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学概论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学概论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学概论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学概论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五章、抒情性和叙事性作品

第一节、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一、抒情文学的界定:

1、含义:

抒情:将郁结的情感疏导、排解。

叙事:按事情的发生顺序,依次记叙。

抒情性作品:指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于用声音和画面来象征性的表现情感的文学作品。如:郭沫若《梅花树下的醉歌》。

2、抒情与叙事的区别:

①、内容上:抒情偏于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叙事偏于再现社会客观现实。

②、形式上:抒情偏于语言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叙事偏于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3、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P265

①、抒情是“自我表现”,抒情性作品是个人性很强的的文学作品。

②、自我表现具有社会性。实际上是表达社会化的个体性情和个体化的社会心理。

表现在:A、人是社会性的存在。B、抒情诗一种社会交流。C、最突出地体现为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联系。

4、文学情感和日常情感:

①、从材料构成上看,普通情感宣泄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包括本能状态,在内的

心理混合物。文学抒情则是对其加以精心选择、提炼和改造的结果。

②、从性质上看,普通情感宣泄是带有非理性性质。而文学抒情则是一种由理性参与的在华

语中形成的审美表现。

③、从表现方式上看,普通情感宣泄是一种原生的主体情感表达。而文学抒情则是把原生的

情感作为旁观的对象去重新审视和表现。

④、从目的上看,普通情感宣泄是具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文学抒情则是要构造一个内在自

足的审美形式世界。

二、抒情文学的种类:P263

1、抒情诗。(颂诗、哀诗、田园诗、山水诗)

2、抒情散文。

3、戏曲。

三、抒情性作品的构成:P269

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的直接融合。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要素: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1、声与情的关系。(诗与乐、声调与情调、节奏与情感)

2、情与景。P274

3、真与幻。P276

四、抒情方式

1、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P277~280

①、比喻与象征

②、倒装与歧义

③、夸张与对比

④、借代与用典

2、抒情角色P280

含义:指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

分类:

①、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

②、代言的抒情方式:A、他人他意B、他人己意

第二节意境

一、意境论的形式与界定。

1、形成:

①、源头:《庄子—齐物论》,提出“自由之境”。

②、萌芽:刘勰《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嵇康的诗“境玄意淡”。

③、全面形成:王昌龄《诗格》中提出“物镜、意境、情景”;

皎然:“文外之旨”;刘禹锡:“境生于象外”;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④、深入:宋(严羽“别材”、“别趣”说)明(陆时庸“韵味”)清(王夫之“情与景关系”)

⑤、总结: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

2、界定: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

审美想象空间。

二、意境的艺术特征。

1、情景交融。A、景中藏情式B、情中见景式C、情景并茂式

2、虚实相生。

实景:指逼真描写的情、景、形。又称“真境”。

虚景:指有实景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虚实的关系:

①、虚景是实景的升华,它体现着实景创作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灵魂和统帅。

②、虚景要由实景来实现,实景是整个结构的基础和重心。

3、生命律动。(意境的本质特征)

含义: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状采,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

特征:①、表真挚之情②、状飞动之趣③、传万物之灵趣

4、韵味无穷。(意境的审美特征)P228

含义: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简单的说就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三、意境的分类:

1、四类。(审美风格不同---刘熙载)

花鸟缠绵---------明丽鲜艳的美。

云蕾奋发---------热烈崇高的美。

弦泉幽咽---------悲凉凄清的美。

雪月空明---------和平静穆之美。

2、二类。(主观色彩在作品中的流露---王国维)

有我之境(直接抒情)

无我之境(间接抒情)

第三节、叙事性作品的构成

一、叙事界定:P239

1、叙事理论和叙事学

①、传统的叙事理论:内容(人物、情节、环境)

②、现代的叙事理论:叙事方式与叙事结构模式。

2、叙事的含义与特征

①、叙事文学的源流:神话→史诗→史传→小说。

②、含义: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③、特征:A、社会事件的过程(对象)B、话语虚构(方式)

