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皮革制品检测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

皮革制品检测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

皮革制品检测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

皮革制品检测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

我国皮革业要谋求发展,除了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们不断开发新工艺,研发新产品外,提高成品的检测能力也十分重要。皮革和合成革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下面列举了主要化学品的危害。

据了解,2015年5月1日欧盟发布了301/2014号法规,将与皮肤接触的皮革物品及含皮革零件的物品六价铬限量从1000mg/kg提升到3mg/kg,不符要求的产品不得在欧盟生产和销售。

皮革中本身并不含六价铬,在皮革糅制工艺中,需要添加三价铬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与皮革中的胶原蛋白发生交联反应,增加了皮革的尺寸稳定性、抗机械性能和耐热性。但如果原料质量、加工工艺不过关,在皮革存储、使用过程中,三价铬就可能会转变为六价铬。

六价铬为吞入和吸入性极毒物,可通过消化、呼吸道、皮肤及黏膜侵入人体。人体皮肤接触六价铬可能导致过敏,产生皮炎和湿疹;眼部接触六价铬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现象;吸入和食入六价铬会引发胃、肝、肾功能损坏,严重可致癌,更可能导致遗传基因缺陷。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保证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性 纺织品的安全主要包括制品所用面料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所用材料是否卫生,产品的结构和附件是否安全和牢固等。主要有: ——甲醛:含过量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对呼吸道黏膜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 ——PH值:人的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物质,以防止疾病的侵入,因此纺织品上的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对皮肤最为有益。如果PH值过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 ——异味:一些挥发性物质,特别是一些奇特气味的物质表示有过量的化学药剂残留在纺织品上。 ——禁用偶氮染料: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会还原出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这些染料被皮肤吸收后,在人体的正常代谢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活化作用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色牢度:染色牢度不佳时,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诱发癌症或引起过敏。有的纺织晶和服装遇水、遇摩擦就会发生掉色的情况。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以控制纺织品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提升纺织产品的质量,保证人们的基本安全健康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的一部适用于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的通用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品、装饰用品等,对纺织产品中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异味和禁用偶氮染料项目提出A类、B类和C类

三档指标进行控制,其中婴幼儿用品要求符合A类指标,内衣、衬衣、袜子、床单等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符合B类指标,外套、毛衣、床罩等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符合C类指标。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渤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不仅对食品和药品直接入口类产品的安全性严格监控,也对危险性较小的纺织品和服装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关注,强制引导生产者制造安全的纺织品,并倡导消费者转向对纺织产品安全性和环保性的注重;标志着我们的纺织标准更进一步地与国际接轨,由注重产品的耐用质量和外观质量转向安全质量,提高了行业的生态生产意识。 广大的纺织企业和经营单位积极执行GB18401—2003,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纺织产品。再加上近两年国家对纺织产品有害物质的严格监控,有效地控制了不良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和进口,对规范市场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有着显著的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纺织产品在安全性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对各类纺织产品质量的抽查监督结果,可以说商场销售的纺织产品能够让人放心穿着,甲醛含量基本上都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禁用的偶氮染料也很少有检出,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穿着和使用纺织品和服装产品。 消费者在选购纺织品时,首先看产品上有无符合性说明,标明“婴幼儿用品”、(GBl8401)A类、B类或C类字样的产品应该是符合国家基本安全标准要求的。专业的检验人员在进行纺织品异味检测时是靠嗅的。消费者在选购纺织品和服装时,应该首先闻一下产品是否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味、香味等气味。尤其是一些香味毛巾、香味手帕等,要避免购买。内衣,尤其是婴幼儿用品,量买那些素色、小面积印花图案的产品,所用染料、涂料越少越好,尽量不要买印花摸起来较硬的纺织品。内衣以及婴幼儿服装,穿之前最

纺织品检验论文

纺织品检验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纺织品检验 班级:工分 0921 姓名:苗林娟 学号: 2009444115

