靠后。随着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我国森林覆盖率整体上得到了提升,并产生了极大的生态效益。 1.2退耕还林对水源地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水系发达,包括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三江流域、珠江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等。而河流流域内森林植被的覆盖率直接影响着域内的水土保持,这是减少域内岩石沙化、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1.3退耕还林对域内土壤改良的影响 建国初期,“农业学大寨运动”刮起一阵向山要地,向湖、沼泽要地的风气。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粮食产量,但对我国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许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域内土壤肥力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由于森林植被根系发达,不仅能有效保持水分,还能有效改良土壤质量[2]。 1.4退耕还林对域内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世界欠发达、森林植被覆盖完好的地区,经常发生“野象入侵”、“野猪入侵”等现象。这说明,在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动物种群丰富多样。类似于“野象入侵”、“野猪入侵”,将林地变为耕地我们可以看成“人类入侵”,是人类逐步占据了动物的栖息地,而退耕有效增加林地对丰富生物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1.5退耕还林对沿海地区地下水盐度的影响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越高,地下水位就越高;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越低,地下水就会不断下降,越容易引起海水倒灌,使得沿海耕地盐碱化,不宜耕作。2退耕还林工程需注意的方向 2.1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应该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退耕还林工作不能影响我国的基本耕地制度,不能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①退耕还林工作需要结合区域内的基本情况进行草木的种植工作,还可适当建设一些排洪沟和小水窑等工程,以保证农田和退耕还林之后草木的生产; ①退耕还林工作还要参考相应的地形因素,对坡地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梯田改造,以保证还林工作效率的提高。 2.2做好生态移民工作 有些退耕还林工作会对一些农村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退耕还林工作中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并充分论证退耕还林工作对当地居民造成的影响,若是需要实施生态移民工作的,应该注意安抚好村民的情绪,照顾村民感受。同时,要注意用以工代贩的方式进行移民工作,以便移民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提高其生活质量,解决好村民后续生存问题。 2.3实现畜牧业和林业的同步发展为增强退耕还林工作实施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畜牧业作为退耕还林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结合当地畜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优化退耕还林方式,通过开发当地畜牧经济的方式促进地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还可以通过建设畜牧大县的方式实现退耕还林,不仅能够增强退耕还林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林地中间的空隙种植牧草,为家畜提供食粮,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退耕还林地的利用效率,实现畜牧业和林业的同步发展[3]。 2.4结合其他产业发展状况实施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可行性分析,首先应该考虑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建设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将该项目与林业、农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功能相联系,促进综合产业的发展。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首先,明确了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含义、范畴,利用文献资料,总结当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三类主要方法:直接市场评估法、替代市场评估法和模拟市场评估法。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法的探讨,分析当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中有以下三个问题有待解决:(1)没有在评估方法中深入考虑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相对于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的差异和所具有的独特价值;(2)评价方法大多是静态的,评价结果用途有局限之处;(3)评价结果不统一,可比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标签: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TB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唯有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梦想。当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在政府的主导下逐渐起步,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效建设和其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不能再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因此,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的运用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意义。 1 研究现状 1962年,美国政府在其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 Forest)”这一名词。城市森林是新兴的研究林学和生态学的交叉研究领域,指一种与自然状态下的森林有所不同的森林形式,它会更多地受到城市影响,也会更多地为城市发展所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功能。生态系统具有多重作用,城市生态系统也不例外。其服务价值不仅包括为居民提供食品、医药和其他工农业原料,更重要的是其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具体体现在改善城市小气候、维持城市及周边CO2与O2的平衡、净化空气、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有人体保健、教育文化、景观游憩等众多独有功能。由此可见,森林生态系统集多种价值于一体,对生态建设和人类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论城市森林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论城市森林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发表时间:2009-12-17T16:43:52.373Z 来源:《赤子》2009年第18期供稿作者:杨齐星(秦皇岛市海港区环境保护局,河北秦皇岛066000 [导读]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城市环境不断恶化,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日渐受到重视。 摘要: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城市环境不断恶化,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日渐受到重视。