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州新农村建设

苏州新农村建设

苏州新农村建设
苏州新农村建设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新农村的概念在我国不断被提及,目前,我国仍旧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然而,新农村的概念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农村建造”和“农村发展”的问题了,它是一个涵盖了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各个方面,多个领域的复杂规划课程。苏州在近年来已经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中的黎阳村,作为一个典型的苏州农村,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规划通过对上位规划的研究、农村背景的分析,着眼于村域范围的整治和居民点的集聚进行了详细的系统性规划。笔者希望通过这一规划可以有助于黎阳村人文和经济的发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基础设施,从而更好更快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1.1.1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背景

自从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不是一个新话题,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同时对于新农村建设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要求。由于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已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有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的条件和能力。如同党的十七大指出的那样,“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1],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对于新农村建设工作又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思维,“要求我们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建设重点,推行品牌化建设,利用先进生产技术,全面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因此,我国推行新农村建设的举措的恰逢其时,全国范围内也不断涌现出优秀的新农村建设案例。近年来,苏州依靠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在“工业反哺农业”上表现突出,多个新农村在规划建设之后重新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但是,与城市相比,新农村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必须要进一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1.1.3 苏州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苏州经济正处在加速发展的阶段,在新一轮的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中推动本

土制造业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国际化形态不断增强。在这个背景下,苏州将通过“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化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以现代工业推动农村产业,以国际化城市理念塑造当今苏州新农村,从而又以苏州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化”向更宽领域、更新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实现“三农”与“三化”相互守望、齐头并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苏州出现了不少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案例,也总结出一定的适合苏州总体发展的规划要求:“不仅看收入指标更要看生活质量”、“因地制宜不做表面文章”、“‘小规划’为‘大规划’让路”、“将科技的‘腿’插入新农村建设的‘泥’”等等,表明苏州政府不会将新农村建设当做一个扶贫工程或者简单的增加投入的工作,而是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苏州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将农村未开发资源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除此之外,苏州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还注意加强新农村的民主管理以及文化宣传,鼓励村民积极投身农村建设,树立农村主人翁意识,既填满了农民的口袋,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保留住原有的乡村特色,维持朴实美好的乡风。苏州新农村建设要求做到生活上“城市化”甚至“国际化”,农村形态上则“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有中国特色与苏州风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1.4 吴江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近年来,吴江区在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新城区建设的同时,政府也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以及经济支持力度:经济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村庄特色与现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一体化;政策上,注重改善民生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将农民遇到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大问题,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树立榜样的示范作用,从而起到了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既快又好发展的作用。

与此同时,苏州地铁四号线的建设也将为吴江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一个飞跃式发展,吴江通过地铁直接与相城区、姑苏区以及吴中区联通,不仅缩小了地理上的距离,也将在苏州近一轮的产业调整中,加快自身产业升级,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

虽然,吴江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而言还有一些问题

尚未解决。吴江整体综合实力在苏州尚且较弱,总体环境面貌与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城乡差距较大,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同时还存在,投入大,效果小,时效短的问题,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1.1.5 汾湖高新区村镇发展现状特点与问题

汾湖高新区区域面积为258平方公里,人口25万。位于江苏、浙江、上海的长三角腹地范围,是“临沪”经济圈中比较具地理优势的区域。目前,汾湖镇高新区正以黎里古镇保护开发为中心工作,打造宜居汾湖,活力汾湖;以新城建设为平台,将汾湖打造成为“创新、创业、创意”的三创新城。在经济建设上,汾湖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区现有各类企业2800余家,基本形成装备制造、电子资讯和新型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先后获批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省生态工业园;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标准体系认证;汾湖科创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然而,在技术开发区不断发展的同时,新农村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

(1)汾湖镇村庄的建设用地较大,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较高:村庄占地规模较大大,村庄建设用地人均达到179平方米,又因为农村居住特点,村庄向边缘蔓延的情况较为严重。

(2)工业用地上主要问题集中在工业的集聚上,汾湖高新区虽然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但因未能将工业吸引集聚,所以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导致基础设施的严重浪费、不足与重复建设。不少的企业零星分布在各个村庄之内,相互之间交流少,也不存在基础设施共用的可能,同时汾湖高新区内的不少企业都属于高污染与污染企业,工业的分散也为废气废水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影响区域环境。

(3)村庄分布凌乱,大片耕地较少:村庄分布零散,自然村个数多,造成连片耕地的规模较小。由于村庄向边缘蔓延,存在占用耕地的现象。

(4)乡村配套设施存在老旧和缺乏的问题,尤其是供、排水设施难以满足村庄内现有的需求,生活污水难以有效处理,造成区域内多处水体的污染,从而造成了环境恶化的现实状况。

(5)黎阳村位于汾湖高新区西南端,村域范围用地面积约5.05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3380亩,企业15家,现共有人口1890人。现阶段,黎阳村民居仍旧

以自然村落为主,规划较少,农民收入为务农和村中企业,收入方式单一;村中农田比例较高,交通道路多为民间小路,道路狭窄曲折,交通通达度较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农作物品种单一,多为油菜花,经济效益不高。为适应吴江黎里高新区新一轮的规划发展,抓住发展机遇,更好的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收入,调高村民综合素质,黎阳村规划势在必行。

1.2 研究的目的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多且复杂,有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虽然说发展农村经济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主要方面,然而,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仅仅发展经济是不够的,除了增加农民收入还要切实解决农民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因而我们要通过对黎阳村的现状和苏州新农村建设发展趋势的调查,结合黎阳村的现有资源和经济状况,征询黎阳村村民意愿,明确黎阳村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学习相关的规划条例、政策法规,制定合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将黎阳村建设成为一个乡风浓郁、人居幸福、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具有苏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3 研究的意义

(1)调整村庄空间分布,明确功能分区

黎阳村居民点多为自然分散状态,土地零碎分布,导致土地利用率偏低;农业用地零碎、分散,完整的大块土地较少。规划中对于黎阳村的土地进项整合,有利于村庄布局的合理性,提高土地利用率,完成对大块土地的开发,对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特色乡村经济,完善交通路网,维护生态环境,美化乡村风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

