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地理《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学案

中国地理《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学案

中国地理《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学案
中国地理《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学案

中国地理《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学案

相信自己、梦不再遥远!

编写人:xx 审稿人:地理教研组编写时间:2013-10-10

班级: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教学目的】

1.理解黄土高原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 掌握并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理解不同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

2.城市分布规律及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地形对城市的布局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荒漠化的治理,地形对城市布局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法指导】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多媒体、讨论等。

【课前预习】

1.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北有大巴山,西有横断山脉,南有云贵高原,东有巫山。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海拔300米至600米。

2.黄土高原:北起古长城,南到秦岭,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海拔1000米至2000米。黄土广布,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差异

地形:四川盆地主要以盆地、丘陵为主,内部丘陵起伏,仅成都平原比较平坦;黄土高原则属于高原地形,地表破碎,崎岖不平。

气候: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要高于黄土高原,降水也比黄土高原丰富

水文:四川盆地河流数量、径流量均多于黄土高原,另外四川盆地河流冬季无结冰期,黄土高原冬季河流有结冰期。最突出的水文差异是四川盆地河流含沙量小于黄土高原。

土壤:四川盆地紫色土的肥力高于黄土高原的黄土。

植被: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黄土高原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

资源能源:四川盆地多天然气,黄土高原多煤炭。

【课堂讨论】

一、读黄土高原位置及其内部某城降水、气温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太行山B秦岭

省会名称:C兰州D银川

2.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千沟万壑,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1).滥伐树木,地面失去植被保护。

(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垦陡坡,造成地表土壤流失,弃荒另垦,屡弃屡垦。

(3).过度放牧,植被减少。

(4).开矿及其他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地表裸露。

补充:自然原因:

(1)地形:坡面较陡。(2)黄土特征:土壤以颗粒状为主,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遇水宜崩解。(3)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及大风天气。(4)植被:地表裸露,植被覆盖少,无法保持水土。

4.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特征: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夏季),雨热同期。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地图册(76页)

问题:水土流失。

生物措施: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造防风林、经济林等。

工程措施:兴建梯田、打坝淤地等。

管理措施:运用农林牧、水利等综合措施,退耕还林、还草。矿区开展保护工作。进行小流域综合治

理。

二、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下图是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这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

下图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位于四川盆地的低洼处(地形的原因)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冷空气南下

(2)简述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及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

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分布于其周围地区;位于小城市的中心;位于地势低平、海拔低于500米的地方;位于河流的沿岸等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A 点,判断依据是?

依据: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河流交汇处,是城市早期发展的中心,交通便利。

商业区区位条件: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及大量的消费人口。

商业区特点: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4)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靠近消费市场等

钢铁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一,靠近大煤田,德国鲁尔区。

二,靠近大铁矿,辽宁鞍钢。

三,靠近市场,上海宝钢。

原因:煤炭的使用成本在炼钢的成本中下降,科学技术的进步,巨型矿物运输船的出现,导致钢铁企业转向市场布局。

【课后练习】

黄土高原的地貌、气候、土质等是水土流失的原因,而水土流失又是形成黄土高原自然景观的主

要原因。

1.图中A山脉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的分界线,其名称是()

A.大兴安岭

B.长白山

C.巫山

D.太行山

2.图中B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界限,

关于B山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B.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是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D.位于一月0℃等温线附近

3.图中M河名称是 ( )

A.黄河

B.洛河

C.渭河

D.汾河

4.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500米左右,只有盆地西部的平原地势较为为平坦的是()A柴达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山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B.天山是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D.大兴安岭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分界线

6.我国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的比较,相同的是()

(1)属外流区域(2)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3)为绿洲农业(4)有海洋水汽输入

