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_乔治_A_阿克罗夫

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_乔治_A_阿克罗夫

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_乔治_A_阿克罗夫
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_乔治_A_阿克罗夫

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诺贝尔奖讲座·

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

乔治·A.阿克罗夫

让我们来回想一下斯加里(Richard Scharry)的“轿车、卡车以及会跑的东西”。想象一下如果他能够一直活在上个世纪的最后的几十年中,给大人和孩子们带来快乐的话,这本书将会被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交通工具以十年一轮的速度在不断地专业化。我们从T型福特开始,而现在我们所拥有的翻斗载重车的种类已经超过了大多数超前的4岁小孩能识别的范围。

这和经济学有何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对经济学家工作的描述有一个转变。在那以前,微观经济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分析以利润最大化厂商和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为基础的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那个时期的宏观经济学,所谓的新古典综合派,在这个一般均衡系统上附加了一个固定的货币工资。“粘性货币工资”解释了不完全就业和商业的周期性波动。从那时开始,宏观和微观经济学都发展出了一批斯加里式的模型,这些模型把多种实际行为全面纳入经济理论中。例如,“柠檬市场”分析了有不对称信息的市场是如何运作的:在这种市场中买者和卖者通常拥有不同的信息。我的论文考察了在这些更加实际的情况下出现的变化。

对于我来说,不对称信息的研究是实现我的一个梦想的第一步。这个梦想就是发展出植根于凯恩斯(Keynes)的“通论”中的原创精神的宏观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从此将无需再忍受新古典综合派的自我论证,这曾经一度盖过了“通论”中强调的认知不协调、互惠、公平、羊群效应和社会身份等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有一群人参与到这个梦想的实现中来。库尔特(Kurt Vonnegut)会把这群人称为一个克拉斯(kerass):“一群在一个宏大的潮流驱使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而又互不相知的人”。在这个讲座中,我将介绍一些由这个克拉斯发展出来的模型。这些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中的核心经济现象。

作为背景,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宏观经济学发展史。20世纪60年代晚期,和我从中受到启发一样,新古典经济学家发现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薄弱,他们憎恨它的不严格,于是放弃了它。然后他们便欢庆胜利,其标志是一篇名为“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论文。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创造的新版宏观经济模型成了这个领域的标准。跟他们的新古典前辈一样,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但不同的是,它更强调所有的决策———家庭的消费和劳动供给,生产者的生产、雇佣和定价决策,以及工人和厂商之间关于工资的讨价还价———都是和最优化行为相一致的。为了将失业和经济波动纳入分析之中,新古典

* 本文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家阿克劳夫于2001年12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授奖时的发言稿。这是惟一的诺贝尔经济学家,他公然强调了社会学方法对经济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反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宣言,他发言的题目是“行为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行为”。可以看出“行为学”是他要强调的重点。文内也反复抨击经济学家拒绝社会学理论的“行为”。本翻译得到了George A.Akerlof教授的授权,在此表示感谢。

经济学家首先求助于不完美信息,而后是技术变革。

新的理论至少在一方面有了进展:价格和工资决策有了清晰的微观基础。但是其中的行为假设过于原始粗糙,以致于至少有六个经济现象不能得到解释。一些情形中与新古典假设的矛盾导致了对这些现象的否认。在其他情形中,新古典的解释只不过是同义反复。六种现象如下:

———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在新古典模型中,只要失业者接受比市场出清水平低一点点的工资,他马上就可以找到工作。所以非自愿失业不可能存在。

———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的作用:在新古典理论中,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完全没有作用。一旦货币供给被完全预期,价格和工资就会相应地变化。真实工资和相对价格是保持稳定的;实际经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高失业下通货紧缩并未加剧:由新古典模型可推导出加速数主义的有惟一自然失业率的飞利浦斯曲线。如果失业率低于这一自然率,通货膨胀就会加速;反之通货膨胀会持续减速。

———普遍的退休储蓄不足:在新古典模型中,个人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数量已最大化其跨期效用函数。这样,私人的储蓄额应该是最优的。但是人们却常常对他们的储蓄感到失望。而且,如果没有社会保险计划的话,许多人都认为他们会过少地储蓄。“强迫储蓄计划”非常流行。

———相对于它们的基础而言,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新古典理论假设股票价格波动反映了它们的基础,即未来收入的贴现值。

———自暴自弃的低下阶层的长期存在:我的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包括了贫困的原因,因为我把分配问题看作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贫困的原因是初始的人力和非人力资本配置低下。这个理论不能解释与药物、酒精滥用,未婚生子,单亲家庭,高福利依赖,犯罪相并存的长期极端贫困。

接下来我将介绍宏观行为经济学家如何以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观察的现实假设为基础,创造出能够很好地解释上述问题的模型。在“通论”的原创精神指导下,宏观行为经济学家正在重建被新古典经济学家所放弃的微观基础。我将从我的一个最早的尝试开始,这个尝试导致了对非对称信息在市场中的作用的发现。

非对称信息

我首先从对产出和就业巨大波动原因的早期观察入手来探讨非对称信息引起的问题———新车销售量的巨大波动。我认为由旧车的卖主比买主知道更多关于旧车的信息这个事实引起的不明确性可以解释新车购买的巨大波动性。在建立这样一个宏观经济模型的过程中,我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我发现旧车市场中的信息问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所有市场。在一些市场中,不对称信息可以由于重复交易和声誉的存在而比较容易得到解决。在其他市场,如保险市场、借贷市场、劳动力市场,买卖者之间的非对称信息并不容易解决,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失效。例如,老年人不容易买到保险,小公司的贷款受到限制。同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少数者”会受到统计歧视,因为人们总是被归入根据可观察的特征确定的各种类型中。借贷市场失效是失业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声誉和重复交易克服了不对称信息的地方,这些惯例也

影响了市场的结构。

要了解不对称信息的根源,知道那个时代正在进行的一场更加广泛的思想革命是很有用的。20世纪60年代初以前,经济理论家们很少为刻画特殊市场的特殊制度而建立模型。张伯伦(Chamberlin)的垄断竞争模型和罗宾逊(Joan Robinson)的相似的理论出现在研究生课程甚至一些高年级本科生的课程中。但这些是少之又少的例外,它们并不被视为核心内容,而是像郊外探险一样是为那些有闲暇时间的人准备的。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增长理论家们开始建立有特殊技术特征的模型———如边干边学等,“特殊”模型开始增加。把这些特殊因素纳入模型中并未损害原有的价格理论,但是它们播下了即将到来的革命的种子。1969年夏天,我首次听到“模型”一词被用为动词,而非名词。这和几个月前“柠檬市场”刚刚被公开发表并非巧合。对市场中非对称信息的“模拟”之于价格理论,正如对边干边学等的“模拟”之于增长理论。这是新出现的经济学思潮的第一次应用,在其中模型建立在对微观经济细节的悉心关注的基础之上。这个发展使经济理论更加接近于实际经济的细致质地。几乎不可避免的,非对称信息分析是这个思潮的第一项成果。它是可采摘的最成熟的成果。在这篇文章的剩余部分中我将讨论这一思潮对宏观行为经济学这一新领域的有利影响。

非自愿失业

一位经济学家朋友曾对我说他卖不掉他的房子。我怀着同情向他的一个同事复述了这件事。这个同事的反应是:惟一的问题是房子定价有问题。只要定价低一点,这个房子可能很快就卖掉了。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非自愿失业是不可能存在的,就像那个同事认为我的朋友不可能卖不掉房子一样。失业者是那些正在寻找工作(否则他们不是失业,而是非劳动人口)但是拒绝了不能提供使他们满意的工资的工作的人,因为他们期待更高的工资。由于找不到能提供符合自己要求的工资的工作而失业是不如人意的,但是受到最低工资规定和工会讨价还价影响的人除外,他们是自愿失业者。在市场出清价格下每个人都能找到工作。在新古典理论中,就业下降的时期———商业周期低潮———可能是由于意外的总需求水平下降造成的。同样,就业下降也可能是由于负的供给冲击,这造成了劳动者退出劳动市场,放弃可得到的工作。然而任何关于由自愿的工作决策引起的商业周期的描述都遇到了经验上的困难———为什么在商业周期低潮的时候辞职率下降?如果失业是来自于劳动者对低收入工作的拒绝,那么随着失业上升辞职也应当上升。但是当失业上升时,辞职率在下降。先于周期的辞职行为是不争的事实。

行为经济学家不否认非自愿失业的存在,他们对此给出了自成一体的解释。20世纪70到80年代首次出现的效率工资模型使得非自愿失业这一概念有了意义。这些模型假定:由于道德、公平、内部力量或非对称信息的存在,雇主有强烈的动机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最低水平的工资。这种“效率工资”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所以使工作机会受到了限制。一些劳动者因此找不到工作,这些人就是非自愿失业者。在下一部分我将扩展这个分析来说明为什么非自愿失业会周期性地波动。

有许多关于同质的工人所得工资的经验研究证明了效率工资是普遍存在的。早在效率工资进入宏观经济学家的视野之前,劳动经济学家就记录了在相同的工作或有相同特征的工人之间收入的广泛差别。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同质的工人由于在不同的地方工作而得到不同

工资。而且,数据表明在不同行业间转换工作的工人分别得到不同的工资。更高收入的行业有更低的辞职率。这证明工资差别不仅是由不同的工作环境或利润造成的。因此看起来确实有“好工作”和“坏工作”之分。

好工作和坏工作的存在使得非自愿失业有了意义:失业者愿意接受但是没能得到那些被同等能力的人把持的工作。同时,非自愿失业者可能会拒绝那些可以得到的低收入或低技能的工作。效率工资理论中蕴含的非自愿失业概念和现实以及普遍的直觉是相一致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非自愿失业的概念构成了重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第一步。

但是为什么厂商们会支付最低限以上的工资呢?就我看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解释在经验上是最有说服力的。三个要点如下:互惠(人类学中的礼物交换理论),公平(心理学的平衡理论)以及对集体规范的遵循(社会学中的参照群体理论和心理学中的群体信息理论)。在最早的基于礼物交换理论的“社会学”版本的效率工资理论中,厂商给劳动者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劳动者则回报以对公司的忠诚。支付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公平的考虑:根据心理学的平衡理论,劳动者可能会由于认为他们的工资低于“公平”水平而不积极工作。集体规范通常决定了工人们关于礼物互惠的交换形式以及公平工资的概念。菲尔(Fehr)及其同事用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互惠行为和集体准则对工人效率的重要性。我最喜欢的效率工资模型是内部人—外部人模型。其中内部人阻止公司以低于现行工资的市场出清工资雇佣外部劳动者。一个暗含的假设是内部人有能力破坏公司雇佣外部劳动力的努力。罗伊(Donald Roy)的一份细致的关于依利诺伊机动船厂的研究也许反映了这种行为的发生机制:在罗伊的工厂中,内部人确立了关于努力水平的群体准则,并且串通起来阻止公司雇佣低工资要求的外部人。如果某个工人比“公平”水平更加努力地工作,他将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斥。内部人针对外部人的串谋是许多公司支付高于市场出清水平工资的原因。

另一个版本的基于非对称信息的效率工资模型把高于市场出清工资看作是纪律工具。在夏皮罗-斯蒂格利茨(Shapiro-Stigliz)模型中,公司支付“高”工资来减少员工的偷懒行为。然而当所有公司都支付“高于平均水平”的工资时,平均工资提高了,使得失业出现。失业作为一种纪律工具起作用,因为工作不努力而被炒鱿鱼的工人只有在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可能找得到工作。