黎阳村村农主要仍是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村庄范围内有15家企业,但是企业品种单一,都为喷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且缺乏创新能力,内部竞争较大。总体而言,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农业和工业发展都较为落后。规划的意义就在于,要改变这一现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农业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差距。

(3)丰富农民精神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黎阳村的新农村规划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将会提出切实要求,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一些既具有苏州特色又带有乡村风情的文化活动,从而达到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形成特色的乡村文化,树立村民爱村意识,将新农村规划从政府行政推动,转向村民自主完成。

(4)增强农民主体地位,消除发展差异

黎阳村的规划将参考村民意愿,结合当地实际,在多方交流的情况下明确村庄未来发展方向,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增进农民权益,加强农民主体地位,逐步消除农与非农的区别,不断减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加强农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热情,提高农民参与管理的意识,将农村管理从行政命令转变为民主管理,让农民切实感觉到自身的主体地位。

(5)对于个人的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通过对黎阳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深入了解农村现状,不仅是对本人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检验,同时也是一次参与实践和锻炼自身能力绝好机会,为将来的工作以及深入学习提供了一次较好的实习机会。

第二章规划总则

2.1 规划依据

(1)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苏政办发(2005)29号文件

(2)《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苏建村[2005]125号文件)

(3)《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2008)》

(4)《汾湖高新区总体规划(2006-2020)》

(5)《汾湖高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吴江市汾湖高新区镇村布局及居民点规划(2011-2020)》

(7)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2.2 规划原则

1)积极引导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户在村庄集中居住,鼓励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进城镇居住,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

2)村庄布局应体现有利于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尊重汾湖高新区的民风习俗。满足农民小康和现代化生活的需求,促进集约经营;

3)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置规模以及村庄布局规划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配置,配套水平要与村庄人口互相适应;

4)与汾湖高新区总体规划和汾湖高新区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统筹协调好城乡居民点与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的关系,避免农民建房重复建房拆迁,造成浪费[5]。

2.3 规划范围和期限

2.3.1规划范围

本规划以汾湖高新区黎阳村行政区域作为规划范围,规划面积5.05平方公里。

2.3.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6-2020。

3.1.1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地理位置:吴江市汾湖高新区位于吴江市东部,与上海市青浦区接壤,属于水网密布的太湖下游平原腹地。距吴江市区24.5公里。该镇有吴江东大门、上海后花园之美称,是苏、沪、浙结合的经济、文化、交通重镇。黎阳村位于汾湖高新区西南角,南接浙江,西临平望,村域面积5.05平方公里。全村现有15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50户,本村户口总人数约1890人。

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平均气压1015.7hpa,年平均风速3.2M/S。

风向: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其次为西北风;无霜期200~240天;年日照4 5%。

地质水文:水网密集,湖荡众多;地处平原地带,海拔底,坡度小,地势由东北部向西南略微倾斜;原生植被几乎消失,农田生态系统成为最大的人工生态系统;“鱼米之乡”,耕地地力水平较高[6]。

(2)经济社会概况

现黎阳村是2001年由原西阳村、东阳村、黎泾村三个村合并而成的,辖区内有粮田1780亩,鱼池1600亩,企业15家。企业多为喷织企业,典型的乡镇作坊式企业,生产一些低端布料,管理松散,产品廉价,对环境的污染较大,收益也较小。

(3)历史沿革

古镇黎里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东南30公里,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与同里、织里、古里共称江南“四里”。镇内有国家级保护单位柳亚子纪念馆。

黎里历史可追溯2500年前。春秋时期,黎里在长水(即今浙江嘉兴)境内。吴越檇李之战(公元前496年)后,黎里御儿荡为吴越分界之一。镇之罗汉讲寺,建于晋永熙元年(290年),距今亦1700余年。后梁开平三年(909年)黎里始属吴江县。宋、元时为村落,由汾湖巡检司管辖,直至清代。明成弘年问(1465--1506年)已成大镇,居民千百家。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汾湖高新区自西至东长三里半,人口稠密,瓦屋鳞次栉比,市场繁荣,舟楫塞港,街道行人接踵摩肩。辛亥革命后,黎里为吴江县6市之一。

民国18年(1929年),黎里为吴江县第4区。同年市镇分为黎东、黎西2镇,民国35年合并为汾湖高新区。1949年5月4日解放后设黎里区,汾湖高新区为区属镇,1953年改为县属镇。1958年成立黎里人民公社后,镇、乡全部由公社管辖。196 5年市镇从公社划出,设县属镇。1983年实行镇管村新体制,农村及市镇均由汾湖高新区(县属镇)人民政府管辖[7]。

4.1.1经济发展目标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推进人才强村的战略,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地开展对村民的培训,只有做到懂管理、会经营、有技术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紧跟时代潮流,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大力推动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升级,增加村民收入渠道,提高村民收入。规划期末,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000元。

4.1.2社会发展目标

贯彻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完善村中民

主法治制度,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村民生活;推进乡风村貌建设,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美丽村庄。

4.1.3生态环境目标

黎阳村村域范围多为农田,要针对性的进行对耕地的保护,制定合理的轮耕休耕,保护耕地资源,从而改善黎阳村整体生态环境。

4.1.4村落建设目标

近期目标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中期目标是在细节处完善村落的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尽可能地缩小城乡差距;远期目标是最终形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居民生活富裕、富有苏州风情的美丽村庄。

4.1.5人口预期目标

全村现有15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50户,本村户口总人数约1890人。根据上位规划总体保持平衡的方针,黎阳村将保持现有人口政策。4.2 村域产业布局和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安排

4.2.1村域产业布局

村中乡镇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中性,在规划过程中将进一步集中乡镇企业,同时加强耕地的整体化,规模化。企业多集中在交通便利的村中央道路两侧,直通周边交通线路。

4.2.2耕地及自然资源保护

黎阳村耕地资源丰富,大部分发包给大农户耕种,地块较为整齐,管理较为方便。村庄规划与建设要厉行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严禁侵占基本农田。规划要求对农田及鱼塘实施严格的保护,需要村庄建设用地的增加要与村庄撤并相挂钩[8]。

