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xx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01-4-17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

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市4万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市普查登记人口

全市按

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为700.84万人[注3](以普查登记人口为基础,结合第四季度我市人口变动情况,按1999年可比口径计算,2000年深圳市人口统计年报的年末常住人口为

432.94万人)。

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21.48万人[注4],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1990年7月1日0时的64.3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57.10万人,增长88.69%。平均每年增加5.53万人,年平均增长6.34%。

二、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

全市人口在普查标准时间的地区间分布及人口密度如下:

地区别

全市合计:

#特区内:

#xx:

xx:

xx:

xx:

特区外:

#宝安区:

龙岗区:

普查登记人口数

(人)

909325

774766

722093

152367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11652

362032

三、家庭户人口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共有家庭户118.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11.31万人,占总人口的44.42%;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63人,比

1990年7月1日0时的3.50人下降了0.87人。

四、年龄构成

全市按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9.57万人,占8.50%;15——64岁的人口为

633.47万人,占90.3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8万人,占1.1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1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24个百分点。

五、性别构成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普查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为346.41万人,占49.43%;女性为354.43万人,占50.57%;全市人口性别比为97.74(女性=100),其中特区内为110.04,特区外为91.30。

六、民族构成

在全市普查登记人口中,汉族人口679.68万人,占96.9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16万人,占3.02%。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14.13万人,增长了3.11倍;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9.98万人,增长了16.84倍。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56.49万人,占8.06%;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56.55万人,占22.34%;接受初中教育的365.63万人,占52.17%;接受小学教育的

84.34万人,占12.03%。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变化如下:

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4467人上升为806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94人上升为22338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43528人上升为52170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1589人下降为12034人。

在全市人口中,文盲人口7.62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粗文盲率由4.02%下降为

1.09%,下降了

2.93个百分点。

注:

1、本公报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以

2000年11月1日0时(北京时间)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3、普查登记人口中包括了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市在深人口,不包括户籍在本市,但已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口。

4、在户籍人口中,包括了户籍在本市,但已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

5、家庭户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的人。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常住人口1035.79万昨日从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深圳常住人口为

1035.79万。记者同时了解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深圳10年间增加常住人口335万人,年均人口增长

3.98%。

全市总人口1322万

“深圳常住人口十年来年均增长

3.98%,低于上一个十年(1990-2000)

6.34%的增长,但仍快于全国(

0.57%)、全省(

1.90%)的平均水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过去十年,深圳人口仍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人口流入量较大。

十年来,深圳经济保持较高增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市外人员到深圳工作和生活。深圳常住人口中,约有798万人是非户籍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77%;二是户籍人口增长较快。十年间,深圳采取多项措施,降低了入户门槛,加快了户籍人口增长步伐。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达

251.03万人(未剔除流出市外半年以上人口),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1.48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130万人,增长

1.1倍,年平均增加13万人,年平均增长

7.53%。

1035.79万的人口数字是否偏少?统计局负责人表示,这一数字是以

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统计时点的常住人口数据,而这一时点的全市总人口为1322万,与我市相关部门此前公布的数字相当。

性别结构男多女少

“深圳男少女多的人口性别结构在十年中已悄然改变,现在与全国一样,也是男多女少。”统计局人士介绍。

普查数据显示: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561.40万人,占

54.20%;女性人口为

474.39万人,占

45.8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118.34,同2000年“五普”的

97.74对比,10年间,我市人口性别比上升了

20.6个百分点。同期,广东省人口性别比上升

5.2个百分点;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下降

1.5个百分点。

统计局介绍,实际上深圳常住人口性别由“男少女多”转为“男多女少”的现象,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已经显现。主要原因是深圳过去十年坚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三来一补”等需要大量女性劳动力的加工装配型产业逐步萎缩或外迁,信息、通讯、金融、现代服务等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高端产业逐步增长,“人随产业走”,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对不同性别人口的需求变化,最终造成深圳人口性别比出现较大改变。

家庭规模偏小

根据普查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

350.32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740.2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1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2.63人减少

0.52人;比北京市的

2.45人、上海市的

2.49人都要小。

“这说明深圳家庭的小型化,比其他城市更为明显,新婚家庭居多,未来对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需求较大。”有相关专家表示。

一座仍然年轻的城市

“深圳仍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红利效应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市统计局人士说。

普查资料显示: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

101.88万人,占

9.84%;15-64岁人口为

915.64万人,占

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8.28万人,占

1.76%。

深圳仍属于年轻人城市,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深圳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

