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应用可靠性5_防护元件

应用可靠性5_防护元件

应用可靠性5_防护元件
应用可靠性5_防护元件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自恢复保险丝

TVS二极管

压敏电阻

瞬变电压抑制元件: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压敏电阻、气体放

热敏电阻、温控晶闸管等,用于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瞬变电压抑制元件

瞬变电压抑制元件

泄放电流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瞬变电压抑制元件

TVS:结构类型

瞬变电压抑制(TVS ,Transilent Voltage Suppressor )二极管

内部结构示意图(双向器件)

实物照片(上部分为引线元件,下部分为片式元件)

特点(与普通稳压二极管相比)

单向双向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瞬时电流脉冲峰值

规定的测试电流最大反向漏电流

变位电压,通常为击穿电压的85%

击穿电压

最大箝位电压,通常为击穿电压的1.2~1.4

5.2 瞬变电压抑制元件

TVS:产品实例

选用原则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若放大器的电源电压为±15V,最大允许输入电压为±10V,最大可

能输入的错误电压为±50V,则可取TVS的箝位电压为±13V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计算机系统

5.2 瞬变电压抑制元件

TVS:计算机保护

调节器

Z1位置:可保护电源中的所有元件免受差模浪涌的影响,但对其本身性能的要求高(要求大的额定功率、高的箝位电压以及能耐受高于最大工作电压2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摄像机笔记本电脑

移动电话USB Hub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电路符号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5.3 压敏电阻

限制电压

压敏电压

I-V 特性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5.2 瞬变电压抑制元件

压敏电阻:不如TVS之处

响应速度慢(us 量级,寄生电容较大) 泄漏电流较大(箝位特性不平直)

动态电阻较大(残压=限制电压/箝位电压=1.7~1.8较大)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5.2 瞬变电压抑制元件

压敏电阻:交流电源保护

交流电输入端保护:一旦异常高电

压(如380V )输入,RV1导通,限制输入电压,同时泄放大电流,使保险丝FU 烧断,氖泡点亮报警

消磁电路保护:压敏电阻RV1与热敏电阻RT1协同防止过量电流通过消磁线圈,降低对RT1的耐压要求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输入端出现过电压→RV 导通→互感器次级产生感应电流→通过电阻转化

成电压经放大后输出到晶闸管VT使之导通→切断交流电源5.2 瞬变电压抑制元件压敏电阻:感性负载与开关保护

感性负载保护:限制浪涌电压幅度,为浪涌电流提供泄放通道

开关浪涌保护:可有效消除电弧和火花放电,使开关触点不至被烧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5.2 瞬变电压抑制元件

压敏电阻:多层压敏电阻MLV

特点(与普通压敏电阻相比)

用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 )工艺制作

反应时间快(<1ns )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气体放电管: 特点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响应时间很慢,约在微秒量级,加上保护电压很高,故不适用于器件级

或电路级的保护

放电不可恢复,即使浪涌已经消失,放电电流仍然很大,故需采用熔线

等来制止之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瞬变电压抑制元件

气体放电管: 应用实例

差模保护

差模与共模保护

瞬变电压二次保护

HDMI端口静电保护实例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半导体陶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国产热敏电阻的常见命名规则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BaTiO3陶瓷材料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图形符号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与TVS 管联合完成过流、过压保护与压敏电阻联合完成过流、过压保护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针对交流电源的保护

针对直流电源的保护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对传感器的保护

对传感器网络的保护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

Copyright by Yiqi Zhuang 2009 V4.65.3 热敏元件

PTC热敏电阻:对通信线路的保护

对锂电池

的保护

质量与可靠性

填空: 1.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要求功能、成本、服务、环境、心理等方面均满足顾客 要求,要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上述多种要素的最佳组合。 2.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产品符合顾客的要求、产品不能有缺陷、产品不能出 现早期故障、产品应具有稳健性。 3.产品质量的好坏,一般主要包括4个指标技术性能指标、可靠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安 全指标。 4.ISO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质量的含义具有与时俱 进特性,质量的基础是质量特性,各种质量特性共同构成质量。 5.质量体系文件的基本组成,包括: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 质量计划。 6.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7.产品的质量指标一般可分定性和定量两种,定量又分为两种,分别是:计量型、计数型。 质量数据可通过适当的质量检测系统获得,质量数据具有两个重要特点波动性、规律性。 8.Benchmarking一种有效的组织学习方法,怎么开展Benchmarking,大致分五步:制定 Benchmarking计划、组建Benchmarking小组、信息收集、差距分析、采取改进行动。 9.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有很多,主要的有四个,分别为:可靠度R(t)、失效分布函数 (故障率)F(t)、故障密度函数f(t)、故障率λ(t)。 简答: 1.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质量计划: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质量控制: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质量改进: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2.质量体系文件的基本组成 质量手册:规划和实施一个质量体系的主要文件。 质量体系程序:产品实现的程序和管理程序。 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者对作业者进行标准作业的正确指导的基准。 质量记录:企业已经进入过的质量活动所留下的记录。 质量计划:确定质量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 3.六西格玛管理的过程改进模式DMAIC的含义 D:定义(define) M:测量(measures) A:分析(analyze) I:改进(improve)C:控制(control) 4.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质量计划、质量数据采集与管理、质量评价与控制、质 量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总控。 5.质量管理中戴明环是指什么,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质量控制PDCA循环,即P表示计划plan、D表示执行do、C表示检查check、A表示处理action 6.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即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M1E 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测量(Measurement)环境(Environment) 7.从设计质量控制的角度,产品质量的基础是什么? 标准化与定制化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定制化服务

