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人体暴露比吸收率(SAR)测量标准方法.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人体暴露比吸收率(SAR)测量标准方法.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人体暴露比吸收率(SAR)测量标准方法.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人体暴露比吸收率(SAR)测量标准方法.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人体暴露比吸收率(SAR)测量标准方法

A1 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SAR测试设备、扫描系统和移动电话夹具组成。

A1.1 通用要求

用一个可以自动定位的微型探针测试在人体模型内电场的分布。该分布代表人体头部暴露于移动电话时产生的电磁场分布。从测试的电场值可以计算出SAR的分布和最大SAR平均值。

测试应该满足下列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15-30℃,测试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不超过±2℃。

·移动电话不和当地的移动通信网建立联系。

·避免环境电磁场对SAR测试值的影响。

·避免环境反射对SAR测试值的影响(例如地板、定位器等)。

系统应该按照有关要求每年至少校准一次。

A1.2 人体模型(壳体和液体)

A1.2.1 一般要求

人体模型的物理特性(尺寸和形状)应该类似人的头和颈。人体模型的材料应该和头部具有相类似的电介质特性。为了能够进行场强扫描,头和颈的外形模型内部应含有液体,充当液体容器的模型应圆滑,模型中不包括模型手。

A1.2.2 人体模型的外形和尺寸

人体模型外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的耳朵模拟了人在使用移动电话时所压成的扁平状。

图1.A 图1.B

图1人体模型

用于SAR测试的人体模型称为SAM。

用于本标准的人体模型内表面(SAM_in)和外表面(SAM_out)的3D-CAD文件可以在公布的CD-ROM找到,包括3D-IGES和DXF。

A1.2.3 人体模型壳体

人体模型外壳应由低损耗、低介电常数的物质制成:tan(δ)≤0.05,ε≤5。人体模型外壳的厚度在CAD文件中有定义,误差在±0.2mm(移动电话接触头部的地方)。

人体模型的参考点:

探针的定位应由人体模型上的三维坐标点决定。点R1、R2和R3用于校准定位系统,其余三点,嘴(M)、左耳(LE)和/或右耳(RE)(最大声学耦合处)用于移动电话在人体模型上的定位(见图2)。

这些点在CAD文件中定义。

A1.2.4 液体物质特性

填充在人体模型内的液体物质的电介质特性应满足下式:

εr=46.52–0.006f(MHz)+1.59×10-6f(MHz)2–1.40×10-10f(MHz)3 (5.1)

σ(S/m)=0.8054+0.00015f(MHz)+4.12×10-8f(MHz)2+2.87×10-11f(MHz)3 (5.2)

表1:液体物质的电介质特性

在进行SAR计算时应使用实际测试的液体的电介质特性,而不是用公式5.1和5.2及表1的理论值。

A1.3 SAR测试设备特性

测试设备应该以系统为单位进行校准。探针应和放大器、测试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一起校准。测试设备应该在每种“人体组织模拟液”和规定的操作频率、温度下进行校准。

最小的测量下限应低于0.02W/kg,最大的测量上限应大于100W/kg。SAR从0.02到

100W/kg范围内的线性应在±0.5dB之内,各向同性应在±1dB之内,灵敏度、线性、各向同性应在“人体组织模拟液”中测定,并且应规定响应时间。

为了满足以上特性,电场探针中每一个感应体的长度应不超过5mm,包括外壳在内不超过8mm。如果被测量的信号是脉冲信号,例如TDMA帧,SAR测量设备(RMS检波)的积分和平均时间应足以使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偏差在±5%内。

A1.4 扫描系统特性

A 1.4.1 一般要求

为了评估SAR的空间三维分布,扫描系统应能够使固定其上的探针在人体模型的整个被照射区域进行扫描。扫描系统的机械结构不得影响SAR测量。

A1.4.2 技术要求

精度:探针尖端在整个测量区域的定位精度应小于±0.2mm。

抽样分辨率:抽样分辨率是系统能够进行测量的最小步长,抽样分辨率应为1 mm 或更小。

A1.5 移动电话夹具特性

移动电话夹具应能够按2.1.4节的要求将移动电话进行定位,倾斜角度的误差容限为±1°。移动电话夹具应由低损耗、低介电常数的材料制成,即:tan(δ)≤0.05,ε≤5。

A1.6 其它设备

A1.6.1 液体电介质特性的测量

“人体组织”模拟液电介质特性的测量应在相关的频率和温度下进行。

A2 SAR评估协议

A2.1 测量准备

A2.1.1 一般准备

液体电介质的测量应在SAR测量之前进行,且与进行SAR测量时的温度相同,温度差异的容限为±2°C。测得的“相对介电常数”和导电率应符合1.2.4节针对特定频率规定的值,差异容限为±5%。

人体模型中应填充“人体组织模拟液”。人体模型内和耳道垂直方向的“人体组织模拟液”深度至少为15cm。测量前液体应小心搅拌,液体中不应有气泡。

扫描系统的坐标系应与人体模型的坐标系对齐,偏差容限为±0.2mm。

A2.1.2 简单性能检查

如果以上任何一个参数有变化,测量前都应进行简单性能验证和噪声电平检查。

简单性能检查的目的是证实系统是否在要求的参数范围内工作。简单性能检查是通过简单的重复性测试以确保在一致性测试时系统准确无误地工作。简单性能检查是为了检查系统在短时间内可能的漂移和错误。

例如:

·液体参数的变化,例如水的蒸发作用以及温度的改变等,

·部件失效,

·部件指标漂移,

·在硬件布置中操作员出错,或软件参数设置错误,

·系统中不利的条件,例如RF干扰等。

简单性能验证使用一个偶极子作辐射源来测量10g平均的SAR值。简单性能检查所采用的部件和步骤和一致性测试中的一样,简单性能检查应在一致性测量之前进性,测量结果应在目标值的±10%内。目标值应由系统自身决定,例如系统验证之后。简单性能检查应在移动电话每个发射频段的中心频点进行。

A2.1.3 被测移动电话的准备

被测移动电话应该用其内部的发射机,天线、电池和附件应是厂商规定的标准配置。测量前电池应该充满电,并且测试中没有任何外部连接。

移动电话发射功率和频率(射频信道)应由内部测试程序控制,或用适当的设备(基站模拟器)控制。移动电话应该用系统允许的最大峰值输出功率发射。如果用无线链路,基站模拟器的输出应该接一根天线。天线距离移动电话至少50cm。基站模拟器天线馈入点的信号应比移动电话的输出功率至少低30dB。

