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

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

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
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

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每一历史阶段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叙述,这些内容构成了教材的专题内容。专题内容不同,讲授方法也应有别。

一、历史人物的讲授方法

1、讲授历史人物的方法

讲授历史人物一般都用讲述法,讲述历史人物的生活年代、身份地位、主要事迹,简要评价等。讲述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人传事和以事带人两种。

以人传事,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讲述其一生的主要事迹和与他有关的历史史实。

以事带人,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历史人物置于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去讲述。

在运用上述方法讲述历史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叙述与描述像结合。

(2)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材料,如:历史人物画像、历史情景图象等。

(3)适当引用历史人物的原话、史料原文,增强感染力。

2、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两种:点评和专评。

点评又分为穿插点评和述后点评。穿插点评是指在讲述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就历史人物的某一行为或语言加以评价。述后点评是指在讲述完历史人物的事迹后,加以点评。

专评是指在讲述完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活动后,把其事迹、活动归纳起来,加以全面评价。

二、经济史内容的讲述方法

它包括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演变,以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部门生产发展的基本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其内容概念较多,宜用讲解法来揭示经济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讲解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因果相联

(1)讲授经济史内容,要揭示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因果联系。如:井田制的瓦解: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的出现→初税亩的实行→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井田制的瓦解。

(2)要揭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因果联系。

(3)要揭示阶级斗争与统治阶级实行的经济措施的因果联系,即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2、点面结合

将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面)与其中主要部门、主要方面、主要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述。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在讲授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主要部门。

第二、在讲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个主要地区。

第三、在讲述一个部门各个方面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个个主要方面。

3、串联理线

把不同时期某一国家的同一方面的经济史知识一个接一个地连

接起来,整理出基本线索。串联理线,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集中时间帮助学生整理完成,即新旧知识不断联系,以此顺延,终至完成。

4、具体形象

即把空洞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进行具体形象的讲述,主要有补充典型材料、运用细致描述、穿插短小故事、引用诗词佳句等方法。此外,还可以运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方法。

三、政治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政治史内容大体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措施和政治改革、政治文献和政党,也包括了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各类战争等。

政治史内容一般用讲解法、阐述法为主,进行分析与综合。讲授政治史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政治经济有机结合

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必须说明经济决定政治。如:美国南北战争是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又如:资本主义世界的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政治危机,导致革命的发生。因此,舍去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使学生认识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必须说明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如: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较清明的政策,就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舍去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也不可能使学生认识政治发展给予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2、一分为二正确评价

任何一个政治人物、每项政治措施和政治制度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对它们的评价也只能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用一分为二的辨证法的观点来分析利弊,不能绝对的肯定或否定。如:每朝每代都要加强中央集权,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3、讲清线索揭示联系

讲清有关内容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揭示教材的前后内在联系。如: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全过程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过这些战争,使中国封建社会由独立的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沦为—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才能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

四、文化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中学教材中的文化史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等内容。文化史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讲清因由

即要讲清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原因,结合教材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要讲清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如:原始宗教的产生,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现象无法理解而将其神化产生的。又如:原始音乐起源于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喊声。

第二、要讲清一定的文化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如:文艺复兴运动,我国的新文化运动等,都是当时历史时代的产物,都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

第三、要讲清一定的政治往往给文化的发展以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如:唐诗、宋词的繁荣跟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政策有极大的关系。而清朝大兴“文字狱”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再如:秦汉时期,在文化上实行专制统治,才会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前后相承

讲授文化史内容,应讲清有关文化渊源相承的关系。

3、联系对照

即把中外文化史上的同类知识加以联系和比较。

联系对照的作用在于将中国文化置于世界文化发展之中,使讲授在空间上更广阔,内容上更丰富;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文化史基本知识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献身精神。

4、重视文化史人物的讲授

文化史人物的讲授,一般宜用以人带事的方法。应注意描述人物画像,介绍典型事迹,突出主要成就,引用名人名言,进行恰当的评价。

评价文化史人物,应当主要看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做贡献的大小,而不能简单地以他们的阶级出身、政治态度以及世界观来肯定或否定他们在文化发展史上的功绩。

