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理论文

地理论文

地理论文
地理论文

学校:班级:姓名:

广州市环境调查(一)对环境的调查经过及结果 (2)

(二)我市存在的环境问题

1、水污染的问题 (4)

2、汽车污染的问题 (5)

(三)保护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1、我对环境环保的小建议 (6)

2、环保小标语 (6)

2、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加强我市河涌、湖库水质巡查工作 (7)

3、市环保局采取措施落实“惠民66条”取得明显成效 (7)

广州,我们美丽的家乡,她境内源远流长的珠江河水,惠泽着渔村人民,孕育了广州的文明。改革开发以来,家乡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的广州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然而经济的发展、工厂不断的建设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家乡附近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冀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1﹏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到图书中心查阅了一系列图书、报刊资料,以便更好的了解家乡概况,历史沿革、发展规划;到市环境保护局索取了有关环境监测数据;在家乡附近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况;走访了城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只能以主观估测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1.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

本次城区实地调查,我们一共选取了五个观察地点(分别为西樵大桥附近、灵山公园附近、灵岗河、灵山一中附近、大岗东流附近、)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观察表明,大岗东流附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西樵大桥靠近工业区大气有少许刺激气味,晴天时大气能见度不太高。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如灵岗河的河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表明,其PH为酸性。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水质变黑发臭是水中氨氮含量超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据调查这种状况主要是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造成的。

﹏2﹏

2.企业调查结果:

我们走访了几家造纸厂和钢管厂,发现这些企业内都有一定的污染治理设施,排出的废水的水质都较好,能达到排放要求,有的企业还能够将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3.居民调查结果:

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家乡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经过环保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努力,几年前脏臭的河水如今已经变得清澈了许多,污浊的空气也变得新鲜了许多,我们周围的环境状况确实改善了许多,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还有一些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市区内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的临沂城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强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目前这种环境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

﹏3﹏

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地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水污染的问题:

不从体制上解决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喝上一口干净的水,对于老百姓来说,都会是一种奢望。据官方当年公布的数字,全国有90%的河流湖泊受到了污染,预计3.6亿中国(总人口约13亿)民众缺乏安全的饮用水,“水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而根据我国各地环保局的调查显示,被很多业内专家

沉重地称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自来水,如今也是频频告急。有人算过一笔账,高污染企业每吨废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 1.2~1.8元,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这使得一些企业宁愿认罚也不愿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假如持续这样下去,那么我们能指望可以生存在一个有干净水的地方吗?

﹏4﹏

汽车污染问题:

广州社情民意中心根据2001年至2004年的环保追踪调查发现,汽车尾气、灰尘、噪声等已成为市民不满意见集中的问题。特别是汽车尾气,连续四年被市民列为环境污染最突出的方面,同时被市民视为是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问

题,而且不满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在2001年的调查中,市民认为汽

车尾气污染严重、危害身体最大的比

例分别为64.3%、48.3%,到2004年

则上升为79.5%、66.5%,分别提高了

15.2、18.2个百分点。按照国际惯例,

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社会迎

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高峰期;当人均GDP达到4000~5000美元时,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就进入汽车大众消费时代。广州的人均GDP现已超过5000美元,机动车总量达到170万台,已率先进入汽车社会。

环保工作面临汽车社会带来的新挑战,汽车废气、噪声的污染形势严峻。国家环保总局预测,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将达到79%。广州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大众汽车消费的步伐越来越快,目前广州每天新上牌的汽车有400~500辆左右,汽车保有量以近10%的年增长速度扩张,预计未来5~10年,广州的汽车拥有量将成倍增加,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污染将愈加严重,问题会更加突出。有环保专家对此提出,如何从全社会的角度综合性考虑治理问题,如何提出多方面有针对性措施来应对,十分迫切和必要。

﹏5﹏

我对环境环保的小建议:

环境问题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因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建议全体少先队员立即行动起来.做到以下几点:

一、可以利用课后.课余时间开展有关保护环境活动,多认识环保的意义。.