生态纺织品及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叙述了目前国内外生态纺织品的发展情况,以生态纺织品印染行业为实例阐述了生态纺织品的“清洁生产”,并探讨了生态纺织品研究开发的方向与趋势。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清洁生产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将主导世界纺织品和服装消费的新潮流。绿色壁垒将成为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中新的贸易保护网。我国纺织企业要想在未来世界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实施绿色管理的步伐,实施绿色管理进行生态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成为纺织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课题。 1、生态纺织品的定义 有关生态纺织品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从完整意义上看应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含义:①原来资源的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②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③在使用过程中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不会受到损害; ④废弃以后能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或不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在国际上,关于生态纺织品的认定标准,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欧洲的“ECO—LABEL”为代表的全生态概念。依据该标准,生态纺织品所用纤维在生长或生产过程中应未受污染,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生态纺织品所用的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或可利用的废弃物,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生态纺织品在失去使用价值后可回收再利用或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消化;生态纺织品应当对人体无害,甚至具有某些保健功能,即所谓的广义生态纺织品的概念。由于这一标准相当严格,目前完整意义上的生态纺织品寥寥无几,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纺织品进行开发探索的追求。另一种是以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欧洲国家的l3个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0EKO—TEX)为代表的有限生态概念。认为生态纺织品的最终目标是在使用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主张对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进行合理限定并建立相应的品质监控体系,即所谓的狭义生态纺织品的概念。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幻灯片1 食品有害物质的检测 思考题: 1、有害物质的概念? 2、农药的检测方法?ELISA的原理? 3、常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幻灯片2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正常食用含有该物质的食品时会对人体的组织器官或生理机能或精神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者致畸、致癌危害的物质。 生物性有害物质:微生物、害虫及其代谢物。 化学性有害物:DDT、重金属、氯丙醇等。 物理性有害物:石子、动物排泄物等。 可能在种植、加工、流通中进入食品。 幻灯片3 一、食品中药物残留及检测 1、农药及检测 主要为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农药。 有机氯农药的特点:脂溶性,挥发性小,高残留,高富集,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相继禁用,但分解慢,所以纳入监测范围。 有机磷农药的特点:脂溶性,易被酶及微生物降解,遇碱分解破坏(但敌百虫遇碱成毒性较大的敌敌畏),低残留。 幻灯片4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脂溶性,主要是抑制生物体内乙酰胆碱酶和羧酸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和羧酸酯积累,影响神经传导而致死。 菊酯类农药:仿生合成的杀虫剂,脂溶性,碱性条件下易分解,药力强,用量少,对人畜较安全,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污染小,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之由兴奋、痉挛到麻痹而死亡。 除虫菊 幻灯片5 农药的检测主要根据其脂溶性特点,因此采用非极性溶剂提取,根据其挥发或半挥发特点用GC(Gas Chromatograph)分析,只有为数不多的农药品种采用HPLC分析。 2、兽药及检测 抗菌、抗虫及激素类药物。 检测方法主要有HPLC或结合MS(Mass Spectrometry)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幻灯片6 (1)ELISA原理 基于抗原与抗体反应的原理,而通过酶对底物的反应来显示这种结合。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保证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性 纺织品的安全主要包括制品所用面料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所用材料是否卫生,产品的结构和附件是否安全和牢固等。主要有: ——甲醛:含过量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对呼吸道黏膜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 ——PH值:人的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物质,以防止疾病的侵入,因此纺织品上的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对皮肤最为有益。如果PH值过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 ——异味:一些挥发性物质,特别是一些奇特气味的物质表示有过量的化学药剂残留在纺织品上。 ——禁用偶氮染料: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会还原出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这些染料被皮肤吸收后,在人体的正常代谢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活化作用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色牢度:染色牢度不佳时,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诱发癌症或引起过敏。有的纺织晶和服装遇水、遇摩擦就会发生掉色的情况。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以控制纺织品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提升纺织产品的质量,保证人们的基本安全健康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的一部适用于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的通用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品、装饰用品等,对纺织产品中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异味和禁用偶氮染料项目提出A类、B类和C类三档指标进行控制,其中婴幼儿用品要求符合A类指标,内衣、衬衣、袜子、床单等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符合B类指标,外套、毛衣、床罩等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符合C类指标。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渤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不仅对食品和药品直接入口类产品的安全性严格监控,也对危险性较小的纺织品和服装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关注,强制引导生产者制造安全的纺织品,并倡导消费者转向对纺织产品安全性和环保性的注重;标志着我们的纺织标准更进一步地与国际接轨,由注重产品的耐用质量和外观质量转向安全质量,提高了行业的生态生产意识。 广大的纺织企业和经营单位积极执行GB18401—2003,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纺织产品。再加上近两年国家对纺织产品有害物质的严格监控,有效地控制了不良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和进口,对规范市场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有着显著的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纺织产品在安全性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对各类纺织产品质量的抽查监督结果,可以说商场销售的纺织产品能够让人放心穿着,甲醛含量基本上都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禁用的偶氮染料也很少有检出,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穿着和使用纺织品和服装产品。 消费者在选购纺织品时,首先看产品上有无符合性说明,标明“婴幼儿用品”、(GBl8401)A 类、B类或C类字样的产品应该是符合国家基本安全标准要求的。专业的检验人员在进行纺织品异味检测时是靠嗅的。消费者在选购纺织品和服装时,应该首先闻一下产品是否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味、香味等气味。尤其是一些香味毛巾、香味手帕等,要避免购买。内衣,尤其是婴幼儿用品,量买那些素色、小面积印花图案的产品,所用染料、涂料越少越好,尽量不要买印花摸起来较硬的纺织品。内衣以及婴幼儿服装,穿之前最好洗一洗,检查一下童装的扣子是否牢固。 还有更多的测试项目供客户选择…….”