讲授文化史还应注意说明各民族、各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范围的,表现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说明这种交流与融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总要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二是本国范围内,表现为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五、战争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在人类历史上爆发了无数次的战争,这些战争如果按交战双方来划分,有阶级间的战争,如:明末农民战争、斯巴达克起义等;有民族间的战争,如:北宋与辽的战争、元与南宋的战争等;有国家间的战争,如:中日甲午战争、俄土战争等。如按战争性质来划分,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讲授战争史必须讲清战争的起因、过程、结局。

1、分析战争的起因

战争的起因一般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诱发事件,二为根本原因,即引起战争爆发的深刻的内在因素(政治、经济或其它因素)。

诱发事件与根本原因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本质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而现象又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方面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如:印度民族大起义,从现象上看,涂油子弹事件是起义的起因,但实际上,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殖民地的压榨、掠夺、控制,才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总之,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通过一定的诱发事件表现出来,而诱发事件又都从其特定的方面反映出战争的根本原因。

2、叙述战争过程

战争过程一般宜用叙述法、讲述法。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两种:一是按阶段叙述,即按战争过程的阶段来叙述。如:希波战争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来叙述:第一阶段(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79年),第二阶段(公元前479年——公元前449年)。

二是按战场来叙述,即依据战争过程的地域性来叙述。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按三个战场来叙述,即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3、突出重大战役

战役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述战争离不开对战役的描述,突出对重大战役的描述与点评,是讲好战争史的有效方法。

4、分析战争性质

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总是相对而言的。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有时又有

主次之分,主要方面处于领导、决定的地位,次要方面处于服从、从属地位。

说明战争性质,既要坚持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观点,不能是非不分,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5、讲解战争的意义或影响。

六、民族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民族史内容主要包括:民族的兴起、发展和民族统一政权的建立;主要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措施;民族间的战争;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等。民族史可采用多种讲授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讲授,都须注意以下几点。

1、我国是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这是讲授中国民族史必须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因此,必须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1)多民族性。(2)汉族的主体性,即汉族的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在:在各个历史时期,汉族人口均占总人口的90%以上;历史上的统一王朝大多数是汉族建立的(除元、清外);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经济文化,始终上一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主流,一直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这是汉族主体性的最重要的标志。(3)统一的长期性。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是长期统一的。

2、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祖国历史中都作出了贡献。这是讲授中国民族史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共同开发祖国的边疆。历史上汉族主居中原,少数民族多居边疆。中原地

区开发较早,边疆地区的开发,少数民族的贡献最大。(2)共同开发祖国的经济文化。(3)共同维护祖国的统一。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得到了高山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3、正确反映了民族之间的战争。关于民族战争应说明以下三个问题:(1)说明战争的发动者是各民族统治者,而不是各族人民,即把挑起战争者与卷入战争者区分开来。(2)要说明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3)要正确评价民族战争的结果。一方面要说明民主战争的巨大破坏性以及给各族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要说明民族战争客观上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

4、注意讲清少数民族历史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

部编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二

部编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二) 感悟创新不断成长——2017年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2017年7月14日,我参加了“2017年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活动,主要学习了老师《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和老师的《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经验介绍》。通过学习让我受益非浅,两位老师的讲座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并结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给与会者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尤其是老师给我的震撼,她的敬业让我有些惭愧。培训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回顾对部编教材的学习,我以下几点体会: 一、新旧教材的变化。 通过专家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主动探究意识加强,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片、材料、活动探究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关于这点,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对教学的钻研和思考,如指南针、司南、罗盘的区别,自己制作指南针,包括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对一些资料信手拈来,如澶渊之战和孔府牌匾等,在教学中给学生引入,即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也增加课堂生动性。所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式、方法操作应用的基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四篇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四篇 感悟教材新理念认识教材新特点 -----参加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7月11-12日,我参加了在太原举行的为期两天的2018年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本次教材培训时间短,但内容详实,高屋建瓴,既有一线名师作的新教材公开课,又有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使我受益匪浅。 一、从课堂教学中得经验 本次培训共听了三节课:大同一中范琼老师的《百家争鸣》,临汾乡宁县丁俊伟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省实验中学李思勤老师的《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说课。同时,三位教育专家又进行了点评。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要树立课标意识。课标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总纲领,在课标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更科学。丁俊伟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这一点。 2.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三位老师都运用了时间轴和地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三位老师还注重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例如:丁俊伟老师通过让学生研读材料(史实),说明《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又如:李思勤老师通过对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的介绍来让学生概括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 3.教学中要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体现学习历史的价值。范琼老师将中国的古代传统思想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联系起来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和指导的作用。丁俊伟老师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的讲授,让学生感悟历史发展规律。 4.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由浅入深,形成知识整体架构,充分掌握知识。 二、从专家讲座中受启发 本次培训还安排了三场专家讲座,大同市教学科研中心韩宏庆作了《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的讲座,她以七年级第二单元为例,从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建议以及各课是如何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了讲解,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周继荣以《用好新教材,提升课堂效率》为题,重点对八年级各单元从梳理线索、突破重难点、教学方法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