二、不要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如果见到有人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或随地吐痰的话.我们要加以阻止和劝告。

三、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现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缺水严重.这直接影响了环境.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

四、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摘花朵.不乱踩草皮.不在树杆上乱写乱画.要保护大地上的一花一草。

五、我们要植树造林.多种一些花草树木.既美化环境.又净化空气.真是一举两得,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保护环境小标语:

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保护蓝天碧水。

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6﹏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加强我市河涌、湖库水质巡查工作:

去年底至今年初,由于雨量偏少,广州市河涌、湖库蓄水明显降低,加上气温持续异常攀升,环境条件的变

化容易造成部分河涌、湖库出现藻类水华。为此,我站组织全市各区(县级市)环境监测站全面开展辖区库河涌的水质巡查工作,并及时向省、市环保部门

上报巡查情况。同时,我站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通过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的方式,编写了关于湖库藻类水华成因分析及防控对策的相关报告,并提交上级部门

决策所用。

市环保局采取措施落实“惠民

66条”取得明显成效!

2008年,我市环境空气质

量优良天数345天,优良天数

比例94.26%,同比分别增加12

天及3.03个百分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主要空气污染指标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9.8%、13.8%和7.8%,连续4年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全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分贝,与2007年同比持平,交通干线噪声为69.1分贝,比2007年下降0.1分贝,声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水平。统计部门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我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得到近九成市民的认同。主要做法:(一)牵头制定了《广州市2008-2010年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从7方面加大环境空气污染整治力度。(二)综合治理工业废气污染,大力推进脱硫工程建设,

﹏7﹏

淘汰落后污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三)狠抓机动车排气综合整治,分步推行环保标志管理。(四)工商、环保、卫生等多部门联动,综合整治饮食业污染。(五)妥善处理噪声扰民投诉,2008年噪声污染投诉件共2813宗,办理率100%。(六)环保、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高考噪声执法,全市各考场环境噪声全部低于55分贝,达到一类区(居住区)昼间标准。(七)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大力推进高架桥隔音窗(屏)安装工作。

﹏8﹏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范文.doc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范文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科学论文写作,擅长数据处理、文献查找 图表绘制、理论分析,以及相关论文的发表 论文写作具体联系金老师Q-Q:387 826 70 二、参考范文 题目: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我国房地产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概要:摘要: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4年房地产投资影響因素进行分析。揭示我国房地产投资的空间异质性。克服传统线性回归模型针对参数进行全局估计的缺点,GWR模型更能准确反映房地产投资市场的差异化程度。研究发现,城镇化率、土地购置费以及商品房销售面积对房地产投资影响显著,各因素在不同城市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空间差异;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题目: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分析 概要: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是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一类有效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研究该模型在数据删除模型的基础上系数函数的估计及删除观测点后对整个模型的影响,并且给出了权函数的选择方法,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数据删除模型;权函数;窗宽参数;交叉确认法:0212:A:1000-5617(2015)03-0056-04

引言 近年来,从线性模型到一般的参数模型,从变系数模型到地理加... 题目: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及相关性检验 概要:摘要:利用两步估计方法对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拟合,运用Moran's 检验方法探索误差项的空间相关性。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dure for fitting Mixe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by Two-step estimation method,and explores spatial correlation of the error term by Moran's testing method. 关键词: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相关性;两步估计法 Key words: Mixed Geographi... 题目: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因素分析 概要: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只能是在全局或者平均意义上对参数进行估计,无法反映空间局部的变化,故其不能揭示空间依赖性;地理加权回归(GWR)可以在空间上对每个参数进行估计,更能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空间依赖性。文章使用地理加权回归(GVVR)方法,以辽宁省27个县为例,研究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1)P与在岗职工人数占总人口的份额(1几)呈正相关,绝大部分县的工业化水平却与人均GDP呈负相关,其他的经济变量...