A2.1.4 移动电话对于人体模型的位置

移动电话应该置于人体模型脸颊处进行测试,还应在移动电话倾斜时进行测试。

脸颊位置的定义:

a)调整移动电话位置使穿过其耳机中心的水平线和其垂直中心线组成的平面平行于人体模型的竖直(sagittal)侧面(“初始位置”见图2)。保持此位置,平移调整移动电话,使其垂直中心线落入以耳和嘴参考点(M、RE 和LE)构成的参考平面,并使RE和LE构成的直线穿过耳机中心。

b) 保持LE–RE线垂直穿过耳机中心,沿着LE–RE线将移动电话移近人体模型,直至与人体模型的耳朵接触。保持保持移动电话在参考平面内,同时保持移动电话贴住耳朵,移动移动电话的底部直到其前面的任一点接触到人体模型的脸颊或直到移动电话无法贴住耳朵。

倾斜位置的定义:

a) 将移动电话放在上述的脸颊位置;

b) 保持移动电话在参考平面内,同时保持移动电话贴住耳朵,将移动电话底部向外移动偏离嘴部15°或直到移动电话无法贴住耳朵。

图2移动电话及人体模型上参考点、参考面和初始位置的定义

图3移动电话在人体模型左侧的“脸颊”和“倾斜”位置

A2.2 需要完成的测试

将被测移动电话分别置于人体头部模型的左侧和右侧进行测试,测试中被测移动电话工作在其发射频段的中心频率上。每一侧需要测试2.1.4节所述的两个位置。在对发射频段的低端和高端频率进行测试时,应该用可以产生最大SAR平均值的配置进行。如果移动电话有可伸缩天线,则所有上述测试必须在天线拉出和缩回两种状态下分别测试。对多频段、多制式移动电话所有上述测试必须在每一个频段、制式相应的最大峰值功率下进行测试。

图4需要进行测试的框图(略)

A2.3 测试过程

对于2.2节描述的各种测试条件,应分别采用以下测试过程。

a)在人体模型内表面10mm范围内的某一点测量局部SAR值,该测量点应当靠近耳朵部位。

b)持续步骤a的测试3分钟,验证该点SAR值的变化在±5%的范围内,以确保移动电话本身的电子线路指标没有漂移。

c)测量人体模型内SAR分布。空间步长应小于20mm,如果用表面扫描,则探针几何中心和人体模型内表面的距离应小于8mm,并保持恒定(误差在±5mm内)。如果用体积扫描,则扫描的体积应尽可能接近人体模型内表面(小于8mm),步长应小于或等于5mm。扫描深度应达到25mm,然后进行步骤f。

d)从扫描的SAR分布图,找到最大SAR值的位置。并找到超过最大SAR值50%的局部SAR值的位置。

e)以小于5mm的步长,30mm×30mm×25mm的最小体积测量SAR值,分离的网格测试点应集中在SAR最大值处。

f)使用插值法和外推法,在质量平均所需的空间分辨率下来确定局部SAR值。

g)重复在步骤a中在起始测试点的测试,如果在步骤b中的最终测试值和步骤a中的测试值相差大于±5%,则用充满电的电池重新进行测试,或者将漂移值计入不确定度评估里。

A2.4 “后处理”

A2.4.1 插值

如果测量网格不足以细到满足在给定的质量上计算SAR平均值的要求,则测量点之间进行插值计算。

A2.4.2 外推

一般用的场强探头包含3个彼此靠近的正交偶极子,这些偶极子都嵌在保护套管中,测量点的位置离探头顶部有几毫米,这个位置偏差应在指明已测SAR值的空间位置时加以考虑。

A2.4.3 平均体积的定义

平均体积应该是一个包含10g等效组织液体的立方体,立方体的大小取决于等效组织液体的密度。为了和液体电介质特性的定义一致,1000kg/m3的密度代表头部组织的密度而不是人体模型中液体的密度。

如果立方体和人体模型表面相交,则应调整立方体直到3个顶角接触到人体模型表面或一个表面在其中心点与人体模型表面相切。最接近人体模型表面的立方体表面应该修改成适合人体模型表面的形状,多出的体积应在立方体的背面减掉。

A2.4.4 寻找最大值

在具有局部最大SAR值的点附近,应在人体模型内表面移动立方体。一个具有局部最大

SAR值的立方体不应在所扫描体积的边缘。如果此情况发生,应移动扫描立方体重新进行测量。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EMC|电磁辐射|电磁屏蔽|ESD|静电|防雷|电磁兼容技术|安全与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电磁兼容原理|电磁屏蔽|EMC China|EMC|EMI|RF|ESD|防雷|静电|电磁波-中国电磁兼容论坛(https://www.sodocs.net/doc/112430709.html,/forum/index.asp)

-- 『IT电磁兼容论坛』(https://www.sodocs.net/doc/112430709.html,/forum/list.asp?boardid=9)

---- [转帖]让我们一起认识手机辐射(https://www.sodocs.net/doc/112430709.html,/forum/dispbbs.asp?boardid=9&id=3281)

-- 作者:seagullrun

-- 发布时间:2004-1-15 15:42:44

-- [转帖]让我们一起认识手机辐射

名词解释—机构

CENELEC--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

ITU--国际电信联盟

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

CNACL--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会

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WHO--国际卫生组织

IEEE--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

名词解释—中国泰尔实验室--

隶属于信息产业部,始建于1981年,原名为“中国电话参考当量检测中心”,由原邮电部和国家标准总局联合批准成立。2000年1月12日,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批准,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中国泰尔实验室”。成为我国电信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研究、电信设备检验和试验的规模化、综合性国家实验室。

安全防护与电磁兼容测试研究部”是信息产业部电信产品入网认证指定的权威测试机构。作为通信领域最具权威的电磁兼容实验室已得到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会(CNACL)、欧洲实验室认可权威机构DAR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认可,负责向国内外机构和客户提供电磁兼容和电磁辐射测试、咨询和仲裁服务。

名词解释—SAR

SAR是Specific Absorbtion Rate的缩写,即“比吸收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的电磁吸收辐射能量。

通俗地讲,就是测量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否符合标准。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为:以6分钟计时,每公斤脑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2W。这一标准是国际业界的通用标准。

据中国泰尔实验室专门从事该项工作的电磁辐射测量专家、泰尔实验室副主任王南、马鑫两位专家介绍,只有SAR值才是衡量手机辐射量的惟一标准。

什么是手机辐射,手机辐射的分类

机辐射。

手机辐射可分为两种:

--手机机身辐射

--基站辐射

手机辐射的测试标准--SAR

1990年,IEEE制定了手机电磁辐射的衡量技术标准。1998年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也制定了类似的技术标准,标准中均采用SAR来度量手机电磁辐射的大小。