水产食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综述

水产品中常见污染物质及其检测方法的 研究 1、前言 水产品加工是指以海水、淡水产的鱼类、贝类、虾蟹类等水产品为主体,加工制造成各类食品、饲料和工业、医药等用品。我国是水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渔业是农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因此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国民健康消费的基础。目前我国水产品中存在的污染主要是:①微生物污染,主要是水产品自身所携带的病原菌和寄生虫;②化学有机物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如滥用药物、饲料以及污水排放等;③物理污染,主要是指一些重金属离子之类的。 2、污染介绍 2.1微生物污染 水产品的微生物污染可分为一次性污染和二次性污染。一次性污染是指鱼虾贝类遭受自然界微生物感染发病,从而导致鱼虾贝类自身的污染。二次性污染是指来自自然环境污染,其中包括鱼虾贝类捕获后的污染,二次污染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 2.1.1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也是我国沿海食物中毒和夏季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河流弧菌是一种嗜盐菌,广泛存在于河流或出水中,抵抗力较强,是世界围海水鱼类和贝类养殖的主要威胁之一,是引起鲍鱼死亡的主要病原菌。 霍乱弧菌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自 1817 年以来,已发生过 7 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创伤弧菌是人和动物共患病的重要致病菌,在医学界和鱼病学界都广为重视。按寄主围和生化反应类型可划分为生物 1 型和生物 2 型两个生物型。2.1.2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主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之一,在我国,以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动物性食品是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鱼贝虾类水产品是其中之一。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十大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252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十大技术正式样本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I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I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ItiPle Perspectives.

文件编号:TP-AR-L4252(示范文本) 编制: 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十大技术正 式样本 使用注恿: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正确检测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发生化学事故后尚难断定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查明毒物的种类就更有意义。根据《简氏核生化防护年鉴》20xx年版提供的资料,目前国际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检测总结起来有以下十种技术,即: 电离/离子迁移谱技术离子迁移谱技术使用的检 测器是一种典型的连续工作的检测器,它使用一只空气泵从环境中采样,采集的污染物通过离子化检测器中的一微弱电场并被离子化。气态毒物的电离在大气

为了减少检测中的干扰,在制造仪器时使用气相色谱技术中的火焰光度检测器就会大大降低误报的发生。 红外光谱学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测定在特定波长范围内(4000'200厘米)样品吸收红外光的强度。红外吸收谱带的波长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每个分子均具有独特的红外光谱。通过红外光谱可以解析分子结构的特征峰,从而检测出未知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有两种红外光谱技术被运用到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中,一是光声红外光谱学技术。光声红外检测器是利用光声效应监测和测定有毒有害物质的蒸气,当一种气体吸收到红外辐射时,会引起温度升高,由此引起气体膨胀。如果调节红外辐射的强度,样品会膨胀和收缩。如设计有音频,可使用麦克风传输声音信号。光声红外气体检测器使用不同的过滤器,选择性地传输被监控的有毒有害物质吸收的特定光波长,用比较大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纺织品中含有有害染料、可萃取重金属、游离甲醛、含氯酚、含氯有机载体、杀虫剂、挥发性物质和特殊气味、有机锡化物等有害物质和不合格的pH值和色牢度指标对人体的危害。 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是指人们在穿着和使用纺织品的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可能对人体危害的物质,这些危害物质对人体的有害性可能并不像食品或药品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很长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主要的有害物质有以下几种: 一、有害染料 1.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即禁用偶氮染料。研究表明,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还原出某些对人体或动物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事实上,偶氮染料本身并无致癌性,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合成染料品种约有2000种,其中约70%是以偶氮为基础的,而涉嫌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品种(包括某些颜料和非偶氮染料)仅约210种。此外,某些染料从化学结构上看不存在致癌芳香胺,但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残余或杂质和副产物的分离不完善也可被检测出存在致癌芳香胺。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纺织品中的染料可能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这些染料在人体的正常代谢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的结构,引起人体的病变和诱发癌症。 2.致癌染料。致癌染料是指未经还原等化学变化即能诱发人体癌变的染料,目前已知的致癌染料有11种,但列入生态纺织品监控范围的仅为7种,致癌染料在纺织品上绝对禁用。 3.急性毒性染料。这类染料对人危害很大,当人体内的累积达一定量时,能