工人纪律模型比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模型更符合经济学的标准逻辑。但是心理学和社会学模型,虽然依赖于标准经济学分析之外的因素,却可能为非自愿失业提供了更好的总体解释。行为模型刻画了凯恩斯在“通论”前几章所强调的重点:公平,以及相对工资的比较。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只要被完全预期到,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没有作用。对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完全预期使得理性的工资和价格确定者会以适当的比例调整名义工资,使得产出和就业不发生变化。这种新古典假设和关于货币政策的经验证据以及人们对中央银行对经济作用的普遍信念是相矛盾的。

宏观行为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贡献是清楚地展示出在合理的行为假设下货币政策确实能够影响实际经济,就像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很早就断言的一样。认知心理学把决策者描述为搜集信息,并把决策建立在简化的意识结构上的“直觉科学家”。依赖拇指定律(rule of thumb),忽

略那些对利润或效用影响很小的因素是这种心理节约机制的一个应用。在工资—价格体系中,简单法则造成了总工资(价格)水平对外部冲击反应的惰性———被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轻视的“粘性价格工资”行为。在新古典的批评中,“新古典综合派”所假定的惰性的工资行为是非理性的,于厂商和工人是不利的,因此是不合理的。相对的,行为经济学家指出包括“货币幻觉”在内的拇指法则不仅是广泛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因为以此原则行事带来的成本是很小的。

在和耶仑(Janet Yellen)合作的文章中,我用一个有效率工资和垄断竞争特征的模型首次展示了这一结果。我们假定一些定价者遵循拇指法则,在需求冲击(由货币供给造成的)之后仍然保持价格不变。我们说明遵循“拇指法则”而没有根据货币供应量变化调整价格的厂商的损失是“第二性”的(小的),而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在这样一个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冲击的水平而言是第一性的(显著的)。我们把厂商采取的粘性价格确定的拇指法则称为“近似理性”,因为它们由于偏离完全最大化行为而承受的损失是第二性的(小的)。

关键性结论———近似理性的价格粘性足以赋予货币政策显著的力量———的逻辑是简单的。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的利润函数都是对其价格二阶可导的,所以在最佳价格的邻域内是平坦的。因此任何对利润最大化定价行为的偏离带来的利润损失都是较小的———相对于偏离本身而言是第二性的。但是如果大量公司的偏离行为都是相似的话———例如,如果它们对货币供给变化都未能做出及时调整,那么真实的均衡———去除价格水平之后的货币供给———相对于完全最优化行为下的情形而言将会产生第一性的变化;真实均衡的第一性的变化,反过来又引起总的需求、产出和就业的第一性的变化。例如,假设货币供给增加一定的比例,同时有一定比例的厂商保持其价格不变。每个厂商的损失,相对于完全最优化行为而言,其比例大概是一个纯小数的平方;比如,如果这个小数是0.5的话,这个比例是相当小的,大概是0.0025。所以,价格粘性所带来的损失是倾向于很小的。然而,假设货币需求和收入成比例,则实际产出的变化是第一性的———相对而言(如果所有厂商都完全按照最大化原则行事,那么货币供给不会对真实工资产生影响)。因此对完全理性行为的微小偏离———实际上是小而合理的偏离———反驳了认为被完全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不能影响实际收入和产出的论点。

拇指法则定价行为有多种形式。例如,摇摆价格(工资)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厂商保持名义价格工资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和真实的价格制定程序很相符。在泰勒(Ta ylor)的摇摆合同模型中,每一个时期将会有一半的厂商设定它们在接下来的两个时期中将保持不变的名义价格。一个摇摆价格模型的变种(由卡尔沃[Calvo]创造)则假定一个确定的名义价格在随机的各时期内被重新确定。新古典经济学家反对这两种版本的模型,认为它们不符合最大化行为。

当然,他们是正确的:泰勒和卡尔沃的厂商会做得更好,如果他们不是在确定的时期内保持名义价格不变,而是根据本期货币供应量(总需求)不断做出调整的话。这种利润最大化行为将再一次使得货币政策失效。然而,泰勒卡尔沃类型的价格工资确定是近似理性的:这些模型中的很小的名义刚性足够使得货币政策具有稳定性,而相对于在当期内做出调整的定价策略而言,这种刚性带来的成本是第二性的。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近似理性行为使得货币政策有效。经验证据表明与达到新的均衡有关的协调问题既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菲尔和泰仑(Tyran)(2001)做了一个试验,其中定价者得到的支付是由垄断竞争的近似理性模型决定的。他们发现当支付是以名义形式给出时,货币供给的负向变化造成了可观的产出减少。实验主

体似乎认为其他人都受到货币幻觉的影响,从而自己也不愿减价。关于货币政策对协调失败的依赖性的研究的一个新发现出自于霍华德(Howard)和克劳维尔(Clower)(2000),这篇论文指出对货币供给的反应包含了对其他定价者对相同的冲击的反应的预期的形成。菲尔和泰仑(2001)的实验指向另一种形式的近似理性行为:定价者可能是完全意义上最大化的,但这是在他假定其他厂商遵循粘性的定价行为的基础上。又一次,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产生了影响。

近似理性的拇指法则模型解决了卢卡斯(Lucas)关于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家很难发现货币政策和产出之间除了暂时的关系之外还有任何联系。新的行为经济学以相当数量的近似理性行为为依据,确定了货币供应量变化同产出之间紧密的联系。

飞利浦斯曲线和NAIRU①

也许飞利浦斯曲线代表了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关系。“价格—价格”飞利浦斯曲线把通货膨胀率同失业率、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影响总供给的各个因素如食物或油的价格联系起来。在这个关系中,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定义了货币政策的“可行性范围”,并且因此对其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飞利浦斯曲线首先在英国得到估计,然后是美国和其他国家。

飞利浦斯曲线的基础是供给与需求。飞利浦斯(Philllips)认为当需求水平高或失业低的时候,厂商的定价方针会将工资通货膨胀(根据生产力调整过的)传递到价格通货膨胀中。因此,对定价者而言,在通货膨胀和事业之间存在一个可接受的权衡。

在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69)和费尔普斯(Edward Phelps)(1968)提出了一个新见解。他们认为工人们是为实际的而非名义的工资讨价还价:工人理应预测到通货膨胀并由此得到补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讨价还价。在低失业的时候要求更高的预期实际工资。又一次的,定价方针将工资通货膨胀传递给了价格通货膨胀。这样一个微小的假设的修改(人们为了实际的而非名义的工资讨价还价)的效果是巨大的:可接受的失业—通胀权衡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惟一的“自然”失业率,与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存。有了“真实工资”讨价还价这一假定,长期的飞利浦斯曲线———与实际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的恒等式并存的价格工资组合———是垂直的,因为有而且只有一个失业率———“自然率”,实际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在这个失业率处相等。

要了解为什么长期飞利浦斯曲线必然是垂直的,让我们想象一个中央银行希望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维持在自然率以下。在劳动力市场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工人们要求超过通货膨胀率的工资增长额。相应地,厂商将相关成本的增长转嫁到价格中去,所以通货膨胀超出了工人们在讨价还价时所预期的值。因此当失业率在自然率之下时,实际通货膨胀率超过了预期通货膨胀率。在签约后,工人们被愚弄了。所以在较长时期内,通货膨胀预期,还有相应的通货膨胀都不断加速。与此相似,弗里德曼—费尔普斯模型预测:如果中央银行尝试把失业率维持在自然率之上的话,最终将会造成不断加速的通货紧缩。只有自然失业率才能产生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首次提出自然率假设之后,经济学家们以惊人的速度接受了它。有三个原因造成了它的流行。首先,它看起来很好地解决了20

①Non 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有非加速通货膨胀率的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译注。

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通货膨胀—失业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低失业率下,通货膨胀上升了,而且这显然提高了通货膨胀预期,使得短期的失业—通货膨胀的此消彼长关系外显出来。因此,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时候,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较之20世纪60年代更为不如人意(分析家们忽略了这样一个可能同样合理的解释:当通货膨胀率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那样上涨的时候,人们在工资讨价还价和定价过程中开始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第二,飞利浦斯曲线的经验估计中过去通货膨胀的系数和在统计上近似等于一。一个可能的结论是,在这样的估计中的滞后通货膨胀项和通货膨胀预期———过去通货膨胀的自回归加权平均数———有关,而且在现有通货膨胀率的决定中过去通货膨胀率的系数为一。最后,经济学家们有接受基于理性的假设的偏好,即使这些假设仅仅能通过一些说服力不强的检验。

经济学家们本不应该如此主动地接受自然率假设。在理论上和经验上它都有可疑之处。理论上,自然率假设让我们想起了一种通用的减肥法则。根据这种法则,我们多吃3200卡的食物就会长一磅,反之则会减一磅。这始终使我想到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只吃足够的食物来保持恰当的体重,另一个则每天多吃100卡的小鸡。如果这个法则是正确的,1年之后吃鸡的那个人将比他的兄弟重11磅,10年之后是110磅,50年之后是550磅。就像我们可以预想到的一样,当时间延长到一定期限时,这种法则失效了。更加准确的对体重和摄入热量的关系的解释表明维持更大的体重也需要更多的热量。幸运的是双胞胎兄弟的体重差距不会无限扩大。同样,我猜想至少对于某些失业率来说,通货膨胀会渐进地维持在一个常数附近,而非明显的加速或减速。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推论可能是错误的,但是减肥法则在期限延长时失效的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率假设可能更不合理。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时候,弗里德曼—费尔普斯的通货膨胀加速的预言看起来非常合理并且得到了经验的支持。但是我怀疑这个理论在失业率很高的时候依然适用。

我对自然率假设的怀疑得到了一个经验事实的支持,它揭示了自然率的适用性不是普遍的。毫无疑问,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失业率超出了———肯定是极度超出了———任何合理的自然率。根据自然率假设,在整个10年中价格通货紧缩应该是持续加速的。但这并没有发生。价格下降了一段时间,但是通货紧缩在1932年之后停止了;在接下来的10年中没有明显的通货紧缩,虽然失业率非常之高。这个证据说明,至少在有些时间段里,存在高失业和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自然率假设失效了。对于从经验观察中得出的理论而言,这样的失效并非特别严重,但是它构成了由先入为主的原则得出的一个关系的严重错误,这些原则被看作是普遍真理而被人们接受。

20世纪30年代并非是独一无二的证据。当代经济中也呈现类似的特性。例如,弗汀(Pierre Fortin)的估计表明,从1992年到2000年,加拿大经济经历了超过非常保守的NAIRU估计值(8%)12个百分点的失业率。在同一时期,通货膨胀是非常低的,平均下来大概是每年1.5%。根据自然率理论,核心通货膨胀率应当下降大概6个百分点,因此典型的飞利浦斯曲线的斜率应当是0.5。相反的,通货膨胀率在那个时期只下降了0.1个百分点。

经济计量学的证据进一步表明自然率理论的基础是不稳固的。对自然率的时间变换估计表明它随时间而变化;但是允许它的这种变化,对自然率的估计也表现出很高的标准误差。斯特格尔(Staiger)、斯托克(Stock)和沃森(Watson)(1995)计算出一个可信度为95%的美国自然率,其值超过了5%,这比美国过去50年的失业率的标准差的3倍还多。

在最近的论文中,迪肯斯(William Dickens)、佩里(Geor ge Perry)和我探讨了两种行为假设;

这两个假设和自然率假设不同,它们使得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此消彼长关系在足够高的通货膨胀率和足够低的失业率下成为可能。第一个假设是“纯凯恩斯”的:工人抵制、厂商很少实施名义工资裁减;第二个假设考虑了通货膨胀预期在工资讨价还价中的地位:我们认为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条件下,有相当数量的工作者并不把通货膨胀作为一个足够显著的因素而纳入讨价还价的考虑当中。

