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扎根理论小论文

扎根理论小论文

扎根理论小论文
扎根理论小论文

《公共政治课》课程作业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

摘要:扎根理论以其显著的质性特征和优势,越来越受到管理学界亚就这的重

视。本文主要从扎根理论的版本、使用背景以及操作流程层面,对扎根理论方法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扎根理论;方法论;适用背景;操作流程

一、引言

近年来,质性研究作为量化研究的有力补充,日益受到管理学者们的关注。而扎根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科学的质性研究方法论,也被越来越多的管理学研究者所接受。扎根理论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量化研究主要适用于考察已识别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对于没有得到清晰界定或者无法用既有理论来推导的现象缺乏识别和解释力,这就需要质性研究首先对要研究的现象进行界定或给出理论框架;二是扎根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因其较为科学的操作流程以及注重实践的方法论特点而受到重视。但是,扎根理论也因其发展时间较短,适用情景尚不清晰而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本文在综合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旨在对扎根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二、扎根理论不同版本的介绍与比较

扎根理论是由格莱瑟(Glarer)和斯特劳斯(Strauss)于1967年率先提出的,目的在于回应当时极其流行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这里的实证主义主要是指石里克(Moritz Schlick )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所提出来的新实证主义(也称逻辑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从现有文献看,主要存在有三个扎根理论的版本,即格莱瑟( Glaser)和斯特劳斯(Strauss)的原始版本( original version );斯特劳斯和科宾(Corbin)的程序化版本( proceduralised version );查美斯(Charmaz)的构建型扎根理论( The Constructivist' s Approach to Grounded Theory)。

关于斯特劳斯和科宾的指令性扎根理论方式( proceduralised version ),有研究者已经观察到,他们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已经变得相当程序化和过于公式化。尽管如此,至今为止这个版本使用得最为广泛。在讨论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的同时,研究实践中扎根理论和定性数据分析二者的界限往往并不清楚。事实上,正统地应用原创的扎根理论版本( original version ),不同于使用扎根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式,也不同于任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和定性数据分析的综合使用;其关注的是自然呈现与发现,这使得很多扎根理论研究最终都变成了描述性的研究,这将使现实存在但尚未被关注的社会过程缺乏抽象概念化。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却与案例研究方法不同,后者很少用到不断比较的方法。又如巴克等和格莱瑟分别指出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也不同于现象学和行动研究。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和民族志之间也有一定的兼容性,就样本选择的性质及从自然的环境中收集数据这两方面来说,两者有一些相同之处。就研究成果的

可推广性来说,扎根理论既可以是本地的和实质的,又可以是延伸的和形式的理论成果;但民族志强调的是对有关某一特定地点的解读。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和民族志是互补的,前者形式化并延伸了通过民族志所得到的有限的理论成份。也就是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和民族志之间的共通之处可以提升到详细解读的层面,与此同时,也可以延伸或验证现有理论。这样的研究成果是不可以从其他研究方法论的单独使用中获得的。

对使用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研究者而言,鉴于社会科学里大范围的范式、学科背景、研究领域以及研究者各自研究问题等方面的差异,学界在扎根理论的版本选择问题上缺乏共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三、两种适用扎根理论的情景

扎根理论主要适用于研究个体对真实世界的解释或看法。扎根理论主要有两种适用情景。第一种适用情景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回顾,并且在回顾过程中展现相关事件的因果关系,这种适用情景就是所谓的“纵向理论建构”。纵向理论建构情景常见的有组织事件发展研究和组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比如,Sutton(1987)对组织从衰败到消亡的过程进行了质性研究,他以1982年夏到1983年春这一经济衰退时期美国密歇根州的八个组织作为分析样本,对它们的衰亡过程进行了建模。

第二种情景是基于现象提出理论概念并进行明晰化,从实践中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里所谈到的概念往往是一些已有文献没有提及的新概念或虽已提出但仅有很少介绍的概念,或者是一些以往的概念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需要的概念。对于这样的概念,研究者会扎根于相关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新的淦释或重新淦释。这种适用情景就是所谓的“横向理论建构”。横向理论建构情景通常是探讨组织管理领域未完全明确或未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例如,Alimo-Metcalfe和A1ban-Metcalfe( 2001)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重新界定了英国变革型领导这个构念的维度,建立了完全不同于Bass原先提出的变革型领导的结构维度,并根据他们自己的研究结论开发编制了新的变革型领导调查问卷。

四、扎根理论的操作流程

Pandit(1996)总结了一整套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九个步骤。五个阶段是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或排序)、数据分析和文献比较,而九个步骤则包括相关文献回顾、案例选择、制定严格的数据收集计划、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理论取样、研究结束、拿新建构的理论与已有理论进行比较。不过,这个研究流程是Pandit针对他本人所研究的问题提出来的,更适用于那些结合案例、在组织层面按事件先后顺序进行的研究,也就是纵向理论建构。而扎根理论除了适用于纵向理论建构以外,也可用于横向理论建构。王璐、高鹏(2010)在借Pandit提出的研究流程的基础上,结合上文有关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介绍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操作流程;具体而言,流程分七个步骤:文献回顾、初始取样、理论取样、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理论发展、讨论分析,而且在进行横向理论建构时可以省略数据整理这一步。