88.40%,比广东省的

76.36%高出12个百分点,比上海市的

81.25%高出

7.2个百分点,比北京市的

82.70%高出

5.7个百分点;按照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7%以上即达到老年社会的标准,深圳离进入老龄化社会还较远。

每年增加12万大学生

普查数据显示: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177.90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248.23万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456.27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由8060人上升为17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数由22338人上升为2396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数由52170人下降为44050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0年来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增加了

121.4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增加了9115人,增长了

1.1倍。

福田区人口密度最高

“深圳人口密度增长较快,而且分布不均的情况较为明显。”统计局人士介绍。

普查数据显示:

全市人口密度为5201人/平方公里,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96人/平方公里相比,增加了1605人/平方公里。福田区、罗湖区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各区,人口密度最高的福田区达到16756人/平方公里,是人口密度最低的坪山区的1852人/平方公里的9倍。

原特区外人口占全市人口的

65.84%,原特区内人口占

34.1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原特区外人口比重增加了

2.4个百分点。

56个少数民族齐聚深圳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56个民族还有少数几个在深圳没有常住人口。

现在则全齐了。”统计局负责人介绍。

此次人口普查,我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

43.3万,占全市

4.26%,而且56个民族全部都有,人口过万的包括壮族、苗族、土家族、瑶族、侗族、回族和满族等。

同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在深圳有常住人口,人数过50万的包括湖南、湖北、广西、四川、江西等。

人口普查汇报材料

人口普查汇报材料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我街道元月份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街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陈建平担任组长,办事处副主任王明连担任副组长,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社区居委会主任为成员,全面组织协调街道人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人普办公室,由副组长王明连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共8名,街道抽调精干人员5名,专门负责人普工作。各社区居委会相应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自己辖区人口普查各项工作。 二、加强宣传,大造声势 为做好我街道人口普查宣传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使人口普查工作家喻户晓。各社区出黑板报,在城区繁华的地方和人流量大的地方悬挂宣传横幅标语25条,粘贴广告词300余条,广泛开展、人口普查宣传活动,为全街道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加大投入,准备充分 为全面开展好街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街道加强对前项工作的人、财、物投入,集街道之力,认真组织人口普查工作: 1、充分做好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储备。要求各个社

区要认真做好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调工作。要求“两员”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能工整、清楚、按要求填写调查表;责任心强,工作细致,能独立开展工作;具有一定业务素质,熟悉当地情况,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担任普查指导员的,还应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对统计调查工作有一定的经验的。街道现已预备了一批熟悉情况、责任心强、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普查指导员和一线普查员。 2、确保普查经费充足。街道财政所准备设立人口普查经费专项科目,人口普查经费实行实报实销,不打折扣。 3、做好物质资料准备。专门设立了人普办公室、配备了电脑、电话、打印机、办公桌椅以及资料柜;统一下发笔记本、笔等必备的物品。完善办公设备,为数据录入奠定基础。 四、加强责任制,落实到位 为了保证普查工作能够高质量顺利进行,街道与各个社区居委会签订了人口普查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各项工作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位,为做好普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前期工作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对人口普查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党委政府决定,从五月份开始,人口普查工作列入各月督办的重点工作之中,交由领导成员进行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2010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0年度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公布《2010年度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 二○一一年六月

目录 Contents 一、综述 (5) (一)环境质量概况 (5) (二)环境保护与建设 (5) 二、环境空气 (5) (一)环境空气质量 (5) (二)措施与行动 (6) 三、水环境 (7) (一)水环境质量 (7) (二)措施与行动 (7) 四、声环境 (8) (一)声环境质量 (8) (二)措施与行动 (8) 五、固体废物 (9) (一)固体废物处置状况 (9) (二)措施与行动 (9) 六、辐射环境 (9) (一)辐射环境质量 (9) (二)措施与行动 (9) 七、自然生态保护 (10)

(一)生态环境状况 (10) (二)措施与行动 (10) 八、人居环境管理 (11) (一)人居环境规划 (11) (二)环境立法与政策 (11) (三)治污保洁工程 (11) (四)污染减排 (12) (五)环保考核 (12) (六)建设项目管理 (12) (七)环境监督执法 (12) (八)环境监测与预警 (13) (九)环境应急 (13) (十)环境信访 (13) (十一)宜居城市建设 (14) (十二)绿道网建设 (14) (十三)大运会生态环境保障 (14) (十四)区域合作 (15) 九、环保科技与产业 (15) (一)环境科技 (15) (二)环保产业 (16) 十、环境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16)

