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

第三章地图概括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地图概括的实质、意义,地图概括的影响因子,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概括的实质,地图概括的影响因子,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等。教学难点:地图概括的实质及地图概括方法分析。

第一节地图概括概述

一、地图概括的实质及意义

地图学中“地图概括“一词最初源于拉丁文。解放初期我国在将加蕾耶夫斯娅的俄文版《制图学》译为中文时,将该词翻译为“制图综合”,并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牛津英汉字典》,译文出版社《新英汉同典》和地质出版社的《俄华简明测绘词典》等,在《新编地图学教程》一书中,又将该名词统一翻译为“地图概括”。可见“地图概括”与“制图综合”含义实质是一样的,只是表达不同而已。

地图概括,是地图编制的重要环节。其实质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地球表面的信息)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地图概括包括取舍与概括两大环节。通过有目的的取舍、概括揭示制图区域或制图对象最主要的、本质性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取舍:就是从制图区域中选取主要的、本质的地理事物,舍去次要的、非本质性的的事物。

概括:就是对制图对象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包括图形概括(去掉轮廓形状的碎部,以突出事物的总体特征)和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化简(即减少分类和分级的数量,以缩减客观事物的差别)。

取舍和概括不是任意的,而是根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对地图上各要素及共同内在联系加以分析研究,选取和强调主要的事物和本质的特征,而舍去次要的事物和非本质的特征。

地图概括意义体现在两大矛盾的协调:(1)地图图幅有限性和制图对象的丰富性;(2)地图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地图概括的水平和质量对地图恰当地反映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与相互联系,保证地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图概括的步骤

地图概括的步骤可归纳为:分类、化简、夸张、符号化四步。在制图过程中四个步骤间互相影响,不能截然分开的。

1分类

可分类定义为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组或分群。根据地理信息的异同,在集合成类的过程中,既有归并,也有拆分。例如“河流”的定义,指沿地表低凹部分呈线形分布经常性或周期性水流,包括常流河段或季节件河。而常流河又分中心通航河段和不通航河段。

—般地说,地图内容的分类是依照地物的属性划分的,这种划分由需要及图解限度而定。例如土地利用分类,分类的详细程度程度决定于使用目的以及成图的比例尺。小比例尺制图,土地利用分类程度概括。反之,在大比例尺图上,分类就会更细化。

分级是另一种形式的分类,即对空间数据按数量等级差异划分为若干个级别。例如高程值是

连续面上的离散数据,而等高线是由等间隔的或渐增的计量曲线所构成。将统计值分为若干级表示,有助于统计面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再如,根据统计资料,将某区域人口密度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级进行统计制图,以反映该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

2简化

简化可定义为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除不重要的细部。依比例尺和目的的不同,它包括地理信息的取舍和图形简化两个方面。

根据制图区域特征、制图比例尺以及制图目的对制图内容进行取舍或图形简化。假定有—组道路,普通公路的宽度为30m ,简易公路的宽度为20m ,大车路的宽度为10m ,在1:20万的地形图上,相应的宽度为0.15、0.1、0.05mm 。在我国的西部省区,由于交通还不够发达,它们会被全部选取,而在我同东部省份,若全选取上便会使线状道路过分稠密,因而必然会将一些低等级道路舍弃。再如,比例尺的变更影响着图形要素的变化,比例尺愈大,图形愈详细,反之简化。 3夸张

夸张可定义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它与编图的目的和用途密切相关,并体现在地图设计过程中。例如,在小比例尺图中,中国东部海岸线的长江口以南的海岸线形状就就是夸大的,以此强调其岩质海岸多弯曲的特征。可见,夸张突出了地理适应性特征,但破坏了地图的精确性。 4符号化

符号化就是将空间数据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制定成各种图形。地图上的一切都体现出它是符号的模型,制图者就是运用这些记号,使空间数据的每个概念,构成的一个事件,以及它的地理分布来实现符号化。制作符号就是使空间数据成为视觉可见的图形。因此,符号化的过程也就是地图可视化的过程。

三、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地图概括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地图比例尺、地图主题和用途,制图区域地理特征、制图资料详细程度等。一般说,比例尺愈小,概括程度愈高。

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编图目的与任务不同,图上反映空间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亦不同,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例如,同是比例尺1;100万的华北地区地图,中学用的教学挂图和参考性的行政地图,内容繁简有很大的差别。前者只要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区分行政省份、主要山川川和城市,以图3-1 地图的用途和主题的影响

地势图

地理图

及反映一般自然地理概念即可(图3-1);但后者除了上述内容外,还需要表不出华北地区所辖各县的行政界线、详细的河流和交通线。表示方法上两者也有较大的差异。教学地图符号粗大,色彩对比性较大,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全教室里的学牛都能看得清楚;行政地图则需要使用较小的符号,以容纳较多的地理信息。

地图主题决定要素的重要程度和选取,必然影响地图概括。例如相同比例尺的水资源图和交通图,前者要详细表示水系,应尽量选取一切可能的小支流与湖泊,不放弃人工水体(水库、运河),面积较小的水上建筑物可以用符号表示,以反映水系的工程差异。而图上的居民点、交通线要素等选取则较少;相反,在交通图上,铁路和公路要根据运营的情况尽量表示,而水系要素可少选。

同一种地理要素的选取也受地图主题的影响。以居民点为例,在地势图上不必强调表示每—个县级行政中心,而在政区图上则尽量表示各级行政中心。在经济地图上只表示与经济数据有联系的居民点,而不管它的行政意义。

2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和要素总量。例如,地面上1km2内所对应的图上面

积随比例尺而变化,1:5万的地

图上有4cm2,1:25万地图有

0.25cm2,而1:50万地图上只有

0.45mm2。显然,在各种比例尺

图上要表示同样数量的地物是

不可能的。开始时还能显示居民

点的碎部,继而要对居民点进行

形状的简化,最后只好采用圆

圈符号,而这个圆圈符号也已

经超出了居民点的真实比例了(图3-2)。

地图比例尺的变更,制约图上地物的质量特征(要素质量特征的表示受幅面限制)(图3-3)。例如大比例尺地图上的河流可以表示出河宽、水深、流向、流速、河床质地和能否徒涉等。但在相同区域的小比例尺地图上,大部分河段

特征由于幅面太小面无法表示,只有河网

结构成了地图概括后的主要内容。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区域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同样的地理事

