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扎根理论第四章1-16翻译

扎根理论第四章1-16翻译

扎根理论第四章1-16翻译
扎根理论第四章1-16翻译

定性研究基础(第3版):发展扎根

理论的技术和程序

4 质性资料分析策略

贡献者:Juliet Corbin&Anselm Strauss

打印出版物日期:2008

网上酒吧。日期:

打印ISBN:9781412906449

在线ISBN:9781452230153

DOI:10.4135 / 9781452230153

打印页数:65-87

这个PDF是从中产生的。请注意,在线版分页与印刷书的分页有所不同。

10.4135/9781452230153.n4

[p. 65 ↓ ]

4 质性资料分析策略

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研究者的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知道哪些是合适的资料,形成什么是重要叙述线索的观念,以及根据研究者对生活的知识发展自己的概念工具。(布鲁默,1969,p. 40)

[p. 66 ↓ ]

介绍

分析涉及我们通常所谓的编码,提取原始资料以及将其提升到概念层次。编码是动词,而代码则是名词,它们被赋予那些来自编码的概念。我们在这个讨论中很早就强调编码不仅仅是一个解释。

它也不只是在田野笔记的页边对概念进行注释或在计算机程序中做一系列的代码。它需要运用方法与资料进行互动,例如对资料进行提问、在资料之间进行比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发掘代表资料的概念,然后再根据它们的属性和维度形成这些概念。研究者可以将编码看作是“挖掘”资料,在其外表之下挖掘以发现包含在资料之中的隐藏财富。下面是迈尔斯和休伯曼(1994)指出的编码及其与分析的关系:

对一组田野笔记进行回顾,无论是转录的或综述的笔记,并且对其意义进行仔细的剖析,同时保持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完整,这就是分析的内容。分析的这部分涉及你如何区分和结合你收集到的资料,以及你对这些信息所作的反思。(第56页)

在与资料的互动中,分析者会利用思维策略。每一位分析者都有自己的策略库——用来理解资料的使用技巧。霍华德·贝克尔将其使用的策略叫做“行业诀窍”。根据布鲁默所述,自然主义者达尔文也有他的资料分析和推理策略。布鲁默综述达尔文的观点认为:

达尔文,这个被公认为世界上记录在案的最伟大的自然主义观察家之一,指出悠闲的观察被形象所限制。他建议了两种方法来帮助打破这样的限制。一个是对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是荒谬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提升观察者的敏感性,从而以不同的和新的视角观察。另外一个建议是,记下所有的观察,除了任何奇怪的和有趣的观察,还包括那些挑战自己正在使用的概念的观察,即使其相关性还不是很清楚……(第41至42页)

本章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大量的分析策略,作者发现这些策略对于理解资料非常有用。我们将这些思维策略称作分析工具,因为无论在策略上还是目的上,我们都将其作为工具使用[p. 67↓]。

如果使用正确,这些工具不仅可以促进分析过程,当然也有助于新手分析员领悟堆积如山的资料。正如任何工具一样,这里的分析工具也要慎重地使用,而且要和编码过程中出现的分析问题相匹配。

分析工具的目的总结

分析工具对分析者的帮助表现在:

将分析者自己与技术性文献和个人经验分开,否则可能会阻碍研究者看到资料中新的可能

避免对现象思考的标准方式

促进归纳过程

不要想当然

能够澄清或揭示研究者以及参与者的假设

倾听人们正在说的和正在做的

在审查资料的时候,避免忽视“未经雕磨”的钻石

促进提问,提出能够打破传统思维的问题

能够给概念贴上丰富的概念标签并发现临时的类属

寻找分类的属性和维度

分析工具的类型

正如已经阐述的,每个分析者都有自己用来分析资料的策略库,而且还有相当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所做的质性研究的类型,例如,研究者是在做内容分析还是案例分析等等。有些研究者,如迈尔斯和休伯曼(1994),他们首先从文献中列出一系列编码,然后将这些编码和真实的资料进行比较,根据需要修改这些编码。格拉泽(1978)提出了十八个编码族群,其目的是提高研究者对资料中可能性的敏感度,从而将分析提升到理论层次。沙茨曼提出了一种分析程序(1991)他称之为“维度分析”。他认为,研究结果要讲述一个故事,研究者需要一个视角为故事从资料中选择内容,将它们凸显出来,并安排好他们的顺序。沙茨曼(1991)根据故事的解释逻辑提供了下面的“矩阵”(类似于斯特劳斯的[ 1987 ]的轴向编码概念)作为一种架构故事的手段。他的矩阵看起来像这样:

[p. 68 ↓ ]

解释范式的矩阵

(从)视角

(属于)维度-属性

(在……中)上下文(在……下)条件

(具有)结果的行动/过程

标记

由于沙茨曼与施特劳斯非常接近,他对维度的强调及对分析的看重与我们自己的分析取向非常一致。其他研究者使用不同类型的分析框架来组织或达成对资料的理解。例如,洛弗兰德等人建议分析之前先要“聚焦”。聚焦的目的是让研究者专注于研究过程。聚焦包括的策略,如为要集中研究的可能的题目而审查资料,通过提问达成对这些题目的理解,以及以引起兴趣的方式看待这些题目。当要做真正的分析时,洛弗兰德等人提供了以下一组理解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组织架构社会科学,淡化和应对焦虑、进行编码、撰写备忘录、绘制图表以及弹性思考。(想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些策略,参阅洛弗兰德等人,2006年,第119-219页。)另外一位质性研究者,戴伊(1993)提出了下面这些策略,如:“使用清单”,“转换”(如果有问题的话),“自由联想”以及为了理解资料的本质而“变换顺序思考”。