质量和可靠性报告

×密 产品名称(产品代号) 质量和可靠性报告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标审: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第 1 页共 15 页

目次 1 概述 (3) 1.1 产品概况 (3) 1.2 工作概述 (3) 2 质量要求 (3) 2.1 质量目标 (3) 2.2 质量保证原则 (3) 2.3 产品质量保证相关文件 (3) 3 质量保证控制 (3) 3.1 质量管理体系控制 (4) 3.2 研制过程质量控制 (4) 4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情况 (9) 4.1 可靠性 (9) 4.2 维修性 (10) 4.3 测试性 (10) 4.4 保障性 (11) 4.5 安全性 (11) 5 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12) 5.1 重大和严重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12) 5.2 质量数据分析 (12) 5.3 遗留质量问题及解决情况 (13) 5.4 售后服务保证质量风险分析 (13) 6 质量改进措施及建议 (13) 7 结论意见 (13) 第 2 页共 15 页

产品名称(产品代号) 质量和可靠性报告 1 概述 1.1 产品概况 主要包括: a)产品用途; b)产品组成。 1.2 工作概述 主要包括: a) 研制过程(研制节点); b) 研制技术特点; c) 产品质量保证特点; d) 产品质量保证概况; e) 试验验证情况; f) 配套情况; g)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工作组织机构及运行管理情况; h)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文件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i) 其它情况。 2 质量要求 2.1 质量目标 说明通过产品质量工作策划对实现顾客产品的要求,承制方需要满足期望的质量并能持续保持该质量的能力。 2.2 质量保证原则 简要通过产品质量工作策划对实现顾客产品的要求的原则。如:用户至上,持续改进,过程控制,激励创新,一次成功等。 2.3 产品质量保证相关文件 简要说明产品质量保证大纲的要求及质量保证相关文件。 3 质量保证控制 第 3 页共 15 页

质量及可靠性工程----答案北科大

质量及可靠性工程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1、 什么是故障树分析法?在那些工作中可以应用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的程序是什么?(10分) 答:①故障树分析法简称FTA ,是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FTA 是以系统所不希望发生的一个事件(顶事件)作为分析目标,通过逐层向下推溯所有可能的原因,每层推溯其直接原因,从而找出系统内可能存在的元件失效、环境影响、人为失误以及程序处理等硬件和软件因素(各种底事件)与系统失效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倒树状图形表示出来。 ③故障树分析法不仅可用于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可靠性问题,而且也可用于经济管理的系统工程问题,也可用于作为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的一个形象的管理、维修指南。用来培训长期使用大型复杂系统的人员也很合适。 2、 某一系统的可靠性逻辑框图如图所示,若各单元相互独立,且单元可靠度分别 为10.99R =,20.98R =,30.97R =,40.96R =,50.98R =,求该系统的可靠度。(20 分) 对于串联: 1 ()n i i R t =∏ 对于并联:n 1 ()1[1()]s i i R t R t ==--∏ 3、 设系统由A 、B 、C 三个子系统串联组成。已知各子系统可靠度 0.9A R =,0.8B R =,0.85C R =。要求系统可靠度*0.7S R =。试对3个子系统进行可靠度再分配。(20分) 4、 例5.6 一个系统由3个子系统串联组成,通过预计得到它们的可靠度分别为0.7, 0.8, 0.9,则系统可靠度R s =0.504,而规定的系统的可靠度R s *=0.65,试对3个子系统进行可靠度再分配。 解: (1)已知 R s *=0.65,n =3 (2)把原子系统的可靠度由小到大排列为 R 1=0.7, R 2=0.8, R 3=0.9 (3)确定K O ,令R 3+1=1.0,由式(3.9)计算 j=1,r 1=[R s */R 2?R 3?R 4]1/1=0.903> R 1 j=2,r 2=[R s */R 3?R 4]1/2 =0.85> R 2 j=3,r 1=[R s */ R 4]1/3=0.866< R 3 因此,K O =2 (4)计算R 0,由式(3.10)计算 R 0=[R s */ R 3?R 4]1/2=0.85 (5)得到R 1=R 2=R 0=0.85,R 3=0.9

可靠性知识题(答案解析)

答案……10页 系统可靠性习题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章习题 1-1 如图所示,有三个阀门连在一起。阀门如发生故障,水便不能通过。设三个阀门发生故障的概率均为p。求水能流过a、c的概率。 图1-1 1-2 判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采用“多数表决”,即有两个或三个单元正常工作,系统就可正常工作。如各单元的可靠工作概率为R,表决器可靠工作概率为1,求系统的可靠工作概率。