REPORT ON THE ENVIRONMENTAL STATE IN SHENZHEN CITY 一、综述 (一)环境质量概况 2010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主要 饮用水源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主要河流除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外, 其它指标基本达到Ⅴ类标准;东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到国家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西 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劣于第四类标准;城市声环境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辐射环境处于安 全状态。 (二)环境保护与建设 深圳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落实《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成效显著。颁布实施《深圳市人居环境工作纲要》; 完成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初稿编制;编制《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 系》;颁布实施《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工作方案》;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2010年度和 “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完成各项环保考核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工作;超额完 成省下达的绿道建设目标任务;大运会生态环境保障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迎检 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召开深莞惠三市环保合作第一次会议;河流综合整治成效获省人 大、省政府领导肯定;2010年,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为80.21%。 二、环境空气 (一)环境空气质量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优)和二级标准(良)的天数共356天,占全 年总天数的97.5%(见图1),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见图2)。受北方沙 尘天气影响,3月22日空气污染指数(API)达到289,为深圳市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2010年深圳市概况

深圳市概况 深圳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 一、地理位置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 二、自然资源 深圳市土地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其中,深圳经济特区为395.81平方公里。 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现有蓄水工程173座,总库容5.8亿立方米。位于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深圳海岸线全长230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海湾港口,通海条件优越。境内山脉绵延,风景秀丽,最高峰943.7米。天然旅游资源丰富,东部有大小梅沙、大鹏半岛郊野森林等黄金海岸线风光,西部有红树林、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及海上田园风光等景区。 三、城市简史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又称鹏城。 1979年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成立深圳市。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市设置经济特区。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只有30年,但却曾经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四、行政区划 深圳是中国广东省省辖市,国家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深圳经济特区在其辖区内。深圳下辖6个行政区和两个新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位于经济特区内,宝安区、龙岗区、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地处经济特区外。 五、人口构成 深圳自南宋末年已陆续有移民落脚,建市后人口增长迅速。2008年末常住人口876.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28.0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26.0%;非户籍人口648.76万人,占比重74.0%。 六、移民文化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加之独特的地缘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深圳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

深圳发展概述

一、深圳市发展概况 深圳市,又称为“鹏城”,位于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东岸,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953平方公里,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2008年度排名显示,深圳位列第二。 作为中国的重要国际门户,深圳是全球发展最快、中国经济最活跃城市之一。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同时是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大陆第四大航空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产业配套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以及文化产业是这个城市的四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正在迅速崛起,将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深圳发展中的新兴业态 除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以及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深圳市近年来不断兴起的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产业、会展经济等新兴业态开始挑起深圳“稳增长”大梁。

例如跨境电商,异军突起,正成为深圳市外贸进出口重要的新型业态,自深圳获批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综合试点城市,该委制订跨境电商支持方案和扶持政策,发布国内首个跨境电子商务地方标准。随着前海在跨境电商领域进出口双向通道的全流程开通、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电商“新丝路”在前海打通,深圳市跨境电商业务大增。 三、深圳发展的核心——创新 深圳是一座因创新而生的城市,“自主创新”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使深圳成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的急先锋,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创客之都”、“创新之城”。在深圳诞生了不少享誉世界的科技企业,如华为、中兴、腾讯、大疆以及华大基因等。在专利申请方面,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居全国各大中城市首位。可以说30多年来,深圳人靠不断创新始终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四、深圳创新战略实施者——南山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成立于1999年9月,由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山区科技创新局主管,是深圳市首批国家级孵化器之一。作为南山“大孵化器”战略的主要实施者,科创中心不断加强科技金融、园区拓展、创业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国际合作、理论研究等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为科技企业的创立和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为南山区实施创新驱

