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析_匡星

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析_匡星

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析_匡星
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析_匡星

第31卷第2期铁 道 学 报V ol.31 N o.2 2009年4月JO U RN A L O F T HE CHI NA RA I LWA Y SO CIET Y A pril2009文章编号:1001-8360(2009)02-0125-07

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析

匡 星1, 白明洲1, 王连俊1, 许兆义1, 金立新1,2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北京 100044;2.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43)

摘 要:铁路建设项目作为大型非污染型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对其评价

体系研究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本文就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火车站区生态影

响,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视觉美学和相容性4个评价准则展开讨论,依据不同评价主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服务

功能和社会特性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火车站区3个敏感

地带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以新建铁路白河至和龙段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为

例,对指标体系应用及综合评价进行分析。

关键词:铁路建设;景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U491;X83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09.02.023

A Survey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Evaluation

System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KUANG Xing1, BAI M ing-zho u1, WANG Lian-jun1, XU Zhao-y i1, JIN Li-xin1,2

(S 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 hina;

2.T he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Railw ay s,Xi'an710043,C hina)

A bstract:Being of the nature of major non-pollutio n projects,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railw ay construction o n the surro unding environment are the key points of enviro nmental effect ev aluatio n.S tudy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lay s the foundation fo r enviro nmental effect evaluation w o rk.In this paper,the ecological chang es of natural preservation zones,scenic spo ts and urban railw ay station's surrounding areas caused by rail-w ay co nstructio n have been discussed.Three assessment sy stem s of the sur ro unding ecosystem s a re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 f a sy stem atic analysis of objects'eco logical characte ristics,service functions and social features fro m the aspects of eco logy,landscape ecolog y,visual aesthetics and their compatibility respectively.Finally, this paper g ives the ecological enviro nment impact indicato rs analy sis and general assessment o n Chang bai Mo untain Nature Reserve effected by the new ly-built Baihe-Helo ng Railw ay.

Key words:railw ay construction;landscape;ecolo gy;environmental im pact;ev aluation sy stem

铁路建设项目是大型的非污染生态型工程,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按照铁道部规定,铁路项目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都设有环保、水保内容,对重点环境问题应论述清楚。铁路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也对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作了规定[1-2],但由于缺乏定量指标和方法,使有些线路项目穿越各类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而环境评价报告分析不透彻,影响进一步决策。

收稿日期:2007-09-29;修回日期:2008-02-14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05Z005)

作者简介:匡星(1980—),女,山东淄博人,博士研究生。

E-mail:05115207@b https://www.sodocs.net/doc/0c16207283.html, 针对铁路建设遇到的环保问题,张慧、沈渭寿等人对青藏铁路景观视觉管理系统、青藏铁路沿线景观保护评价方法、新建青藏铁路施工期土壤侵蚀预测、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2~4]。阎建忠[5]、牟瑞芬[6]、宗跃光[7]等针对道路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献[8]针对项目所处的不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评价。

作者认为,铁路对敏感地区的生态影响应该建立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助于铁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

鉴于此,本文作者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详细分析铁路的环境问题。针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火车站区,分析铁路对生态所产生的影响,其结果可供铁路选线决策参考。

1 评价准则建立

根据土地利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已有铁路建设工程对周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铁路建设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部分研究成果,初步建立4项基本评价准则和内容:①生态质量评价;②景观格局评价;③景观视觉质量评价;④景观相容性分析。根据以上评价准则,分别建立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火车站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2 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

的评价体系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评价是其评价的主体,铁路建设项目对景观格局指标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应考虑对自然保护区内景观视觉的影响。根据评价主体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1 生态质量评价

参照生态学基本理论,吸收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评价研究中高频次出现的指标[7-11],建议选取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7项评价指标。根据已有

经验,该7项指标建议采用专家打分法给出评价结果,

评价权重可参考现有研究成果。2.2 景观格局评价

借助景观生态学自身发展的指标体系[12]

和铁路工程景观指数的计算,同时考虑可操作性,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标、景观空间构型指标和斑块特征指标。具体又包括: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斑块数目、景观破碎度(拼块密度)、面积加权平均拼块分维数、最大板块指数、平均板块面积、拼块面积变异系数、面积加权平均拼块形状指数等9个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参考青藏铁路相关文献[4-5]

,通过软件和图件分析要求进行筛

选。

2.3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借助现有的视觉评价方法和现有铁路工程对景观视觉影响研究结果[2-3]

,自然保护区内景观视觉质量应

包括美景度和景观敏感度评价层,具体指标采用美景度、景观阈值、相对坡度、视阈内出现几率、距离带。2.4 景观相容性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相容性评价应包括美景相容性和生态相容性两部分。结合自然保护区特点和实际,以生态相容性为主,生态相容性可以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一般包括抵抗力、恢复力、持久性和变异性。

综上所述,建立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126

 铁 道 学 报第31卷

3 铁路建设项目对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影响

的评价体系

风景名胜区分为自然景观、水体风景区、半人工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评价。在详细分析各种主体景观生态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对生态环境评价准则和相关文献资料[13-16],分别给出以下评价内容和指标。3.1 生态质量评价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多数为山岳型景观,以森林植被生态质量为主,性质类似自然保护区,故可参考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方法和标准。(2)水体风景区

水体风景区以水体资源为主,是生态环境比较高的敏感地带。自然生态性包括水环境质量指数、水环境生物指数法和水土保持质量。生态敏感性由水体自净能力进行评定。

(3)半人工风景区

半人工风景区包括自然生态性、生态稳定性。具体评价指标选择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率和土壤环境质量。

3.2 景观格局评价

景观格局评价具有一般性,铁路建设项目对风景区景观格局评价可以参考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评价体

系,具体指标根据风景区实际评价项目和景观图件情况进行取舍。

3.3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风景名胜区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评价指标包括景观美景度和景观敏感度。

景观美景度包括美景度和景观吸收能力。美景度包括鲜明、特异性、协调。景观吸收能力是提供一种评价景观影响严重性或具体景观地点吸收影响的能力。景观的吸收能力有两种主要因素,即视觉穿透力的程度和景观的复杂性。