A.1 2

B.1 3

C.2 3

D.2 4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教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初稿 长兴中学苏海鹰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课型:新授课 本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学习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分析地图、观察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判断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的认识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学习重点: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2.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学习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主题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一)谈论假期外出见闻,再参考课本2页图5.1我们看到 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 乙.东南沿海地区——————区 丙.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带——区 丁.长江三角洲—————区—区 讨论:上述地区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划分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提示:如年级分班级管理等) 结论:1.区域划分的原因是根据。 2.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 (二)春节期间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拜年,打电话、写信、寄贺卡等,都能感受区域的存在。你知道邮政编码的数字都表示什么么?看书3页活动2。 小结:同是行政区域,却还有不同。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县、市)、(镇)三级。我们还有例子如:温度带可划分为温带、亚热带、热带,而温带又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结论:同一地理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或不同的区域。

地理第一周导学案《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教材P1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出此线的地理意义。 2.阅读教材P4图5-8“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在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3.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学习重点】 1.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和两侧的地理差异。 2.知道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了解其划分依据。 【学习难点】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的主导因素。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表格对比法、读图归纳法、图文资料分析法等。 【学习准备】课前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查找有关中国地理差异的资料。 【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家听说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吗? 楚王设宴款待晏子。席间,两位兵士押着一个犯人来见楚王,楚王问其人所犯何罪,兵士按设计好的话回答:“这位齐国人是个劫匪。”楚王故意摇头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喜欢做这样的事?” 晏子也摇摇头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齐人在国内从不做犯法之事,到了楚国便成了这个样子,真是风气不同啊!” 此处“淮南”、“淮北”的“淮”指的是“淮河”。 “晏子使楚”说明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认识到淮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中国的地理差异”。 自主预习 一、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的南北两侧,、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2.秦岭为水系与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平原,南侧是狭窄的谷地。 3.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于注入湖。4.通过学习说说秦岭—淮河,对比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完成下表。 比较内容秦岭—淮河北侧秦岭—淮河南侧 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 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旱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经济林木苹果、柿子、枣柑橘、茶叶、油桐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即、、和。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划分为与两大部分。 3.将下图序号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②③④ 互动探究

高中区域地理教案 中国的工业

第19讲中国的工业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及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3.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先学过程: 师: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 习的内容,8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 布置学案,学生自学(教师督促,使每一位学生紧张的自学)。 一、工业的分布 (1)沿铁路干线分布:如e京广线、f京沪线、g哈大线等,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 (2)沿河流分布:长江沿岸形成了以h上海、i南京、j武汉、k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带;黄河流域则形成我国一条能源开发带。 (3)沿海分布: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形成了我国工业最集中的四个地区——a长江三角洲、b辽中南、c京津唐、d珠江三角洲。 2.我国基础工业的分布 ①主要 基地 ?? ? ?? 东部沿海:⑥鞍山、⑦本溪、⑧京津唐、⑨上海 长江沿岸:⑩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②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足;铁矿石、水资源、能源、交通等外部条件制约明显。 ③发展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全行业的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石化工业:主要以大庆、吉林、辽阳、北京、山东、兰州为中心,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海分布B.沿长江分布C.沿黄河分布D.沿京广铁路分布 2.图中②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②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京广高铁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分别是 A.京津唐、沪宁杭工业基地B.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基地D.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后教过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分析该线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人类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差异,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有没有看过央视的纪录片《航怕中国》,这档节目播出后深受观众喜爱,因为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祖国各地的壮美风光,还可以领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学习很多课本上没有的地理知识。欣赏几组图片:黑龙江雪乡、云南普者黑、甘南风光、黄土高原、西北大漠。 同学们想一想,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原因都有哪些? 讲授新课: 学生回答:气温、降水、地形等因素。 教师总结转折: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学生: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熟悉的,以小组为单位读图、讨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师: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典型景观的植被图片。 学生: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设计意图】气温、降水变化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自然景观对比更直观,学生也更容易理解,知识更容易掌握。 承转: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请你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经济发展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刚上课的时候我们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图5.2和阅读材料,感受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差异。 【设计意图】课堂上要动静相结合,静下心来阅读,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再次理解。 总结转折: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请同学们对比图5.3和图5.4,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该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多媒体展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学生小组讨论,班内展示。