3、叙事与审美的意识形态P241

4、叙事的构成:

①、叙述内容-------主题的故事内容。

②、叙述话语-------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句。

③、叙述动作。

二、叙述内容:P243

1、故事

①、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A、推动情节的事件。

B、塑造人物的事件。

②、情节:A、含义: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强调作者的:

●对事物再加工创造,也是作者控制信息的技巧。

●组织事件中遵循“事理逻辑”。

●情节组织注意节奏问题,有紧有松。

③、人物:

A、行动元: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

B、角色:是指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C、两者关系:人物同时具有“行动元”和“角色”两重特征,但这两重特征并不总是相互吻合的。有时一个“行动元”可以由几个“角色”担任;有时一个“角色”也包括几个“行动元”。

④、场景:即人物行动与环境的组合。

2、结构:(实质是指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①、含义: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个形态。

②、表层结构: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确定最小

叙述单位-----序列。

③、深层结构: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确定最小叙述单位

---分类。

3、行动

它的形式包括: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三、叙述话语

1、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

①、含义:

●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文本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如:“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故事时间是“三年”;文本时间是叙述人讲这话的时间在1~2秒。

③、关系:P252~257

时序: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时距: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

频率: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次数。

2、视角:

①、含义: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通常由叙述人称决定。

②、分类:

A、第三人称叙述:无视角限制---------无焦点,旁观者。

B、第一人称叙述:有视角限制,内在式焦点叙述---------固定焦点,参与者。

C、第二人称叙述:旁观者-------“你”。

四、叙述动作:

1、叙述者不等于作者。

2、叙述者与声音。声音:即体现叙述者特定口气或态度的叙述话语。

3、叙述者与接受者。理想的接受者不等于实际接受者。

第四节、文学典型P214

一、典型论的发展

1、西方(三阶段)

①、17世纪以前,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亚里士多德、贺拉斯。

②、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理论。康德、黑格尔。

③、20世纪以后,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中国

①、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以少总多”。

②、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弯曲一收”。

二、典型人物P220

1、含义:是通过鲜明、独特、丰满的性格特征,深刻的体现了某一阶段、阶层或类别的的人的某些本质方面,渗透着作家积极审美理想的人物形象。

2、特点:

①、个别性

●鲜明:金圣叹“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独特:《水浒传》只是写人粗鲁处,就有很多种写法。

●丰富:多侧面、多层次、动态性。

②、概括性:某阶段层次某方面的本质特征。

③、理想性:作家的倾向性、态度。

三、典型与类型

从性格上看:类型性格单一;典型性格丰富。

从性格发展看:类型性格静止;典型性格多发展变化。

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典型环境的含义:

①、充分的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一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

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②、典型环境不同于时代背景和人物的具体环境。

③、典型环境的实质是“人物环境和时代”的统一。

如:巴金《家》里的具体环境是高家,大环境是30~40年代封建矛盾冲突的大家庭。

2、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P222

①、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

化。

②、在一定条件下,典型人物又可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③、两者还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

第三编创作论

第六章、文学创作过程

第一节、创作的发生阶段P125

一、材料(信息)储备

1、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是一切生

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2、材料储备是主体性特征:

①、一切社会事件、现象等,在进入作家头脑之前,虽是外在的客观的东西,但只有当

它们被烙印在作家的头脑中,并转化为主体的心灵深处的记忆时,才真正具有主体性的东西。也只有这样,它们才对文学创作起作用,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材料。

②、所谓积累材料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作家主体把社会生活中许多似乎无用的刺

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作的材料。

3、获取途径:

①、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从精神专注的趋向和程度划分的)

②、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从作家获取材料的渠道来划分的)

二、艺术发现 P129

艺术发现就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的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3、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P129

①、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②、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③、它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

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

④、它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滋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

出现一个新的事物。

4、艺术发现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艺术发现是文学创作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