3.4 服务功能评价

风景名胜区的服务功能包括基础服务功能和旅游吸引力。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吸引力包括年接待游客数量和年旅游收入预测提高量。

3.5 景观相容性评价

植被生态系统类型风景区影响分析主要通过生态环境评价确定,对非植被生态类型风景区主要通过定性分析比较确定。景观相容性包括美景相容性和生态相容性。其中美景相容性,包括形态指标(铁路相关建筑物几何要素本身形状、相互间组合关系及所处的位置)、线性指标(不同角度和距离对铁路在风景中的和谐性)、色彩指标(铁路色彩的基本相貌和明暗程度)、质感指标。

综上所述,建立铁路建设项目对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见图2

127

第2期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析 

4 铁路建设项目对城市火车站区生态环境影

响的评价体系

按照国内常见的开发模式,铁路新客站地区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带动点,但特殊的区位和环境条件,使该地区的发展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着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铁路对城市火车站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是铁路环评的又一内容。

根据城市景观生态分析[17],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包括城市生态、城市生态格局、城市美等方面,涉及人的视觉、心理学和美学的范畴内容较多,建立体系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兼顾美学特性,进一步确定铁路建设项目对城市火车站区景观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4.1 自然生态评价

考虑到铁路对城市火车站区域内气候、地形地貌影响较小,土壤和植被是施工干扰的首要对象。主要选择土壤、植被、水质作为对象,评价火车站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在铁路施工干扰下的稳定性,包括以下3点。

(1)自然生态因子

城市生态绿地具有保护环境与资源的鲜明特征;计算方法采用绿地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综合评价进行。

水和土壤生态因子,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采用地下水水质指数、降雨量和土壤指数、人均土地面积进行调查和评价。

(2)环境因子

采用典型环境因子进行,采用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区域噪声平均值、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采用现有数据收集和评价。

(3)生态稳定性

可以采用各生态因子(水、土壤和绿地)的稳定性值,用数值加权评价得到或由专家定性打分法给出。4.2 社会特性评价

社会特性指标采用人口、交通、商业率和建筑面积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指标均可采用现有的资料调查得出。

4.3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1)动态景观

采用列车运行速度与线路到建筑物垂直距离的比值(v /d )作为动态景观评价指标。(2)静态景观

静态景观对于交通设施称道路美学,涉及线路的明暗、形体、色彩、风格等的建筑美学因素;指标依据铁路车站建设前后静态景观图片,由美学专家、环境学专家进行打分获得。4.4 景观格局评价

参考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结果,根据实际数据和软件计算进行取舍指标。4.5 景观相容性评价

线路与环境的景观协调,主要考虑线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线路与两侧建筑物的协调[18]

:①线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主要包括与土地规划协调、与绿地规划协调、与城市水利规划协调和与城市交通图协调,采用GIS 叠加图完成;②线路与两侧建筑物的协调,包括与地面行人、两侧建筑、地面物体、其他交通线路的空间关系及与规划的景观协调。由景观美学专家和环境评价专家等,根据铁路项目建设前后图片,打分给出。综上所述,建立铁路建设项目对城市火车站区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见图3

128

 铁 道 学 报第31卷

5 实证分析

以新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白河至和龙段为例,采用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对该段新建铁路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白河至和龙段线路全长102.703 km,共设12个站[19]。根据线路建设情况,定性分析结果为该工程新建站点少和桥隧比较低,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5.1 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实际调查与分析,考虑该段铁路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确定以生态分析为主。

5.2 生态质量评价

如图1所示,选取自然性、多样性等7项评价指标,根据已有经验,该7项指标分值建议采用专家打分法给出。

白河至和龙段铁路经过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该区域有珍稀植物美人松,是珍稀动物的活动区域。

施工期主要为取弃土作业及隧道、桥梁等临时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运营期主要为工程占地对农业生产、林业植被的影响,以及铁路阻隔对动物的影响、火车站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10位专家打分给出7项指标评价值,取均值见表1。

表1 生态质量专家打分值与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值建成前建成后建成前建成后

自然性99生态脆弱性87

多样性87面积适宜性66

稀有性98人类威胁34

代表性109EQI8.357.65

EQI=0.2×自然性指数+0.1×多样性+0.15×稀有性+0.15×代表性+0.2×生态脆弱性+0.1×面积适宜性+0.1×(10-人类威胁)。

式中,各权重值可参考相关文献[9-11]。

5.3 景观格局评价

铁路对沿线景观格局产生影响的主要工程为路基工程。根据现场调查,该段新线与距保护区边缘5km 处的既有白河站接轨,且铁路线位向远离保护区的方向延伸[19]。因此本文认为铁路工程对自然保护区景观的景观多样性、景观空间构型和斑块特征并未增加影响。该线路建设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景观生态格局影响很小。根据相关专家打分,以10为满分,该铁路工程前后景观格局分值可定为8、8。5.4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如图1所示,具体指标采用美景度、景观阈值、景观敏感度。该线路工程取弃土场、砂石料点远离自然保护区。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主要敏感工程为白河站。

白河站景观美景度可通过专家定性分析给出。经判断该地区景观受到视觉污染引起的反映强烈,美景度值为高。白河站周围环境为林地,毗邻景观连接度较高,综合考虑后,判断白河站景观阈值为中。根据景观视觉评价方法:景观美景度=该点的美景度∨景观阈值级别=高∨中=高,确定该点景观美景度为高值。∨表示两值之间取大者。

景观敏感度是指景观被注意到的程度。经定性判断,白河站敏感度较高。

根据景观质量综合评价

,将本段铁路沿线景观质量由高到低分别赋予分值为5、4、3、2。经线性加权后得到:铁路建设前后景观视觉质量分值分别为9、8。

5.5 生态相容性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生态相容性是指该铁路影响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若系统抗干扰能力强,系统趋于稳定,认为该影响区与铁路建设的生态相容性好,反之亦然。