人口普查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作为一名基层的普查指导员,xxx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所以她在认真学习人口普查相关 法规政策的基础上,从思想上提高对人口普查工作的认识,使自己从始至终都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个普查中她用行动充当起“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指挥员”、“宣传员”等多重角色。在这次普查工作中,按照分工,xxx参与了普查前期的方案制定、区域划分、宣传计划制定等工作,后期又负责街办北片十二个普查区和一个大学的业务指导,工作前前后后几个月她常讲起干工作一定要有三心,即“上心、操心、用心”,才能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一、上心 在区域划分才开始时,由于她第一次接触电子地图软件,操作不熟练,结果稍有不慎前边做过的工作就出现错误,以致光绘图软件就重新安装了好几次。为了尽快掌握操作程序,她不分昼夜的练习,不会就及时请教区办业务老师,以至于女儿戏笑妈妈快变成测绘局画地图的了,爱人也笑着说她连睡觉时的梦话都是绘制地图。经过反复的演练,在2012年8月18日上午,街道召开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培训会,她作为区域划分的培训老师对街道村委会主任和普查指导员共84人进行了区域划分工作的业务培训,她利用投影仪向大家进行了演示和详细的讲解,现场回答各普查区指导员提出的问题,使各普查指导员全面掌握了区域划分工作技巧和要求,确保了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她感叹道:“干事只要上心,脚下永远都会是坦途”。 二、操心 从开始上班到工作至今,不论干什么事,xxx都感觉是在为自己干,为自己干事就要从前 到后事事多操心。从普查方案的制订,宣传计划的出台,宣传广告以及文化墙的制作,普查物资的配送她都亲自参与。入户摸底工作是入户登记的基础,情况摸得清不清,直接关系到登记工作的成效,她始终坚持在一线指导各普查区的工作;过录汇总时她亲自上手操作对登记数据逐一核实,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入户登记阶段,她负责的高南村被安排为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秋实的检查点,她能把学习到的知识准确的运用到指导工作中,在检查时得到了李市长的充分肯定。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在前期与长安大学北校区接触时,校方以北校区只是雁塔校区的一个教学点为由决定普查工作由校本部统一进行,实际上北校区一直没有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为了不漏一个区域,她多次前往雁塔校区进行协调,并及时向区办反映,最后在区办的协调下由汉城来完成长安大学普查工作,xx x拿着仅有的一点线索资源(普查员联系电话)开始指导工作。北校区共有十七个学院, 分成了十三个普查小区,虽然共在一个校区,但各个学院之间比较分散,所以只能靠着双腿一个一个跑,给各个普查员进行业务指导,那一段时间,她笑称自己都成了大学老师的老师,通过近半个月的努力,长安大学北校区的登记表都按时报了上来,共登记本地区居住大学生18300余人。拿到普查表的同时她感慨到“工作只有操心,事事都能向前”。 三、用心 xxx在每件事上都能处处留心,对不懂的事一定要弄明白,做到真理解与贯通,区办组织 的第一次业务培训,她坚持用心听,认真记,不会的问题课后及时向授课老师寻求答案,

深圳港基本概况介绍

目录 一、港口腹地 二、港口性质 三、港口功能 四、港口体制及主要港口企业现状 五、集疏运系统 六、投资情况 七、建成泊位 八、生产情况 九、航线情况 十、基础设施情况 十一、部分常用指标 十二、重点工程建设 十三、口岸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四、港口设施保安履约工作 十五、规划建设情况 十六、深圳市政府促进港口发展政策情况 十七、深圳港口管理体制情况 十八、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 十九、深港两地港口优势互补及密切合作共同发展二十、逐步实行走出去发展战略 二十一、对外交流 二十二、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

说明: 深圳是世界上港城同步快速发展的典型,在短短不足三十年时间里,通过以港兴市、以城促港、港城共荣,共同创造了世界城市和港口发展史上的奇迹。作为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优势和资源之一,深圳港在城市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深圳港的有关发展情况,其目的在于对深圳港的有关情况有一基本了解,便于接待来访客人时进行选择性介绍和日常写材料参考之用。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规划建设处和港航分局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能力所限,本参考资料仍有部分漏缺或错误,提供的分析可能存在偏差,敬请您在参阅本资料时,对发现的问题和错误请给予指正。深表谢意! 李春尧 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一、港口腹地 深圳港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伶仃洋东岸,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和华南地区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深圳港直接经济腹地以本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依托综合运输大通道,辐射京广、京九铁路沿线、西江流域等广大地区。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深圳港辐射能力不断加强,深圳港将成为泛珠三角乃至更广大经济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其腹地范围主要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二、港口性质 深圳港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港口,是全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枢纽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并有条件通过深港共建与合作,发展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亚太地区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是深圳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亚太地区重要金融、物流、高新技术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京九、京广铁路、西江沿线及泛珠三角广大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我国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全面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战略资源。 三、港口功能 深圳港将以发展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能源和部分散杂货运输,合理发展适宜的临港产业,积极吸引和发展物流、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拓展滨海旅游等功能。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统计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统计 1949 13,913,927 1950 14,711,260 1951 14,413,123 1952 17,236,621 1953 16,745,695 1954 18,513,434 1955 18,612,172 1956 17,364,027 1957 18,998,424 1958 17,135,981 1959 13,059,787 1960 14,684,726 1961 11,414,017 1962 20,923,112 1963 27,866,189 1964 24,144,848 1965 24,799,129 1966 24,828,470 1967 21,736,582 1968 27,718,516 1969 25,018,386 1970 28,012,344 1971 25,160,381 1972 24,800,391 1973 23,630,435 1974 22,874,423 1975 21,136,635 1976 20,491,797 1977 17,931,155 1978 18,831,591 1979 18,924,822 1980 18,393,809 1981 19,122,938 1982 23,100,427 1983 20,065,048 1984 20,313,426 1985 20,429,326 1986 23,190,076 1987 25,282,644 1988 24,576,191 1989 25,137,678 1990 26,210,044