●艺术发现却是文学创作赖以发生的根由。

三、创作动机

1、含义: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2、形成过程:P131

是由作家的内在需要所鼓动,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与某些外部刺激相迎合之后所带来的极强的行动力量,并对整个创作过程其支配作用的或隐或现的意图。

外在机缘:即外在刺激。它能使作家的内在蕴藉和奔放的热情找到倾泄的渠道,是原先焦灼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意图。并把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有用材料和艺术发现贯穿起来,使文学创作由意图变为行动。

3、分类: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

动机;无意识动机。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1、艺术构思的含义: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些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

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2、心理机制:

①、回忆与沉思 P133

A、回忆的含义:回忆是积极的和有意义的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回忆的方式:

a/直接回收法:即把那些对自己刺激最强或最熟的信息直接与中心意念挂钩。

b/挨次扫描法:即对记忆的所有有关的内容反复而有系统地搜寻,直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c/层次推论法:即作家把所需回忆的信息按类别、分层次地在头脑中搜查,并不断的与中心意念相联系、比较。以提取最准确、最能符合意念的信息。

B、沉思的含义: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

沉思的功能:a/加深对对象的认识、理解。b/二度体验,使之更完善、更丰满。

②、想象与联想 P134

A、想象:就是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在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

构的过程。

想象的分类:

a/再现想象(回忆)。如:“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

b/比拟想象(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c/虚构想象。(将无物想成有物)。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李白。B、联想: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进而一环扣一环,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

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

联想的分类:

a/接近联想(相似)。

b/对比联想(相反)。

c/类似联想:是经由某一类似点而把有类似特征的事物或想象联系起来。

③、灵感和直觉

A、灵感:思考过程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是创作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突出特点: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

B、直觉: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揭示。

C、两者的区别:P139

a/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做出的突兀判断。

b/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c/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却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④、理智和感情

理智与情感的关系:

a/感情在艺术构思中是动力因素,而理智则是约束、规范这些动力的嚼勒。

b/在文学创作中两者缺一不可:没有感情,徒有理智,理智便有束缚想象力的负作用;失去理智而徒有感情,感情也有将作家推向不知所能往的可能。

⑤、意识与无意识

A、含义:

意识: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的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无意识: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的心理能力。

B、两者的关系:

a/有主次之分:意识对无意识起着某种控制、压抑或引导、解禁作用。

b/相互补充:意识提出的某些任务、目标等,往往靠主体调动无意识的功能,并促使其活动。c/意识对无意识的制约作用。

二、构思方式

1、综合:

①、含义: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②、特点:a/定向性b/选择性c/刷新性

2、突出和简化

①、突出:

A/含义:指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

B/途径: a/浓涂重沫 b/淡化背景

②、简化:

A、含义: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

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B、区别: P144

a/突出是以浓墨重彩和淡化背景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简化则是将形象或意念身上所有的遮蔽物全部剥掉,只留下最核心、最能表现本质的要素。

b/从艺术构思角度说,简化比突出的难度大;从艺术效果角度说,简化后的形象由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也比“突出”要更能抓住读者。

3、变形与陌生

①、变形:

A、含义: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形象的方式。

B、变形的方法:a/扩大和缩小b/粘合c/漫画d/夸张e/幻事

②、陌生化:

A、含义:不是变形,则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作者或人物似乎未见过此事物,不得

不以陌生的眼光如实的描写它,结果消除了“套版效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

③、两者关系:

A、变形着重改变事物的通常形状。

B、陌生化倾向于用不习见的方式来表现事物,使人产生新奇感。

第三节、文学创作的物化阶段

一、“物化”------“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1、含义:具体来说,作家将在构思过程中已初步酝酿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化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质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

2、主要工作:

①、转化:把构思中那虚构的观念性形象,转化为可以言说,并被他人理解、意会的文字。

②、操作:语言上的雕琢。

4、两个问题:

①、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②、作家创作动机或意图的中途转换。

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1、语词提炼: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把艺术构思中已初步成熟的形象,意念准确、鲜

明而生动的呈现出来。

2、技巧运用:

①、含义:巧妙采用各种写作手法。如“肖像、行动、心理描写等。”