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对人体或动物的半致死量LD50<100mg/kg的急性毒性染料有:碱性黄21、碱性红12、碱性紫16、碱性兰3、碱性兰7、碱性兰81、碱性橙156、碱性橙165、直接橙62、冰染色基20、冰染色基24、冰染色基41、Ingrain兰2:2等。 4.环境激素。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极其有害的化学物质。它会严重扰乱人体和动物的内分泌,使内分泌系统发生异常,所以也称内分泌扰乱物质;它们还会与激素受体发生结合作用,导致血液中的激素减少,或使精巢萎缩,使人类遗传和野生动物的繁殖等能力发生变异等。 5.致敏染料。过敏染料是指对皮肤有过敏和刺激性的染料。这些染料从织物泳移到皮肤上容易引发人体过敏。 二、可萃取重金属 某些重金属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浓度过高会对人体有害。而且重金属对人体的累积毒性也相当严重,一旦被人体过量吸收便会在肝、骨骼、肾、心及脑部积蓄,积累到某一程度时,便会对健康造成无法逆转的巨大损害,贡等重金属还会严重损坏人的神经系统。重金属的危害对儿童尤为严重,因为儿童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远高于成人。 纺织品中的重金属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天然植物纤维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或空气中吸收;使用金属络合染料;印染加工中使用的助剂中的重金属等。金属络合染料的使用是纺织品中重金属的重要来源。事实上,纺织品可能含有的重金属绝大部分处于非游离状态,对人体无害。所谓可萃取重金属是通过模仿人体皮肤表面环境,以人工酸性汗液对样品进行萃取,萃取下来的重金属,可采用原子

第10章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及风险评估和管理

第十章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及风险评估和管理 第一节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制定的意义与现状 一、限量标准制定的意义 在国际上,食品安全不仅是涉及技术问题,而且还影响到政治和经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0)以及国际动物流行病组织(0IE)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国际贸易中的食品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也采取了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意义在于: 1.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性 虽然对食品安全性并无统一定义,但按照现有的普遍认识和理解,食品的安全性应该是:食品中不应含有任何可能损害或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导致消费者产生急性、慢性或其他特殊毒性危害,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wHO对食品安全的最新解释为“对食品按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不管哪一种表述,其关键是如何对危害的理解和解释。如哪些物质有毒、有害以及对“不应”、“不能”含有和“不超过”这些措辞的把握和界定。这就需要严密的毒理学试验,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制定安全限值,进一步根据被制定物质在食品中的实际残留量和随食物摄人情况制定限量标准,从而保证食用的安全性。 2。国家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依据 食品中的危害物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各国都制定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加以约束。在行使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时,从技术层面上必须要有相应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值作为界定和管理的依据。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安全限量标准的制定,就是为了便于安全质量问题的仲裁以及依法监督管理。 3.食品安全生产的基础 食品生产过程包括种养殖、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多个环节,涉及农业、环保、工业、卫生、商业等诸多领域,各个环节存在各种安全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危害因素均可导致终产品的安全危害。所以,食品安全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各个环节按照质量安全标准控制则是食品安全生产的基础。 4.食品贸易的基本条件 中国加入wT0后,农产品及食品将参与广泛的国际贸易,面临着大进大出的挑战。一方面国外大批农产品将大量走进国门,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形成冲击;另一方面,中国的水果、蔬菜、畜牧品、水产品等将大量出口,这一方面带来极好的市场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国际贸易中,许多国家和地区常常从各自利益出发,以标准的形式筑起各种技术壁垒,限制进口产品的入境。特别是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已成为农产品走出国门的又一道门槛,由标准频频引发的农产品出口受阻,越来越成为中国农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拦路虎。因此,为了满足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参与国际竞争,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有相应的与国际接轨质量标准,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已成为食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条件。 二、限量标准的内容 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等。 1.农药残留 各地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农药种类和品种不尽相同,主要种类有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菊酯类农药,以及近年来逐渐增加的生物类农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具体品种多达百余种左右,常见的也有50余种。国际标准以及发达国家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标准所规定的种类也都在100种以上。如美国规定的苹果中农药残留标准中包括

