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2009级2班邓贻心

内容摘要: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重新评估和开

发天然染料已成为客观需要。本文章简要介绍了天然染料的染色机理、方法以及在部分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天然染料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并对天然染料的应用前景做出了乐观估计。

关键词:天然染料染色应用前景

0 引言

天然染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不经过人工合成,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1】。天然染料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其中以植物染料为主。矿物染料是各种无机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主要有棕红色、淡绿色、黄色、白色,经过粉碎混拼后可得20多个色谱;植物染料有茜草、紫草、苏木、靛蓝、红花、石榴、黄栀子、茶、崧蓝、荩草、柿子、紫草、墨水树等;动物染料有虫(紫)胶、胭脂红虫等。

天然染料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性和致癌性。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其色泽柔和、自然有特色,在高档真丝制品、保健内衣、家纺产品、装饰用品等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我国染料业的发展方向

2004年我国染料产量约59.83万吨,占全球产量的近60%,是世界染料主要的生产国,但我国要成为世界染料生产强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其关键因素在于是否环保。【2】

国际上老牌的染料强国为了保证原有市场和提高竞争力,已呈现出专业化、高档化、环保化、新型化的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染料业在产品创新能力、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环保型新产品缺乏,环境污染治理任务严峻,使我国染料工业缺乏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合成染料自19世纪中叶问世以来,由于色彩缤纷、色谱齐全、耐洗耐晒、价格便宜等特点,逐步取代了天然染料,成为纺织品最主要的着色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日益重

视,部分合成染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副效应愈来愈受到关注。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有100多种常用染料有可能产生致癌物质。不仅如此,随着地球石油资源的消耗,合成染料的原料问题已暴露出来,因此我国的科研人员开

始致力于开发“天然环保染料”和“环保清洁染整工艺”。

◆2 天然染料的性质

天然染料多数取自于植物,是有机化合物,强度较低,吸收光谱较宽。多数天然染料完全溶于水,但提纯后染料的溶解度变小,部分溶解的染料分子中含有羟基,加入碱性物质(如碳酸钠)可提高其溶解度。另外,有些天然染料需要分散剂分散,在溶液中形成聚集体,加热时解聚。不溶性天然染料如靛蓝在应用时可使其还原成无色可溶性物质。【3】天然染料的耐光,耐水洗牢度较差是导致至今未能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4】

◆3 天然染料的上染机理、方法

3.1 上染机理

天然染料的上染机理因染料和所染纤维类型而异,由于天然染料品种繁多,结构复杂,目前科研人员对各类纤维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

印度的Dr.Deepti Gupta对5种“天然染料对合成纤维的上染机理”进行了研究的结果表明,奈醌类染料Juglone、Alkannin和Bixin染尼龙、涤纶织物的吸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型,而Berberine与腈纶织物之间可形成离子键。天然小檗类染料上染丙烯腈纤维标准亲合力相当高,70℃和90℃时分别为33·9 kJ/mol和43·3 kJ/mol,其牢度性能与碱性染料类似,水洗牢度良好,但耐光牢度只有1级。这5种染料与合成纤维的染色焓是正值,说明染色是吸热过程。随染色温度升高,染料上染率会继续增加。此外,染料在水中是部分溶解的,可能是染料发生聚集,因此容易在高浓度时染得深色【5】。

日本也有研究天然染料上染蚕丝和棉纤维机理。莽草宁、苏枋等媒染型天然染料,是通过媒染剂与纤维分子形成络合物上染,但媒染前后色调有些变化。靛蓝等还原型天然染料,是通过染料分子的聚集吸附在纤维上,因而摩擦牢度较低。胭脂红酸等亲水型天然染料,水溶性好,具有阳离子性的化学结构,可以上染蚕丝【4】。

3.2 染色方法

由于天然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有较大差异,对蛋白质纤维和纤维素纤维而言,染色方法主要有无媒染色法、先染后媒法以及先媒后染法。对合成纤维而言,主要分为常压染色和高温高压染色。最佳染色工艺应根据染料性质而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同种天然染料,当使用不同的媒染剂染色,往往会使被染纤维呈现不同的色相。

◆4天然染料的应用

天然染料由于其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药物保健性能,引起了许多染料研究和应用机构的关注,其应用已涉及多个领域。

4.1 天然染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日本晃立公司批量开发了棕、绿、蓝3个色系的植物染料。大和染公司推出“草衣染色”,形染公司推出“靛蓝印花”。日本用全天然染料染色的纺织品有“西阵织”、“京友禅”、“大岛绸”等多种品牌,这一系列“草木染”纺织品被用作衬衫和睡衣的面料,或用于床单、被罩等家纺产品。美国Allegro天然染料公司可提供100多种色泽的棉用全天然染料。【6】

近年来,我国对天然染料的应用也正在积极的探索之中:中科院已制得用于棉和丝绸染色的天然黄(TR-Y)和天然绿(TR-G);“铜牛牌”系列童装选用纯天然植物染料系列染色;江苏三毛集团也已将植物染料用于制备高支天素丽环保型高档面料,效果较好。【7】