1991 20,082,026 1992 18,752,106 1993 17,914,756 1994 16,470,140 1995 16,933,559 1996 15,224,282 1997 14,454,335 1998 14,010,711 1999 11,495,247 2000 13,793,799 2001 17,020,000 2002 16,470,000 2003 15,990,000 2004 15,930,000 2005 16,170,000 2006 15,840,000 2007 15,940,000 2008 16,080,000 2009 16,150,000 2010 15,740,000 2011 16,040,000 2012 16,350,000 2013 16,400,000 2014 16,870,000 2015 16,550,000 2016 17,860,000

中国历代人口普查

:xx 古代人口曾八落八从 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新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拉开帷幕。人口普查是现代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人口普查。那么,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技术条件落后的过去,人们又是如何进行大范围的人口普查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大禹 传说中最早的人口普查 人口数字具体到个位令人生疑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的徐铭东老师说,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曾讲到,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以后,就有统计人口的数据,为。但专家认为,这个数据肯定不能作为准确数据,因为并没有文献流传下来,且这个数据具体到个位数,更难使人相信了。 徐铭东说,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先民们就意识到人口普查的重要性,比如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曾经提出实行四民分业定居及书社制(按社登记户口),强调城乡人口、军民人口的适当比例,认为“其野不足以养其民”,比例失调,则“国贫民饥”。而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也指出,如果人口与资源失衡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他说,过去男人不耕田、女人不织布,还是有丰富的草木果实和野兽的皮衣可以穿,因为人少资源多,而如今一个人有5 个儿子不算多,但如果每个儿子又有5 个儿子,如此往复,人口越来越多,而资源还是那些,那分到的就变少。 正因如此,所以了解人口数量以实施相应措施显得相当重要。那么,中国有文献记载,最早实施的人口普查开始于何时呢? xx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人口普查 为“避税”夸大官奴婢数量 《汉书·萧何传》中记载,在反秦战争时,刘邦的军队进入秦都咸阳,萧何

就先把秦朝丞相御史收藏的图书收缴上来了,所以刘邦知道此时的人口已由原3000 万降到1300 万左右。可见秦朝时期是做过户口统计的,但是后来这些户口资料全部散佚。所以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人口调查数据是在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 年)的户口数,这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第一个比较完整 的户口统计。 不过这些户口统计数据还是存在误差,主要是夸大了官奴婢的数量。徐铭东分析,这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西汉时期,很多奴仆被编入官府的户籍,没有徭役,但要对官员加倍征收人头税。但是有一种是不收税的,就是官奴婢。元帝时朝廷各官府奴婢就有十余万,很多贵族官僚也是奴婢成群,他们将其他人员也算作官奴婢不上报。 东汉 最为细致的古代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与选美同时并进 西汉末年,战乱和天灾使人口从6000万降至2100万。这2100 万的数字是经过东汉对户口调查得来的。 东汉对户口调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东汉时的户口调查称为“案比”,即案验、比较。 常常在每年8 月举行,同时,宫廷还会派人来“算人”,就是朝廷派人挑选少女入宫,凡是良家少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如果姿色端丽的就可以入宫选妃子。 东汉每年的户口调查规模也是非常之大,从县到乡,上至80 岁老人,下到6 岁以下孩童,都要一一进行调查。东汉户口调查的内容也很细,连身高、相貌都要调查,这些从现在一些考古实物中也可得到证明,在一片汉代的《居延新简》上就写有: “戍卒南阳武当县龙里张贺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这里面包括的信息有郡、县、里、姓名、年龄、身高、肤色。 这个叫张贺的人出生在南阳郡武当县龙里,30 岁,身高七尺二寸,肤色