ICNIRP的标准得到了ITU(国际电信联盟)和WHO(国际卫生组织)的推荐以及绝大部分国家的支持,北美FCC采用的是IEEE标准,美国CTI A等行业组织还建议在手机外包装上标出SAR值。

目前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联合国家计量院、卫生部、环保局、信息产业部等单位组建的“电磁辐射国家标准制定联合工作组”正在联合制定我国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其中也以SAR作为衡量手机辐射的基本限值。

SAR值是如何测定的

●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以及机械臂等组织测量系统。系统置于屏蔽室中。人体模型的内部是液态物质,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电磁性一致,探针可以在其内自由运动。

●欧洲采用的测试标准的测量单位是10克(国际电联推荐),美国采用的测试标准以1克组织为测量单位。

●手机紧贴模型放置,使手机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由机械臂自动测量

场强E。

●由以下公式计算SAR:

SAR=(δ/р) ·E2

其中,р:液体密度;δ:介电常数;E:场强。

手机辐射标准(SAR限值)

SAR值的要求,GSM和窄带CDMA手机的电磁辐射必须在国际权威卫生组织认证的许可范围以内。

ITU标准限值为2.0W/KG,FCC标准限值为1.6W/KG。

国际权威组织关于手机辐射的基本结论-1

·国际通行以SAR作为衡量手机辐射的基本限值;

·对手机辐射的测量不能在空气中进行。

国际权威组织关于手机辐射的基本结论-2

·任何无线发射装置,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从这个角度上看,纯粹意义上的“绿色手机”是不存在的。

·目前标准规定的手机辐射限值,一般比可能引起危险的辐射剂量要小50倍。所以,符合标准的入网手机都是安全的。

·世界卫生组织声明指出,没有证据显示,使用手机会损害人体健康。

国际权威组织关于手机辐射的基本结论-3

·各款手机SAR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天线、外观设计等因素,而非移动通信的网络技术或技术制式。单就手机的不同品牌、同一品牌不同型号来说,它们的辐射差别是很大的,甚至可能相差几十倍之多。

不同类型手机SAR差别形成的原因

中国泰尔实验室主任工程师魏然认为,不同类型手机SAR值差异较大的形成原因和电磁辐射源距离人体的远近有关。

从发射功率的角度看,各手机大体在一个水平上,一般GSM手机最大功率为2W(由于采用TDMA技术,实际平均功率为0.25W),一般CDMA手机最大功率为1W。而电磁辐射源距离人体的远近就成为决定SAR值大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发射源距离人体每近1毫米,SAR值就会增大许多。因此各手机厂商都在努力做这方面的改进工作,力争使手机天线离人体越远越好。

GSM手机和CDMA手机SAR值比较

根据中国权威的手机辐射测试机构泰尔实验室所做的辐射测试:GSM和CDMA手机的SAR值基本都在0.2~1.5之间,差别不大,都在标准规定的限值以内,也就是说两类手机对人体的辐射影响相差不大,均符合环保要求。

GSM手机是按照时分多址理论工作的,最大功率约为2W。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它的发射功率经过了一个时间平均的过程,最终一般在125m W左右。而CDMA是按照码分多址的理论工作的,最大功率一般为250mW,但是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它的功率发射是连续的,因此其最大发射功率基本上即是其连续功率,这样导致在实际的SAR测量中,两者的差别不大,都在标准规定的限值以内。

各类手机SAR值-1(采用ITU标准)

各类手机SAR值-2(采用FCC标准)

基站辐射远小于手机辐射

5米到50米,对处于其辐射场中的人而言,是属于远场辐射的范围。在距离发射天线2米到5米距离处,辐射一般不会超过限值。另外,基站都会有严格的保护范围作为防护措施来减小辐射。

基站越多,辐射越小

GSM通信网,广东移动的GSM网小区的覆盖半径只有几十米。因此,广东移动GSM的基站辐射强度是很低的。

关于手机辐射测量

我们注意到近期媒体报道有家企业聘请外国公司在北京二环路上测手机辐射,这种测试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得出的结果是不科学、不准确的。因为手机引起的辐射属于近场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会得到很不一样的结果。所以一定要在精确接近手机实际使用的条件下,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测量。单就手机的不同品牌,同一品牌不同型号来说,它们的辐射差别是很大的,甚至可能相差几十倍之多。

关于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

声明说,唯一能确定的事实是,使用手机能使使用者体温稍有增加,但是手机所产生的高频场不会引起癌症。当然也有例外,即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要注意,手机可能对心脏起搏器的工作有影响。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还认为,手机信号中转基站的辐射影响比手机的要小。

关于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受英国政府的委托,12名英国专家也研究了这个问题,专家也得出了与世界卫生组织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只要合理地使用手机,就绝对不会有损健康。

关于所谓“绿色手机”—1

GSM和CDMA手机的SAR值基本在0.2—1.5之间,差别并不大,都在ITU和FCC标准规定的限值以内,也就是说两种手机对人体的辐射都符合环保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两种手机都是“绿色”的,但换一个角度看,任何无线发射装置,都会产生电磁辐射,所谓“绿色手机”神话根本就不存在。

CDMA标准的美国和CDMA市场发展得最好的韩国,也没有“绿色手机”一说。

关于所谓“绿色手机”—2

GSM手机辐射高,CDMA手机辐射低”的说法实际上是在误导消费者。手机辐射的高低与手机制造商的生产技术有关,同时普通消费者得到的手机辐射数据只是在理想的实验室环境测得的数据,并不代表实际应用中的真实情况。如果通过这样简单的对比就下结论,容易误导消费者。

张平介绍,据国际电联对市场上手机的评测显示,并非GSM手机辐射一定高,而CDMA手机中也有辐射较高的,目前中国市场允许出售的GSM手机都已通过国家检测,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安全的。

现象解释:电磁耦合

GSM手机时,会导致计算机屏幕的扭曲或对其他电器产生干扰?

GSM手机发射的是脉冲信号,易与其他电器产生耦合,所以有时会导致计算机屏幕扭曲或对电器产生干扰的现象,但这一切只能说明GSM手机发射的是脉冲信号,而不是电磁辐射大。

原文:https://www.sodocs.net/doc/112430709.html,/news/2002-06-14/696411.html

-- 作者:noproblem

-- 发布时间:2004-1-15 23:19:07

--

好文, 更正一个地方:

SAR应该是Specific Absorbtion Ratio而不是Specific Absorbtion Rate, 中文翻译成"吸收比率"更好.

另外, SAR的测量值与测量仪器甚至药液有很大关系, 在国外, 也只有规模较大的实验室可以做这样的测试.