自然地理学 小论文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关于地球形成于演化 普晓磊水资132 2013012277 摘要: 关于地球和太阳系起源有许多假说,如碰撞说、潮汐说、大爆炸宇宙说等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些假说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星云说又跃居统治地位。国内外的许多天文学家对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不仅进行了一般理论上的定性分析,还定量地、较详细论述了行星的形成过程,他们都认为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是原始星云演化的结果。中国天文学家戴文赛认为,在50亿年之前,宇宙中有一个比太阳大几倍的大星云。这个大星云一方面在万有引力作用下逐渐收缩,另外在星云内部出现许多湍涡流。于是大星云逐渐碎裂为许多小星云,其中之一就是太阳系前身,称之为“原始星云”,也叫“太阳星云”。由于原始星云是在湍涡流中形成的,因此它一开始就不停地旋转。 关键词: 地球行星形成演化 正文: 地球已经是一个46亿岁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约在30—40亿年前,地球已经开始出现最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后来逐渐进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公里,比极半径长21公里。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她的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约等于24小时。同时,地球还围绕太阳公转,她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轨道的半长径达到149,597,870公里。公转一周要365.25天,为一年。 The Earth formed as part of the birth of the Solar System: what eventually became the solar system initially existed as a large, rotating cloud of dust, rocks, and gas. It was composed of hydrogen and helium produced in the Big Bang, as well as heavier elements ejected by supernovas. Then, as one theory suggests, about 4.6 billion years ago a nearby star was destroyed in a supernova and the explosion sent a shock wave through the solar nebula, causing it to gain angular momentum. As the cloud began to accelerate its rotation, gravity and inertia flattened it into a protoplanetary disk oriented perpendicularly to its axis of rotation. Most of the mass concentrated in the middle and began to heat up, but small perturbations due to collisions and the angular momentum of other large debris created the means by which protoplanets began to form. The infall of material, increase in rotational speed and the crush of gravity created an enormous amount of kinetic heat at the center. Its inability to transfer that energy away through any other process at a rate capable of relieving the build-up resulted in the disk's center heating up. Ultimately, nuclear fusion of hydrogen into helium began, and eventually, after contraction, a T Tauri star ignited to create the Sun.

地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地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西安市老年人口性别比例及相关问题研究 2论陕西省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3所在城市或地区近30年来大气污染与防治对策研究 4所在城市或地区近30年来水污染与防治对策研究 5所在地区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研究 6地理新课程资源开发途径研究 7初中《世界地理》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8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世界地理》教学 9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10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1我国城乡垃圾管理的现状 12你所在地区的植被退化研究 13你所在地区的水污染现状分析以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研究 14你所在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以及土壤利用 15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16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17乡村旅游发展实证研究 18西安市林草植被净化大气的时间同步性研究 19西安市主要园林植物形态特征与景观美学评价 2020年来西安市地下水位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21西安高校扩建对土地资源的侵占的统计分析 22中国北方植被覆盖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分析232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绿色距离与生态化的动态评价 24退耕还林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陕北为例 25渭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洪水灾害趋势分析 26山西汾河流域洪水灾害趋势分析 27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8中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研究. 29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测评体系研究. 30地理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 31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32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研究 33论西安城市大气污染特征与防治

34论西北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5陕南汉江谷地自然灾害特征分析 36×××市(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37×××市(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研究38×××市(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39某某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40体育旅游 41新课改下中学遥感教学研究 42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3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特点、问题及教学策略 44GIS支持下××市生态安全评价 45××区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及其政策建议46××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格局研究 47谈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48,,市交通旅游地图设计编制研究 49,,市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性评估 50,,市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51中国城市政治中心区位优势分析 52,,河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 53XX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54XX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55陕西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效益评价 56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研究---以***省(市)为例 57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评价---以***省(地区)为例 59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研究---以***省(地区)为例 60**市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分析 61陕西省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及其成因研究 62大范围DEM数据的组织研究

精选最新城市地理学论文

城市地理学论文 摘要:城市地理学是研究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的科学,不仅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城市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理学已经走过了开门立户的最艰难岁月,展望未来,城市地理学在知道城市建设方面仍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城市化;学科进展 一、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开展较晚,地理学科基础薄弱,直到最近几年才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和趋势.中国的奴隶社会时代的早期作品,如《诗经》、《管子》、《尚书》、《周礼》等,就是记录地理知识的典籍. 封建时代的历史记录除了《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和许多编年史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城市的描述,诸如《洛阳伽蓝记》、《汴京遗迹志》、《论文范文梦华录》等,也都主要记载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建筑、风水,内容浩繁如烟海,也很难被称为城市地理书.解放前,在我国地理研究中,城市地理领域是空白的.解放后,我们在苏联的地理工作者帮助下进行了少量的研究,主要对农业产业进行服务.城市地理仍是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80年代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城市规划动作受到重视和城市的普遍快速开展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进入历史上发展最旺盛的时期,在80年代,出版了大量论著. 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领域的研究日益拓宽,研究工具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宏观和中观领域,如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系统.3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化宏观和中观的同时,微观的研究开始增加,城市交通、环境领域的研究也开始走入城市地理学的视野.数学方法逐渐被引进城市地理研究,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研究水平也大幅提升. (二)关注重点研究课题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地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由于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非常接近;另一方面,规划领导部门认识到,地理工作者参加编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必要性 .在研究中国城市的地理环境方面,也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Natural Geography (070501)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研究生具有扎实的自然地理专业基础理论素养、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独立工作和研究能力、适应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 Urban Ecology 2、城市环境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 of Urban Environment (三)学制 三年 (四)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哲学Philosophy 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 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 (2)学位基础课: 现代自然地理基本问题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odern Natural Geology 地理信息系统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环境资源遥感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3)学位专业课:

城市水文环境Urban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Urban Land Use and Planning 宏观生态学研究途径与方法Approaches and Means of Macro-ecology Studies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测量与地图学Measuring and Cartography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esigning and Exploration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Using and Planning of Urban Land 专业外语Specialized Foreign Language 专题讲座Lectures on Special Topics 2、选修课程: 环境资源遥感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 程序设计Programming 数据库结构原理Principles of Data Structure 网络基础应用Basic Applications of Network 第二外国语(日语)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3、实习 4、专业调查 (五)教学和培养方式 采取自学(系统阅读参考文献)为主,课堂讲学为辅,着重组织范例讲解、答疑及专题调查讨论研究等方式开展教学。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举行译文报告会,研究所结合所学语种全文翻译近期本专业外文文选一篇,并公开报告,由导师组作出评语。 第2学年第2学期举行研究生科研论文报告会,结合专业撰写论文,公开报告,由导师组给出评语。用4周时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及教学实习。 定期举办研究生专题讲座,经考核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同时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院校的学术活动,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科研活动,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 (六)成绩考核 采用闭卷、撰写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成绩记百分制,分优(90-100

城市地理学论文

目录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过程 (1) 1.1控制大城市、发展小城市时期 (1) 1.2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时期 (2) 1.3城市群与城市特色化发展时期 (3)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特点 (4) 2.1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城市人口绝对数大 (4) 2.3城市化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5) 2.4城市化以乡村经济发展和繁荣为基础 (5) 3. 中国的城市化理论需要创新与重建 (6)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过程 在我国,关于城市化的理论研究总体上是以城市化道路的确定为主线展开的,理论研究滞后的特征十分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无论在发展规模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取得了瞩目成就,特别是区域中小城市的进步尤为突出。尽管没有严格的阶段划分,但其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 1.1控制大城市、发展小城市时期 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争论在我国久已存在,但主要限于城市规划学界,重点是围绕着我国城市的发展方针展开的。1980年代初以后的十多年间,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争论十分热烈,所论涉及有关城市化理论的方方面面,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一般过程、一般规律、空间展开形式等等,发表文章之多,参加学科之广,观点立论之杂,使得进行综述研究也变得相当困难。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后期,国家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尽管国家在此期间对城市发展方针略有微调,但对“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则是始终如一的。该方针对我国后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有效促进了国内中小城市的发展。 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城市数量有193个发展到671个,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地理学习也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自身学习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一方面,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品质不同,生活的感性经验不同,因此几乎不可能找到一种能适合所有人的最佳学习操作模式,学习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只能是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外,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因为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只有针对学科的特点来讨论学习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一些被前人的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有效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同学们借鉴和参考的,学习方法问题是能够通过研究、讨论,将这些基本原则和规律性的东西与自己现有的学习方法作一比较,从中汲取必要的营养,并在学习实践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为已所用,不断地在学习实践中有意识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最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虽然学习地理没有一个公共的最佳方法,但还是有一些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同学们参照,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一.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 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 二.高中地理复习方法的指导 1.学习重点内容的指导 ⑴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有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如气候类型、陆地水类型、自然资源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等。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射有关外,还受下垫面性质地影响,受大气状况不同影响。又如自然资源与能源,它们的外延相交但内涵不同,用两个圆圈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和能源,它们相交而不重合,这样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指导,简单有效。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是地理高考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这一部份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比如初中化学中学过在一定的温度下百份比浓度的计算方法:

自然地理学课程论文

目录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 2、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 (2) 3、自然地理学研究基础理论 (3) 3.1 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研究 (3) 3.2 地表自然过程的综合研究 (4) 4、地理学发展历史沿革 (4) 5、前沿领域与重点 (5) 5.1 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的综合研究 (6) 5.2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7) 5.3 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 (8) 5.4 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 (9) 6、自然地理学未来发展趋势 (10)

浅析自然地理学 摘要:结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简易梳理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基础方法,对地理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作出了些许探索,讨论了自然地理学前沿领域与重点,在此基础上对自然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历史沿革发展趋势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科学能不能成为一门有别于其他科学的独立科学,以及和其他科学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它是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以及它所研究的对象和其他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之间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着的相互关系,而不取决于它所运用的方法。自然地理学是否有它独特的研究对象呢?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怎样看法呢?这却是常常引起事流的。 2、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 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出发,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地表自然环境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3、自然地理学研究基础理论 科学发展水平的高度取决于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探索工作的 强化程度,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从当前的态势看,地理学基础理论的薄弱已成为国内外地理学家的共识,但争论却持续不断。近半个世纪以来,地理学理论争论此起彼伏,例外论之争、计量革命、理论革命等,几乎同时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持续至今,近来又兴起了地理学第一定律之争。 3.1 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研究 在洪堡的比较地理学和道库恰也夫的自然地带学说的基础上,地理地带性学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地理地带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在全球各大陆及不同区域得到检验和应用,建立了区域系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各种自然区划成为人类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1959 年完成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揭示

地理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上学期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题目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杨葵 摘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审时度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对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和达到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经济发展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会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从大局、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后,在12月份举行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指出:“要像当年搞特区那样,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副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 毋庸置疑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东部地区由于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

城市地理学论文1

城市地理学期末作业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一、《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1—2010) (一)、区域规划层面 1、描述: (1)、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昆明市域城镇空间采用网络城市结构,形 成中心城——6个二级 城市——5个三级城镇 的市域城镇体系。昆明 市现辖五区(五华、盘 龙、官渡、西山、东川) 一市(安宁)八县(呈 贡、晋宁、富民、嵩明、 禄劝、宜良、路南、寻 甸),总面积21111平 方公里,2000年第五次 人口普查总人口578.13 万。市域城镇体系的空 间结构按主城、次级城 市、县城和重要城镇、 小城镇进行布局。次级 城市既承担由主城延伸 的部分功能,又是一定 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相对独立性。规划嵩明、安宁、宜良为次级城市。 (2)、城镇职能:①、中心城区::包括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是昆明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核心职能的空间载体,重点发展见代综合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②、二级城市包括安宁、宜良、嵩明、海口、昆阳、晋城,是昆明基本职能的主要空间载体,并接纳从中心城区扩散出的产业与人口;③包括石林、寻甸东川、富民、禄劝,主要承担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职能和地区性发展中心。

(3)、城镇规 模:①、城市人口 规模:2010年控制 在706万人;2020 年控制在850万人。 基础设施配套按 1000万人校核。②、 城市用地规模:中 心城区外的二级城 市将逐步向中小城 市规模发展,合理 承担城市人口和产 业。规划人均建设 用地规模原则上以 110平方米左右为 宜,不超过120平 方米。 (4)、城镇化 水平:64% 2、分析 (1)城镇体系结构层次合理性:形成“中心城区——二级城市——三级城镇(市)——重点镇——一般镇”五级配置的市域城镇等级结构。结构层次较完善科学合理。 (2)个城镇职能定位的原因:①、中心城:是昆明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核心职能的空间载体;②、二级城市:是昆明基本职能的主要空间载体,并接纳从中心城区扩散出的产业和人口。③、三级城镇:具有地域优势。 (3)城镇规模如何得出? 发展规模一般根据人口规模确定,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计算

初中地理论文范例

初中地理论文范例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初中地理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1、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活化教学没有得到切实实施。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多数学校纷纷开始投入教学改革。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虽有创新教学方式的举措,但是成效不大,特别是生活化教学。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在采用生活化教学时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没有切实实施其教学方式,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 2、完善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1)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自身的辅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独立思考与探究地理问题。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与解决问题。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国家讲解员,运用多媒体辅助播放海陆变迁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海陆变迁过程的认识,随后针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知识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一步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运动等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探究精神。 (2)结合生活事物学习地理