深圳市河流概况 [新编]

深圳市河流概况 深圳市鸿和达水利水环境有限公司 深圳市河流受地质构造控制,以海岸山脉和羊台山为主要分水岭,其地形地貌的特点决定了河流水系的分布和走向,小河沟数目多、分布广、干流短是深圳市水系的一个特点,整体划分为珠江三角洲水系、东江中下游水系和粤东沿海水系三个水系。 珠江三角洲水系:西部和西南地区诸河流,流入珠江口伶仃洋,主要河流有深圳河、大沙河、西乡河和茅洲河。 东江中下游水系:主要为东北部河流,发源于海岸山脉北麓,由中部往北或东北流,流入东江中、下游,主要河流有龙岗河、坪山河和观澜河。 粤东沿海水系:河流发源于海岸山脉南麓,流入大鹏湾和大亚湾,主要河流有盐田河、葵涌河、王母河、东涌河等。 根据2003年全市河道堤防普查成果,依据深圳市水系分布特点和河流地理特征,把深圳市1948.69Km2地域面积划分为九个分区进行资料整理,各分区名称及排序如下:⑴茅洲河流域分区;⑵观澜河流域分区;⑶龙岗河流域分区;⑷坪山河流域分区;⑸深圳河流域分区;⑹珠江口水系分区;⑺深圳湾水系分区;⑻大鹏湾水系分区;⑼大亚湾水系分区。按我市地域范围统计,集雨面积大于1km2的河流共计310条,其中独立河流98条(内陆河流仅8条,90条为直接入海河流)。 在这310条河流中,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有5条(即:深圳河、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流域面积大于50km2,小于100km2的河流有5条(即:丁山河、沙湾河、布吉河、西乡河、大沙河);集雨面积大于10km2的河流69条;集雨面积大于5km2的河流106条。 1. 茅洲河流域 茅洲河流域位于深圳市的西北角,属宝安区境内,与东莞市搭界,主要包括宝安区的石岩镇、光明街办、公明镇、松岗镇、沙井镇,控制面积310.85km2。该分区内共有大小河流41条,其中干流一条,一级支流23条,二、三级支流17条。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仅一条,即茅洲河。与东莞市的界河2条:茅洲河与塘下涌,其界河河段总长度为15.03km。感潮河流11条,感潮河段总长31.58km。 2. 观澜河流域 观澜河流域分区位于深圳市的中部,主要包括宝安区的龙华镇、观澜镇、光明街道办和龙岗区的平湖镇、布吉镇,控制面积为246.53km2。该分区内共有大小河流31条,其中独立河流6条(观澜河、君子布河、牛湖水、山夏河、鹅公岭河、木古河),一级支流14条,二、三级支流11条。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仅一条(观澜河),流域面积大于10km2的河流12条,流域面积大于5km2的河流18条。 3. 龙岗河流域 龙岗河流域位于深圳市的中北部龙岗区境内,主要包括龙岗区的横岗镇、龙岗镇、坪地镇、坑梓镇,控制面积297.32km2。该分区内共有大小河流43条,干流一条(龙岗河),一级支流15条,二、三级支流27条。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仅2条(龙岗河、丁山河),流域面积大于10km2的河流14条,流域面积大于5km2的河流16条。 4. 坪山河流域 坪山河流域位于深圳市的中北部龙岗区境内,主要包括龙岗区的坪山镇和盐田区的小部分(三洲田水库以上),控制面积129.4km2。该分区内共有大小河流15条,干流一条(坪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 数据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统计

1949 13,913,927 1950 14,711,260 1951 14,413,123 1952 17,236,621 1953 16,745,695 1954 18,513,434 1955 18,612,172 1956 17,364,027 1957 18,998,424 1958 17,135,981 1959 13,059,787 1960 14,684,726 1961 11,414,017 1962 20,923,112 1963 27,866,189 1964 24,144,848 1965 24,799,129 1966 24,828,470 1967 21,736,582 1968 27,718,516 1969 25,018,386 1970 28,012,344 1971 25,160,381 1972 24,800,391 1973 23,630,435 1974 22,874,423 1975 21,136,635 1976 20,491,797 1977 17,931,155 1978 18,831,591 1979 18,924,822 1980 18,393,809 1981 19,122,938 1982 23,100,427 1983 20,065,048 1984 20,313,426 1985 20,429,326 1986 23,190,076 1987 25,282,644 1988 24,576,191 1989 25,137,678