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探究资料的策略。这些是施特劳斯多年来使用的“试过的而且真实的”的策略,已经证明了他们对于分析资料的有用性。斯特劳斯所使用的许多策略与威克(1985)提出的探索工具非常类似,以激发对熟悉的研究问题的新见解。在威克提出的探索工具中,有:(a)用隐喻玩赏资料,想象极端情况,绘制图表以及查看过程;(b)通过将问题置于较大的领域并在问题领域之外进行比较来考虑情境; (c)探索假设并作出相反的假设; (d)审查主要概念(第1094页)。

虽然有许多分析策略,但是有两个比较突出,是提问和比较。这两种策略是分析的主体,我们和许多其他质性研究者都会使用。我们在本章中讨论的其他策略也很重要,但使用较少[p. 69↓]其目的是用来解决分析问题的。在本书以前的版本中,有一章专门介绍“基本操作”,其中包括提问和比较。在这第三版中,基本操作一章已经和分析工具一章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综合章节。我们将在本章讨论的分析工具包括:

使用提问

进行比较

思考一个词的各种意义

使用翻转的技术

总结个人经验

挥舞红旗

研究语言

研究表达出来的情感及引发情感的情境

寻找表示时间的语言

通过隐喻和比喻思考

寻找反面事例

“这又怎么样?”和“如果这样又如何?”

研究叙事结构以及它是如何根据时间或其他什么变量来组织的

使用提问

我们将讨论的第一个分析工具是使用提问。像布鲁默(1969)强调的那样,达尔文告诉我们,这是分析的基础。每一个研究者都希望提出好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促进新知识的发现。提问能使研究者:

深入研究

形成临时答案

跳出固有思维进行思考

熟悉自己面前的资料

提问是一种工具,从开始到最后的写作,在每一个分析阶段都是有用的。当研究者遇阻以及难以继续他们的分析时,提问能够帮助他们。在由安妮·拉莫特(Ann Lamott)所著的题为《如何写作及面对写作生活》(Bird by Bird:Some instructions on writing and life,1994)的书中,问题的使用被建议作为一种方法,从而让写作计划启动。拉莫特认为,提问可以帮助研究者突破一开始的障碍,知道从哪里开始。尽管拉莫特是在谈论写作而不是资料分析,但他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有可能产生“被阻碍”的情境,而且都有可能难以“启动”。

[p. 70 ↓ ]

分析开始时对资料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是惊天动地或聪明的。他们只需要让分析者开始对资料进行思考。假设我们正在研究配偶护理人员,我们的第一份田野笔记的第一段写道:

把我丈夫送到养老院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但是无论在身体上或感情上我都不能照顾他了。我85岁,这事变得太沉重了。但他在我把他放在那里六个月后就死了。现在我希望那时将他放在家里。

当我们看这样一个资料,像这样的资料,我们要做头脑风暴活动,这样我们就能够提出很有探索性的问题。什么“变得太沉重了”是什么意思?这个女人想告诉我们什么?关于她自己,关于她的配偶,她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关于这个关系中养老院“安置”的问题?把丈夫安置在养老院的意义何在?如果她把他留在家里

呢?那又怎样?结果会不一样?护理者的年龄如何影响安置?如果妻子年轻,她能继续照顾丈夫吗?她照顾他多久了?她获得过帮助吗?所有这些问题的目的都是要让我们思考一下一个八十五岁的女人在长期婚姻中,不得不把丈夫安置在养老院里,这意味着什么。

提出问题和思考答案可能的范围有助于我们站到他人的立场上,以便从参与者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任何回答都只是暂时的,但是他们却让我们开始从参与者以及未来可能参与研究的人的角度去思考,我们需要从资料中寻找什么。

再举一个对资料提问的例子,我们来看一个与青少年非法吸毒有关的概念。在采访一位年轻女性有关青少年吸毒问题时,她的评论是:“青少年获得毒品很容易。因为有一个方便的供应网络。”我们选择分析的概念是“方便的供应网络”。为了让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以及让我们知道下一步到哪儿去探究,我们可以对资料提出下面这些问题:谁在提供毒品?“方便的”这个词表示?方便供应网络最有可能在哪里运营?在晚会上,校园里的休息时间,学生们在校外吃午饭的时候,放学后的校园周围,还是在当地的青少年的住所?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场所”,也为我们提供了场所,从而可以进行理论抽样以及收集更多关于“供应”概念的信息。他们提供了什么毒品,向谁提供?现在,我们在“毒品类型”前插入“供应者”。

我们现在转向“如何”,一个人是如何进入这个供应网络,或者一个人如何让别人知道他做在“供应”的生意?孩子们有用来表示购买或销售毒品愿望的口头或非口头信号吗?有一个检验程序,以确定个人是否是合法使用者或销售者而不是一个警察?看到的交易形式是什么,用毒品换钱——如何使交易在隐蔽中完成?如果孩子们没有钱购买毒品,或者如果销售或吸毒时被抓,他们会怎样?如果药物在任何地方都有,那么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或者不是每个人都吸毒呢?还有一个问题是“多少量”。一次供应的量有多少,是什么样的毒品?供应是无限的吗?也就是说,一天的任何时间都可以买到药品?聚会上有足够的毒品让每个人都喝醉吗?或者目的是为了增强团体凝聚力,所以每个人只要一两口就够了?