第一步是文献回顾,可以回顾多个相关领域的文献。这一步是为了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尽量选择既有针对性又有广泛性的研究问题。

第二步是初始取样,初步选定研究样本并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与量化研究的取样方法不同,扎根理论研究包括初始取样和理论取样两个取

样环节,取样过程不是预先设定好的,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调整。

第三步是理论取样,即根据初步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下一步数据收集计划,并实际收集数据。理论取样阶段可以考虑从多种不同的数据来源收集数据,也可以收集定性数据、定量数据和两者兼有的数据。从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文献中不难发现,新闻报道、访谈文本、内部文件、深度观察记录等都可以作为数据来分析。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数据收集和分析同步进行,但数据收集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调整。这一阶段可以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如ATLAS,Nvivo)来记录结构化数据。

第四步是数据整理,也就是对所收集的数据按照时间进行排序,目的是要便于观察因果关系。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不同的是,该步骤并不界定具体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纵向理论建构所需的步骤,但并不适用于横向理论建构。所以,在进行横向理论建构时可绕过这一步。

第五步是数据分析,也就是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根据数据提出概念、形成范畴并建构理论。这一步工作量相对较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该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包括编码笔记、理论笔记和操作笔记。ATLAS,Nvivo等软件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文本层面”、“概念层面”的分析。但扎根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工作是思考、判断、决定和解释,这些工作必须由研究者来完成。此外,具体的分析工作也由研究者来决定,如编码工作(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并不是每一项都要做,而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可采用以下方法来确保编码的一致性信度:第一个研究者根据数据确定范畴,然后抽取25%的数据,交第二个研究者再独立根据数据确定范畴,两个研究者确定的范畴一致性程度越高,说明越可信。

第六步是理论发展。在第五步的基础上,构建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同时,研究者应该判断理论是否达到饱和,也就是判断新收集到的数据是否对理论建构有新的贡献。如果理论饱和(即新收集到的数据不再对理论建构有新的贡献),就可以结束,否则就应该回到第三步继续进行理论取样、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工作,直到理论饱和,方可结束研究(这也是“持续比较”的基本思想)。

第七步是讨论分析。这一步骤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可拿新建构的理论与既有理论进行比较,以凸显新理论的优点和价值等。

图1 扎根理论研究框架

以上就是王璐、高鹏归纳的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管理学研究的七个步骤,横向理论建构可省却第四步。扎根理论的“扎根精神”就是体现在它的“理论源于实践”的思想上,所以,以上流程仅是一种形式化的表达,具体操作要根据研究者的具体需要来定。

参考文献:

[1]. 王璐, 高鹏. 扎根理论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探讨[J]. 外国经济与

管理, 2010 (12): 10-18.

[2]. 费小冬.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 要素, 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 公共行政评

论, 2008, 3: 23-43.

[3]. Glaser B G, Strauss A 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9.

[4]. Gersick C J G. Time and transition in work teams: Toward a new model of

group develop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31(1): 9-41.

[5]. Alimo‐Metcalfe B, Alban‐Metcalfe R J.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1, 74(1): 1-27.

[6]. 孙晓娥. 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

会科学版, 2011, 31(6): 87-92.

[7]. 张敬伟, 马东俊. 扎根理论研究法与管理学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09 (2):

115-117.

电子通讯与控制 职务说明书格式

电子通讯与控制职务说明书格式 第九研究室部门职务说明书电子控制与通讯岗位职务说明书岗位编号:205-905 编写日期:2003-11-27 岗位名称:电子通讯与控制在岗人数:6~7 所在部门:第九研究室编写人:直接上级:第九研究室主任.项目负责人直接下级:直接下级人数:审定人:本职概述:从事光电子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及产品有关的电子通讯与控制组件的设计与研究工作。 跟踪.分析.报告国内外有关电子通讯与控制组件设计技术和热成像处理电子学的最新进展,了解和掌握电子电路加工与制造工艺技术.电子设计.产品和市场的动态。 职责一:参与产品开发或技术研究总体方案论证平均占工作时间百分比:15% 工作任务结合国内外电子控制技术和市场发展动态,及时报告.申请拟开展立项论证研究的课题结合总体方案论证的需求开展相关电子控制与通讯系统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开展国内外相关技术调研建议.实施与信号处理论证研究直接相关的内部技术分析研讨会或关键技术的演示验证试验编制并提交产品开发或技术研究项目的电子控制与通讯系统论证报告工作权限工作责任工作频次工作关系内部关系外部关系建议权执行权有限责任每2~3年一次每次5~7周项目负责人.总体设计.光机结构设计.电子信号处理.可靠性预计

