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药方

中医药方

中医药方
中医药方

二、治疗肾脏药方(专家处方)

1. 参芪麦味地黄汤

成份:红参15克,黄芪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熟地黄10克,山株萸10克,山药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

2. 补肾活血解毒汤

成份:桃仁克,山茱萸克,五味子克,黄芪克,地丁草克。

3. 调肾茶

成份:枸杞子,决明子,白扁豆,山药,茶叶(普洱和铁观音为宜)。

等量开水冲泡

4. 缓解夜尿多药方(北京东直门医院王耀献教授)

成份:白果10克,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加水熬煎至100毫升。

5. 补肾泡脚方(北京东直门医院王耀献教授)

成份:苏木30克,红花30克,制附片10克,熬后泡脚。

功效:对脚跟痛有明显效果(泡脚最佳时间17~19点)

6. 青娥丸-中成药(北京东直门医院王耀献教授)

成份:补骨脂,核桃肉,杜仲炭,蒜

功效:补肾、抗衰老,提高骨密度。(缓解老年人腰腿痛经典方)

三、治疗妇科药方(专家处方)

1. 缓解乳腺增生的秘方

成份:当归12克,白芍15克,柴胡6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生甘草6克,薄荷6克,香附10克,夏枯草10克,郁金10克,陈皮12克,青皮12克,浙贝10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对于缓解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消除肿块有很好的疗效。

在逍遥散里面没有夏枯草。

2. 缓解更年期症状方

成份: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仙灵脾10克,炒枣仁3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夜交腾30克。

四、防治感冒方

1. 治疗感冒方(专家周平安处方)

成份:灸麻黄5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银花15克,苏叶10克。

2. 预防流感方(专家周平安处方)

成份:大青叶3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三次,泡水喝当茶饮。

周平安(国家级名老中医)讲关于寒包火的症状

外寒:肌肉酸痛,关节痛,畏寒无汗,鼻流清涕。

内热:口干舌燥,咽痛口渴,鼻涕和痰逐渐变黄变粘,便秘尿黄。

食用三白凉菜:白萝卜(切丝)、大白菜(切丝)、圆白菜(切丝)。

五、治疗小孩夜惊不安药方(专家处方)

成份:钩藤10克,蝉衣5克,麦冬5克,竹叶2片。

六、缓解慢性咽炎药方(专家处方)

成份:金银花15克,金莲花15克,石斛15克。

七、补气血药方(专家处方)

1. 当归补血汤

成份:黄芪30克,当归6克(黄芪比当归多5倍)。

2. 当归养血粥

成份:大米(洗净浸泡),当归(煎汁去渣)

用法:将当归汁加入大米熬粥,熟后加红糖稍煮即可。

3. 桂心红枣粥

(补气强身,尤其适用于冠心病气虚乏力者)成份:肉桂3克,红枣30克,桂圆10克,山药15克,薏米30克,芡实30克,莲子肉10克,百合10克。

用法:洗净熬粥,一天食用。

4. 延年益寿羹

(提高免疫,延缓衰老)

成份:枸杞子10克,核桃仁100克,莲子肉20克,芝麻10克,山药50克,银耳15克。

用法:洗净熬粥,一天食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教授讲:灵芝的作用

主要作用有:抗癌、扶正气、提高免疫力、护心脑、助眠

1. 灵芝安神养心方

成份:灵芝30克,夜交滕30克

制法:煎汤代茶饮

功效:平补五脏,益心气,安心神(如睡眠不好可加枣仁30克效果会更好)

2.灵芝三七茶(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方)

成份:灵芝、三七各等份

制法:打碎块

服法:每日5克泡茶

功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

3. 灵芝贞芪汤(用于肿瘤放化疗)

成份:灵芝15克,黄芪15克,女贞子15克

制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修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教授讲:人参

1. 人参蛤蚧丸

成份:人参50克,蛤蚧一对,核桃肉100克,蜂蜜适量

制法:药材打粉,加蜂蜜调服

服法:每天一勺

适用人群:肺肾虚、肺心虚、老慢支

八、调脾胃、润肠通便药方(专家处方)

成份:生白术30克,熟大黄12克,火麻仁12克,当归12克,厚朴12克,枳实9克,肉苁蓉10克。

功效:加强脾胃升降的动力,行气除满,去积,润肠通便。

九、独活寄生汤(千斤要方)

成份:独活1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桂枝16克,细辛3克,桑寄生15克,杜仲10克,牛膝10克,人参10克,茯苓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甘草6克。

功效:驱寒护腿,祛风散寒。对腰腿痛,老寒腿有疗效。

十、食疗药方

周平安的五红汤(升白细胞)

肾病防衰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耀献院长)

北京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2013年1月)

心气虚的症状:心悸、胸闷、自汗。

气虚常见表现:弱不禁风、容易感冒、低声细语、动则气短、无精打采、不欲动作。如自汗,怕风,容易感冒。

阳虚的表现:三少一多(少力、少气、少神,多困),形寒肢冷、浮肿、生殖功能减退。

适合吃鹿茸的症状:手脚冰凉。

哪类人最容易阳虚:老年人(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适合用灵芝的人有:反复感冒。

灵芝哪种作用对抗癌有帮助:扶正气

灵芝护心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助眠

灵芝安神养心方:

成份:灵芝30克,夜交滕30克。

制法:煎汤代茶饮

功效:平补五脏,益心气,安心神。

灵芝真芪汤:

成份:灵芝15克,黄芪15克,女贞子15克。

制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修复(主要用于放化疗)。

西洋参对冠心病的保健方:

成份:西洋参3克,丹参3克。

用法:每日代茶饮

西洋参缓解疲劳方:

成份:西洋参3克,红景天3克

用法:每日代茶饮

适用慢性腹泻、慢性胃病患者方----四君子汤

成份:人参5克,白术5克,茯苓5克,灸甘草3克

用法:每日代茶饮

适用肺肾虚、肺心病、老慢支患者方---人参蛤蚧丸

成份:人参50克,蛤蚧一对,核桃肉100克,蜂蜜适量。

制法:药材打粉,加蜂蜜调服。

用法:每天一勺

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方---生脉饮

成份:人参5克,麦冬5克,五味子3克。

制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者。

缓解老人腰腿痛方:

成份:鹿茸、补骨脂、杜仲

制法:按1:2:2比例打成细粉。

用法:温黄酒冲服,每次2克,每日2次。

功效:补肾壮腰,强骨填精。

主治性欲减退、阳痿---【鹿茸泡酒方】

成份:鹿茸片30克,枸杞子5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密闭浸泡2周。

用法:每次15毫升,每日2次。

功效:男性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阳痿,疲劳症。

缓解男子(阳虚)精冷---【鹿茸五子方】

成份:鹿茸粉0.5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五味子15克,车前子15克。

制法:“五子”煎汤,冲服鹿茸粉。

用法:每日两次。

功效:缓解男子性功能障碍,弱精子症。

【缓解宫寒症状方】

成份:鹿茸、肉桂等量。

制法:原料打粉装胶囊。

用法:每次三粒,每次两次。

功效:补肾强元、温阳散寒(宫寒是女子阳虚的表现,症状:小腹冷痛,得热则缓,白带异常,月经后痛经,性冷淡)。

三七与人参是近亲,与阿司匹林作用最相近

【产后术后康复方】

成份:三七15克,乌鸡1只,枸杞子15克,红枣5枚,生姜片10克。

制法:三七打碎,红枣去核,与乌鸡与生姜片一起加盖隔水约炖3小时,少许盐调味。

功效:益气养血,化瘀、止血、生肌。

【三七抗疲劳方】

成份:三七5克,红景天5克。

制法:冲泡

用法:代茶饮

功效:抗疲劳

【三七面膜方】

成份:三七6克,白茯苓6克,白芪6克,蜂蜜适量。

制法:打成粉,用蜂蜜调制。

用法:涂抹在脸面二十分钟。

功效:美容,养颜。

【三七养颜方】

成份:三七3克(或直接买三七粉)

制法:打成粉

用法:水冲服,每日一次。

【洋参丹七散】

成份:丹参、三七、西洋参等量。

制法:药材打粉,水冲服

用法:每次5克,每天2次。

功效: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

【缓解消化道出血方】

成份:三七、白芨、乌贼骨等量。

制法:药材打粉,米汤送服。

用法:每次6克,每天3次。

何嘉博士谈居家防流感要:开窗通风、保持湿度、洗手洗脸、生活规律。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玉光(2013年1月30日) 流感高危基础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硬化,肿瘤。

纯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条件:空腹血糖10以下,餐后12以下;没有糖尿病酮症。

【儿童预防流感方】

成份:大青叶3克,薄荷3克,炒山楂3克,生甘草3克

用法:代茶饮。

成人流感咳嗽吃什么中成药:

干咳为主:苏黄止咳胶囊

痰少且黏:二母宁嗽丸

痰黄量多且黏:急支糖浆,清肺消炎丸。

【预防流感方---1】

成份:生姜10克,大枣5克。

用法:水煎服。

适宜人群:脾胃虚寒的人,怕冷,手脚冰凉,不出汗。

【预防流感方---2】

成份:金莲花3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适宜人群:常有内热的人,经常嗓子痛,咽干尤其在冬天。

小儿感冒吃什么中成药:

一、发烧:小儿感冒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

二、咳嗽:肺热咳喘口服液;清肺消炎丸;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海军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陈以言

脑血管三方治则:调肝+醒神+通络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公式:(体重-年龄)×0.2=风险指数

风险指数>—1 风险较低

风险指数<—4 高风险

—1≧风险指数≧中风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张声生教授(2013年2月2日)

关于补肝

肝火上炎的表现:目赤肿痛、急躁易怒、头晕心烦、失眠多梦、口苦口干、尿黄便秘。

肝郁的表现:两胁胀满、唉声叹气、胸闷不舒、咽有异物感。

芹菜的作用:疏肝养血,清热利湿。

中药保健~养生汤

肾阳

肾阴

脾气

脾气

脾阳

如何预防肝脏疾病:1. 脂肪肝患者要少吃多动。2. 酒精肝患者不要酗酒。

3. 药物性肝炎患者别乱吃药。

心血不足的人应该喝酸枣仁(最适合心血不足)炖猪心汤:1. 猪心剖开洗净放入沙锅;2. 洗净打破的枣仁放入锅内;3. 加水武火煮沸,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炖至猪心熟透;4. 去酸枣仁加冰糖,略煮后食用。

心血不足的人冬天应该喝当归(当归补血活血)羊肉汤。

心火旺的表现:心烦面赤、口舌生疮、失眠多梦、尿黄灼热、耳鸣、舌尖红。心火旺又分为实火和虚火:

实火的表现:心烦易怒、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口嗅口干、大便干燥、舌苔厚腻。

虚火的表现:五心烦热、面色潮红、乏力口喝、失眠盗汗、头晕耳鸣。

心火旺的人适合喝莲子老鸭汤。

关于补肺

哪些人容易出现肺气虚:经常咳嗽的人。

肺气虚的表现:气短咳嗽(气短咳喘适合用——白果鸽子汤)

肺气虚的表现:易感风寒、无力自汗(易感风寒适合用——西洋参乌鸡汤)

肺阴虚的表现:干咳少痰、舌红少苔、潮热盗汗咽干鼻燥(适合用——雪梨川贝母汤),川贝母有宣肺润肺、目咳化痰、养肺阴、清肺热的功效。

姜波大厨主讲以下汤的做法

白果鸽子汤:白果炒熟后泡软;乳鸽1只,凉水浸泡将血水全部泡出来。然后放入姜片、大葱(葱裤)将乳鸽炖40分钟,再放入盐、胡椒粉、白糖后即可食用。

西洋参乌鸡汤:瓦煲注入适量清水,放入乌鸡、姜片、西洋参和红枣。加盖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时后,加盐调味。

川贝雪梨汤:雪梨(挑梨嘴不发黑的),将梨的屁股部位切盖,挖出梨核,放入两块冰糖、两粒川贝母,将梨放入碗里,然后再将碗放在锅内蒸二十分钟。

将浸泡后的百合放入锅内,在放入冰糖煮十五分钟,然后将煮好的百合水放入蒸好的梨内,先喝梨内川贝水,后喝百合水。

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胡欣(2013年2月2日)

贴膏药的正确方法:

1. 不要贴在青肿或破损的皮肤上。

2. 不要贴在皮肤皱折处或紧身衣下,

也不要经常改变贴药的位置。3. 如果发现给药部位出现红肿或刺激应立刻咨询医生。

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

1. 受益原则;

2. 五种药物原则(不同时服用超过五种以上药物);

