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事业单位统考写作备考之写作热点梳理

2019事业单位统考写作备考之写作热点梳理

热点一追梦人

一、理论解读

(一)提出背景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2019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寄语亿万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激励着每一个人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

(二)基本内涵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

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二、写作示范

(一)标题

无惧未来挑战勇敢追求梦想

聚焦新时代发展焦点勇做时代追梦人

当好新时代的追梦人

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二)开头

人人都有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那些小时候想做科学家的梦在成长途中不断遭遇挫折,最终让世人闻名的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比如“FAST之父”南仁东,比

如“墨子号”的研究者潘建伟。时代在变,追梦的心不能变。事实证明,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成于实干。

(三)分论点

努力奔跑追梦,就要不辞辛劳勤于奉献。

努力奔跑追梦,就要不畏艰险攻坚克难。

努力奔跑追梦,就要战胜心魔完善自我。

(四)结尾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人人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奔跑中奋力逐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就一定能激活蕴藏于梦想之中的创造伟力,迎来生机勃勃的复兴气象。

热点二选择与坚持

一、理论解读

(一)提出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

(二)基本内涵

青年时代,是激情满怀、富有朝气的时代,是放飞理想、人生出彩的时代。一个人在青年时代确立的正确选择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具有重要意义。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二、写作示范

(一)标题

选择坚持更要坚持选择

理智确定选择坚定不移前行

选择确定人生路线坚持方能做出结果

与其频频选择不如一直坚持

(二)开头

成就人生的无非选择与坚持。选择什么,决定着你前行的方向;坚持与否,意味着你能到达的广度和深度。坚持是什么?有人说,坚持就是永不放弃,勇往直前;有人说,

坚持就是一扇门,引领你通向成功;有人说坚持是一种品质,净化你心灵的品质;也有人认为坚持只是一种无畏的挣扎,无需进行……我认为坚持的下一秒就是成功,就是胜利,就是无穷无尽的享受。所以,选择正确的路并坚持下去是人生的明智之举。

(三)分论点

坚持选择,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梦想。

坚持选择,展现高尚品德,诠释无悔奉献。

坚持选择,升华人生品质,不愧时代使命。

(四)结尾

大到国家的发展之路,小到每个人的发展之路。既要学会果断选择,也要学会坚持不懈,还要充分考虑能力与目标的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好一个目标,也只有这样,才会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书写自己人生的华彩乐章。

热点三奋斗在基层

一、理论解读

(一)提出背景

2013年5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在天津考察工作期,提出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对全国大学生村官提出殷切期望。对她病愈重返工作岗位表示慰问,对全国大学生村官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们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二)基本内涵