②、原则:

A、技巧的运用要为物化主要对象、形象的内在物理服务。

B、技巧要为作家通过形象所需表达的中心意念服务。

三、即兴与推敲

1、即兴: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的创作出某作品的壮况。

2、推敲: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文学的创作方法

第一节、创作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一、创作方法的含义:

1、创作方法又称为创作原则。是指作家在作品中流露的按照一定要求表达思想感情,再现

社会生活,建构审美意念的原则。

2、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创作主体的关系。

3把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相混的关系:

艺术表现手法:是指塑造艺术形象时所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如“描写、夸张等”

①、创作方法是艺术创作的总原则。某种特定的创作方法常常包含某种常用的艺术表现

手法。

②、某种艺术表现手法通常并不为某创作方法而改变。

③、创作方法对作品影响是全局性的;而艺术表现手法对作品的影响是局部的。

二、创作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1、创作方法的形成条件:

①、离不开一定的创作实践,并有一批堪称代表的作家和作品。

②、由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文艺思潮相联系。

三、创作方法的相对独立性:

1、正确的创作方法可以帮助作家更好的实现创作目的,获得创作上的成功。

2、正确的创作方法可以帮助作家纠正某些认识,引起其世界观的变化。

3、创作方法在发展中有自己的历史传承性。

4、创作方法与世界观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世界观相近的作家可以采用不同的创作方法。

5、文学史上的几种主要的创作方法: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感伤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第二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一、现实主义

1、概念由来:1796年,席勒《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首先提出。又叫“写实主义”。

歌德首先提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2、历史发展:

①、欧洲:

a/古代朴素现实主义:自觉面对现实,缺乏理论。

b/近代现实主义起点(文艺复兴时):仿古特点。

c/17世纪的古典主义:莫里哀。

d/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多数大作家。

e/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俄国、中国。

②、中国:

a/《诗经》,是现实主义源头。

b/《红楼梦》,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顶峰。

c/鲁迅的《呐喊》、《彷徨》开创和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

③、定义:现实主义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通过对生活现实ud典型化描写来揭示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一种创作方法。

④、一般特征:

a/要求作家按照生活固有的样子,遵循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真实的反映生活。

b/要求作家要在如实反映生活的同时,还要对生活进行提炼概括。

c/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用精雕细刻的写实手法塑造形象;按照生活实际的样子来反映生活;描写细腻;叙述客观;刻画冷静;语言朴素准确;结构周密完整。

二、浪漫主义

1、概念由来: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真正出现命题。

②、古希腊悲喜剧→中世纪民谣→浪漫主义文学。

③、上古神话→楚辞→唐诗宋词→明传奇(顶峰)。

2、内涵:指按照人们所希望的样子,通过对生活现象理想化的描写来表现一定的社会心理和情感的创作方法。

3、一般特征:

①、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抒发自己强烈奔放的主观情感,着重描写自己对事物的内心反映和情感体验。

②、浪漫主义作家一般富于幻想性,充满对理想的热烈的追求。

③、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多采用大胆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作品大都气势恢弘,想象奇特,语言瑰丽。

4、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辩证统一:

①、文学是主情的,所以不管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离不开情感表达。区别仅在于:现实主义是通过真实描写引起自己情感体现本身来间接传达自己的感情;而浪漫主义则是直接把自己的情感体现表现出来。

②、在对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相互对立统一的。现实主义是把理想融注于对整个现实环境的描写中;而浪漫主义则是艺术的创造一个遐想的世界来抒发理想。

第三节、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一、现代主义

1、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内容:

①、反映社会危机②、表现人的异化(有“人本身的异化”、“人与人关系异化”和“人与物关系异化”)。

2、现代主义具体特点:

①、在对待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上:现代主义强调表现主体的深沉心灵真实和主观感受,就把此种感受推向极致,是生活本身的形态和时空顺序变得无足轻重。