1990 26,210,044

1991 20,082,026 1992 一 18,752,106 1993 17,914,756 1994 16,470,140 1995 16,933,559 1996 15,224,282 1997 14,454,335 1998 14,010,711 1999 11,495,247 2000 13,793,799 2001 17,020,000 2002 16,470,000 2003 15,990,000 2004 15,930,000 2005 16,170,000 2006 15,840,000 2007 15,940,000 2008 16,080,000 2009 16,150,000 2010 15,740,000 2011 16,040,000 2012 16,350,000 2013 16,400,000 2014 16,870,000 2015 16,550,000 2016 17,860,000

深圳市气候概况

深圳市气候概况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 深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短冬,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0℃,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7℃,历史极端最低气温0.2℃;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平均为15.4℃,7月平均气温最高,平均为28.9℃;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837.6h;年降水量平均为1935.8mm,全年86%的雨量出现在汛期(4~9月)。春季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的天气,盛行偏东风;夏季长达6个多月(平均夏季长196天),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秋冬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 深圳气候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均居全省前列,但又是灾害性天气多发区,春季常有低温阴雨、强对流、春旱等,少数年份还可出现寒潮;夏季受锋面低槽、热带气旋、季风云团等天气系统的影响,暴雨、雷暴、台风多发;秋季多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是旅游度假的最好季节,但由于雨水少,蒸发大,常有秋旱发生,一些年份还会出现台风和寒潮;冬季雨水稀少,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秋冬连旱,寒潮、低温霜冻也是这个季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备注:本站气压的统计没有进行迁站前后的高度差订正。 深圳市四季划分及四季气候概况 深圳市所处纬度较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适用于中原地区的用天文角度划分四季的方法,即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至翌年2月为冬季的划分并不符合深圳市的长夏短冬的特点。 以气候寒暖为具体指标的气候学季节划分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深圳的气候状况。按气候学划分标准:以5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10℃为冬季结束、春季开始,稳定>22℃为春季结束、夏季开始,≤22℃为夏季结束、秋季开始,≤10℃为秋季结束、冬季开始。按以上的标准划分,深圳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约63%的年份有短暂的冬季。以有冬季的年份统计春、秋、冬三季,按1981年至2010年30年气候资料统计各季平均状况(极值按历史记录统计),可得出深圳市各季的大致情况。 深圳市各季的入季时间及各季平均天数、气温、雨量统计表 项\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入季时间最早12月21日3月27日9月28日11月29日最迟3月6日5月23日11月22日2月28日平均2月6日4月21日11月3日1月13日 平均季长76天196天69天24天 平均气温18.2℃27.6℃18.2℃14.8℃ 平均雨量275.4mm 1562.5mm 66.0mm 27.7mm 深圳的气候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多为季风低压、热带气旋所影响,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其余季节多受冷高压脊控制,盛行偏北风,天气较为干燥。下面以不同季节分别进行叙述。 一、春季(2月6日~4月20日) 春季是冷暖气流交替的季节,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的天气,有所谓“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之说。春季影响深圳的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但初春仍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少数年份在2月下旬仍可出现寒潮天气。春季降温的同时,多数伴着阴雨天气,是日照最少的季节。春季雨水总体较少,多数年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受暖湿气流影响,春季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开始活跃,常出现强对流天气,尤其是4月常出现短时强降水,造成局地城区水浸、积涝。春季常出现回南潮湿天气,通常出现在低温之后迅速回暖之时,其气候特征表现为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空气湿度大,有时相对湿度持续在100%。春季在沿海和内河河面常有局地大雾。 二、夏季(4月21日~11月2日)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 3972 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

深圳2010年

(本页无需填写,申报在线填写后由系统自动生成) 项目受理编号: 项目类别:(A重点、B一般、C非资助)立项项目编号: 所属学科名称: 所属学科代码: 2010年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医疗卫生类) 申请书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手机: 单位联系人:手机: 填报时间:年月日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制 二○一○年