第七.第等专业研究室和试制研究中心职责二:设计输入控制平均占工作时间百分比:20% 工作任务根据总体下达的光机设计技术要求,制定电子通讯与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基本组成.结构.布局和性能)确定电子通讯与控制组部件的技术性能要求,明确所选用元器件的电气特性.使用环境和工艺制造条件。 按照上级设计师系统下达的电子通讯与控制性能指标要求,制定电子通讯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规范,明确规定电子通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控制输入与输出.功率输入.输出信号.噪声控制要求.通讯接口标准.通道带宽.通道增益和传递函数.环境适应性等性能设计方面的技术要求。 工作权限工作责任工作频次工作关系内部关系外部关系执行权全部每2~3年一次每次2~3个月项目负责人.总体设计.光机结构设计.电子信号处理.可靠性预计 第研究室和试制研究中心职责三:设计输出控制平均占工作时间百分比:40 % 工作任务按计划开展项目与产品的技术研究和电子电路设计工作根据产品研制或技术设计工作需要,组织开展关键技术试验.实验和联合技术攻关,制定联合攻关的技术方案报告或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试验.实验大纲。 在保证产品研制工作质量的条件下,严格控制各项研制成本在产品研制的各阶段要注意收集和积累能够反映产品研制工作进展和技术状态控制的各种相关资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音频和

马斯洛的理论

马斯洛的理论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性欲、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实力的欲望。 社交需求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

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觉,无法度量的。 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积极因素 第一,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进行的。当然,关于自我实现是否能作为每个人的最高需要,目前尚有争议。但他提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是无可置疑的。 第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第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他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消极因素 第一,马斯洛过分地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一种先天的潜能,而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这种先天潜能的自然成熟过程,社会的影响反而束缚了一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遗传的影响,忽视了社会生活条件对先天潜能的促进作用。 第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一方面,他提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趋势。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种机械的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改变需要层次的主次关系。 第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进而导致动机的斗争。

线性系统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基于设计(matlab) - 最新版本

一. 极点配置原理 假设原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Cx y Bu Ax x 若系统是完全可控的,则可引入状态反馈调节器,且: 这时,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x A BK x Bv y Cx =-+?? =? 二. 状态观测器设计原理 假设原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Cx y Bu Ax x 若系统是完全可观的,则可引入全维状态观测器,且: ??(y y)??x Ax Bu G y Cx ?=++-??=?? 设?x x x =-,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x A GC x =- 解得: (A GC)t (0),t 0x e x -=≥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t 0≥所有时间内,如果(0)x =0,即状态估计值x 与x 相等。如果(0)0x ≠,两者初值不相等,但是()A GC -的所有特征值具有负实部,这样 x 就能渐进衰减至零,观测器的状态向量?x 就能够渐进地逼近实际状态向量x 。状态逼近的速度取决于G 的选择和A GC -的特征配置。 三. 状态观测的实现 为什么要输出y 和输入u 对系统状态x 进行重构。 u Kx v =-+

证明 输出方程对t 逐次求导,并将状态方程x Ax Bu =+代入整理,得 2(n 1)(n 2)(n 3)21n n y Cx y CBu CAx y CBu CABu CA x y CBu CABu CA Bu CA x -----=??-=??--=????----=? 将等号左边分别用z 的各分量12,, ,n z z z 表示,有 121(n 1)(n 2)(n 3) 2 n n n y C z y CBu CA z z y CBu CABu x Qx z CA y CBu CABu CA Bu -----?? ???????? -?? ????? ? ? ?????==--==?? ????????????????????----?? ? 如果系统完全能观,则 rankQ n = 即 1?(Q Q)T T x Q z -= (类似于最小二乘参数估计) 综上所述,构造一个新系统z ,它是以原系统的输出y 和输入u ,其输出经过变 换1(Q Q)T T Q -后得到状态向量?x 。也就是说系统完全能观,状态就能被系统的输入输出以及各阶倒数估计出来。 四. 实例 给定受控系统为 再指定期望的闭环极点为12,341,1,2i λλλ*** =-=-±=-,观测器的特征值为 12,33,32i λλ=-=-±,试设计一个观测器和一个状态反馈控制系统,并画出系统 的组成结构图。 []0100000101000100 05 021000x x u y x ???? ????-????=+????????-???? =