②、现代主义对世界力图把握的同时,伴以浓重的迷惑感,常常以怀疑的态度处理个人与世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③、在艺术手法上:现代主义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现实与幻觉梦幻交织描写;意识与潜意识的混合表现,时空颠倒;注重通过象征暗示自由联想、移情、通感等。以唤起读者内心的类似体验。

3、代表流派:

①、象征主义:潘德《地铁车站》,19世纪末。

②、表现主义:20世纪初文艺思潮,卡夫卡。

③、意识流小说:20世纪20—40年代,沃尔伏《墙上的斑点》。

④、黑色幽默小说: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笑中带泪《第二十一条军规》。

二、后现代主义

1、含义:指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80年代流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突出特征是“解构”,拆掉了以前的,反对传统意义上的本质、中心、意义、整体、权威、等都予以反叛、否定。并给予质疑解构。

基本特征:

①、平面化,无深度。

②、非主体,无自我性。

③、零散化,非确定性。

④、拼贴式,跨文本性。

第八章、文学风格和流派

第一节、文学风格

一、风格界定:

含义:是作家创造个性与具体话语情景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风格三要素:创作个性;话语情景;话语特色。

二、风格与创作个性: P288

1、创作个性与个性的关系:作品中的个人性格特征≠作家个性。

2、如何将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即通过外化合形式化。

三、风格与话语情境:

1、话语情境:是指文学文本中语词、体裁、结构和形象等构成的作家创作个性得以呈现的具体话语环境,是风格的外在表现。

2、具体要素:

①、语词运用:指特定文学文本中语词的组合状况。如“押韵、炼字”等。

②、体裁选择:指作家根据自己的表现和要求,对文学体裁进行选择。

③、结构安排:作家对特定文本的内部构造的组织,结构只有达到完整统一才能显现文学风格。

④、形象刻画:作家对特定文本艺术形象系统的刻画。

四、风格特性:

1、含义:指风格所必须具备的那种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等内在特点。

①、独创性:指作家在风格不能与他人相同,必须是出于与众不同或独特的创造。

②、稳定性:指作家在风格在其整个创造中,不是一种仅仅出现一次的现象,而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

③、多样性:第一是指不同作家的风格是彼此不同的;第二指同一作家的风格可以前后的变化发展的。

五、风格的形态: P293

1、简分法:“刚”和“柔”;“豪放”和“婉约”。

2、繁分法:①、刘勰《文心雕龙》“四组八体”。②、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有二十四种。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四组八种” P295

①、简约和繁丰: (按内容和形式的比例划分)

A、简约:语词简洁和精炼的风格形态。

B、繁丰:不节约词句,而任意推延、铺陈或修饰的风格形态。

②、刚健和柔婉:(由气象的刚健和柔和)

A、刚健:偏于阳刚或刚强,劲键或雄伟一类的风格形态。

B、柔婉:偏于柔和秀美和婉约的风格形态。

③、平淡和绚烂:(话里辞藻的多少)

A、平淡:以尽可能少活平实的词汇去接近实物的平常面目的风格。

B、绚烂:以尽可能丰富的词汇去突出事物的富丽面貌的风格。

④、谨严和疏放:(检点功夫的多少)

A、谨严:从头到尾都严谨和细致的风格形态。

B、疏放:不加雕琢,随意的风格形态。

第二节。文学流派

一、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些思想倾下、美学观念、艺术原则。即文学风格相同和相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作家群体。

二、形成条件:

1、作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应具备大致相同的思想倾向、政治理想、价值标准。

2、具备相近的美学观念、哲学基点以及艺术创作原则。

3、其作品在文学风格上需大致相似。

三、形成方式:

1、自觉形成:往往有明晰的创作宗旨和原则;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有相应的创作实践和成果。

2、非自觉形成:这类文学流派作家往往没有明确的组织、自觉的宗旨等。往往是由后人或他人从文学史的角度或地域性的角度加以分类组构而成。

四、评价:

文学流派的形成对文学是创作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1、不同文学流派是存在,有利于他们之间的各种创作原则、艺术风格、艺术作品等的自由竞争。