3. 小

剂量原则;4. 择时原则;5. 暂停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原则:要遵循缓慢(小剂量)开始,温和用药。

哪些药物不能同时服用

藿香正气水与苯妥英钠片不能同时服用;

大山楂丸与抗菌素不能同时服用;

阿司匹林与黄芪、鹿茸不能同时服用;

柚子与降压药、降血糖药不宜同时服用;

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合用;

止咳定喘与降压药不宜合用;

丹参片与胃舒平不宜合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武剑

容易突发脑意外的人群: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晋

韭菜和豆芽的功效:生发阳气,壮阳固精。

立春吃萝卜的好处:可升阳气

升发阳气的方式:梳头、背部保暖、运动(到出微汗的程度)

升发阳气的四逆汤:

成份:炙甘草6克、干姜6克、附子5-15克。

制法:煎汤取汁服用

功效:可回阳救逆

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荣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广安门医院)13年2月5日

白牛宣肺汤

成份:炙麻黄,桃杏仁,白僵蚕,牛蒡子,前胡,紫苑,荆芥,薄荷,甘草

宣肺解表、清肺化痰

成份:炙麻黄,桃杏仁,牛蒡子,僵蚕,芦茅根,生薏米,冬瓜子,羌独活,柴胡,黄芩,黄连,党参,茯苓。

调肺饮

成份:麻黄,杏仁,甘草。

对宣肺药的熬制:冷水先泡20分钟,大火开后转小火煎12分钟(只熬一遍)即可。要热喝,不能凉喝(凉喝对肺不起作用)。所有治肺的中草药都要热喝。

适合疏肝健脾和胃法的人群

胃堵胀气,两胁胀痛,心烦急躁,打嗝、腹胀,大便不畅,知苔厚腻。

胃脾虚弱的表现:食欲不振,食少,餐后腹胀,少气懒语,面色萎黄,消瘦,头晕目眩,心慌心悸,便溏薄,倦怠乏力,有不消化食物。

董德懋名医理论:调理脾胃、以治五脏;或调五脏、以治脾胃。

调理脾胃六君子汤: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半夏9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按药典规定哪个不能多于9克?

调理脾胃四君子汤: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六君子汤和四君子汤可以合并使用。

疏肝健脾中成药:香砂和胃丸、香砂养胃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李军祥教授(2013年2月12日)

脾胃虚寒假泡脚方

成份:艾叶15克,桂枝15克,细辛6克,当归15克。

制法:水煎泡足

功效:驱寒暖胃

【温胃止呕方】

成份:生姜15克,陈皮10克

制法:煎泡代茶饮

功效:温胃止呕

【枣姜红糖汤】

成份:生姜30克,大枣30克,红糖30克

制法:煮汤饮用

功效:用于胃脘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

【当归生姜羊肉汤】

成份: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5克

制法:加水煎至羊肉烂熟,去滓取汁服。

功效:用于胃脘虚寒,里急腹痛,胁痛。

【黄芪健中汤】

成份:生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9克,大枣9克,炙甘草6克。

制法:煎服

功效:用于脾胃虚寒证

【健脾止泻方】

成份:莲子20克研粉,薏苡仁10克研粉,鸡蛋2-3个。

制法:酌加开水调匀,加糖或盐,上笼蒸成蛋羹。

功效:用于脾虚久泻,放化疗引起的食少纳呆,恶心便秘。

【白菜养胃汤】

成份:白菜100克,麦冬10克,百合10克。

制法:白菜取汁,百合、麦冬加水煎2次。

服法:取300毫升,分两次服用。

功效:养胃和胃,缓解烧心。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赵霖(2013年2月12日)

【年青不老方--五绿汁】

成份:苦瓜,芹菜,黄瓜,尖椒,绿苹果。

制法:榨汁服用

功效:美容养颜,减肥。

菠菜的功效:可以预防黄斑病变。每周吃三次,每次100至200克,拌白面蒸着吃,可以蘸着蒜汁或姜汁吃。

萝卜的功效:抗癌。白、黄萝卜都可以切丝拌白面蒸着吃(蒸熟后也可蘸着蒜汁或姜汁吃)。天津的摔萝卜很有名。

芝麻酱的功效:是最好的补钙食品(每天早上吃一勺)。

缓解乳腺增深食物:芋头(早晚各吃1个)。

茶叶中所含茶多糖的作用:降血脂、保护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搞凝血,抗血栓,降血压等。

粗老茶泡茶方法:凉不开水先将茶叶浸泡一个晚上,次日饮用。

五汁饮

成份:大鸭梨1个,甘蔗1根,荸荠10个,白萝卜100克,鲜芦根20克。

功效:滋阴、清热、生津。适用于发热口渴,咽干口噪。

中央国家机关烹饪协会侯副秘书长(13年2月16日) 做肉的要领:要想嫩,保水份。

萝卜丝氽丸子

成份:猪肉8两,心里美1个。

制法:第一步,8两肉馅加4两水,粉好后放入盐、味精、胡椒粉、葱姜,办好后先挤到冷水里,水开后同时放入,等锅开便熟。第二步,将萝卜心里美煮熟,先放味精,后放盐,最后将二者氽在一起。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原主任——冯兴华(2013年2月20日)