管理经典:人的动机理论 -美 亚伯拉罕 马斯洛

管理经典:人的动机理论 [美] 亚伯拉罕·马斯洛 本文打算系统阐述一种明确的动机理论,这既要符合理论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已知事实、临床与观察以及实验结果。不过,它最直接的来源是临床经验。 一、基本的需要 (一)生理需要(The Physiological Needs) 通常,被看作动机理论的出发点的需要就是所谓生理的驱力。有两项新的研究成果使得我们有必要修正惯用的需要概念。首先是关于体内平衡概念的发展,其次是食欲(人们对食物的优先选择)是体内实际需要或缺乏的一种表现。 无疑,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在生活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而不是别的,一个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很可能对食物的渴望比别的东西更强烈。如果所有的需要都不满足的话,那么,有机体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而其他的需要简直变成不存在了。或者退到隐蔽地位。这时,可以简单地用“饥饿”二字来反映整个有机体的特征,人的意识几乎完全被“饥饿”所优先支配。全部能量都置于满足食物的需要上,而这些能量的组织,也几乎完全被满足食物这一目标所支配。现在,感受器官和反应器官,智力,记忆,习惯这一切简直都可以称为满足饥饿的工具。那些对于这个目标没有用处的能量,处于暂停状态或退入隐蔽地位。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写诗的愿望,获得一辆汽车的愿望,对美国历史的兴趣,对一双新鞋的需要,则统统被忘记或退居第二位。对于一位处于极端饥饿的人来说,除了食物,没有别的兴趣。就是做梦也梦见食物。想到的只是食物,看见的只是食物,渴望的只是食物。甚至可以说,这时(只有这时)充饥成为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目标。 人类机体的另一个特征是,当机体受某种需要支配时,对未来的看法也会改变。对于长期处在极端饥饿状态的人说,他的理想的境界可能就是食物十分丰富。在他看来,只要在他的有生之年食物有保证,他便是最幸福的;不企求更多的东西了。生活本身被看成是吃饭,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次要的。自由、爱情、团体的感情、尊重、哲学观念全都可以置之一旁,都是无用的东西,因为它们不能填饱肚子。可以说,这种人仅仅是为面包而活着。 无可否认,上述情况确实存在,但是,并不是有普遍性。在一个正常的和平的社会里,那种使人长期极度饥饿的非常事件几乎是罕见的。仅仅是在偶然的机会和一生中的某些时刻,才会感到纯属生与死的饥饿。 显然,使人处于极度的、长期的饥或渴之下,只能把“更高”的动机弄得含混不清,由此所得出的有关人的能量和人的本性方面的观点是片面的。不论是谁,想把非常情况当成有代表性的情况,并按处在极度的生理缺乏时期的人的行为来测量其一切目标和愿望,这必然会对许多事情视而不见。显然当一个人没有面包时,他以为只要有面包就能过活。但是,当一个人有了充足的面包;而且长期以来都填饱了肚子,这时,又会有什么愿望产生呢? 这时,立即会出现另外的、“更高级的”需要。支配有机体的就是这些更高级的需要而不是生理上的饥饿。当这些需要依次地得到满足之后,又会有新的(仍然是“更高级的”)需要产生,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织成有相对优势的层次。 上面所述,主要意味着,在动机理论中,“满足”是象“缺乏”一样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使得有机体从生理需要的支配中解脱出来,并出现了别的社会目标。当生理需要及其局部目标长期获得满足,它们就不再作为活动的决定因素或行为的组织者而存在。它们此时仅仅

浅谈理论力学的学习

浅谈理论力学学习 白银涌在大一一个学期的理论力学学习中,我深刻地感受到理论力学的魅力,同时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理论力学不仅是机械运动及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更是其他力学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的基础。 首先要正确认识理论力学学习的特点: 1、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较多,是建立理论力学理论的基础,对它们的掌握非常重要。通常概念的理解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应用才会逐步加深。 2、理论力学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强。各部分概念上、内容上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此在学习上必须循序渐进,脚踏实地。 3、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概念是有深刻的工程实际背景的,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了解问题的工程背景,并将概念和理论与工程实际中的力学现象联系起来,这样对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大有帮助。 4、听课容易做题难。理论力学的理论学习并不困难,而且在原理上有部分内容与物理有重复,但是在应用这些理论解题时通常会感到很困难,这是因为面对的问题千差万别,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又依赖于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如果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不好就必然会遇到困难。因此要特别注意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及灵活应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多做题,多实践,反复理解,反复应用,才有可能

融会贯通,克服困难,最终掌握 理论力学学习的重点集中在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部分内容,所以学习时要有侧重。其次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学习。当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建立力学模型并应用理论力学的方法加以解决的能力。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总结归纳对比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思路,以便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此外在理论力学学习中,要明确理论力学的基础作用要更多地了解联想到理论力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例如由一般物体的斜抛运动联想到与其类似的篮球投篮最佳角度问题,落体偏东问题,飞越障碍问题等。在建筑工程中,理论力学也要广泛地应用,例如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安全适用的房屋是有一套过程的,通过对建筑模型的力学分析,如它的抗弯能力,弹性性能等。尤其在一些大型桥梁建筑中使用的钢筋结构和拉杆等,在长期的负荷作用下如何保持结构的受力均衡和稳定,在做工程建造前必须有着严密的计算分析及准备方案。例如在建设青藏铁路时,为了保证铁路地基的长年冷冻状态,在铁路两旁的地基中插入了数千根散热棒,否则地基会由于长期的工作解冻,坍塌裂缝,造成铁轨受力不均,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这些都是要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正确地利用力学才能把一座座优美坚固的建筑呈现在大地上。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进行离不开理论力学作支撑。在生活中,理论力学经常应用于三角形支架稳定(野外烧锅架)、千斤顶、加油站的屋顶桁架结构、吊车滑轮组结构。各种机

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基础 实验名称: 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院 (系): 自动化学院 专 业: 自动化 姓 名: 吴静 学 号: 08008419 实 验 室: 机械动力楼417室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2011年05月13日 评定成绩: 审阅教师: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观测器在自动控制设计中的作用 2. 理解观测器的极点设置 3. 会设计实用的状态观测器 二、实验原理 如果控制系统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来设计,就必须要得到系统的各个状态,然后才能用状态反馈进行极点配置。然而,大多数被控系统的实际状态是不能直接得到的,尽管系统是可以控制的。怎么办?如果能搭试一种装置将原系统的各个状态较准确地取出来,就可以实现系统极点任意配置。于是提出了利用被控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重构原系统的状态,并用反馈来消除原系统和重构系统状态的误差,这样原系统的状态就能被等价取出,从而进行状态反馈,达到极点配置改善系统的目的,这个重构的系统就叫状态观测器。 另外,状态观测器可以用来监测被控系统的各个参量。 观测器的设计线路不是唯一的,本实验采用较实用的设计。 给一个被控二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是G (s )=12 (1)(1)K T s T s ++ ,12 K K K =观测器如图示。