凯恩斯关于工人抵制裁减工资的假设反映了他深刻的心理学洞见。这个假定也是和心理学理论及其证据相一致的。期望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将损失或获益与一定的参照点比较来评价他们面临的环境的变化。证据表明比起获得新收入,人们更加注意避免损失。卡内曼(Kahne-man)和特沃斯基(Tversky)的研究已经表明许多与预期效用函数最大化理论不相符的现象在期望理论中都是理性的。如果人们把现有工资作为一个参照点的话,可以看出向下的工资刚性是期望理论的一个自然应用。沙菲尔(Shafir)、戴尔蒙德(Diamond)和特沃斯基(1997)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发现人们的意识结构不仅仅是像古典经济学假设的那样以现实单位为基本定义,而且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货币幻觉,这一发现支持了以上观点。

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货币工资实际上是有向下刚性的。卡尔德(Card)和西斯洛普(Hys-lop)(1997)以及卡恩(Kahn)(1997)用调查数据表明名义工资变化在0附近是不对称的。弗汀(Fortin)在加拿大数据中发现了在0处有明显的向上累积的工资变化。从1992年到1994年,当加拿大的通货膨胀是1.2%而失业率平均是11%的时候,只有5.7%的非COL A工会合同在第一年有工资裁减,而47%的都保持工资不变。在康涅狄格州进行的细致采访中,鲍尔利(Be-wley)发现大多数经理人员都非常不愿意裁减雇员的名义工资。为了弄清公司是否愿意通过利润削减而非货币工资削减来减少开支,勒伯(Lebow)、萨克斯(Saks)和威尔逊(Wilson)检验了就业成本指数包含的各个行业:他们发现利润削减只是货币工资削减的一个次要的替代品。菲尔和吉奥迪(Geotte)用瑞士的数据发现甚至7年的低通货膨胀和低生产增长也不会导致货币工资下降。

如果存在对名义工资下降的抵制,在低通货膨胀率下,通货膨胀和失业就存在长期的此消彼长关系。弗里德曼—费尔普斯模型中这种关系是暂时的,现实情况则是长期通货膨胀率上涨(如果它接近于0的话)会造成显著的失业减少和产出增加。逻辑如下:不论经济处于景气还是不景气的时期,总有一些厂商的表现要比另一些厂商好。工资因此需要做出调整,以和这些不同的经济境遇相适应。在通货膨胀率和生产增长适中的时期,相对工资是很容易调整的。“不幸”的公司可以将工资上涨率确定在低于通货膨胀率的范围之内,而“幸运”的公司可以把工资上涨率确定在平均水平之上。如果生产增长率低(就像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一样)而不存在通货膨胀,需要减少实际工资的厂商则只能通过减少名义工资来达到效果。在关于公司面对的需求冲击的现实假设下,减少名义工资的需要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下降而上升。公司不愿意采取名义工资裁减的措施使得长期失业率上升。因为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在每个就业水平中决定劳动供给的真实工资都更高,与稳定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失业率会随着通货膨胀率逐渐下降到0而不断上升。对于那些不能降低工资的厂商来说,这种溢出产生了超出这些公司内就业变化的总就业效应。因此,有一点低通货膨胀的好处是:它“润滑了劳动力市场前进的车轮”。

对包括了交叉冲击和不愿减低货币工资的厂商的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数的条件下,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在低通货膨胀和低生产增长率下是

很明显的。例如,通货膨胀永久性地从2%减少到0%,每年会造成大概2%的失业率的永久性增加。相应于刚才提到的对模型的模拟,用美国二战后的数据估计飞利浦斯曲线可以得到相似的结果。当这个飞利浦斯曲线被用于模拟1930年的通货膨胀率的时候,得到了和大萧条时期美国通货膨胀实际情况惊人相似的结果。而一个具有可比性的标准自然率模型的模拟结果则和事实相反,它表明20世纪30年代一直有加速的通货紧缩。

另一种行为理论也可以推导出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永久性的此消彼长关系。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低通货膨胀是不显著的,所以在讨价还价过程中人们会忽略掉感觉到的价格水平变化。在垄断竞争和效率工资条件下,这种对通货膨胀的忽略是近似理性的。惟显著信息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都表明人们倾向于忽略那些对他们的决策不重要的变量。这个假设和一种飞利浦斯曲线的经济计量估计(这种估计允许由于通货膨胀高低不同而使得当前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起不同作用)是一致的:在高通货膨胀时期,过去通货膨胀的系数和接近于1;在低通货膨胀时期,这个系数和则接近于0。与此相似,使用预期通货膨胀的调查值作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在高通货膨胀时期会得到比低通货膨胀时期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项的系数。因此毫不奇怪,当低通货膨胀时期和高通货膨胀时期被连起来用于估计通货膨胀预期的非线性模型时,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影响依赖于通货膨胀的近期历史。

宏观行为经济学所展示的结果———很低的通货膨胀率会带来高失业和低产出———有很重要的政策意义。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央银行是小心的、保守的、安全的。但是我认为许多中央银行是危险的司机:为了避开通货膨胀的车流,他们在道路的另一端远远地行驶,使得通货膨胀率过低而失业率过高。加拿大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极低的通货膨胀率和与美国之间前所未有的失业缺口:高出美国4%。欧洲也是在很低的通货膨胀率下经历了高失业。日本则更为严重,甚至产生了通货紧缩。接受了教科书中自然率假设的中央银行应该听一听苏格兰大教堂大主教克伦维尔(Oliver Crowmwell)的忠告:“我恳请你们这些笃信基督的人想一想,你们有可能被误导了”。并非巧合的,认知心理学引用了这句话来表明一种被普遍观察到的认知错误:过度自信。

储蓄不足

人们总是储蓄得太少,这已经成了共识。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大多数国家都为退休的老年人提供额外补助。而且,大多数雇主都要求其雇员进行养老金预留。多种形式的储蓄可以得到税收优惠。即便有了这些措施,普遍情况仍然是人们的储蓄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足以维持其退休生活。

对新古典经济学家来说,储蓄太少或是太多就像非自愿失业一样,是和其基本假定相矛盾的。因为储蓄是个人最大化行为的结果,因此在不考虑外部情况的条件下,它必定是最优的。相反的,行为经济学发展出了理论上和经验上的方法来增进人们对这种时间不一致行为的理解。

使得时间不一致行为分析成为可能的关键理论创新是认识到人们可能在最大化一个和代表“真实利益”的效用函数不一致的效用函数。一旦这一点被接受,“储蓄太少”就成了有意义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一个古老的关于旅鼠的传说来阐释这一思想:旅鼠似乎每年都在重复通向死亡的旅程,以最终跳入大海为终结。旅鼠这种令人费解的行为反映了在心理学家中已达

成共识,而经济学家还没有意识到的思想。除非这些旅鼠在最后一跳之前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显灵仪式,否则它们的效用或利益是由一个效用函数表达的,然而它们却最大化了另一个。

想一下就会发现:关于人们总是储蓄不足的流行看法和上面那个故事是很相似的。要确定人们是否储蓄过多或过少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他们是否像旅鼠一样有一个(跨期的)效用函数,而最大化另外一个。既有的证据潜在地表明两个概念之间有重大的区别。很高的负贴现率是解释实际的财富—收入比的首要因素。然而,对于人们认为应该实行的消费—储蓄权衡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跨期贴现率是正的(虽然很小)。

曾被用于研究跨期储蓄决策的双曲线贴现函数可以用来表现决定实际储蓄的效用函数和评价这种储蓄行为的福利结果的效用函数之间的区别。双曲线函数描述了人们在自控制中遇到的困难。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标准的指数递减贴现率不同,双曲线函数假定,随时间范围增加,人们用来比较相邻时间的权衡的贴现率是递减的:人们在评价需要在当时作出牺牲而在未来得到收益的选择时使用的是较高的贴现率,而同样的选择如果被推到较远的将来,人们对它进行评价时使用的是较低的贴现率。因此,当所需要做出的牺牲被推迟的时候,人们有耐心选择那些延迟支付的行为;但是对于近期的延迟支付却显得不耐烦。因为现期消费比未来消费更显著,人们总是拖延储蓄。双曲线函数和实验结果非常吻合:人类和动物都愿意将延迟支付推迟到未来进行,而不愿马上进行延迟支付。

双曲线贴现可能产生两种形式的拖延行为。当人们认为在未来他们的效用函数会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幼稚拖延”。他们错误地认为,虽然今天明摆着是这样的,但是明天会有所不同。他们没能意识到明天的自己也将不再是今天的自己,因此当明天到来时,它明摆着也会是这样的。幼稚拖延者错误地认为明天的自己会去储蓄(节食、锻炼、戒烟……),虽然今天自己并没有这样做。而且他们会惊奇地发现,明天的自己也将和今天一样拖延下去。更成熟的拖延行为的形式是提前行动———根据奥多诺厄(O'Donoghue)和拉宾(Rabin)(1999)的术语。提前行动者对未来的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他们对自己说:如果明天我会把今天的储蓄都花光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今天还要储蓄呢?

莱布森(Laibson)用双曲线贴现作为一个储蓄行为和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他与里比多(Repetto)以及托巴克曼(Tobac man)(1998)一道,研究了在消费者提前行动的世界中,不同的税收激励政策的作用。他们的估计表明微小的激励政策的变化将会大大减少提前行动,从而产生巨大的正福利效应。因为这篇文章,实行税收优惠的401(k)储蓄计划的规定做出了调整。如果公司如此选择的话,工人们将会自动地加入养老金预留。这些计划的修改增加了其有效性,多数工人把其预留维持在标准水平。

除了社会保险和其他“强制”储蓄计划的流行之外,储蓄不足的最好证据是退休人口消费的大量减少。实际上,退休消费的下降是不连续的。那些有更多资产和补偿收入的退休者消费的减少量要少得多。这个发现很难被标准的指数贴现的生命周期模型所解释。

泰勒(Thaler)和贝纳茨(Benartzi)(2000)设计了一个储蓄计划来克服人们的拖延行为,并在一个中等规模的制造企业试验了这一计划:雇员们被邀请参加一个储蓄计划,在其中他们可以优先选择工资增量中多少比例留为存款。与双曲线贴现(而非标准的指数模型)相一致,雇员们把现在收入中的较少部分,以及未来收入中的较大部分留为存款。在短期内,平均储蓄率增加了一倍。

资本市场

凯恩斯的“通论”是资本市场的现代行为金融学视角的鼻祖。在凯恩斯的隐喻中,“专业投资可能就像报纸竞争一样,在这种竞争中竞争者必须选出上百张照片中最漂亮的6个脸蛋,其选择最接近所有竞争者的平均水平的竞争者获得胜利”。因此资本市场过于不稳定,对各种消息过于敏感。对股票市场的这种看法和有效市场模型是相抵触的:在这种模型中,股票价格是根据风险水平调整过的未来预期收入的现值。

20世纪80年代早期,希勒(Robert Shiller)对凯恩斯的过度活跃假定作了一个检验。他推论如果股票价格真是未来收入的预测值,它们的波动应该小于它们的收入的贴现值本身。希勒的洞见是一个简单的统计学应用:好的预测应该比被预测的变量本身有更小的方差。如果天气预报比天气本身的方差更大,那么预报员应该被炒鱿鱼。用美国100年的股票价格和股息的数据,希勒(1980)比较了趋势平滑后股票价格的方差和趋势平滑后股息的当期贴现值的方差。他研究的结果和凯恩斯的预测是一致的:(趋势平滑后)股票价格的方差比(趋势平滑后)股息贴现值的方差大10倍。这个结果也被更成熟的允许股价和股息当期贴现值波动的检验所支持。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也可由股票真实回报率的高频率变动得到解释。但这种周期变动和大多数的标准古典经济模型不符。在这些模型中真实回报主要是由技术状态和资本劳动比决定的。而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和资本—劳动比的变化是缓慢的。