白河至和龙段铁路影响区生态相容性评价利用该线路环评报告中GIS软件计算结果和ArcView软件的空间叠加结果[19]得到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分值,见图4。依据现有图件叠加结果,估算得到白河站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分区面积表,见表2。由表2可了解在评价区域内不同稳定性的生态系统区域分布。

项目区生态系统稳定度:3.3~5.3,中值为4.3,该地区处于较稳定状态。经专家打分,项目修建后生态系统稳定度为3.5。该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度进一步下降,抗侵蚀及自然恢复能力减弱。

129

第2期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析 

表2 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分区面积百分比和评价值级别分值面积百分比/%

很稳定8~103.6

稳定5~717.3

稍不稳定3~571.1

不稳定1~30

合计3.3~5.3100

5.6 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归为两大类,即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20]。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以层次分析法为常用方法[21],权值的确定大多采用专家咨询法[22]。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定性打分,同时发放权重和定性打分值调查问卷10份,收回10份。对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后得到相对权重,根据实际调查与分析结果,对以上指标层次的结果进行评价,见表3。

表3 新建铁路白河至和龙段对长白山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指标建成前建成后权重自然生态质量8.357.650.5景观格局880.1景观视觉质量980.1相容性4.33.50.3

E E IA7.1656.475

注:EE IA为综合评价指标。

由于本研究的范围有限,尚不能从统计学意义上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E E I A值的分级。参考《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中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分级:无影响、一般影响、严重影响[23],本文采用1、3、5、7分制加以细化,给出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EE I A区间分析,见表4。

表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值分级

级别优良中差

指数E E IA≥75≤E EI A<73≤EE I A<51≤EE IA<3

状态

对生态环境

影响轻微,可

自然恢复与

人工恢复,基

本无影响

对生态环境

影响小,注意

保护区内自

然恢复,加大

人工恢复措

对生态环境

影响较大,尽

量避免铁路

穿越保护区,

必要时修改

线路方案

对生态环

境影响大,

建议修改

线路方案

经综合分析,认为新建铁路白河至和龙段对长白

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轻微。该评价结果与该项

目初始的定性分析结果一致。

6 结论

(1)通过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美学及服务功

能方面分析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和城市火车站区生态的影响,探讨了铁路建设项目对

其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体系。

(2)通过案例分析,认为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

护区的生态影响评价体系科学可行,该方法体系适用

于生态环境一级影响分析的铁路建设项目。

(3)对不同性质的敏感地区,依据评价主体和侧

重点的不同,宜灵活应用以上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办函〔2008〕644号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铁路(征求意见稿)[Z].ht tp://w w w.

mep.g https://www.sodocs.net/doc/0c16207283.html,/info/bg w/bbg th/200809/t20080919129109.

htm.

[2]张慧,沈渭寿,江腊沙,邹长新.青藏铁路沿线景观保护评

价方法研究[J].生态学报,2004,24(3):574-582.

ZH A NG Hui,S HEN Wei-sho u,JIA NG La-sha,ZO U

Cha ng-xin.A ppr oach o f Ev aluatio n o n L andscape P ro tec-

tio n along the Qing hai-T ibe t Railway[J].A cta Ecologica

Sinica,2004,24(3):574-582.

[3]张慧,沈渭寿,邹长新.青藏铁路景观视觉管理系统研究

[J].自然资源学报,2003,8(6):719-725.

ZH A NG Hui,SHEN Wei-sho u,ZO U Chang-xin.Study

on L andscape V isual M anagement Sy stem of Q inghai-Tibet

Railw ay[J].Journal of N atural Re so ur ce s,2003,8(6):719-

725.

[4]张慧,沈渭寿,等.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

[J].农村生态环境,2004,20(3):20-23.

ZH A NG Hui,SH EN Wei-shou,et al.Impacts o f Con-

struction of Q inghai-T ibet Railway on Llandscape Pa tte rn

[J].Rura l Eco-Env ir onment,2004,20(3):20-23.

[5]阎建忠,张镱锂,等.高原交通干线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

的影响———以兰州至格尔木段为例[J].地理学报,2003,

58(1):34-44.

Y AN Jian-zho ng,Z H AN G Yi-li,et al.M ain Effect of P lat-

eau T raffic o n Land U se and Landscape Pat te rn Change:

F rom Lanzhou to

G olmud[J].Acta G eog raphica Sinica,

2003,58(1):34-44.

[6]邓平跃,牟瑞芳.景观生态学理论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J].交通环保,2004,25(1):48-50.

DEN G Ping-y ue,M O U Rui-fang.A pplica tion of Landscape

Ecolo gy in Road Engineering[J].Enviro nmental P ro tection

and T ransaction,2004,25(1):48-50.

130 铁 道 学 报第31卷

[7]宗跃光,周尚意,等.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03,23(11):2396-2404.

ZO NG Yue-G ua ng,Z HO U Sha ng-Yi,et al.Perspective o f Ro ad Eco lo gy Development[J].A cta Ecolog ica Sinica,

2003,23(11):2396-2404.

[8]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新建铁路青藏线格尔木至拉萨段唐

古拉山口至拉萨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R].西安: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2002.

[9]刘健,郭建宏,等.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评

价[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2):106-110.

L IU Jian,G U O Jian-hong,e t al.T he 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Fo rest Ecosy stems in M ang dang shan Na ture Reserv e [J].Jo urna l of Fujian Colleg e of F or estry,2003,23(2): 106-110.

[10]戚继忠,张吉春.珲春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J].北华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5):453-457.

QI Ji-zhong,Z H AN G Ji-chun.Ecolog ical Evaluation for

Hunchun N ature Reserv e[J].Jo urna l of Beihua Unive rsi-

ty(N atural Science),2004,5(5):453-457.

[11]国庆喜,王天明.丰林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评价:量化与

解释[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5):825-832.

G U O Q ing-xi,W A NG https://www.sodocs.net/doc/0c16207283.html,ndscape Eco log ical

Ev aluatio n o f F eng lin N ature Rever se:Quantification a nd

inte rpretatio n[J].Chinese Jo ur nal of A pplied Ecolog y,

2005,16(5):825-832.