风湿病的临床表现:雷诺现象、关节肿胀、皮肤光敏、下肢红斑、四肢无力、口眼干噪、长期发热、肢体肿胀。

不同部位使用不同去风药:上肢疼痛——羌活;下肢疼痛——独活;颈部疼痛——葛根;四肢疼痛——威灵仙;偏头疼——柴胡;前额疼——白芷;头顶疼——藁本。

红小豆:有清热利水作用。

生薏米的作用:清热除湿、利水消肿。

炒薏米的作用:健脾止泻。

脾虚判断:食欲减退,胃胀,乏力,腹泻,消瘦。

哪些食物有利水消肿的作用:生薏米,冬瓜皮,车前草,泽泻,猪苓。

一位自学中医的买书录

一位自学中医的买书录 我买了许多有关《伤寒论》的书,迄今为止我觉得最有用的是这几位的书,对我的用方思路起到了关键作用,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郑钦安(真正的伤寒大师和有专长的宗师)《郑钦安医书阐释》:有关阴阳的判断,各种症状的讲解补充(主要是三阴症)是很好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大家一定要详看,多看。一般来说,市面上对某种症状老是治不好的,换个思路来一用就灵。 二、张锡纯(对本草经有实际验证的临床实战家)《中药亲试记》:觉得张氏最好的部分是在这本书,其他《伤寒论讲义》和《屡试屡效方》仅初看) 三、胡希恕(真正的伤寒大师和有专长的宗师)《张仲景用方解析》《百年传承---胡希恕那本》,另其《伤寒论讲稿录音》那本还没买:六经辨证的思路直接影响我对疾病症状的判断和讲解。 四、李可(真正的伤寒大师和临床实战家)《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一个是破格救心汤的使用;二是用量上遵守汉代量度;三是一日内连续进攻的思路都深深影响了我。这本书我也是一看再看,越是碰到危症我越是信任这本书,因为这是中国目前绝无仅有的专门碰大症的书,非常有价值。 五、黄煌(真正的伤寒大家和有专长的宗师,当前最有能力普及经方的代表性人物)《中医十大类方》《经方的魅力》《50味药证》《药证与经方》《经方沙龙第一期》《经方一百首》(还没买到):每一本书

都有价值,建议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从黄师的书开始看起,最容易入仲景门且可以直接实践,对初学者的信心有极大的提升作用,而且有此“沙龙论坛”作为普及经方的阵地,所以说黄师是当今最有能力普及经方的人。黄师对体质学说的研究树立了自己专长的方向,历史上没有哪位医者能象黄师那样把体质讲得那么明白。 六、陈瑞春《伤寒实践论》和《陈瑞春论伤寒》:提供自已伤寒用方的经验,值得借鉴。 七、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和《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对火神派的用方思路作了很好的总结。 八、闫云科《临证实验录》:都是经方治病,值得借鉴。 九、余国俊《名医师承讲记》两本书:对经方使用部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非经方部分只粗略看,因为不容易总结。 十、张步桃《小中药大功效》(二):原来没注意他,后来随手翻阅时才知道他也是经方家,看来(一)也要找来买。这本书有个特色是讲药物是哪一科的植物,类似的有什么,主要有什么作用,是本草学的补充。 十一:马正大《妇科证治经方心裁》:最大的特色是专讲妇科用经方,实在难得,我虽然看得少,但这么有专长的书以后肯定会借鉴他的经验(我现在经验最少的就是治妇科)。 其他的还有: 《十年一剑全息汤》:主要是整体观的思路,据此思路我还曾想过把六经主方:桂枝汤、白虎汤、小柴胡汤、理中汤、四逆汤、乌梅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 1、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2、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党参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衰之邪,黄芩泄半里之热。二药配伍以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等症。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配党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祛邪,同时姜、枣相配,可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 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的病证。若见心中烦闷而无呕吐者,可去半夏、党参、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 2.可治疟疾,去甘草加草果等。 3.清泄肝胆湿热,如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病。本方可去参、姜、草、加茵陈、龙胆草、川楝子、栀子等。 4.本方可用于妇女经期前后外感、肾盂肾炎、胸膜炎、症见寒热往来者,均可斟酌使用。 3、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1

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标准煎液的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2 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标准煎液的 申报资料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一、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 药品名称 2. 证明性文件 3. 处方来源及历史沿革 4. 方义衍变 5. 临床应用 6. 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二)药学研究资料 7. 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7.1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7.2 分析与评价 8. 药材 8.1 来源 8.2 资源评估 8.3 质量评价

8.4 参考文献 9. 饮片炮制 9.1 炮制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9.2 质量评价 9.3 参考文献 10. “标准煎液”的制备 10.1 工艺研究 10.2 药材、饮片与“标准煎液”的量值传递关系 10.3 参考文献 11. “标准煎液”的质量控制 11.1 基本要求 11.2 化学成分及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11.3 质量研究 11.4 标准正文 11.5 样品检验报告书 11.6 参考文献 二、申报资料撰写说明 (一)综述 1. 药品名称 药品名称包括: ①中文名; ②汉语拼音名; ③命名依据。 —2 —

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以下简称经典名方)制剂的药品名称原则上应与古代医籍中的方剂名称相同。 2. 证明性文件 证明性文件包括: ①申请人合法登记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②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的注册证书复印件或核准编号; ③其他证明文件。 3. 处方来源及历史沿革 应规范表述处方组成、各药味剂量、功能主治以及拟定的用法用量。 应详细说明处方来源(著作及作者)、颁布朝代或年代;提供原文记载的处方药味组成、炮制方法和剂量,同时说明处方中每一药味的规范名称;提供原文记载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上述资料需附著作原文条目。 应提供历代本草文献,需注明出处(包括作者、出版年以及版本情况),并提供全面反映处方历史沿革的综述资料。 4. 方义衍变 应用中医理论对经典名方主治病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进行论述,需对处方的配伍原则(如君、臣、佐、使)及药物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系统梳理历代方义及其相对应治则治法的衍变情况,需注明文献出处。 —3 —

麻黄类方的运用

麻黄类方的运用 学经方,是需要经验共享的。所以,我一直主张大家有经验要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共同提高。今天呢,我也来介绍一些临床应用的经验,还有一些我收集到的资料,主题是讲一讲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在座都有不少临床高手,在麻黄的应用方面你们都有独到的经验,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麻黄方的重视。关于麻黄麻黄是我们中国一种传统的发汗药、平喘药、利水消肿药,同时也是一种兴奋剂。大家知道,冰毒主要来源于麻黄,是从麻黄素里面提取的。在经方中间,麻黄方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伤寒论》里面麻黄方有14张,《金匮》里有13张,像其中的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都是经方中的重要方剂。麻黄这味药,大家确实都很害怕用,尤其我们江苏苏州这一带,用麻黄非常小心,不敢多用。记得我学医的时候,老师也反复强调,麻黄不能过量,用五分、八分,用一钱。还有人不敢用麻黄,只是用麻黄水来煎煮浸泡大豆黄卷来代替麻黄使用。因为确实有用麻黄以后导致虚脱的病例。清人许仲元《三异笔谈》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说一个五岁的孩子,生肺风,一开始先用麻黄三分没有效果,然后加量加到五分,五分又不行,到第三诊他用七分,好,这个七分麻黄下去以后,这个小孩额汗如珠,脉已脱矣,结果赶快

