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备考考场作文写作指导: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备考考场作文写作指导: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备考考场作文写作指导: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备考考场作文写作指导: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2021考场作文写作指导: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具有满满传统元素的美食让李子柒广受欢迎;配上现代曲调、改编成流行歌曲的古诗《琵琶行》在网上走红;3D打印技术在有些传统建筑的设计上大显身手……互联网时代,传统并没有退出我们的视野,而是被新方法创新传承着。

青少年写作学会举行以“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为主题的作文竞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津】

材料先列举了饮食、文学、建筑领域的创新者采用不同手段让传统事物在互联网时代大放光彩的事实,后陈述互联网时代传统依然存在,只不过是借助于新的传承方式。

命题者似乎旨在启发考生思考互联网时代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用什么样的创新方式继承、发扬传统,让传统事物、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发挥其价值,焕发其活力。

下笔时要明确写作情境: 这是青少年写作学会组织的主题作文竞赛活动,活动的主体当然是青少年学生,所以文章应当表达青少年学生群体或个体的“感受与思考”。“你的感受与思考”,强调“我”的存在。考生应从自身出发认识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写出互联网时代中“我”对传统与创新的个性思考、真情实感。

竞赛主题是“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这个必须牢记,展开笔墨时也要紧紧扣住了。“互联网时代”指由若干计算机网络、智能平台等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时代,也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有形世界与虚拟世界互联互通的零距离时代,所谓“地球村”就是这个意思。“传统”的内蕴包含材料中陈述的饮食、文学、建筑等领域传统的做法、写法或建构方法但是不局限于这些,自然也包含其他具有传统事物、现象的领域。当然,偏指“传统”中的精华部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否则,就没有传承的

意义。价值。“创新”,意为对“传统”的新的认识、新的改变或新的呈现方式等,;而且你笔下的“创新”必须体现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有别于过去的非互联网时代。

“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意味着文体上还是有自由度的,“感受”指向记叙类文体,“思考”指向议论类文体。当然“你的感受与思考”必须基于对“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这个主题的思考。

“要求”中说而“选准角度”实际上是提醒考生不必面面俱到,当然从文章的写法出发也不应该面面俱到;可以选取“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中的某个方面谋篇布局,正面表述可以,反讽立意也成。

【下水文】

“变脸”,乘上互联网的快车

时鹏寿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它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相信大家对“变脸”的特技都不陌生,不知咋的,看到李子柒广受欢迎、流行歌曲版《琵琶行》走红、传统建筑设计因3D打印技术而焕发神采……“变脸”就突然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了。因为这一系列的变化,而且是向好的变化,是用现代对接传统,实质就是“变脸”。

互联网时代,“变脸”很有必要。

人类历史非常漫长,但是互联网时代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这几十年的发展称得上一日千里、瞬息万变,生活快节奏,信息全覆盖等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能被互联网的快车抛下,甚至死无葬身之地。文化的有效传输、学习瓶颈的突破、审美疲劳的救赎等,都有赖于因时而化。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以酸菜饺子的创意(亏她想得出来!)让萝卜罩上年味,为“一生系列”落下帷幕,难怪她能成为美食领域权威作者,收获数以千百万计的粉丝。“凡六百一十六言”的《琵琶行》偏偏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指定背诵篇目,深受此困扰的奇然、沈谧仁那5分35秒的现代风味的音乐版让困扰成为乐趣,用音乐为

古诗插上了翅膀。3D打印技术以快速性、高精度、非接触、数字化、自动化的优势,把触角伸到了文化遗产勘探前期信息采集及修缮过程、建筑设计及装修等很多领域……这一切,让有效传输了文化、突破了学习瓶颈、救赎了审美疲劳。

那么,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变脸”成为可能?

创新技能,审美水平,包容心态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毋庸置疑,创新意识是第一位的。

怎么样在传统中寻找到符合大众审美的创新元素、角度、方式等,需要我们脑洞大开。就以大行其道的网络文学为观照吧。很多人对网络文学有成见,认为那动辄以数百万字计的作品含金量不高含水量很高,但是,不少成功的网络作家都吸粉无数,年收入数百万元的不在少数。从积极的角度看,不少网络作品确实让读者烧脑,使读者欲罢不能。央视前几天播出的《云南虫谷》就是天下霸唱的小说《鬼吹灯之云南虫谷》改编的,“摸金三人组”为破除魔咒而深入古滇国献王陵墓寻找雮尘珠,其间和食人鱼群,蜥蜴族,巨型虫精,蛇精对抗都逃出生天,让观众目不暇接。这是作者匪夷所思的创新意识带来的。