虽然有如上的方差波动的检验结果,对有效市场的信念也得到了一些经验证据的支持,如根据月度数据,人们发现回报的自相关并不显著。对回报自相关假定的拒绝表明股票市场的表现近似于一个随机游走的过程。而相应的,萨莫斯(Summers)(1986)在一个“狂热”模型———有对完美市场的序列相关偏差———中说明自相关检验的说服力是很弱的:它的说服力如此之低以致于需要5000年的时间才能判别其中50%的时间是随机游走的还是“狂热”的(这种“狂热”将会在35%的时间里使股票价格偏离它们的基础35%)。

除了确定过度波动的存在,希勒也检验了它的可能的原因。在“非理性繁荣”(1999)中,他回顾了1990年代对于股市泡沫的新闻报道,并解释了在金融市场和世纪经济中的“新经济”思想是如何传播的。当股价上涨时,“新经济”的福音在人间传颂;个人投资者按照媒体的意愿行动,这些媒体夸大了经济基础如网络对生产力的作用。这种股市泡沫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在许多国家,在历史进程中曾多次发生。实际上,金德伯格(Kindleberger)对恐慌和狂热的描写以及加尔布雷斯(Galbraith)对1929年大萧条的历史描写是“非理性繁荣”的优秀前辈。

第二个对理性的股票市场提出质疑的实证研究是股票超额收益之谜。在过去两百年中,股票超额收益显著高于债券的收益。例如,从1802年到1998年,加权市场股票收益指数的真实回报率是每年7%,而低风险债券的回报率是每年2.9%。从1926年到2000年的75年中,股票收益回报率是8.7%,而债券则是0.7%,这中间有8%的缺口。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普遍的:西格(Seigle)和泰勒(1998)计算出75年前1000美元投资于债券的收益是12400美元,而投资于股票则是884000美元。这种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拒绝理性假设是合理的:在跨期效用最大化的假设下,今天消费的边际效用和明天的预期边际消费效用应当是相等的。在确定的风险厌恶的效用函数下,这个条件表明出售股票的收入应当等于风险规避系数与消费增长和股票回报的协方差的积。然而对合理的风险规避系数而言,这个积远远小于出售股票的收入。

非理性的进一步的证据来自跨截面数据。和希勒的关于伴随着向平均价格股息率回归的过度波动的时间序列发现相似,迪本特(De Bondt)和泰勒(1987)在跨截面数据中发现了对平均股票回报的回归:由过去5年表现最好的50家股票组成的成功的投资组合的表现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过去5年表现最差的50家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后来的表现则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他的股票市场非常现象———如1987年10月在没有任何显著信息影响下股价一天下降20%———也对有效市场假设提出了质疑。

资本市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们本身,它们对宏观经济至少在下面3个方面也有重要影响。第一,资产价值影响收入,从而相应地影响消费。第二,与新资本价格相关的既存资产的价格———托宾(Tobin)的q———影响着投资,因为投资可被看作是在代表新资本的股票和相似的既存资产之间的套利行为。最后,资产价值影响着公司破产的可能性。接近于破产的公司发现很难借款,从而错失有利的投资机会。

贫困和身份

如果收入分配也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主题(就像很多人做过的一样),那么行为经济学也为长期困扰美国的一个问题———大多数白人和少数黑人之间收入和社会境遇的巨大差距———提出了解答。作为奴隶制及其之后的吉姆·克劳(Jim Cro w)歧视的结果,黑人的贫困问题特别严重。2000年黑人的贫困率为27.6%,比白人贫困率多了大约7.7%。尽管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8,黑人几乎占了美国贫困人口的14。实际的情形更加严重,因为最贫困的黑人面临的远远不只是贫困问题。他们有很高的犯罪率、药物和酒精滥用率、非婚生育率,单亲(母亲)家庭和福利依赖也大量存在。对入狱人员的统计数据表明,以上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也影响着黑人中的大部分。因此,大概有4.5%的黑人男性被收审或入狱。黑人女性入狱率超过了白人男性的入狱率18。黑人男青年比白人男性在一生中入狱的可能性要大14。

就我们看来,标准的经济学理论不能解释这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因此,克拉顿(Rachel Kra-ton)和我发展出了一些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观察的模型以求解释美国黑人的长期不利地位。我们的理论强调身份的作用以及人们根据他们自己的理想身份所做出的决定。在我们的少数人贫困理论中,被剥夺了种族和阶级身份的人面临着一个霍布斯(Hobbesian)选择。一个可能的选择是接受与主流文化相符的身份。但是这种选择的后果可能是这个人不被多数主流文化的成员承认。这种选择同样可能在心理上给个人造成负担,因为要求个人成为一个“不同的”自我;在主流文化之外的家人、朋友可能也不会接受这样一个接受了主流文化的人。因此人们可能会觉得他们永远不可能“过关”。第二种可能的选择是适应由历史决定的身份,对多数少数者来说,这是与主流文化相反的身份。每种身份有其理想的行为模式,对反面身份而言,这些模式和主流文化是完全相反的。因为主流文化赞同“自我成就”,所以反面文化就是自我毁灭。对个人来说这种反面文化可能较为容易适应,但同时这种文化在经济上和生理上对个体是不利的。

这种以身份为其基础的不利地位模型和大量的证据是吻合的。例如,它刻画了安德森(Anderson,1990)、克拉克(Clark,1965)、博伊斯(Du Bois,1965)、弗雷泽尔(Frazier,1957)、哈那兹(Hannerz,1969)、兰姆沃特(Rainwater,1970)和威尔逊(Wilson)(1987,1996)等人的发现的核心特征。阅读任何一本美国黑人自传都会发现:在接受和拒绝之间的痛苦周折是不变的主题。

少数贫困身份理论的政策含义和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政策含义是不同的。例如,标准的关于犯罪与惩罚的经济理论认为应该用威慑来阻止犯罪:将犯罪成本提到足够高,就像加州的“3次就出局”法那样,可能的犯罪者就会三思而行了。但结果是监狱满了而犯罪仍未停止。以身份为基础的理论认为,入狱的巨大的负外部效应可能抵消通过严厉的判决来阻止犯罪的短期收益:监狱本身就是一个反社会文化的学校,也同样是未来犯罪的温床。而且,身份形成的外部性要求在犯罪发生之前有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例如:有效易得的药物治疗,恢复计划以及提供给城市中心地区青年的公共就业机会。身份理论认为增加黑人聚居区附近的学校数量的好处是巨大的:人们发现美国黑人男孩对班级人数和老师质量变化的反应是很敏感的。也许我们应该在完成常规教程的老师之外配备老师,增加对与身份形成有关的学生事务的关注。最后,与身份形成有关的外部性需要我们采取正面的行动,因为这是拒绝了黑人那么多次的白人社会欢迎他们加入的一个信号。

结 论

距这次革命最早于增长理论中发展出来并横扫整个微观经济学已经有30年了。新的微观经济理论已经成了研究生教育的标准课程,构成了两课体系的半壁河山。对新的宏观经济学的接受是较慢的,但是革命正在这里发生。如果经济学中有一个方面应该是行为主义的,这个方面就应该是宏观经济学。我在这个讲座中阐述的互惠、公平、身份、货币幻觉、损失规避、羊群行为可以很好地解释现实世界对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的偏离。我认为,宏观经济学必须建立在这些行为条件的基础之上。

凯恩斯的“通论”是在这个时代之前对宏观行为经济学最伟大的贡献。凯恩斯几乎无时不在强调心理特征(比如说消费中)和非理性(比如在对股票市场的观察中)带来的市场失效。这本著作刚刚出版,经济学专业人士就驯服了凯恩斯经济学。他们在把它翻译为“平滑”的古典经济学的数学语言的过程中驯服了它。但是经济是如狮子一般危险的。现代宏观经济学重新发现了宏观经济运行兽性的一面。行为经济学家正在充当驯兽员的角色,这个任务是艰巨的,但同时也是令人激动的。

参考文献:

Abel,Andrew B.1982,“Dynamic E ffects of Permanent and Temporary Tax Policies in a q Model of Investment.”Journal o f M onetary Econo mics.

Ainslie,George1992,Picoecono mics,Cambridge:Cambridge Un iversity Press.

Akerlof,George A.1969,“Relative Wages and the Rate of Inflation.”Qua 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 y and the M arket Mechanis 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 omics.———1973,“The Demand for Money:A General_Eq uilibrium Inventory_Theoretic Approach.”Review o f Econo mic Studies,

40.

———1978,“The Economics of`Tagging'as Applied to the Optimal Income Tax,Welfare Programs,and Manpower Plan-ning.”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8.

———1979,“Irving Fisher on His Head:The Consequences of Constant Threshold_Target Monitoring of Money Holdings.”

Q uarterly Jou rnal of Econo mics,93.

———1982,“Labor Contracts as Partial Gift Exchange.”Q uarterly Jou rnal of Econo mics,97.

———1991,“Procrastination and Obedience.”A merican Econo mic Review,Papers and Pro ceedings,81.

Akerlof,William T.Dickens&George L.Perry1996,“The M acroeconomics of Low In flation.”Brookings Papers o n Eco-no mic A ctivity,1.

———2001,“Near_Rational Wage and Price Setting and the Long_Run Phillips Curve.”Broo kings Papers on Eco nomic Activ-ity,1.

Akerlof&Rachel E.Kranton,2000,“Economics and Identity.”Q uarterly Jou rnal of Econo mics,115.

Akerlof,Andrew K.Rose&Janet L.Yellen1988,“Job Switching and Job Satis faction in the https://www.sodocs.net/doc/0b17791613.html,bor Market.”

Br ookings Pap 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

Akerlof&Janet L.Yellen1985a,“A Near_rational Model of the B usiness Cycle,with Wage and Price Inerti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 nomics,100.

———1985b,“Can Small Deviations from Rationality M ak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o Economic Equilibria?”American Eco-no mic Review,75.

———1990,“The Fair Wage_Effort Hypothesis and Unemployment.”Qua 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5.———1991,“How Large are the Losses from Rule_of_Thu mb Behavior in Models of the Business Cycle?”William C.Brain-ard,William D.Nordhaus&Harold W.Watts(eds.),M oney,Macr oeconomics,and Economic Policy:Ess ays in

H onor of James Tobi,Cambridge and London:MIT Press.

Anders on,Elijah1990,Streetwis e:Race,Class,and Change in an Ur ban Co mmun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rrow,Kenneth J.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 f Econo mic Studies,29.

Ball,Lawrence1994,“Credible Dis inflation with Staggered Price_Setting.”A merican Econo mic Review,84.

Banks,James,Richard Blundell&Sarah Tanner1998,“Is There a Retirement_Savings Puzzle?”American Econo mic Re-view,88.

Barro,Robert J.1972,“A Theory of Monopolistic Price Adjustment.”The Review of Eco nomic Studies,39.———1977,“Long_Term Contracting,Sticky Prices,and Monetary Policy.”J ou rnal o f M onetary Econo mics,3. Barsky,Robert S.,Miles S.Kimball,F.Thomas Juster&Matthew Shapiro1995,“Preference Parameters and Behavioral Heterogeneity: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in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urvey.”Working Paper5213,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Cambridge,MA.

Becker,Gary S.&George J.Stigler1974,“Law Enforcement,Malfeasance,and the Compensation of Enforcers.”Jou r-nal of Legal Stu dies,3.

Bernheim,B.Douglas,Jonathan Skinner&Steven Weinberg2001,“What Accounts for the Variation in Retirement Wealth Among U.S.Households?”Amer ican Economic Review,91.

Bewley,Tru man1999,Why W ages Do n't Fall During a Recess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lanchard,Olivier&Nobihiro Kiyotaki1987,“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the Effects of Aggregate Demand.”A merican Eco nomic Review,77.

Blinder,Alan S.&Don H.Choi1990,“A Shred of Evidence on Theories of Wage Stickiness.”Quarterly Jour nal o f Eco-no mics,105.