初级中学历史部编版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doc

初中历史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9月30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部颁新编初中历史有关九年级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初探的培训。听了韩老师的讲解,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培训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韩老师首先讲解了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故事的引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不但了解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同时也知晓了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及课堂的重要意义,理解了课堂革命让核心素养落地。而后又讲了有关教材的解读与策略初探,单元教学解读与教学建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新课标的教育宗旨及历史教育的核心任务等内容。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

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1.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问题思考”、“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做到课文旁设充分用,课文后设课内用。引导学生依托课本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准确理解当代的政治特点。历史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3.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

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整理的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 xx年9月初,我在本校参加了部颁新编初中历史科目教材的培训,观看了视频。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培训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

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1、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历史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3、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中外对比,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

2017年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8月14日至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甘肃省教育厅历史教研室举办的2017年新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是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感觉收获颇丰,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的讲话视频,朱之文副部长提出了对于历史教学的一些要求。在视频中,朱之文副部长提出历史教学涉及面广、意义重大。老师在保证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需要重点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此次培训也要从政治方向、价值导向、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培训,充分认识到“三科”教材的重大意义,是落实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义务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工作部署。新时期的我们也应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立德树人,把好意识形态关,为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定基础,从基层做起,扎实走好每一步。在教学中,既强调历史学科体系,保证教学的质量,又注重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及时反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同时深化呈现方式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设备逐渐健全,老师教育的观念也应随之提升,加强设立材料阅读,相关史实,知识拓展等环节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特长,去进一步探索浩瀚神秘的历史长河。在课堂上,要强调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关于法治教育。要扎实抓好三科统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视,加强教研,争取达到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首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培训团专家、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教材研究中心主任、特级教师刘新宇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她说:“教材与学术著作有何不同?是每一位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接着,她对这一问题做了剖析:学术专著是指作者根据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成果撰写成的理论著作,该著作应对学科的发展或建设有重大贡献和推动作用,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四篇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四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四篇 感悟教材新理念认识教材新特点 -----参加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润城中学斌 7月11-12日,我参加了在举行的为期两天的2018年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本次教材培训时间短,但容详实,高屋建瓴,既有一线名师作的新教材公开课,又有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使我

受益匪浅。 一、从课堂教学中得经验 本次培训共听了三节课:一中琼老师的《百家争鸣》,乡宁县丁俊伟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省实验中学思勤老师的《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说课。同时,三位教育专家又进行了点评。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要树立课标意识。课标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总纲领,在课标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更科学。丁俊伟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这一点。 2.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三位老师都运用了时间轴和地图的

式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三位老师还注重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例如:丁俊伟老师通过让学生研读材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又如:思勤老师通过对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的介绍来让学生概括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 3.教学中要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体现学习历史的价值。琼老师将中国的古代传统思想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联系起来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和指导的作用。丁俊伟老师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的讲授,让学生感悟历史发

展规律。 4.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由浅入深,形成知识整体架构,充分掌握知识。 二、从专家讲座中受启发 本次培训还安排了三场专家讲座,市教学科研中心宏庆作了《新教材,新理念,新法》的讲座,她以七年级第二单元为例,从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建议以及各课是如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面进行了讲解,市教科研中心继荣以《用好新教材,提升课堂效率》为题,重点对八年级各单元从梳理线索、突破重难点、教学法策略面进行了分析,市迎泽