-- 作者:rainbow916

-- 发布时间:2004-2-15 7:29:45

--

据说,NOKIA正在开发的3G手机,采用单方向辐射,天线放在手机背面,打电话时,手机的辐射不会对着人,因而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 作者:mosch

-- 发布时间:2004-2-16 12:44:47

--

不错,又学习了。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

Copyright ?1999 - 2005 EMC https://www.sodocs.net/doc/112430709.html,

执行时间:125.00000毫秒。查询数据库4次。

当前模板样式:[默认模板]

电磁辐射标准

电磁辐射标准 编辑词条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tandards MPR-II由瑞典国家测量测试局(Swedish National Board for Measurement and Testing)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是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程度等实行标准限制,包括电场、磁场和静电场强度三个参数。 应用范畴 TCO标准用于规范显示器的电子和静电辐射对环境的污染。现在常用的有TCO92、TCO95和TCO99。TCO规范的各种测试标准比MPR-II和EPA的能源之星更加严格。其中TCO92与MPR-II 相似,但标准稍高一些。 TCO规范是有TCO组织所制定的。该组织是以瑞典UTIA(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成立于1959年)为主以及全国其它各学科专家和教授所组成。TCO以研究和保护生态、环保为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电子工业产品的电磁辐射限制制定了相应的TCO系列环保规范。TCO规范根据制定的时间命,例如在1992年制定的就是TCO92。其后TCO 相继制定了TCO95、TCO99规范。TCO 92:由瑞典TCO组织于1991年制定的一个比MPR一II更为严格的标准,增加了对交流电场(ATF)的限制,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格的低辐射标准。TCO 95:最新的综合性环保及人体工学设计规范,包括一系列标准和功能:基于TCO 92\ISO\MPR-II;人体工学(ISO 9241)和安全性(IEC 950)标准;电源控制标准(NUTEK);低电磁辐射\低磁场辐射标准。 二、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社 会上有关基站电磁辐射纠纷的报导越来越多,电磁辐射逐渐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本文就国内外电磁辐射的标准进行全面的阐述。 1.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 科学实验表明,过量的电磁照射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因此目前有许多国际的、国家的文件都规定了电磁暴露的人体安全限值。虽然这些文件在具体规定上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文件都使用相同的方法:即使用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来给出电磁辐射限值。 基本限值是指判定人体对电磁场产生生理反应的基本量。基本限值适用于身体存在场中的情形。人体暴露的基本限值通常以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来表示。 导出限值是指可以产生与基本限值相应的电场、磁场和功率通量密度的值。由于基本量很难测出,所以大多数文件给出了电场、磁场和功率密度的导出(参考)限值。当暴露条件可以产生低于基本限值的SAR电流密度时,导出限值有可能被超出,换句话说,如果场强符合导出限值,那么就一定符合基本限值。导出限值适用于身体的存在不会影响电磁场的情形。 暴露限值适用于工作人员或一般公众可到达的地点。因此,限制进入场安全值被超出的地区,可以起到遵守限值的作用。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对人体的效应是从细胞开始的。它会使细胞的衰亡加速,使新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或造成细胞畸形,或造成人体内生化反应的改变。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可对上述反应进行修复,从而不表现出危害效应或症状。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或组织具有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病变。下表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辐射的生物效应。从中可以看到:人体能够耐受一次25雷姆的集中照射而不致遭受损伤。当然各个人的抵抗能力和体质是有所不同的。 全身受照射剂量可能发生的效应 0-0.25希伏没有显著的伤害 0.25-0.50希伏可以引起血液的变化,但无严重伤害 0.50-1.0希伏血球发生变化且有一些损害,但无疲劳感 1.0- 2.0希伏有损伤,而且可能感到全身无力 2.0-4.0希伏有损伤,全身无力,体弱者可能死亡 4.0希伏50%的致命伤 6.0希伏以上可能因此而死亡 我们身边的辐射 说起辐射,人们就会有些害怕,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会给人体造成伤

害。其实辐射并不是一种稀罕物,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晒太阳、看电视、戴夜光表、乘飞机、拍X光片等,都会受到一定的辐照。只是生活中的辐照都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人们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大量的辐射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和减少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 天然本底辐照 自然界中放射性是到处存在的,我们一直在接受天然本底的辐照。天然辐射的“本底”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它来自外层空间,统称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即天然存在于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辐射。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还会接触到各种人为的辐射,如X光检查,看电视,使用微波炉等。下表按辐射的大小列出了各种本底辐射。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的吃、用、住、行都会接受微量的放射性辐照。 来源所受 住在核电厂周围每年约0.0002毫希伏 乘坐飞机每小时约0.005毫希伏 每天看1小时电视每年约0.001毫希伏 吃食物每年约0.02毫希伏 宇宙射线每年约0.03毫希伏 大地和住房每年约0.05毫希伏

手机辐射对人危害的研究

手机辐射对人危害的研究 课题组长:张憬 课题组员: 班级:高二()班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2011年2月28日

目录 一结题报告 (2) 二附件 (1)开题报告 (2) (2) 活动日记 (14) (3) 采访记录 (14) (4) 心得体会 (15) (5) 后记 (18)

结题报告 前言: 手机代表科技的进步,它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对于它的弊端,我们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其危害,在使用手机时要注意防辐,做到健康的使用手机,合理的使用手机。 关键词:手机;辐射;健康 有关专家说: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 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 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 而我们常听说的移动电话吸收辐射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代表生物体(包括人体)每单位公斤容许吸收的辐射量这个SAR值代表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测试值SAR有针对全身的、局部的、四肢的数据。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其中针对脑部部位的SAR标准值必须低于1.67瓦特才算安全。但是这并不表示SAR等级与手机用户的健康直接有关。 手机辐射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特别是那些工作在白领阶层的人们他们使用的手机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泰尔实验室)是我国检测电信产品传输质量的专门机构工程师马鑫在电信产品辐射方面颇有研究.他就有关手机辐射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1、防磁贴是否能真正防止辐射呢? 不是很理想.更为严重一点说根本不起作用。因为辐射源是手机天线而把所谓的防磁贴贴在听音器上面你说怎么会起作用呢?如果把防磁贴贴在天线上不就行了吗?绝对不行.因为这样会改变天线周围的磁场,使得天线的信号发生变化使得通话不能正常进行。 2、手机什么时候的辐射值最大? 手机信号刚接通时,因为这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处在最大工作功能率。所以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信号接通的瞬间最好把手机放在离头部远一点的地方。 3、CDMA与GSM系统的手机其辐射有区别吗?

