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分层练习合集(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分层练习合集(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分层练习合集(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分层练习合集(含答案)

11.1 与三角形有关线段

11.1.1 三角形边

01基础题

知识点1三角形概念

1.一位同学用三根木棒两两相交拼成如下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是(D)

2.如图所示,∠BAC对边是(C)

A.BD

B.DC

C.BC

D.AD

3.如图所示.

(1)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2)写出其中以EC为边三角形;

(3)若有一个公共角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角三角形”,则以∠B为公共角“共角三角形”有哪些?

解:(1)图中共有5个三角形.

(2)△ACE,△DCE,△BCE.

(3)△DBE与△CBE,△CBA与△CBE,△DBE与△CBA.

知识点2三角形分类

4.下列关于三角形按边分类图示中,正确是(D)

5.下列说法正确是(B)

A.所有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属于等腰三角形

C.不存在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三角形

D.一个三角形里有两个锐角,则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6.如图,图中三角形被木板遮住了一部分,这个三角形是(D)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都有可能

知识点3三角形三边关系

7.已知a,b,c是三角形三边长,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是(B)

A.a+b>c

B.a-b>c

C.b-c<a

D.b+c>a

8.(岳阳中考)下列长度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是(D)

A.2 cm,3 cm,5 cm

B.7 cm,4 cm,2 cm

C.3 cm,4 cm,8 cm

D.3 cm,3 cm,4 cm

9.(崇左中考)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5,那么第三边

长可能是(C)

A.2

B.3

C.5

D.8

10.(怀化中考改编)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 cm和8 cm,求它周长.

解:若4 cm边长为腰,8 cm边长为底,4+4=8,由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该等腰三角形不存在;若8 cm边长为腰,4 cm边长为底,则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且等腰三角形周长为:8+8+4=20(cm).

02中档题

11.如图,图中三角形个数是(C)

A.3

B.4

C.5

D.6

12.下列长度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是(A)

A.5,6,10

B.5,6,11

C.3,4,8

D.4a,4a,8a(a>0)

1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6和8,则第三边长x取值范围是(C)

A.x>2

B.x<14

C.2

D.2≤x≤14

14.有四条线段,长分别为3 cm.5 cm.7 cm.9 cm,如果用这些线段组成三角形,可以组成3个三角形.

15.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 cm和7 cm,最大边长为a cm,则a取值范围是7≤a<9.

16.(大庆中考)如图,①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中点得到图形②,再连接图②中间小三角形三边中点得到图③,按这样方法进行下去,第n个图形中共有三角形个数为(4n-3).

17.(教材P3例题改编)用一条长为25 cm绳子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2倍,那么三角形各边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长是6 cm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解:(1)设底边长为x cm,则腰长为2x cm,根据题意,得2x+2x+x=25.解得x=5.

∴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0 cm,10 cm,5 cm.

(2)若长为6 cm边是腰,则底边长为:25-6×2=13 cm.

∵6+6<13,∴不能围成三角形,即长为6 cm边不能为腰长;

若长为6 cm边是底边,则腰长为:(25-6)÷2=9.5,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综上所述,能围成底边长是6 cm等腰三角形,且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9.5 cm,9.5 cm,6 cm.

18.已知a,b,c是△ABC三边长.

(1)若a,b,c满足|a-b|+|b-c|=0,试判断△ABC形状;

(2)若a,b,c满足(a-b)(b-c)=0,试判断△ABC形状;

(3)化简:|a-b-c|+|b-c-a|+|c-a-b|.

解:(1)∵|a-b|+|b-c|=0,

∴a-b=0且b-c=0.∴a=b=c.

∴△ABC为等边三角形.

(2)∵(a -b)(b -c)=0,∴a -b =0或b -c =0.

∴a =b 或b =c.∴△ABC 为等腰三角形.

(3)∵a ,b ,c 是△ABC 三边长,

∴a -b -c <0,b -c -a <0,c -a -b <0.

∴原式=-a +b +c -b +c +a -c +a +b

=a +b +c.

03 综合题

19.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0 cm ,设腰长为x cm .

(1)用含x 代数式表示底边长;

(2)腰长x 能否为5 cm ,为什么?