基层干部问题

1.基层镀金:主动镀金,以求走终南捷径;被动镀金,等待惯例安排。“攒”基层经历“混基层”。

2.背对基层:只对上级负责,不为百姓解忧;忙自己的事情和产业;上级任务考核多,与群众交流少;考勤实行一刀切制度,不重视群众路线。

3.“遥控式”基层干部:远程“遥控”亲属或者其他干部代办基层事务。

4.“50干部”:价值观偏差,“官本位”思想作祟;激励机制不到位。

5.“逃离”基层:条件艰苦、工作累、家庭因素、待遇打折、晋升渠道过窄。

6.困在农村:大学生村官“下不来,上不去”;工作分工不明;晋升空间小,工作难度大;与理想反差大、现实问题多。

7.“小官巨腐”:仕途见顶思想松懈;权力监管不严。

让干部“回归”基层

1.松绑减负:思想上减压,工作上减负,减少不必要的上级检查、考核等。

2.加强管理:完善相应的工作职责、道德要求;集中开展岗前和任职技能培训。

3.多选贤人:积极提拔热心公共事务、关心基层发展、衷心为民办事的干部。

4.自身建设:提高思想认识,摆正身份;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能力;作风建设。

5.干群联系:规定村干部走访与民情访谈时间,加强干群联系。

6.善用技术:建立微信群,线上线下相辅相成,及时处理群众问题。

7.完善制度:完善公务员晋升机制和激励制度;强化行政问责制度,完善纪检监察机制;建立健全干部交流轮岗机制。

二、写作示范

(一)标题

年轻人要立足基层展望未来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基层

让年轻人成为基层干部的生力军

让青春在基层历练中熠熠生辉

基层是梦想的起源地

尝尽基层苦方为人中人

(二)开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苦、基层累、基层难”,在不少人眼中,基层一线工作任务繁重、“性价比”不高。然而,英雄起于阡陌、壮士拔于行伍,成长为一名好干部并没有捷径,只能在基层实践中不断磨砺,一步步成长成熟。因此,年轻人要抓住身在基层的机会,努力学习、真抓实干,始终如一。

(三)分论点

学习在基层,是干事创业、成长进步的根本。

实干在基层,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阶梯。

坚持在基层,是获得认可、实现价值的方法。

(四)结尾

踏入新时代、步入新征程,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年轻人都要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基层拼搏、在基层历练、在基层扎根,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热点四乡村振兴

一、理论解读

(一)提出背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基本内涵

1.乡村产业振兴

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要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2.乡村人才振兴

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3.乡村文化振兴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4.乡村生态振兴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5.乡村组织振兴

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二、写作示范

(一)标题

乡村振兴需基层干部善作善为

下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盘大棋

(二)开头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之一,决策在顶端,贯彻在中间,落实在基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基层干部以坚决执行的政治担当、以“钉钉子”的落地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中央的宏观决策部署、乡村振兴的内在规律要求、人民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向往,凝聚到振兴乡村的伟大实践之中,树立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新形象。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近在咫尺,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基层干部的善作善为。

(三)分论点

走乡村善治之路,要紧紧抓住人。

走乡村善治之路,要创新工作制度。

走乡村善治之路,要均衡各方利益。

(四)结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人气旺起来”“产业兴起来”“环境美起来”“治理强起来”四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新时代需要我们基层干部发挥积极作用,把各项工作真正抓落实抓到位。政贵有恒,目标一旦确定,蓝图一旦绘就,我们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热点五营商环境

一、理论解读

(一)提出背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大举措。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达到“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的高度。

(二)基本内涵

1.主要问题

(1)营商便利度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2)市场运行成本仍较高。

(3)法治保障水平仍然不足。

(4)制度性交易成本仍较高。

(5)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不足。

(6)国际化水平程度较低。

2.重要举措

(1)以部门政策为驱动。

(2)以机构与制度改革为驱动。

(3)以技术赋能为驱动。

(4)以统一的、符合国情的评估体系为驱动。

(5)以构建“整体型政府”为驱动。

二、写作示范

(一)标题

优化营商环境正其时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

(二)开头

近年来,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到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进一步扩大开放,再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优化营商环境的顶层设计不断出台。好的营商环境有多重要?“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这句话,成为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现场会上的共识。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三)分论点

优化营商环境,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瓶颈精准发力。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净化社会风气,打造法治国家。

(四)结尾

新时代新征程,当“要素红利”逐渐让位于“创新红利”,“政策红利”逐渐让位于“制度红利”,营商环境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深化改革的宝贵机遇弥足珍贵。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

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老百姓和企业心中的营商环境之“最”,呼唤我们激发“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更大决心,砥砺“深化改革不止步”的更大干劲。

热点六科技创新

一、理论解读

(一)核心表述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二)发展现状

1.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中国与技术前沿国家相比在知识基础、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等领域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多数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技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2.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不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容易被别人“卡脖子”的严峻挑战。

3.科技创新外部竞争形势严峻。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

4.研发投入少、占比低,使用效率不高。企业的科技投入呈增长趋势,但真正用于研发的投入仍然偏低,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三)对策建议

1.完善科技创新扶持体系。

2.建立科技创新发展载体。

3.丰富科技创新服务措施。

4.增强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5.深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二、写作示范

(一)标题

以科技创新奏响时代最强音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让科技创新呼唤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科技创新人才指路加油

创新是新时代的强劲引擎

让科技创新“助燃”高质量发展

(二)开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新时代的强劲引擎。天津省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为基本特征的新常态,更加迫切需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依靠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在科技供给上实现新突破。