我们并不是说,研究者必须对页面上的每一段资料提出所有这些类型的问题。以这种方式分析每一段资料是不实际的。这样看一遍田野笔记就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作为一名研究者意味着要运用常识并就什么时候对资料进行提问以及提出什么问题作出判断。资料分析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一套必须遵循的规则或程序。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直觉,而且要相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对资料提问不会花很多时间。你可以一边驾车,一边做这样的事情。它的价值在于,一旦人们开始对资料进行提问,就会想到更多的问题,让你能够进行更深入

的研究。为了避免肤浅和乏味的调查结果,深入分析是必要的。当我们对资料进行提问的时候,显而易见的是,对一个概念,如“方便的供应网络”,我们有多少是不知道的,以及我们还需要发现多少。当我们探索并提出一个概念时,它不仅仅是某些资料的“标签”,而是一个现象的一整套新的观念。

在做分析的过程中,除了什么人,什么事情,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方式,以及什么结果等问题之外,还有其他类型对思考有用的问题。例如,询

问时间问题,如频率、持续时间、速率和时间。另一类问题是空间问题:空

间有多大,哪儿,受到限制或不受限制,开放还是封闭。这种性质的问题给

我们更深刻的见解,比如孩子们在哪儿进行交易、谁出售以及那些买毒品的

人是谁,或者在校园里他们将毒品隐藏起来吗?他们在哪里卖,交易的频率

如何?一次交易的时间有多久?其他人是否能看到?你可以提出一些技术性

的问题,例如是否需要特殊的设备来销售或使用毒品。如果需要,这种设备

来自哪里?或者,你可以就信息来源问题进行提问,例如谁知道谁在使用,

销售,哪儿购买,等等。此外,人们还可以问一些有关规则、文化价值观或

道德标准的问题(如药品的纯度)。所有这些问题激发了人们对青少年和毒品

的思考,而且让我们对在该资料及未来的资料中寻找什么更加敏感。

为了强调,我们对下面这些能够对资料进行提问的问题进行了分类,但提问

并不限于这些问题。

首先,敏化问题(sensitizing questions)。这些问题引导研究者进入资料可能

指向的东西。这种问题可能这样来看待某些事情:这里出现了什么,例如问题、困难、关注点?行动涉及哪些人?他们如何界定该情境?或者该情境对

他们意味着什么?各个行动者在做什么?它们的界定和意义相同或不同吗?

他们行动的时间、方式及结果如何?对各个行动者以及各种情境相同或不同

的界定及意义是什么样的?

其次,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研究者看清过程、变化等,而且在概念之

间建立联系。这些问题可能像下面这样:一个概念与另外一个概念的关系是

什么?也就是说,它们如何在属性上以及维度上进行比较或建立联系?(见

下面理论比较部分)如果……会发生什么?事情和行动如何随着时间而发生

变化?这里更上位的结构议题是什么?以及这些事情如何进入或影响我的所

见所闻?

再次,更具实践性质的问题。这些问题为理论抽样提供方向,而且有助于形

成理论结构(即使形成理论不是你的目标)。在很多其他议题中,这些问题还

包括如下这些;哪些概念很好地被提了出来?哪些还没有?要发展我的理论,我下一步要去哪儿、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去收集资料?这样花多长时间?我提

出的理论有逻辑性吗?如果没有,逻辑上断层在什么地方?我到达饱和点了

吗?

最后,引导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引导我们访谈、观察、收集文献,以及对它

们的分析。

我们在一个研究项目中提出的问题将随着时间而改变。问题都是为了推进分析,而且是针对特定的研究提出来的。通常在研究之初,问题是开放的[p. 73↓]随着研究的进展,问题趋于变得更加聚焦和精炼。一系列采访开始时的问题可能是这样的:

你曾经服用毒品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的经历是怎样的?在以后的采

访中,同样的一般性问题仍然是相关的;然而,研究者也会想问一些关于具

体概念、属性和维度的问题的更多信息的问题。后面的问题可能类似于下面

的问题,将“容易获得”和“吸毒”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毒品“容易获得”这样的事

实如何影响你参与的“吸毒”的频率、数量和类型?

进行比较

进行比较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通常,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它都被嵌入到项目的设计中。例如,当一个社会学家对性行为进行性别比较;一名犯罪学家比较各民族之间的杀人率;或者一个人类学家对仪式或其他文化行为之间的差异进行评论,正如在他或她做研究的社会中以及那些报告的关于其他社会所表明的,他或她是在进行比较。作为分析工具,我们提供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比较。一个是持继比较,另一个是理论上的比较。我们解释下面的每一个。

持继比较。将事件与事件(如格拉泽和斯特劳斯,1967)进行比较,以便对

资料进行分类,这并不难理解。在资料分析过程中,为了寻找相似点和不同点,研究者会将资料中的每个事件与其他事件进行比较。在概念上相似的事

件被组合在一个更高层次的描述性概念下,如“飞行”,这种类型的比较对于所

有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允许研究人员区分一个类别/主题与另一个

类别和主题,以及发现该类别/主题特有的属性和维度。让我们回到对配偶护

理者的研究。在接下来的一段,我们八十五岁的女性看护者继续说:

自从我丈夫死后,我的生活显得如此空虚。你知道我们结婚65年了。那是很

长时间与人在一起生活。尽管他生病了,在疗养院,至少我知道他在那里。

现在我独自一人。我知道他是要走了,但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克服后面的孤独。

在比较本文与早期对这个老妇人的采访,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段她的采访是表达不同[p. 74↓]现象。在第一段引语中,这位女士正在处理“安置”问题,以及她对此的感受。第二,她不仅哀悼丈夫的死,而且还处理“丧偶”,婚后六十五年不得不独自生活。“安置”和“丧偶”这两个概念虽然在概念上是相关的,但他们却是不同的概念。研究者在比较两段话的时候,揭示了这些差异并将它们放在不同的编码中。在随后的访谈中,那些编码为“安置”的事件将会与其它标有“安置”的事件进行比较,从而在同一编码中寻找相似点与不同点。在编码内比较的这个目的是揭示编码的不同属性和维度。每一个事件都有可能引出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

理论的比较。在编码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研究者遇到一个事件,但他们却不知道如何鉴别其意义。换句话说,研究者不确定如何对其进行分类,或者无法根据其属性和维度定义事件。在这些时候,我们转向所谓的理论比较。做理论比较需要进一步解释。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总是以比较的方式思考,而且使用隐喻和明喻(这是一种通过让一种事物代替另外一种事物所做的一种比较)。我们使用这些方法来澄清和增进理解。例如,我们可能会说:“昨天,工作就像一个动物园,因为我们完成项目的最后期限取决于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东西,然而人们都朝四面八方跑。”工作就像一个动物园,当我们以这种方式说话时,我们试图传达的不是动物园的特征,而是一种情绪或语调。正是这种情景的属性承载着这些特征,而且这些属性超越了特定的情境。诸如“吃力的”、“忙碌”和“紧张”之类的词都是该情境的属性,而且承载着这一天情调和经验的某些东西。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在动物园,而是说某些我们认为可能与动物园日常生活有关的属性也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将给出另一个更具体的例子。出去买东西时,我们碰到两箱橙子,每一个的价格不同。为了理解为什么他们的价格不同,我们可以比较两个橙子的一些属性,如颜色、大小、形状,或许还有味道,硬度,浓度,甜度(如果提供了样本),等等。我们希望,根据这些维度或特定的属性对这两种橙子进行比较,我们会理解为什么会有价格差异,然后选择更好的橙子,这[p. 75↓]未必是单纯的价格确定。如果那些便宜的东西又干又小又没味道,它们可能就不太划算了。然而,常识性的比较并不总是像研究中所用的那样有系统性,也没有解决理论问题,例如两个橙子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或者它们在大小、形状和甜度上有怎样的不同。这反过来又使我们陷入诸如关心土壤和温度等问题,然后又转向谈判、价格控制的问题等等。第一种是一种分类方法,第二种方法要求根据其维度的属性对概念进行审查,它将我们引向深度描述、概念分析和理论发展。

简单地总结一下,在属性和维度层次上的比较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周围世界的方法。人们不会每天都在重新创造世界。相反,他们利用他们所知道的东西试图去理解他们不知道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发现了每个物体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定义了它们。例如,坐在床和沙发上。我们知道一张床可以用作沙发,反之亦然,但同时每一个物体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性,使之成为独特的物体,当我们研究概念时,我们想知道它的唯一性是什么。

我们在分析中使用理论比较的目的与我们在日常生活是一样的。当我们对资料中的事件或事件的含义感到困惑时,或者当我们想用不同的方式(一系列可能的含义)来思考事件或对象时,我们转向理论上的比较。使用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属性,这些属性又可以用来审视资料中的事件或对象。我们在进行理论比较时使用的具体事件,对象和行动可以从文献和经验中得出。注意,并不是我们用经验或文献作为资料,而是使用通过这些事件比较所获得属性和维度对我们面前的资料进行审查。正如我们不是每天都在重塑我们周围的世界一样,在分析中我们会利用我们所知道的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理论比较只是工具,它们是用来界定或达成理解。我们通过它的属性和维度来了解一些事情。如果资料中的属性是明显的,那么我们就不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就可以将它们提炼出来。然而,由于细节对“裸眼”来说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由于人类在他们理解中是会犯错误的,所以有时候人们并不认识到眼前的东西。

进行理论比较的机制非常简单。我们从我们自己的生活或可能类似的文学中拿出一段与我们正在研究的现象相似的经历,然后就其属性和维度开始思考它。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因为经历的具体特征之间存在相关,而是这些特征的概念与理解有关。例如,假设研究者正在采访一名护士,并听到以下情况:“晚上独自工作时,我更愿意和另一位有经验的护士一起工作。当我和一位没有经验的护士一起工作时,我最终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量。”要理解“经验”的含义,我们可以用生活中或文献里那些的事情或与”经验“和“缺乏经验”有关的事情来做一个理论比较。

既然“经验”和“没有经验的”这些概念是这里的兴趣点,我们可以从能够显示有经验和没有经验区别的任何领域或情境进行我们的比较,比如驾驶或房屋装修。在进行理论比较时,我们仍然将事件与事件进行比较,但在这里我们是从我们自己的经验运用这些事件。我们正在研究经验和缺乏经验的属性和维度,以确定是否有适用于司机或房屋油漆工的属性或维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见解,以理解护士跟我们所讲的。这些来自“外面”情境的属性和维度将不会应用到资料中,而是让我们知道要在资料中查找什么,从而使我们对之前可能忽略的内容敏感。缺乏经验的房屋画家或司机可能具有谨慎,犹豫不决,