(完整版)最新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目录(最新整理)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局面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北宋的政治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戊戌变法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辛亥革命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第23课内战爆发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最新部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7关于部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材编写实质上是国家行为,所以教材编写立意要高,要立德树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3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2017年部编教材网络培训会,认真聆听了几位专家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编排体系详细诠释。新教材编写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知识之间的整合;注重加强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要通过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合作交流。 首先,培训专家熊宁宁从教材整体结构和内容;教材的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教材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教材弹性(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培训。其次,再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三个方面详细具体讲解了一年级语文学习的具体目标。最后,专家引用教材中范例谈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和阅读。 新教材有它的新理念、新方法。要把握特点,活用教材。在识字方面:要坚持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基本原则。识字内容要丰富多彩,集中识字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通过字理识字、同类事物列举识字、趣味性知识活动设计中识字、传统蒙学识字、查字典识字等,让枯燥的识字课堂一下子“活”起来。在写字方面:要求学生坐姿正确,熟悉基本笔画笔顺,明确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认真规范的书写,人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语文课堂还要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要指导学生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读好文中的长句子,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老师范读的习惯,倡导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说话、写话能力。 这次培训学习,立足科学体系,以教育实践为主体,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使我对本册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今后,我将以新课标为准绳,以课本为依据,以课堂为阵地,在有效课堂的探索中,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本学期始,我参加了历史新教材网络培训,学习后深感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现就新教材培训后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第一、新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前面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首先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总体的把握,这是以前所没有的,我觉得这一点设计的比较好。 第二、新教材的课文辅助部分设计的有关栏目比较好,比如课文旁设的“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材料研读”等都是比较新颖的,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和更好的平台,充分体现了新版教科书既是“教

最新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

大家在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以后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哦,那么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怎么写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020年7月13—14号,我在银川九中参加了初中历史部编教材的培训,两天培训非常充实,既观看了视频,又聆听了讲座。 第一天上午的培训主要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对“三科”教材的重要性及编写意图讲话视频,朱部长指出:部编教材是落实党中央政策的需求,是抓好意识形态的选择,所有教师要准确把握好教材的内容,抓实抓好教材的使用,朱部长的讲话高屋建瓴,让我深深认识到部编新教材的重要性。下午和第二天上午由部编教材编辑张静老师对部编教材的编写、新教材内容介绍、新教材使用建议进行讲座。张老师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教材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推荐、经报中央宣传思想领导小组同意的,并经过精心组织和严格审查并最后报送中央才编写出来的。本教材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的背景下编写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严格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的展开,体现“时序性”特点。张老师的讲座,使我对即将要使用的新版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我今后的教学产生引领和启迪的作用。最后一天下午,远道而来的丁丁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案例展示,让我了解了优秀教师的上课方式,开阔了思路,拓展了方法,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1)对部编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2)新、旧教材的区别: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具体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2)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 ;(3)图文并茂,培养学科感情;(4)精心谋划,构建教学平台;(5)完善配套,丰富教学资源。 (3)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心得体会

2017年9月4日,在我们学校会议室我参加了2017年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 会上,听取了省教育厅专家的介绍视频,专家从部编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经过,新版本的内容、体例及重点核心,如何使用新版本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培训会上,专家讲解了部编教材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思路,注重用法和学法指导,让大家明确了教材改革的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2009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 会议,对中小学教材编写进行专题研究,指示教育部要组织编写德育、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教育部在颁布了新课标后,着手组织这三科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三科教材的主编是教育部基础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推荐、经报中央宣传思想领导小组同意的。历史教材由著名史学家齐世荣先生担任主编。参加历史教材编写工作的人员共38人,历史教材按照严格的程序 展开编写工作,又由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进行审查工作。 评审专家认为历史教材主要特点有: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了历史叙述与阐述中,做到了思想性和 科学性的统一。 2、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领导作用叙述比较 全面系统,深刻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3、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 族团结教育。 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有以下几点: 1、以唯物历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科学、准确地展 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全面客观地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2、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发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 密切关联的史事,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理念,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 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期末复习快速记忆口诀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期末复习快速记忆口诀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七年级历史部编教材培训材料