电磁辐射及其安全标准

防护电磁波的方法 第一:将能产生强电磁波的工作场所和设施,如火力发电站,雷达通信台,微波变送站,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尽量设在远离居住区的远郊区县或地势高的地区。必须设置在城市内、邻近居住区域和居民经常活动场所范围内的设施,如输变电站等,应与居民小区保持规定的安全防护距离,保证居住边界符合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要求。同时,对电磁波辐射源要选用能吸收,反射,或者屏蔽,的铝,刚,铜等金属网或纳米高分子膜等材料制成的防护品进行电磁防护,一定要将电磁辐射能量总量限制在特定范围以里。 第二:应严格控制移动通信基站的密度,确保设置在市区内的各种移动通信发射基站天线高于周围建筑,在幼儿园,学校校舍,医院等建筑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建立发射天线。 第三:超高压输电线路应远离学校,住宅,运动场等人群密集区。使用电脑时,应选用低辐射显示器,并保持人体与显示屏正面不少于75cm的距离,侧面和背面不少于90cm,最好加防护屏。 第四:为家居环境内电磁辐射及其有害作用,应经常对居室换气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合理使用家用电器:比如,观看家庭影院或电视、收听音响时,应该保持适当较远距离,并避免各种电器同时开启。 第五:工作生活使用手机时,要尽量减短通话时间,手机天线要尽可能偏离头部,尽量把天线拉长;在手机电话上最好加装耳机。 第六:在饮食上多吃一些能预防和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蔬菜水果。比如:辣椒、柿子椒、香椿、菜花、菠菜等;多食用新鲜水果如柑橘、枣等。饮食中也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A 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西红柿、瘦肉、动物 肝脏、豆芽等;经常喝绿茶。或者每天直接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G 通常判定电磁辐射是否对家居环境造成污染,应从主辐射方向,电磁波辐射强度,与辐射源的距离、持续时间等几方面综合考虑。所以,在加强电磁防护同时,对电磁波污染问题也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客观分析、严肃对待,切不可人云亦云,不负责的盲目夸大,造成人们认识的混乱。当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们对电磁波污染及其危害的认识将逐渐清晰,许多现在未知的将被破解。 电磁辐射测试仪器、防辐射测试仪、手机辐射测试仪,家电辐射测试仪,工频磁场强度测试 仪,特斯拉计,防辐射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显示,电磁辐射对体有五大影响: 一、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女性和胎儿尤其容易受到伤害,调查表明:1至3个月为胚胎期,受到强电磁辐射 可能造成肢体缺陷或畸形;4至5个月为胎儿成长期,受电磁辐射可导致免疫力功能低下,出生后身体弱,抵抗力差。 二、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美国一癌症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快24倍。 三、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头部长期受电磁辐射影响后,轻则引起失眠多梦、头痛头昏、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易怒、抑郁等神经衰弱症,重则使大脑皮细胞活动能力减弱,并造成脑损伤。。 四、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视力下降;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都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五、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能下降,女性内分紊乱,月经失调。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TO )在有关电脑屏幕与工人健康问题的最新修正意见中指出:在电脑屏幕工作环境下,有些因素可能影响妊娠结果。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男方,长期受到电磁波辐照,有可能使男性精子减少,使精子基因畸形并可能变成不育或者畸胎;其次是孕妇,有报道说在电脑前1周工作20小时以上的孕妇生畸形的概率要比普通孕妇高2-3 倍,而生女孩的概率大。 2000年11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五届全国科学大会统计显示,全国每年出生的两千多万新生儿中,接近120万为缺陷儿,专家指出,导致婴儿缺陷因素中,电磁辐射大危害最大。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1至3月为胚胎期,受到强电磁辐射可能造成肢体缺陷或畸形。4至5月胎儿形成期,受到电磁辐射可 能引起智利不全,甚至造成痴呆。6至10月为胎儿形成期,受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生后体制弱,抵抗 力差。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课题名称: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课题组长: 罗伍庭 a.职位 主持人:罗伍庭 发言人1:向帅发言人2:余健 抄写员1:蒋奇作抄写员2:张晋恺 调查员1:陈庄闽调查员2:杨林 实践员1:唐鹏实践员2:徐铭 b.分工 每次活动通过抽签自由组合,完成任务。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上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写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制作调查问卷与统计。 第四阶段:访问手机公司有关人士,了解我市现今的手机辐射状况以及他们对手机辐射问题的实行的方案。 第五阶段:实地考察,了解我市目前的手机辐射状况和广大群总对手机辐射问题的看法以及治理该问题的建议。 第六阶段:整理资料,进行讨论研究分析,得出最后成果,写结题报告。 得出结论: 手机辐射的产生及特点: 1.手机辐射的产生: 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打电话,是因为它通过电磁波时刻与基站保持着联系.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就会向发射基站传输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细胞,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广播信号,电视信号,手机信号,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区别在于频率不同,所表现出的功效也不一样.广播,电视的电磁波信号能被收音机,电视机吸收,人体对它没有直接感觉,被称为非热效应.红外线能让人感觉发热,被称为热效应.而手机辐射的频率在广播,电视信号和红外线之间,它既有部分热效应,也有一部分非热效应.应该指出,手机信号频率在800~1800兆赫之间,手机辐射与X射线,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仅是一种带能量的电磁波,有能量而无质量,不能在人体内产生电离化或辐射能,是非电离性辐射场. 手机辐射的大小,在国际科学界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计量标准,就是所谓的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的缩写)值.SAR值代表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机体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即比吸收率,也称为电磁辐射测量值,单位为瓦/千克.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1990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了手机电磁辐射的衡量技术标准.1998年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也制定了类似的技术标准,标准中均采用SAR值来度量手机电磁辐射的大小.只不过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手机辐射控制上有着不同的标准,欧洲规定手机辐射最大值为2.0瓦/千克,美国却把1.6瓦/千克(由于计算依据不同,相当于欧洲的1.0瓦/千克)定为安全标准.而目前欧洲通行的2.0瓦/千克的标准已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赞成和鼓励,也被国际电信联盟推荐使用.需要指出的是,据近些年研究,国际上一般认为,手机辐射值在2.0瓦/千克以下时,其对人体的损害微乎其微;辐射值在1.0瓦/千克以下时,可以保证其对人体无害.为此,各国都在斟酌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我国制定中的《标准》就可能强制采用1.0瓦/千克的世界最严格标准. 2.手机辐射的特点: 当电磁辐射照射人体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被吸收.吸收能量的多少,不仅与吸收机体的形状,大小和组织的含水量有关,还与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等有关.含水量高的组织如大脑,皮肤,内脏器官,肌肉吸收电磁辐射能量较多;含水量低的组织如脂肪,骨骼吸收的能量较少;电磁辐射的频率越高,穿透力越小;频率越低,穿透组织越深.人体对射频—微波段的吸收分以下几个部分: 次共振区:频率小于30MHz,人体对电磁辐射能量的吸收随频率的上升迅速升高. 共振区:人体共振区的频率范围大约为30~300MHz,头部共振吸收频率高达400MHz. 热点区:频率范围大约为400~3000MHz,由于局部共振,造成小范围发生显著的能量吸