2、新的文学流派的产生,往往和新的艺术观念和美学取向有关。

第四编接受论

第九章、文学接受

第一节、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

一、文学消费 P307

1、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

狭义的文学生产:指以作家内在心理意象形式存在的观念形态的文本创造和出版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文本变为文学读物的物态化生产。

文学传播:作品的出版和流通。

文学消费:主要指读者的阅读。

2、文学传播活动及其变迁:

口头→书籍→视听传播→网络

3、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互动关系:

①、文学生产规定着消费:

A、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即文学产品。

B、文学生产规定者文学消费的方式。

C、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

②、文学消费反作用于文学生产:

A、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

B、文学消费规定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

C、文学消费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二、文学接受与文学消费的关系:

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

2、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还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和欣赏的精神活动。

3、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P319

4、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特点;文学接受研究则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

文学消费、文学接受和文学欣赏之间的关系:

文学消费--------文学接受---------文学欣赏

(初始阶段)(文学阅读)(高级阶段)

三、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1、文学活动作为审美活动:

文学作品的这种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等方面吸引读者、感染读者、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

文学接受审美价值属性的三层次:即“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2、文学作为认识活动: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揭示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因而具有一种为读者提供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我真相的价值属性。

3、文学接受作为文化价值阐释活动:

4、文学接受作为交流活动:

文学产品作为一种审美的社会化话语作品,具有增进人们彼此了解、沟通与交流的属性。主要表现在:

●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读者与作品人物角色交流;

●读者与读者之间交流;

●读者与作品描写的整个自然、社会以及全人类的交流。

第二节、文学接受过程

一、发生阶段:

1、期待视野:

①、含义: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众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为期待视野。

②、层次:文本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

③、形成因素:

●由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

●文学艺术素养;

●特定的生理机制。

④、类型:个人性期待视野;集体性期待视野。

2、接受动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3、接受心境:即影响读者阅读的情绪状态。可分为:“欣悦”、“抑郁”、“虚静”。

4、隐含读者:即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其决定因素有:创作动机;文本内涵;选材。

二、发展阶段:

1、填空、对话、兴味:

第一文本:读者阅读之前的以抽象性的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存在的状态。

第二文本:经过读者想象再创造而形成的,有确切形象意义的审美对象。

①、填空:即作品中模糊的,难以界说的,需要读者想象完善的部分。“罗曼-英伽登”提出。

②、对话:文本是一种吁请、唤呼,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积极的应答,理解文本所提出的问题。----------“伽达默尔”

③、兴味:召唤结构------“伊瑟尔”

※再创造的原因:

A、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的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只有经读者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

B、文学作品主要使用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想象才能进行。

2、还原与异变:

异变层次:作品形象的异变;情感异变;思想观念异变。

异变的原因:某些政治观念;某些预定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学欣赏能力。

3、理解与误解:P344

①、正解与误解。

②、正误与反误:

A、正误:即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

B、反误:即读者自觉不自觉的对文学作品进行穿凿附会的认识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和曲。

C、评价:正误不失为一种值得肯定的有效阅读方式;反误则显然只能导致对文学艺术的损伤乃至粗暴践踏。

第三节、文学接受的高潮

三、高潮阶段 P347

1、共鸣:

①、含义: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遇所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②、原因:

●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

2、净化:

①、含义:即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的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②、表现:

●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以维持心灵的平衡。

●由于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撼;使读者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

3、领悟:

①、含义: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净化之后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具体包括:潜思想、洞悉宇宙奥秘、体悟人生真谛等状况和过程。

②、特征:基于理解的体味和基于体味的获得人生教益。

4、延留:

①、含义: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共鸣、进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在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②、延留的方式:有意识的回想和无意识的潜移默化。

③、延留的意义:为读者对作品的含英咀华及一时思想情感的变化,还体现在对读者审美情趣、精神气质以及人格规范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它还是文学作品产生直接社会效应的重要方式之一,延留时间的长短和延留效果的性质,也是我们判定一部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尺度。