工作单元 图1-2 2/3多数表决系统 1-3 信号机灯泡使用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概率为0.2,求三显示信号机三个灯泡在使用1000小时后最多有一个坏了的概率。 1-4 在某个车站电气集中设备中有800个继电器。设在某段时间里每个继电器的故障率为0.005。求在这段时间内不多于10个继电器故障的概率。 1-5 某产品先后通过A、B、C三种机器加工,这些机器的偶然故障及人为原因将影响产品质量。产品是否合格只有在生产全过程终了时才能检查出来。根据统计资料,三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30%,40%和20%。假设机器独立运转,求产品的合格率。 1-6 计算机内第K个元件在时间T内发生故障的概率等于P K(K=1,2……n)。所有元件的工作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任何一个元件发生故障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求在时间T内计算机正常工作的概率。 1-7 电路由电池Ⅰ与两个并联的电池Ⅱ、Ⅲ串联而成。设电池Ⅰ、Ⅱ、Ⅲ损坏的概率分别为0.3、0.2和0.2,各个电池损坏与否是独立的。求电路由于电池损坏而发生故障的概率。 1-8 电路由五个元件联接而成,设各个元件发生故障是独立的,已知元件1、2发生断路故障的概率各为0.2,元件3、4、5发生断路故障的概率为0.5,求: ⑴由于元件1或2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 ⑵由于元件3、4、5都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 ⑶由于任何元件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 本文简述了电子元器件筛选的必要性,分析了电子元器件的筛选项目和应力条件的选择原则,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筛选项目和半导体的典型筛选方案设计。 随着工业、军事和民用等部门对电子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问题 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筛选是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可靠性筛选的目的是从一批元器件中选出高可靠的元器件,淘汰掉有潜在缺陷的产品。从广义上来讲,在元器件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质量检验以及半成品、成品的电参数测试都是筛选,而我们这里所讲的是专门设计用于剔除早期失效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理想的筛选希望剔除所有的劣品而不损伤优品,但实际的筛选是不能完美无缺的,因为受筛选项目和条件的限制,有些劣品很可能漏过,而有些项目有一定的破坏性,有可能损伤优品。但是,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达到理想状态。 1 元器件筛选的必要性 电子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取决于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原材料、工艺条件、设备条件的波动,最终的成品不可能全部达到预期的固有可靠性。在每一批成品中,总有一部分产品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和弱点,这些潜在的缺陷和弱点,在一定的应力条件下表现为早期失效。具有早期失效的元器件的平均寿命比正常产品要短得多。电子设备能否可靠地工作基础是电子元器件能否可靠地工作。如果将早期失效的元器件装上整机、设备,就会使得整机、设备的早期失效故障率大幅度增加,其可靠性不能满足要求,而且还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来维修。因此,应该在电子元器件装上整机、设备之前,就要设法把具有早期失效的元器件尽可能地加以排除,为此就要对元器件进行筛选。根据国内外的筛选工作经验,通过有效的筛选可以使元器件的总使用失效率下降1 - v 2个数量级,因此不管是军用产品还是民用产品,筛选都是保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2 筛选方案的设计原则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总结V1.1.0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总结V1.1.0 一、 印制板 ㈠,数据指标 1,印制板最佳形状是矩形(长宽比为3:2或4:3),板面大于200*150mm时应考虑印制板所承受的机械强度。 2,位于边沿附近的元器件及走线,离印制板边沿至少2mm,以防止打耐压不过。 3,焊盘尺寸以金属引脚直径加上 0.2mm 作为焊盘的内孔直径。例如,电阻的金属引脚直径为 0.5mm,则焊盘孔直径为 0.7mm,而焊盘外径应该为焊盘孔径加1.2mm,最小应该为焊盘孔径加1.0mm。 4,常用的焊盘尺寸 焊盘孔直径/mm 0.4 0.5 0.6 0.8 1.0 1.2 1.6 2.0 焊盘外径/mm 1.5 1.5 2.0 2.0 2.5 3.0 3.5 4 5,元器件之间的间距要合适,以防止焊接时互相遮挡,导致无法焊接。 6,走线和元器件与边界孔、固定孔之间的距离要足够的大,以防止无法添加平垫和螺丝,也可防止可耐压时不能通过。 7,PCB板的尺寸要与相关的壳子相匹配,固定孔之间的位置也要与要关的壳体固定位置相适合。 8,尽量用贴片元件,尺可能缩短元件的引脚长度。(地线干扰) ㈡,设计方法 1,保证PCB板很好的接地。(信号辐射) 2,屏蔽板尽量靠近受保护物体,而且屏蔽板的接地必须良好。(电场屏蔽) 3,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离得太近。(元件布局) ㈢,注意事项 1,以每个功能电路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电路进行布局,元件安排应该均匀、整齐、紧凑,原则是减少和缩短各个元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2,使用敷铜也可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而且敷铜可以自动绕过焊盘并可连接地线。填充为网格状,以散热。 3,包地。对重要的信号线进行包地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该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当然还可以对干扰源进行包地处理,使其不能干扰其它信号。 4,严格确保元器件的焊盘大小足以插入元器件。各个元件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导致元器件无法放下或无法焊接。 5,尽量少用过孔。 6,画完印制板图后,看看每个元器件的标号的方向正否统一。 7,元器件的标号不能画在其它元器件的焊盘内,也不能被其它原器件挡住。 8、接口应有文字说明其接口功能定义。 9、安装孔周围应不能走线,防止螺丝与信号线短接。 二、 PCB走线 ㈠,数据指标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试验、失效分析、故障复现及筛选技术培训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试验、失效分析、故障复现及筛选技术培训 讲讲师师介介绍绍:: 费老师 男,原信息产业部电子五所高级工程师,理学硕士,“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杂志编委,长期从事电子元器件的失效机理、失效分析技术和可靠性技术研究。分别于1989年、1992-1993年、2001年由联合国、原国家教委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赴联邦德国、加拿大和美国作访问学者。曾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他领导的“VLSI 失效分析技术”课题组荣获2003年度“国防科技二等奖”。他领导的“VLSI 失效分析与可靠性评价技术”课题组荣获2006年度“国防科技二等奖”。2001年起多次应邀外出讲学,获得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培训对象】系统总质量师、产品质量师、设计师、工艺师、研究员,质量可靠性管理和从事电子元器件(包括集成电路)失效分析工程师 【主办单位】中 国 电 子 标 准 协 会 培 训 中 心 【协办单位】深 圳 市 威 硕 企 业 管 理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为了满足广大元器件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及可靠性方面的要求,我司决定在全国组织召开“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试验、失效分析、故障复现及筛选技术”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将由具有工程实践和教学丰富经验的教师主讲,通过讲解大量实例,帮助学员了解各种主要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试验 1 可靠性试验的基本概念 1.1 概率论基础 1.2 可靠性特征量 1.3 寿命分布函数 1.4 可靠性试验的目的和分类 1.5 可靠性试验设计的关键问题 2 寿命试验技术 2.1 加速寿命试验 2.2 定性寿命保证试验 2.3 截尾寿命试验 2.4 抽样寿命试验 3 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威布尔分布的图估法 4 可靠性测定试验 4.1 点估计法 4.2 置信区间 5 可靠性验证试验 5.1 失效率等级和置信度 5.2 试验程序和抽样表 5.3 标准和应用 6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培训试验案例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第一章:可靠性试验) ■何谓可靠性技术? 可靠性技术究竟是什么。首先从这点开始做如下介绍。 可靠性技术也称为技术故障,是一项通过对产品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并理解后,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技术。反过来说,也可以称之为制造故障技术。 ※故障产品与不合格产品的区别 ?不合格产品是指生产时就已经不合格的产品。 ?故障产品是指生产时为合格品,但因时间较长而变成不合格产品。 使合格产品成为不合格产品的过程,称为可靠性技术。 发生故障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 ①产品本身存在的潜在因素(因) ②因使用环境中的热度、湿度等外在因素(外因) ③自然老化 ■何谓故障? 在前章节中,我们提到"可靠性技术也称为技术故障",但实际上故障也分为很多种。以下是表示故障发生率与时间的相关性表格,称之为故障率曲线(浴盆曲线)。