像郑州110多米高的“小裤衩”楼、苏州300多米高的“运动裤”楼、成都金融中心的“紧身裤”楼之所以饱受诟病,就是因为因袭央视的“大裤衩”楼。

还要警惕马保国的“耗子尾汁”,贾浅浅的“屎尿体诗”,广西新媒体中心的“阳具楼”之类的,因为这些突破审美底线,有违公序良俗。

来吧!乘上互联网的快车,“变脸”。

网络使你和所有的美好零距离

朱惠

打开电脑,一行字跳入眼帘:从奎雷英山口看到的 Leum na Luirginn湖和Cleat 湖,英国斯凯岛。下面是一幅美得醉人的照片,用鼠标点一下图中的小圆点,即可出现这个地点的定位链接。这时的你,如果真的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完全可以背起行囊就上路。

说真的,如果不是互联网,这辈子我都不可能知道世界上有个叫斯凯岛的地方,它在英国;更不可能知道当太阳从苏格兰西海岸外的斯凯岛上升起时,它在熔岩流、侵

蚀和冰川运动形成的地貌上投下了金色的光芒。而我们现在也还无法想像,几十年后,或许我们不必背起行囊,只要戴上专用头盔,立马可以置身岛上,置身于那橙红色的阳光里。

三十多年前,别说穿越半个地球去看看另一个世界,就连穿过如皋这座小城,穿过陈腐的旧观念,学几个舞蹈动作,都是不可能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所处的小城市,喜欢跳舞的年轻人,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显露身手的地方。当时如皋城里只有两三家舞厅,每晚里面躲躲闪闪地开着亮度不高的灯,让进出舞厅的人总显得有点不三不四。其实那时候真的会跳国标的人并不多,勉强能分辨出三步四步而已,跳的时候还免不了在心里暗暗数着节拍。舞厅里常年有个脸上有了不少摺子的大爷,做着热心的舞蹈老师,据说是位退休的体育老师,难怪节奏里有浓浓的广播体操味。我也偶尔去跳过几次,因为舞技不佳,大多数时候是在坐冷板凳,极少地跳过几支曲子,回来后还会翻开杂志上的图示,在心里复习好久。由于缺少老师指点,又没有现在招之即来的度娘之类的,所以几十年过去,虽然我对舞蹈总怀着美好向往,但依然是舞蹈的门外汉。

春节假中,我偶尔刷起了抖音,这一刷不打紧,才知道原来网络世界里舞蹈之花早已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且不说每晚广场舞的直播间遍地开花,准点开播,粉丝互动喊麦打赏,热闹非凡。单说各种民族舞就令人眼花缭乱,藏族舞、蒙古舞阳刚帅气,傣族舞、朝鲜舞妩媚动人,连在《大唐丽人行》中几个镜头一带而过的舞蹈动作,都在抖音上能找到全套动作教程。兴奋之余,我又拾起了搁置多年的跳舞爱好,从简单的藏族舞开始学起。网络教练最大的好处是,无论你想让老师带你多少遍,老师不会累不会烦,一个简单的动作,即使练上几百遍,老师都会待你如初恋。于是我跳完伦巴跳锅庄,印度舞、古典舞轮翻上场,玩得不亦乐乎,在寒冬腊月的季节玩得大汗淋漓。

昨天,在我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抖音忽然给我推送了《沂蒙情》的舞蹈,而且是正面加背面的全套动作,令我又惊又喜。它何以知道我对这段舞蹈情有独钟呢?难不成大数据时代能挖掘出人潜意识中的深层情愫吗?记得小时候和舅妈去看电影《沂蒙颂》,其中有一段非常优美的独舞,让童年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回家的路上,我把动作比划给舅妈看,立即遭到呵斥,说女孩子举手投足必须规规矩矩的,不可以学那些

“流儿不轨的东西”。从此,我再也不敢提学跳舞了。现在,互联网穿越时光的风尘,把童年的梦想再次推到了我的面前,我除了重新拾撷起那些擦肩而过的往昔碎片再没有别的选择了,于是我依样画葫芦,下腰、压肩、兰花指,有模有样;开滤镜、修表情,重回少年。

其实,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又何止是一片美丽的风景?又何止是一段童年的舞蹈?它为我们打开的是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互联网让传统的美好化为生活的现实,我们可以更开阔的心胸来盛放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