设被控系统状态方程 构造开环观测器,X ∧ Y ∧ 为状态向量和输出向量估值 由于初态不同,估值X ∧ 状态不能替代被控系统状态X ,为了使两者初态跟随,采用输出误差反馈调节,加入反馈量H(Y-Y)∧ ,即构造闭环观测器,闭环观测器对重构造的参数误差也有收敛作用。 也可写成 X =(A-HC)X +Bu+HY Y CX ? ∧ ∧ ∧∧ = 只要(A-HC )的特征根具有负实部,状态向量误差就按指数规律衰减,且极点可任意配置,一般地,(A-HC )的收敛速度要比被控系统的响应速度要快。工程上,取小于被控系统最小时间的3至5倍,若响应太快,H 就要很大,容易产生噪声干扰。 实验采用X =A X +Bu+H(Y-Y)? ∧ ∧∧ 结构,即输出误差反馈,而不是输出反馈形式。 取:1212min 35 20,5,2,0.5,0.2K K T T t λ-= =====,求解12g g ?????? 三、实验设备: THBDC-1实验平台 THBDC-1虚拟示波器 Matlab/Simulink 软件 四、实验步骤 按要求设计状态观测器 (一) 在Matlab 环境下实现对象的实时控制 1. 将ZhuangTai_model.mdl 复制到E:\MATLAB6p5\work 子目录下,运行matlab ,打开ZhuangTai_model.mdl 注:‘实际对象’模块对应外部的实际被控对象,在simulink 下它代表计算机与外部接口: ● DA1对应实验面板上的DA1,代表对象输出,输出通过数据卡传送给计算机; ● AD1对应实验面板上的AD1,代表控制信号,计算机通过数据卡将控制信号送给实际对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百科名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内容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生理上的需求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 水 食物 睡眠 生理平衡 分泌 性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安全上的需求 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 资源所有性 财产所有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示1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友情 爱情 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尊重的需求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自我尊重 信心 成就 对他人尊重 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自我实现的需求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道德 创造力 自觉性

理论力学小论文

摩擦角和自锁 姓名:孙艳宁班级:2013 城市地下空间学号:201300206108

∵ABcos α=DB ,上式可以写作 h =μ(DB+BC) (4) 式中DB+BC =S , ∴μ=h/S 。 有 μ=tan θ (5) 二、自锁 我们都知道,由于静摩擦力不可能超过最大值,因此全约束力的作用线也不可能超出 摩擦角以外,即全约束反力必在摩擦角之内。由此可知: (1)如果作用于物块的全部主动力的合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 之内,则无论这个力怎样大, 物块必保持静止。称这种现象为自锁现象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力的合力与法线间的 夹角 ,因此,主动力的合力 的作用线必在摩擦角之内,而全约束力的作用线也在此摩擦 角之内,主动力的合力和全约束力必能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如图所示,所以物块必静止。 工程实际中常应用自锁原理设计一些机构或夹具,如千斤顶、压榨机、圆锥销等,使它们 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下工作。

α0=arctan 1 (6) 与水平面不同的,只是保证物体静止的最小力条件有所不同。当用斜 向上的力维持物体平衡时,不一定满足自锁条件,而若用斜向下的力使物 体平衡,一定首先满足自锁条件才可能发生。而生产、生活中更多是发生 在竖直方向的自锁现象。 三、自锁现象的应用 1)登高脚扣 在实际生活工作当中,人们有时需要登高,如电业工人要攀爬电线杆。而登高杆对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人们巧妙的运用自锁原理发明了高脚扣,它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 一般脚扣是一对用机械强度较大的金属材制作,用于承受人体重量。脚扣弯成略大于半圆形的弯扣,确保扣住电线杆,保证足够的接触面。内侧面附有摩擦因数较大的材料,扣的一端安装脚踏板。使用时,弯扣卡住电杆,当一侧着力向下踩时,形成两侧向里的挤压,接触 x 2 图4

三阶随动系统串联校正的频率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设计(论文)题目:_ 三阶随动系统串联校正的频率 __ 特性法设计及仿真研究_______ 单 位(系别):______自动化系______ 学 生 姓 名:___ 陈海龙_________ 专 业:_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_ 班 级:___ 05111106________ 学 号:___ 0511110629_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汪纪锋_________ 答辩组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时间: 20 15 年 6 月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务处制 编 号:____________ 审定成绩:____________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三阶随动系统串联校正的频率特性法设计及仿真研究 学生姓名陈海龙系别自动化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05111106 指导教师汪纪峰职称教授联系电话 42871150 教师单位自动化系下任务日期__2014 __年_12_月_ 20_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一周内完成。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简明)技术资料 一、设计题目: 题目16 三阶随动系统串联校正的频率特性法设计及仿真研究 二、系统说明: 设三阶系统开环结构如下 (s)(s)(s)(0.11)(0.21) y k Gp r s s s =++ 三、系统参量: 校正前:系统输入信号:r (t );系统输出信号:y (t ); 校正后:系统输入信号:u (t );系统输出信号:y (t ); 四、设计指标: 1. 设定:在输入为r (t )=u (t )=a+bt ,(其中:a=4,b=1 sec. ) 2. 在保证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30 1sec.的前提下,其动态期望指标: 040?γ≥ ; 2.3c rad s ω≥ 。 五、设计要求: 基于频率特性法,试设计一个串联校正闭环系统(如图示),以满足系统设计指 标。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自动化系 指导教师: 汪纪峰 2014.12