(三)分论点

分论点1: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脚踏实地、着眼长远是自强之基。

分论点2: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重点推进、技术突破是自强之源。

分论点3: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自主发展,打造品牌是自强之法。

(四)结尾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任何人力都不可阻挡的,科技创新是民之心声,期盼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科技创新是时代命题,时代呼吁科技的进步;科技创新是强国利器,因为我们要建设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中国。

热点七文化创新发展

一、理论解读

(一)核心表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发展现状

1.盲目推崇外来文化,韩流不断来袭;山寨建筑、洋地名;崇洋媚外。

2.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和敬畏,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自轻自贱。

3.趣说、戏谑传统文化。

4.将传统文化搭上商业快车,不伦不类。

5.管理和服务停在原处,配套设施未与时俱进。

6.传统节日式微。

7.传承方式和手段单一,人才缺乏。

8.赌博、色情、迷信等传统糟粕有所抬头。

(三)对策建议

1.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落小、落细、落实核心价值观。

3.传承和发扬文化遗产。

3.融入生产生活,建成特色文化旅游风景区,打造文化综合体。

4.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二、写作示范

(一)标题

传播传统文化要兼顾继承与创新

加大文化创新力度打造中国文化品牌

用创新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创新发展助推文化产业兴旺

(二)开头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犹如一个生命体,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着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文化,是我们安身立命、发展壮大之源,亦是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之本。走过岁月的恋恋风尘,我们不但要继承历史,更要创造历史。因此,我们要创新文化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

(三)分论点

分论点1:文化创新发展,要不忘本来。

分论点2:文化创新发展,要吸收外来。

分论点3:文化创新发展,要面向未来。

(四)结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步入新时代,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将更加频繁和尖锐。唯有文化创新发展,扎根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沐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春风,繁荣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势必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热点八垃圾分类

一、核心表述

实行强制垃圾分类,中国向垃圾“宣战”不是说说而已。上海于7月1日起正式实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这不仅改变了很多市民的生活,更拉开了全国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的大幕。

二、现实意义

1.关系群众生活环境。

2.关系节约使用资源。

3.关系社会文明水平。

三、现存问题

1.认知水平和自觉程度不高。

2.成本居高和收益低下两难。

3.政策设计和协同推进不足。

4.技术落后和管理滞后并存。

四、对策建议

1.法制化是垃圾分类工作的根本保障。要通过严格执法和舆论监督,加快垃圾分类法制环境和舆论氛围形成,促使社会公众养成自觉实施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减量化是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要务。要在生产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消费等各环节实现精细分类,简约包装,全流程系统管理,使垃圾既控制在合理空间,又实现总量缩减,从而降低垃圾分类成本。

3.资源化是垃圾分类工作的核心要义。要细化垃圾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各环节措施,依靠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垃圾转化成资源的能力,吸引社会资本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参与垃圾资源化和再利用。

4.无害化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大垃圾无害化处理科技和财政投入,完善填埋、焚烧和堆肥等传统无害化处理方式,彻底解决垃圾填埋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拓宽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方法,使其从无害到有益。

五、写作示范

(一)标题

激活民众力量打造垃圾分类新风尚

让“随手扔”变“随手分”

垃圾分类是中国社会文明课程的“单元测验”

(二)开头

今年7月,责罚分明的垃圾分类制度成为网络话题黑马,引起人们的关注。无论是“我能做到‘分得清’吗”的灵魂拷问,还是网上流传的各种段子,都在告诉我们让垃圾分类制度平稳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依然任重道远。

(三)分论点

“守得住”基本理念,让分类厚植人心。

“守得住”基本要求,让分类因地适宜。

“守得住”基本秩序,让分类有条不紊。

(四)结尾

垃圾分类“拎得清”更要“守得住”,这需要政府部门落实好上级政策,做好工作分配,调动起群众积极性;加强执法力度和监察手段,让垃圾分类更有执行力;在社会中达成共识,让“垃圾围城”成为历史过去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