(3)求x 范围.

解:(1)底边长为(20-2x) cm .

(2)若腰长为5 cm ,则底边长为20-2×5=10(cm ).

∵5+5=10,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腰长不能为5 cm .

(3)根据题意,得?

????x>0,20-2x>0.解得020-2x.解得x>5.

综上所述,x 范围是5

11.1.2 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11.1.3 三角形稳定性

01 基础题

知识点1 三角形高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高交点在三角形内部,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任意三角形

2.如图,AD⊥BC于D,那么图中以AD为高三角形有6个.

3.如图,△ABC中,∠C=90°.

(1)指出图中BC,AC边上高;

(2)画出AB边上高CD;

(3)若BC=3,AC=4,AB=5,求AB边上高CD长.

解:(1)BC边上高是AC,AC边上高是BC.

(2)如图所示.

(3)∵S△ABC=1

2

A C·BC=

1

2

AB·CD,

∴3×4=5CD.∴CD=2.4.

知识点2三角形中线

4.如图,D.E分别是△ABC边AC.BC中点,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D)

A.DE是△BCD中线

B.BD是△ABC中线

C.AD=DC,BE=EC

D.AD=EC,DC=BE

5.三角形一边上中线把原三角形一定分成两个(B)

A.形状相同三角形

B.面积相等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周长相等三角形

6.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一定在三角形内部,

这个点叫做三角形重心.

7.如图,AD是△ABC一条中线,若BD=3,则BC=6.

知识点3三角形角平分线

8.如图所示,AD是△ABC角平分线,AE是△ABD角平分线.若∠BAC =80°,则∠EAD度数是(A)

A.20°

B.30°

C.45°

D.60°

9.如图所示,∠1=∠2,∠3=∠4,则下列结论正确有(C)

①AD平分∠BAF;②AF平分∠BAC;③AE平分∠DAF;④AF平分∠DAC;⑤AE平分∠BAC.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如图,D是△ABC中BC边上一点,DE∥AC交AB于点E,若∠EDA

=∠EAD,试说明AD是△ABC角平分线.

证明:∵DE∥AC,

∴∠EDA=∠CAD.

∵∠EDA=∠EAD,

∴∠CAD=∠EAD.

∴AD是△ABC角平分线.

知识点4三角形稳定性

11.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根据是(C)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D.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12.如图所示是一幅电动伸缩门图片,电动门能伸缩几何原理是四边形不稳定性.

02中档题

13.下列有关三角形说法:①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②三条高必交于一点;③三条角平分线必交于一点;④三条高必在三角形内.其中正确是(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如图,在△ABC中,AB=5厘米,BC=3厘米,BM为中线,则△ABM与△BCM周长之差是2厘米.

15.如图,六根木条钉成一个六边形框架ABCDEF,要使框架稳固且不活动,至少还需要添3根木条.

16.(原创题)如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折纸示意图,你能分析出他们各自折纸意图吗?简述你判断理由.

解:甲折出是BC边上高AD,

由图可知∠ADC=∠ADC′,

∴∠ADC=90°,即AD为BC边上高.

乙折出是∠BAC平分线AD,

由图可知∠CAD=∠C′AD,即AD平分∠BAC.

丙折出是BC边上中线AD,

由图可知CD=BD,∴AD是BC边上中线.

17.如图,在△ABC中,AD⊥BC,BE⊥AC,BC=12,AC=8,AD=6,BE长为多少?

解:∵S △ABC =12BC·AD=12

×12×6=36, 又∵S △ABC =12

AC·BE, ∴12

×8×BE =36,即BE =9. 18.如图,AD 是∠CAB 平分线,DE ∥AB ,DF ∥AC ,EF 交AD 于点O.请问:DO 是∠EDF 平分线吗?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DO 是∠EDF 平分线.

证明:∵AD 是∠CAB 平分线,

∴∠EAD =∠FAD.

∵DE ∥AB ,DF ∥AC ,

∴∠EDA =∠FAD ,∠FDA =∠EAD.

∴∠EDA =∠FDA ,

即DO 是∠EDF 平分线.