关于WiFi辐射是否对人体有害的说明

关于WiFi辐射是否对人体有害的说明 根据各研究机构的测试,在两英尺的距离,利用最粗糙的计算方式,以及最高的发射频率,一个802.11b发射设备所能产生的辐射大概是每平方厘米2微瓦(即每平方厘米百万分之一瓦特),这个数据是怎么一个概念呢?不妨跟一些参照物比较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由电视、收音机这些设备工作时产生的辐射大概是每平方厘米1微瓦(所以802.11b设备的辐射只不过是这个数据的2倍),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当然不会感到任何的不适,而手机发出的辐射又是如何呢?经测试,目前市面上使用的CDMA手机其工作时发射功率大概在1.55瓦特到1.07瓦特之间,而GSM手机的发射功率最高值是1.49瓦特,最低为0.22瓦特,这个数据相比无线网络设备已经大了N倍,而我们每天都还在用着手机,又何必去担心无线网络设备的辐射问题呢? 辐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发射功率的大小,我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规定: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发射功率不能大于10mW,而其他国家的标准相对宽松,比如:日本的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发射功率的上限是100mW,欧美一些国家是50mW左右。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产品一般都符合欧美国家的标准。手机在功率大的时候可以到1W多,绝大多数无线路由器的发射功率也就在50mW ~100 mW之间,而无线网卡的功率一般在10mW以下。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经做有规定,只要无线网络设备的辐射限定在是每平方厘米1000微瓦之内都是安全的,因此,哪怕有多个无线设备同时在一个房间内使用也不会直接对人体产生危害。 目前市场上的无线网络产品,天线的增益一般为2dBi和3dBi,为了无线信号的扩展,一些用户喜欢更换高增益的天线。由于天线是无源器件,并不会增加功率,不管加多大增益的天线,它发射的功率都不会比50mw更高,发射功率主要取决于发射热点,即无线路由器、无线AP本身,只要它们的功率符合安全标准,大家就可以放心更换高增益的天线。

GB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 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1988年3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1988年6月1日实施) 1总则 1.1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但本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 1.3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范围为100KHZ~300GHZ。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下图。 1.4本规定中的防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上限,并包括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总量值。 1.5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 1.6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部门,均可以制定各自的管理限值(标准),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限值(标准)应严于本规定的限值。 2电磁辐射防护限值 2、1基本限值 2、1.1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 2、1.2公众照射:在1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2、2导出限值 2、2、1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1要求。

2、2、4对于脉冲电磁波,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其瞬时峰值不得超过表中1.2所列限值的1000倍。 2、2、5在频率小于100MHZ的工业、科学和医学等辐射设备附近,职业工作者可以在小于1.6A/M的磁场下8H连续工作。 3对电磁辐射源的管理 3、1下列电磁辐射可以免于管理 3、1.1输出功率等于和小于15W的移动式无线电通讯设备,如陆上、海上移动通讯设备以及步话机等。

信号塔学名(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中国移动信号塔学名(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也许大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些近郊区到处可见都是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信号塔(学名基站)其样子要比电线杆粗好多高度也差不多是电线杆的两倍基站全身为白色大约50公里就有这么一个在现代化社会的今天每人不只有一部手机虽然这基站给人们的通信带来了很方便的服务,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距实际报道生活在基站附近的人在他们的下一代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白血病的患者后果很可怕。 通信基站或微波站对人体有什么伤害?主要是通过发射高功率微波束对伤害人的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眼等,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也有明显的损伤效应。 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

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辐射场区:电磁辐射场区可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一般情况下,天线的300米以内的区域都为近场区,在这个区域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而在大于300米的区域,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所以,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应注意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包括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人员的防护,和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而在远区场,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信号的保护。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下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累积过程为安全滞留时间。而这个安全滞留时间往往是几年的时间。 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又传出消息,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信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因为大脑的活动是以脑电波为主,大脑细胞是通过脑电波来传递信号的。手机和移动通信基站所有产生辐射为电磁波,既然可以干扰无线电的通讯和导航系统,也就同样对人的大脑构成“污染”。从而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而引起畸形;对与从年人却可以引起

国内外电磁辐射标准使用和修订介绍

国内外电磁辐射标准使用和修订介绍 电磁辐射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对国内外电磁辐射标准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概括,首先阐述了基站限值和导出限值的详细含义,然后重点介绍了国际上的ICNIRP和IEEE标准,接着介绍了我国标准的使用和修行的情况。本文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国内外电磁辐射标准使用和修订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上有关基站电磁辐射纠纷的报导越来越多,电磁辐射逐渐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本文就国内外电磁辐射的标准进行全面的阐述。 1. 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科学实验表明,过量的电磁照射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因此目前有许多国际的、国家的文件都规定了电磁暴露的人体安全限值。虽然这些文件在具体规定上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文件都使用相同的方法:即使用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来给出电磁辐射限值。基本限值是指判定人体对电磁场产生生理反应的基本量。基本限值适用于身体存在场中的情形。人体暴露的基本限值通常以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来表示。导出限值是指可以产生与基本限值相应的电场、磁场和功率通量密度的值。由于基本量很难测出,所以大多数文件给出了电场、磁场和功率密度的导出(参考)限值。当暴露条件可以产生低于基本限值的SAR电流密度时,导出限值有可能被超出,换句话说,如果场强符合导出限值,那么就一定符合基本限值。导出限值适用于身体的存在不会影响电磁场的情形。暴露限值适用于工作人员或一般公众可到达的地点。因此,限制进入场安全值被超出的地区,可以起到遵守限值的作用。这里需要指出地是:在谈到基站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时,我国通常使用电磁辐射一词。实际上,在用词上,国外一般都称为电磁暴露或者电磁照射。如果我国也采用电磁暴露或者电磁照射用语的话,可能会减轻对大众的心理压力。目前在有关的行标和国标的起草过程中,都逐渐使用了电磁暴露或者电磁照射的说法。 2. 国际上电磁辐射标准的情况国际上,有两大主流标准,一个是ICNIRP标准,它是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Non-Ionizing RadiaTIon