4.3村庄建设用地和范围

4.3.1重点整治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与范围

黎阳村的重点整治范围在村中东北角村庄入口处。黎阳村耕地多,土地平整,管理方便,因此主要整治对象为乡镇企业以及零散的居民点。根据上位规划,要求村民集聚,统一建设居民点,更具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情况,居民点将建在

村口入口处。之后则是对于乡镇企业的集中整治,黎阳村的企业多为喷织企业,有一定的集聚需求,且污染较大,农村中工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处理成本过大,因此黎阳村不划分工业用地,工业统一迁入汾湖高新区。

4.3.2非农建设用地规模与范围

黎阳村现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为33.99公顷。规划延续非农建设用地现状,对其用地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发展要依据汾湖镇总体规划进行。

4.4 村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公建配套:村委会办公场所为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设有卫生服务站一处,图书馆一个,供老年人休闲娱乐的老年活动室3处,户外活动场所3处,因此,可以结合原有的设施增加一些便利村民生活的商业用房。

环卫设施:村外铺设排水管线连接至村内,设立公共厕所和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使村民享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

停车场:在村庄中心和各个村庄组团结合绿地系统分别配置一定的停车设施,以满足居民生活发展的需要。

4.5 基础设施规划

4.5.1给水工程规划

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给水规划统一纳入《汾湖镇总体规划》。

用水量标准按200升/人·日。规划在主要道路上管径DN200mm,次要道路及入户道路上最小为DN50 mm以上的给水管线敷设[1]。

消防用水充分利用天然水体作为消防水源。在离天然水源较远的区域消火栓服务半径按120米考虑。

4.5.2排水工程规划

污水量预测:居民点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0%计算。黎阳村用水量为520m 3/d,污水为468m3/d[1].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体制建设,雨水就近排入河道。采用暗渠统一建设村庄排污系统,污水统一排入汾湖经济开发区污水排放系统。

4.5.3供电工程规划

规划村庄住宅用电标准为:8000瓦/户;公共建筑用电负荷取40瓦/平方米

[1];规划供电电源为镇区110KV变电站,至村庄10KV配电可采用杆上配电式及户内式,变压器的布点符合“小容量、多布点、近户”原则,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建议电线埋地敷设。低压线路(380/220V)的干线宜采用绝缘电缆架空方式为主。架空线杆排列应整齐,尽量沿路侧架设。低压架空线路的干线截面不宜小于70平方毫米[1]。

供电线路:主干线采用300mm2电缆,380-220V供电线路采用95mm2馈出电缆,分支进户采用70 mm2。

村庄内主次道路均按30米间距设置单侧路灯,以保证晚间照明的需要。

4.5.4通信工程规划

通信工程包括固定电话的建设和宽带,有线电视的建设。

电话普及率按每户1.1部规划,公共建筑按1门/200平方米预测,

有线电视终端按1只/户考虑,整个黎阳村考虑10~20%的不可预见量。

通信电缆建议按2~4孔PVC塑料管埋地敷设。

4.5.5燃气工程规划

近期能源采用瓶装石油液化气供应。用气量按30公斤/户·月估算。

远期使用管道天然气,管道与吴江天然气管网连接,燃气调压箱由汾湖镇区考虑设置。

4.5.6环卫设施规划

按服务半径60—70米左右,设置集中密闭式垃圾箱,以方便村民使用和垃圾集中清运,并保持箱体的整洁。逐步实施垃圾袋装化。实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管理机制。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按1公斤/户﹒天计算。

三格式化粪池使用率100%,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5%以上。公共厕所达到三类水冲式标准。建筑面积不小于30 m2。

规划聚集点共有公厕6个(服务半径为300-500米)、7个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小于70米)。

4.6.2 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黎阳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四个方面。具体改善措施:

(1)开展土壤、灌溉水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绿色蔬菜、有机食品种植,引导村民多用有机肥,实现种植和养殖综合循环利用。

(2)设立垃圾桶,垃圾站。对生活垃圾定期收集、转运、处理。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改善村庄生态环境。

(3)村内多为喷织企业,对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较大,这要求规划中一定要切实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推动村内企业迁入汾湖高新区的政策。同时杜绝五小企业的入驻,加强对企业的环境标准监控。

(4)实现人居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创建环境优美村庄。围绕“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专项行动,全面开展“三清一绿”(清垃圾、清粪污、清河塘和村庄绿化)工程和“五化三有”(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塘净化、环境美化和有公共服务中心、有长效管理机制、有乡村文化)工程。

5.1.3居民点基础设施

民点内部道路已基本达到硬化,部分道路宽度不足要求,停车基本利用自家前的场地停车,给水已用上自来水、排水体系、燃气尚未建设,供电、通讯、宽带等设施齐全。环卫设施尚不完善,垃圾回收点较少,回收周期较长。

5.1.4建筑质量

居民点房屋建筑基本是住宅建筑,目前集中点上无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大多为二层楼,砖混结构,质量大多较好。

5.1.5环境质量

村庄环境质量较好,大气、水质、土壤状况良好。

5.2 村庄居民点布局

5.2.1村庄功能:为从事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户的集居点

5.2.4 分期建设

由于黎阳村目前的居民点分布过于零碎分散,所以规划中将居民点集聚,统一规划。规划建设用地为33.99公顷,保留住宅区位于建设用地南部沿河区域,面积为5.54公顷。新建用地共分为三期建设,在现状村庄东北角。其中已有良好的交通基础和一定基础设施条件的地块作为一期建设用地,用地面积为 4.87公顷,主要用于满足目前短期住房需求;一期工程之后向其北部发展则是二期工程,用地面积14.11公顷;最后则是为公共设施为主的三期工程,用地面积为

9.41公顷,建设配套的基础和服务设施,形成完整的村庄格局。

一期建设主要包括住宅58幢,四间商铺。住宅户型为:大户型18幢、中户型42幢、小户型8幢(48户)。住宅建筑面积为20100㎡。一期建设考虑到初期撤并居民点居民的需求多样,大中小三种户型兼顾,以中户型为主,小户型偏少。