物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意义,因而影响对

区域的表达。例如我国江南水网地区,水

系和居民点主要由密集的河渠和分散的居

民点组成,居民点多沿河岸和渠道排列,

由于河网过密,势必影响其它要素的显示。

因此,在制图规范中对这些地区需要限定

河网密度,一般不表示水井、涵洞等。而

在我国西北干旱区,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

量,干河床多,常流河少,季节给水的河

流和井、泉附近,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

土要基地。制图规范对这些地区规定必须

表示全部河流、季节河和泉水出露的地点。

4数据质量

地图概括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数据图3-3

比例尺影响地图概的数量和质量图3-2 不同比例尺图上居民点图形的变化

的种类、特点及质量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

空间数据:包括图表、影像、统计数据和文字资料。

5图解限制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

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视觉分辨能力;印刷与绘制技术;地物意义和地理环境等。

第二节 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

一、取舍

1取舍原则

? 选取与地图主题相关的内容,舍去无关的内容;

? 选取反映地图主题的主要类别,舍去次要类别;

? 选取主要类别中的主要事物,舍去已选取的类别的次要事物。

2取舍顺序

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高级到低级,从大到小。

选取时要从总体出发, 按照先主要后次要, 先高级后低级, 先大后小的选取顺序,最后还要从整体上进行分析, 以保证制图区域的总体特征反映制图对象的主次关系。同时又要使地图内容丰富,地图负载量适当,清晰易读。

3取舍方法

?

图解计算法:用于居民点选取; ?

等比数列法: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 ?

区域指标法:适用于各类要素的选取; ? 开方根规律:用于从大比例尺图向小比例尺图的缩编。

1)图解计算法

以单位面积内能容纳的符号面积负载量(S)确定符号选取数量指标的方法。一般用于居民点的选取(图3-4)。

确定单位面积内能容纳的符号数(n):

n = S/(q + p)

= S /(r 2 + 3.5 d 2 )

2)等比数列法 用等比数列确定地图要素选取的方法——苏联学者鲍罗金根据心理物理学试验,察觉到同一要素的等级差别常遵循等比数列的规则。

以河流在支流选取上的应用为例,按等比规则:

以河流支流选取应用为例(表1),按等比规则:

河流长度分级 A1, A2,…An ,Ai = A1 · ri -1

河流间距分级 B1, B2,… Bn ,Bi = B1 ·

pi -1

图3-4 图解计算法

这里, r, p 为辨认系数(公比) ,可令 r = 1.3, p = 1.5

表格中,C 11, C 22,…, Cnn 为河流应保持的最小间隔,令

Cii = ( Bi + Bi +1 ) / 2

3)区域指标法

小比例尺地图概括过程:

? 搜集与编辑空间数据:原始地图的镶嵌和比例缩小

? 研究区域地理特征:编制确定要素选取的区域指标图

? 提出区域概括定量指标,如下例(表3-2,图3-5)。

4)开方根法

德国地图学家特普费尔 (F.Topfer) 提出的方案:新编地图所应选取的地物数量与原始地图地物数量之比符合原始地图与新编地图的比例尺分母之比的平方根。

这里,N 为图上地物数,M 为比例尺分母,A 为原始图,B 为新编图。

例如,由一张1:5万地形编绘成一张1:10万地形图,在相应的范围内,原始地图有居民点78个,则新编地图上的居民点N B 此应为:

但是,选取地物的多少,除了与比例尺有关外,还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物的重要程度不同,各种用途的地图符号尺寸不同等。

因此,特普费尔又在基本公式上增加符号尺寸改正系数C 和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D ,将公式扩展为:

表3-1 等比数列模式

对于符号改正系数C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⑴ 符合方根规律,且随比例缩小,则有C 1 = 1

⑵ 不符合方根规律,但新图与原图符号尺寸相同。

⑶ 不符合方根规律,且新图和原图符号尺寸也不

同 :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D 的三种情况:

综上,开方根规律的一般公式可写为:

这里,x 为选取级,可设为 0, 1, 2, 3

开方根规律的基本特点:

⑴直观地显示了地图概括时从重要到一般的选取标准,是一个有序的选取等级系统。

⑵是线性方程,在地图比例尺固定的条件下,地物选取的比例一致。

⑶未考虑到地理差异,特别是制图地物分布的密度变化。

⑷选取级x 的调整可适当弥补地理差异的影响。

二、概括

1数量特征的概括

根据制图比例尺的差异,对制图对象数量等级进行细分或合并的过程。例如,区域人口密度分布图。制图比例尺大,数量分级数多,反之亦然。具体方法有:

分级:指对选取的制图对象按数量分布差异进行分等划级的过程(图3-6)。

合并:根据制图需要对制图资料中有关数量等级进行合并的过程,一般在从大比例尺图向小比例尺图缩编中,则需要对制图对象数量等级进行适当合并(图3-7)。

图3-5 选取指标图

图3-6 人口密度分级图例(7级)

2质量特征的概括

根据制图需要, 按质量特征对制图对象进行分类、归并的过程。如土地利用分布图。制图比例尺大,制图对象分类更详细,反之概括。具体方法有:

分层归类:地图上的分类可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普通地图,制图部门独立地制定图例、图式,使普通地理要素按不同的比例尺纳入规范要求。对于专题地图,遵从该专题的学科分类。在比例尺变换时,专题作者需要和编图作者

商讨在地图上表示专题分类的详细

程度。

如图3-8,1971年版1:10万地

形图有详细的水系分类。当比例尺变

换至1:25万时.这个分类仅保留了

河流、运河、常年湖、水库,其它都

在分类上消失。

类型合并:

用概括的分类代替详细的分类,

或者说将当前类型并入上一级的类

型等级中。如将水田、旱地合并为“耕

地”;将石桥、铁桥、木桥合并为“桥”。

经过层次归类的空间数据,具有

明确的先后层次顺序,随着比例尺的

缩小,按数据的质员特征来合并,减少类型数量。

3图形特征的概括

根据制图需要, 对制图对象图形特征进行简化概括的过程。

图形特征包括:内部结构及外部轮廓

1)简化

降维转换 表示数据的符号图形产生维量变化,称为图形

等级转换。

点状符号是1维的数据,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是一种2维的

数据,比例尺缩小或同级比例尺的制图目的不个同时,运用符号

表示数据的图形产生维量的变化,它对地图的载负量影响很大。

如四3-9,居民点从一个平面图形(2维)转换为圆圈符号(1

维),河流从双线的线状符号,变更为单线(同是2维),实测的

桥梁(2维)转换为桥梁符号(1维),都是降维的结果。

碎部删除 去处那些因比例尺缩小而无法清晰显示的图形碎部特

征(图3-10)。

图3-7 不同比例尺图人口密度分级图例

3-8 水系的分类

图3-9 降维转换

碎部删除原则:

? 保持轮廓图形和弯曲形状的基本特征;

? 保持弯曲转折点的相对精确性;

? 保持不同地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任何线状地物或面状地物,其轮廓都是点的连续,而这些点所构成的曲线中,只有能反映旧线弯曲形状特征的点才是特征转折点(数学上称反曲点),是构成图形的支柱。只有保持这些转折点才能保持线状和面状地物的形状相似性。