世界范围对纺织品测试的要求

世界范围对纺织品测试的要求 一、欧盟对纺织品的要求 1.健康与安全法规 (1)建筑用纺织品须在结合、装配、应用或安置时符合:机械的耐用和稳定;安全防火;卫生、健康和环境保护;使用安全;防噪音保护;节约能源与热量保持这六个方面的条件才能投放市场。 (2)家用纺织品除须符合一定的健康标准外,在安全性方面要具有相当的阻燃性能。譬如爱尔兰和英国便禁止床垫使用聚氨酯合成的泡沫塑料,原因是阻燃性能不佳。 (3)服装方面的国家安全法规涉及儿童和妇女睡衣的阻燃性能。延迟燃烧试验是儿童睡衣一个必不可少的要求,妇女睡衣必须贴?quot;延迟燃烧"或"远离火源"字样的标签。 (4)有关纺织品服装用品化学药剂使用量、残留量及禁用药品种类规定 甲醛。织物上的游离甲醛会导致人体呼吸道发炎、引起头痛、软弱无力、体温变化、感觉障碍、排汗不规则、脉搏加快、皮炎、皮肤过敏等症状。日本、美国等的服装环保标准都对甲醒项目指标作出明确限制。日本规定:进口幼儿服装不得含有甲醒,进口成人内衣、睡衣、袜子的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ppm,成人外衣甲醒含量不得超过300ppm。 偶氮染料。偶氮染料在印染合成过程中所剩余的某些芳香胺中间体具有致癌作用。德国最先颁布禁止生产和使用以联苯胺为代表的20种致癌芳香胺及可分解出这些芳香胺的染料的法令。进口商不得进口用这些染料加工的与人体接触的纺织品。随后,这一法令也被欧盟其它国家所使用。 有害重金属。纺织品服装上能残留的重金属有镍、铬、钴、汞、砷、镉等。这些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印染工艺中使用的部分染料、氧化剂和催化剂及服装的扣子、拉链等金属附件。服装中重金属含量过多,不仅会减弱人体免疫功能、诱发癌症、还可能引起慢性中毒、伤害人的中枢神经。1999年欧盟对进口纺织品进行规定:禁止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使用含镍在每平方厘米0.5毫克以上与人体接触的附件,如扣子、拉链、装饰品等金属物。 五氯苯酚。其是一种防腐剂。可用于棉纤维和羊毛的储运,又可用于印花浆增稠剂,其毒性可致癌。纺织品漂洗时使用五氯苯酚排出的废水会污染环境。德国法律规定禁止生产和使用五氯苯酚,服装和皮革制品中该物质的限量为5ppm;有的国家要求该物质的检出率为0。 2.绿色生态标签 欧盟纺织品市场所采用的环保生态标签制作依据通常选择相关要素来评价,主要有禁止规定、限量规定、牢度等级、主要评价指标等几种形式,其共同点是必须保证那些采用环保生态标签的纺织品是已经检验且不含有害物质,并标示所采纳的环保标准,而且都以各种醒目的符号和图案来引人注目,以求达到广为人知。例如

六、壁纸中有害物质检测

壁纸中有害物质检测 一、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1. 1 基本原理 (在37±2)℃下,用(0.07±0.005)mol/L稀盐酸将试样中的可溶性重金属元素萃取出来,用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或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2.2 仪器与试剂 2.2.1 仪器 (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铅、镉、铬空心阴极灯,并装有通入空气和乙炔的燃烧器。 (2)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汞空心阴极灯,并能与氢化物发生器配套使用。 (3)pH计:精确到±0.2pH。 (4)搅拌器:转速(1000±10)r/min。 (5)天平:精度0.001g。 (6)烘箱。 (7)酸度计:精度为±0.2pH单位。 (8)滤膜器:孔径0.45um。 (9)容量瓶:25 mL、50 mL、100 mL。 (10)移液管:1 mL 、2 mL、5 mL、10 mL、25 m L。 2.2.2 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水均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要求。 (1)盐酸溶液:(2±0.1)mol/L 。 (2)盐酸溶液:(0.07±0.005)mol/L。 (3)标准溶液的配制 ①单标配制 ·12HO),溶于少量煮沸过的水中,Ba(1mg/mL):称取1.7787g氯化钡(BaCl 2 移入1L容量瓶中,用煮沸过的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Se(1mg/mL):第一种方法:称取1.000g硒,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10mL水和10mL浓硝酸,在水浴上加热溶解,滴加几滴硝酸,完全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第二种方法:称取0.1405g二氧化硒,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Pb(1mg/mL):称取1.000g金属铅,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30mL硝酸(1

食品中有害成分

食品的有害成分 选择题: 1.河豚毒素对紫外线和阳光有强的抵抗能力,经紫外线照射_(48)_h后,其毒性无变化。 2.当人食用了金龟豆后,由于金龟豆中的今可豆氨酸与_(胱氨酸)_结构相似,干扰了其 在体内的代谢而使人得今龟豆病。 3.消费者如食入过量的有害糖苷类,体内糖及_(钙)的运转受影响。 4.有毒糖苷的酶促产物具有(致甲状腺肿)作用。 5.消费者食入高剂量的有害糖苷类,使__(碘)_____失活。 6.河豚毒素是豚毒鱼类的一种神经毒素,一般家庭的烹调加热河豚鱼毒素_(几乎无)_ 变化,是食用河豚鱼中毒的主要原因。 7.青霉素是(一元酸),可与钾、钠、钙、镁等金属形成盐类。 8.当植物源食品中草酸及植酸含量较高时,一些_(必需的矿质元素)生物活性就会损失。 9.苯并芘是由__(5)_____个苯环组成的多环芳烃。 10.蛋白酶抑制剂的_(半胱氨酸)_____含量特别高。 11.丙烯酰胺为_(结构简单的小分子)_____化合物。 12.食物过敏原是指能引起免疫反应的食物抗原分子,几乎所有的食物过敏原都含有(蛋白 质)。 13.小麦过敏患者对小麦过敏主要是由于在小肠黏膜上,缺乏分解(面筋)蛋白质的特殊酶。