(完整word版)第三章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导学案.doc

第三章中国地理分区 第一节北方地区 主编人任波审核人 【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及气候特征 2、北方地区主要矿产及分布、交通与主要工业区 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4、华北平原农业中低产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 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及气候特征 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3、华北平原农业中低产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学习难点: 1、华北平原农业中低产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知识梳理: 1、位置范围:、以东,以南、以北,东临和。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 2、地形特征:以和地形为主。包括 _____平原、 _____平原、 _____高原、_____丘陵、 _____丘陵、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与太行山等。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东北①山地:西、北、东三面分别被、、所环绕。②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东北地区山环水绕,多沼泽。 4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黄土________性 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黄土高原地 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治理措施: 5 、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____河、 _____河、 _____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新学期课堂同步精炼》初二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明确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的主导因素。 教学难点: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的主导因素。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地理差异显著 1、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①地势:我国地势呈分布。 ②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主要原因是位置的影响。

③气温:由南向北逐渐,主要原因是位置的影响。(2)人类活动差异 ①农业:东西,南北,主要原因。 ②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西部。 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西部。 2、运用各类地图资料,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任务二:四大地理区域 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区、 区、区等。 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综合地理位置、、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2)图中A是地区,B是_______地区,A、B两区以秦岭、_______河为界。A、B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A和D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C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3)图中C是______地区,在C、D两区的交界线处有_______山脉、_______山脉;C、B 两区交界处有_______山脉。 【合作探究】 读教材图5.2思考广东人和哈尔滨人的生活作息时间差异巨大的原因。 【拓展延伸】 最美景观大道 318国道起于上海,终于西藏樟木镇,建于1950年,全长5 476千米,途径江苏、浙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学习重点: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方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划分原因 学习难点: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线,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课前预习 预习自测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它 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位于西北地区的省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于北方地区的地形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藏地区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 5.秦岭——淮河是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6.大部分位于我国季风区的地理区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的引导,认真阅读教材并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包括文字与任何图片),完成课本相关活动,并独立完成导学案。 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随时记录在导学案【我的疑问】区,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并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探究一、小组合作——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区域地理 中国的工业

课标点击 1.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2.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及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考点解读 1.识记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主要工业城市。2.掌握我国工业基地的位置范围、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3.掌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特点及不同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 一、工业的分布 1.我国工业的分布 (1)沿铁路干线分布:如A京广线,B京沪线,C哈大线等,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 (2)沿河流分布:长江沿岸形成了以D上海、E南京、F武汉、G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带;黄河流域则形成我国一条能源开发带。 (3)沿海分布: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形成了我国工业最集中的四个地区——a长江三角洲、b辽中南、c京津唐、d珠江三角洲。2.我国基础工业的分布 (1)能源工业

①煤炭工业: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工业,与煤炭资源分布一致,A 山西省、B 内蒙古自治区、C 陕西省是最主要的煤炭基地。 ②油气工业:集中在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华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D 四川天然气基地、E 新疆石油基地、近海大陆架油田。 ③电力工业 a 火电是主体,分布于北方的重要煤炭基地和大城市。 b 水电:主要分布在南方,集中于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河流上游。 (2)钢铁工业 ①错误!错误! ②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足;铁矿石、水资源、能源、交通等外部条件制约明显。 ③发展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全行业的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石化工业:主要以大庆、吉林、辽阳、北京、山东、兰州为中心,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产业特点???? ? 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产品更新换代快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观摩课资料《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李向华 一、教学目标 1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植被等自然差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人文差异,感悟“区域差异” ,体味“秦岭—淮河” 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主导因素,比较它们的突出自然地理差异,感悟“区域划分” 的意义 3 .用事例初步说明“秦岭—淮河”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自然和人文差异,体味“秦岭—淮河” 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 .教学难点 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中国各种 自然和人文差异进行一一梳理,感受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与复杂性,体味区域(中国)内部的差异性。针对如此复杂的区域,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将其(中国)划分成尺度更小的区域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所以,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

联系进行区域划分,在区域划分的探究中了解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比较它们的突出地理差异,全方位理解“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本节课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主要目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点拨和评价,引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完成探究问题。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中国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要素分布图和各种景观图片。 2 .学生准备 课前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查找关于中国地理差异的资料。