保证图形形状简化后相似性的具体方法有:

? 按拉最小尺寸限定弯曲的取舍;

? 按开方根规律简化形状。

2)夸张

有时候为了显示或强调物体的平面图形特征时,本来应按比例删除的小弯曲,反而夸大表示。例如小比例尺地图上的一个湖群地区,在比例尺缩小以后,不对一些主要的湖泊适当放大,就显示不出这个湖区的地理特征。新编地图可能不适于量测,然而它反映了区域的地理面貌。包括不依比例的放大与位移。

局部夸大 —些有许多微小弯曲的河流,如果按核比例尺机

械地化简,这些弯曲将会全部被删除,多弯曲河流将变成笔直的

河段,反而歪曲了河流的特征。因此,必须对一些弯曲进行局部

夸人(图3—11)。其它地理要素概括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3)位移

为了保持地图上各地理要素相互位置关系的对比,当对某要

素进行夸大表示时,其它地理要素也要做相应的位置调整。

例如,粤北坪

石金鸡岭路段(图

3-12):南向是武

水,中间是京广铁

路,北面是金鸡岭。

在小比例尺地图

上,武水位移量最

小,而坪石、金鸡

岭已经移到东边去

了。

4)合并

由于比例尺的

缩小,将图上间隔

小于规定尺寸的图

形加以合并(图3-13)。

合并与删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删除等高线所表示的谷地,就等于两边山

脊的合并。城市街道的删除就造成街区的

合并。比例尺缩小以后,也造成森林的互

图3-10 碎部删除

相合并。

4)分割

合并的结果可能导致图形某些特征的丢失,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有时根据制图需要对合并后的图形再作适当的分割(图3-14)。

但分割造成图形的变形很大,一般不

常用。

第三节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计算机制图使现代地图的编制更多地摆脱手工劳动,它对地图概括提出的要求是:总结概括的规律,研究地图概括过程的计量化和模型化,充分利用地图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以解决概括的各种问题。

较早的机助制图作业,是对空间数据的点和面的处理,利用点的删除构成新的图形。1973年由Douglas-Peucker简化线状数据点的连接,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概括方法。这种方法是从整体出发考察一条线段(图3—15)。首先选取线的两端

点A、B,然后计算线段内其余各点到两端点连线的

垂直距离,如果这些点(如C点)到直线距离大于域

值就被保留,如小于域值则删去。再从C点到B点

考察有无新的大于域值的点,设D点大于域值,可

被保留,新的线段ACDB连接组成。此外,此外,曲

线的平滑方法可以采用二次多项式平均加权法、张

力样条函数插值法等。曲面拟合的方法也常用于等

值线模型的概括。

现代数学中的模糊集合论、图论、分形几何学

的引入,促进了地图概括的进步。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计算地物的评判值,并研究它的结构模型,改进了等比数列法;图论的方法计算节点和边的强度值,对线划地物,如道路、河流的概括有相当帮助等。

分形方法:(70年代中期创立):通过自相似性的研究和计算,可认为保持线状符号的分维数是地图概括的准则——评价比图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研究地图概括方法的学者已经成为—个群体,发表了多篇地图概括的研究报告或专集。最近有学者对线状要素图形综合的渐进方法研究,提出了渐进式线状要素两种图形综合法,即基于三角形的纯几何渐进方法和基于图形基本单元“弯曲”的渐进方法,明显优于Douglas-PeuckerDo的线状概括步骤。

国外市场上已出售自动、半自动地图概括系统,一些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有限概括功能,能实施对线状符号的简化及面状符号的分割或合并。可以预言,新的一个世纪,应用计算机处理的地图概括的算法和软件将成为地图编制中的主要工具。

地图学第四章复习题(zuizui新好题)

第四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 )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和要素总量. A 地图比例尺 B 地图的用途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 数据质量 2. 一条河流长8cm, 它距两测河流的平均距离为6cm,跟据下表判断它能否入选.( ) A 能 B 不能 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等比数列表 3. 常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的地图定量概括方法为(). A 图解计算法B等比数列法C回归分析法D区域指标法 4.下图为用回归分析法得到的居民点选取曲线,如果要制作一副1:100000的地形图,地面上有150个居民点,在所做的地图上应保留多少个居民点.( ) A 30 B 60 C 90 D 120

5. 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方法 A 层次归类 B 数量分级 C 降维转换 D 等级合并 6.地图概括时,为表达正确的相互关系,常用( )方法处理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7.一些有许多微小弯曲的河流,如果按比例尺机械的化简,这些弯曲将被全部删除,多弯曲河流将变成笔直的河段,反而歪曲了河流的特征,因此,必须对一些弯曲进行( )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8.对于相同比例尺\同一主题的南方分散式居民地和北方集团式居民地的地图概括, 南方分散式居民地比北方集团式居民概括程度() A 大 B 小 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9、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方法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10下列不属于地图符号夸张表示的方法是:() A.合并 B.位移 C.分割 D.降维转换 二、计算题 由一张1:1万的地形图,编绘成1:25万的地形图,已知1:1万地形图上河流有100条,如果新编地图河流宽为1mm,原始地图的河流宽为2mm,河流重要程度为很重要,问在新编地图上应有几条河流?(40条)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地图概括?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2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四、名词解释 地图概括、比例综合、目的综合、开方根规律、符号化、比例尺概括

第三章地图概括

第四章地图概括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地图概括的概念、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2.掌握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地图概括的概念、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本章难点: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地图概括概述 一、地图概括的概念和任务 概括,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地图在不同用途和比例尺变换的过程中势必删繁就简、舍末逐本,以求客观地反映地理实体,达到地图内容的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地图概括的任务,就是要研究从原始图稿或数据到编制成各种新地图时所采用的概括原则和方法,以实现原始图稿到新编地图内容的转换。 分类和选取是进行地图概括时主要的手段。 二、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对地图概括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图的用途和主题、比例尺、地图区域特征、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 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编制地图的目的与任务不同,需要在图面上反映在空间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地图的主题决定某要素在图上的重要程度,因而也影响地图概括。同一种地理要素的选取也受地图主体的影响。 2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比例尺限定了制