经常寻求指导,害怕偏离常规,容易犯错误,不确定或害怕自己,害怕危险的行为等等的特性。现在,对于“缺乏经验”的属性可以有一些了解,我们可以查看资料,看是否有这些属性,从而更具体地理解护士在发表评论时的含义。

这个工具的意义在于它促使研究者在属性和维度级别上思考,而不仅仅是在具体特性或原始材料上思考。如果我们继续我们对新手护士的研究,我们可以进行提问或者做观察,使我们对经验和缺乏经验的概念有更具体的定义。我们想通过观察,对我们的研究进行三角检验。在这里,我们可以观察经验丰富和缺乏经验的护士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和处理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在危机情况下,或在工作过度时进行理论抽样。关于理论抽样的更多信息见第7章。

有时在进行理论比较时,我们使用相似的情况作为比较的基础。有时我们使用我们称之为“远比较。”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学习社会学家[p. 77↓]E. C.休斯例(1971)的例子,他喜欢做这样引人注目的和有时令人震惊的比较,如对精神病学家和妓女之间的工作。两者都属于职业,有客户,收取报酬,正如他所说,“小心不要在个人上变得与顾客过分投入,顾客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私密性的问题”(第316页)。

理论比较的产生有助于使研究者脱离描述案例具体特性的阶段,例如这个特别的花园非常漂亮,能更抽象地思考各种园林的共性和不同之处。困扰定性研究初学者的一个困难是,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精确”事实上,或者严格遵循“程序”,在这样做时,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无用功,这些时间他们应该在理论上对资料进行思考。

再举一个例子,当我们出去买一匹马的时候,问题不在于一匹马的牙齿有多少。而最重要的是牙的属性(号码、尺寸、体型,是否有溃疡,粉红的牙龈)告诉我们关于这匹马的健康状态和将要与其在下一场比赛中进行对抗的其他的马的健康状态做比较,当然,如果赢得赌注是我们的目标,那么我们就想知道更多关于马的事情,比如和它同类的马相比,它跑得有多快。

无论什么时候需要这种技术,持继的还是理论上的比较都可以在整个分析中使用。随着分析的进行,需要比较的基础趋于更加复杂和抽象。

比较方法使用总结

能帮助研究者把握那些从其他方式看起来可能晦涩的事件的意义

能让人研究者对存在于资料中但由于研究者缺乏敏感性而仍然保持晦涩的可

能属性和维度敏感起来

在推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访谈或观察提供建议

帮助研究者更快地从描述层次推进到抽象层次

通过直接将分析带到更加抽象的层次来抵制专注于单个案例的趋势

促使研究者审视他们自己以及参与者的基本假设、偏见、视角

促使研究者审视研究发现,有时要限定或改变最初的解释

使得研究者更有可能发现变量以及普遍的模式

确保对资料分析持有一种更加流动和创造性的立场

有助于连接和压缩类属

一个词语的多种意义

第三个分析策略是思考一个词的各种含义。在访谈过程中,我们经常认为我们知道回答者所说的是什么。然后,当我们回到家里,仔细地看一看访谈时,我们发现也许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所说的内容。甚至我们的参与者也不知道有意识地在陈述中所暗示的一切。在一个词或语句中有许多不同层次的意义和不同的含义,尤其是如果说话者的意思模糊不清的话。接受某人对自己对所说内容的解释还存在其他问题,即在不仔细探究所有可能含义的情况下赋予意义。

当我们谈论探索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意义时,我们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应该在文档中的每一个词上使用这个策略。研究人员必须有选择性地选择哪些词花费时间,并只探究那些要进一步分析的词语。有时单词的意思在上下文中是显而易见的。有时并不那么明显。或者,可能有这样的担心:我们想当然的解释并不是这个词或短语的唯一含义,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但我们无法掌握它。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是时候坐下来考虑可能包含在一个词或短语中的所有可能的含义。换句话说,它这里需要我们对意义进行头脑风暴,甚至包括最牵强的可能性,然后放弃那些不可能的与资料不相关的意义。

从技术上讲,分析单词,短语或句子包括快速浏览文档,或至少好几页,然后将重点放在一个单词或短语上,因为它重要而且在分析上看有趣,触动了分析者。然后,分析者开始列出想到的单词的所有可能含义。考虑到这个列表,分析者可以转向文献,寻找意义的事件或词汇。例如,举一个青少年谈到吸毒问题时提到的一个词组,即青少年把吸毒叫做“挑战成人的立场”。“挑战”一词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含义。由于我们的受访者没有具体说明她的意思,我们必须猜测她的意图。“挑战”可能意味着不同意父母的理解,要求[p. 79 ↓ ]父母要重新思考或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作出自己来判断的独立思考的声明,它是一种反叛的形式,一种学习有关自我或关于吸毒的东西,一种逃避父母