除此之外,许多天然色素还因其特殊的成分及结构而应用于新型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例如大黄防紫外线织物,【8】日本青森试验厂生产的可医治皮炎的艾蒿色织物以及印、韩、日等国用茜草、靛蓝、郁金香和红花染成的具有防虫、杀菌、护肤及防过敏的新型织物等等。

4.2 天然染料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一些天然染料,尤其是一些植物染料本身就来源于药用植物,因而它们在卫生及医药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9】。天然染料还被用于化妆品制造。例如唇膏中的色泽增强剂,美肤品中的各种染料等。

4.3 天然染料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天然染料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目前要使其商业化并完全替代合成染料是不现实的,因为天然染料在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4.3.1天然染料多来源于动植物,这使得它难以进行标准化生产。

以植物染料为例,即使是同一种植物,由于产地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及采集时间不同都会影响色素的组成及色泽,而这必然会导致染料的染色重复性差。再者,天然染料难以大量生产。由于动植物中色素含量较小,要想获得足够染料,就要大量采摘或砍伐植物,或者猎取动物。这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违背了使用天然染料染色以利于生态和环保的初衷。另外,许多天然染料也都是中草药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将它们大量用于染料的提取,也是不经济的。

4.3.2多数天然染料存在染色牢度差的问题,即使采用多种媒染剂也仍难达到要求,尤其是日晒牢度和皂洗牢度。传统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还存在着

给色量低,染色时间过长等问题。另外,大部分天然染料在染色时都要使用媒染剂,传统的媒染剂大多含重金属离子,其中有许多被列入生态纺织品所禁用的名单。

◆5 天然染料研究的进展

5.1 天然染料的新来源

现今人们发现细菌、真菌、霉菌等微生物产生的色素在继动植物之后,也可作为天然染料的来源。

英国研究人员指出:掌状革菌、粗毛纤孔菌等大型真菌都可以作为天然染料用于染色。日本蚕丝昆虫农业技术研究所与蚕丝商社合作研究,发现了能产生青紫色色素的微生物,并将其用于染色。霉菌色素也可用于染色。我国的研究人员尝试用红曲米色素来染丝绸,获得了美丽的深红色。【10】

5.2 提取和处理天然染料的新方法

天然染料的传统制备方法有水萃取、蒸馏、柱层析等,缺点是染料粒径大,色牢度不好。为提高色素萃取的功能,研究人员用乙醇代替水作溶剂,此法非常适用于难溶染料。用超声波和微波对染液进行处理可改善染色效果。有证据表明,在媒染剂存在下,对棉织物进行天然染料染色的超声波和微波实验,结果显示,超声波和微波的振荡加速了染料的渗透,提高了染色深度。

5.3 应用领域上的新进展

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用天然染料染合成纤维。用Chavlikodi染料对腈纶织物染色,可得到黄棕色和暗橙色。【11】氯化亚锡和明矾作为媒染剂时,上染率高。用硫酸铜时,耐光牢度很好。天然染料黄檗中所含的小檗碱是目前所知的天然染料中惟一的阳离子染料,它也可以用来染丙烯腈纤维。聚酰胺纤维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可用离子型染料如酸性和金属络合染料,也可用分散染料染色。天然染料中的紫草、胡桃、胭脂树等适合上染聚酰胺纤维。虫胶、姜黄、洋葱、茜草、紫草和大黄等天然染料都可用于涤纶染色。它们的分子量很小,并具有疏水性,这些天然染料上染聚酯的机理与分散染料类似。

◆6 结束语

在回归自然重视环保的今天,植物染料以其无毒、无害、无污染、色调高雅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有许多科学家正在研究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性能的对比,证实天然染料可提供与合成染料同样严格的制造标准,

不久,天然染料将作为纺织染料的环保型替换品。

日本、韩国、朝鲜、印度、英国、美国等国家使用植物染料印染的天然纤维织物已作为一种时尚,况且该市场正逐渐向世界扩展。

现在我国也重视开发利用植物染料和天然色素。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对植物染料的研究存在低水平重复,植物染料的开发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它的发展潜力与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但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植物染料综合功能的发现(如药理保健)以及人文资源的开发,植物染料作为合成染料的一种补充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Deepti Gupta.Mechanism of dyeing synthetic fibre swith naturedyes [J]. Colourage, 2000, (3):23

【2】李可.天然染料应用前景广阔[J].纺织信息周刊,2005,11(14):282-42 【3】Guota S.Natural dyes:areal alternative [J]. International Dyer,2002(3):20-22;29-33

【4】王潮霞.天然染料应用研究进展[J].染整技术,2002,12(6):15-18 【5】李清蓉,陈宁娟.天然染料等同体茜素的染色热力学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1999,19(2):31-35.

【6】李辉芹,巩继贤.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3,(1):36-38.

【7】赵学恒,于伯龄.丝绸的天然染料染色[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1998,18(2):6-10.

【8】冯新星,陈建勇.天然染料大黄防紫外线性能的研究[J].纺织学报,2004,25(1):13.

【9】黄秋宝,余志成.姜黄染料在毛织物中的应用[J].毛纺科技,2003,(4):25-28.

【10】江苏南,李云明.天然色素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J].印染, 1998,(11):15.

【11】ML Gulrajani,Deepti Gupta,Maulik S R.Studies on dyeing with natural dyes[J].Indian Journal of Fibre Textile,1996,(2):69.