首先按规划好的交通,对居住区内主要干道进行建设,接着住宅建设,住宅建设完成后进行住宅间道路建设,与主干道形成道路系统,辅以设立公共服务设施,垃圾桶、公厕、路灯等,形成居住组团。在建设完成后,对居住区的进行绿化,为居住区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期建设主要包括住宅258幢。住宅户型为:大户型180幢、中户型62幢、小户型16幢(96户)。住宅建筑面积为60820㎡。二期建设基本以大、中户型为主,小户型最少,经过初期的安置,中期小户型需求很少。

建设依次按主干道-住宅-宅间道路-公共设施-绿化的流程施工,借鉴一期建设的住宅需求,合理安排户型,满足中期居民点撤并的需求。

三期建设主要包括住宅88幢。住宅户型为:大户型62幢、中户型4幢、小户型22幢(72户)。住宅建筑面积为35100㎡。三期建设以大户型为主,考虑到后期安置居民需求和保留居民点居民需求,并建设适当的小户型。建筑总面积与一二期建设流程一样,用于满足最后撤并的居民点和保留居民点居民的住房的需求。

5.4.2建设标准

1.按照“五化三有”标准进行综合建设。全面开展清垃圾、清粪污、清河塘和村庄绿化“三清一绿”的基础上,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塘净化、环境美化,以及有公共服务中心、有长效管理机制、有乡村文化等“五化三有”工程

2.根据汾湖镇的总体规划,逐渐将居民点由自由散落到集中聚合。

3.注重民居中生活污水排放的输送与处理,坚决抵制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的做法。

4.在各集聚点设置的垃圾箱要根据集聚点的情况灵活变动,按时收集居民垃圾。

5.4.3住宅选型

据不同家庭结构的需要,住宅建筑主要选用三种户型,简单分为分大、中、小三类民宅。大户宅基地面积200m2,建筑面积250-200m2;中户宅基地面积170m2,建筑面积200-150m2;小户宅基地面积120m2,建筑面积150-120m2。

5.5 道路系统规划

5.5.1规划原则

道路建设原则:按照全村道路100%硬化的标准,修建、整治各村的进村道路,宽度不小于7m;其它环村庄道路和主要的村内道路,也根据现状针对性地加以整治建设。

(1)村级道路以通畅为原则,适当考虑景观需求,采用自由式的布局形式。

(2)因地制宜通顺村庄内部主要道路,主次干道路实现方便通达,主要道路及入户路全部硬化,做到每户能够停车后直接入户。

(3)利用道路与建筑间的空地进行绿化建设,道路两侧按实际需要增设排水沟渠。车行道路应注意避免和步行路的交叉。

(4)村庄道路标高原则上应低于两侧宅基地场院标高,并结合各类工程管线改造要求统一考虑。

5.5.2具体措施

道路以拓宽改造为主。将道路分为三级,村内主干路--次道路--步行路,具体规划措施如下:

(1)主干道全部以水泥路面硬化,路面宽度为不少于7米,次级道路不少于3米。住宅前后道路一般为1-2米。

(2)保留现状已成形的宅间路和宅前道路,再将步行道通达、方便,建设一定的绿化带,形成村中步行小径。

(3)在村内主要道路按要求设置路灯。

停车场

停车场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一般按20%左右考虑室外停车。

道路设计

道路的平曲线和纵曲线设计按规范设计,道路转弯半径一般按小汽车考虑,纵坡按自行车行驶要求考虑。横坡要考虑达到排水要求。

5.6基础设施布局

根据上位规划,各管线沿进村道路按相关要求铺设。市政公用设施改善原则:整治村庄内排水系统,村庄排水,自村庄排出进入镇区污水排放系统进入污水处理厂。增设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建设好公交站点。

5.7.3河道整治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水系,整治废旧水塘,利用水边绿化,布置廊、亭、长椅、步行小径,营造绿化景观,成为居民生活闲暇的休憩场所。

整治河道的措施:

(1)采用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2)清除河道垃圾,修筑护岸,清理淤泥,绿化河道两岸。达到村内河道、水塘全面清淤;河塘无漂浮物、水质清澈;河坡整洁,无垃圾。

(3)河道整治突出三个功能:生态、使用、景观,注重改善河道沿岸及周边的绿化,种植杨柳等树木,设立长椅等休憩设施,力争河道整治与环境改善相结合,河道整治与景观相结合,河道整治与村民生活相结合,强调将河流水域有机融入居民生活环境。

(4)严禁侵占河道盖房。

7.1 组织管理措施

7.1.1搞好组织发动,调动发展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要切实在思想上发动,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速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

7.1.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健全组织机构

为确保新农村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应完善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机构。村里应发挥村委会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扬民主,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村成立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社会能人等为组员。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落实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1.3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充分依靠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要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引入专家论证等多种科学决策方式,实现新农村建设重大事项决策和科学化、民主化。要把村民当前最关心、最急迫的事项作为近两年的建设重点,通过建设成效的展示进一步激发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9]。

7.1.4优化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

新农村建设需要多渠道投入资金,包括农户自筹、民营资本支持、政府投入和支持、争取利用外资等。应不拘泥于资本投入的形式,依靠群众,政府支持,农民为主,形成合力。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放手让民营资本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民成为投入的主体、受益的主体。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应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别、性质和特点,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吸收社会投入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

7.2 技术保障

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村级规划。

对于规划项目,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可研报告和初步建设方案编制。要严把项目审查、审批关、实施安排中要严格执行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建设合同制、项目公示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竣工验收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行业主管部门和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对口指导,加强建设服务。

7.3 资金保障措施

抓住国家投入重点向“三农”倾斜的战略机遇,全面整合现有各渠道支农资金;采用广泛动员群众,采用民主协商的办法,发动村民投入劳工,以工代劳,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凡是能够市场化运作的项目应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增强建设活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农民观研究李海军,2008年西南大学

[2]《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研究——以梁好泊村为例》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江南何处好乐居在吴江_资讯频道_凤凰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f18537819.html,/gundong/detail_2013_05/15/25...

[5]《汾湖新村规划图》

https://www.sodocs.net/doc/0f18537819.html,/p-692385058.html

[6]《吴江盛泽打车到震泽多少钱_列表网问答》

https://www.sodocs.net/doc/0f18537819.html,/wenda/q179957.html

[7]《黎里古镇》

https://www.sodocs.net/doc/0f18537819.html,/content/14/1001/16/7327598_4...