通过城市森林对气候环境、环境保护以及其美学功能方面来论述城市森林对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以后城市森林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城市森林;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城市是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但也是环境污染、生态赤字和社会混乱的源和流。随着城市人口和规模的急剧膨胀日益突出与尖锐化。因此,作为现代文明象征的城市,如何迎接这场挑战,日益显示出它的紧迫性和严重性。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从森林中走出来的人类终于在大自然的惩罚下,认识到“城市发展必然与自然共存”、“把森林引入城市,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即是对这场挑战的有益探索,并日益成为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的新热点。 1 城市森林及其生态系统的概念 1.1城市森林。尽管城市森林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近40年的历史,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国内外对其定义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以将城市森林定义为生长在城市(包括市郊)的对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 1.2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城市森林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结构单元包括草地、花坛、林荫道、公园、自然保护区、片林、林带、风景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园林小品等。各个单元有机结合,通过许多生物学和人为过程加以联系,最终构成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而这些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交换、物质和能量流动等内部联系形式可反映整个系统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亦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城市森林系统的乔、灌、草等要素通过各单元结构构成统一整体,结构愈合理,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就愈协调,系统功能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最优化组合。 1.3城市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绝大多数城市的结构以人及其社会经济要素的流转为中心而建构,城市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被远远抛在城市建筑的原则之外,导致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布局分散、生态结构简单、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低下。中国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城市水资源和能源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只有发达国家的1/10,绝大部分城市缺乏科学的绿地系统,城市绿化的土地和资金不足,全国有300 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城市居民面临着生态失调的严峻挑战。 2 城市森林与气候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对气候影响最显着的部分。全球森林约占陆地面积的1/3,在吸收CO2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和调节局地气温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CO2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城市和乡间的绿化可降低气温,削减城市热岛效应,有效调节城乡气候。 2.1森林与温室气体。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CO2已引起了全球温室效应。一百多年的时间全球气温上升了0.5~0.7℃,加上森林退化和保护措施不够,森林的滥伐,毁林开荒,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如全球海平面上升将淹没许多岛国,使生态难民再度增加;气候变暖将使温度带北移,部分珍稀动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干旱的加剧致使农牧业生产受到威胁,沿海渔业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温室气体的增加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是重要的碳汇。森林作为碳汇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生成有机质贮存在植物的枝、叶、干和根中。据估计,全球森林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约为1000~1200亿吨,占大气总贮量的13%~16%。森林土壤是森林中最大碳库。积极培育森林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减轻温室气体带来的危害。 2.2森林对气温的影响。森林是一种特殊的下垫面,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气温的年季变化。森林庞大的林冠层,在大气与地表之间调节温度和湿度,形成了林内小气候,也影响了周围环境。林冠层繁茂的枝叶可以吸收反射太阳光,削弱太阳辐射,因而林内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小于林地。到了冬季,在温带一些针叶阔叶混交林中,由于林冠的覆被阻缓了积热的散发,从而使林内气温比林外高1.1~1.5℃。南方和北方虽然植被带及气候有较大差异,但林内外气候变化的规律具有一致性,在林区低温高湿的气候特征,加上森林枝叶的总面积较大,造成夜间强烈辐射冷却,有利于形成雾、露、霜和雾凇等凝结物,增加了水平降水。森林中水平降水比无林地多1~2倍,占林区全年降水量的5%~7%。 2.3绿化调节城乡气候。绿化区总辐射比非绿化区少88%~94%,到达林地辐射的仅6%~12%。林木的蒸腾作用也可使大气降温,蒸腾量的大小不仅跟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有关,同时还受环境、叶面积、土壤温度和蒸腾时间的限制。高温酷暑的夏季林内温度比林外低,使人感觉凉爽舒适。 3 城市森林与环境保护 3.1城市森林与空气环境 3.1.1净化空气。森林由于日间光和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供应氧气;又通过呼吸作用而吸收氧气。但是,光和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的20倍,因此总的消耗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增加了空气中的氧气。研究表明,地球上60%以上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 3.1.2吸收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很多,主要是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氨以及汞、铅的蒸汽等。这些有害气体虽然植物生长不利,但在一定的浓度条件下,有许多植物种类,对它们分别具有吸收能力和净化作用。 3.1.3阻滞烟尘。林木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3.1.4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城市人口众多,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细菌,绿化树木可以减少空气细菌的含量。这是由于绿地上空灰尘减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另外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杀菌而具有杀菌能力。据调查,城镇闹市空气中的细菌数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 3.2 城市森林与噪音环境 3.2.1噪声与环境噪声。环境噪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事业以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