生态燃料的应用与发展

《染整概论》课程论文 生态燃料的应用与发展题目: 学生姓名李垂彪 学号3100307121 所在班级:非织造101 2013 年12月

生态燃料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重新评估和开发生态染料已成客观需要。文章重点介绍了生态染料的染色机理以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生态染料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提出了解决其局限性的一些思路,并对生态染料的应用前景做出了乐 观估计。 关键词:生态染料;染色;应用研究;进展。 根据英国染料和染色家协会给出的定义,生态染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 Abstract:With the strengthening eco-friendly coception and harmless to human health,it has become objective demands to re-evaluate and develop naturaldyes.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classes,dyeingmethod andmechanismof natural dyes.Furthermore,natural dyes.applicationswere elucidated in each field,andtheir limit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referred to during the using process,too.Based on some researching developments,it can be convinced thatnatural dyes will have a good prospec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natural dyes; dyeing;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生态燃料是指以柴油和汽油、航空油品、煤油、甲醇、乙醇等为基础进行科学的调配而成的新型生态燃料。生态燃料应具备提高燃烧值、降低成本、降低排放、可再生资源,存储运输较传统燃料安全、充分利用回收资源再利用等特点。由于生态燃料的这些特性,其可推广性备受青睐。现在生态燃料正全力发展,长征5号也将全部使用生态燃料。 1 生态染料的上染机理 生态染料的上染机理因染料和所染纤维类型而异,由于生态染料品种繁多,结构复杂,目前对 各类纤维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印度的Dr.Deepti Gupta研究了5种生态染料对合成纤维的上染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奈醌类染料Juglone、Alkannin和Bixin染尼龙、涤纶织物的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型,而Berberine与腈纶织物之间可形成离子键。生态小檗类染料上染丙烯腈纤维标准亲合力相当高,70e和90e时分别为3319 kJPmol和4313 kJPmol,其牢度性能与碱性染料类似,水洗牢度良好,但耐光牢度只有1级。这5 种染料与合成纤维的染色焓是正值,说明染色是吸热过程。随染色温度升高,染料上染率会继续增加。此外,染料在水中是部分溶解的,可能是染料发生聚集,因此容易在高浓度时染得深色。 2 生态染料的染色方法 由于生态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有较大差异,对蛋白质纤维和纤维素纤维而言,染色方法主要有无媒染色法、先染后媒法以及先媒后染法。对合成纤维而言,主要分为常压染色和高温高压染色。最佳染色工艺应根据染料性质而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同种生态染料,当使用不同的媒染剂染色,往往会使被染纤维呈现不同的色相。 3 生态染料的应用 生态染料由于其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药物保健性能,引起了许多染料研究和应用机构的关注, 其应用已涉及多个领域。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艺以及研究现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艺以及研究现状张安玉1309050319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艺以及研究现状 张安玉 摘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染料敏化剂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综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光阳极上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改性方法;阐述了敏化染料和氧化还原电解质的要求、特点和分类。指出高性能半导体薄膜、光谱响应宽稳定性好的敏化染料以及高效全固态电解质的研发与应用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敏化染料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如何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可利用的能源是物理和化学界的重大课题.其中太阳能电池是研究的热点项目,目前发展最成熟的是硅基太阳能电池,该类型电池实验室光电转换效率已接近25%,与理论值的29%非常接近。但是它对材料的纯度要求较高,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昂贵,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目前发展成熟的太阳能电池是硅基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达到25% 以上[1],但是它对材料的纯度要求高、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昂贵,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1991 年,瑞士洛桑高等工业学院的Gratzel 教授及其小组报道了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的光电转化效率为7.1%[2],从此由于它简单的制作工艺、相对高的光电转化效率、低廉的成本等优点迅速成为广大科学家及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与重点。1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结构与原理 1.1结构 DSSC 的结构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光敏染料太阳能电池的构造和原理如图1,一般是由光阳 极、敏化染料、氧化还原电解质以及对电极(通常为铂电极)组成。其中光阳极包括:透明导电基底(这里为导电玻璃)、纳米多孔半导体。 图 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示意图