图区域的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量,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地图比例尺的变更,也制约着图上地物的质量特征。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不同区域具有景物各异的地理特征。例如我国江南水网地区,由于河网过密,势必影响其它要素的显示。因此在制图规范中对这些地区需要限定河网密度已颁布表示水井、涵洞。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河流、井、泉附近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制图规范对这些地区规定必须表示全部河流、季节河和泉水出露的地点。 4数据质量。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数据的种类、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制图时若资料收集完备和准确,则有利于地图概括方法的选择。空间数据的形式也会对地图概括的过程和方法产生影响,手工制图时,数字数据必须改变或创作成草图以后才能参与编图。而计算机制图时,地图数据需要数字化以后才能进行屏幕编辑。 5图解限制。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概括方法。 三、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地图概括的步骤,可以归纳为:分类、简化、夸张、符号化四个步骤。 1分类。可定义为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根据地理信息的不同,在集合成类的过程中,既有归并,也有拆分,一般地说地图内容的分类是依照地物的属性划分的,这种划分由需要及图解限度而定。分类的另一种方式是分级,即空间信息进行统计时,数据划分为数学定义的级别。 2简化。可定义为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弃部重要的细部。依比例尺和目的的不同,它包括地理信息的取舍和图形化简两方面。制图规范提出了一个因比例尺变化而设定的取舍标准,称为比例尺概括。选取符号制图目的某些内容,舍去与目的无关的某些内容或某项中的部分内容;选取反映地图区域特征的某些内容,舍去不反映区域特征的某

地图概括

第四章地图概括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地图概括的实质、意义,地图概括的影响因子,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概括的实质,地图概括的影响因子,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等。 教学难点:地图概括的实质及地图概括方法分析。 第一节地图概括概述 概括-- ①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纳在一起。②简明扼要。 综合-- ①把分析过得对象或现象的各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起来。 1.1 地图概括的实质 地图概括,是地图编制的重要环节。其实质就是采取简明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地球表面的信息)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地图概括包括取舍与概括两大环节。通过有目的的取舍、概括揭示制图区域或制图对象最主要的、本质性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取舍:就是从制图区域中选取主要的、本质的地理事物,舍去次要的、非本质性的事物。 概括:就是对制图对象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包括图形概括(去掉轮廓形状的碎部,以突出事物的总体特征)和数量、质量特征的化简(即减少分类和分级的数量,以缩减客观事物的差别)。 取舍和概括不是任意的,而是根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对地图上各要素及共同内在联系加以分析研究,选取和强调主要的事物和本质的特征,而舍去次要的事物和非本质的特征。 地图概括意义体现在两大矛盾的协调(1)地图图幅有限性和制图对象的丰富性;(2)地图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地图概括的水平和质量对地图恰当地反映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与相互联系,保证地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地图概括-----根据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点对地图内容进行的选择和化简,概括和综合的过程。

2、专题地图制作方法

1 专题地图 1.1 专题地图的创建 专题地图是用于分析和表现数据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专题地图将数据图形化,从而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表现出来。比如通过使用专题渲染可以在地图上显示数据,从而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在数据记录中难以发现的模式和趋势,为用户的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根据提供的数据创建范围值专题图、直方图专题图、饼图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独立值专题图、格网专题图。 1.2专题地图的修改 专题地图以图层的方式在地图窗口中显示,用户可以像操作普通图层一样操作专题地图图层,对其进行放大、缩小、显示等操作。 对于已经创建的专题地图,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修改专题地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通过【地图】| 【修改专题地图】菜单选项进行修改。 在【地图图层】对话框中选择要修改的专题地图图层,然后单击【专题】按钮。 在地图图例窗口中双击希望修改的专题地图图例激活地图图例窗口,然后选择【图例】| 【属性】菜单项。 1.3 专题地图制作 Mapinfo为制作专题地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Mapinfo 环境下,即可创建单变量专题地图(如范围、等级符号、点密度和独立值等),也可创建多变量专题地图(如直方图和饼图等)。在图40中左侧7个按钮列出了各种专题图的样式,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专题地图的制作: (1) 范围专题图 范围专题图是一种单变量专题图,应用广泛。它按照设置的范围来显示数据,用颜色、图案来渲染范围,以点、线、区域来说明数据。在反映数值与地理区域的关系(如家庭收入、销售量等),或希望表现诸如人口密度(人口除以面积)的比例信息时,专题地图非常有用。下面以创建1994年世界人口范围专题图为例,介绍范围专题图的创建方法。 首先选择Map->Create Thematic Map 菜单,运行创建专题图向导,出现Create Thematic Map—Step 1 of 3 对话框。

地图学概论期末复习

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地图的概念:地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缩小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地图的是个基本特性:1.严密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2.科学的地图概括(地图综合)3.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符号系统) 4.地理信息的载体(可记载性)。(原题) 3、现代地图的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 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4、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其他要素。(数量、质量、时间、空间。)(原题) 5、地图的基本功能:1、地图的模拟功能2、地图的信息负载与传输功能3、地图的认知功能。 第二章 1、数学法则:数学法则由投影、比例尺、坐标系统构成。(原题) 2、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 3、比例尺的作用:1、决定着地图图形的大小2、决定着地图的测制精度3、决定着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4、★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就是研究把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 地图投影的变形有:1、长度变形2、面积变形3、角度变形4、形状变形(原题)(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方位投影,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5、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制图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原题) 6、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性质:(经纬线怎么变形?)长度变形是必然存在的! 1:100万用等角割圆锥投影 第三章 1、普通地图的概念: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全面、综合地反映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的普遍特征的地图。(地图比例尺大小的区别方法) 2、★图幅号的计算:例1、已知经纬度坐标,求坐在新图幅号。 例2、已知新图幅号,求图幅西南角经纬度。(1:5万或1:10万) 第四章 1、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1、个体符号法 2、线状符号法 3、范围法 4、质底法 5、量底法 6、等值线法 7、点值法 8、运动符号法 9、定位统计图表法 10、分区统计图表法 11、分级统计图法 12、格网法(原题) 第五章 1、地图概括(传统)的概念:地图概括是根据地图比例尺、地图的用途和制图区域的特点,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吧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2、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1、地图比例尺 2、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4、组图数据(资料)的质量 5、符号图形的图解限度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引论 1.如何理解反映地表像片,素描画和地图的区别? 地图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为: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航空相片拍摄的是实物不具备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的特征,而素描画则不具备符号系统运用的特征。 2.浅述地图定义的变化。 第一页第二段 3.结合实际试谈地图的用途。 在经济建设方面,地图是各项建设事业的尖兵。在国防建设方面,一切军事行动,不论是司令部统观战局,各级指挥员研究战略,战役,战术,战斗问题,或从单一兵种的战斗到多军,兵种的协同作战,都需要各种比例尺地图提供地形保证。在国际交往方面,地图也是重要的依据。在文化教育方面,地图是进行文化教育的有效工具。日常生活中,地图滴看书看报弟弟顾问,外出旅游,地图是可靠的向导。 4.试分析地图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地图学概念:他研究用地图 图形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互相关联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 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地图应用技术和方法。5.地图制作有哪些方法?传统实测成图法,传统编绘成图法,遥感制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法。 6.我国古代对地图制图的贡献是什么?P19—P21