用人参、五味子、牡蛎、龙骨来救脱。后来一查原来用的药,哦!前面两诊用的麻黄都是假麻黄,第三回才是真麻黄,真麻黄七分就已经过重了。这个医话提示真麻黄发汗确实非常厉害。清代陆定圃著的《冷庐医话》也说当时有个医生,看宋代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非常喜欢,奉为秘本。他见许叔微擅用麻黄汤,他也学着用。一个女子热病无汗,他就用麻黄汤,结果病人汗出不止,最后人死了。在美国,麻黄是禁用的。为什么呢?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麻黄是作为减肥药被广泛使用的。美国的胖子非常多,减肥在美国是一大行业,他们用麻黄减肥,但是没有按照我们中医使用麻黄的指征来使用,结果出了问题。九四年美国的一次网球赛上有一个妇女死亡,后来一查,发现与服用一种含有麻黄的减肥药有关。美国FDA通报后,一律禁止使用麻黄。不仅美国禁止,在澳大利亚,在英国,麻黄都是禁用的。但是很多医生搞到麻黄以后照用,因为麻黄确实是好药,不会用麻黄的医生不是好医生。附子是可爱的,麻黄也是很有魅力的。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麻黄要安全地使用麻黄,首先要对适用于麻黄的体质要进行甄别。麻黄是什么样的人用的?我们必须看张仲景的原文。张仲景很多的条文表面上看上去是个症状,其实他是指一种疾病或者一类疾病,甚至有的是指一种体质状态。譬如说麻黄,张仲景用麻黄是用来治疗黄肿的。黄肿黄肿,这是麻黄的主治,这是安全使用麻黄有效使

中医药方大全有哪些

中医药方大全有哪些 中医一种非常不错的治疗方式方法,中医治疗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可以有效的调节自身出现的各种疾病,而且用中医治疗方法很少容易出现复发的可能,现如今很多人也都在采用中药的治疗方法来帮助我们治疗自身出现的疾病,为大家普及一下中医药方大全吧。 1.发散风寒药;麻黄、根、桂枝、肉桂、紫苏叶、梗,细辛、防风、荆芥、生姜、干姜法、炮姜、葱白、辛夷、 2.发散风热药:薄荷、牛旁子、蝉蜕桑叶、葛根花、 3.祛风湿药:姜活、独活、五加皮、木瓜、威灵仙、白芷、秦艽、豨签草、苍耳子、桑枝、臭梧桐、 4.清热凉血解毒药:石膏、菊花、知母、柴胡、银胡、白薇、决明子、夏枯草、栀子、芦根、牛黄、玄参、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头翁、与齿苋、柴草根、青

葙子、西瓜、虎耳草、 5.泻下药:大黄、芒硝、香泻叶. 6.润肠药:大麻仁、黑芝麻、蜂房。 7.消化药:山查、麦芽、谷芽、鸡内金、神粬、建神粬、午时茶、莱菔子、白萝卜. 8.芳香化混药:霍香、佩兰苍术、白术厚朴、白豆蔻、缩砂仁。 9.利水渗湿药:茯苓、茯神、泽泻、车前子、茵陈蒿、冬瓜皮、金钱草、竹茹、竹沥、款 冬花、滑石、薏苡仁、防已木通、灯心草、柴菀、百部、佛耳草、胖大海。 10.化痰止咳药:贝母川贝、浙贝、杏仁半夏、姜半夏、前胡、白前、枇杷叶、桔梗、瓜蒌、天花粉、草菓。 了解了以上介绍的中医药方大全当我们自身出现了可以用

中药治愈的疾病就可以采用中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中药治疗方法不会像西药治疗方法可能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很大的副作用,中药治疗方法可以达到一个标本兼治的同时会大大降低对人体 的伤害。

我常用的调体经方黄煌

我常用的调体经方 黄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 210046 黄煌,现为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方方证、药证。2001年获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82年至今供职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基础部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讲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部主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致力于经方医学的研究。中医基础扎实,精于临床,多年来在传统中医研究领域中敢于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编著了多本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医学著作,发表了80多篇有新观点的学术论文,许多著作被多次重印,并翻译成日文、韩文出版。并多次应邀赴外讲学,受到国内外中医界的广泛关注。 主要著作有《张仲景五十味药证》、《中医十大类方》、《医案助读》及《中医临床传统流派》等,并主编《方药心悟》、《方药传真》及《经方100首》等。 一、大柴胡汤 通里攻下方,主治以心下按之满痛为特征的疾病。 【常用剂量】柴胡20克、黄芩10克、制半夏15克、枳壳30克、白芍20克、制大黄10克、干姜5克、红枣20克 【体质要求】体格壮实,以中老年较多。上腹部充实饱满,胀痛,进食后更甚,按压轻则为抵抗感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反流、便秘、舌苔厚等。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支气管哮喘等。 【主治疾病谱】胰腺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炎性胆囊息肉、胆石症、高脂血症、脂肪肝,胆汁返流性胃炎、食道裂孔疝、胃窦炎、消化道溃疡穿孔、肠梗阻、肠道易激综合症,肺癌、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中风、心律不齐、心动过速,肥胖症、糖尿病胃轻瘫、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腺瘤、甲亢、甲减等)、干燥综合征,乳腺癌术后调理、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肿、溢乳、痛经、闭经、多囊卵巢,肾结石急性发作、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 【加减法】烦躁、心下痞者,合三黄泻心汤;脸红、小腹压痛、小腿皮肤干燥、舌暗等瘀血证候者,合桂枝茯苓丸;焦虑、腹满胀气者,合栀子厚朴汤;咽喉异物感者,合半夏厚朴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或伴有急性感染者,合黄连解毒汤;哮喘痰稠难咯者,合排痰散(即《金匮》排脓散);胸痛、痰黄,便秘者,合小陷胸汤。 二、桂枝茯苓丸 古代的下死胎方,现代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方。主治以气上冲、少腹急结、肌肤甲错为特征的病症。 【常用剂量】桂枝15克、茯苓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桃仁15克 【体质要求】体格比较健壮,成年人多,中老年人更多。面色多红或潮红,或暗红,或发青,或面部皮肤粗糙或鼻翼毛细血管扩张,眼圈发黑,唇色暗红、舌质暗紫暗淡,舌边紫色或舌底静脉怒张等。皮肤干燥易起鳞屑,特别是下肢皮肤更为明显,或小腿易抽筋,静脉曲张,不能久行,或下肢浮肿或独脚肿,或下肢肌肉有绑紧感,或下肢皮肤色暗,发黑,膝盖以下发凉,易生冻疮,足底龟裂、鸡眼。腹部大体充实,尤其是小腹部。有的患者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更为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有压痛。患者容易有腰痛、腿疼、痔疮、