[1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黄成林.山岳风景区生态环境问题[J].山地学报,2001,

19(1):53-58.

H UA N G Cheng-lin.P reliminary Study on T he Eco-env i-

r onmental Issues of M o untainous Scenic Spo t[J].Jour nal

o f M ountain Science,2001,19(1):53-58.

[14]孙道玮,陈田,姜野.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方法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4): 131-135.

S UN Dao-w ei,CHEN Tian,JIA N G Ye.Study o n T he

Assessment M ethod o f Eco-enviro nment V ulnerability o f

M ountain Scenic Resor t[J].Journal o f N or thea st No rmal

U niversity(N atural Science Editio n),2005,37(4):131-

135.

[15]韩学伟.水体类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以薄山湖

风景区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04,24(4):76-80.

HA N Xue-w ei.Calculation on the T ourism Environment

Capacity o f Wa te r Scenic Spot[J].Journal of Hechi U ni-

er sity,2004,24(4):76-80.

[16]王洪翠,吴承祯,等.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2):53-56.

W A NG H ong-cui,W U Cheng-zhen,et al.Estimation for

Value o f Eco sy stem Serv ices in W uyisha n Scenery District

[J].Jo urnal o f Safe ty and Enviro mnent,2006,6(2):53-

56.

[17]刘福智,谭良斌.城市景观生态安全及评价模式[J].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38(2):253-257.

LI U F u-zhi,T AN Liang-bing.A Study on the City L and-

scape Eco log y Security and Eevaluating M odel[J].Jour-

nal of Xi'an U nive rsity of A rchitecture&T echnolog y,

2006,38(2):253-257.

[18]张冠增,李春海.城市动态景观与快速轨道交通景观分

析———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沿线[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2,5(4):56-61.

Z HA N G G uan-zeng,L I Chun-hai.Rail T r ansit and U r-

ban Shif ting Landscape———O n Shanghai Pear l Line[J].

U rban M a ss T ransit,2002,5(4):56-61.

[19]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新建铁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白河

至和龙段环境影响报告书[R].天津:铁道第三勘察设计

院,2006.

[20]虞晓芬,傅玳.多指标评价方法综述[J].统计与决策,

2004,(11):119-121.

YU Xiao-fen,F U-dai.A Summary o f M ulti-indicato r As-

sessment M etho ds[J].Statistics a nd str ateg y,2004,(11): 119-121.

[21]李陆军,郭文军,杨成永.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

价方法[J].交通环保,2002,23(4):17-20.

LI Lu-jun,G UO Wen-jun,Y A NG Cheng-y ong.O ne

Co mpr ehensive M odel fo r Enviro nmental Impact A sse ss-

ment o f Railw ay Construction Pro jects[J].T ranspo rtation

enviro nment pro tection,2002,23(4):17-20.

[2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7.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 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规范(试行)[S].北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1997:289.

(责任编辑 安鸿逵 张武美)

131

第2期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析 

环境影响评价后评价报告书简本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 年收集、综合利用废酸15万吨、废碱液2万吨、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23000吨、废有机溶剂1000吨、废矿物油500吨项目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1976号) 2015年5月

1、项目概况 1.1项目的地点和相关背景 1.1.1项目建设地点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位于无锡市惠山区钱桥镇胜丰工业园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1.1.2项目背景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由原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无锡惠钱水处理有限公司合并而成,为危险废物经营处置单位,专业从事水处理技术服务、环保工程调试安装、以及废乳化液、废碱液、废酸、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现由于企业危废处置量及工艺发生变化,物料用量及配套设施有调整,根据环评法,无锡市惠山区环保局要求该企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调整内容、存在问题、生产工艺 1.2.1概况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由原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无锡惠钱水处理有限公司合并而成。合并后,全厂现有员工75人,生产工人采用两班制,每班8小时,每年工作300天。企业收集处置危废的种类和数量见表1.2-1。 表1.2-1 收集处置危废的种类和数量表 1.2.2建设及调整内容、存在问题 1.2.2.1建设及调整内容 1.2.2.1.1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表1.2-2 企业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1.2.2.1.2主要生产设备情况 根据工程分析和现场踏勘,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现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与原环评报告存在一定变化。由于原报告中设备比较笼统,未将主要岗位的设备说明清楚,根据现场调查,本次后评价进行了细化。 实际生产装置区主要设备详细情况见表1.2-3。 表1.2-3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实际主要生产设备配置情况

环办[2012]13号 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的通知

来源:环保部网站 2012-02-07 环办[2012]13号 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 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铁路局: 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促进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有关规定,现就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做好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的核查 铁路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和开工建设前,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更的变更工程开工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对设计和实施方案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进行对照和核查。若工程范围、工程内容以及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开工前或变更工程开工前,依法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铁路建设项目重大变动的界定 按功能定位、技术标准、工程内容、环境敏感区等变更情况进行分类,铁路建设项目满足下列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项变更,均界定为重大变动: 文件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铁 道 部 办 公 厅

(一)功能定位 1.客货共线改客运专线或货运专线; 2.牵引方式由内燃改电气化。 (二)技术标准 1.最高运行速度增加超过50公里/小时; 2.列车对数增加30对以上; 3.最大牵引质量增加1000吨以上; 4.有砟轨道改无砟轨道或无砟轨道改有砟轨道。 (三)工程内容 1.线路横向位移超出200米的累计长度超过原正线长度的30%; 2.路基改桥梁或桥梁改路基累计长度超过线路长度的30%; 3.正线长度或单双线长度改变累计长度超过线路长度的30%; 4.车站数量、位置或规模发生重大变动。 (四)环境敏感区 1.因项目变更出现新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国家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 2.因项目变更出现新的城市规划区或建成区; 3.声环境敏感点变化数量超过原敏感点数量的30%; 4.重要敏感区内施工组织变化,引起临时占地面积增加50%以上;