7.21世纪地图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智能化,虚拟化,功能多极化,主客体同一化,全球一体化,地图﹑RS﹑GIS﹑GPS一体化。 8.试述地图学与RS,GPS,GIS的区别。 GIS 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1 ] 。在这些相关学科、技术中,测量和遥感主要从数据源的角度为GIS 服务,而地理学和地图学是GIS 应用所关注的主要领域。 RS遥感:遥感技术的利用促进环境信息采集手段的革新,从而出现了遥感制图。此外由于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使遥感制图从目视解释走向计算机化的轨道,并为地图更新、研究环境因素随时间变化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持。 GPS:卫星大地测量的出现, 为大地测量制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建立了世界大地坐标系, 二是精化了地球形状, 三是填补了海洋上的测量空白, 四是拓宽了大地测量学的应用领域, 五是提供导航和实时定位资料, 六是对传统的常规测量提供检测手段。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1.地图投影的主要矛盾是什么?P39 2.谈谈你对地图投影变形的理解。P41 3.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的特性是什么?P47—P48 4.什么是地图的主比例尺?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它?P36 5.举例说明影响地图投影选择的主要因素。P36 6.莫卡托投影具有什么性质?其主要用途是什么?p52‐p53 7.什么高斯‐克吕格投影选择的主要因素。P61‐P63 8.为什么伪圆柱投影和伪圆锥投影都没有等角投影?P50

地图概括

第三章地图概括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地图概括的实质、意义,地图概括的影响因子,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概括的实质,地图概括的影响因子,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等。教学难点:地图概括的实质及地图概括方法分析。 第一节地图概括概述 一、地图概括的实质及意义 地图学中“地图概括“一词最初源于拉丁文。解放初期我国在将加蕾耶夫斯娅的俄文版《制图学》译为中文时,将该词翻译为“制图综合”,并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牛津英汉字典》,译文出版社《新英汉同典》和地质出版社的《俄华简明测绘词典》等,在《新编地图学教程》一书中,又将该名词统一翻译为“地图概括”。可见“地图概括”与“制图综合”含义实质是一样的,只是表达不同而已。 地图概括,是地图编制的重要环节。其实质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地球表面的信息)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地图概括包括取舍与概括两大环节。通过有目的的取舍、概括揭示制图区域或制图对象最主要的、本质性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取舍:就是从制图区域中选取主要的、本质的地理事物,舍去次要的、非本质性的的事物。 概括:就是对制图对象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包括图形概括(去掉轮廓形状的碎部,以突出事物的总体特征)和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化简(即减少分类和分级的数量,以缩减客观事物的差别)。 取舍和概括不是任意的,而是根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对地图上各要素及共同内在联系加以分析研究,选取和强调主要的事物和本质的特征,而舍去次要的事物和非本质的特征。 地图概括意义体现在两大矛盾的协调:(1)地图图幅有限性和制图对象的丰富性;(2)地图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地图概括的水平和质量对地图恰当地反映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与相互联系,保证地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图概括的步骤 地图概括的步骤可归纳为:分类、化简、夸张、符号化四步。在制图过程中四个步骤间互相影响,不能截然分开的。 1分类 可分类定义为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组或分群。根据地理信息的异同,在集合成类的过程中,既有归并,也有拆分。例如“河流”的定义,指沿地表低凹部分呈线形分布经常性或周期性水流,包括常流河段或季节件河。而常流河又分中心通航河段和不通航河段。 —般地说,地图内容的分类是依照地物的属性划分的,这种划分由需要及图解限度而定。例如土地利用分类,分类的详细程度程度决定于使用目的以及成图的比例尺。小比例尺制图,土地利用分类程度概括。反之,在大比例尺图上,分类就会更细化。 分级是另一种形式的分类,即对空间数据按数量等级差异划分为若干个级别。例如高程值是

新编地图学教程总结

中国大地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水准原点高程H=72.289m、1985青岛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高程H=72.2604m 平均海平面:黄海平均海平面 第一章导论 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构成要素: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 地图的功能:①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②地图的传递功能;③地图的模拟功能;④地图的认知功能。 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地图的类型:①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②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和地球图;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和大洋图;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地图;局部区域图;③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前者较详细,后者较概略)和专题地图;④按地图维数划分,二维平面地图和三维立体地图;⑤按其他指标的分类,用途、语言种类、历史年代、出版和使用方式。 国家8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 裴秀,“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一里=500m,十里=5000m,一寸=3.33…cm。(P13) 地图的成图方法:①实测成图(在现场或记录载体上,利用各种测量设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作业,将成果缩小绘制在介质上的过程),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②编绘成图(根据各种制图资料,以室内作业为主制作地图的过程,属于地图编制)分为常规编图、遥感制图(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数字制图(应用计算机和图像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在制图软件的支持下,模拟手工作业各阶段进行地图设计和原图编绘的成图方法)。 1.野外地形测图过程: 大地控制测量→加密控制网→展绘控制点→碎步测量→符号化→清绘→地图复制。 2.常规编图过程: 资料收集、分类与区域特点分析→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前准备→地图制印。 3.遥感制图过程: ①地图数据→地图制作→ ②遥感数据→图像增强、几何纠正、图像解译→专题编辑、矢量化→

地图制图学概括总结

地图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P5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数学基础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综合拓扑要素之间的关系 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邻接关联包含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的定义P5 1.传统定义: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像 2.现代定义:根据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属性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信息的工具,反映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一、数学要素P6 控制和确定地图上地理要素与地面事物的相对位置,是地图的“骨架” 1.坐标网 ①地理坐标网/经纬线网,经度λ纬度φ ②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坐标X,Y-----仅适用于1:1万—

1:25万比例尺地图 文字比例尺 大地控制点 三角点,水准点,导线点,GPS点,天文点 比例尺 地图上线段长/实地线段在椭球面上水平投影长(1/M)(1)数字比例尺1/1000,1:50000 定向指标线/三北P10 ①真子午线-----真北

②磁子午线-----磁北 ③坐标纵轴-----坐标北 二、地理要素P8 三、辅助要素P9 1.图名 2.图号 3.图例 4.接图表 地图编号P14 1.行列式编号法:适于大区域的分幅地图ex:我国1/100万地图 分带投影的作用:减少变形的程度(变形不超过限度) 经纬度编号法P14 1.适用于梯形分幅地图 2.编号方法 ①行号=右图廓经度/该图幅的经差 ②列号=上图廓纬度/该图幅的纬差 ex:某1/5万地图的右图廓经度73°30′,该图经差15′,上图廓纬度17°20′,该图纬差10′,则:行号=73°30′/15′=294,列号=17°20′/10′=104