一轮复习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导学案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55【文科班】序号5-1 高二年级2/5 班教师吴博文学生 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 第一节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学习目标】 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学习重难点】 1.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主要影响。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习过程】 知识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带,南部小部分在带,没有带。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南部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 有利影响:①我国有的气候;②南北气候差异使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影响:最北部纬度高,不足,气温低,冬季容易产生低温冻害。 2.经度位置:从西向东跨60多度,分属于东五区至东九区的五个时区。 有利影响:东西跨度大,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许多地方成为重要的基地。 不利影响: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只有在山麓地带、河流沿岸等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才适宜发展耕作业。 3.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 有利影响:东部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利于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是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不利影响:①季风气候,灾害频繁;②地处环太平洋与地中海—喜马拉地震带交汇处,灾害严重;③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风影响大。 ◆知识点2:疆界和邻国 (1)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2.2万多千米。与_____个国家相邻,是世界上陆上疆界邻国第二多国家。 (2)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 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我国的临海有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峡:渤海海峡、海峡、海峡。 半岛:自北向南有半岛、半岛、半岛。 岛屿:岛、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 群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知识点3:我国的行政区划 我国行政单位划分为:省(自然区、直辖市)、县、乡(镇)三级,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个省、个直辖市、个自治区和个特别行政区)。 【课堂练习】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①国的地理位置。 (2)评价图中①、②两国地理位置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下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导学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表现;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和界线。 课前提问:“南稻北麦,南甘北甜,南船北马”,分别是什么意思? 自主学习 读课本P2-4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 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 5.秦岭—淮河以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为主。 6.秦岭—淮河以北的民居屋顶坡度________,墙体_______;秦岭——淮河以南的民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P2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中国地图上的各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它们能体现我国地势怎样的特点? 2.图中的绿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降水的怎样分布特点? 3.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气温的怎样分布特点? 4.完成课本P5的活动内容。 课堂检测: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 导学案

第一节北方地区【学习目标】 北方地区概况。 【学习重难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概况。(课时一) 2.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课时二) 【学习过程】 ◆知识点1:北方地区概况 北方地区 地形特征①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②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河流①径量小,②流量季节变化大;③汛期短;④含沙量大;⑤有结冰期 气候和气象灾害①气候为主;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主要气象灾害: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灾害 自然资源①林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②水资源不足;③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 农业生产①旱地农业;②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③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 工业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纺织业居民生活以面食为主;建筑防寒、保暖[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知识点2:北方地区三大地形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差异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地形特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海拔多在1000-2000米 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 米以下 三面环山,平均海拔 在200米以下,多沼 泽 气候特征地处湿润、半湿润区与干 旱、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年 降水量200-600mm),集 中夏季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年降水量 200-600mm,集中夏季。 春季干旱多风沙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 高温促短,年降水量 600mm左右,集中在 夏季。南北热量差异 较大 水文特征 径流量小,有结冰期,含 沙量大 径流量小,水位变化大, 夏汛,结冰期短,山东境 内有凌汛,含沙量大 径流量较大,结冰期 长,有春汛和夏汛, 含沙量小 植被类型 植被多为次生的灌丛、矮 林,植被覆盖率低 温带落叶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南部温 带落叶阔叶林 土壤类型黄土棕壤和褐土黑土 农 业 生 产 耕地旱田为主[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Z,X,X,K]旱田为主旱田为主[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0f16827990.html,] 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一熟 农产品谷子、苹果、枣冬小麦、玉米、棉花 春小麦、玉米、大豆、 甜菜 主要 问题 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旱涝、盐碱、风沙 低温冻害、黑土流失、 湿地破坏 【课堂练习】 1.(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大的沙地,其位置如下图所示。该地平均降水量可达300~500mm,降 水多集中于7~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该地堆积了大约200米厚的沙质沉积物。近 年来,库伦旗北部沙区(图中灰色区域)的农牧民在沙漠里种上了水稻。经过几年试种,目前该 地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00亩,水稻还未收割便被订购一空,超高品质已获得市场认可。农牧民增 加收入的同时,沙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1)与三江平原北部相比,说明库伦旗有利于 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6分) (2)分析库伦旗种植水稻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6 分) (3)请为库伦旗水稻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 化建议。(4分)