产品随着时间变化,分为初期故障/偶发故障/磨耗故障3个阶段,其相应的故障产生原因也各不相同。 【初期故障】产品在使用早期发生的故障,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率逐渐减少。其主因可能是由于潜在的缺陷,需要通过完善设计/甄选工程及零件筛选等措施预防故障发生。 【偶发故障】初期故障稳定后,会进入偶发故障阶段。主要是由于雷电、产品跌落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与时间推移无关,基本可以维持一定的故障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预防生产工程上的偶发性缺陷以及控制使用环境的过度波动,使故障率接近于零。 【磨耗故障】偶发故障阶段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率又会增加。此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品磨耗、损耗引起的,也可视为产品使用寿命已尽。 如上所述,故障也分为几种,而其相应诱因也各不相同。为确保质量,如何正确判断其诱因,以及选择正确的验证方法(可靠性试验)尤为关键。 ■何谓可靠性试验? 接下来对可靠性试验进行说明。可靠性试验是为预测从产品出厂到其使用寿命结束期间的质量情况。选定与市场环境相似度较高的环境应力后,设定环境应力程度与施加的时间,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在短时间,正确评估产品可靠性。 其次,试验中有不同的试验项目。存在并非单一型应力,而是复合型环境应力的试验及以故障机理角度开发出来的试验方法等等。 下面列举若干与电子产品相关的主要的几种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