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84 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杨国华1,黄统琳1,姚忠亮3,刘明华1,2 (1.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640; 3.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福建 福清350300) 摘 要:利用吸附法进行废水处理,具有适应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有用物料以及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随着现有吸附剂性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型吸附剂的研制成功,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主要对活性炭、吸附树脂、改性淀粉类吸附剂、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改性壳聚糖类吸附剂以及其他可吸收污染物质的药剂、物料等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概述。 关键词:吸附剂;吸附法;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23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801239)。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便回收或去除它们,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利用吸附法进行物质分离已有漫长的历史,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吸附法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在化工和环境保护方面,吸附法主要用于净化废气、回收溶剂(特别适用于腐蚀性的氯化烃类化合物、反应性溶剂和低沸点溶剂)和脱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后者的应用范围包括脱色、除臭味、脱除重金属、除去各种溶解性有机物和放射性元素等。在处理流程中,吸附法可作为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的预处理,以去除有机物、胶体及余氯等,也可作为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手段,以便保证回用水质量。利用吸附法进行水处理,具有适应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有用物料以及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随着现有吸附剂性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型吸附剂的研制成功,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吸附剂是决定高效能的吸附处理过程的关键因素,广义而言,一切固体都具有吸附能力,但是只有多孔物质或磨得极细的物质由于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才能作为吸附剂。工业吸附剂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吸附能力强; (2)吸附选择性好; (3)吸附平衡浓度低; (4)容易再生和再利用; (5)机械强度好; (6)化学性质稳定; (7)来源广; (8)价廉。 一般工业吸附剂很难同时满足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吸附处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吸附剂。目前,可用于水处理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吸附树脂、改性淀粉类吸附剂、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改性壳聚糖类吸附剂以及其他可吸收污染物质的药剂、物料等[1] 。本文主要对上述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概述。 1 活性炭 吸附剂中活性炭应用于水处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60年代后有很大发展,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已在活性炭的研制以及应用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制作活性炭的原料种类多、来源丰富,包括动植物 (如木材、锯木屑、木炭、谷壳、椰子壳、 2009年第6期 2009年6月 化学工程与装备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2011-11-29 13:42:34 资料来自网络,搜集整理后形成 中国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几经挫折磨难,很多书籍工艺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流传下来,但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文化依然有很多,我们在使用汉字、汉语,还有我们的民族服饰—汉服等,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等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有“丝国”、“瓷国”等称呼。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丝绸制作衣裳了,而汉服的制作也与很多工艺、审美有关,汉服上的图案、色彩、印染、织绣等在诗词文献中都有记载。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服的消失,使得今天人们读到汉服相关的诗词文献时,犹如“盲人摸象”出现了很多错误,也不利于我们的理解,如今我们重新穿上了汉服,但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与汉服有关的诗词文献,就简单介绍下染色、植物染料及颜色方面的常识。 ?天然染色? 中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天然染色中使用植物染料为最多,用途也最为普遍。如树皮、树根、枝叶、果实、果壳;花卉的鲜花、干花、花叶、花果;水果的外皮、果实、果汁,及草本植物、中药、茶叶等很多都可以用来染色。矿物类染料,如朱砂、赭石、石青等,动物染料,如胭脂虫,紫胶虫、墨鱼汁等。 远在周朝就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染草之官-又称染人。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以及日本古代染色中有名的『草木染』亦是。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宋应星.《天工开物》:“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蓝,后来逐渐发现了蓼蓝、马蓝、木蓝、苋蓝等诸种可以制靛之蓝。 赤色,中国古代将原色的红称为赤色,而称橙红色为红色。中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硫化汞)。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汉代起,大规模种植茜草。但茜草不是正红而是暗土红色,后世逐渐发明了红花染色技术,得到了鲜艳的正红。 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用柘黄染出的织物在月光下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现赭红色,其色彩很眩人眼目,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帝的服色。宋代以后皇帝专用的黄袍,既由此演变而来。 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柏叶等。中国自周朝开始采用,直至近代,才为硫化黑等染料所代替。掌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间se。

中国染料行业发展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中国染料行业发展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行业发展现状 染料是指能将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主要应用于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食品、皮革、造纸、涂料、油墨等领域,染料的最大用户是纺织印染行业,其用量占染料产量的90%。 印染时需先将染料制成水溶液、有机溶液、悬浮液等染液,当染液与纤维进行接触时,染料分子通过吸附、扩散以及一系列其他物理化学的作用,从染液转移到纤维等染物上,从而使其着色。 染料工业的发展与纺织工业、纤维工业和印染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古代社会仅限于麻、毛、丝、棉等几种天然纤维制品的染色,染色品种和产品质量在几千年里并没有发生突跃性的革新与改变,而近代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合成纤维的不断出现,对染料的应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染料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了染料生产加工技术的革新与进步。 染料工业的发展也与化学原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过去的天然染料主要是从动植物、矿物中提炼和生产加工,资源有限、工艺复杂、品质不一。现在的合成染料则以品种众多、技术成熟的石油化工产品、煤化工产品作为主要生产原料,使得染料品种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扩大至数千种,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

产。合成染料的出现使得染料生产加工真正成为有机化工与精细化工的重要结合点,有机合成技术、重结晶技术、研磨成型造粒技术、光谱学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测色配色技术、配伍理论和配方技术、量子理论和辐射技术,这些物理学界、化学学界重大技术发明的不断出现和积累,催生着染料工业的不断衍变和发展,促成了染料品种的迅速扩大和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 依据染料本身的性能、应用方法和应用对象,可以将染料主要分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等。该等主要染料的应用领域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在众多染料产品中,市场应用最多的是分散染料及活性染料,上述两类染料产量约占染料总产量的75%。

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DOC)

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国产天然气的不断上产、大型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特别是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等大型长输管道的建设,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我国的天然气利用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预计未来随着供气气源的多元化,供气管网的网络化,天然气的覆盖面积和利用领域将更加宽广,将在节能减排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天然气利用市场 1总论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有专家认为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时代。目前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约为24%。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9》,2008年全世界天然气产量为30656亿立方米,消费量为30187亿立方米。预计,全球天然气产业在未来仍将持续发展。 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天然气普及率还比较低,我国天然气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天然气在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长期在3%左右徘徊。有专家认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发育过程和国外其它发达国家的天然气市场发展过程一样,也将经过启动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2004年月12月30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正式商业运作,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市场发育阶段由启动期向发展期迈进,预计这一阶段将持续到2030年。在此期间,我国的天然气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快,逐步形成全国天然气统一骨干管网;国内各大气田的天然气产能建设和产量将迅速增长,进口天然气渠道将不断拓宽,非常规天然气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供气格局。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持续提高。 2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 2.1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各行业对各类能源的巨大需求。1999