初中地理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意识通过观察生活中关系到地理知识的信息,强化自己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寻找生活中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究。例如,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记忆典型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认识与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此外,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地图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与记忆,如通过图案来记忆我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轮廓,如黑龙江省像一把斧头,四川省像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 (3)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学习地理 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思考、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地理现象的生活实例,从中总结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规律,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此外,教师结合的实例应该具有时效性与代表性,如与地理某个知识点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应结合热点分析并让学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效率。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提供201x年6月13日发生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的热点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四个步骤分析解决问题:第一步,提取信息。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第二步,找到隐藏信息。把材料中和答题有关的隐藏信息找出来;第三步:知识反馈。思考所问问题与书本上哪些知识点有联系,这些知识点是什么;第四步,整合知识。把所给信息与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得出答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自然地理学发展及其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发展及其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1.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当今自然地理学的前沿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内容涉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状况及其历史变迁,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与耕地、粮食、土地退化等可持续发展重点问题的相互关系,现有土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及其调控途径等。 (2)自然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从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需要出发,研究世界自然区域系统划分方案,是地域分异研究进入全球的重要领域之一。以地域单元作为重要层次从整体上进行自然与人文的综合研究,可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以及自然界对人为影响的反馈,也是地理学探讨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必要途径。自然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要求在自然界平衡原理的指导下,揭示地域分异规律及其物质能量基础。将区域单元作为资源与环境的整体,研究其土地自然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探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变化方向,加强诊断分析和预测预报。 (3)全新世环境演变:全新世地理环境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舞台,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环境动态,总结演变规律,区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空间上主要选择敏感地域,时间上选择特征时期开展研究。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看,过去2000年环境变化踪迹是研究的重点。从技术上看,不同类型的高分辨率古环境代用资料的分析与校准是古环境重建的关键。 (4)自然地理界面过程: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正在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坡地侵蚀发育过程与坡地的改良利用、水文循环过程与水量转化、土地退化过程及其逆转机制、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多界面过程的复杂耦合理论与模型等。 结合中国的实际,国内自然地理学的优先发展领域主要有:①区域地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包括荒漠化发生机制与调控,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及动态监测,江河源区环境退化机理及调控机制。湿地水陆作用过程与调控,湖泊及其集水域物质输移过程与耦合关系,华北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喀斯特地区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②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包括过去2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西北干旱区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西南季风区近2000年气候变化与资源效应,东亚地区湖泊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南极辐合带环境变化研究;③水循环与水资源,包括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循环过程与时空变化规律,黄河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西北干旱区水分平衡、循环过程及其调控;④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包括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预测预警,沙尘暴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复杂地质地貌环境工程建设中重大灾害共生与演化规律及其防治,长江洪水的流域孕灾环境、致灾机理与防治对策;⑤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包括国土资源环境时空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地理信息挖掘方法及目标特性参数数据库,全球叶绿素含量与初级生产力变化的遥感估算与测报,地理信息技术新产品研究及其产业化。 2.自然地理学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 中学地理课程不可能也不必要照搬自然地理学科学体系,关键是要完整地展示自然地理学的核心观念,使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本质特征有所认识,在了解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地球观念、自然观念、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即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地理观念的完整性远比地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为重要。因此地理课程应适当选择与反映以下方面的内容: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和地域性特征;②自然环境演变的规律以及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环境的响应与反馈过程;③自然地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循环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各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读书心得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读书心得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和评析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著作,是对城市地理学方法论与方法的挖掘、梳理、凝练与集成。通过对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系统梳理和对中外城市研究典型案例的剖析,展示了哲学和社会思潮、技术和方法变革对城市地理学的影响及其应用,阐述了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形成与演变的脉络,强调了哲学思想和方法工具对城市地理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研究的前沿。 这本书关于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内容只有第二、三和四章,分别写了我国城市地理学的思想与传统、学术规范和研究动态与方法取向。我国城市地理学始于二十世纪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后随着人文地理学的浮沉,走了一条艰辛曲折中奋进的道路。在1994年以前人文地理的兴起阶段,城市地理在二、三十年代有过一段短暂的繁荣。解放以后,人文地理横遭批评,而城市地理成为批判的重点之一。此后长期萧条,城市通常只在区域经济地理的描述中被提及。八十年代人文地理在我国振兴,带来了城市地理学的明媚春天,一举成为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 第四章同过统计的方法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城市地理动态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有关城市地理方面论文的数量变化、研究方法的变化、研究类型的变化、研究视角的变化、研究主题的变化、研究区域的变化、研究者所属单位变化和核心作者群的变化特征,从侧面对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轨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论文数量及其份额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加入到了城市地理学的学术阵营;研究的方法日益多样化,定量、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运用日益普遍;研究类型上,理论方法类论文比重下降,案例研究日趋得到重视;研究视角从侧重于宏观转变为宏微观并重;在研究主题上,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成为相对稳定的研究主题,同时更为深入的功能研究也有加强的趋势;研究区域集中在全国层面,以及城市化较快的中部省区和特大城市,仍比较注重中宏观的尺度,但对于更大尺度的全球城市体系以及更小规模的中小城市、中西部城市及发达省区内部的一般城市关注不足;研究人员的规模逐渐扩大,研究群体已发生了代际更替,但对具体论文的分析,核心作者仍然是学科发展知识贡献的主要力量。 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地理学在我国地理学中的学科地位稳步上升,尤其是与城市规划领域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其社会影响和满足国家需求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工学化”倾向也导致了中国的城市地理学越来越关注于社会的现实需求,相对而言却弱化了其哲学思考和理论建构方面的贡献;在理论方面则过多地依赖于西方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的引进,淡化了对学科本身学术研究的历史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的城市地理学几乎每隔十年都经历一次研究思潮的“转向”,且不断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相互借鉴;同时,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也推动了城市地理学研究手段的多样化。在此背景下,仅靠一味的“学习”、“模仿”已渐渐难以跟进日益庞大、复杂和多变的西方城市地理学理论潮流,也难以回应国内不断增长的学科理论需求。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源泉,我国的城市地理学者需要对自身的研究方法和学科定位做出基于自身条件的明确判断。 此外,国内现有的城市地理学教科书大多是国外理论的介绍,缺乏与我国