环评(简本)doc-昆山环境保护局

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 年产柔性线路板9万平方米、 高密度刚性线路板3万平方米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1总论 1.1 任务由来 计算机资讯、通讯、以及消费性电子(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3C产业)已成为全球工业中成长最快速的产业。印刷线路板乃是提供电子零组件安装与插接时主要的支撑体,是所有电子资讯产品不可缺的基本构成要件。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富民开发区,项目总投资1亿2千万万人民币,主要生产单、双面及多层柔性线路板、高密度多层刚性线路板,年产量为12万平方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应当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委托苏州工业园区新东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该项目的有关材料,经过踏勘现场的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调查、收集并核实有关项目资料,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和该项目的工程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按照环境保护有关部门的要求,编写了《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年产柔性线路板9万平方米、高密度刚性线路板3万平方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预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生产运营后对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规划背景 华安县丰山工业集中区位于华安县东南部的丰山镇、漳州市区北郊,东邻长 泰县,北连华安县沙建镇,西南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接壤。集中区距漳州城区18公里,距离厦成高速(规划2009年建成)玉兰枢纽互通口不到1公里,距离漳龙高速华安互通口仅6公里,鹰厦铁路贯穿集中区东侧的镇区,漳州至龙岩的省道(208)漳华线穿境而过及九龙江北溪贯穿全境。工业区独具交通、地理、水能优 势。 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华安县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华安县丰山镇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漳州市经济发展圈的四个乡镇之一,华安工业集中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区三片”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发挥华安县丰山镇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工业园区启动,龙头企业带动,工业项目拉动,优质服务推动”的发展思路,实行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工业企业取得较大发展。 华安工业集中区地处华安县南大门丰山镇,是华安县承接大工业、大项目的平台。2005年工业区创办以来,共有53个项目落户,总投资100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14个,其它项目也正在开展征地、办证等前期工作。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150亿元,税收7亿元以上。但是,由于华安工业集中区目前尚未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在融资、征地、机构设置、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和制约,严重阻碍了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为此,华安县正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将华安工业集中区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 华安工业集中区?新社工业园位于丰山镇九龙江北溪以西的地区,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324hm2,从2005年发展至今,区内工业用地现已基本饱和,拓展空间有限。为此,为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华安县工业集中区此次拟在现有新社工业园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国环评证乙字第2225号 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三月

1 项目概况 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选址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湖山村胡中村。征地面积117550m2,实用地面积117550m2(合176.24亩),总建筑面积298143.9m2,其中计容建筑面积229140.3m2,不计容建筑面积69003.6m2;住宅面积223644.3m2,幼儿园面积3430.2m2,物业管理面积795.7m2;容积率1.95,建筑密度16.9%,设地上、地下机动停车位1841辆。项目总投资23.0115亿元。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施工期、运营期产生的环境污染,其中施工期为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施工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运营期为汽车尾气、设备噪声、商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结论 2.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水环境保护目标:桂湖溪。 (2)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断面各现状评价因子标准指数<1,均未出现超标。桂湖溪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①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施工期净车废水、地下涌水、桩基泥浆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因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建议采用“化粪池+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桂湖溪。桂湖溪无饮用水源地,且根据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项目施工时间短暂,废水量较少,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②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a.分析表明项目雨水经收集后、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区外规划路市政雨、污水管网,污水最终由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新建铁路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铁路专用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新建铁路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铁路专用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地理位置及建设意义 项目位于山西省安泽县境内,包括府城镇、和川镇和唐城镇,自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安泽站西端引出,沿蔺河北上,止于安泽县唐城煤焦化工业园区。正线长度24.368km,安泽站至桃曲线路所疏解线长度为4.007km。 工程建设对于支撑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节约运输成本,对于促进唐城煤焦化工业园区相关产业发展壮大、拉动安泽县经济发展,对于促进沿线煤炭资源开发,对支撑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煤碳来源、提高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集约化运输,扩大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对腹地辐射影响力,对于完善区域路网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主要工程内容 (1)路基 区间路基长9.528km,占线路总长度33.6%。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边坡防护路基、高路堤、陡坡路基、浸水路基、深路堑、顺层路堑、膨胀土路基、黄土路基和危岩落石路基。 (2)站场 新建、改建车站各1 座。其中,安泽站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的中间站,同时也是本工程的接轨站,唐城站为终点站。 (3)桥涵 正线新建双线中桥0.029km/1座,单线特大桥1.829km/3座,单线大中桥2.029km/10座,框架6397m2/3座、涵洞2249.4m/66座,桥梁占比13.7%,小桥涵占比(扣除桥隧长)4.16座/km。桥梁、涵洞设计洪水频率均为1/100。 (4)隧道 新建隧道8座,总长度为7975m,占线路总长度28.1%,均为单线隧道。全线最长隧道

为李恒河隧道,长3990m。 (4)工程土石方总量 土石方总量为657.28×104m3,其中填方257.73×104m3,挖方399.55×104m3(含取土12.47×104m3),工程设计中经土石方调配后,挖方中利用245.26×104m3,弃土141.82×104m3。 (5)工程占地类型及数量 全线总占地面积为206.86hm2,其中永久占地147.5hm2,临时站地共59.36hm2。占用土地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工程用地类型及数量见表1-1。 表1-1 工程征地数量表单位:hm2 (6)工程总投资及施工工期 本工程计划施工总工期36个月。由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建设。工程设计概算总额为185040.38万元,技术经济指标为6304.09万元/正线公里。 2 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滦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 规划概况 1.1 规划背景 随着滦河流域气候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域内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平原河道防洪能力不足,水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新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流域综合规划,在流域水资源配置、防洪工程建设、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等方面许多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为此,在海河水利委员会统一部署下,为协调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之间的关系,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目标,开展了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为流域经济快速平稳有序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1.2 规划任务 1.2.1规划水平年 本次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10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30年。 1.2.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滦河和冀东沿海诸河,总面积为5.55万km2。其中:滦河流域的面积为45872km2,滦河冀东沿海包括陡河、洋河、沙河、石河等,面积为9650km2。 1.2.3规划任务 1、配合减灾体系建设,完善防洪工程 2、扩建城镇供水设施,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保证城乡供水,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3、增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水质,维护河流健康 4、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与景观 5、继续开展水土保持建设