中医药方大全(免费)

中医药方大全 颈椎病方 [组成]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舒筋通络。用于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颈病消晕饮 [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 [辨证加减]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 丹蚕米壳汤 [组成]丹参30克,赤芍20克,鸡血藤25克,米壳30克,蚕砂30克,元胡20克,防风15克,泽兰叶30克,猪苓20克,云苓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止痛。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神经根炎 [用法]上方诸药以清水900ml浸泡20分钟后煎,每剂煎四次。共取汁450ml,待药稍凉后分四次口服。在饭后每次6~8小时一次口服。 [特点与体会]有“一味丹参等四物”的说法,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化瘀之功,与赤芍,鸡血藤配伍,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之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结而散之。元胡之延胡索素,米壳(即含罂粟硷的外壳)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有强功,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故滞留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即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组织间水肿消退,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 中医博大精深,中医教材当然很重要,是入门之书,学完教材之后,可以建立一个中医知识的大体框架,然而距离中医临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医书籍浩如烟海,还要看很多课外书。现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中医书籍。 1、《名老中医之路》,此书很多名医的成长之路值得借鉴,比如说他们是如何成才的,主要学了哪些中医著作。 2、《新编中医入门》董汉良著,金盾出版社。该书主要构建中医基本框架,并对每一部分如内、外、妇、儿等介绍了学习方法、主要内容及其参考书目。书很薄,内容丰富。 3、《中医临床传统流派》黄煌著,相当于中医医学史,可以对古代中医有个大体的认识。 4、《医古文》段逸山著。学中医,古文是障碍之一。 中医书很多,所以看书要精挑细选,先要用尽量少的书尽快建立一个基本框架,然后再广泛涉猎,所以在学校这几年时间很关键,工作之后想看书都可能没时间。 以下我分类列举书目,同学们要在每一个类别中先选其中的一本,看完所有类别,这样才能尽快建立一个框架。 一般而言,1990年是中医的转折点,1990年之后中医转向衰败,所以1990年之后写的中医书,很多都是纸上谈兵,除了几位名

家著作之外,好书不多。 壹、四大基础: 一《中医基础理论》 二、《中医诊断学》 (一)四诊: 1、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2、清代·林之瀚《四诊抉微》 (二)望诊: 1、民国·曹炳章《辨舌指南》 2、清代·汪宏《望诊遵经》 (三)切诊: 1、现代·李士懋《濒湖脉学解索》 2、民国·张山雷《脉学正义》 3、清代·赵文魁《文魁脉学》 4、晋·王叔和《脉经》 (四)辨证: 1、现代·孙其新《谦斋辨证论治学: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2、现代·欧阳锜《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 2、现代·姚乃礼著《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执业中药师考试方剂歌诀-大全

方剂歌诀-大全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辛凉解表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麻杏甘石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扶正解表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加减葳蕤汤: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大陷胸汤:大陷胸汤治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温下

全国中医十大名方(治胃病十方)

90年代全国中医十大名医方: (治胃病十方)【转载于(益寿文摘)报】 1. 胃神经管能症:慢性胃炎,胃痛而伴胃脘灼热胁嗳气纳呆等,肝郁气滞,湿浊阻痹者。 R: 佩兰10g 延胡10g 普洱茶5g 厚朴5g 炙甘草5g 素馨花12g 功效:有芳香解郁,行气止痛之功. 2. 胃痛胃胀嘈杂灼热,口干苦等肺虚肝热胃阴不足型萎缩性胃炎: R: 北沙参30g 石斛20g 怀山药130g 焦山查30g 桑寄生20g 玉竹20g 青代10g 白勺 10g 浙贝10g 功效:有养阴建中之效. 用法:在服法上要求冷水浸过药面浸泡10分钟煮沸后改用文火15分钟服取药液约400ml。 3. 萎缩性胃炎或溃疡并发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者,尤以胃脘隐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为主症。 R:乌梅肉6g 炒白勺10g 北沙参10g 大麦冬10g 金钗石斛10g 丹参10g 生麦芽10g 炙内金5g 炙甘草3g 玫瑰花

3g 功效:有滋养胃阴,舒肝柔肝之效。 此方为经验方,方似不出奇,确含妙理,复胃阴者,莫若苦寒;复酸味者,酸甘化阴,足资吾等效法。 4. 慢性胃炎之脾不建运者,有增进食欲之效:(为脾胃良方,对胃炎有卓效) R:麦芽30g 谷芽30g 内金15g 山药15g 党参10g 甘草5g 用法:加清水超过药面一寸,浸泡一小时,沸后继沸5分钟即服,不宜久煎。 功效:有健脾和胃,复元益气之功。 5. 适应于各种慢性胃炎之属脾胃阴虚者: R: 沙参20g 白芍20g 麦冬15g 山楂15g 石斛15g 知母 12g 花粉12g 内金10g 丹皮 10g 乌梅10g 陈皮 10g 生甘草3g 功效; 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6. 适应于浅表性,反流性和萎缩性胃炎: R: 党参15g 丹参15g 蒲公英15g 白芍15g 制半夏10g 黄连3g 甘姜3g 炙甘草6g 功效:有益气健胃,辛开苦降,和中开痞之功(此方溶古方三首为

止痛活血化瘀中药药方大全

葛根 功效: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作用: 1 对平滑肌的作用 葛根中的大豆甙元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能够明显收缩平滑肌,被认为是葛根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 2 对冠状循环的作用 葛根水煎剂、醇浸膏、总黄酮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使冠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 3 对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的作用 葛根醇浸膏、大豆甙元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葛根素还能明显缩短氯彷、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时间,葛根素能明显缩小心肌梗塞范围,被认为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4 对心脏功能和心肌代谢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总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葛根素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改善梗塞心肌的代谢。

5 对血压和外周血管的作用 葛根总葛酮和葛根素能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显着降低,血压下降.葛根素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高局部微血流量;葛根总黄酮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微循环和外周循环.据报道,葛根素还能改善视网膜血管末稍单位的阻滞状态,从而提高视功能。 6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葛根素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和5-HT(5-羟色胺)与ADP联合诱导的人和动物的血小板聚集;另外,葛根素还能明显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HT的释放,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7 降血糖的作用 葛根素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具有一定的降血糖能力。 8 对体温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对内毒素致体温升高具有转持久而明显的降温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外感发热诸症。 9 对记忆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和醇提物能提高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并降低海马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对抗东莨碱所效的大鼠记忆获得性障碍,这说明,葛根具有一定的改善学习记忆的能力。