信息光学习题答案

信息光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线性系统分析 1.1 简要说明以下系统是否有线性和平移不变性. (1)()();x f dx d x g = (2)()();?=dx x f x g (3)()();x f x g = (4)()()()[];2 ? ∞ ∞ --= αααd x h f x g (5) ()()απξααd j f ?∞ ∞ --2exp 解:(1)线性、平移不变; (2)线性、平移不变; (3)非线性、平移不变; (4)线性、平移不变; (5)线性、非平移不变。 1.2 证明)()ex p()(2x comb x j x comb x comb +=?? ? ??π 证明:左边=∑∑∑∞ -∞ =∞-∞=∞-∞=-=??? ???-=??? ??-=??? ??n n n n x n x n x x comb )2(2)2(2122δδδ ∑∑∑∑∑∑∞ -∞ =∞ -∞ =∞ -∞=∞ -∞=∞ -∞ =∞ -∞ =--+-= -+-=-+-= +=n n n n n n n n x n x n x jn n x n x x j n x x j x comb x comb ) () 1()() ()exp()() ()exp()()exp()()(δδδπδδπδπ右边 当n 为奇数时,右边=0,当n 为偶数时,右边=∑∞ -∞ =-n n x )2(2δ 所以当n 为偶数时,左右两边相等。 1.3 证明)()(sin x comb x =ππδ 证明:根据复合函数形式的δ函数公式 0)(,) () ()]([1 ≠''-= ∑ =i n i i i x h x h x x x h δδ 式中i x 是h(x)=0的根,)(i x h '表示)(x h 在i x x =处的导数。于是 )() ()(sin x comb n x x n =-=∑∞ -∞ =π δπ ππδ

理论力学小论文

2013理论力学小论文 重心及其求法 201X 级车辆工程2班 XXX 指导老师:张伟 摘要: 在工程中,物体重心的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汽车、轮船、飞机的重心位置,对其行驶或飞行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高速运转部件的重心如果不在轴线上,将引起机械的剧烈震动,因此必须了解重心的概念和重心位置的求法。 一、 重心的概念 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它的每一部分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这些引力汇交于地球的中心,形成一个空间汇交力系,但由于我们所研究的物体其尺寸与地球的直径相比要小得多,因此可以近似地将物体上这部分力系看作是空间平行力系,这个平行力系的合力的大小即为物体的重量,合力的作用点即为物体的重心。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其求法也是多样的。 二、 物体重心坐标公式 2.1平行力系的中心 平行力系合力作用点的位置仅与各平行力系的大小和作用位置有关,而与各平行力的方向无关。 2.2 重心坐标的一般公式 将物体分成许多微小部分n 份,各微小部分所受到的地球引力(重力)以 G n G G F F F ??????21表示,各微小部分作用点坐标为)()()(222111n n n z y x z y x z y x ??? 2 1r F r F + i i C i F r r F = ∑∑

则物体的重量为 ∑∑?= ?= =Gi n n Gi G F F F 1 重心的坐标用(xC ,yC ,zC )表示,根据空间力系的合力矩定理,对x 轴取矩,则 i G i n G n G G G x y F y F y F y F F M ??=??+???+??+??=?∑∑2211)( c G c G G x y F y F F M ?=??=∑)( 因 i G i c c y F y F ??=?∑ 则 ∑∑∑???= ??= Gi i Gi G i Gi c F y F F y F y 同理 ∑∑∑???= ??= Gi i Gi G i Gi c F x F F x F x ∑∑∑???= ??= Gi i Gi G i Gi c F z F F z F z 物体连同坐标轴转90度,而使坐标面oxz 成为水平面,由重心的概念知,此物体重心的位置不变,再对x 轴应用合力矩定理求Zc 。 体积为V 。假想把物体分割成许多微小体积ΔVi ,每个微小体积所受的重力为ΔFGi=γΔVi ,其作用点坐标为(xi ,yi ,zi )。整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FG=∑△FGi 。应用合力矩定理可以推导出物体重心的近似公式 2.3、均质物体重心(形心)坐标公式 对于均质物体(常把同一材料制成的物体称为均质物体),其容重γ为常量(物体每单位体积的重量),各微小部分的体积为n V V V ??????21,整个物体的体积为V 则有 γγγ n Gn C G V F V F V F ?=?????=??=?211 γV F F Gi G =?=∑ 得 ∑∑∑∑??= ???= V x V V x V x i i i i i c γ γ ∑∑∑∑??= ???= V y V V y V y i i i i i c γ γ ∑∑∑∑??= ???= V z V V z V z i i i i i c γγ 由上可知:①均质物体重心完全决定于物体的几何形状,而与物体的重量无关。②由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尺寸所决定的物体的几何中心,称为形心,上式也是物体形心的坐标公式。