14.食用菜豆前不能完全破坏有毒糖苷及相关的酶活性,它们在人体内会产生游离的(硫氰 酸盐)。 15.凝集素能可逆结合特异性_(单糖或寡糖)(书本的)。(单糖或双糖,网络课程的) 16.多酚类对蛋白质及酶有配合沉淀作用,与蛋白质的相互结合反应主要通过(疏水作用) 氢键作用。 17.植酸具有_(12)_个可解离的酸质子,可以与大多数的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 18.当植酸与蛋白质或与Ca2+、Mg2+结合时,通常生成__(水)_溶性的化合物。 19.豆类制品加热不够,会引起中毒,与豆类含有大量的__(凝集素)___有一定的关系。 20.皂苷毒性是指皂苷类成分有_(溶血)__作用。 21.亚硝酸盐中毒时,应用__(美蓝)___解毒 22.河豚鱼含毒素最多的部位是_(卵巢和肝)_。 23.毒覃中毒的常见原因是__(误食)_。 2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 25.以下食物中毒最为常见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判断: 1.所有凝集素在湿热处理时均被破坏,在干热处理时则不被破坏。因此可以采取加热处理、 热水抽提等措施去毒。T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十大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25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 的十大技术正式样本

快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十大技术 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正确检测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 中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发生化学事故后尚难 断定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查明毒物的种类就更有意 义。根据《简氏核生化防护年鉴》20xx年版提供的 资料,目前国际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检测总 结起来有以下十种技术,即: 电离/离子迁移谱技术离子迁移谱技术使用的检 测器是一种典型的连续工作的检测器,它使用一只空 气泵从环境中采样,采集的污染物通过离子化检测器 中的一微弱电场并被离子化。气态毒物的电离在大气

压条件下即可实现。使用质子迁离法、电荷迁离法、离解电荷迁离法或负离子反应如离子迁离谱法等,几乎所有的有毒有害物质都能被离子化。 火焰光度法检测技术该技术是基于氢火焰燃烧原理,火焰能够分解存在于空气中的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含有磷和硫的有毒有害物质各自产生氢磷氧(HPO)和元素硫。在提高火焰温度时,磷和硫发散出特殊波长的光,通过较理想的过滤器来传递这种光,磷和硫发散出的光传送到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产生一个类似物质的电信号,这个电信号与空气中所含的磷和硫化合物的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只要是含磷和硫的化合物都可用火焰光度法进行检测。火焰光度法非常灵敏,因此允许仪器直接对环境空气采样分析。但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环境空气中只要有磷和硫存在,就会产生干扰出现误报现象。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常用检测技术比较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常用检测技术比较 纺织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纺织品中重金属超标后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企业一定要注意对纺织品中重金属进行认真地检测,同时研究更精准的仪器检测含量。在本文中,笔者介绍了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成分组成和危害性,并详细阐述了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 标签: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一、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成分组成和危害性 (一)甲醛 甲醛可以与纤维发生结合提高了纤维的弹性,从而提高纺织品的抗皱能力和抗缩性,但是,甲醛是有毒性的,对人的身体造成很大威胁,而且可能使人更容易癌变,因为它会对人体细胞有毒副作用,产生游离态的甲醛,对人体皮肤和内脏都是很大的损伤。 (二)重金属 在纺织品的生产中,很多生产环节都很容易引入重金属,一小部分来自于纺织植物从土壤里吸收,大部分来自于生产加工中对纺织品添加助剂和染料(如固色剂、催化剂、阻燃剂、金属络合染料等),这些重金属主要有Sb(锑)、As(砷)、Pb(铅)、Cd(镉)、Cu(铜)、Cr(铬)、Ni(镍),这些物质必须在生产加工中去除干净,否则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损伤,并且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限定重金属的来源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微量的金属元素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但是,超过一定量后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巨大损伤。因此,生产纺织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有害物质的检测并寻找精确的检测技术。 二、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 (一)甲醛的检测 (1)水萃取法检测甲醛。这种方法能够检查出处于游动状态的甲醛含量,由于操作简单,原理容易理解,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甲醛检测方法,研究总结出:可以对检测的首期加以处理,并进行积极改进,如果通过碘量法与PH滴定仪,能够提高检测速度,保证甲醛检测的精准性。 (2)氣相色谱检测其中散发的甲醛。现阶段,对纺织品内部所散发的甲醛进行检测的方法为:乙酰丙酮比色法。但它的效果不清晰,而且不便于操作,由于各种纺织品种类繁多、批次繁杂,而且含有过多的甲醛———这些特征都对这一检测方法提出了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为选择2,4-DNP当作衍生剂,以及含毒较低的环乙烷当作萃取物,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甲醛的残余物质,克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习题答案