可靠性知识 可靠性工程技术简介 国际上,可靠性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纳粹德国用V-2火箭袭击伦敦,有80枚火箭在起飞台上爆炸,还有一些掉进英吉利海峡。由此德国提出并运用了串联模型得出火箭系统可靠度,成为第一个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的飞行器。当时美国诲军统计,运往远东的航空无线电设备有60℅不能工作。电子设备在规定使用期内仅有30℅的时间能有效工作。在此期间,因可靠性问题损失飞机2.1万架,是被击落飞机的1.5倍。由此,引起人们对可靠性问题的认识,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和故障分析,采取对策,诞生了可靠性这门学科。 40年代萌芽时期: 现场调查、统计、分析,重点解决电子管可靠性问题。 50年代兴起和形成时期: 1952年美国成立了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组〔AGREE〕并于1957年发表了《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成为可靠性发展的奠基性文件,对国际影响都很大,是可靠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60年代可靠性工程全面发展时期: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可靠性设计、试验和管理标准,如MIL-HDBK-217、MIL-STD -781、MIL-STD-785。并开展了FMEA与FTA分析工作。在这十年中美、法、日、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70年代可靠性发展成熟时期: 建立了可靠性管理机构,制定一整套管理方法及程序,成立全国性可靠性数据交换网,进行信息交流,采用严格降额设计、热设计等可靠性设计,强调环境应力筛选,开始了三E革命〔ESS EMC ESD〕,开展可靠性增长试验及综合环境应力的可靠性试验。 80年代可靠性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时期: 提高可靠性工作地位,增加了维修性工作内容、CAD技术在可靠性领域中应用,开始了三C革命〔CAD CAE CAM〕,开展软件可靠性、机械可靠性及光电器件和微电子器件可靠性等的研究。最有代表性是美国空军于1985年推行了“可靠性与维修性2000年行动计划”〔R&M2000〕,目标是到2000年实现可靠性增倍维修性减半。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2000年行动计划”见到成效。 90年代可靠性步入理念更新时期: 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新的可靠性理念,改变了一些传统的可靠性工作方法,一些经典理论也在被修改,甚至失效率的“浴盆曲线”也被质凝,最为典型的是英国空军发表的一篇题为《无维修使用期》的文章,在欧州乃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作者:————————————————————————————————日期: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第一章:可靠性试验) ■何谓可靠性技术? 可靠性技术究竟是什么。首先从这点开始做如下介绍。 可靠性技术也称为技术故障,是一项通过对产品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并理解后,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技术。反过来说,也可以称之为制造故障技术。 ※故障产品与不合格产品的区别 ?不合格产品是指生产时就已经不合格的产品。 ?故障产品是指生产时为合格品,但因时间较长而变成不合格产品。 使合格产品成为不合格产品的过程,称为可靠性技术。 发生故障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 ①产品本身存在的潜在因素(内因) ②因使用环境中的热度、湿度等外在因素(外因) ③自然老化 ■何谓故障? 在前章节中,我们提到"可靠性技术也称为技术故障",但实际上故障也分为很多种。以下是表示故障发生率与时间的相关性表格,称之为故障率曲线(浴盆曲线)。

产品随着时间变化,分为初期故障/偶发故障/磨耗故障3个阶段,其相应的故障产生原因也各不相同。 【初期故障】产品在使用早期发生的故障,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率逐渐减少。其主因可能是由于潜在的缺陷,需要通过完善设计/甄选工程及零件筛选等措施预防故障发生。 【偶发故障】初期故障稳定后,会进入偶发故障阶段。主要是由于雷电、产品跌落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与时间推移无关,基本可以维持一定的故障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预防生产工程上的偶发性缺陷以及控制使用环境的过度波动,使故障率接近于零。 【磨耗故障】偶发故障阶段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率又会增加。此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品磨耗、损耗引起的,也可视为产品使用寿命已尽。 如上所述,故障也分为几种,而其相应诱因也各不相同。为确保质量,如何正确判断其诱因,以及选择正确的验证方法(可靠性试验)尤为关键。 ■何谓可靠性试验? 接下来对可靠性试验进行说明。可靠性试验是为预测从产品出厂到其使用寿命结束期间的质量情况。选定与市场环境相似度较高的环境应力后,设定环境应力程度与施加的时间,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正确评估产品可靠性。 其次,试验中有不同的试验项目。存在并非单一型应力,而是复合型环境应力的试验及以故障机理角度开发出来的试验方法等等。 下面列举若干与电子产品相关的主要的几种可靠性试验。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考研简介