弹簧 质量 阻尼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

分数: ___________ 任课教师签字:___________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结课作业 学年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线性系统理论 学生姓名: 学号:

提交时间:目录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弹簧、阻尼器、质量块是组成机械系统的理想元件。由它们组成的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是最常见的机械振动系统,在生活中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缓冲器就是其中的一种。缓冲装置是吸收和耗散过程产生能量的主要部件,其吸收耗散能量的能力大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缓冲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例如我们的汽车减震装置和用来消耗碰撞能量的缓冲器,其缓冲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稳定与驾驶员安全;另外,天宫一号在太空实现交会对接时缓冲系统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交会对接的成功。因此,对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研究有着非常深的现实意义。 2 弹簧-质量-阻尼模型 数学模型是定量地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揭示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动态特性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其中,微分方程是基本的数学模型,不论是机械的、液压的、电气的或热力学的系统等都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微分方程的解就是系统在输入作用下的输出响应。所以,建立数学模型是研究系统、预测其动态响应的前提。通常情况下,列写机械振动系统的微分方程都是应用力学中的牛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等。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是最常见的机械振动系统。机械系统如图所示,

图2-1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机械结构简图 其中、表示小车的质量,表示缓冲器的粘滞摩擦系数,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表示小车所受的外力,是系统的输入即,表示小车的位移,是系统的输出,即,i=1,2。设缓冲器的摩擦力与活塞的速度成正比,其中,, ,,,。系统的建立 由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分析两个小车的受力情况,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如下: 对有: 对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介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满足需要的先决条件 与个人动机有着密切关系的是社会环境会社会条件。在满足基本需要的住先决条件中,马斯洛举出了这样一些条件:言论自由,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可以随心所欲,质询自己,自卫自由,正义,诚实、公平及秩序。 基本观点 1.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 2. 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内容 (1)生理需求 包括人体生理上的主要需要,即衣、食、住、行、医药等生存的基本条件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就是对生存的需求。人们需要食物、饮料、住所、性、睡眠和氧气。一个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会首先要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被满足,他就会无视或掩盖其他的需要。整个机体将会被生理需要所主宰,其人生观也程变化的趋势。马斯洛说“如果一个人极度饥饿,那么,除了食物外,他对其他东西会毫无兴趣。他梦见的是食物,想到的是食物。他只对食物发生感情,只感觉到食物,而且也只需要食物……这样的人真可谓单靠面包为生” 对文明社会中的多数人来说,这些低级需要都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满足。那么新的一级更高的需要就会出现。 (2)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的直接含义是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险,引申的含义包括要求职业的稳定、一定的积蓄、社会的安定和国际的和平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3)归属与爱的需要 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爱、理解和认同,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 (4)尊重的需要 当上述三方面的需要获得满足之后,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并支配人们的生活。它包括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敬重。如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并有所建树,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获得一定的名誉和成绩等。 马斯洛指出,自尊包括对获得自信、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 马斯洛认为,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声、声望以及无更具的奉承之上。

理论力学论文

2013理论力学小论文 自锁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12级机制2班梁杰明张伟 图1 及支撑面的全反力Fr的方向也将改

F1、F2为摩擦力,分别等于μmgcos α和μmg ,代入后可得 mgh=μmgcos α?AB+μmg?BC ∵ABcos α=DB ,上式可以写作 h =μ(DB+BC) 式中DB+BC =S , ∴μ=h/S 。 有 μ=tan θ 二、自锁 我们都知道,由于静摩擦力不可能超过最大值,因此全约束力的作用线也不可能超出摩擦角以外,即全约束反力必在摩擦角之内。由此可知: (1)如果作用于物块的全部主动力的合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 之内,则无论这个力怎样大,物块必保持静止。称这种现象为自锁现象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力的合力与法线间的夹角 ,因此,主动力的合力 的作用线必在摩擦角之内,而全约束力的作用线也在此摩擦角之内,主动力的合力和全约束力必能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如图所示,所以物块必静止。工程实际中常应用自锁原理设计一些机构或夹具,如千斤顶、压榨机、圆锥销等,使它们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下工作。 (2)如果全部主动力的合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之外,则无论这个力怎样小,物块一定会滑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全部主动力的合力的作用线已在摩擦角之外,全约束力的作用线不可能出现在摩擦角之外,不能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如图所示,所以物块不会静止。应用这个道理,可以设法避免发生自锁现象。 有上述分析可知自锁只与摩擦角有关,为什么呢?因为当φ<φf 时,随着主动力的不断增大,支撑面的反向法力和阻止物体滑动的摩擦力也会相应的增大,所以物体仍静止不动。