印染废水处理发展现状研究

印染废水处理发展现状研究 1.引言 印染废水是以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 量较大,每印染加工一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为废水。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106—4*106m3。印染废 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传统 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法,以下就对其处理现状及未来发展做出概述。2.我国印染废水现状、特点 2.1印染废水现状 纺织印染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用水量和排水量也急剧增长。纺织工业发展主要阻碍之一就 是低碳问题,环保的主要问题是废水,而约80%纺织废水来自印染行业。实际上印染行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比重 占99.6%,非公有制企业占95%。若以纤维加工量的70%需进行印染加工计,则年排放 废水在30亿吨左右。故由此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及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而要实现印 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印染行业的污染问题。 印染厂废水处理成功的实例很多,但成效不佳的也不少,其原因大致以下几种情况:(1)印染厂未分析自身特点,照搬他厂经验。(2)把城市污水处理的设计规范,用于印染废 水处理,仅改变一些参数,造成很大损失。(3)新技术新工艺未经中试直接用于工程, 造成很多失败。(4)生产工艺相近的废水,可采取相似的处理工艺,但仍需根据水质水 量适当调整参数。(5)实际运行技术和管理技术不当。 而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传统化学沉淀和气浮法对这类印染废水的COD 去除率仅为30%左右。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课题。 2.2印染废水特点 在印染工业中,废水的组成和污染程度随着加工纤维种类、数量、加工工艺和加工方式的 不同,水质和水量有很大的变化,污染物组分的差异也很大。①退浆废水,水量较小,污染物浓度高,主要含有浆料及其分解物、纤维屑、酸、淀粉碱和酶类污染物,浊度大。废 水pH值为12左右。用淀粉浆料时BOD、COD均高,可生化性较好;用合成浆料时COD 很高,BOD小于5mg/L,水可生化性较差;②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主要 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废水碱性很强,水温

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东输管道工程正式商业运作,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市场发育阶段由启动期向发展期迈进,预计这一阶段将持续到2030年。在此期间,我国的天然气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快,逐步形成全国天然气统一骨干管网;国内各大气田的天然气产能建设和产量将迅速增长,进口天然气渠道将不断拓宽,非常规天然气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供气格局。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持续提高。 1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 1.1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各行业对各类能源的巨大需求。1999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占全球的10.3%;2008年,这一比例增加到17.7%。 随着天然气工业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天然气市场消费量呈现爆炸式增长。1996年以前,由于天然气工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缓慢;1996年以后,随着大型长输天然气管道的陆续建成,天然气消费消费量迅速增长,至2006年,10年间消费量增长了2倍。 图1显示了2000年~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变化情况。从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趋势看,最近十年是天然气增长的快速期,年均增长接近5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4%。而2004年西气东输管道建成以来,全国天然气的市场消费量年均增长接近100亿立方米。根据统计,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已经达到780亿立方米,是2000年全国的天然气消费量的3倍多。

图1 2000年~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情 况图(108m3) 但是,从相对规模上看,多年来天然气消费在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始终在2%~3%左右。1996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为179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1.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2008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78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3.6%,仍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4%。这既说明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潜力仍然大,也表明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实现2020年8%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从天然气的供气气源来看,2006年以前,我国天然气消费所有用气均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以及个别地方公司供应的国产天然气。2006年后随着国内第一个进口LNG项目——广东深圳大鹏LNG项目的实施,我国开始利用境外的进口天然气。随着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我国实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战略,落实的进口天然气项目将越来越多,进口天然气占我国的天然气消费比例将会越来越高。 1.2利用天然气的区域更加广泛 “九五”之前,我国尚未大规模修建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天然气消费基本上是“就近利用”,主要集中在油气田周边,生产区基本上就是消费区,其

我国天然气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天然气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周庆凡 2009-06-05 编者按: 当今时代,为避免日益严重的生态和气候灾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此历史大背景下,作为清洁能源的全球天然气产业近年来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天然气产业仅处于发展初期,天然气资源总量大,勘探开发程度低,市场需求缺口大,天然气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作为国内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商之一,XX近年来大力推进“天然气大发展”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川东北的普光、元坝、通南巴,川西的新场、大邑,北方的鄂尔多斯,东北的松南,天然气勘探四面突破;普光、大牛地、松南,大气田建设迅速推进;川气东送、榆济,天然气管线建设快马加鞭……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能成倍增长。XX成为推动国内天然气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本期特别推出了一组关于XX“天然气大发展”的专题报道,对近年来XX推动天然气快速发展的状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希望通过这些报道,能初步反映XX近年来在推进天