论文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此同时,手机辐射影响健康也成为热门话题. 为了能够在纷杂的媒体的关于手机辐射有害健康的报道中,明确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程度,并以此为契机了解电磁辐射的作用机理,以及可能对人体组织产生的影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我们小组通过网络以及图书馆查找到一些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经研究发现,虽然目前这一类的实验很多,但是结果十分类似,即都指出了手机信号量级的电磁辐射在短期内对于绝大多数的疾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长期的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效应还有待于继续的研究。 关键词:手机;辐射;健康 一手机辐射的产生 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打电话,是因为它通过电磁波时刻与基站保持着联系.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就会向发射基站传输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细胞,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广播信号,电视信号,手机信号,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区别在于频率不同,所表现出的功效也不一样.广播,电视的电磁波信号能被收音机,电视机吸收,人体对它没有直接感觉,被称为非热效应.红外线能让人感觉发热,被称为热效应.而手机辐射的频率在广播,电视信号和红外线之间,它既有部分热效应,也有一部分非热效应.应该指出,手机信号频率在800~1800兆赫之间,手机辐射与X射线,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仅是一种带能量的电磁波,有能量而无质量,不能在人体内产生电离化或辐射能,是非电离性辐射场. 二手机辐射的特点 当电磁辐射照射人体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被吸收.吸收能量的多少,不仅与吸收机体的形状,大小和组织的含水量有关,还与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等有关.含水量高的组织如大脑,皮肤,内脏器官,肌肉吸收电磁辐射能量较多;含水量低的组织如脂肪,骨骼吸收的能量较少;电磁辐射的频率越高,穿透力越小;频率越低,穿透组织越深.人体对射频—微波段的吸收分以下几个部分: 次共振区:频率小于30MHz,人体对电磁辐射能量的吸收随频率的上升迅速升高. 共振区:人体共振区的频率范围大约为30~300MHz,头部共振吸收频率高达400MHz. 热点区:频率范围大约为400~3000MHz,由于局部共振,造成小范围发生显著的能量吸收. 表面吸收:频率远大于3000MHz时,主要呈现体表吸收. 手机辐射属于热点区域,辐射的情况比较复杂,难以客观准确给出结论.但测试发现,手机辐射有如下一些特点: 2.1天线内置式手机的电磁辐射均较低,仅为多数同类天线外置式手机的1/10.对天线内置式手机而言,以手机背面的电磁辐射最大,前面板虽也有辐射,

电磁波辐射强度标准

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1.3.1 一级标准 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在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1.3.2 二级标准 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在许建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2 卫生要求 环境电磁波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 波长 单位容许场强 一级(安全区) 二级(中间区) 长、中、短波V/m 〈10 〈25 超短波V/m 〈5 〈12 微波μW/cm2 〈10 〈40 混合V/m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分散,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 3 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4 监督执行 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 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 (补充件) A.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A.2 规范内容 A.2.1 测量方式 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A.2.1.1 点测时以辐射源为中心,将待测区按5°~10°角度划线,呈扇形展开。随此划线,近区场以每隔5~20min定点测量,远区场以每隔50~100m定点测量,或按特殊需要选点测量。 A.2.1.1.1 简易测量:一般用各向同性探头的宽频段场强仪测定之,如探头为非各向同性者,则分别测定各不同极化方向的场强值,取其矢量和。

电磁辐射标准

近年来我国对控制电磁辐射先后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标准。例如,1988年3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规定了电磁辐射的 防护限值范围为100KHZ-300GHZ;1989年《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被正式批准为国家标准,限值是0。4毫瓦/平方厘米;1989年批准的《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提出了电磁波辐射污染的二级容许限值:一级标准为安全环境,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的健康不受任何影响;二级标准为中间环境,长期居住生活在这种地区的人群,可能会产生潜在性不良反应,要加以限制;超过二级标准以上的环境,会给人体带来有害影响,周边环境只可以用做绿地和种植农作物。 防止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污染 针对日常生活中接触电器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避免电磁辐射污染的办法 有: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每一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开启后要离开一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居住、工作在高压线、雷达站、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及生活在现代化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等,有条件的应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 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显示屏产生的辐射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导致皮癌,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或电话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 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手机辐射的影响

“手机辐射的影响”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辐射研究 课题组成员: 指导老师:执笔人: 【摘要】 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关于手机辐射人体有没有害的马拉松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部分人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手机产业的刻意隐瞒与回避就可以消失。也有人提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无害论。《破解手机辐射危害健康的流言》分析了手机辐射问题,《基站与健康》分析了基站辐射问题,还特别解释了“若想减轻辐射,应把基站请进小区”的道理。但尚无全面介绍电磁辐射标准的科普文章,文献库里的科技文章专业性太强,不适合公众阅读,因此我整理了相关内容写就此文,以期帮助公众对此产生清晰明确的认识。从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的角度来看,国际上对电磁辐射的测量标准有两种,分别是功率密度标准和比吸收率标准,前者属电磁学领域,后者仍与电学相关,但已扩展到生物学领域了。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辐射”一词在生活中很常见,这都来源于“辐射对人有一定伤害”一类的传言,这给很多人造成了恐慌,甚至说辐射能引发癌症,过多的辐射确实会使生物的染色体变异并引发癌症,但是生活中不可能经常接触那种高强度的辐射,所以对它的担心是多余的,但是根据人们喜欢八卦或是阴谋论的心理,还总是相信这个传言,于是我们两个班的小组打算做这个关于辐射的实验,看看是否辐射会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而最好选的研究器材就是手机,进入了信息时代,手机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甚至手机在大多数并不是用来打电话的,经常接触会不会对人体有潜在的辐射危险呢?我们就来谈谈“手机辐射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们是中学生,在辐射的这个传言上,既然对成年人都有一定的伤害,那么对我们中学生的伤害肯定不小,所以肯定会引发使用手机的恐慌,我们想用这个实验来证明或者反驳这个传言的观点,对它进行理智的理解。 现在普遍的认知观点如下:手机辐射主要是由其发射的高频无线电波造成的。据美国移动电话协会的研究,鞭状手机天线发射的微波中,有60%被人脑近距离吸收。手机天线是产生辐射强的地方,而人脑与发射天线的距离仅2—5厘米,因此是存在潜在危害的。从总体上来看,手机辐射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健康影响是大同小异的。未成年人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受到的损害更大。 未成年人的神经系统易受到手机辐射的负面影响。长期使用手机确实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的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下降,还容易引发易怒、烦躁等症状 所以通过研究课题研究,有助于大力开展网络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注重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问题学生的不断跟踪辅导,通过不断开展的网络知识普及,坚持在心理健康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具有坚强独力的人格,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正确看待网络,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摒弃不良习惯的诱惑。坚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打造学生健康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的心中充满阳光,充满爱,让梦想为学生指路,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三、研究过程 调查部分:关于辐射,由于是物理领域的知识,所以物理老师带领我们研究。首先,物理老师给我们科普了关于辐射的知识。第二次的时候,我们使用了实验研究法,在物理实验室做了实验,检测手机在接通时和通话中的辐射状况。因为实验条件的局限性,之后,我们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各种资料,做了充分的研究。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辐射的种类: 一是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引致癌症的几率取决于辐射剂量率及接受辐射生物之感应性。另一是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对生物活组织的影响被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不同的非电离辐射可产生不同之生物学作用。