1.3 规划主要内容 1.3.1 防洪规划 1、水库工程规划 (1)水库除险加固 滦河流域内需要除险加固的3座大型水库和9座中型水库已全部完成除险加固,部分小型水库尚存在各种病险问题需要进行除险加固。本次规划到2020年完成流域内全部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其中小(Ⅰ)型水库24座,小(Ⅱ)型水库144座。 (2)新建水库 规划期内主要包括在建双峰寺大型水库、新建老亮子、四道河子、西庙、燕子窝四座中型水库。 2、滦河干流规划 (1)山区重要河段治理 滦县铁路桥以上山区干流河段治理包括滦河武烈河口承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上板城段、双滦区段;承德县的滦河大杖子段、青龙河口段、迁西县段、迁安县段等,治理标准为20年一遇。 (2)滦县铁路桥以下干流治理规划 ①防洪大堤整治工程 滦河左、右防洪大堤治理标准均为5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按25000m3/s 进行治理。滦河右大堤外围保护区地势较低,防洪保护区面积大且防护目标重要,治理措施以堤防超高2m进行治理;滦河左大堤外围保护区地势较高,堤防溃决后造成的淹没灾害相对较小,治理措施以地方超高1.5m进行治理。 ②防洪小埝整治工程 按照保护对象的总体要求,近期防洪小埝的规划标准提高至5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8230m3/s;最终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13600m3/s。堤防等级为5级。根据防洪小埝的等级、性质以及工程总体布局,本次规划中将防洪小埝左右堤的堤顶超高统一确定为1.00m。左、右小埝规划堤顶宽度均为4.5m,迎水坡、背水坡坡度均为1:3。为满足汛期交通需要,防洪小埝堤顶统一规划为碎石路面。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1 总则 1.0.1 为统一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要求和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1.0.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建设项目性质和规模、环境特征及其敏感性以及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0.4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并必须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 1.0.5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采用的基础数据应真实、可靠,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应合理、适用,结论观点应明确。 1.0.6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环境 enviroment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0.2 环境影响 enviro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铁路建设或运输生产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2.0.3 环境要素 enviromental elements 构成物理、化学、自然和社会环境属性的特征因素。 2.0.4 评价因子 assessment factor 表征环境要素及污染物属性的特征指标。 2.0.5 生物量 biological mass 又称“现存量”。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物体的重量。 2.0.6 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r 生物或生态系统的周围环境因素。 2.0.7 生物群落 biological community 在一定区域或一定生境内各个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元。 2.0.8 景观 landscape 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由相互作用的拼块(patch)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 2.0.9 异质性 heterogeneity 是指在一个区域里(景观或生态系统)对一个种、或者更高级的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或某种性状)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 2.0.10 优势度 dominance 综合反映给定景观区域内某一类拼块所占的相对面积或数量、分布均匀程度和连通程度的参数。 2.0.11 土壤侵蚀 soil erosion 土壤在外营力(风、水流、冻融和重力)的作用下,被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0.12 荒漠化 desertification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的半湿润地区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资料实行信息共享。 第五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费用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接受审计监督。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有权向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章评价

第七条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以下内容: (一)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 (二)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 (三)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九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编制综合性规划,应当根据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编制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本条第二款所称指导性规划是指以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规划。 第十一条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主要包括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本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09年05月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为促进广州市在全面谋划各行业发展的同时,注重规划好环保部门严格管理的污染环节,将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又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张广宁市长在市环保局《关于尽快编制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及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问题的请示》和市发改委《关于编制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及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工作计划的请示》上作出批示。其中,将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2个行业专项规划及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列入编制内容。同时,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粤环[2005]43 号)也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置列入“统一规划、统一定点”方案。 据此,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广州市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专项规划》,以加快推进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如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批。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报告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文)指出,“必须依照国家规定对各类开发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各级环保部门负责召集有关部门专家和代表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意见,作为审批规划的重要依据”。2006年,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2006年)》(环办〔2006〕109号文)再次强调要求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必须认真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一步明确了需开展规划环评的规划、规划环评重点关注的内容、规划环评的审查程序、规划环评收费标准等。 按以上规定,《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专项规划》在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批之前,必须编制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为此,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于2008年11月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进行《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铁路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铁路》 编制说明 一、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及编制技术依据 (一)必要性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铁路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以来,各评价单位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至2005 年,我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7 万余公里,环境影响评价为铁路建设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4 年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 年,全路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 万公里,建成在我国交通运输中起骨干作用的大能力铁路通道,形成快速客运网络、重载煤炭运输网络和快速集装箱运输网络。我国将迎来铁路建设跨越式大发展时期,规划建设的铁路将体现高速、重载的特点,且建设周期短,现有的粗放型环评技术条件已不能适应铁路大发展的需求。 为反映近十几年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新的发展成果以及国家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铁路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2005 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将铁路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导则纳入统一的行业标准,在“关于下达2005 年第三批国家环境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环办[2005]61 号)中下达了工作计划,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四院”)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铁路》。(二)编制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 号)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 号“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声环境》(HJ/T 2.1~2.4)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 8、《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 9、相关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新月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样本

新月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 本

附件一: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月发展有限公司仓储物流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位于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北侧规划地块,当前用地现状均为水域(海水),地块北侧隔海与东头山岛相望。项目地块面积为526亩,地块东侧为华南联合公司原油仓储项目用地,地块西侧为新月公司石化仓储物流地块。新域仓储物流项目的库容规模主要受限于本项目的地块大小和形状,根据相关总平面布置原则和工程技术规范对本油库库区进行布置后,本油库的建设规模为油品库容54万m3。其中包括: 汽油库容共28万m3,主要储存90号汽油、93号汽油和97号汽油。建有10000m3内浮顶罐24个,5000m3内浮顶罐8个。 柴油库容共26万m3,主要储存0号柴油。建有 0m3内浮顶罐8个,10000m3内浮顶罐10个。 本项目经营的汽油品种主要有90#、93#、97#三种,柴油的品种主要为0#柴油。库区内储存汽油的储罐共有32台,其中10000m3油罐24台, 5000m3油罐8台。储存柴油的储罐为18台,其中, 0m3油罐8台,10000m3油罐10台。 根据油品的特性,本项目的汽油、柴油均选用内浮顶盖的地