19.如图,网格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在△ABC 中,标出三角形重心位置,并猜想重心将中线分成两段线段之间关系.

解:如图所示,AB 与AC 两边中线交点D 即为重心.

重心将每条中线分成1∶2两部分,BD =2ED ,CD =2DF.

03 综合题

20.(娄底中考改编)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ABC =90°,点D 沿BC 自B 向C 运动(点D 与点B.C 不重合),作BE ⊥AD 于E ,CF ⊥AD 于F ,在D 点运动过程中,试判断BE +CF 值是否发生改变?

解:由S △ABC =S △ACD +S △ABD ,得 12AB·BC=12AD·CF+12AD·BE=12

AD·(CF+BE). ∵△ABC 面积不变,且点D 由点B 运动到点C ,AD 长度逐渐变大, ∴BE +CF 值逐渐减小.

11.2.2 三角形外角

01 基础题

知识点1 认识外角

1.如图所示,∠ACD 是△ABC 一个外角.

2.如图,以∠AOD 为外角三角形是△AOB 和△COD .

知识点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论 3.若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B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4.如图,在△ABC中,点D在CB延长线上,∠A=70°,∠ABD =120°,则∠C等于(B)

A.40°

B.50°

C.60°

D.70°

5.如图,∠A=65°,∠B=45°,则∠ACD=110°.

6.已知△ABC三个内角度数之比是1∶2∶3,则三个外角对应度数之比是5∶4∶3.

7.求出图中x值.

解:由图知x+80=x+(x+20).

解得x=60.

知识点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论与平行线性质.三角形角平分线

8.(红河中考)如图,AB∥CD,∠D=∠E=35°,则∠B度数为(C)

A.60°

B.65°

C.70°

D.75°

9.(昆明中考)如图,在△ABC中,∠A=50°,∠ABC=70°,BD 平分∠ABC,则∠BDC度数是(A)

A.85°

B.80°

C.75°

D.70°

10.(温州中考)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80度.

02中档题

11.(内江中考)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三角板直角边和含45°角三角板一条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1度数为(A)

A.75°

B.65°

C.45°

D.30°

12.(乐山中考改编)如图,CE是△ABC外角∠ACD平分线,若∠B =35°,∠ACE=60°,则∠A=85°.

13.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60°,则∠2=150°.

14.如图,∠α=125°,∠1=50°,则∠β度数是105°.

15.如图,已知D是△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交AC于点E,∠A=35°,∠ACD=83°.

(1)求∠B度数;

(2)若∠D=42°,求∠AFE度数.

解:(1)∵∠ACD是△ABC一个外角,∠A=35°,∠ACD=83°,∴∠B=∠ACD-∠A=48°.

(2)∵∠AFE是△BDF一个外角,∠B=48°,∠D=42°,

∴∠AFD=∠B+∠D=48°+42°=90°.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1.3.1 多边形

01基础题

知识点1多边形及其相关概念

1.下面图形是多边形是(D)

A B C D

2.若从一个多边形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以引10条对角线,则

它是(A)

A.十三边形

B.十二边形

C.十一边形

D.十边形

3.从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作对角线,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成9个三角形,则n等于(C)

A.9

B.10

C.11

D.12

4.画出下列多边形所有对角线.

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2正多边形

5.下列说法:①等腰三角形是正多边形;②等边三角形是正多边形;③长方形是正多边形;④正方形是正多边形.其中正确个数为(B)

A.1

B.2

C.3

D.4

6.一个正多边形周长是100,边长为10,则正多边形边数n=10.

02中档题

7.过多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2017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边数是(D)

A.2017

B.2018

C.2019

D.2020

8.如图,把边长为12等边三角形纸板剪去三个小等边三角形,得到正六边形,则剪去小等边三角形边长为(D)

A.1

B.2

C.3

D.4

9.如图所示,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图1中可分割出2个三角形;图2中可分割出3个三角形;图3中可分割出4个三角形,由此你能猜测出,n边形可以分割出(n-1)个三角形.

10.若过n边形一个顶点有2m条对角线,m边形没有对角线,k 边形有k条对角线,则(n-k)m=12.