权威的方式,一种确定自己是谁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是可能的解释。分析者

通过在资料中寻找线索来辨别哪种解释是最准确的,例如,将资料从头看到尾,寻找线索,以确定哪些可能的含义在访谈的其余框架内中展现出来。我

们可能会发现,当我们根据资料进行审查时,我们在头脑风暴中遇到的可能

意义,没有哪个会逃过审查。但是,至少我们有一些想法可以排除。

使用翻转的技术

翻转的技术包括“从里向外”或“从上而下”来变换概念,从而获得不同的视角来审查一个短语或单词。换句话说,一个人看一个概念相反的或极端的情况,从而发现它的重要属性。为了使用另一个适合属于青少年和吸毒的概念,让我们看看“接近”这个词,我们的受访者将其描述为“容易”。为了更好地理解“容易”接近指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提出相反的问题:如果接近是“困难的”,青少年吸毒会发生什么,即如果一个人不得不长途跋涉才能获得毒品,问很多人,或在获得药品前通过一定的测试?那情况会怎么样?“很难接近”是否会影响青少年吸毒的数量或类型?一旦我们想清楚“很难接近”的意思,那么我们可以带着更多的问题回到我们的访谈,就吸毒的数量、类型和频率询问“很容易”接近的意思。继续使用这个例子,如果你对“很难接近”进行思考,人们可能会得出结论:可能会有更少的地方能够买到毒品,他们在聚会上可能很少有机会获得毒品,或者毒品可能更贵。回到“容易接近”,人们可能会寻找诸如他们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接近、成本和购买地点等属性。

这提出了其他重要的问题:如果“容易接近”让青少年吸毒变得更容易,为什么并非所有的青少年都吸毒?是什么使得某些青少年利用了易于获取的优势,而另一些则没有?有些青少年更冒险,更叛逆,更好奇,或更容易受到同伴压力?因此在资料收集期间这些问题使得研究者顺着概念线索进一步进行抽样。另一种方法是将青少年吸毒反过来,看转青少年“不吸毒”,以了解可能提供的见解。然后,研究者可以访问那些没有吸过毒品的青少年,并将他们的访谈与那些总是这样做的人进行比较[p. 80↓]不是考虑具体的访谈本身,而是从概念,属性和维度的事件来进行比较。

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初探

英语翻译学论文-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初探 一、引言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16年出生,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纽马克认为翻译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1]。说它是科学,因为翻译是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具有很严格的标准,比如一些科技术语、成语、度量单位或部分社交用语已经有了特定的翻译模式;翻译又是艺术,因为在很多场合要求译者进行选择判断,不能墨守陈规,否则只能反映表层意思,触及不到深层的含义。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1981年,在《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1)中,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1]两个重要的翻译策略,成为西方翻译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尽管已经年已耄耋,纽马克仍然笔耕不辍,不断发表学术成果。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翻译理论。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探析,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二、文本功能及其分类 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他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号召功能(vocativefunction)。 (一)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讲话人、作者。语言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讲话人或作者运用这些话语表情达意,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纽马克认为,从翻译的目的看,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1、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2、权威性言论,主要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说及文件等,法律法规文献,公认的权威人物撰写的科学、哲学和学术著作。这些文本的权威性来自其作者的地位或可靠性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虽然这样的文本大多不具有言外之意,但往往带有其作者个人特征的"印记";3、自传、散文及个人信函。当这些文本是作者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当读者背景模糊时,便属于表达型文本。 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要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以原作者为核心,既要忠实原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原作者的语言风格。在这类文本的翻译中,译者不仅不容许对原文进行修饰和修正,而且必须尽可能以词、短语和分句作为基本翻译单位。 (二)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是外在的语境、话题的事实或语言之外的因素等。典型的信息型文本涉及百科知识,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如教材、技术报告、报纸或杂志文章、学术论文、备忘录或会议记录等。信息型文本由于强调"真实性",通常用不带个人特色的现代语言写成。因此,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译者在语言应用上,可以不以原作为标准,而以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顺易懂,必要时还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正。与表达型文本相比,译者有更大的自由度,比如当原文表达含糊、混乱或不确切时,译者有责任进行修改,以对目的语读者负责。鉴于此,翻译信息型文本为主的对外交流材料时,可以不受原文结构的束缚,打乱原文的叙述顺序,采用自由的方式,以原文信息加以充实。这种场合,由于许多信息资料通过翻译得以进一步整理,有时译者翻译的文本反而好于原文[3]。 (三)号召功能(vocative function)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翻译理论在现代尤其是20世纪50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熟知翻译理论对我们的翻译实践和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会有重要的帮助和价值。鉴此,这里将简单介绍西方的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研究可以粗略地分成五个部分: 1.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2.语言学中心阶段 3.系统翻译理论 4.文化研究的面面观 5.翻译的哲学理论 6.综合性学科翻译研究 一.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背景知识 20世纪以前的漫长时间里,翻译理论建立在语文学基础之上,许多哲学家,语 文学家,作家和诗人研究的重心是如何翻译经典文学作品。 1.核心 A、直译与意译的交锋 B、忠实,精神和真理的定义 2.代表人物 A. 西赛罗 他坚持他是以演说家而不是以解释者来翻译的。他倡导意译 B.哲罗姆 他采取意译而不是直译的翻译方法 C.多雷 他提出了翻译五原则 D.约翰德莱顿 提出了翻译三分法:逐字对译,活译,拟作 E.亚历山大泰特勒 在他的文《翻译的三原则》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原则 F. 马丁路德 通过翻译将精英通俗化 G.施莱尔马赫 提倡保留原作的原味 H.弗朗西斯纽曼 强调原作的异味 I. 马修阿诺德 提倡透明的翻译方法