部编教材培训材料 一、新修订初中历史课标的变化 1.课程功能定位 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新要求: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 课程地位和价值 1)地位: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价值观,不仅是学好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也是构筑国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历史教师肩负着育化学生心灵、培养健全人格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育人的追求。 2)价值:①对个人而言,增进知识,促进思考,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帮助自己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以史为鉴,联系现实,服务于人生。 ②对一个民族而言,增强民族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世致用,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③对人类文明而言,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培养拥有全球意识的“地球公民”;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造福人类。 3.课程基本理念 (1)普及历史常识的理念 一是规定历史课程作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 二是指课程内容和要求的确定面向全体学生 (2)公民教育的理念 将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作为基本目标 (3)育人为本的理念 4、教材编写(教学)的指导原则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全面、客观地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2).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发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联的史事,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3.)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规定的教学内容范围,设计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及具体内容。 4).体现教材的时代性,既要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又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并要体现当代社会的进步以及适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过程中应提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5、评审专家认为历史教材主要特点有: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了历史叙述与阐释中,做到了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领导作用叙述比较全面系统,深刻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6.教学的价值取向 追求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回归历史学科的特点,建立基于时序的课程内容体系。 追求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人教社新历史教材的内容 (一)新版教材要突出的重点内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分时期、分阶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三)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三) 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7月13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厅和黄河传媒联合组织的初中历史新教材的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却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聆听了北京市教科院老师和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对新编的七年级教材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真可谓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1. 新课改的到来对历史学科教学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 在开幕式上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做了重要讲话,他提出:历史学科的地位会有所上升,要重视历史的教学。这让我很激动。就目前来说,历史在中考中只占30分,而且还是选考的,考试内容也比较少,所以被很多学校看作副课。学校的不重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这就使得我们历史老师的教学质量有所下降,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困难,而新课改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2.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法。 北京市教科院老师向我们全面又详细地介绍了七年级新教材的编写背景、基本框架以及教材内容的变化,并配以教学案例对新教材进行具体分析和讲解,并提出宝贵的教学建议,为老师们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做了切实的指导,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3..活学活教新教材、提升学科新价值。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老师带来四节优秀的课例为我们做教学经验

交流。短短的三个小时老师亲和、幽默、扎实的教学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作为她的学生应该很幸福。因为她完全融入到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探索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让历史课堂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师授”型,而是“活”起来了。这正好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们要让学生在历史学科中有所思、有所想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从而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需突出。因此新教材下的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舞台,也要求我们要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路漫漫其修远兮”,新课改,我已在路上,如果把这此新教材培训说成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的话,那么今后的教学中的每节课都是我们在这个征途的一个脚印,我会在新课改中留下自己每一个给力、清晰的脚印。 2017年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教师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厅函[2017]14号)要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以下简称“三科”)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促使“三科”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7年7月13、14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厅牵头,王俊昌主持的2017年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这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我品尝了一次精美的文化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解读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解读 第一方块侵略与反抗 一、课标要求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分析 本方块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的历史,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期。呈两条线索,即中国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通过列强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分析,理解中国近代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用史实阐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分析