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考点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图1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6分)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12分) 考点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2 .(2014北京卷)读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果园 耕地 居民点 公路及桥梁 河流 等高线及高程 400m 200

图2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12分)考点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3.(2015?北京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8分)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2)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8分)

考点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比及其影响 4.(2014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图中锋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1)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2分) 2824100°104° 108° 第4题图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参考答案 1. (1)(6分) 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2)(12分) 冬季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2分);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2.(12分)(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 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 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12分) 3.【答案】 (1)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75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2米/秒以下。 (2)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开发生物能。 【解析】 (1)联系图示,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从积雪量、风速角度去分析。 (2)联系清洁能源,结合当地条件分析,可发展太阳能、水能和沼气。 考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气候、能源 4.(1)安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 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型:综合型 学习 目标 1、我要学会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说出“秦岭----淮河” 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要学会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等方面说明区域的 差异。 重点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难点学会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等方面说明区域的差异。

教师复备静心独学:(心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相信我能行) 导学1、地理差异显著 (1)自南向北,纬度逐渐,气温逐渐南部的海南岛夏冬,北部的黑龙江冬夏 (2)自东南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降水越来越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状分布,位于西部第一级阶梯的地高天寒位于东部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三角洲地势、 (4)我国农业具有西东南北的分布特点。 (5)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密疏的分布特点 (6)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西部 对学、群学:(让你我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对学要求对子之间相互交流,群学要求组长组织组内讨论,解决对学中存在的问题,或探讨展示中的问题。 展示:(让智慧在激情中点燃) 规定展示:根据独学内容进行设问 自由展示:(思考如下问题) 1、结合图 5.3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你还能说出北方人有哪些生 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图 5.4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你还能说出南方人有哪些生活 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 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4、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5、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的 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的 地区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7《中国区域地理》导学案

高二地理DL-018-G2-07 《中国区域地理》导学案 编写人:李群审核人:李群时间:2018-11-20 班级: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组名: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2、能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分析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重点难点】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与地理特征。 【学法指导】图文结合法、归纳法。 【知识链接】认识区域,既要了解自然地理特征,也要熟悉人文地理特征。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西北地区 1.位置: 西北地区位于 定位:40°N,45°N 90°E、120°E 2.地形:主要地形区(及特 征) 、 3.气候:A.气候类型:B特征: C.成因 D.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E.我国的“热极”在,“干极”在。 4.植被:自东向西大体依次为 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大致在,相当于 5.矿产: 6.河流湖泊: 7.农业:主要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 主要农业区有、、、(在图中用阴影表示)灌溉农业引发的问题有、、 8.工业: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特色工业,如 9.人口、城镇:多呈状(东部)或状(西部)分布,原因是 10.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知识点二:北方地区

1.位置:北方地区位于 定位:35°N、40°N、50°N 105°E、120°E、130°E 2.地形:主要地形区有 3.气候:A.气候类型: B.气候特征: C.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温 度带)大兴安岭北部为 长城以北为 黄河中下游地区为 D.年降水量毫米, 主要集中在月,大部分 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 E.东北冬季漫长严寒多积雪,为我国的“寒极”; D.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半年的;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4.河流:主要河流有 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南;河流含沙量北南; 结冰期北南;汛期北南(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 5.植被类型:东北地区以为主,华北地区以为主。 6.土壤: 7.矿产: 8.农业:A.耕地类型:以为主 B.主要农业类型 C.三大地形区的农林产品与主要问题存在差异: 9.工业:两大工业区------ 10.主要城市: 11.交通:以为主 12.制约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 要因素是 知识点三:南方地区读课 本图文资料,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 30°N、23°26′N,100°E、 105°E、110°E、120°E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导学案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复习》导学案