如图4紧靠在竖直墙壁上的物体,在适当大的外力作用下,可以保持静止。当外力大到重力可以忽略,无论用斜向上的力,还是用斜向下的力,发生自锁的条件与水平面的情况是相同的。如改用与竖直墙壁的夹角来表示,临界角α0可表达为 α0=arctan 1 与水平面不同的,只是保证物体静止的最小力条件有所不同。当用斜 向上的力维持物体平衡时,不一定满足自锁条件,而若用斜向下的力使物 体平衡,一定首先满足自锁条件才可能发生。而生产、生活中更多是发生 在竖直方向的自锁现象。 一、 自锁现象的应用 (1) 静摩擦因数的测定 如图所示。 把要测定的两种材料分别做成斜面和物块,把物块放在斜面上,并逐渐从零起增大斜面的倾角 θ ,直到物块刚开始下滑时为止。记下斜面倾角 θ ,这时的 θ 角就是要测定的摩擦角 ,其正切就是要测定的摩擦因数。理由如下:由于物块仅受重力和全约束力作用而平衡,所以重力与全约束力应等值、反向、共线,因此必沿铅直线,重力与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斜面倾角 θ 。而当物块处于临界状态时,全约束力与法线间的夹角等于摩擦角 ,也即θ=φ。所以摩擦因数为:μ=tan θ x 2 图4

毕业设计 基于FPGA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学士论文 基于FPGA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摘要 随着公元的第二十一个世纪的到来,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在现代电子数字系统中,滤波器都以一个不可缺少的身份出现。其中,FIR数字滤波器又以其良好的线性特性被广泛和有针对性的大量使用。众所周知,灵活性和实时性是工程实践中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要求。在以往使用的各种滤波器技术中,不难发现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滤波问题上的飞跃,派生出一个全新的分支——数字滤波器。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和EDA技术,使用FPGA来实现FIR滤波器,可以同时兼顾实时性和灵活性。基于FPGA的FIR数字滤波器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论文讨论基于FPGA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针对该毕业设计要做的基本工作有如下几点:(一)掌握有限冲击响应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的基本结构,研究现有的实现方法。对各种方案和步骤进行比较和论证分析,然后针对目前FIR数字滤波器需要的特点,速度快和硬件规模小,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计算。 (二)基于硬件FPGA的特点,利用Matlab软件以及窗函数法设计滤波器。对整个FPGA元件,计划采用模块化、层次化设计思想,从而对各个部分功能进行更为详细的理解和分工设计。最终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语言选择VHDL硬件编程语言。 (三)设计中的软件仿真使用Altera公司的综合性PLD开发软件Quartus II,并且利用Matlab工具进行对比仿真,在仿真的过程中,对比证明,本论文设计的滤波器的技术指标已经全部达标。 关键词:数字滤波器Matlab 可编程逻辑元件模块化算法 Based On FPGA Design Of FIR Digital Filters Major: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theor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提出。马斯洛认为,在特定点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从而将需要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理论——基本假设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基于以下的基本假设的。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需求理论——主要内容

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社交上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生理需要:生理的需要是直接与生存相关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主要是对于秩序、自由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又称为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尊和受人尊重。自我实现需要:表现为人要求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要求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需要层次论的优点:(1)分类细致,把需要分为五个高低层次,揭示了需要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和组织人的行为中的巨大作用。(2)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乐观地看待人的发展,重新唤起了人的自尊。(3)可以解释很多需要现实。(4)可以指导教育教学。需要层次论的局限(1)十分重视潜能的作用,认为自我实现是潜能发展的过程,实际上用“潜能”替代了“本能”,没有摆脱“本能说”的局限。(2)把自我实现看成最高需要,忽略了人的社会价值,犯了“自我中心”的狭隘主义错误。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各种活动任务中都有动机的最佳水平问题。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说,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是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1)动机水平适中,学习效率最高。动机和效率之间不是正比,而是倒“U”型曲线 (2)作业难度会影响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难度作业,最佳动机水平偏低。容易作业,最佳动机水平偏高。对我们的启示:1.动机过强或过弱对学生的学习都是不利的;2.动机的强度应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来调整。 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理论: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三大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差异程度(对比)(3)刺激物的变化活动(4)刺激物的新异性2.个体的主观状态:1、个体的需要和兴趣2)情绪状态(3)身体状态(4)知识经验 怎样保持有意注意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3、排除干扰。自我警告、提问。4、自我控制和自我提醒 注意品质:一、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个体的知识经验3、活动的任务二.注意的稳定性(1)狭义:注意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上的时间长短。广义:注意保持在某种活动上的时间。反面是注意的分散(分心)三、注意的转移:由于活动任务的改变,主动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刺激物特点;(2)个体因素。四.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注意可指向两个或多个活动。注意分配的条件:(1)多种活动中至多有一种是生疏的;(2)多种活动已成了一个系统。 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涣散的原因1、刺激过多或过少2、情绪急剧波动3、反抗或淡漠4、寻求注意和承认二、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力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1)尽量消除与教学无关的刺激物(2)适当应用有关刺激物,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2、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采取下列方法促使学生注意听讲:1)给予信号2)邻近控制3)提出问题4)特殊安排5)提出批评6)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 感觉的一般规律: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一般用感觉阈限来衡量。1、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我们把刚刚可以被人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强度称为绝对感觉阈限;而人能够感觉到这一最小强度的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E)与绝对感觉阈限(R)之间成反比。即E=1/R。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刚刚可以被人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而人能够觉察这一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韦伯定律:中等强度的刺激下,差别感觉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是个常量。韦伯公式:K=△R/R,其中K为韦伯常数。不同感觉的韦伯分数不同。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1.适应: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人的某种感觉的感受性会发生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