Bowles,Samuel1985,“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a Competitive Economy:Walrasian,Neo_Hobbesian,and Marxian Mod-el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5.

Caballero,Ricardo1993,“Durable Goods:An Explanation for Their Slow Adjustment.”Jour nal of Political Econo my, 101.

Calvo,Guillermo A.1983,“Staggered Prices in a Utility_Maximizing Framework.”Journal of Mo netar y Economics,12. Campbell,Carl M.&Kunal S.Kamlani1997,“The Reas ons for Wage Rigidit y: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Firms.”

Q uarterly Jou rnal of Econo mics,112.

Campbell,John Y.&Robert J.Shiller1987,“Cointegration and Tests of Present Value Models.”Jou 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97.

Caplin,Andrew F.&Daniel F.Spulber1987,“Menu Costs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Q uarterly Jou rnal o f Econo m-ics,102.

Caplin,Andrew F.&John Leahy1991,“State_Dependent Pricing and the Dynamics of Money and Output.”Quarterly Jou rnal of Econo mics,106.

Card,David&Dean Hyslop1997,“Does Inflation'Grease the Wheels'of the Labor Market?”in Christina D.Romer& David H.Romer(eds.),Redu cing Inflation:M otivation and s trategy,NBER Studies in Business Cycles,vol.30.

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rmichael,Lorne1985,“Can Unemployment Be Involuntary?Comment on`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as a Worker Dis-cipline Device'.”A merican Eco nomic Review,75.

Chamberlin,Ed ward1962,The Theo ry of Mono polistic Com petition:A Re_o rientation o f th e Theo ry o f Value.Cambrid 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ark,Kenneth1965,Dark G hetto,New York:Harper&Row.

De Bondt,Werner F.M.&Richard H.Thaler1985,“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our nal o f Finance Papers and Pr oceedings,40.

Delpit,Lisa1995,Other People's Childr en:Cultu ral Co nflict in the Class room,New York:The New Press. Dickens,William T.&Lawrence F.Katz1987,“Inter_industry Wage Differences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in Kevin Lang&Jonathan S.Leonard(eds.),Unem pl oym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La bor M arkets,New York and Oxford: Blackwell.

Du Bois,William E.1965,The Souls of Black Folk,Greenwich,Conn.:Fawcett Publications.

Dunlop,John T.1957,“The Task of Contemporary Wage Theory.”in John T.Dunlop(ed.),The Theo ry of Wage Determi-nation,New York:St.Martin's Press.

Eckstein,Otto&Roger Brinner1972,“The Inflation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of th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En gen,Eric M.,William G.Gale&Cori E.Uccello1999,“The Adequacy of Household Saving.”Brookings Pap ers on Eco nomic A cti vity.

Fehr,Ernst,Georg Kirchsteiger&Arno Riedl1993,“Does Fairness Prevent M arket Clearin g?An E 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Q uarterly Jou rnal of Econo mics,108.

Fehr,Ernst&Armin Falk1999,“Wage Rigidity in a Competitive Incomplete Contract Market.”J o urnal of Political Eco no-my,107.

Fehr,Ernst,Simon Gachter&Georg Kirchsteiger1996,“Reciprocal Fairness and Noncompensating Wage Differentials.”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 retical Economics,152.

Fehr,Ernst&Lorenz Goette2000,“Robustness and Real Consequences of Nominal Wage Rigidity.”Working Paper# 44,Institute for Empirical Research in Economics,University of Zurich.

Fehr,Ernst&Jean-Robert Tyran2001,“Does Money Illusion Matter?”A merican Eco nomic Review,91.

Ferguson,Ronald F.1998,“Can Schools Narrow the Test Score Gap?”in Christopher Jencks&Meredith Phillips,The Black-White Test Score G ap,(eds.)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Fischer,Stanley1977,“Long_Term Contracts,Rational Expectations,and the Optimal Money Supply Rule.”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85.

Flanagan,Robert J.,David W.Soskice&Lloyd Ul man1983,Unionism,Eco nomic Sta bili zation and Inco mes Policies: Eur opean Experience,Washington,D.C.:The Brookin gs Institution.

Fortin,Pierre1995,“Canadian Wage Settlement Data.”memo,Universitéde QuébecàMontréal.

———1996,“The Great Canadian Slump.”Canadian Jou rnal of Econo mics,29.

Fortin,Pierre,George A.Akerlof,William T.Dickens&George L.Perry2001,“Inflation,Unemployment,and Macro-economic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A Common Framework.”mimeo.

Foster,James E.&Henry Y.Wan,Jr.1984,“Involuntary Unemployment as a Principal_Agent Equilibrium.”A merican Economic Revie w,74.

Frazier,Franklin1957,The Black Bou rgeoisie:The Ris e of the New Middle Class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The Free Press.

Fried man,Milton1961,“The Lag in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Jou 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69.

———1968,“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The A merican Eco nomic Review,58.

Gordon,Robert J.1970,“The Recent Acceleration in Inflation and Its Lessons for the Future.”Broo kings Papers o n Eco-no mic A ctivity.

———1997,“The Time-Varying NAIRU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Policy.”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1. Hannerz,Ulf1969,Soulside:Inquiries into Ghetto Culture and Community,New York:Colu mbia University Press. Hayas hi,Fumio1982,“Tobin's Marginal q and Average q:A Neoclassical Interpretation.”Econo metrica,50. Hicks,John R.1937,“Mr.Keynes and the'Classics':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Eco nometrica,5.

Hodgman,Donald R.1960,“Credit Risk and Credit Rationing.”Q uarterly Jou rnal of Econo mics,74.

Hotelling,Harold1929,“Stability in Competition.”Economic Journal,39.

Howitt,Peter&Robert Clower2000,“The E mergence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J ou rnal o f Eco nomic Behavior and O r-ganization,41.

Iwai,Katsuhito1981,Disequilibrium D ynamics:A Theo retical Analysis of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Jaffee,Dwight&Thomas Russell1976,“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Credit Ration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 omics,

90.

Jensen,Michael C.&William H.Meckling1976,“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 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 mics,3.

Kahn,Shulamit1997,“Evidence of Nominal Wage Stickiness from Microdata.”A merican Eco nomic Review,87. Kahneman,Daniel&Amos Tversky1979,“Prospect Theory:An Anal 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Econo metrica,47. Katz,Lawrence F.1986,“Efficiency Wage Theories:A Partial Evaluation.”NBER Macro eco nomics Annual,1. Keynes,John Maynard1936,The G eneral Theor 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 d M oney,New York:Macmillan. Kleidon,Allan W.1986,“Variance Bounds Tests and Stock Price Valuation Models.”The Jou rnal of Political Econo my,

94.

Krueger,Alan B.&Lawrence H.Su mmers1988,“Efficiency Wages and the Inter_Industry Wage Structure.”Econometri-ca,56.

Krueger,Alan B.&Diane M.Whitmore1999,“The Effect of Attending a Small Class in the Early Grades on College-Test Taking and Middle School Test Results:Evidence from Project STAR.”mimeo,Industrial Relations Se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Laibson,David I.1999,“Comment on`The Adequacy of Household Saving'by Eric M.Engen,William G.Gale,and Cori E.Uccello.”Bro okings Papers o n Econ omic A cti vity,2.

Laibson,David I.,Andrea Repetto&Jeremy Tobacman1998,“Self_Control and Savin g for Retirement.”Br ookings Papers o n Eco nomic A ctivity.

Lamont,Owen1995,“Corporate_Debt Overhan g and Macroeconomic Expectations.”A merican Econo mic Review,85. Lebow,David E.,Raven E.Saks&Beth Anne Wils on1999,“Downward Nominal Wage Rigidity:Evidence from the Em-ployment Cost Index.”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9931.

LeRoy,Stephen F.&Richard Porter1981,“The Present Value Relation:Test Based on Implied Variance Bounds.”Econ-o metrica,49.

Levine,David I.1991,“Cohesiveness,Productivity,and Wage Dispersion.”Journal of Econo 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5.

Levitt,Steven D.1996,“The E ffect of Prison Population Size on Cri me Rates:Evidence from Prison Overcrowdin g Litiga-tion.”Q uarterly Jou rnal of Econo mics,111.

Lindbeck,Assar&Dennis J.Snower1988,The Ins ider_Outsider Theo ry o f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Cambrid ge, MA:MIT Press.

Lipsey,Richard G.1960,“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Ra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1862_1957:A Further Analysis.”Eco nomica,New Series,27.

Loewenstein,George1987,“Anticipation and the Valuation of Delayed Consumption.”The Economic Jou rnal,97. Loewenstein,George&Drazen Prelec1992,“Anomalies in Intertemporal Choice:Evidence and an Interpretation.”Qu 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 mics,107.

Loewenstein,George&Richard H.Thaler1989,“Anomalies:Intertemporal Choice.”The Journal o f Economic Pers pec-tives,3.

Loury,Glenn C.1995,One By One From the Inside Out,New York:The Free Press.

Lucas,Robert E.Jr.&Thomas J.Sargent1979,“After Keynesian Macroeconomics.”i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A fter the Phillips Cur ve:Persistence of High Inflation and H igh Unemployment,Conference Series No.19. Madrian,Brigitte C.&Dennis F.Shea2001,“The Power of Suggestion:Inertia in401(k)Participation and Savings Be-havior.”Quarterly J ou rnal o f Econo mics,116.

Manki w,N.Gregory,“Small Menu Costs and Large Business Cycles:A M acroeconomic Model.”Qu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10.

Manki w,N.Gregory&Ricardo Reis2002,“Stick y Information versus Sticky Prices:A Proposal to Replace the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unpublished paper,Harvard University.

McLaughlin,Kenneth J.1991,“A Theory of Quits and Layoffs with Efficient Turnover.”Jou rnal of Political Econo my,

99.

Mehra,Rajnish2001,“The Eq uity Premium Puzzle:Why Is It a Puzzle.”mimeo,University of Chicago.

Mishkin,Frederic S.1976,“Illiquidity,Consumer Durable Expenditure,and Monetary Policy.”American Econo mic Re-view,66.

Murphy,Kevin M.&Robert J.Topel1990,“Efficiency Wages Reconsidered:Theory and Evidence.”in Yoram Weiss& Gideon Fishelson(eds.),A dvances in the Theory and Measu rement of Unem pl oyment,New York:MacMillan. Myers,Stewart C.1974,“Interac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 ions_Implications for Capital Budget-ing.”Journal of Finance,29.

Nisbett,Richard&Lee Ross1980,Human Inference:Strategies and Shortcomings of So cial Judgment,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O'Donoghue,Ted&Rabin,Matthew1999,“Doin g It Now or Later.”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9.

Parker,Jonathan A.2001,“The Consumption Risk of the Stock Market.”Br ookings Papers on Eco nomic A ctivity,forth-coming.

Parkin,Michael1986,“The Output_Inflation Trade_off When Prices Are Costly to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 my,

94.

Patinkin,Donald1956,M oney,Interest,and Prices:A n Integration of Mo netary and V alue Theo ry,Evanston,Illinois: Row,Peterson.

Perry,George L.1970,“Changing Labor Markets and Inflation.”Br ookings Paper s on Economic Activity.

Phelps,Edmund S.et al.1970,M ic roeconomic Foundations of 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Theory,New York:W.W.Nor-ton.

———1969,“The New Microecon omics in Inflation and Employment Theor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y_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59.

———1968,“Money_Wage Dynamics and Labor_Market Equilibrium.”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 my,76. Phelps,Ed mund S.&Robert A.Pollak1968,“On Second_Best National Saving and Game_Equilibriu m Growth.”Review o f Eco nomic Studies,35.

Phillips,A.W.195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s in the United Kin gdom,1861-1957.”Econo mica,25.

Rabin,Matthew1993,“Incorporating Fairness into Game Theory and Economics.”A merican Econo mic Revie w,83. Rain water,Lee1970,Behind G hetto W alls:Black Families in a Federal Slu m,Chicago:Aldine.