第11章食品中的有害成分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硫代氰酸;异硫氰酸;过硫氰酸 2 水;异硫氰酸酯;远高 3 配基;配糖体;有机酸;甾体皂素;三萜类皂素 4 冷血;高等 5 细菌;真菌;蛇毒;昆虫毒 6 微囊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念珠藻属 7 生物;四氢嘌呤;四氢嘌呤8 赤潮;西加;刺尾鱼;鹦嘴鱼 9 脂溶性;聚醚;大环内酯10 氨基环醇;环己醇;糖苷键;氨基糖;中性糖 11 对位硝基苯基;丙二醇;二氯乙酰氨基12 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 13 尿道结石;必需的矿质元素14 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酚酸类 15 有毒成分;有害成分;抗营养素16 内源性有毒;外源性;新产生的 17 单糖;氨基酸;低级脂肪酸;无抗原活性18 卵清;伴清;卵黏 19 部分凝集素;全凝集素;嵌合凝集素;超凝集素20 海葵;芋螺;蓝藻 二、选择题 1A;2C;3C;4D;5B;6A;7C;8D;9A;10C;11B;12C;13C;14C;15B;16A;17B;18A;19D;20A 三、名词解释 1 过敏源 过敏源是指存在于食品中可以引发人体对食品过敏的免疫反应的物质。 2 有害糖苷类 有害糖苷类又称生氰配糖体类,它是由葡萄糖、鼠李糖等为配基所结合的一类具有药理性能或有毒性能的各种糖苷类化合物。 3 外源凝集素 外源凝集素又称植物性血细胞凝集素,是一类可使红细胞凝集的非免疫来源的多价糖结合蛋白或蛋白质,能选择性凝集人血中红细胞。 4 皂素 皂素是一类结构较为复杂的成分,由皂苷和糖、糖醛酸或其他有机酸所组成。大多数的皂素是白色无定型的粉末,味苦而辛辣,难溶于非极性溶剂,易溶于含水的极性溶剂。 5 有害成分 指这类成分含量超标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6 二恶英 二恶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缩写为PCDD/Fs。 7 食品中兽药残留 食品中兽药残留是指既包括原药,也包括原药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另外,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内源大分子共价结合产物称为结合残留。 8 消化酶抑制剂 消化酶抑制剂主要有胰蛋白酶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和α-淀粉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又常常合称为蛋白酶抑制剂。 9 有毒成分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常用检测技术比较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常用检测技术比较 发表时间:2019-11-14T11:39:20.81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2期作者:吴小波[导读] 在经济的蓬勃发展下,轻工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作为轻工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纺织工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提高了对纺织品检测的要求。 摘要:在经济的蓬勃发展下,轻工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作为轻工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纺织工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提高了对纺织品检测的要求。近年来在纺织品检测过程中出现并应用了许多先进的化学试剂与检测设备,大幅度提高了检测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与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害物质在纺织品中的危害性与成分组成,分析了检测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常用技术,并提出了加强纺织品检验技术的有效措施,希望能给业界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为我国轻工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纺织品;有害物质;常用检测技术;纺织工业;检测设备;化学试剂 前言:现阶段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在国际上出入境时有严格的限量要求,在纺织品检测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比,我国起步较晚,虽然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但检测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技术仍有待完善,大多技术专利都还被发达国家掌控着。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逐渐颁布了一些检测标准与技术,缩小了与国际纺织品检测技术水平的距离,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于具体实施过程中,已成为当今业界人士热议的一个重点话题。 1.有害物质在纺织品中的危害性与成分组成 1.1重金属 很多生产环节在纺织品生产中都容易引入重金属,而纺织品添加的染料与助剂就是重金属的大部分来源,剩下的则是纺织植物从土地里所吸收,这些重金属主要包括镍、铬、铜、镉、铅、砷、锑,为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损伤人们的身体,必须在生产加工中将这些物质去除干净。由此可见,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限定是至关重要的。 1.2甲醛 纤维与甲醛结合对纤维弹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以此来提升纺织品的抗缩性和抗皱能力,但是甲醛会严重威胁到人体的健康,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可能会导致人发生癌变,因为它会产生游离态的甲醛,对人体细胞有毒副作用,所以,会严重损伤到人体的内脏和皮肤。 2.检测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常用技术 2.1检测甲醛 (1)22PC可见分光光度计,2号玻璃漏斗式滤器,水浴振荡器、移液管及量筒、容易瓶、电子天秤、烧瓶等就是主要试验的检测仪器; (2)试验原理:在水浴锅中放试样,将其温度保持在40度,到达规定时间后,在412nm的波长下,萃取其液用乙酰丙酮显色,实现分光光度计测定显色液的甲醛吸光度,对照相关甲醛的标准曲线,最终将纺织品样品中甲醛含量进行科学的算出; (3)以下为具体的试验检测流程:在250mL的具塞三角瓶内放入称取的1g试验样品,在此瓶内加入100mL水,盖好盖子保存好,并进行震荡萃取,过滤后放入另一个三角瓶中。在一个试管中吸取5mL过滤液及5mL的纳氏试剂,在水浴锅中放入试管,让其进行显色,随后了取出显色的试管,让其在常温下冷却,在此过程中,应重点注意避开光。然后使用相同体积的乙酰丙酮及蒸馏水进行空白对照,可应用10mm吸光池测定其吸光度,从而完成对分光光度计412nm波长的测定。 2.2检测重金属 (1)材料设备在检测重金属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别为纺织品样品、磷酸、无水乙醇、柠檬酸钠、冰乙酸、尿素、硫酸镍、氯化钠; (2)在对纺织品试样进行抽取时,所选取的纺织品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大小为25mm2,并将其混匀,作为实验试样,最佳为4g,并将其放入150mL的三角烧瓶中。将40mL酸性汗液滴入在入有4g试样的三角烧瓶中,保证其以全面浸湿纤维进行检测,并在10分钟后的超声波中进行振荡萃取,将其放置一定时间后,过滤样液等待试样;对8mL的样液分别取两份,一份加入0.4mL水及曲拉通溶液,作为空白参比溶液;在25mL比色管中放入另一份,加入0.4mL环己二酮二肟溶液以及2.5mL曲拉通溶液,将其摇匀放置五分钟; (3)所检测纺织品中的镍含量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 2.3检测化合物 (1)在实际工作中,气相色谱主要是对混合物通过吸附性、分离极性以及应用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它的流动相主要是应用气体,因为就传输速度而言,气相样品较快,所以,气相色谱法有分离效率高、速度快等特点,可以使样品在瞬间移动和固定中达到平衡; (2)在现阶段中,气相色谱检测已经广泛应用在了各个领域,是许多有机化合物常规监测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速度及灵敏度等方面,气相色谱检测方法都非常高,并且应用范围较广,检测限低,同时,在试验成本及设备价格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3)灵敏度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上较高,按照实际情况,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可选择不同的离子源,如离子肼、APCI、ESI、APPI等。在挥发性化合物测定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能测定高分子量化合物、测定热不稳定化合物以及极性化合物。 3加强纺织品检验技术的有效措施 3.1对检测技术标准体系进行完善 为了在国际充分认可我国纺织品的检测标准,建议我国纺织品应向着国际化进一步推进与发展,向世界检测标准看齐,实现我国现有的检测标准及检测工作与国际接轨,制定科学的检测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纺织品检测机构。但是现阶段我国单独完成具有一定难度,因为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所以,应积极寻求和一些发达国家合作,从而提升自身纺织品检测能力,对我国纺织品检测机构和检测标准进行有效的建立和健全,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纺织品安全标准及检测方法的探讨