专题地图制作方法

1 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的创建 专题地图是用于分析和表现数据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专题地图将数据图形化,从而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表现出来。比如通过使用专题渲染可以在地图上显示数据,从而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在数据记录中难以发现的模式和趋势,为用户的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根据提供的数据创建范围值专题图、直方图专题图、饼图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独立值专题图、格网专题图。 专题地图的修改 专题地图以图层的方式在地图窗口中显示,用户可以像操作普通图层一样操作专题地图图层,对其进行放大、缩小、显示等操作。 对于已经创建的专题地图,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修改专题地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通过【地图】| 【修改专题地图】菜单选项进行修改。 在【地图图层】对话框中选择要修改的专题地图图层,然后单击【专题】按钮。 在地图图例窗口中双击希望修改的专题地图图例激活地图图例窗口,然后选择【图 例】| 【属性】菜单项。 专题地图制作 Mapinfo为制作专题地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Mapinfo 环境下,即可创建单变量专题地图(如范围、等级符号、点密度和独立值等),也可创建多变量专题地图(如直方图和饼图等)。在图40中左侧7个按钮列出了各种专题图的样式,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专题地图的制作: (1) 范围专题图 范围专题图是一种单变量专题图,应用广泛。它按照设置的范围来显示数据,用颜色、图案来渲染范围,以点、线、区域来说明数据。在反映数值与地理区域的关系(如家庭收入、销售量等),或希望表现诸如人口密度(人口除以面积)的比例信息时,专题地图非常有用。下面以创建1994年世界人口范围专题图为例,介绍范围专题图的创建方法。 首先选择 Map->Create Thematic Map 菜单,运行创建专题图向导,出现 Create Thematic Map—Step 1 of 3 对话框。

地图学复习提要

地图学考试提纲 第一章导论 1.地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地图的分类(根据图型内容、比例尺分类) 3.地图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1.不同地球表面(自然表面、物理表面、数学表面)对制图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地理坐标包含哪几方面?分别应用于什么地方? 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3.大地坐标系的地面参照系统与高程地面参照系统分别是什么?在哪里? 5.大地控制网包含哪两方面?? 6.地图投影的概念? 7.投影变形类型??(长度、面积、角度); 8.地图投影的分类 (1)、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各自的变形状况如何?)(2)、按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条件投影(经纬线特点) A.几何投影包括什么? B.条件投影有哪几种类型? 9.全球区域地图常用投影—— ?(1)、圆柱投影——正轴情况下经纬网形状,及其变形规律 ?A、正轴情况下,圆柱投影经纬网形状: ?纬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直线, ?经线为垂直于纬线且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 ?经线间的间隔与实地相应的经差成正比。 ?B、圆柱投影的变形规律及其应用范围 ?a。一般变形规律: ?圆柱投影的各种变形是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条纬线上各种变形的数值是相等的; ?不同纬线上变形值大小不同,离标准纬线愈远,变形值愈大; ?变形值的分布具有对称性,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方向同纬线上变形值相等。 ? b.不同变形性质投影的变形分布

?等角圆柱投影:地图上经纬网的纬距从赤道向南北不断增大 ?等积圆柱投影:地图上经纬网的纬距从赤道向南北逐渐缩短 ?等距圆柱投影:纬距不变 ? c.应用范围(典型:墨卡托投影) ?在赤道附近沿东西向延伸地区的地图,最适宜于采用各种变形性质的圆柱投影; ?全球区域的地图可采用等角或等距圆柱投影,航海和航空图上常用墨卡托投影。 ?(2)、伪圆柱投影(各种投影的投影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3)、多圆锥投影 10.区域地图常用投影 ?1、方位投影(方位投影的变形规律与应用) ?2、圆锥投影(圆锥投影的变形规律与应用) ?3、伪圆锥投影 4、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11.选择地图投影的一般原则?? 12.地图投影的判别(下面三个方面分别如何判别?) (一).几何投影图和非几何投影图的判别(方位、伪方位) (二).投影所属系统的判别(方位、圆锥、圆柱) (三).地图投影变形性质的判定(等角、等积、任意) 第三章,地图概括 1.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2.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 (1)选取(方法、优缺点) (2)简化(数量、质量、图形特征简化) (3)夸大 (4)符号化 第四章地图符号化 1.地图符号的分类及其量表 3.地图视觉变量包含哪些变量? 4.色彩的作用 5.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注记设计包括哪几方面? 第五章地图表示法 1.点状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定位符号法 定性特征的表示:形状、颜色(色相)及其组合变量

专题地图制作步骤

专题地图制作步骤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简述 Arc GIS 制作专题地图的方法许玉英现代测绘 2013 1、数据源 专题地图的数据源通常具有不同的坐标系统和地图投影,如编制专题地图用的卫 星影像通常是 WGS84 坐标系的,且地理精度低需要纠正,使用的数字地形图可能是 1980 西安坐标系或其他坐标系,在编制专题地图的过程中,首先应统一各数据的坐标系统和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点位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这对专题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设计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地图的精度和使用价值 2、数据采集 数据的输入与采集在专题地图编制中,属性数据是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地理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在进行专题属性数据输入之前,必需按照专题地图的制图目的和要求定义要素类,就考虑图内要表示哪些内容,要素类是数据存储范畴的称谓,在数据显示范畴要素类对应地图图层,进而建立属性数据的字段、格式等设置。在 Arc GIS 中处理数据时,首先应明确数据的 类型: 点、线、面,其次是定义相应的属性,如名称、编码等,在 Arc Mao 中加载影像等数据文件,加载后就可采集所需要的信息了。数据采集时可以先采集道路中心线数据,再根据道路宽度由Arc Map 自动生成道路面类数据,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数据拓扑可以获得街区、广场、公园、绿地等面类数据。面类数据的分类可以利用影像来进行,将分类特征输入属性项中。编辑的

《新编地图学教程》期末复习

题型:填空(20*1′分)名词解释(5*4′=20′)简答及计算(6*5′=30′)论述及应用(3*10′=30′) 复习内容: 第一章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 地图的基本特征 构成地图的三大数学法则 地图的定义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地球体的三极逼近 地理坐标系统中的三种经纬度 地图投影的概念 投影变形的三个方面:角度、长度、面积适合制作中国各类地图的投影类型是:正圆锥投影 课后作业题2,5,6,7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电磁波谱的概念 航空像片的投影方式

不同比例尺高差限制的计算 四种数据处理的量表 课后作业3,4,5 第四章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的定义 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地图概括的步骤 选取的方法 运用开方根规律法计算新编地图中要素的数量课后作业4,5,8 第五章地图符号化 地图符号的功能 视觉变量 色彩三要素 雁行字列屈曲字列 第六章地图表示法 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并举例 线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并举例 一、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定性表示,定量表示