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品的高质量要求,使得与故障作斗争、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的可靠性系统工程,在产品研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已发展成为一门有综合性、交叉型的新兴学科。可靠性,指的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通俗地说,可靠性就是产品无故障完成任务的能力,可靠性系统工程是一门与故障作斗争的学问。尽管可靠性作为产品的基本属性随产品的存在而存在,但可靠性系统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只有50 年的历史。可靠性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航空领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已经成为一种交通工具,空中飞行事故不断增加,要求计算出飞机一台发动机的故障概率以及在一段飞行时间内不发生故障的概率,这就是可靠性的初始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V1 火箭研制中提出并运用了串联系统可靠性乘积定律,其可靠性系数达到0.75,因此V1 火箭成为第一个在研制后期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的飞行器。我国的可靠性工程研究是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开始的,主要在电子、航空、航天、核能、通讯等领域得到应用。产品可靠性工程学的内容很广,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确定产品的可靠性和获得产品的可靠性。确定产品的可靠性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如预计、试验、系统分析等来确定产品的失效机理、失效模式以及各种可靠性特征量的数值或范围等;获得产品的可靠性就是通过产品的寿命循环期,即从构想、审查、研制、生产、使用、维修等一系列活动中的各种获得并提高可靠性的各项措施,得到最优化的可靠性。可靠性系统工程专业的知识范畴包括质量工程、质量管理、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的设计分析、试验与评价,以及软件、元器件等特殊产品的可靠性。所以,该专业要求学生既掌握可靠性专门知识,又要具备宽广的工程基础知识。比如,统计学是可靠性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所以可靠性系统工程专业对数理统计的基础非常重视;可靠性工作的核心是故障,而对故障的预测、预防、测试、维修、保障都需要对故障发生、发展的规律有深刻了解,而振动、温度等环境应力引起的故障都可以归结为力学原因,所以可靠性系统工程对力学基础有很高的要求;研究软件的可靠性,又需要一定的软件开发经验、软件工程知识等等。说到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就不能不提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系统工程系。1985 年,在我国可靠性元勋杨为民教授的倡导下,北航工程系统工程系(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成立,作为中国唯一专门培养可靠性人才的单位,北航工程系统工程系建立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与管理高度综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硬件和软件互相渗透”、“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包括本科、硕士(工程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完整人才培训体系。现设有可靠性系统工程、可靠性实验工程、软件工程、元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 本文简述了电子元器件筛选的必要性,分析了电子元器件的筛选项目和应力条件的选择原则,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筛选项目和半导体的典型筛选方案设计。 随着工业、军事和民用等部门对电子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问题 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筛选是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可靠性筛选的目的是从一批元器件中选出高可靠的元器件,淘汰掉有潜在缺陷的产品。从广义上来讲,在元器件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质量检验以及半成品、成品的电参数测试都是筛选,而我们这里所讲的是专门设计用于剔除早期失效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理想的筛选希望剔除所有的劣品而不损伤优品,但实际的筛选是不能完美无缺的,因为受筛选项目和条件的限制,有些劣品很可能漏过,而有些项目有一定的破坏性,有可能损伤优品。但是,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达到理想状态。 1元器件筛选的必要性 电子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取决于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原材料、工艺条件、设备条件的波动,最终的成品不可能全部达到预期的固有可靠性。在每一批成品中,总有一部分产品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和弱点,这些潜在的缺陷和弱点,在一定的应力条件下表现为早期失效。具有早期失效的元器件的平均寿命比正常产品要短得多。电子设备能否可靠地工作基础是电子元器件能否可靠地工作。如果将早期失效的元器件装上整机、设备,就会使得整机、设备的早期失效故障率大幅度增加,其可靠性不能满足要求,而且还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来维修。因此,应该在电子元器件装上整机、设备之前,就要设法把具有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案例分析 2

针对下列各场景,判断是否有不合格项,并指出不合格项是不符合ISO9001中的哪条,简述其理由。 1、RS有限公司计划在8月下旬接受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为此总经理决定在7月16日~18日开展内部审核。审核一组来到公司办。办公室王主任非常热情好客,准备了许多瓜果。张组长谢绝了王主任的好意,马上切入审核正题,问:“办公室的主要质量职能有哪些?标准中哪些条款由办公室主管?”王主任拿出质量手册打开说:“办公室的质量职能在手册中已明确规定。办公室负责的标准条款主要有4.2.2质量手册、4.2.3文件控制、4.2.4质量记录的控制、5.3质量方针、5.4策划、5.5.1职责和权限、5.5.3内部沟通、5.6管理评审、6.2人力资源、8.2.2内部审核、8.5改进等”。张组长问:“还有没有?”王主任想了想肯定地说:“没有”。 答:质量手册中对每个部门都有职能分工,题中并没有提及办公室的职能,所以不能作出判断。但判断为不符合5.5.1职责和权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2.组长建议先看培训,负责培训的杨工程师捧出一大叠早已准备好的培训资料。各类人员培训规范齐全,并有年度培训计划,该计划未形成红头文件下发,但有王主任批准签字。在审查主要工种培训时,小组查到了课堂培训记录、试卷。除此以外再无培训记录。张组长问到主要、关键、特殊岗位持证情况时,杨工程师翻出台账,该台账记录了所有发证人员名单。张组长问:“哪些岗位为关键的?”杨工说:“过去没有明确,文件上也没有确定,我自个儿定的”。张组长问:“行车、锅炉工、内审员、电气等人员为何没有发证记录”?杨工工程师说:“这些人员都是委托外部培训的,所以不作记录”。在查到为用户代培时,杨工程师大叹苦经:“你也知道,公司没有场地,这项工作搞了两次,都是借用他人场地进行的”。“那么培训记录存放时间多长?”张组长顺便问一句。“5年。”杨工程师答道。 答:不符合标准中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3.审核到文件控制时,王主任说这事由他回答,同时他向每个审核员递了一根香蕉:“不要太紧张,吃了再说。”审核员吃了香蕉后,查看了文件控制的有关

郑州航院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

郑州航院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专业 评估材料 _航空工程_学院 2017年5月9日