传统中医经典名方解析汇总

传统中医经典名方解析 2006年11月04日10:20:58 来源:健康VIP网 桂枝汤 【组成】桂枝10g 赤芍10g 甘草6g 生姜10g 大枣10g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 【特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临床应用及研究】 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寻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4使用注意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银翘散

【组成】连翘9g 二花9g 桔梗6g 薄荷6g 竹叶3g 甘草6g荆芥6g牛蒡子9g.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特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临床应用及研究】 1 辨证要点《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纽者,由热伤血络,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3 现代运用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如风疹、寻麻疹、疮疡疖肿,亦多用之。 4使用注意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华盖散 【组成】麻黄10g 桑皮10g 紫苏10g 杏仁10g 茯苓10g 陈皮10g 甘草10g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肺感风寒. 【特征】咳嗽上气,痰气不利,脉浮数者.

中医十大方剂

1.六味地黄丸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 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麦味地黄丸-若肺肾阴虚出现潮热,盗汗,两颧发红,咳嗽等症状,可以使用滋肾养肺的 麦味地黄丸,比六味地黄丸多了麦冬、五味 子两味药。 知柏地黄丸-出现睡觉出虚汗,口干舌燥,春秋季节手脚掌脱皮等症状,可以使用在六味 地黄丸基础上加知母、黄柏而形成的滋阴降火。 杞菊地黄丸-若肝肾阴虚引起眩晕,两眼昏花,视物不清,眼晴干涩,经常用电脑引起的视 疲劳等,可以使用滋肾养肝,比六味地黄丸 多加了枸杞子和菊花。 桂附地黄丸-适用于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若阴虚症状较重,达到阴虚火旺的 地步,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 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那么,什么人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呢? 第一,是有湿热的人, 第二,阳虚的人,阳虚的诊断指征是舌 质颜色淡,脉搏跳动多数是缓慢 的,下肢发凉,怕冷,尿是清长 的,这部分人要先补阳,再补阴, 或者两者同时进行(比如金匮肾 气丸就是这个作用)。 第三,脾胃功能弱的人,

2.银翘散表热证:荷牛豉草,連根梗葉花穗全吃了 薄荷 6g牛蒡子 9g 淡豆豉 6g 生甘草 6g 连翘 9g (芦)苇根 6g 苦桔梗6g 竹叶 6g 银花 9g 荆芥穗 6g 【功能主治】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 微恶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2.逍遥散 嘱咐将薄荷当柴草烧 术茯姜薄荷当柴草芍 组成:白术、茯苓,烧生姜, 薄荷,当归,柴胡,甘草,芍药(白)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丹栀)加味逍遥散 丹枝嘱咐将薄荷当柴草烧 丹栀术茯姜薄荷当柴草芍 【组成】牡丹皮,山栀(炒) 白术(炒),茯苓, 茯苓,烧生姜, 薄荷,当归,柴胡,甘草, 芍药 【功用】养血和营,清肝健脾。 【主治】肝脾血虚发热,或潮热晡热,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怔忡不宁,或颊赤

中医十大方剂

1.六味地黄丸 【成份】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麦味地黄丸-若肺肾阴虚出现潮热,盗汗,两颧发红,咳嗽等症状,可以使用滋肾养肺的麦味地黄丸,比六味地黄丸多了麦冬、五味子两味药。 知柏地黄丸-出现睡觉出虚汗,口干舌燥,春秋季节手脚掌脱皮等症状,可以使用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知母、黄柏而形成的滋阴降火。 杞菊地黄丸-若肝肾阴虚引起眩晕,两眼昏花,视物不清,眼晴干涩,经常用电脑引起的视疲劳等,可以使用滋肾养肝,比六味地黄丸多加了枸杞子和菊花。 桂附地黄丸-适用于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若阴虚症状较重,达到阴虚火旺的地步,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那么,什么人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呢第一,是有湿热的人, 第二,阳虚的人,阳虚的诊断指征是舌 质颜色淡,脉搏跳动多数是缓慢 的,下肢发凉,怕冷,尿是清长 的,这部分人要先补阳,再补 阴,或者两者同时进行(比如金 匮肾气丸就是这个作用)。

第三,脾胃功能弱的人,

2.银翘散表热证:荷牛豉草,連根梗葉花穗全吃了 薄荷 6g牛蒡子 9g 淡豆豉 6g 生甘草6g 连翘 9g (芦)苇根 6g 苦桔梗6g 竹叶6g 银花 9g 荆芥穗 6g 【功能主治】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 微恶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2.逍遥散 嘱咐将薄荷当柴草烧 术茯姜薄荷当柴草芍 组成:白术、茯苓,烧生姜, 薄荷,当归, 柴胡,甘草,芍药(白)

经典药方大全

经典药方大全 (2012-11-09 11:38:01) 转载▼ 分类:健康知识 标签: 健康 经典药方大全 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 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的。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 干姜,肉桂,蜀椒。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那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百科全说》 3:各种骨刺; 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 :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 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养生堂) 5:治疗尿蛋白方;(赵林教授) 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 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大夫开的) 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 8; 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 王院长也给出了一个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开水冲泡代茶饮。王院长还推荐了一个具有很好的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次服用30毫升. (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 10 :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一般2-3次即愈。 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后在用步长脑心通。(民间) 12; 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