我国纺织品安全标准及检测方法的探讨 徐正林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104)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纺织品的安全性,全面梳理分析了我国涉及纺织品安全的标准、指标及其检测方法,并将现行纺织品检测方法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纺织品;安全;标准;检测 Research on the safety standardsand test methods of textiles in China Xuzheng-li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Abstract:The safety of textiles is mainly discussedin this paper. safety standards,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relate to textiles in China are analyzed. Then there are contrasts from China to international and foreigncountries of the test methodstandards, followed will differenc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s well as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Keywords: textile , safety , standard , test method 1 前言 近年来,健康、环保、安全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全球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的浪潮下,纺织品和服装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纺织和服装产品遭遇国外绿色壁垒的主要原因。纺织品对人体是否存在危害,是人们除药品和食品外研究的又一重点课题。因此,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消费品安全检测方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选择了纺织品作为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以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着重探讨我国纺织品安全标准及检测方法的有关问题。 2 纺织品及其安全性 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HGB18401-2010) ,纺织产品是指"以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经纺、织、染等加工工艺或再经缝制、复合等工艺制成的产品,如:纱线、织物及其制成品"。[l]纺织品的安全不同于电器或食品、药品的安全,一般不会有致命的危险。但是纺织品从纤维原料的种植和制造,纤维的前处理,纺纱织造,到印染后整理,甚至成品缝制和整理包装,这一系列的工艺过程中,每一步都有可能产生对环境、对生产者和使用者不利的有害因素。这些就构成了纺织品的安全问题。例如:棉、麻、丝等天然纤维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会用到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各种农药。这些农药会部分被纤维吸收,即使经过后整理仍有部分残留在最终产品上。又如:甲醒可作为反应剂提高印染助剂在纺织品中的耐久性。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印染助剂中,但这些助剂自身游离及释放的甲醒可造成织物中甲醒超量,对人体产生危害。再如:在染色过程中某些含氯化合物,如:三氯苯、二氯甲苯虽是高效的染色载体,但过量的残留却对人体有害。此外,纺织品缝制过程中可能有断针残留,可能对人体产生物理伤害;低龄儿童服装的绳带有使儿童绊倒、窒息等风险。纺织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关注。我国服装企业因纺织品安全问题在国际贸易中纠纷频发,每年因此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纺织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