然气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展现XX人在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中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揭示XX 在天然气发展上面临的诸多挑战,从而进一步促进XX的天然气大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天然气勘探不断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型气田,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同时相继建成了一批天然气长输管线,开拓了天然气消费市场,实现了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展现了我国天然气工业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开发洁净天然气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是天然气资源大国,发展天然气是大势所趋。 天然气工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我国天然气工业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天然气发展的大好局面。 一是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十五”以来,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已经驶入快车道,先后在XX、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莺-琼、东海、松辽等盆地获得天然气大发现,基本形成了川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海上等一批天然气生产基地。2000年~2007年,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3.6万亿立方米,年均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5199亿立方米。2007年新增天然气探明

近红外吸收功能菁染料的研究进展_孙成才

近红外吸收功能菁染料的研究进展 孙成才,霍冀川,雷永林,吴瑞荣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621010) 摘要 主要综述了在近红外吸收功能菁染料的合成过程中所使用的缩合剂及其特点、典型合成反应,并且综合分析了菁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稳定性与其结构的关系,简述了近红外吸收功能菁染料的应用途径,从中归纳出了近红外吸收功能菁染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功能菁染料 近红外吸收 合成 The Advance of Stu dy on the Near-infrared Absorbing C yanine Dyes SUN Cheng cai,HUO Jichuan,LEI Yong li,WU Ruirong (Colleg e of M a terial Science and Eng ineering Sichuan,Southwe st U niv 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M ianyang621010) A bstract I n this pape r,co nsendatio n reagent and its trait used in sy nthesis of cyanine dy es and ty pical r eac- tion of sy nthesis of cy anine dyes a re summarized.T 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o f the dy es and the stability o r ab-so rbing peak,and their fields of applications a re analyzed.T he prog ress directio n a re summed up. Key words cy anine dyes,near-inf rared abso rbed,sy nthesis   0 引言 近红外光是指波长在0.78~2.52μm之间的电磁波,即紫外-可见和中红外分析的中间波段。由于吸收近红外光的物质少,所以近红外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很小、对物质的透明性好,是一个新兴的、具有独特功能的光学领域。近红外技术则用于研究近红外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关系,在军事侦察、红外伪装、物质分析、医疗检测、感光、光聚合、非线性光学材料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近红外吸收功能的物质正不断被发现,例如:菁染料、酞菁染料、金属络合物染料、醌型染料、偶氮染料、游离基型染料、芳甲烷型染料等。 菁染料是指发色团共轭体系两端建立在N-N原子间的脒离子插烯物,而且两个氮原子及部分多甲川链为杂环核的组成部分。由于共轭链的结构特点,菁染料分子可修饰性强、吸光系数高、吸收波长可调范围大,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一类,并且已有很多应用的实例。近红外吸收型功能菁染料近几年发展很快,在合成方法、性能改进以及应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1 近红外吸收功能菁染料的合成 1.1 典型缩合剂 近红外吸收功能菁染料的合成主要是由杂环化合物的α甲基与两端连有两个活性基团的缩合剂反应生成,其中缩合剂的选择非常重要。近年来人们使用最多的两种缩合剂[1~11]的结构如图1中a,b所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制备过程简单,而且由1a合成的染料在光稳定性等方面性能较好,应用广泛,图1b则是在近期文献中唯一用于合成多甲川链非取代近红外吸收菁染料的缩合剂,因此受到研究者们的更多关注。除此之外,还有缩合剂图1c[12]、图1d[13]、图1e[14,15]等,其中图1c中的两个活性基团的反应条件不同,通过它可以容易得到不对称菁染料,而图1d 是由最常见的小分子物质经过多步常规反应制得的。虽然操作繁琐,但是沿着这条思路可以实现多甲川链的多基团取代,加大染料分子的可修饰度,有望得到综合性能更优良的功能染料 。 图1 缩合剂的结构 Fig.1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sendation reagent 1.2 合成反应 典型的近红外吸收功能菁染料是经缩合剂,由一步反应直接得到的(如图2中a,b所示[2]),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产率也较高。不对称菁的合成则是通过两步反应实现的(如图2中c、d所示[3,12]),因此,与合成对称菁相比,操作相对复杂,产率低,但是,不对称菁功能染料往往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的新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图2d中所使用的缩合剂与图2a相同,S.S.Ramos等[3]指出,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使反应分步进行,从而可以实现不对称菁的合成。

浅析天然植物染料性能及发展现状

浅析天然植物染料性能及发展现状 伴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提升,传统的天然植物染料凭借其无毒、无害、色彩优雅、抗菌保养等性能重新回归到现代市场上,并赢得了一席之地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标签:植物染料;环保;无毒;抗菌;性能 人类使用染料作为装饰自身及所需用品的历史长达三千余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染料的来源取材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染料的取材从最初的天然材料逐步演化到现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合成或化学染料,色彩的多样性、饱和度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其所含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不可忽视。而传统的植物染料取材广泛、工艺简单容易实现,而且无毒、无害、色彩优雅、抗菌保养,加之其内几乎不含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物质成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染料原本的性能和特点,能保证产品的环保及天然性。 1 植物染料来源及发展历史 1.1 植物染料来源 植物染料的来源极为广泛,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在自然界中是可降解的,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向往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求。据《染料植物谱》记载,植物的树皮、叶子、根、茎、花、果实以及全草等都可用于提取染料。 1.2 植物染料的发展历史 植物染料工艺起源于我国。早在夏代至战国期间,人们便开始研究植物染料的生产及使用方法,朝廷还专门设立了负责征集染料的染色管理的官职及相应的官方管理结构[1]。先秦时期,人们开始逐步掌握了种植蓝草,并对其提取染料的工艺。发展到秦汉时期,以紫草、蓝草和茜草等植物为原料的染料应用逐渐普及。隋唐时期,植物染料在染色工艺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到了明清代时期,染料植物的种植、提炼及印染技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那时起我国的染料产品走出国门,给世界带来了独一无二的色彩。 从1856年英国化学家珀金发明苯胺紫开始[1],合成及化学染料产业迅速发展。以其色彩多样、制作方便的特点而迅速占领了市场。时至今日,在沉寂了一个多世纪后,植物染料以其独特的性能特点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 2 植物染料的性能特点 在当今化学染料盛行的时期,植物染料强势回归必定有它显著的优势。 2.1 安全环保性能