(5)西北地区 (6)青藏地区 二、小组风采展示(15分钟) 三、链接中考(15分钟)

【2011 淄博】5.四位外国朋友到中国旅游考察后,交流各自的见闻。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甲说:“我在北方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 B.乙说:“我到南方地区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龙舟比赛。” C.丙说:“我在青藏高原见到了成群的牦牛和连绵的雪山。” D.丁说:“我住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内,品尝了当地牧民自制的青稞酒。” 【2010 初二淄博】11.(9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甲、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反映的是地区的景观,乙图反映的是地区的景观。(填区域字母代号,2分) (2)山脉①是,该山脉大致与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2分) (3)干旱是A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主要原因是;(2分) (4)确定B区域的主导因素是,该区域成为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是。(3分) 【2010 初三淄博】 12.(8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①是,其东侧的地形区是。(2分) (2)图中实线②是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也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2分) (3)B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灌溉水源主要是。(1分) (4)A点所在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带。(2分) (5)上面右侧甲、乙两幅景观图与A地自然环境相符合的是。(1分) 【2009 淄博】4.(8分)淄博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了甲、乙两幅图片,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甲的是______;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乙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2分) (2)从B区域到C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逐渐________的趋势。(1分) (3)划分B、D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填数字代码)(1分) ①气候②地形③行政区域④植被类型 (4)比较B、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4分)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及答案

2.我国东南沿海与西北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3.同纬度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差异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4.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南北方的人文差异: 农业西东,南北。人口、城市、交通线等东西疏。发展水平东部 ,西部。 5.广州人与哈尔滨人作息时间为什么不同? 6.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7.确定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1)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3)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8.读图:(1)地理区域:①②③④ (2)A界线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3)B界线大致与1月℃等温线接近,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大致经过—一线。 (4)C界线与第、级阶梯边界线基本吻合。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10.传统民居为什么南方屋顶坡度大,北方屋顶坡度小?南方,北方。 11.传统民居为什么南方墙体高,北方墙体厚?南方。北方冬季。

2.我国东南沿海与西北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海陆位置 3.同纬度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差异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地形 4.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南北方的人文差异: 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等东密西疏。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5.广州人与哈尔滨人作息时间为什么不同? 广州纬度低,长夏无冬,多数时间在室外;哈尔滨纬度高,长冬短夏,多数时间在室内。 6.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7.确定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1)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3)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8.读图:(1)地理区域: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 (2)A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3)B界线大致与1月0 ℃等温线接近,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C界线与第一、二级阶梯边界线基本吻合。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10.传统民居为什么南方屋顶坡度大,北方屋顶坡度小?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 11.传统民居为什么南方墙体高,北方墙体厚?南方气温高。北方冬季气温低,寒冷。

(精编)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导学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降水状况;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并初步掌握雨带的移动规律;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初步掌握综合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知道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应用)。 2.进一步培养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状图等的技能,提高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南北气温差异 1.冬季 特点: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①因素。 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大致从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沿②一线延伸。 最低气温分布地点:漠河。 2.夏季 特点:南北普遍高温。 影响因素: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纬度。 最高气温分布地点:③。 最低气温分布区:青藏高原。 3.温度带与农作物(划分依据④) (1)寒温带——马铃薯、小麦。 (2)中温带——甜菜、春小麦。 (3)暖温带——棉花、冬小麦。 (4)⑤——油菜、水稻、甘蔗。 (5)热带——橡胶、水稻、甘蔗。 (6)高原气候区——青稞。 4.影响 (1)农作物种类、熟制。 (2)传统建筑:北方取暖,南方透风。 二、东西干湿差异 1.分布 (1)特点: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⑥。 (2)年降水量最多:台湾火烧寮;年降水量最少:⑦。 (3)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 (4)降水量不同,会影响到⑧、饮食、民俗等。 2.干湿地区 (1)划分与植被:湿润地区——森林,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⑨——草原,干旱地区——荒漠。 (2)影响 植被的生长 湿润地区:森林;干旱地区:草本植物。 ⑩:北方旱地;南方水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