[8]《新农村规划参考_学习资料共享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f18537819.html,/read/9a8421f1bfcc24f525cf03c1...

[9]土默特左旗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规划研究云幸枝,201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平山县下槐镇李家口村美丽乡村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单位:石家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三、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一、部署原则 二、组织机构 三、总体目标 四、资源配置计划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程序总体部署 二、施工计划总体设想

三、施工准备 四、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第四章劳动力用量计划及工资支付措施 一、各工种主要劳动力配备计划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一、编制原则 二、工期安排说明 三、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图 第六章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 二、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岗位责任制 三、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四、路基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第七章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二、安全保证体系 三、安全措施 第八章工期保证措施 一、工期保证措施 二、工期奖罚措施 第九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一、雨季施工措施 二、冬季施工

第十章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一、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二、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编制依据 (一)、设计图纸及甲方要求。 (二)、国家与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法规及政策文件。 (三)、现场踏勘、调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四)、我单位施工过的类似工程(包括维修改建)、路面、管网工程中取得的施工经验与施工队伍的整体实力。以及我单位现有技术力量、队伍素质、机械装备、财务实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五)目前我单位可投入本工程的资源。 二、编制原则 (一)、方案优化原则 :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就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综合比选,从而选定一种较好的施工方案。 (二)、安全第一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必须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三)、坚持实事求就是的原则。在制定各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过程中,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4年12月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一、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无法得以有效的巩固和持续发展。 标准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2010年国标委首次将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列为第七批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创新地将标准化的应用从农业、工业逐渐转向为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苏州高新区劳动合同范本

苏州高新区劳动合同范本 单位名称: 住所: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劳动者姓名: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 家庭住址: 紧急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一、劳动合同期限 按下列第_____ 款确定 (一)本合同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从_____ 年 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其中熟练期(培训期、见习期)从年月日起至年 月日止。试用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本合同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从年月日起至法 定或约定的解除(终止)合同的条件出现时止。其中熟练期(培训期、见习期)从_____ 年______ 月_____ 日起至____ 年_____ 月

日止。试用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三)本合同为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从之 日起至之日止(起讫时间必须明确具体)。其中熟练期(培训期、 见习期)从_____ 年_____ 月_____ 日起至____ 年_____ 月 日止。试用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工作内容乙方同意按甲方生产(工作)需要,在岗位(工种)工 作,完成该岗位(工种)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卫生健康等规定。甲方应为乙方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及其他劳动保护条件。乙方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四、劳动报酬乙方熟练期(培训期、见习期、试用期)间的月工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熟练期(培训期、见习期、试用期)满的定级工资为_____ 元。 乙方月工资为_______ 元。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一、现状问题: 1、交通现状: ***除北大街外,道路现状宽度为6-7 米不等,路面为水泥路面,质量一般;现状设有一处城乡公交站点。 现状自然村内均没有专门的车行道路,几乎不能通车,只能步行,且路面宽度高度不等,质量一般。 2、景观风貌及产业,特色资源现状 ***四面环山,离县城较近,有煤炭资源和瓷技术。 不足:①村庄内绿化不足,几乎没有宅间绿化;②村庄现状地势起伏较大,存在多处驳坎,坎上局部设有水泥墙、栏杆等,形式杂乱,景观风貌较差;③现状山体上树林偏少。 因有悠久的煤炭和瓷文化,因此可以设置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的条件。 3、配套设施现状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村民不重视公共用地和空间的预留和协调,建筑间距较小,使得公共空间受到极大压缩,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交通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均显得局促和不足,现有各种村民设施不全,因此直接导致村民生活环境质量不高。另外,村庄内部卫生条件较差。如果未来发展特色旅游,相应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如旅游接待、停车场、餐饮、宾馆等。 4、建筑风貌 村庄的建筑都是均为村民自发建设的老房子,建筑风格色彩较为老旧,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建筑风貌杂乱而不统一,影响整体景观,另外,村民辅房乱搭乱建情况严重,且质量差、风貌差,尤其是作为猪圈或厕所使用,普遍存在脏、乱、臭的现象。 二、总体规划 (1)规划指导思想 1、从发展的角度着眼,强调动态的建设观,正确处理村庄整治与村民生活、旅游开发 的关系; 2、抓住村庄发展的脉络,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突出人、自然、建筑相融的整体空间 环境特色,将村庄质朴、厚拙、自然的原始风貌及乡土文化加以保护,同时融入时 代特色,强化下姜村特色新农村的感染力。 3、以科学的态度对现有文化、建筑及其环境现状进行充分的研究,在完全尊重村庄现 有发展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整治。 (2)规划原则 1、将村庄综合整治和产业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下***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分片实施,同时加强重点地段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保持村庄现有的自然肌理,拆除建筑违章,梳理开放空间,对部分建筑外貌局部进行改造,对建筑内部可以整修。 3、重点整治与一般整治相结合,建筑整治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4、对村民的私有空间和生产生活方式尊重与引导并重的原则。 5、建筑整治兼顾建筑样式的多样性和整体协调性的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扶风县绛帐镇龙渠寺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一标段) 投标文件 (技术标部分) 投标人:(盖公章) 法定代表人 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综合说明 (4) 一、工程概况 (4) 二、编制依据 (4) 三、辅助资料 (4) 四、编制原则 (5) 五、投标承诺 (6) 第二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8) 一、质量管理目标 (8) 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8) 三、质量管理方针 (10) 四、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措施 (10) 第三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14) 一、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4) (一)、主要危险源标示 (14) (二)、安全生产措施 (14) 二、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16) 第四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18) 一、工地围蔽 (18) 二、噪音控制 (18) 三、路面卫生 (18) 第五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20)

一、施工进度计划 (20) 二、保证施工进度措施 (21) 第六章施工方案和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 (26) 一、施工方案 (26) (一)、施工测量 (26) (二)、施工范围清表 (27) (三)、砖砌花池施工方案 (27) (四)、污水处理池施工方案 (31) (五)、花池绿化施工方案 (35) (六)、抹灰工程施工方案 (36) (七)、太阳能路灯施工方案 (38) 二、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 (44) (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网络图 (44) (二)、项目部管理人员组织表 (45) 第七章施工机械配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46) 一、施工机械配备 (46) 二、材料投入计划 (48) 第八章施工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50) 第九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51) 一、劳动力安排的基本原则 (51) 二、施工队任务分配 (51) 三、劳动力资源配置计划及管理 (51)