第十章文学批评

第一节、文学批评及其价值取向

一、文学批评

1、含义:①、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

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观点和价值取向。

②、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顾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批判。

2、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

①、所谓意识形态评价,是指文学批评所使用的价值标准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

②、表现: A、从批评对象来说,作为主要对象的文学作品,不管诗歌、散文,还是小说、

剧本,都是精神创造的产物;都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

B、从文学批评的效能说:P357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标准

1、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①、观点的提出:恩格斯。

②、美学观点:指从审美价值方面按艺术规律要求评价作家作品价值。美学观点是对艺术价值观念的总称,不是某种具体的艺术价值观念。

③、历史观点:把作家的作品放入其产生的历史时代,按照时代社会的要求去评价作家作品

的价值。

④、关系:P359

2、思想标准语艺术标准

①、观点提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

②、内涵:

A、思想标准:指作品题材、主题或形象、意蕴所显示出来的社会、政治、道德等意识形态

观点及产生的思想力量。-----它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

三个基本点:真实性、倾向性、情感性。

B、艺术标准:是指作家的艺术才情、气质、修养等各个要素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艺术魅力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其基本的内涵:文体构成的完美性;形象创造的鲜明性;意蕴表现的深刻性。------它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

第二节、文学批评模式

含义:文学批评的一种由特定理论背景产生的批评视角、读解方式和行文风格形式的相对稳定的“大法”,而不是“定法”。-----批评视角和解读方式是文学批评最根本的方式。

一、传统批评模式:

1、伦理道德批评:

①、含义: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

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识性质和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和教化作用。

②、特点:A、具有历史的久远性、历史性。

B、多样性、发展性。

C、差异性、敌对性。

2、社会历史批判:

①、含义: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②、基本原则: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来考察。如:孟子、鲁迅、丹纳对此的看法。

3、审美批评:

①、含义: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

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着是在真善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利”的。

②、审美批评的评价标准:美感

③、表现形式:A、当下感受性的美感-------印象式批评。

B、概括出公认美感范畴:滋味、空灵、神韵、妙悟。

C、系统理论:雨果“美丑对照”;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

④、特点:A、情感式评价B、“超功利”的性质C、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二、现代批评模式

1、心理学批评:

①、含义: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

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②、其主要理论成果根据:

A、精神分析学-------核心是潜意识。(弗洛伊德)

“文学创作是本能冲动、升华的结果,也是得不到现实满足的欲望的补偿”

“作家不仅从这样升华和补偿中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而且也让人分享这种补偿,从而解除了精神紧张。”

B、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观念,整体对部分的决定。

“分析作品也必须深入到作品的整体完形结构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其真实含义”

2、语言学批评:

①、含义:从语言或形式的层面入手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②、代表派别: A、俄国形式主义B、英美新批评C、法国结构主义

③、弊端:太“语言学化”了,他们把文学文本当成了一个封闭的自足体,既切断了

与社会历史的关联,又回避了内容的分析,这样也就抽调了文学中活生生的人文内

涵;同时,他们也往往混淆语言学与文学的界限,将文学批评变成了枯燥、繁琐、

抽象的语法分析、结构分析与技巧分析。

3、文学批评:

①、文学研究的兴趣或者文化批评的焦点不再局限于文学而扩大问所有的文化现象;

②、批评的理论不再局限于文学学科而是多学科。

③、核心:文化与权力关系的批评。

第五编文学的发生发展论

第一节、文学的发生

一、常见观点:

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金枝》。

2、宗教发生说: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3、游戏发生说:最早是康德提出,席勒在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过剩精力”,谷鲁斯“内

模仿”。

4、劳动说: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起源于劳动:P45

1、劳动提供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第二节、文学的发展

1、弗莱“循环说”:把文学史的作品类型依时代划分为四类: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文

学。

2、普洛普:组合

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或以生产劳动为代表的经济因素。

3、马克思的“不平衡关系”说:

表现在:①、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

②、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