地理论文范文两篇

地理论文范文两篇 地理论文范文两篇 篇一(假如没有秦岭) 从1908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一淮河地理分界线,到2009年在江苏淮安建成的中国南北分界标志,百年中秦岭一淮河被人们一再关注、议论和认识。且让我们用逆向思维探究秦岭一淮河的地理意义:假如没有秦岭? 假如没有秦岭,南北方地理分界会在哪里?南方与北方的地理环境又会怎样? 要回答这些问题,先来了解一下秦岭一淮河的地理意义。秦岭一淮河的地理意义的确丰富且重要。秦岭一淮河是我国一月份OoC等温线;日均温≥lOcC积温4500。C等值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水稻主产区与小麦主产区的分界线;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此外还有大家不怎么关注的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比值)为1的等值线也与秦岭一淮河吻合得相当好。 一月份是我国大陆气温最低的月份。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南国却是一派“草长莺飞,绿意盎然”。我国南方与北方存在较大温差,除了因南北纬度跨度大,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较大差异拉大了太阳辐射的差异外,受冬季风的影响程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北方地区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受之影响大,加剧了冬季的严寒。而南方地区远离冬季风的源地,加之诸多山脉的阻挡削弱作用,受冬季风的影响程度自然小于北方地区。秦岭横亘在黄土高原的南缘,犹如一个巨大的天然屏障,既阻挡了北方频频南下的猎猎寒风,也截住了南下的滚滚黄尘。受益的自然是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和四川盆地,那里在冬日不用担心寒潮的侵袭和风沙的肆虐。 可以大胆地这样推测,假如没有秦岭,干百万年来黄土将会不断填充四川盆地,也许会出现一个“四川高原”,长江的中下游也许会被称作“黄江”。更重要的是秦岭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抑制了冬季低温带(一月平均气温OcC以下)向南方低纬度推进,它让我国东部冬季的低温带偏北方。秦岭的作用更表现在对南下冬季风的阻挡和削弱,抑制低温带南移的作用更为明显。假如没有秦岭,我国东部一月份的OcC等温线将南移。 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半年的锋面雨。夏季风由南而北推进,雨带随之由南向北移动。总的来讲,南方夏季风来得早去得晚,雨季较长;北方夏季风来得晚去得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