2020年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事迹

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事迹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泸溪县浦溪村建设事迹 泸溪县浦市镇浦溪村逐水而居,地势平坦,水路便利,距千年古镇浦市仅1.5公里,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大村。 走进浦溪村,巷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庭院,舒适雅致;花园,绿意盎然;田野,百花飘香……一幅如诗如画的新时代、新农村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夯实发展基础,人居环境大改观 设施完善,是美丽乡村的基本形象,是群众对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浦溪村整合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入村、入户道路,停车场、文化广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旅游厕所等项目大干快上,建成了村部楼和村文化广场建设,规范设置了便民服务站、党员活动室、同心书屋等,建成了休闲公园,同心文化长廊,完善了污水处理管道,维修了垅头上溪坝……随着全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效改善了村民宜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新的形象。

在此基础上,浦溪村加大了村庄的美化、亮化工作,全村环境绿化工作全面开展,村庄公共区域乱搭建、乱堆放得到整治,村内空坪闲地、沟渠池塘得到清理,村民房前屋后杂物摆放得到规范,传统厕所逐步得到改造,小院落、小民居、小巷弄、小水井、小桥梁等古建筑得到保护修缮,村庄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魅力浦溪、幸福农家”的浦溪村跃然立于人前。 最让人可喜的是,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不断靓丽,也促进了浦溪村乡村游和农家乐的融合发展,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村里观光休闲,全村走出了一条“村支两委带动、村民自发参与、共建共享共惠”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2020年,该村还因此获得了“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富裕腰包鼓 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必须把富民强村放在首要位置。浦溪村在切实抓好村庄建设、管理的同时,立足全村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结合全村资源特点,加大乡村产业培育力度,深入探索集体经济入股、引领、金融扶贫等多种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近年来,村里通过土地流转、能人带动、组

苏州高新区概况

高新区概况 城市概况 1992年2月前,苏州高新区无独立的行政辖区。 1992年3月,新建的苏州河西新区开始代管原属苏州市郊区横塘乡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狮山6个行政村。区域范围: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抵向阳河、横塘乡北界;西达狮子山、何山;北接吴县枫桥镇南界。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 1993年4月2日,苏州河西新区改称苏州新区。苏州新区代管的区域范围扩大至原吴县枫桥镇的徐何、典桥、金庄3个村,木渎镇的兴隆、新升、明星、石城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黄山村。区境四至: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接向阳河、横塘乡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等村;西临木渎镇白塔、南浜、金山3村和吴县枫桥镇支英村;北连枫桥镇支津、毛家、木桥、合利4村。区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1994年6月10日,吴县的枫桥镇,木渎镇的兴隆等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永和等7个村划归苏州市管辖。由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辖区范围:东与京杭大运河相临;南与向阳河、横塘镇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天平诸村接壤;西与吴县藏书乡的五峰、天池、篁村3个村和郊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鹿山、石羊2个村相连;北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五图、塘西、红星、长亭4个村毗邻。境域面积52.06平方公里。 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新区、虎丘区、相城区、吴中区等进行了区划调整,将虎丘区虎丘镇和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的部分村划出,由相城区和吴中区划入通安镇和东渚镇、镇湖街道,建立苏州高新区、虎丘区,2003年1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横塘镇和枫桥镇改为横塘街道和枫桥街道。 区划调整后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东临石湖和京杭大运河,与沧浪区友新街道,金阊区三元街道、白洋湾街道以京杭大运河为界,与金阊区虎丘街道,相城区黄桥街道的青台、民安、大庄、陈旗、下庄5个村毗邻;南与吴中区越溪街道的莫舍、张宅、吴山、张桥4个村,木渎镇的金山、天平2个村,藏书镇的五峰、天池、篁村、官桥等村,光福镇的枫浜、浩度、安山等村接壤;西及西北濒太湖;北与相城区黄埭镇的长泾、潘阳2个村,东桥镇的方桥、埝桥、桑浜、罗埂、矫埂等村,望亭镇的堰头、华阳、巨庄、吴泗泾、孟河等村毗邻。行政面积223.36平方公里,2010年末区域总人口72.51万,其中常住人口33.57万,暂住人口38.16万,外籍人口0.78万。下辖狮山、枫桥、横塘、镇湖4个街道及浒墅关、通安、东渚3个镇,下设科技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苏州西部生态城、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驻地在运河路。 自然条件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吴淞标高4.88m-5.38m,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7.7摄氏度。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哪些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哪些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南桥镇党委、政府的要求,为加快推进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根据裕民村实际,现制定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三化同步”的总体要求,以镇村规划为龙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创新工作机制为保障,将裕民村建设成为“村美、民富、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 二、目标任务 裕民村建设总体目标是:达到省,市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建成南桥镇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争取在全市排名靠前。努力实现“村庄布局规划合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群众富裕”的目标。 三、建设内容 1、完善村庄规划布局体系。结合全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裕民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合理安排建设布局,科学确定生产、生活、服务区块的区域布局与建设规模,明确道路、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标准与要求。严格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刚性执行。 2、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村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入

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达到“五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和环境美化。 3、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展以“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为主要目标的村庄整治行动。二是开展杆线规范工程,确保杆线竖立和线路拉线走向规范。三是开展村内河沟流浚整治及塘坝扩挖整治工程,达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 4、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按照村庄规划布点的要求,在村内道路及村庄主干道进行植树绿化,确保村庄道路全覆盖。同时,逐步对村庄道路实现亮化工程。 5、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我村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裕民村本地资源,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裕民村的油菜种植等特色产业。计划在20xx年至20xx年,裕民村要逐步实现1000亩的土地流转目标,切实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 6、完善文化活动场地等群众娱乐活动阵地。按照村庄布点规划,除现有的一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外,计划在原里光学校增建一处村民文化活动场地,强化和完善群众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按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进行实施,不断增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自我服务功能。 四、方法步骤 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4月3日前后)制定裕民村美丽乡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施工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施工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一节进度控制的任务 1.1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1.2编制月实施作业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1.3编制各种物资资源计划供应工作并控制其执行,严格执行和完成规定的各项目标。 1.4开工日期:2016年8月30日完工日期:2016年12月30日。 第二节进度控制的方法 2.1确定装饰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 2.2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对出现的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协调。 2.3 协调与建筑装饰施工进度有关各单位、部门之间的进度关系。 第三节进度控制措施 3.1组织措施 (1)落实各个层次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