传统中医经典名方解

传统中医经典名方解 桂枝汤 【组成】桂枝10g 赤芍10g 甘草6g 生姜10g 大枣10g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 【特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2加减变化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寻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4使用注意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银翘散 【组成】连翘9g 二花9g 桔梗6g 薄荷6g 竹叶3g 甘草6g荆芥6g牛蒡子9g.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特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2 加减变化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纽者,由热伤血络,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3 现代运用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如风疹、寻麻疹、疮疡疖肿,亦多用之。4使用注意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 华盖散 【组成】麻黄10g 桑皮10g 紫苏10g 杏仁10g 茯苓10g 陈皮10g 甘草10g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肺感风寒. 【特征】咳嗽上气,痰气不利,脉浮数者. 麻杏甘石汤 【组成】麻黄9g,杏仁9g,炙甘草6g,生石膏24g。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郁热致喘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从单味药物治病,逐渐发展到方剂治病,这一过程是初级向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方剂学作为一门学科,也是循序渐进的,是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临床经验的积累,逐渐完善起来的。从《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开始,经过汉朝《伤寒杂病论》,唐朝《千金要方》,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到明清时期的《普济方》、《医方集解》等方剂代表著作的出现,方剂学已经发展成熟。尤其是方剂的数量急剧增加,当时《普济方》中已记载了61739首方剂。面对浩如烟海的方剂,如果不能科学地分类,不能举一反三,我们将无法记忆、无法掌握。特别是给后来人学习方剂带来了困难。因此,方剂必须分类。 在方剂的分类方法上,历代医家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对众多的方剂进行归类,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方剂分类法。其中主要有“七方”说、按病证(脏腑、病因)分类、按主方(祖方)分类、按治法(功效)分类、综合分类等。 一、“七方”之说 “七方”之说,源于《黄帝内经》。其记载“七方”虽早,但并无具体的分类内容,至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提出:“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这时才明确提出“七方”的名称,并将《内经》的“重方”改为“复方”,后世又引申其义,将“七方”称为方剂的分类法之一。所谓大方,是指药味多或药味少而用量大,以治疗病邪较盛之证或下焦疾患的方剂;小方是指药味少或药味多而用量小,以治疗病邪较轻之证或上焦疾患的方剂;缓方是指药性缓和,气味较薄,用于一般慢性虚弱病证,需长期服用治疗的方剂;急方是指药性猛峻,气味较厚,用于病势危急,须迅速治疗急于取效的方剂;奇方是指由单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偶方是指由双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复方则是两方或数方合用而治疗较为复杂病证的方剂。由此可见,“七方”应当是古代的一种组方理论。虽然迄今尚未见到按“七方”分类的方书,但“七方”这种以病邪轻重,病位高下,病势缓急,药味奇偶,以及病体强弱作为方剂分类的方法,对后世的方剂分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病证分类法

【中医良方】名医秘方大全(175个名医秘方)

【中医良方】名医秘方大全(175个名医秘方) 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的。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 干姜,肉桂,蜀椒。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那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 3:各种骨刺; 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 :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 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5:治疗尿蛋白方;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 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大夫开的) 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

很好的。 8; 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 王院长也给出了一个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枸杞 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开水冲泡代茶饮。王院长还推荐了一个具有很好的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 次服用30毫升. (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 10 :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一般2-3次即愈。 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后在用步长脑心通。 12; 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肠胃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

(医疗药品)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申报

附件3 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申报 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 一、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处方来源及历史沿革 4.方义衍变 5.临床应用 6.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7.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参考文献 8.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9.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9.1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9.2分析与评价 9.3“标准煎液”标准 10.药材 10.1处方药味 10.2药材资源评估 10.3药材的质量评价10.4药材的检验报告书 10.5参考文献 11.饮片炮制 11.1药材产地加工 11.2炮制方法及参数的确定11.3质量评价 11.4参考文献 12.工艺研究 12.1处方

12.2制法 12.3剂型及产品组成 12.4生产工艺研究资料12.5工艺验证 12.6参考文献 13.非临床安全性试验用样品 14.药品标准研究 14.1药品标准概述 14.2药品标准项目 14.3关注事项 14.4化学成分研究 14.5质量研究 14.6样品检验报告书 14.7参考文献 15.稳定性研究 15.1稳定性总结

15.2稳定性研究数据 15.3包装材料的选择 15.4上市后的稳定性研究 15.5参考文献 (三)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16.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综述 17.安全药理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依赖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资料和文献资料 21.遗传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2.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大国医陈文伯国家级名老中医

陈文伯是中国中医临床大家,两次被评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我们或许可以将医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临床医生,另一类是“学院医生”。临床医生的日常工作就是给患者看病,并且随着日积月累,直至晚年,在民间声誉卓著,医术进入化境,就像陈文伯一样。“学院医生”主要是在大学做医学教育工作,他们将学生集中起来,规模化、标准化地传授通用的知识,每年都会有批量的学生毕业,年复一年,桃李满天下,就像一些知名的大学教授。 有的人会问,医学大学的老师也经常在医院上班,他们不但有医学理论,同时也有医学实践,不就是具有双重优势?如果是说西医,我非常认同。而对中医来说,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西医采用的是标准化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只要得了同样的疾病,往往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因此,西医适合集中教学,统一授课,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的学生。相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认为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经常会出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现象。这就导致中医无法进行统一的、集中的和和大规模的教学。一对一的传统的“师带徒”方式,是中医最好的教学方法。 因此,中医世家往往医术不凡,他们拥有代代相传、秘而不宣的治疗妙法。

陈文伯的医术传承充满传奇。他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是北平平民医院中医眼科名医陈明。1949年6月,13岁的陈文伯正式拜师京城名医陈世安。这是中国传统的“师带徒”的学医方式。陈世安曾是北平国医学院董事、北平平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陈世安的老师,是宫廷御医陈估家。 俗话说,中医不治喘,西医不治癣。可见中医很难根治哮喘,但是,陈文伯的老师陈世安,恰恰是因为治好了京城大富人家宝贝女儿的哮喘,赢得了美满婚姻。这个京城大富人家姓徐,解放前在北京拥有八大饭庄,一间大烟馆,一家盐厂,还有一间烧制瓷器的宫廷玉窑厂。徐家有一小女,已经20岁出头(姑娘在解放前算大了),因为身患哮喘,一直没有出嫁,在家帮父亲管帐,是个严格的女管家。 有一次,陈世安跟徐家三爷一起吃饭,席中还有不少朋友。徐三爷说,世安,为治我家小妹的病,所有的人我们都找了,西医找了,中医更别提了,全找过了,现在就只剩你了。陈世安听了心已经有些把握,开玩笑地问,如果我把你家小妹病治好了,怎么办? 徐家小妹管账,非常严谨,兄长们拿点钱出来不容易,自然希望小妹尽快嫁出去,方便花钱。于是徐三爷对陈世安说,你若真的治好了,我们跟父亲商量,把小妹聘给你。 陈世安为什么有把握治徐家小妹的哮喘呢?因为陈世安师傅是宫廷御医陈估家,医术高超,传给陈世安一个秘方,名叫保元汤,专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