Robinson,Joan1942,The Econo mics of Imperfect Co mpetition,London:Macmillan.

Romer,Christina D.&David H.Romer1989,“Does Monetary Policy Matter?A New Test in the Spirit of Fried man and Sch wartz.”in Olivier J.Blanchard&Stanley Fischer(eds.),NBER M acroecono mics Annual:1989,Cambrid ge, Mass.and London:MIT Press.

Romer,David H.1993,“Rational Asset_Price Movements Without News.”The A merican Eco nomic Review,83.

Roy,Donald1952,“Quota Restriction and Goldbricking in a Machine Shop.”A merican Jou rnal o f Sociology,57. Sargent,Thomas J.1971,“A Note on the'Accelerationist'Controversy.”Journal of Mo ney Credit and Banking,3. Scarry,Richard1974,Richard Scarry's Trucks and Cars and Things That G o,New York:Golden Books.

Shafir,Eldar,Peter Diamond&Amos Tversky1997,“Money Illus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 nomics,112. Shapiro,Carl&Joseph E.Stiglitz1984,“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as a Worker Discipline Device.”American Econo mic Review,74.

Shiller,Robert J.1981,“Do Stock Prices Move Too Much to be Justified by Subsequent Changes in Dividends?”The

A merican Econo mic Review,71.

———1997a,“Why Do People Dislike Inflation?”in Reducing Inflation:M otivation and Str ategy,(ed.)by Christina D.

Romer&David H.Rom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Public Resistance to Indexation:A Puzzle.”Bro okings Papers o n Econo mic A cti vity.

———2000,Ir ratio nal Exub eranc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iegel,Jeremy J.&Richard H.Thaler1997,“Anomalies: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The Journal of Econo mic Per-s pecti ves,11.

Solow,Robert M.1962,“Substitution and Fixed Proportions in the Theory of Capital.”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9.———1959,“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in Kenneth J.Arrow,Samuel Korbin&Patrick Suppes(eds.),Math-ematical M etho 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Stanford:Stan 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iger,Douglas,James H.Stock&Mark W.Watson1997,“How Precise Are Estimates of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in Christina D.Romer&David H.Romer(eds.),Redu cing Inflation:M otivation and Strategy,NBER Studies in Business C y cles,vol.30,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iglitz,Joseph E.&Andrew Weiss1981,“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 merican Econo mic Review,71.

Stoft,Steven1982,“Cheat-Threat Theory:An Explanation of Involuntary Unemployment.”mimeo,Boston University. Strotz,Robert H.1956,“Myopia and Incons istency in Dynamic Utility Maximiza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3.

Summers,Lawrence H.1981,“Tax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A q_Theory Approach.”Br ookings Papers on Econo mic

A ctivity.

———1986,“Does the Stock Market Rationally Reflect Fundamental Values?”Journal of Finance,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Forty_Four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 Finance Association,41.

Taylor,John1979,“Staggered Wage Setting in a M acro Mode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 oceedings,69. Thaler,Richard H.&Shlomo Benartzi2000,“Save More Tomorrow:Using Behavioral Economics to Increase Employee Savin g.”mimeo,University of Chicago.

Tobin,James1972,“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A merican Eco nomic Re view,62.

———1969,“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Journal o f M oney,Credit and Banking,1. Kenneth D.West1988,“Bubbles,Fads and Stock Price Volatility Tests:A Partial Evaluation.”Jou rnal o f Finance,Pa-pers and Proceedin gs of the Forty_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43.

Wilson,William J.1987,The Truly Disadvantag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Wh en W ork Disapp ea rs:The W orld of the Ne w U rban Poo r,New York:Knopf.

Yellen,Janet L.1984,“Efficiency Wage Models of Unemployment.”A merican Eco nomic Re 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Ninety_Six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74.

Zbaracki,Mark J.,M ark Ritson,Daniel Levy,Shantanu Dutta&Mark Bergen,“The M anagerial and Customer Costs of Price Adjustment:Direct Evidence from Industrial Markets.”unpublished paper,Emory University.

(方草译)

译者系南开大学经济系99级本科生

责任编辑:罗 琳

“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农村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瓶颈,如何理解农村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的关系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2002年5月3-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日本神户学院大学大学院人间文化研究科、华东师范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日本神户学院大学大学院人间文化研究科、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北、湖北等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的丁宁宁部长与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姜义华先生也应邀出席。会议主要围绕农村土地产权、农村基层政权演变及农村社会问题三个专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刘 芳 孔祥成)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留心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现象

留心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现象 =“news_bd”> 经常看到在中国许多家星巴克的门口常常排着特别长的队伍,报纸也就这个事件做过报道,是不是星巴克的咖啡真的那么好喝呢? 我们考虑一下这个例子,你路过一家餐馆,看到有两个人在那里排队等候。这家餐馆一定不错,你想,人们在排队呢。于是你也在后面排上了。又过来一个人,他看到三个人在排队就想,这家餐馆一定很棒。于是也加入到队列中。又来了一些人,他们也是如此。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羊群效应。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这就是羊群效应。而星巴克的成功是来自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羊群效应。 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主流金融理论无法对之进行解释。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自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自从,而自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行为是一种人们去做别人正在做的事的行为,即使他们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应该采取该行为,即个体不顾私有信息,采取与别人相同的行动,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们趋向于相似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比如在一个群体决策中,多数人意见相似时,个体趋向于支持该决策(即使该决策是不正确的),而忽视反对者的意见。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过度依赖于舆论,

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我国的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卖方羊群行为强于买方羊群行为,时间因素对投资者羊群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源于其内在的心理因素。 不同市场态势下,投资者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也就是无论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还是风险险恶,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 股票收益率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交易当天股票上涨时,投资者都表 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投资者买方羊群行为在交易当天股票下跌时大于上涨时,而卖方羊群行为则相反。总体上卖方羊群行为大于买方羊群行为。 股票规模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股票流通股本规模的减小,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逐步增强,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具有相同的结论。 为什么会有羊群行为的形成呢?哲学家们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学家认为是人们的从众心理,社会学家人玩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经济学家则从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等角度来解释。不论是哪一种说法,我们对于投资理财问题最好是做到理性投资、理性消费。 广告是到处都可见的,电视上、电影里、墙面上、甚至于厕所里,只要是人可以到达的地方,就处处可以看见广告。而明星代言更是广告的重中之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明星在广告中说着那个广告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比如自然堂,你本来就很美、怕上火喝王老吉等。 许多的广告中,往往只有影视明星搔首弄姿地表演显示一下商标外,完全没有对产品性能的说明。

4第四节 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批判

第四讲第四节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批判 经济学,尤其是作基础理论的微观经济学,按马歇尔的定义,应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但在经典的理论中,却无法说明下列现象:为什么人们会不辞辛苦,跑到一家僻远的小杂铺店里,在一件价码很小的货物上为省几块钱而锱铢必争,但对距离同样远的一家超市提供的金额相同的几元钱的打折却无动于衷?为什么人们在买保险时,会买价格较贵的小额保险,而不太愿买价格较便宜的大额保单呢?为什么在股市上,投资者会对短线的利好消息反应过度,从而导致股价的过度敏感呢?…… 这一系列现象都涉及人们的基本行为,尤其是面临风险时人们决策的基本行为。传统的经济学基于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1944年的理论,认为人们在面临风险时是追求期望效用极大化的。这常被用来解释人们在股市上对不同股票或不同投资机会的选择。 但早在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斯(M.Allais)就通过一系列可控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斯悖论”,对期望效用理论构成了挑战。举例说来,若有两个投资机会A与B:A会稳赢3000元;机会B会以80%概率获4000元,20%概率得零。大多数人会选A。但再考虑投资机会C与D,C会以20%的概率获4000元,80%的概率得零,而D会以25%的概率得3000元,75%的概率得零,这时,上述在A与B中偏好A的大多数人又会选C。但是,其实,机会D只是0.25×A,而机会C也只是0.25×B,显然,人们在A、B之间的选择与在C、D之间的选择了发生了不一致。这就叫阿莱斯悖论。 阿莱斯由于提出这一悖论以及与该悖论相关的对人类选择行为的一系列研究,而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经济学家们,包括阿莱斯本人,并没有对这个悖论给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直到1979年,卡门与特维茨基在顶级经济学刊物《Econometrica》发表论文才对此作出了崭新的解释。他俩的解释是基于一个革命性的行为理论——期盼理论(prospecttheory),尽管在中文里,期盼理论与传统的期望(expected)理论只差一个字,但含义却大相径庭:第一,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对含不确定性的经济事件的效用评估是根据该事件给自己带来的财富绝对水平作出的,而卡门与特维斯基这两位心理学家,从大量的认识心理实验的结果中发现,人们效用评价是基于一个参照点W0的,是按未来事件带来的结果W与参照点W0的偏离幅度与方向来评估的。即按ΔW=(W-W0)来评估的。参照点W0可以是当事人当前的财富水平,也可以是决策人期盼的财富水平,超过W0,就是好的,低于W0,则是负面的。比如,预先定下中国乒乓球队在釜山亚运会上金牌指标为“保四争五”,这“保四争五”就是W0。最后只获三金,尽管三金本身数量并不少,但国人仍有意见,因它低于“参照点”,低于我们当前根据实力应达到的期盼水平。按(W-W0)来评估,这就形成了卡门与特维斯基的“价值函数”。 第二,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假定效用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都为凹不同,卡门与特维茨基从心理实验中发现,人们在“参照点”左右,价值评判的行为是不一致的。若结果W大于W0,则效用函数曲线为凹;若结果W小于W0,则效应函数曲线为凸。这说明,对于大于参照点的“赢项”,人们认为其边际效用递减;而对小于参照点的“输项”,则认为其边际负效用加速。中国射击队在此届亚运会金牌得数大大超标,媒体与国人对其赞扬程度远不如国人对乒乓球队丢一两块金牌的批评程度,可见对“赢”与“输”评价程度并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意味着,人们的决策是遵从“损失规避”准则,而不是“风险规避”准则。而且,人们对于“赢”显示的是“风险规避”态度,而对于“输”,显示的则是“风险喜欢”态度。因此,在“参照点”上,效用函数有“拐点”或“折点”。

原创PPT-生活中的经济学(讲稿)

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问。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周围的事务,看透它的变化,进而引出对自己作调整的要求。反过来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环境当中,经济也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身边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然后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他们。 (一)机会成本 首先,有谁知道机会成本是什么? 从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从事这件事而放弃的其他事情的价值。 案例一:演唱会---机会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你赢得了一张刘德华今晚演唱会的免费门票。注意,不能转售。但是陈奕迅今晚也开演唱会,你也很想去。陈奕迅演唱会的票价为400元,当然,你别的时候去看他的演出也行,但你的心理承受价格是500元,换言之,要是陈奕迅的票价高于500元,你就不愿意看了,哪怕你没有别的事要做。除此之外,看两人的演出并无其他成本。请问你去看刘德华演唱会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A.0元; B.100元; C.400元; D.500元。 答案:去看刘德华的演唱会,唯一必须牺牲的事情是去看陈奕迅的演出会。不去看陈奕迅的演唱会,你会错失对你来说价值500元的表演,但同时,你也省下了买陈奕迅演唱会票所需支付的400元。所以不看陈奕迅演唱会,你放弃的价值是500元-400元=100元。所以,在选择时,如果你觉得刘德华的演唱会至少值100元,那么你就应该去看,要不然就去看陈奕迅的演唱会。 (二)成本效益原则 什么是成本效益原则?谁可以解释一下? 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它提出,唯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额外成本时,你才应该这么做。 案例二:闹钟与电脑 我们面临以下两个选择: 你想在京东买一个闹钟,价值20元。有个朋友告诉你,同样的闹钟附近商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