_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_专业自评报告 一、总体概述 二、分项自评 1、生源情况 1.1 招生录取情况 1.1.1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该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 自评情况:良好 自评分数: 8 分 2、培养模式 2.1培养模式 2.1.1培养目标 ⑴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 培养目标:培养在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等部门,在可靠性工程设计、管理、研究以及质量管理、质量工程、飞行器设计等专业领域从事产品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设计以及试验(验证)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专业定位: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及试验验证技术。 针对上述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设置了相关的课程体系,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符合度。 ⑵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系统学习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学习飞行器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和安全性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获得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业工程、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能在航空、航天、民航、交通、能源、环境等领域从事产品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设计及试验(验证)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对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支撑度。

2.1.2 课程体系 ⑴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主要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质量工程学、可靠性工程、系统工程、现代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维修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与寿命实验技术、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估等。 课程体系基本按照培养目标进行设定,结构较为合理,与培养目标吻合度较好。 ⑵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针对于毕业生能力、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课程的设置兼顾理论教学及实践环节开展,大力加强以维修与管理为特色的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类应用型技能技术人才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同时兼顾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旨在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的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支持度。 ⑶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结构可靠性、现代产品质量管理、维修性设计与分析、系统可靠性与分析、可靠性与寿命实验技术、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估等。同时,相应的安排了集中实践环节,如飞机维修实习、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可靠性与寿命实验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 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能够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 自评情况:良好 自评分数:8.2 分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2.2.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⑴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修订: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结合学生的培养效果,不断地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与修订,不断加强培养目标、毕业生整体素养、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关联性、吻合度以及支撑度,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专业定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⑵教材方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匹配程度,优化教材方案,尽可能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理论教材,并逐步开展适合于本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教材的编制工作。 ⑶实践环节:尽可能地将实践环节落到实处,防止流于形式。通过对实践效果的审视与评估,优化实践方案,尽可能的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如计划将学生的生产实习从以参观学习为主变更为动手操作为主等。 2.2.2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开设了2~3门双语课程,并在培养方案中增设了专业英语,放置在第5~7学期,旨在加强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外文资料文献的搜索阅读能力以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评价与试验--概述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评价与试验--概述 一、可靠性评价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评价是指对电子元器件产品、半成品或模拟样片(各种测试结构图形),通过各种可靠性评价方法,如可靠性试验、加速寿命试验和快速评价技术等,并运用数理统计工具和有关模拟仿真软件来评定其寿命、失效率或可靠性质量等级。同时,利用可靠性筛选技术来评价产品是否合格,剔除早期失效的不合格品。 随着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子元器件向超微型化、高集成化、多功能化方向更加迅猛的发展,对器件的可靠性评价技术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在这方面也相继取得了很多好的进展。以集成电路为例,如果沿用传统的可靠性试验来评价产品可靠性,对于集成度高、生产数量少、试验费用昂贵的器件产品,普遍感到有很大的困难。有的生产单位,开始采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可以缩短一些评价时间。后来,又采用晶片级可靠性(WLR) 评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或封装前用测试结构样片进行可靠性评估,加强了生产过程的控制,使影响器件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及时的排除和改进。最近,又开展了在研制设计阶段就开始针对产品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在线路设计、版图设计、工艺设计和封装结构设计中进行可靠性设计,同时加强在线的可靠性质量控制,使可靠性评价技术逐渐由“输出”控制(成品控制)前移到了“输入”端的设计控制、生产过程控制,逐步建立了内建可靠性的概念,进一步实现了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设计和制造进去,而不是靠筛选出来的”观念。 二、 8.1.1 可靠性评价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评价是指对电子元器件产品、半成品或模拟样片(各种测试结构图形),通过各种可靠性评价方法,如可靠性试验、加速寿命试验和快速评价技术等,并运用数理统计工具和有关模拟仿真软件来评定其寿命、失效率或可靠性质量等级。同时,利用可靠性筛选技术来评价产品是否合格,剔除早期失效的不合格品。 随着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子元器件向超微型化、高集成化、多功能化方向更加迅猛的发展,对器件的可靠性评价技术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在这方面也相继取得了很多好的进展。以集成电路为例,如果沿用传统的可靠性试验来评价产品可靠性,对于集成度高、生产数量少、试验费用昂贵的器件产品,普遍感到有很大的困难。有的生产单位,开始采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可以缩短一些评价时间。后来,又采用晶片级可靠性(WLR) 评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或封装前用测试结构样片进行可靠性评估,加强了生产过程的控制,使影响器件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及时的排除和改进。最近,又开展了在研制设计阶段就开始针对产品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在线路设计、版图设计、工艺设计和封装结构设计中进行可靠性设计,同时加强在线的可靠性质量控制,使可靠性评价技术逐渐由“输出”控制(成品控制)前移到了“输入”端的设计控制、生产过程控制,逐步建立了内建可靠性的概念,进一步实现了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设计和制造进去,而不是靠筛选出来的”观念。 8.1.2 可靠性评价技术的进展 以集成电路可靠性评价技术为例。它在原有的可靠性试验、可靠性筛选、加速寿命试验等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晶片级可靠性评价方法、微电子测试结构评价方法、结构工艺质量认证评价方法、敏感参数快速评价方法、计算机辅助可靠性评价方法等。这些评价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都有节省试验样品、缩短试验时间、减少试验费用的特点,都是为了适应当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评价方法,各自都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下面对这些评价方法做些简要的介绍。