(2)建立进度控制和组织系统; (3)按建筑施工项目的规模大小,确定其进度目标; (4)建立进度控制协调工作制度,如协调会议定期召开时间,参加人员等; (5)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企业经理、项目经理、作业班组都应有专门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分工协作,形成一个纵横连接的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组织系统。 3.2技术措施 (1)硬件技术即工艺技术 (2)软件技术即管理技术,施工机具配套齐全,性能先进,轻便可靠,生产效率高。 3.3经济措施 (1)及时做好工程量进度申报表,保证资金供应到位。 (2)材料采购分工期按计划分批进场,减少资金积压。 (3)做好成本控制,减少资金浪费。 (4)保证施工质量,做到付出一份劳动,获得一份收获。 3.4信息整理措施 不断地收集建筑装饰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并与计划进度比较分析,做出决策, 调整进度,使其与预定的工期目标相符。实践证明,建筑装饰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过程就是信息收集管理的过程。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县奠定基础,按照中省关于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有关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提升”、“创业增收”、“文明培育”和“服务提升”四大工程,实现人居环境、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以及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逐步打响“文明**县,幸福家园”**县美丽乡村建设品牌,将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着重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依靠农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由全体农民共享。 (二)坚持量力而行。立足农村经济基础、资源秉赋、

区位优势、人文积淀等条件,实行梯次培育,突出建设重点,分类制定创建项目,避免无序冒进,确保取得实效。 (三)坚持建管并举。整合资源,优先配置重点项目,强化项目绩效考核,科学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把长效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巩固建设成果,落实完善村庄长效保洁机制。 (四)坚持特色培育。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根据各村实际,注重环境提升,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及文明素质培养,推进旅游开发,切实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大城市文化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 (五)坚持发展创新。拓展思路,把发展产业、提升产业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各村结合产业特点,争创工业特色强村、农业特色强村、休闲产业强村,并注重建设重点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实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建设内容 (一)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1.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实施**岐高速、**礼路、**姜路、夹北路、铁前路等重点道路工程,2013年年底完成**武路、**姜路升等改造工程,建成贯通县域南北的大通道。到2015年底,建成县镇示范路56公里、通村示范路32公里、村庄道路746公里,全面实现村庄道路水泥化目标,农村客运通达率达到80%以上。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对县

苏州市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

苏州市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2005年6号令)、《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意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事业单位通过公开招聘补充工作人员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办…2002?117号)有关规定,苏州市建设局下属4家事业单位,因工作发展的需要,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名。现将有关招聘事项公布如下: 一、招聘基本条件 (一)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记录; (二)符合招聘岗位所规定的具体资格条件; (三)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二、招聘岗位、人数及专业和资格条件 注:上述招聘在职工作人员的岗位,在符合学历、专业、其他资格条件的前提下,其年龄条件为:具备本科学历和工程师职称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73年1月1日后出生)。具备研究生学历或副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68

年1月1日后出生)。 三、报名时间和地点及所需应聘材料 1.报名时间:2008年4月18日9:00~15:30。 2.报名地点:苏州市人才市场(苏州市干将西路288号)。 3.应聘材料:社会在职人员须出示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以及应聘岗位所需的其他资格证书,应聘有户籍限制岗位的另需出示苏州市区户籍证明、劳动人事关系证明或档案托管证明;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需出示本人身份证、学生证、《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含在校课程成绩单)及应聘岗位所需的其他证书。以上材料均需出示原件和复印件,另附个人简历1份和个人近期同底免冠照2张,《苏州市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2份(下载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0f18537819.html,;https://www.sodocs.net/doc/0f18537819.html,)。 四、考试 本次招聘原则上不进行笔试,直接进行专业面试。考试的时间、地点、方式将另行通知。 如招聘岗位计划数与应聘人员数比例达到1:15的,先组织专业笔试。笔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带入面试,占总成绩的30%。从笔试成绩合格分数线以上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按1:3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的人选。 面试以百分制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第三位四舍五入,合格分数线为60分。面试成绩当场公布。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面试成绩相同的以笔试成绩高者在前。 考试成绩公示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0f18537819.html,。 五、体检

昆明昆明市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

昆明昆明市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 方案 篇一:XX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XX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

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其中:XX年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项目上取得明显进展。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材料2015130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为加快高新区发展转型、深化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合理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的存量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编制将合理挖潜存量用地,科学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彰显山水特色,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细化道路交通组织和绿地景观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配套,全面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科学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4年5月份启动,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专家论证。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2015年2月27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sodocs.net/doc/0f18537819.html, 一、规划范围 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狮山街道行政边界、西至金枫路(中环快速路)、北至枫津河,总规划用地面积19.01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州主城中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发展高效、乐活宜居的生态型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25.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55.75公顷;军事用地1.93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45.23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十字、一环、八片”的空间结构: 1、“一带”: 即运河景观带,沿京杭运河构建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带,将滨河绿化景观建设与大运河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居民,对话主城,彰显特色。 2、“十字”: 由东西向狮山路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长江路片区发展轴形成十字型发展主轴,依托轨道交通及城市中心建设,沿轴线集中布局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 3、“一环”: 即两山周边的环状发展公共设施,以两山城市中央公园为核心,环狮山和何山布局文化、体育、创意、商业商务等公共设施,打造围绕两山的中央活力区。 4、“八片”: 即八大功能片区,包括狮山路商务商业区、狮山-何山活力休闲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金山浜总部经济区、向阳路创意研发区以及南、北两大生活区。