上式储罐。 总平面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储油区、汽车装车区、辅助生产区和生产管理区。 (2)工程分析 根据工程的施工方案,涉海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海洋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于吹填工程。本项目填海工程采用两艘900m3/h的绞吸式挖泥船进行吹填,疏浚泥吹到后方围堰区,正常吹填尾水溢流悬浮泥沙浓度为100mg/L,溢流流量为7200m3/h,溢流源强为0.20kg/s。连续源。 由于在填海工地施工的人员主要是施工机械的工作人员,估计填海工程施工工地平均每天的施工人数为38人,按照用水定额150L/( d·人)计,排放系数按0.9计,则污水产生量为3000L/d (3t/d)。污水中CODcr以400mg/L、BOD5以200 mg/L、SS以130mg/L计,每天CODcr排放2.28kg、BOD5排放1.14kg、SS排放0.74kg。由于污染源强小,只要加强生活污水控制,收集并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对附近海域水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期间的船舶含油污水主要来自施工船产生的舱底油污水,油污水中主要含石油类和SS,其平均含量分别达到3428mg/L 和436mg/L。本项目施工时船舶底油污水等收集集中处理,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向海中排放,因此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量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计。现场施工人员按照38人计算,施工期

株洲市天元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综合治理栗雨片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株洲市天元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综合治理栗雨片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株洲市天元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综合治理栗雨片区工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株洲市天元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综合治理栗雨片区工程 2、责任单位 株洲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3、治理范围 株洲市天元区栗雨片区位于天元区北端栗雨工业园内,其中受重金属污染的区域范围周围道路包括黑龙江路、规划二路、湘芸路、沿江北路、西环线、珠江北路,总面积313.2万平方米。该区域目前土地利用现状主要是工业用地、商业住宅综合用地和未利用地,根据株洲市规划,该区域主要规划为居住、办公、公共绿地、工业、市政设施、综合等用地。 4、治理思路 区域内土壤主要是镉超标和铅超标,其中镉超标5倍以上的土壤面积为100%。 (1)对栗雨片区重金属重度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稳定化处理采用不溶出性土质覆盖固化施工法。

(2)对于栗雨片区部分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超过HJ350-2007中B级标准)和作为教育用地的含重金属土壤,送至土壤修复中心采用淋洗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土壤可以根据栗雨片区规划在重要区域进行回填。 经上述处理后的土壤质量符合或经治理后符合功能转换相关要求,可进行功能转换,按株洲市规划,将转换为居住、办公、公共绿地、工业、市政设施、综合等用地。 5、治理规模 栗雨片区重度污染土壤约占总污染土壤的100%。根据现状调查和分析(具体见7.5节),得出栗雨片区土壤污染的概况如表3-1: 表3-1 栗雨片土壤污染现状明细表 污染土壤治理工程规模用面积乘以平均深度得出土方量,土方量乘以容重的出土壤总质量。经计算得出: 治理以Cd为主的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313.2万平方米,平均深度0.25米,约合78.3万立方米,其中75.95万立方米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固化处理,对污染严重(超过HJ350-2007中B级标准要求的)、土地规划用途为教育用地范围内的2.24万立方米受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清洗处理。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模板

正文格式基本要求: 正文文字统一使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表格内文字通常使用5号宋体,行距固定值16磅(必要时可调整); 正文中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可在文本完成后全选,在字体中选择Times New Roman,不影响中文字体格式)。 报告表分九章,章节编号中文一、二、三、四……标题加黑;各章节内正文1级标题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1、2、3、4,标题加黑; 正文图表标题采用小4号宋体加黑,图表编号在相应章节(一共九章)标题框架内按顺序分别编号,如表1-1,表1-2……,图1-1,图2-1……等。 范例: 详见报告表样表格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 (主要产品及产量)(项目性质)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名称) 编制日期: 年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2、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东营港疏铁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东营港疏港铁路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报告 (简本) 编制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1 建设项目概况 拟建东营港疏港铁路地处山东省北部东营市境内,接轨于拟建的黄(黄骅)大(大家洼)线上的利津车站II场,向北偏东方向行进至东营港站,线路全长94.738km,由大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建设,项目总投资363900.26万元。 东营港疏港线总占地5526亩,是一条以煤运和成品油为主的专用铁路,途经东营市利津县、河口区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设四个站点:利津II场、陈庄镇站、河口站和东营港站,按国铁II级标准建设,正线数目为单线,采用与黄大线一致的HXD型机车,采用电化牵引方式,牵引定数5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 东营港疏港铁路接轨于黄大线,向东可接淄东线、向西经规划的德龙烟线、黄河北铁路进入国铁网络。这使得东营港疏港铁路既能为黄骅港分流,又可将内陆经济腹地的货物下水运往世界各地,增强了铁路运输的机动灵活性,在路网分流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对缓解山东省和东营市的能源交通紧张状况具有一定意义。 《东营港疏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在2008年2月取得了原山东省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批复文号为鲁环审[2008]32号。该项目至今未开工建设,日前随着黄大铁路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已进入实施阶段,拟建项目也将再一次进入筹备阶段。东营疏港铁路与黄大线上的利津站接轨,因黄大线上拟建的利津站设计方案向北推移3.2km,从而导致本线路设计方案在起点接轨线路有微调。另外,原报告书批复至今已超过5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考虑该项目目前设计方案与原环评批复内容有少许变化,且原批复至今,5年时间内相继国家环保部相继对环境空气、地下水、噪声、生态、总纲等导则进行了修订。因此,东营港疏港铁路指挥部特针对工程变更情况以及环保导则更新的实际情况特委托我院在原批复的《东营港疏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础上编制《东营港疏港铁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报告》,以此向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审批