一、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 这是一个两人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者(Proposer),另一人为 决策响应者(Responder)。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被告知该决策。

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独裁者博弈中,决 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而给决策响应者分的数额为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各决策者都或多或少会偏离传统经济 学中的理性决策,只有极少数的决策者做到了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100全部留给自己;大部分决策者都给决策响应者分了一少部分的钱。这说明人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不是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影响他们决策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二、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 最后通牒博弈类似于独裁者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 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 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可以接受该决策(A ccept),或者拒绝 (R eject)。如果Reject,则双方的收益都为0。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

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决 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对决策拒绝,如果决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0,所以决策者必须将利益分给决策 响应者一部分;同时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决策者又必须给决策 响应者尽可能少分。因此,决策者此时的最优决策应为:给决策响 应者分一单位的钱,其余的都留给自己。在此实验中应为给自己留$99,给决策响应者分$1,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决策响应者 作为一个理性人,如果决策者没有给他分钱,他的最优决策就是拒 绝决策者的决策,从而使双方得益均为0,在自己没有得益的时候, 使决策者的得益也为0 ,从而对决策者进行惩罚。而如果决策者分 给了自己一部分利益,不管多少,都应该接受。因为作为理性人, 如果在有得益的时候拒绝决策者的决策时,自己的得益将变为0,这 在惩罚决策者的决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得益减少了,故不可取。在 此实验中即,如果决策者分给决策响应者的钱数不少于$1时,决策 响应者都应该接受决策。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各决策者都或多或少会偏离传统经济学 中的理性决策。在本实验中,在图“接受的收益比较”中,当收益 在$30左右时,大部分决策响应者就会接受决策者的决策,但各决策 响应者的可接受收益却不尽相同。在图“拒绝的收益比较”中,当 收益大于$35时,决策响应者都接受了决策,即他们认为这样的决策 是比较公平的,是可接受的,也是合理的;而在收益小于$35时,各 决策响应者的反应则是不尽相同的,大多数响应者在被分给$19.5 (均值)左右时会拒绝决策者的决策,而部分响应者则在大于5时就

行为经济学四大理论

哈喽,诶瑞巴蒂!今天我们给大家普及一些与行为经济学有关的知识。 行为经济学产生了4个重要的理论或者说4个结论: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Over confidence Theory)。 1 前景理论 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53)发展的财富预期效用理论。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理论的发展。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面对风险决策,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 (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2 后悔理论(遗憾理论) 遗憾理论认为个人评估他对未来事件或情形的预期反应。贝尔(Bell, 1982)将遗憾描述为将一件给定事件的结果或状态与将要选择的状态进行比较所产生的情绪。例如,当在熟悉和不熟悉品牌之间进行选择时,消费者可能考虑选择不熟悉品牌造成效果不佳时的遗憾要比选择熟悉品牌的遗憾要大,因而,消费者很少选择不熟悉品牌。 遗憾理论可以被应用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心理学领域。无论投资者是否打算购买下降或上升的股票或基金,实际上购买自己属意的证券就将产生情绪上的反应。投资者可能回避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这是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当所作选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或结果劣于其他选择时,做出错误决策的遗憾心理伴随而生。因此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遗憾,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依然优于其他决策方式。 实质上,投资者正是有了从众心理。为避免做出错误决策带来的遗憾,投资者可能拒绝卖掉价格已经下降的股票。当投资者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所以投资者发现遵从从众心理,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很容易,导致股市中“羊群效应”的产生。

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及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学基础理论人才的需要,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经济数学运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济活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经济学专业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系的课程设置思想,通过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经济分析工具、部门经济等系列课程的教学以及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系统、严格和规范训练,学生将具有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从事高级经济工作和公共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6学分 2.选修课程:51学分 3.毕业论文:3学分 学习好帮手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6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全年 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 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 03835067大学英语(四)22全年 02533180政治经济学(上)33秋季 02533190政治经济学(下)33春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04031650 22全年 础 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全年 学习好帮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031681 22秋季 (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34全年 04031730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秋季 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春季 60730020军事理论42春季 ――――体育系列课程-4全年 注:全校公共必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课程的内容,分别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学习好帮手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通过营销看行为经济学 【摘要】作为一个理智的现代消费者,不应该为商品表面的家乡所迷惑,人的感觉有时候非常不可靠的。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很多时候,不是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这与组织行为学中选取解决方法的原理类似,人们往往不是要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式,而是在所知到的方式中,选取比较好的方式,这是不理性的行为。不要请一位广告的鼓动而改变决策。广告总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改变着你的参照系。厂商与消费者,永远是市场里博弈的对手。尽管买家会自律的自我约束,但是商家有办法给买者一些理由去违法自律规则,让你不自觉的很情愿的“上钩”。 【关键字】行为经济学营销方式参照依赖心理账户 每个人每天都在面临选择和决策,但这些选择并非全都是“理性”的,恰恰相反,人们过去的经验、满足的假想、不精确的参照系等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做出具有巨大损失的“非理性”选择。例如,生活中的营销。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被商家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段所影响,各类广告、促销无孔不入地植入了我们的生活。可能你会说,我拒绝任何夸张的推销,也不会去上商家的钩。事实上,经受了某种适当的推销手段之后,消费者的选择框架可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消费者自己很难察觉。通过营销,企业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取利润。可以说,营销是一门研究消费者,研究人的学问,它与行为经济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行为经济学也不是像传统经济学中总说那样,死板与应试。行为经济学更深地洞悉了人们思维深处的奥秘,指出生活中“荒唐”决策的本质,探究非理性行为的规律。比起亚当·斯密那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更加敏感、细腻、带着浓浓的人情味。 在营销中,有着比较,正因为有着比较才能决定,我们是不是要为了我们觉得好的东西付更多的钱。而我们的参考系是不是也是正确的呢,或者这也是商家向我们营销的一种手段。例如:有俩杯哈根达斯冰淇淋。A杯里有冰淇淋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面,看上去快要溢出来了;B杯里的冰淇淋是8盎司,但装载了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还没有装满。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3

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一、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悖论是一个非零和游戏,它反映了看起来很合理的个人行 为和合作所得的利益间的矛盾,在一个短期看起来有利的策略却可 能带来长期的错误的情况。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不知道其他的 参赛者期望他们做什麽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参赛者都会期望获取 最大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亦即是说,参赛者是一个“利己 主义者”。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他 们会冒著的倒闭和他人合作而得到的比他们期望得到的要少的利益。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於一个囚徒来说,合作在利己主义者之间是 否可以形成:也就是,一个只对自己利益感兴趣的人,在经过一段 时间的学习后可否意识到他们的利益通过合作可以得到更多。 角色:行博弈人(Row Player)、列博弈人(Column Player) 决策:行博弈人选择上(Top)、下(Bottom) 列博弈人选择左(Left)、右(Right) 收益:角色所对应的颜色显示(行博弈人为蓝色,列博弈人为红色)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1=top/left ; 2=bottom/right)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均为理性人, 17% 83% 选择1、2的比例比较(图一) 12 12345671 2 3 4 5 每轮1出现的个数(图二) 每轮1出现的个数 0.511.522.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每个用户选择相信对方的次数(图三) 1出现的次数

他们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囚徒困境中,他们若是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跟对方博弈人合作,以使双方收益最优,则对方博弈人可能会选择不合作,这样才能是他自身利益最大化;若是对方博弈人选择合作,则自己的最优选择也应是选择不合作。因此,通过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可以推知,各博弈方的理性选择均是选择不信任对方博弈人,即选择不合作。这样形成纳什均衡。 2、根据实验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本“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各博弈方并不都是完全的理性人。从图一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的博弈中各博弈方都能做出理性的决策,但仍有17%的博弈中,有博弈方选择了和对方合作;从实验二中可以看出,在每轮博弈中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的人越来越少,但却始终有人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即选择合作;从图三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决策问题,各博弈人所做的决策却不尽相同,各博弈者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的次数不全一致。综上所述,在“囚徒困境”博弈中,各博弈人的决策虽然跟理性人的决策很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完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现实中的社会人的行为却还会收到很多其他的各类因素的影响。这说明,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虽然在很多时候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方便进行研究;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将人理想化了,从而使得研究的结果和现实中的人的行为不完全一致;这也再次证明了人是复杂人,其行为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双向拍卖: 所有参和实验的人构成一个市场,市场上有卖家(Seller)和买家(Buyer)。买家提出出价(Bid Price)购买某商品,卖家提出要价(Ask Price)出售商品。每个卖家有3 个商品出售,每个买家可购买3 个商品。当买家接受某个卖家的要价,或者当卖家接受某个买家的出价,这是可以完成商品的交易。实验程序可以显示当前的最高出价和最 低要价(Bid‐Ask Spread)。卖家的要价,不应低于当前最高的出价; 买家的出价,不应高于当前最低的要价。对于卖家,每件商品有不 同的成本(Cost);对于买家,每件商品有不同的价值(Value) 对实验数据进行着整理,得到如下数据:

行为经济学

XX XX大学 行为经济学期中作业渗透到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学院 xxxx学院 专业班级 xxxx班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000000001 序号 001 二○一五年十一月

渗透到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摘要:行为经济学是一门有趣的学问,不少地方让人在莞尔之余感到“此中有真意”。行 为经济学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成果直接辐射到各商业分支功能如金融、营销、管理和会计等方面。行为经济学堪称真正的“经世之学”,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通。投资、理财、购物、决策,甚至人生规划、政策制定都要用到它。掌握了其关键原则,对我们的生活、甚至人生是绝对有益的。 理性幻想与感性现实 假设就是假设,本不值一驳。生而为人,就注定要犯错误,纵使巴菲特、索罗斯之类的奇才也概莫能外。如果经济学不是“经世之学”,谁又会和它较真呢?正式经济学的这种身份,理性人假设常会让它有时显得欲振乏力。注定,经济学要发生一场改良甚至革命。1979年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它由犹太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韦斯基共同创立。行为经济学指出,人的种种非理性的行为,不是偶然的发挥失常,而是普遍的存在。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选择,前景理论,禀赋效应,参照依赖 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卡尼曼和特韦斯基在1979年提出的。所有关于行为经济学的著 作,都绕不开这个理论。曾有一位著名的财经编辑问卡尼曼为什么将理论称为“前景理论”,卡尼曼说:“我们只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大家记住它。”也有学者将“前景理论”翻译为“预期理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禀赋效应: 在淘宝或其他购物平台上,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些商家会提供免费试用的产品,并在有试用意愿的人中随机抽取一些进行派货。但条件是,过了试用期后要求试用者将产品再送回来。 这就是商家利用了禀赋效应,这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技巧,行为经济学家则称为“所有权依赖症”。 因为试用者已经习惯了享受试用品在家里带来的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后把这个东西再送回去,试用者难免会感到舍不得。 宠物店也有类似的行为。店主看到围着动物不肯离去的小孩,就会对孩子的家长说:b“把它带回家去过周末吧。如果它跟你们合不来,或是你们不喜欢它了,星期一早上再把它送回来就行。” 而这一家人的表现呢?头几天大家都争着抢着要遛狗,看到小狗憨态可掬就哈哈大笑,就算小狗做错了什么事也会有人为他开脱:“它还是一只小狗呢。” 就这样,到了分别的日子,他们就会感觉这只狗是已经属于他们家了。想还给店主的念头,被离别的痛苦战胜了。 所以,以后我们遇到类似可以带回家试用的“好事”,可要三思而后行。 参照依赖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通过营销看行为经济学 【摘要】作为一个理智的现代消费者,不应该为商品表面的家乡所迷惑,人的感觉有时候非常不可靠的。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很多时候,不是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这与组织行为学中选取解决方法的原理类似,人们往往不是要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式,而是在所知到的方式中,选取比较好的方式,这是不理性的行为。不要请一位广告的鼓动而改变决策。广告总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改变着你的参照系。厂商与消费者,永远是市场里博弈的对手。尽管买家会自律的自我约束,但是商家有办法给买者一些理由去违法自律规则,让你不自觉的很情愿的“上钩”。 【关键字】行为经济学营销方式参照依赖心理账户 每个人每天都在面临选择和决策,但这些选择并非全都是“理性”的,恰恰相反,人们过去的经验、满足的假想、不精确的参照系等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做出具有巨大损失的“非理性”选择。例如,生活中的营销。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被商家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段所影响,各类广告、促销无孔不入地植入了我们的生活。可能你会说,我拒绝任何夸张的推销,也不会去上商家的钩。事实上,经受了某种适当的推销手段之后,消费者的选择框架可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消费者自己很难察觉。通过营销,企业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取利润。可以说,营销是一门研究消费者,研究人的学问,它与行为经济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行为经济学也不是像传统经济学中总说那样,死板与应试。行为经济学更深地洞悉了人们思维深处的奥秘,指出生活中“荒唐”决策的本质,探究非理性行为的规律。比起亚当·斯密那只着名的“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更加敏感、细腻、带着浓浓的人情味。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4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4 一、一价拍卖(First Price Auction) 参与实验的所有人构成一个拍卖市场,拍卖物的价值(Prize Value) 对每个人不同,是随机分配的,平均分布于[$0, $10]。每一个人都可以出价竞标(Bid),竞标价格不得超过$20。出价最高的人获得拍卖物,其收益为拍卖物的价值减去其竞标出价。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