中国LNG应用现状及前景

一、慨述 近年来,随着世界天然气产业的迅猛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已成为国际天然气贸易的重要部分。与十年前相比,世界LNG贸易量增长了一倍,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10年国际市场上LNG的贸易量将占到天然气总贸易量的30%,到2020年将达到天然气贸易量的40%,占天然气消费量的15%。至202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继续以年2%~3%的增长率增长,而LNG在天然气贸易市场中所占份额也将逐步增大,达到8%的年增长率。LNG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发展势头如此强劲,地位越来越重要,这都得益于世界LN6应用技术的发展。世界上普遍认为:液化天然气工业是当代天然气工业的一场革命,其发展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从液化,储存,运输,汽化到终端利用的一整套完整的工艺技术和装备。 LNG是天然气的一种储存和运输形式,其广泛使用有利于边远天然气的回收和储存,有利于天然气远距离运输,有利于天然气使用中的调峰和开拓市场,以及扩展天然气的利用形式。 我国早在六十年代,科委就制订了LNG发展规划,六十年代中期完成了工业性试验。石油管理局威远化工厂拥有国最早的天然气深冷分离及液化的工业生产装置,除生产He外,还生产LNG。进入九十年代,我国进一步开始了液化天然气技术的实践,中科院低温中心联合有关企业,分别在和研究建成了两台液化天然气装置,一台容量为每小时生产0.3方LNG,采用自身压力膨胀制冷循环,

一台容量为每小时生产O.5方LNG,采用氮气膨胀闭式制冷循环。与国外情况不同的是,国天然气液化的研究都是以小型液化工艺为目标。 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在液化天然气技术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国外技术,第一台事故调峰型天然气液化装置于2000年在上海浦东建成,第一台商业化的天然气液化装置于2001年在中原油田建成。这标志着,在引进国外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基础上,国天然气液化应用技术开始全面推开,随后在新疆,等地相继有多个LNG工厂建成投产,促使我国天然气从液化,储存,运输,到终端使用的LNG应用技术的全面发展。 二、中国LNG应用技术发展现状 从2001年中原油田建成的第一套商业化天然气液化装置开始,到目前近十年的时间,我国LNG应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立起了涉及天然气液化,储存,运输,汽化和终端使用,以及配套装备各个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LNG产业,成为了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1。天然气的液化、储存和运输 目前,我国已建成近20套LNG生产工厂,总规模达到了年产LNGl46万吨,在建和待建的还有10套,总规模达到了年产LNGl20万吨。 前期的工厂大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与国技术相结合完成,中原天然气液化装置由法国索菲燃气公司设计,使用丙烷和乙烯为制冷剂的复叠式制冷循环。新疆广汇天然气液化装置由德国林德公司设计,采用混合制

菁染料及其功能化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和近红外荧光成像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进展, 2016, 6(4), 109-115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0d16018906.html,/journal/aac https://www.sodocs.net/doc/0d16018906.html,/10.12677/aac.2016.64017 文章引用: 黄红香. 菁染料及其功能化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和近红外荧光成像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分析化学 Research Progress in Cyanine Dyes and Their Functionalized Nanocomposites Used for Bioanalysis and Near-Infrared Molecular Fluorescent Imaging Hongxiang Huang Department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of Fudan Universit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Polymers, Shanghai Received: Oct. 11th , 2016; accepted: Nov. 1st , 2016; published: Nov. 7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0d1601890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Cyanine (Cy) compounds can produce strong fluorescent emission in the near infrared region after radiation and be easily modified with various substituents, thus they have been recently widely used as fluorescent probes to bind with bio-molecules, cells and tissues. The as-prepared lumi-nescent materials have provided a facile route for the bioanalysis, molecular fluorescent imaging and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especially for the tumou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this work, we reviewed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applications of several well-known cyanine derivatives such as Cy3, Cy5, Cy7, Cy3.5, Cy5.5, and their bio-nanocomposites produced with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as luminescent probes in the fields of bioanalysis and near infrared molecular imaging. Keywords Cyanine, Bioanalysis, Near Infrared Image, Bio-Nanocomposite, Fluorescence 菁染料及其功能化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和 近红外荧光成像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黄红香 Open Access