4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资溪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核心,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景城联动、景村联动、镇村联动、城乡一体,积极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集镇为骨干、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生态城镇体系,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结合整体规划,推动镇村联动建设。要以全域规划的理念,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传承记忆,编制、完善、提升县、乡(镇)、村三级规划,实现乡(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根据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从全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发展,确立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辐射能力强、要素集约、功能多元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示范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坚持“党政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和“农民筹资投劳、整合项目资金、财政奖补资金”三点结合的投入机制,突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在2015年,我县率先将高阜镇高阜、石陂两个中心村建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其他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三)、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导,突出特色。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 2、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格农民民主议事程序,落实农民主体作用,把维护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3、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实际先行先试,在局部村点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 4、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5、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继续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优势,发挥县级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统筹推进机制。 (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的主要内容 严格按照我县乡(镇)村联动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导则要求,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抓好规划编制。按照全域理念,着眼长远发展,修编完善全县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需要保留的自然村,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规划建设1个中心村。围绕“三区一园”、“四类村”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x财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x〔x〕13号)和《国务院综改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x〔x〕3号)和x年省市综改文件精神,为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总体目标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总体目标是到x年,在全县率先建成部分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建设一批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辐射力强、要素集约、功能多元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示范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 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先行,尊循乡村发展规律。建设美丽乡村,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各类村庄的人口规模、功能定位、发展方向,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做到村内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合理区分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按照“规划跟着目标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本县自然地理条件,适应本地实际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

突出地域特色,根据我县村庄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相互衔接,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 (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都应守住农民民主议事这个“灵魂”,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格农民民主议事程序,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利,项目实施实行民主管理,尊重农民的参与权,项目管护实行民主协商,尊重农民的监督权,项目资金使用坚持公开公示,尊重农民的知情权。落实农民主体作用,把维护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在局部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重点围绕村内主干道建设、村内活动场所、小型水利设施、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等方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村镇规划,坚持规划引导,以村民民主议事为基础,科学合理布局,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库,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实施,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整合,由县政府主导、财政协调、部门协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将上级和本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进行全面、科学、有序整合,集中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发挥项目资金集中投放的聚合效应。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苏州高新区狮山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高新区狮山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8-10-16 20:07:27) 转载▼ 标签: 房产 狮山 控制性 详细 规划 苏州 新区 商业 狮山片处于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其控规范围东起京杭运河,南至向阳路,西至金枫路,北到金山路、塔园河,规划总用地面积12.73平方公里。 狮山片定位规划定位为:苏州主城中心区,具有魅力的新区服务中心和宜人的居住片区;以?山映古城、水韵绿城、商荣主城、居宜新城?为总体目标。规划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形成?一核、一带、‘E’?型中心,狮山片区形成?一核、一带、两点、三轴、四区、九片?的空间格局,打造狮山城市中心,并充分利用运河资源文化,将运河与城市功能、公共空间相结合,在凸显运河景观的同时,融合进商业、居住、文体娱乐和休闲等城市功能,丰富公共空间。规划居住人口约20万人,为适应社区管理需要,将居住用地规划为六个居住片、八个社区组团,配以适当的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生活、休闲。景观规划形成?一核、一带、一区、三轴、四点?的景观体系,并体现自然环境与现代都市交融的城市景观意向。 《狮山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了该片区的用地结构和功能布局。以狮子山绿核为景观地标,京杭运河为景观带,狮山路、长江路为城市中心轴,竹园路和何山路为功能拓展轴,围绕竹园路与长江路及滨河路二个交叉口形成的公共服务节点,构筑五个金融、商业、娱乐休闲区和九个居住片区,有序引导中心城区的二次开发建设。 规划居住用地624.32公顷,居住人口20万人,以1.5-3万人为服务对象,

配套2-3公顷的社区中心。区内规划3所高中,4所初中,10所小学,13所幼儿园,以此完善该区的教育设施。规划公共设施用地247.9公顷,以狮山路为核心,重点开发商业、金融、文体、休闲板块,形成市级商业金融聚集区。规划后的道路密度将从目前的4.64公里/平方公里提高至10.66公里/平方公里;为加强河道控制和岸边环境建设,规划形成?三横三纵?的干流河道。同时,为打造?E?形高新区公共中心体系,在狮山路与长江路相交处围绕狮子山形成城市商休闲业区,何山路和竹园路实现各片区功能的延伸和补充,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公共空间环境的提高。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本编制规划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评分或检查依据。

额指标,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调整生产结构,将规划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的治理和生产、生活、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共同协调发展。 具体讲,就是在调查了解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村庄性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规划与合理利用村庄用地,综合部署村庄经济、文化、公用事业及防灾等各项建设,统筹解决各项建设之间的矛盾,相互配合,为村庄居民提供适合我县特点、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为了加快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方针,围绕增收致富奔小康,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村庄建设提供有效指导,为***镇农村住宅建设探索一条合适的路子。 在规划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做到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方便群众生活和生产,保障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力争为整体推进镇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示范和依据。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 《村镇规划卫生规范(GB1805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农村防火规范(GB50069)》 《防洪标准(GB50201)》 《农村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 《农村居民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952)》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标准(CECS354)》 《农村低压安全用电规程(DL493)》 其他相关规范 三、规划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乡统筹,深入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地方与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切实以规划带动解决***村的实际问题。抓住机遇、搞活经济,立足生态农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苏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苏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司法局关于印发《苏州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 工作奖惩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调解 【发文字号】苏住建物[2013]11号 【发布部门】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苏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原社会治安综治委)苏州市司法局 【发布日期】2013 【实施日期】20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苏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司法局关于印发《苏州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奖惩暂行办法》的通知 (苏住建物〔2013〕11号) 各市、区住建局、综治办、司法局,苏州工业园区国土房产局,太仓市城市管理局;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现将《苏州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奖惩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苏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苏州市司法局 苏州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奖惩暂行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促进我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入开展,调动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苏州市物业纠纷调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11〕52号)精神,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奖惩对象)全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兼)职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员。 第三条(考核内容) (一)先进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1)有专门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办公场所、调解室和必要的办公设备; (2)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规定数量的专(兼)职人民调解员; (3)有健全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4)积极开展物业纠纷人民调解的宣传,辖区内业主、物业管理人员熟知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范围、程序; (5)按照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和人民调解工作程序,接待当事人,受理物业纠纷调解申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