1、定性表示部分的知识点: a.视觉变量组合:一级分量是(),二级分量(),三级分量() b.定位符号法的定义: 2、定量表示部分的知识点: 1)表达地图信息的强度或排序采用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法;表达地图信息的数量差别采用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法或()法。 2)常数法、线性比率法、对数法的特点 二、线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1、定性表示部分的知识点: 视觉变量组合:定性:一级分量是(),二级分量();定量:一级分量是(),二级分量(); 本章知识点: 1、定位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法的异同 2、类型图和范围图的异同 3、分区统计图和等值区域图的异同 4、点值图和等值线图的互换 等值线的特性 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地图制作方法

一、制图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适合用于制作定向越野图的底图; 三、定向越野的场地制作一一野外勘测; 四、绘图一一OCAD软件的使用(简介)。 9. 1制图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9. 1 . 1制作定向地图涉及的知识面 ①地质地貌学一一想要正确的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地貌及其图形特点,需要知道地貌的成因; ②绘图学一一地图是由各种符号组成的,我们不能不了解他们的构成、色彩、表达方式、 绘制特点与要求; ③地图编制与印制的常识一一地图对地形(即地物与地貌)的表示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技 术艺术体系,因此,制作地图的过程就必须是一个遵循制图规律的独特的工艺流程,并采用科学的理论与先进的技术手段; ④测量学一一因为没有现成的地图完全适合于定向运动; ⑤定向运动基本常识不言而喻(一下同); ⑥国际定向运动图制图规范; ⑦各类、各级定向运动比赛的规则; ⑧定向路线设计的原理与原则; ⑨OCAD制图软件的使用; ⑩参加定向运动比赛的实际经验(这一点十分重要)。 9. 1 . 2工作性质与环境对制图人提出的要求 ? 强健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野外测图是制作定向地图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您若想从事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具有较多的经验,较强的专业能力,其实您首先必须具备的是要有“异于常人”的性格、意志、心理和体能的状态。 在定向这个行业中,在没有谁的特殊性彼得上测绘定向地图的人啦。长期孤身一人在寂 静无声的山野丛林中上上下下,兜兜转转,脑力体力经常透支。特别是不可避免的枯燥乏味、孤独寂寞,还要忍受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甚至是野生动物带来的身心压力。 假如再有时间限制(通常都由计划比赛的时间限定),时间因素就成了压力倍增器。因

地图学教学大纲

地图学教学大纲 说明 《地图学》是高等师范地理教育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任务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在学习地理专业各课程、从事地理教育和野外地理工作所必需的地图知识以及基本的编辑、绘图技能。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图的性质、特点和用途,并能正确地阅读和使用地图。 2.使学生了解常见绘图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初步形成编辑、绘制专题地图、 教学挂图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地图阅读与图上作业。 三、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 (详见表1) 附表1地图学学时分配表 四、建议使用教材: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06 五、主要参考书: 1 陆淑芬.《地图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 张立果.《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 廖克.《现代地图学》.科学出版社.2003 4 许耿.《地图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六、考试考核方式: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通过闭卷形式的笔试考试;基础实验和基本技能部分在实验过程中适时进行考核,编绘地图的基本能力通过地图的编绘实践考核。 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配置条件:地图学理论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及常规教学手段进行以讲授为主,学生的自学为中心的教学学习。实验及基本技能部分主要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技能和技巧。教学配置条件为:常用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常规测图、绘图工具:如绘图工具、求积仪等;常用测图、绘图软件:如MAPINFO、MAPGIS等类似软件等 八、实践环节及其安排:通过使用测绘仪器绘制校园地形图。 九、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了解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地图学的发展以及重要的地图作品和历史人物。 3.认识地图的特性、分类和功用。 教学重点:地图的定义、特性、作用。 教学难点:地图的特征 新知识点:地图的特征和分类 实验实习:了解实测成图的基本程序,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堂训练:读中国地图,分析该地图的特征。 课外训练:阅读中学地图册,总结3—5幅地图的特征(构成要素、分类等)课堂教学内容: §1 地图的基本概念 1.1 地图的特征和定义 1地图的特征 2 地图的定义 1.2 地图的构成要素 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四章复习题(

第四章复习题0 一、选择题 1. ( A )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和要素总量. A 地图比例尺 B 地图的用途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 数据质量 2. 一条河流长8cm, 它距两测河流的平均距离为6cm,跟据下表判断它能否入选.( B ) A 能 B 不能 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等比数列表 3. 常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的地图定量概括方法为( B ). A 图解计算法B等比数列法C回归分析法D区域指标法 4.下图为用回归分析法得到的居民点选取曲线,如果要制作一副1:100000的地形图,地面上有150个居民点,在所做的地图上应保留多少个居民点.( D ) A 30 B 60 C 90 D 120

5. 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C )方法 A 层次归类 B 数量分级 C 降维转换 D 等级合并 6.地图概括时,为表达正确的相互关系,常用( B )方法处理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7.一些有许多微小弯曲的河流,如果按比例尺机械的化简,这些弯曲将被全部删除,多弯曲河流将变成笔直的河段,反而歪曲了河流的特征,因此,必须对一些弯曲进行( A )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8.对于相同比例尺\同一主题的南方分散式居民地和北方集团式居民地的地图概括, 南方分散式居民地比北方集团式居民概括程度( B ) A 大 B 小 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9、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A )方法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二、计算题 由一张1:1万的地形图,编绘成1:25万的地形图,已知1:1万地形图上河流有100条,如果新编地图河流宽为1mm,原始地图的河流宽为2mm,河流重要程度为很重要,问在新编地图上应有几条河流?(40条)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地图概括?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2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地图概括的实施步骤