质量与可靠性课程设计-工业工程1102-欧立届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课程设计 院部: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专业: 工业工程 班级: 1102 学号: 02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龚存宇、刘明伟 实习日期: 2014.6.16-2014.6.27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3) 三、专题文献综述 (4) 四、Mintab试验 (12) 五、课程设计总结 (18) 六、参考文献 (19)

一、课程设计目的 《质量管理》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质量理论、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质量管理理论水平和较高的质量意识,能够参与企业开展质量宣传、贯彻GB/T9000-ISO9000:2000标准以及参与企业质量认证的工作能力。因此,《质量管理》课设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基础理论之后,能把该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和锻炼学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实际工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作出努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一)内容 课程设计开始后,同学们可针对下列课题进行课程设计: 1、做一篇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专题性文献综述: 查阅质量管理方面的各个研究方向的专题学术论文。对该方向的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综合性的论述 2、进行质量控制方面的课程设计: 重点联系排列图、因果图、对策表、直方图、控制图、工序能力分析等在质 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能够合理运用质量控制方法解决设计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 1. 查阅10篇以上文献资料,认真阅读文献资料; 2. 撰写质量管理专题文献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 在文献综述中要说明生产实际中这些质量管理方法的运用场合; 4. 认真阅读《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按照指导书上的例题,根据给定的课题做好相应的图表,并仔细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措施。

军用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汇总整理张增照

目录 1元器件质量保证有关标准 (3) 1.1规范 (3) 1.2标准 (4) 2可靠性表征方式 (5) 2.1元件的失效率等级 (5) 2.2产品保证等级 (6) 3元器件的质量认证 (7) 4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8) 4.1用于元器件生产控制、选择和采购的质量等级 (8) 4.2用于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的质量等级 (9) 4.3元器件两种质量等级的比较 (10) 5元器件的选用与质量标记 (19) 5.1元器件的选用 (19) 5.2质量标记 (21) 6结束语 (22)

1元器件质量保证有关标准 为了保证军用元器件的质量,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元器件标准。在七十年代末期制订的“七专”7905技术协议和八十年代初期制订的“七专”8406技术条件(以下统称“七专”条件),“七专”技术条件是建立我国军用元器件标准的基础,目前按“七专”条件或其加严条件控制生产的元器件仍是航天等部门使用的主要品种。(注:“七专”指专人、专机、专料、专批、专检、专技、专卡)根据发展的趋势,“七专”条件将逐步向元器件的国家军用标准(GJB)过渡。因此,以下将主要介绍元器件国家军用标准的有关情况。 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军用标准化组织参照美国军用标准(MIL)体系建立了GJB体系,其中元器件的标准有规范、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三种形式: a. 规范—主要包括:元器件的总规范和详细规范,这两种规范统称产品规范。 b. 标准—主要包括:试验和测量标准、质量保证大纲和生产线认证标准、元器件材料和零件标准、型号命名标准、文字和图形符号标准等; c. 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包括:指导正确选择和使用元器件的指南、用于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的手册、元器件系列型谱等。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军标分为国家军用标准、行业军用标准、企业军用标准三个级别。 下面对组成国家军用元器件标准体系的三种形式:规范、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分别举例作简要的介绍。 1.1规范 元器件规范主要包括:元器件的总规范(通用规范)和详细规范两个层次。总规范对某一类元器件的质量控制规定了共性的要求,详细规范是对某一类元器件中的一个或一系列型号规定的具体的性能和质量控制要求,总规范必须与详细规范配套使用。元器件的产品规范是元器件生产线认证和元器件鉴定的依据之一,也是使用方选择、采购元器件的主要依据。 现在我国国防工业主管部门已发布了大量的元器件总规范,但是详细规范还没完全配套,所以往往由器件生产单位制定了详细规范(属于企业军标准级别)经标准化机构确认后贯彻执行。 已发布的军用元器件总规范中,影响较大的总规范及其参照采用的MIL标准如表1-1所示。

质量与可靠性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141010 课程名称: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英文名称: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学时/学分:30/1.5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开课专业:工业工程 选用教材: 《质量管理》韩之俊许前编著科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质量管理学》伍爱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质量工程师手册》张公绪孙静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 《朱兰质量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执笔人:郑玉彬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研究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稳健设计(田口方法)、质量功能展开、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知识等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该课程内容是工业工程领域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下列能力: 1.了解、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 2.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3.了解质量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大纲仅列出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内容,不限制讲述的体系、方式和方法,列 出的内容并非要求都讲,有些内容,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2.CAI软件辅助教学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传递更多的信息量,建议广泛使用,并不断 总结经验,完善CAI课件。 3.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培 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布置习题作业2-3次,并建议安排学生撰写 有关本课程内容的论文1-2篇。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 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 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自觉地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办法。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4学时) 第一节质量与质量管理 1.质量的定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