11.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就一定是三角形吗?画出所有可能图形.

解:不一定,如图所示:

03综合题

12.(1)如图1,O为四边形ABCD内一点,连接OA,OB,OC,OD,可以得到几个三角形?它与边数有何关系?

(2)如图2,点O在五边形ABCDEAB边上,连接OC,OD,OE,可以得到几个三角形?它与边数有何关系?

(3)如图3,过点A作六边形ABCDEF对角线,可以得到几个三角形?它与边数有何关系?

解:(1)4个,与边数相等.

(2)4个,三角形个数等于边数减1.

(3)4个,三角形个数等于边数减2.

11.3.2 多边形内角和

01基础题

知识点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1.一个六边形内角和等于(D)

A.180°

B.360°

C.540°

D.720°

2.(北京中考)内角和为540°多边形是(C)

3.在四边形ABCD中,若∠A+∠C+∠D=280°,则∠B度数为

(A)

A.80°

B.90°

C.170°

D.20°

4.(衡阳中考)正多边形一个内角是150°,则这个正多边形边数为(C)

A.10

B.11

C.12

D.13

5.求如图所示图形中x值:

解:(1)根据图形可知:x=360-150-90-70=50.

(2)根据图形可知:x=180-[360-(90+73+82)]=65.

(3)根据图形可知:x +x +30+60+x +x -10=(5-2)×180.解得x =115.

6.已知两个多边形内角和之和为1 800°,且两多边形边数之比为2∶5,求这两个多边形边数.

解:设两多边形边数分别为2n 和5n ,

则它们内角和分别为(2n -2)×180°和(5n -2)×180°,

则(2n -2)×180°+(5n -2)×180°=1 800°,

解得n =2.

2n =4,5n =10.

答:这两个多边形边数分别为4,10.

知识点2 多边形外角和

7.(泉州中考)七边形外角和为(B )

A .180°

B .360°

C .900°

D .1 260°

8.(来宾中考)如果一个正多边形一个外角为3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边数是(C )

A .6

B .11

C .12

D .18

9.(南通中考)若一个多边形外角和与它内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B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10.将一个n 边形变成n +1边形,其内角和增加180°,外角和不变.

11.若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与它相邻内角12

,求这个多边形边数.

解:设这个多边形边数为n ,由题意,得

(n -2)×180°=2×360°.解得n =6.

所以这个多边形边数为6.

02中档题

12.不能作为正多边形内角度数是(D)

A.120°

B.108°

C.144°

D.145°

13.(广安中考)若一个正n边形每个内角为144°,则这个正n 边形所有对角线条数是(C)

A.7

B.10

C.35

D.70

14.(毕节中考)如图,一个多边形纸片按图示剪法剪去一个内角后,得到一个内角和为2 340°新多边形,则原多边形边数为(B)

A.13

B.14

C.15

D.16

15.(十堰中考)如图所示,小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左转24°,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24°,…,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路程是(B)

A.140米

B.150米

C.160米

D.240米

16.(益阳中考)将一长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两个多边形,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内角和之和不可能是(D)

A.360°

B.540°

C.720°

D.900°

17.(安徽中考)如图,正六边形ABCDEF,P是BC边上一动点,过

P作PM∥AB交AF于M,作PN∥CD交DE于N,则∠MPN=60°.

18.(河北中考)如图,在同一平面上,将边长相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一边重合并叠在一起,则∠3+∠1-∠2=24°.

19.多边形内角和与某一个外角度数总和为 1 350°,求多边形边数.

解:设这个外角度数为x°,多边形边数为n.由题意,得

(n-2)×180+x=1 350.

解得x=1 710-180n.

∵0<x<180,

∴0<1 710-180n<180.

解得8.5<n<9.5.

又∵n为正整数,∴n=9.

故多边形边数是9.

20.(河北中考)已知n边形内角和θ=(n-2)×180°.

(1)甲同学说,θ能取360°;而乙同学说,θ也能取630°.甲.乙说法对吗?若对,求出边数n;若不对,请说明理由;

(2)若n边形变为(n+x)边形,发现内角和增加了360°,用列方程方法确定x.

解:(1)甲对,乙不对.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