(本页内容在进入系统填写前可见,同时可打印,需装订在申报书中) 填报说明 我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自2008年起采取网上申报、网上双盲评审,申请书的填写必须真实、准确,纸质版与电子版必须一致,如经审核纸质版与电子版有不一致或虚假信息,申请书将自动作废,本次申请无效。 一、申请书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逐条认真按要求填写。各项栏目不得有空缺,无此内容时可填“无”。 二、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项目名称需填中文全称,不用缩写或代名词。单位名称需与医疗机构注册名称一致。 三、封面左上角“项目受理编号”及“项目编号”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填写;右上角项目类别必须选择;所属学科代码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745-92)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填写规范的名称和代码。学科分类详细填至三级学科,无三级学科者,填至二级学科。 四、单位基本情况表由各单位统一填写,项目申请人打印装订在本人项目申请书中。 五、项目组成员应在纸质申请书上亲自签名,不得代签或冒签。表第十项承诺书,网上填写时不署名,打印书面申请书后第一负责人亲笔签名。 六、填写表第七项“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时不得出现项目负责人(含前三名)的姓名。 七、伦理审查需由单位伦理委员会进行,并由伦理委员会主任签名,盖伦理委员会章(伦理委员会无章者,盖单位公章)。 八、项目第一负责人所在单位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组其它成员所在单位均应作为协作单位并与承担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如不作为协作单位,则须由该单位出具该成员以个人身份参加此项目的证明材料。

深圳市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2010年工作评述

深圳市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2010年工作评述 撰稿人:张凯袁丽芳沈丽川 一、深圳市开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概况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自07年深圳市社会工作试点以来,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的开展十分迅速,已基本介入社会救助的各个领域。在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自然灾害救助等领域都活跃着社工的身影。 所谓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帮助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在获得物质方面救助的同时,得到精神方面的缓解和社会功能的恢复,逐步摆脱生活困境的专业性服务。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已初见成效,社会工作“叠加式”和“嵌入式”救助服务相结合的系统社会救助体系使以往的“消极性社会救助”逐渐转型为“积极性社会救助”发挥着积极“助人自助”的预防、复原和发展功能①。 截止2010年底,深圳市共有×个点开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提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的服务机构共计×家,社工岗位×个。社会救助社工在2010年度开展及时辅导×次,个案×例,活动×次,小组×个,总计服务×人次。 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实践活动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主要在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 (一)主要服务内容 1、基本生活救助服务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一方面注重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的提升;另一方面倡导、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专项社会救助服务 专项社会救助服务涉及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帮助服务对象申请助学津贴、医疗报销、法律援助等服务。 3、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 该救助服务是帮助暂时有困难的人员在获得物质方面救助的同时,得到精神方面的疏导和问题的解决,重新回归家庭,融入社会。主要包括情绪疏导、心理干预、行为偏差矫治等服务。 4、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自然灾害救助服务 此项救助服务是集紧急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危机干预服务。危机事件后面对的心理、生理、精神等方面都是社会工作危机干预的范围。(二)开展的重大活动 1、社区正面文化互动活动 由北斗社工策划的“情浓中秋、欢乐你我”社区正面文化互动活

中国历代人口统计一览表

中国历代人口统计一览表 战国末年: 公元前221年,估计全国总人口2000万。 西汉: 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2年,全国有户1223万,总人口5959.4978万。汉书-地理志下 东汉: 公元57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全国有户427.9634万,总人口2100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75年,汉明帝永平18年,全国有户586.0573万,总人口3412.5021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88年,汉章帝章和2年,全国有户745.6784万,总人口4335.6367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105年,汉和帝元兴元年,全国有户923.7112万,总人口5325.6029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156年,汉桓帝永寿2年,全国有户1067.7960万,总人口5647.6856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三国: 魏: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4年,全国有户66.3423万,总人口443。2881万。晋书-地理志 蜀:公元263年,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全国有户28万,总人口94万。通典-食货七 吴:公元280年,吴主皓天纪4年,全国有户52.3万,总人口200万。晋书-地理志 西晋: 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有户245.984万,总人口1616.3863万。晋书-地理志 南北朝: 刘宋:公元464年,宋武帝大明8年,全国有户90.687万,总人口468.5501万。通典-食货七 北魏:公元525年,魏孝武帝正光年,全国有户500万,总人口3200万。通典-食货七 北齐:公元577年,北齐幼主承光元年,全国有户303万,总人口2000万。通典-食货七

南陈:公元589年,陈后主桢明3年,全国有户50万,总人口200万。通典-食货七 隋: 公元609年,隋炀帝大业5年,全国有户890.7536万,总人口4601.9956万。通典-食货七 唐: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22年,全国有户300万。?? 通典-食货七。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全国有户615.6141万,总人口3714万。资治通鉴-卷208 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全国有户841.2871万,总人口4814.3609万。新唐书-地理志 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13年,全国有户906.9154万,总人口5288.0488万。新唐书-地理志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309万。通典-食货七 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2年,全国有户293.3125万,总人口1690万。通典-食货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