二.语言学中心阶段 背景知识 在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了普遍语言学理论,既为语言学提供了基础,也促使了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的建立。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布卢姆菲尔德的结构语言学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都为翻译理论家进行语言学方向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基础。 主要理论1:对等和等效(1950s-1960s) 1.代表人物 (1)罗曼雅各布逊 A.描写了翻译的三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B.提出语际翻译指用一种语言替换另一种语言种的整个信息 C.强调对等的差异性 (2)尤金奈达 A.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B.提出著名的读者反应理论 C.他的理论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 (3)皮特纽马克 A.提出语义对等和交际对等 (4)韦内科勒 A.区分了对应和对等 B.描写了五种对等:外延意义,隐含意义,文本规则,语用及形式对 等 主要理论2:翻译级转换理论(1950s-1970s) 1.翻译级转换:将原语翻译到目的语过程中发生的语言方面的小改变。 2.代表人物 (1)韦内和达贝尔 在韦内和达贝尔的模型(1958)中,他们定义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 俩种翻译策略 (2)凯特福特 A.区分了形式对应和文本对等 B.考虑了俩种级转换: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 主要理论3:功能理论(1970s-1980s,起源德国) 1、代表人物 (1)凯瑟琳莱斯 A.强调文本层次上的对等,将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联系 起来。 B.总结了四种文本:信息,表达,使动,和视听媒体文本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 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 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 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 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 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 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 Peter Newmark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Guided Reading Peter Newmark (1916) is an accomplished translation scholar as well as an experienced translator. He has translated a number of books and articles and published extaensively on translation. His publications on translation includ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About Translation(1983),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段落翻译(1985),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翻译教程(1988), and More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1993). In his wo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Newmark proposes two types of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语义翻译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交际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focuses primarily upon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wherea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focuses essentially upon the comprehension and response of receptors. This distinction results from his disapproval of Nida's assumption假定,假设,设想;假装;承担,担任that all translating is communicating, and the overriding最主要的,最优先的principle of any translation is to achieve "equivalent effect". For Newmark, the success of equivalent effect is "illusory", and that "the conflict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é, Franco Aixelā J avi 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将西方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比较简洁地概括了西方译论的整体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他又从类型上对翻译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理论派等八个派别进行了逐一论证,分析和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包括:20世纪以前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如俄国翻译的文艺学派、前苏联翻译的文艺学派,以及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交际理论与奈达和威尔斯、德国功能派与诺德、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可和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研究学派则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描写学派与图里、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的阐释学派包括两种翻译途径与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阐释学理解观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包括“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夫、“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与韦努蒂。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包括翻译培训班的理论基础与理查兹、细节翻译理论与庞德、翻译的矛盾观与威尔。法国释意理论派则包括释意理论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翻译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表现在三大模式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杰罗姆(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 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就应该研究它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既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西方翻译领域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又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一、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类型 纽马克把翻译分为四类 1、交际翻译 翻译交际中,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 2、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语境含义; 3、直译 在直译中原文本的基本意义被译过来目标文本虽合乎目标语的句法结构,但意思是孤立的,没有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 4、死译 在死译中,源文本所有词语的基本意思得到了翻译,但目标文本既不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句法也不合乎目标语要求就连词序也是按照源语文本排列的。 二、纽马克根据语言的三大功能 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传信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他认为各类作品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原文的语义内容上, 应采取“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方法, 译文要尽可能接近

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以保持其语义内容,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上, 应采取“交流翻译”的方法, 译文更倾向于译入语的语言形式,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纽马克对“交流翻译”的定义是: “交流翻译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正 确地传达原作的文中意义, 使其内容与语言都可以很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这种翻译可以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 更好地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 使译文流畅、自然、简洁、明了, 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这样的译文必然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用严复的话说, 就可以“言之有文,行之弥远”, 合乎“雅”的要求了。 纽马克谈理论, 最重视与实践的结合。他说“任何理论如果不是产生于翻译实践中的间题, 那就毫无意义, 毫无生命力。”所以, 我们有必要通过翻译实践中的实例来 证实这三家理论的一致性。试举例如下: eg.1 If she did, she need not coin her smiles so lavishly; flash her glances so unremittingly; manufacturing airs so elaborate graces so multitudinous. 译1,如果她真做了, 她就不需要这样浪费地铸造她的微笑, 这样不懈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国外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钟 钰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笔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功能派翻译理论。1.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雷斯(K atharina Reiss )、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 )、贾斯塔?赫滋?曼塔利(Justa H olz Manttari )。雷斯首先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 ssibilities and L 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当时,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雷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 )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 2postheory )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 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除了目的法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coher 2ence rule )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 )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 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 的理解决定。而曼塔利比威密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2.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实质在以上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主要人物和目的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派将目的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也体现在功能派对翻译概念的定义和对翻译实质的阐释中。 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 )和翻译(translation )是两个不同概念。翻译行为这个概念是由曼塔利提出的。功能派赋予行为(action )以特殊的涵义:行为具有目的性。功能派沿用了学者莱特(G eory Henrik Von Wright )对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行为也可被称为相互行为(interaction )。曼塔利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而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具体一点说,翻译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交际性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或两者兼有)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如果说翻译行为指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可做的工作,那么翻译就是他转换文本时所做的工作。例如,一名译者建议他的德国顾客不要把寄给新加坡一家小公司的信翻译成英文,而是译成中文,因为该译者知道新加坡虽然是个双语国家,但小公司里的人不一定熟识英文。他的行为属于翻译行为,而当他具体把这封信转换成中文时,他的行为就称为翻译。 7 4《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C hines e T r anslato rs Jo u rnal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一、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类型 纽马克把翻译分为四类 1、交际翻译 翻译交际中,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 2、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语境含义; 3、直译 在直译中原文本的基本意义被译过来目标文本虽合乎目标语的句法结构,但意思是孤立的,没有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 4、死译 在死译中,源文本所有词语的基本意思得到了翻译,但目标文本既不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句法也不合乎目标语要求就连词序也是按照源语文本排列的。 二、纽马克根据语言的三大功能 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传信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他认为各类作品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原文的语义内容上, 应采取“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方法, 译文要尽可能接近 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以保持其语义内容,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读者 的理解和反应上, 应采取“交流翻译”的方法, 译文更倾向于译入语 的语言形式,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纽马克对“ 交流翻译”的 定义是:

“交流翻译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正 确地传达原作的文中意义, 使其内容与语言都可以很容易地为读者 所接受和理解。”(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这种翻译可以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 更好地发挥译文语言的优 势, 使译文流畅、自然、简洁、明了, 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这样的译文必然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用严复的话说, 就可以“ 言 之有文,行之弥远” , 合乎“ 雅”的要求了。 纽马克谈理论, 最重视与实践的结合。他说“ 任何理论如果不是产 生于翻译实践中的间题, 那就毫无意义, 毫无生命力。” 所以, 我们 有必要通过翻译实践中的实例来 证实这三家理论的一致性。试举例如下: eg.1 If she did, she need not coin her smiles so lavishly; flash her glances so unremittingly; manufacturing airs so elaborate graces so multitudinous. 译1,如果她真做了, 她就不需要这样浪费地铸造她的微笑, 这样不懈 地闪耀她的眼光, 制造这样精致的气派, 这样众多的文雅。 译2,如果她当真爱他的话, 她就用不着这样过分地装出笑容, 不断地送她的媚眼,费尽心计装腔作势, 摆出许多文雅的姿态。 译3,如果她当真爱他的话, 她就根本用不着这样满面堆笑, 滥送秋波, 煞费苦心地故作姿态, 装出许多斯文模样。 从以上例子, 我们可以看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Tytler等,而Barnard,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功能派翻译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 一·主要观点: 1.理想的翻译应该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 2·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应遵循“语内连贯法则”(the intratextual coherence rule)和“语际连贯法则”(the intertextual coherence rule),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入语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有时称作“忠实法则”(the fidelity rule)。 3·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 将翻译分为工具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和纪实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工具翻译的目的是在译语文化中实现新的交际功能,而纪实翻译是对作者和源语文本的读者之间的交际所做的记录 二·代表人物,代表作及突出观点: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functional approach),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对等关系。这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也被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值得强调的是她的这种理论观仍是建立在以原文作为中心的“等值”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指的是寻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2. 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 赖斯的学生费米尔则进一步打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费米尔根据行为理论提出翻译(包括口译、笔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并且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一般共性——这是一种受特定背景影响的有目的的活动。费米尔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

2008 年6 月 第10 卷/ 第6 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J un. 2008 Vol. 10 No. 6 收稿日期:2008 - 02 - 16 作者简介:陈凯(1978 - ) , 女, 河北保定人, 助教,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张建辉(1980 - ) , 男, 河北保定人,助教,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 陈凯, 张建辉 (保定学院, 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彼得·纽马克撰写了多部翻译理论著作,将翻译文本类型进行分类,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的概念,同时他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扩充———提出了关联翻译法,为国内外译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为繁荣译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 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413X(2008) 06 - 0142 - 03 彼得·纽马克,英国当代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其翻译理论简明扼要,短小精悍,与奈达的卷帙浩繁 相得益彰。和奈达一样,纽马克运用现代语言学来 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他认为译论“源于比 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 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同时,他承认 语言的平等性和可译性,认为翻译既是科学,也是艺 术和技巧,针对不同种类的文本,译者要采用不同的 翻译方法,力图使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 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1 ] 。下面本文 将就其主要的译论观点进行简析,以求对纽马克的 翻译理论有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文本类型分类 在纽马克看来,翻译就是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 不能离开文本。因此,纽马克根据Buhler 的语言功 能理论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范畴:表达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 (一) 表达型文本 在表达型文本中,如文学作品、私人信件、自传 和散文等,其核心思想是表情达意,作者独特的语言 形式和内容应同等重要。因此,这样的文本强调原 作者的权威,不会去考虑读者的反应。典型的表达 型文本包括:1. 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长篇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 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

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的认识比较模糊。而语言学派以语言的规律性、整体性、深层结构等给翻译研究带来了理性思维。 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语言学研究更具独立学科的性质。翻译研究对等值的讨论不再拘泥于内容和功能,还考虑到文学翻译中的形式和文学性,进而发展为解决多层次、多类型的语际转换问题。但是,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不能触及翻译的文本层面,虽然在语言学翻译的理论中也提到过文化层面的翻译应注意的事项,但只是片面的、不系统的。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从古至今,无论阐释学怎样发展,他都围绕语言展开,或研究语言文本,或用语言理解文本等。翻译也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思想,重现原文意义。从这一层面上讲翻译与阐释学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functional approach),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对等关系。这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也被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值得强调的是她的这种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