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都是理性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一价拍卖博弈中,由于所有的博弈人都在竞拍同一个拍卖物,但拍卖物对每个人来说其价值不尽相同。而只要博弈人的出价不高于该拍卖物对博弈人而言的价值,他竞拍到该拍卖物后就是有收益的;而为了在与其他的博弈方的博弈中能拍到该拍卖物,理性的博弈人则会给出自己所能接受的最高出价,以便能拍到该拍卖物,从而获取收益。因此,作为理性的博弈人,各博弈方均会以该拍卖物对自己的价值作为竞拍叫价,最终的结果则应是拍卖物对其价值最高的竞拍者最终拍到拍卖物。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大部分决策者和响应者的决策都偏离 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在本实验中,六轮实验中只有一轮实验 拍卖物对最终拍到的拍卖者的价值是最高的,这只占实验总轮数的17% ,这个结果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结果完全不一致。但从竞拍者 的预期收益图不难看出,总体的趋势是竞拍者越来越理性了,他们 的预期收益越老越少了。而从最终拍到拍卖物的竞拍者的收益来看,也基本符合这个趋势。因此,从“一价拍卖”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实中的博弈者并不像传统经济学假设中的理性人那样完全的 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他们的行为也在变得越来越理性了。 二、二价拍卖(Second Price Auction) 与一价拍卖基本相同,只是这时出价最高的人只需支付第2 高的价格,即获胜人的收益为拍卖物的价值减去第2 高出价。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

在北大,每个人都跨学科

在北大,每个人都跨学科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生物课题的物理学家,经济学奖获奖者研究的是心理学和经济分析相结合的“行为经济学”……新的学术发展和突破,往往出现在学科交错的边界,跨学科已成为必然之势。为了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北京大学设立了多层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 人人都跨学科 事实上,北大的每位同学都在享受着跨学科教育。 北大分为六个学部――理学部、信息与工程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和医学部,120个专业,学科实力强劲,其中,41个学科被评为一流建设学科。跨学科教育形成“强强联手”的效果,而不是概念式的“蜻蜓点水”。 那么在北大,可以怎样跨学科呢? 最基本的是课程层面,每位同学都要修12学分的“通识课”,在“限选课”和“自主选修课”部分,则可以自由选修其他院系课程。2016年教学改革之后,北大开放了全校性跨院系自由选课。 根据兴趣自由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容易只学到知识点。正在建设的课程模块正要改变这种知识“单打独斗”的

情况。若对某个方向感兴趣,则可以选择该方向的课程模块,里面有一组相关的课程,让知识“成团”。比如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发育”模块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生物显微摄影》《生物信息学基础》和《组织学》。 除了对另一个方向兴趣浓厚,还有辅修/双学位。 2017年,北大23个院系开设了57个辅修专业,28个院系开设了35个双学位,2017年招收双学位1136人,超过1/3本科生修读了双学位。 此外,更具融合性的是交叉的跨学科项目,比如“古典语文学”项目和“思想与社会”项目。“古典语文学”跨学科项目分中国古典学和西方古典学两大方向,涉及的院系包括中文、历史、哲学、外院、考古、艺术和元培。“思想与社会”项目融合北大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优势,涵盖了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方向的课程。 当更符合学科结合优势和社会需要的前沿方向出现并 成熟时,北大便将其设立为跨学科专业。为了用更新更专业的技术保护文物,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化学基础方向)应运而生。研究他国历史必懂他国语言,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本身就有天然的关联。整合科学专业促进生命科学和其他定量科学之间的融合。还有古生物学、政治经济哲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未来,可能有更多的跨学科的项目,有更多的项目变成跨学科专业。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

一、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 这是一个两人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者(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被告知该决策。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 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独裁者博弈中,决

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而给决策响应者分的数额为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各决策者都或多或少会偏离传统经济 学中的理性决策,只有极少数的决策者做到了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100全部留给自己;大部分决策者都给决策响应者分了一少部分的钱。这说明人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不是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影响他们决策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二、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 最后通牒博弈类似于独裁者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可以接受该决策(A ccept),或者拒绝(R eject)。如果Reject,则双方的收益都为0。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

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决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对决策拒绝,如果决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0,所以决策者必须将利益分给决策响应者一部分;同时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决策者又必须给决策响应者尽可能少分。因此,决策者此时的最优决策应为:给决策响应者分一单位的钱,其余的都留给自己。在此实验中应为给自己留$99,给决策响应者分$1,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决策响应者作为一个理性人,如果决策者没有给他分钱,他的最优决策就是拒绝决策者的决策,从而使双方得益均为0,在自己没有得益的时候,使决策者的得益也为0 ,从而对决策者进行惩罚。而如果决策者分给了自己一部分利益,不管多少,都应该接受。因为作为理性人,如果在有得益的时候拒绝决策者的决策时,自己的得益将变为0,这在惩罚决策者的决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得益减少了,故不可取。在此实验中即,如果决策者分给决策响应者的钱数不少于$1时,决策响应者都应该接受决策。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各决策者都或多或少会偏离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在本实验中,在图“接受的收益比较”中,当收益在$30左右时,大部分决策响应者就会接受决策者的决策,但各决策响应者的可接受收益却不尽相同。在图“拒绝的收益比较”中,当收益大于$35时,决策响应者都接受了决策,即他们认为这样的决策是比较公平的,是可接受的,也是合理的;而在收益小于$35时,各决策响应者的反应则是不尽相同的,大多数响应者在被分给$19.5(均值)左右时会拒绝决策者的决策,而部分响应者则在大于5时就会接受决策者的决策。这取决于他们个人对公平的认识。在这里,他们的行为表现得不像理性人。他们不是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经济学理性人,他们是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复杂人。在他们认为不公平时,即使所得利益大于他们利益最大化看的最小收益,拒绝会使他们自己的收益为0时,他们还是会拒绝决策者的决策,以惩罚决策者。 3. 二阶段谈判博弈(Two‐Stage Bargaining) 二阶段谈判博弈类似于最后通牒博弈。在第一阶段,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者(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for You”“Amount for Other”。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可以接受该决策(A ccept),或者拒绝(R eject)。如果选择Reject,则进入第二阶段。由

经济读物推荐

1.通俗读物(7种)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如何果断地权衡利益得失》,蒂莫西·泰勒(Timothy Taylor)著,林隆全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风险与好的决策》,格尔德·吉仁泽(GerdGigerenzer)著,王晋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3月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第2版),理查德·泰勒(Richard H.Thaler)、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著,刘宁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4月 ?《好奇者的经济学》,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詹尼斯·默里(Janice Murray)编,叶心可译,漓江出版社,2015年5月 ?《跟<西游记>学创业》,聂辉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陈志武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好“孕”大数据:一位经济学家的理性怀孕指南》,艾米丽·奥斯特(Emily Oster)著,李敏谊等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1月 2.通识教材(8种)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哈尔·范里安(Hal Ronald Varian)著,费方域、朱保华译,格致出版社,2015年1月 ?《博弈论:经济管理互动策略》,阿维亚德·海菲兹(Aviad Heifetz)著,刘勇译,格致出版社,2015年4月 ?《劳动经济学》,蔡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5月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 ?《高级政治经济学》,蔡继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 ?《经济学原理》,张维迎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汪丁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 ?《微观经济分析》(第三版),哈尔·范里安(Hal Ronald Varian)著,王文举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 3.方法与工具(8种) ?《非参数计量经济学》,李奇、杰弗里·斯科特·拉辛(Jeffrey Scott Racine)著,叶阿忠、吴相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经济写作》(第二版),迪尔德丽·麦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汪丁丁《行为经济学讲义》笔记

《行为经济学讲义》笔记(1) 一、导论: 1、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经济学+心理学),没有现成的教材,并且变化很快。研究的根本问题是:合作可以可能。社会学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何以合作。 2、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多因多果,不是单因单果。人的个体行为和社会群体行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公共社会现象是从个体行为相互作用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秩序。 3、物体运动是质点的几何运动。行为是生命的行为,只有生命才具有行为。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 4、选择:将各种可能的手段与方案作为一个集合,将可选方案对应的各种目标作为另一个集合。在这两个集合之间,有一个映射,称为“选择”。选择通常不是两难的。 5、判断:两难情境内作出选择。在西蒙模型中,分为两种情况: (1)是在同一个类型中的选择,因为容易对比优劣,容易选择。 (2)是在不同的类型中的选择,因为不容易对比,所以通常难选。比如:我是去旅游,还是换一份工作。 判断的目的:是追求价值。 企业家的职能,不是管理,而是判断,是在不知道如何选择时作出的决断。 6、文学的特征:刻画了不可重复的人类经验,不可验证。 7、经济学千招万式化为一式,就是:在约束条件下作出最优选择。约束条件比如:道德、法律、诚信、幸福感。将成本与收益实现均衡、道德与幸福实现均衡。道德是一种成本,幸福是一种收益。违反道德影响内心幸福感。幸福感由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情感组成。

道德、信仰,要么全有,要么全有。不会有49%的信仰,51%的信仰。 8、关于“偏好”,怀特海有个三段论——在任何理解之前先有表达,在任何表达之前先有关于重要性的感受。表达是指:在自我意识中进行体现,感受到外界事物的重要性。 我意识你的存在,我感受到你的重要性,我进行了理解。 9、价值:就是感受到的重要性。故,每个人赋予同一事物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10、成本:就是在可选方案中被放弃的那些方案手段以及对应出现的目标与价值。 11、自我意识:外部的重要性在脑海中的表达与反应。 哈耶克的意识(大脑)的三层演化: 第一层:ego(自大狂自我) 维基百科的编辑的行为模式,有: 个别交谈型、酷农夫型(只开头、不管过程)、自大的全程控制型。 第二层:self(大房间、大自我) 第三层:非我 12、认知依赖于能力。理性:分完备理性和非完备理性。完备理性指:接近上帝的全知全能的行为。从能力到认识,有多少天赋的,有多少是后天形成的。 13、文化: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一种思维、情感、信仰的方式。文化大于传统。 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情感。人类的情感,除了宗教之外,都是社会情感。 14、传统:传递三代及以上的、被人类赋予价值及意义的事物。是文化的遗产。是在时间变迁中保持不变的事物,具有连续性。一切经过长期历史检验遗流的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