植物染料的应用及发展

第一部分:植物染料及其历史: 印染行业通常使用的合成染料的原料都是芳香烃类的化工产品,因此多数合成染料都对人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分解出20余种有致癌或过敏的禁用偶氮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离解出铅(Pb)、铬(Cr)、镉(Cd)、钴(Co)、铜(Cu)、镍(Ni)和汞(Hg)等重金属离子。即使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染料也不一定是安全的染料,其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尤其是儿童服饰及贴身纺织品。现阶段各印染企业使用的所谓环保合成染料都仅仅只是在现有的病理学检测条件和现有标准条件下通过检测的染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理学的研究发展,它们中相当部分也将进入禁用染料的行列,因此合成染料的使用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受到限制。 此外合成染料的生产过程还会带来严重的的环境污染。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约每天达3-4万M3。印染厂每加工100m织物,产生废水3-5M3。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这些废水如果排入江湖,用于农田灌溉或作为饮用水,可对人类产生长期毒害,后果严重。 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各种纤维材料加工中的染料﹑助剂和纤维上所含杂质;染整加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化学品:染料、表面活性剂、荧光增白剂、柔软剂、烧碱、硫酸、盐酸、磷酸、硫酸钠等。而且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还会挥发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1,2]。 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出现的天然植物染料不但其色泽自然有特色,而且无毒无害,对人皮肤无过敏性和致癌性,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在真丝制品、纯棉制品、保健内衣、儿童服饰、家纺产品、装饰用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第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人指出: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新的转型,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应彻底实施绿色战略。 我国是世界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和消费第一大国。20世纪是人类快速发展的100年,然而人类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纺织业是世界上一个庞大的轻工业,它对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危害人体健康,而纺织业最大的污染源来自染整加工。对此,1987年联合国提出“可持续

环保染料

环保染料现状与发现趋势轻化091 梁维华

环保染料的定义 ?环保染料,是指符合环保有关规定并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染料。

环保染料应符合的条件 ?不含或不产生有害芳香胺; ?染料本身无致癌、致敏、急毒性; ?使用后甲醛和可萃取重金属在限量以下;?不含环境激素;不含持续性有机污染物;?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化学物; ?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化学物质; ?色牢度和使用性能优于禁用染料。

环保染料介绍 ?环保型分散染料 ?环保型活性染料 ?环保型酸性染料 ?环保型硫化染料 ?环保型还原染料 ?环保型阳离子染料 ?环保型直接染料

?比较容易通过REACH注册要求的分散染料有 BASF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连续染色的Dispersol C-VS分散染料,日本化药公司适用于 涤锦织物染色的Kayalon POlyesters LW分散染料,亨斯迈Cibacet EL分散染料、BASF公司Compact Eco-CC-E(Eco-CC-S)分散染料、德司达DianixAC-E(UPH)染料。

?活性染料是我国棉织物和含棉织物的主要染料, 但个别活性染料属于禁用染料,如活性黄K-R、 活性蓝KD-7G、活性黄棕K-GR、活性艳红H-10B、活性黄KE-4RN等,这些染料难以满足REACH注册要求。 ?双活性基活性染料近几年在中深色染色中应 用较为广泛,环保型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得到了重 点开发,基本符合REACH注册要求,新型环保染料的需要相应的应用技术,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新 工艺、新技术开发。对部分环保型双活性基活性 染料的连续轧染焙固法、汽固法和轧蒸法工艺实 验表明,环保染料同样具有工艺适应性,应有针 对性地选用。

2017年新版中国天然气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7月出版

文本目录 1、天然气行业概况 (6) 1.1、全球天然气行业概况 (6) 1.2、我国天然气行业概况 (10) 2、供给端:国产气增产与进口气稳增齐头并进 (16) 2.1、我国天然气勘探逐步深入,难度加大 (16) 2.2、非常规天然气有望成为未来国内增产的主力 (18) 2.3、进口管道气格局形成,进口量稳定增长 (21) 2.4、进口 LNG 增长较快,长约合同保障供应能力 (24) 3、中游输储:管道与 LNG 接收站建设加速 (27) 3.1、天然气主干管网初步形成,区域管道仍需完善 (27) 3.2、管输定价面临调整,价格改革正当其时 (29) 3.3、LNG 运输方式多元化,船运发展迅速,铁运值得期待 (30) 3.4、LNG 接收站加速建设 (31) 3.5、储气库成我国天然气发展最大瓶颈 (33) 4、需求端:四大类需求齐增,看好细分市场需求 (36) 4.1、四大类需求齐增,城镇用气和发电用气增长明显 (36) 4.2、天然气动力车船发展空间大 (44) 5、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47) 5.1、新奥股份:建设 LNG 接收站,向清洁能源战略转型 (47) 5.2、中天能源:油气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48) 5.3、新潮能源:传统业务剥离,海外收购油气资产 (49) 5.4、广汇能源:海外收购油气资源,多方合作积极扩展 LNG 下游 (50) 5.5、陕天然气:陕西省天然气管道龙头,定增加快管网建设 (51) 5.6、国新能源:受益于“气化山西”,积极拓展产业链 (52) 5.7、金鸿能源:中下游一体化的民营燃气巨头 (53) 5.8、胜利股份:战略转型完成,天然气业务加快发展 (54) 5.9、新奥能源:领先的燃气分销商,积极布局 LNG 和售电业务 (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