1.地图概括的实施步骤:1.分类选取(目的是使复杂无序的地图信息有序化) 2.简化(就 是显示空间数据的重特征,删除不重要的细部)3.夸张(突出重要信息,减少冗余信息) 4.符号化(其实质是数据可视化,是地图概括最终结果的体现) 2.内部结构简化方法:1.合并。合并是指合并同类地物的碎步,以反映地物的碎部,以反 映地物的主要的结构特征。2.分割分割主要应用于不太重要第五的平面图形拆分,主要用来显示器内部结构的示意型格局。 3.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水平字列,雁行字列,垂直字列,屈曲字列。 4.视觉变量主要包括:颜色(色相亮度彩度)方向形状尺寸密度网纹(排列尺寸 样式) 5.面状地图定量表示方式:1.以点状符号排列的定位图表示法 2.以线状符号构成的等值 线法 3.以面状符号构成的等值区域图法或立体等值区域图法表示。 6.地图注记可分为:地名注记(指地理要素的名称)说明注记(文字数字两种形式,主 要用来说明对象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 7.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属性或过程,用它表示抽象的概念。它是表示 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叫地图符号。 8.标准线:标准线又称“零变形线”、“基准线”。地图上没有变形的线。 9.视觉变量: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符号的基本要素,也称图形要素,在地图符号设计中正 式通过这些量的变化来表达地理现象间的差异的。是引起视觉生理现象差异的图形因素10.地图概括:依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制图区域地理特征,对地图上的各要素和内在联系 加以分析研究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1.大地水准面:海面在重力作用下是一个等位面,把这个等位面延伸通过大陆,就形成一 个封闭曲面,这个曲面叫大地水准面。 12.选择地图投影的一般原则: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 2.比例尺 3.地图内容 (要求方向正确的地图:等角投影。要求保持面积对比关系的正确:等积投影。为使时区划分表现的清楚:正轴圆柱投影。中小学的教学用图,各种变形都不太大的任意投影,如等距投影)4.出版方式 13.地图概括的制约因素:地图的用途与主题地图的比例尺制图区域的特征制图数据质量 以及制图图解限制 14.地图符号的特征1.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和视觉形象复合体2.地图符号有一定约定性3. 地图符号可以等价交换4.系统性5.具有表示成分和被表示成分6.传递性7.时空性 15.比率符号:符号尺寸与所代表的属性数值具有明确的比率关系,这种符号成为比率符号。 分为:1.绝对比率符号(符号面积与所表示事物成正比关系) 2.条件~ (函数关系) 3.连续~ (只要有一个数量,就必然有一个一定大小的符号与其对应) 4.分级(对所表 示事物数量分级,是符号的打消在一定区间内保持不变) 16.地图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作为符号,地图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在于,它既能提供 对象的信息,又能反应器空间结构。它的主要特性是 1.是空间信息和视觉形象复合体 2.有一定约定性 3.可以等价变换

电子地图的制作方案

电子地图制作方案 一、电子地图的制作目标 为满足城市车辆导航的需要,电子地图的制作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1、提供电子地图须是矢量化电子地图。矢量化电子地图虽然比传 统的栅格电子地图制作成本高,但具有无极比例尺(比例尺可 以随需求无限地放大或缩小)、信息含量高、易处理等特点, 更符合车船导航与管理的需要。 2、为保证地图精度和所需信息量,电子地图的矢量化工作要求在 比例尺为1:2万地图上进行。 3、提供电子地图要求包括主要城市街道及名称、公路、水库湖泊、 海洋、公园绿地、河流水溪、主要建筑或标志物、医院、影剧 院、学校、机关和公司等内容。 4、最终提供的电子地图数据格式须是DXF和ESRI shape。这是为 分别满足导航仪和管理系统要求而提出的。 二、电子地图制作的技术途径 1、矢量化平台的选择 经过对多种方案实验比较,确定采用美国ESRI公司的DAK作为地图数字化和编辑软件。DAK不仅具有较强的数字化功能,还可以进行地图编辑、建立拓扑关系,提供46种地图投影方式转换,具有支持ARC/INFO E00、AGF、DXF、ESRI shape等数据格式。 此外,利用DAK也可以方便以后对电子地图的修改和更新。 2、纸图的确定 根据电子地图的制作要求,选择1:2万的地图为矢量化对象。 3、其他条件的选择 制作矢量化电子地图在硬件上需要数字化仪、计算机等设备。计算机可以选择普通PC兼容机,数字化仪可选择DAK所支持的CAL

COM9100等品牌。 三、电子地图制作主要工作及步骤 1、地图控制点的选择与测定 因为购买的大比例尺地图缺少经纬度坐标和地理控制点,根据地图数字化的要求,需要首先测定一些高精度控制点。为提高控制精度,控制点的选择既要均匀,还要具有的易测点、易标定的特点。 2、地图数字化分层方案的制定 根据地图数字化的内容和地理信息处理与存储的需要,将地图分为9个图层(Coverage)。 面状图层:包括主要城市街道和公路、建筑、水库湖泊、海洋面状河流,公园绿地等。 城市区界边界层 高速路及主干道层 城市街道图层 次要街道图层 建筑物图层 水体图层 绿地公园图层 线状图层:包括河流水溪、铁路等,此外还包括一些面状图层中部分辅助线。 点状图层:包括主要建筑或标志物,主要医院、影剧院、学校、机关,主要公司等。 在以后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从以上8层中提取数据,做更多分层。 3、数字化编码方案制定 为满足电子地图在使用中显示、查询检索和定位导向的需要,在数字化过程中要对地物进行编码。 根据管理中心和车载设备对电子地图的不同要求,地图数字化采取了普遍编码的措施。对某一具体地物来说,其编码即用户标识码(User_ID)共7位,由两部分组成:前3位为属性码,后4位为识别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整理资料

第一章导论 地图的功能 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 2.地图的传递功能 3.地图的模拟功能 4.地图的认知功能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球投影 地图投影的概念 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变形 1. 性质地图投影引起变形的具体表现: 长度(距离)变形 角度(形状)变形 面积变形 2.变形椭圆:地球上一个无穷小圆——微分圆,在投影后一般会变为一个微分椭圆,利用该椭圆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这种图解方法称为变形椭圆,也称底索指线。 特别方向:变形椭圆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及经向和纬向。 3.长度比 4.角度变形 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 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 2.比例尺 3.地图内容 4.出版方式 斜分比例尺(微分比例尺)(重点掌握)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可以量取比例尺基本长度单位的1/100。读数:2.640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本影:是地物本身未被阳光直接照射到的阴暗部分的影像。 落影:是在地物背光方向上地物投射到地面的阴影在像片上的构像。

地理属性信息可通过量表系统进行描述和区分,它是制图对象分类分级的理论基础。量表系统是按从定性到定量的四级(或四类)精确度描述和区分制图对象的属性特征,由低到高依次为: 1.定名量表 2.顺序量表 3.间隔量表 4.比率量表 第四章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1.选取——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2.简化——显示空间信息的重要特征,删除次要的细部。 3.夸张——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4.符号化——将空间信息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制成各种图形。 确定选取指标的几种数量分析方法 1.图解计算法(苏霍夫) 2.开方根规律法(特普费尔) 3.等比数列法(鲍罗金) 影响(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1.地图的用途与主题 2.地图比例尺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4.制图数据质量 5.制图图解限制 第五章地图符号化 地图符号的分类 1.几何特征分类点状符号 线状符号 面状符号 体状符号 2.视觉含义分类 形象符号 抽象符号 3.比例分类 依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地图注记: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注记也是一种地图符号。 (一)名称注记名称注记包括地名、河名、山名等,其中以地名为主 (二)说明注记说明地理要素具体的属性值 (三)图幅注记指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如图名、图例说明、制图说明等。 符号与分类量表根据地图比例尺和制图目的不同,同一地物可有不同空间维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