有源环评报告书(公示简本)

阳江市有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首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阳东县有源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中山大学 二OO九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合理合法性论证及厂址比选 (4) 1.1项目必要性分析 (4) 1.2项目合法性分析 (5) 1.3项目土地利用合法性分析 (8) 1.4项目建设规模合理性分析 (9) 1.5项目排污方案合理性分析 (9) 1.6厂址合理性分析 (10) 1.6.1 选址原则 (10) 2.6.2 选址比选 (11)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4) 2.1项目概况 (14) 2.2首期建设内容概况 (15) 2.2.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 (15) 2.2.2严控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 (16) 2.2.3电子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转运工程项目 (16) 2.2.4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转运工程项目 (17) 2.2.5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20) 2.2.6 危险废物收运及储存系统 (22) 2.3总图布置 (24) 2.4工程技术方案 (25) 2.5主要原材料、资源消耗 (26) 2.5.1 主要原材料消耗 (26) 2.5.2 燃料消耗 (27) 2.5.3 动力消耗 (27) 2.6运营期污染物产生与控制 (27) 2.6.1 水污染物控制 (27) 2.6.2 大气污染源分析 (33) 2.6.3 噪声源分析 (37)

2.6.4 固体废物产生分析 (37) 2.7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38) 2.8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 (38) 2.9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0) 第三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2)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2) 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2) 3.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2) 3.4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43) 3.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3) 3.6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 3.7河流底泥质量现状调查 (44) 3.8评价区域地下水利用现状 (44) 3.9选址地质条件 (44) 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46) 4.1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46) 4.1.1卫生防护距离 (46) 4.2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46) 4.3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47) 4.4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47) 4.5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47) 4.6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9) 4.7运营期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49) 4.8运营期社会及人群健康影响分析 (50) 4.9运营期农业环境影响分析 (50) 4.10施工期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0) 4.11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分析 (52) 第五章环境风险评价 (53) 5.1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53) 5.2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5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1、前言 1.1项目背景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2013年,一场持续多日,遍及多个省市的雾霾震惊了国人,引起了世界的围观,再次引发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展结构和产业调整的讨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3年6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人与自然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共处。在这样的历史现状及契机下,鼓励新能源发电和节能项目的开发势在必行。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足用好国家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的利好政策,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发展和培育新能源产业,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是迫在眉睫。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当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特提出建设颍上县鲁口镇一期60MW光伏发电工程。 1.2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颍上县焦岗湖光伏发电与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一期60MWP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颍上聚安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1.3建设地点及项目情况简介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27′~32°54′,东经115°56′~116°38′。西接阜阳市颍州区和阜南县,东靠凤台县,北为阜阳市颍东区和亳州市利辛县,南邻霍邱县及寿县。淮河是颍上县南部界河。本项目位于颍上县焦岗湖农场。安徽省焦岗湖农场组建于1956年,位于阜阳颍上、六安寿县、淮南凤台三县交界处,地处颍上县鲁口镇境内。 本项目拟建规模为60MW,选址位于安徽省阜阳颍上县鲁口镇焦岗湖滩涂未利用水面。本工程为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在焦岗湖的滩涂水面上打桩架设太阳能电池板,本期项目占地面积123.3511公顷,为中型并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项目采用250Wp多晶硅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40000片,光伏组件采桩基安装在焦岗湖水面上。所有太阳能电池组件采用27度倾角0度方位角固定安装。项目周边均为水面,500m范围内无敏感保护目标存在。 评价区内生态环境结构相对较为单一,四周村庄较少,区域周边多为水面、荒地和耕地。项目区域内无珍稀濒危动植物,无军事设施和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等保护单位。 本项目评价区域属于“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

07铁总计统[2013]183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

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铁总计统[2013]18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管理,促进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规定》《中国铁路总公司章程》,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由国务院审批、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或核准、总公司或总公司与其他出资人联合审批的建设项目。铁路局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指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或措施,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行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意见是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开工建设的必要条件以及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是指总公司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对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文件组织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的行为。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规定》实行分类管理。 新建铁路、增建铁路100公里以上、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200公里以上、新改扩建大型铁路枢纽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既有铁路提速扩能及其他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登记表。 第六条(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要求执行。 第七条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批复后,铁路局或项目建设单位按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招投标,确定中标单位,中标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doc

附件1 青海省西海(海晏)至察汗诺公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 青海省西海(海晏)至察汗诺公路工程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调整)规划》(2010-2030年)中“三纵、四横、十连线”中“横一”小沙河至茫崖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横跨海西、海北两州,是区域重要的通州高等级公路,也是青海湖北岸一条重要的政治、经济干线;同时与规划中的西海至白银高速公路衔接,将成为青海省与甘肃省新的高等级出省运输通道,在区域路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工程沿线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西海(海晏)至察汗诺公路工程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和刚察县、海西州天峻县和乌兰县境内。工程起点位于西海镇东接西海至白银公路,终点位于察汗诺镇与察汗诺至德令哈公路相接。线路总体走向由东北向西南,路线全长232.16km。本工程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6m,分离式路基宽度为13m。本工程拟定于2016年底开工,于2020年12月建成。本工程总体投资估算为101.65亿元。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水环境现状评价 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哈尔盖河、布哈河、吉尔孟河、沙柳河和泉吉河(乌哈拉兰曲)等。根据《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路线所经哈尔盖河、泉吉河(乌哈拉兰曲)、布哈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沙柳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吉尔孟河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Ⅰ类标准。 评价期间对沙柳河、布哈河和哈尔盖河进行了水质现状监测,根据其监测结果,沙柳河和布哈河河水水质中各项污染物含量分别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和Ⅱ类标准,河水水质较好。布哈河河水水质中除SS 含量超标外,其他各项污染物监测结果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通过刚察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井水质监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