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得出腐朽的清朝封建制度是导致中国屡战屡败的原因,提升爱国主义情感;而面对列强的肆虐,中国人民进行的不断抗争也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优秀民族,这也正是我国得以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的源泉所在。 三、知识要点 1、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2、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影响以及英法和沙俄所犯下的罪行。 3、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主要战役、结果。《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民族英雄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其所表现出来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5、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6、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 第二方块近代化的探索 一、课标要求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7月13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本次培训内 容详实,在培训中观看了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 聆听了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的专家张静老师对七年级《中国历史》新教材的介绍及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还聆听了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丁丁老师对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经验介 绍及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这次培训活动对初中历史教学及新教材的使用具有效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张静老师和丁丁老师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对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给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通过培训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 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回顾对新教材的学习培训,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更新了历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在初中历史教学岗位已有近三十年历程的教师,在去 年使用新教材中,对于新教材的删、减、增有很多的困惑,一直都期待着能有机会的学习交流,和教师同仁们一起研讨,解决各种困惑,这次的培训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搭建了一个方便、高效的平台,让我们可以聆听专家的指导。原来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 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 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通过专家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才发现新教材 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利用我们学校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更能激发 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主动探究意识加强,因此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突显,所以在实施新教 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二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初中历 史学科来说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张静老师告诉我们,使用部编教材的理念,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在课标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二是理清逻辑,形成历史认识;三是用教材教历史,发展核心素养。让我明白了实施历 史课堂教学,必要的讲述是不可少,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落实核心素养。更 让我理解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具有历史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 综合体现,培养家国情怀,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学的首 要任务。 三是充分合理运用史料组织教学。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对于教材中的辅助部分,张静老 师根据课例清楚地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课文前设、旁设、后设。在我们观看了《秦统一中国》课堂实录,张静老师在进行评析的时候,对课堂中使用史料史证上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尤其 是课本中提供的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地图插图,经过长时期的验证对课堂教学具有较好的辅助 作用。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史料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 取有效信息,另外注意史料的选择,不要过多,要结合教材和学情进行选择,使材料发挥应 有的作用,真正发挥史料的作用,促进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提高。 总之,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培训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 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给每位教师提 供了发挥舞台,要求我们要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 中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学习和研究,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努力。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多篇)

部编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灵武市回民中学丁晓冬 2017年7月13—14号,我在银川九中参加了初中历史部编教材的培训,两天培训非常充实,既观看了视频,又聆听了讲座。 第一天上午的培训主要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对“三科”教材的重要性及编写意图讲话视频,朱部长指出:部编教材是落实党中央政策的需求,是抓好意识形态的选择,所有教师要 准确把握好教材的内容,抓实抓好教材的使用,朱部长的讲话高屋建瓴,让我深深认识到部 编新教材的重要性。下午和第二天上午由部编教材编辑张静老师对部编教材的编写、新教材 内容介绍、新教材使用建议进行讲座。张老师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教材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推荐、经报中央宣传思想领导小组同 意的,并经过精心组织和严格审查并最后报送中央才编写出来的。本教材是在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的背景下编写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的原则,严格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理念。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和 顺序,循序渐进的展开,体现“时序性”特点。张老师的讲座,使我对即将要使用的新版教材 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我今后的教学产生引领和启迪的作用。最后一天下午,远道而来 的丁丁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案例展示,让我了解了优秀教师的上课方式,开阔了思路,拓展了方法,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 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分享:(1)对部编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等相关模块,综合来 学习历史。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 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这次新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家 国情怀,例如:讲到中国的领土问题时,这类的问题一定要重点讲,让学生在脑海中对祖国 的领土有个概念,培养同学的爱国情操。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 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 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2)新、旧教材的区别: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 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 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新教材和旧教材的 具体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2)点线结合,呈现历史 面貌;(3)图文并茂,培养学科感情;(4)精心谋划,构建教学平台;(5)完善配套, 丰富教学资源。 (3)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总结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总结 2017年8月18日----19日,甘肃省陇东四市国家统编教材初中历史教师培训会在天水举行,静宁县12位历史教师参加了培训,现将这次培训的主要精神总结如下。 一.何为统编教材 2009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中小学教材编写进行了专题研究,指示教育部要组织编写德育、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教育部在颁布了新课标后,着手组织三科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历史教材的编写,与以往不同的是: 总主编由教育部推荐,上报中央同意;教材编写人员主要由高层次学者构成;教材编写出来后经过多次的严格审查;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最终批准。 二.国家为什么要统一编写这三科教材 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教材工作事关重要,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提出要把教材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基础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实抓好。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教材、涉及民族问题的教材,要不断强化统筹管理。 具体到历史科目,有一下几个原因: 1. 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势。 2.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出发,历史教材要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义务教育历史教材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个人成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指出, “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历史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全面、客观地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2.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发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联的史事,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理念,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规定的教学内容范围,设计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及具体内容。 4.体现教材的时代性,既要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又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并要体现当代社会的进步以及适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过程中应提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求。 四.历史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坚持唯物史观 2.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2011版)》 3.凝练核心素养,历史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具体指的是历史课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掌控部编教材的凸显内容——历史教师教学关注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