手机辐射之害有哪些“谣”

手机辐射之害有哪些“谣” 关于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名美国妇女使用手机7个月后发现罹患脑瘤,且形状与位置和她使用的手机接近。她怀疑脑瘤是由手机辐射引起,并将手机制造商、运营商、零售商一并告上法庭,最后该案以“缺乏切实可靠的科学证据”被驳回。 时至今日,关于手机辐射是否有害的问题,仍然需要科学的辨别。 每天接触手机“有害”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探索手机辐射是否致癌。研究纳入13个国家的万余名受试者,其中包括2765例脑胶质瘤、2425例脑膜瘤、1121例听神经瘤、109例腮腺恶性肿瘤和7658例正常对照者。最后的研究结论是:使用手机并未增加罹患上述肿瘤的风险。 目前仍无科学研究证据证明,每天接触手机对人体有害。说手机“有害”,主要是源于对辐射的担心。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摄氏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它们的本质都是电磁波,区别在于频率和波长不同。 电离辐射频率高,波长短、能量大,能够从原子、分子或其他束缚状态中释放电子,使物质产生电离,从而在穿透人体组织的时候破坏DNA、杀伤细胞、造成机体损伤,同时存在致癌风险。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非电离辐射波长长,频率和能量较低,不会导致物质原子或分子电离。生活中常见的产生非电离辐射的包括微波炉、无线WiFi、手机、雷达、电视、电脑等。非电离辐射不会杀伤细胞或破坏DNA,而是产生热效应,这和晒太阳导致体温升高是同样的原理。 打手机时辐射“骤增” 打手机时人体受到的辐射,的确比不用手机时要强,但这种辐射仍然是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的频率是我们日常接触的非电离辐射的106倍至1010倍以上。所以,即使接打电话时手机辐射量有增大,但距电离辐射还很遥远。举例来说,手机放身边不用时的辐射量,相当于我们用棉花条敲一下胳膊,肯定不会导致骨折;而接打电话时的辐射量,相当于棉花条敲几十下甚至几千下,也同样不会导致骨折。 睡觉时将手机放在枕边,究竟有没有健康风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与此相关的研究结论。而且,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准确的研究结论恐怕也难以获得。 不过,非电离辐射量会随着辐射源与身体距离的增加而锐减。如果把手机放远一点,距离头部50厘米以上,那么辐射量就微乎其微了。 手机辐射是“致癌物” 世界卫生组织下设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包括手机辐射在内的“射频电磁波”划定为2B类致癌物。 2B是什么概念?即射频电磁波与癌症的发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但证据并不充分”。其实,同属2B类的致癌物还有我们熟悉的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

国家 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监督执行 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 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 (补充件)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规范内容 一. 测量方式 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点测时以辐射源为中心,将待测区按5°~10°角度划线,呈扇形展开。随此划线,近区场以每隔5~20min定点测量,远区场以每隔50~100m定点测量,或按特殊需要选点测量。简易测量:一般用各向同性探头的宽频段场强仪测定之,如探头为非各向同性者,则分别测定各不同极化方向的场强值,取其矢量和。 面测量,将待测地区(城市)按人口统计划分若干小区,并标明各小区居民重心地理坐标,从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监测点,测量仪器应用环境电磁波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各频段自动扫描、自动测量和实时处理。然后根据各小区人口数量进行加权,求出该地区(城市)居民环境电磁波暴露强度累加百分数。 二. 测量位置 旷野平坦地面环境测量一般以人的高度,即左右处测定,如为待建地段,则应在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测定。 建筑物内部测量,应以不同层次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点分别测定之。 三. 测量仪器 辐射源周围的测量,应选用灵敏度≤1V/m,或≤1μW/cm2,精度≤│2DB│的场强仪;区域性背景场强测量,应选用宽频带天线、频谱分析仪和电子计算机配套的自动处理系统。 四. 测量记录整理 除记录全部测量数据外,还应包括:测量地点、测量时间、测量日期、测量仪器、天线高度及参加测量人员等。 五. 场强计算 按公式计算,主要供新建广播电台、电视台、雷达站、地面卫星站等地点选择和建立卫生防护带作根据。 1. 长、中波(垂直极化波)场强计算公式:………………………………………………(A1) F=?(2+)/(2+X+).......................(A2) …………………………………………(A3) 式中:P——发射机功率,KW; r——被测点与发射天线的距离,Km; G——相对于接地基本振子的天线增益,DB; F——地面的衰减系数; X—数量距离; λ——波长,m; ε——介电常数; δ——导电系数,1/Ω?m。 2. 短波(水平极化波)场强计算公式: 短波(水平级化波)场强计算公式同式(A1)、(A2),但其中X按式(A4)计算:……………………………………………(A4) 3. 电视、调频超短波场强计算公式 ……………………………………………(A5) 式中:P——发射机功率,KW; G——相对于半波偶极子的天线增益,DB; r——被测点与发射天线的距离,Km; F(θ)——天线垂直面方向性函数(视天线型式和层数而异)。 4. 雷达等微波功率密度S计算公式: ……………………………………………(A6)

标准----电磁辐-防护规定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UDC614.898.5 GB8702-88 (1988年3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88年6月1日实施) 1 总则 1.1 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但本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 1.3 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范围为100KHZ~300GHZ。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下图。

1.4 本规定中的防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上限,并包括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总量值。 1.5 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 1.6 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部门,均可以制定各自的管理限值(标准),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限值(标准)应严于本规定的限值。 2 电磁辐射防护限值 2.1 基本限值 2.1.1 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 2.1.2 公众照射:在1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2.2 导出限值 2.2.1 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 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1要求。 表1 职业照射导出限值 150/0.40/ (0.5)(0.0015 注: 1) 系平面波等效值, 供对照参考。 2) 供对照参考, 不作为限值; 表中f是频率, 单位为MHz; 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2.2.2 公众照射:在1天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2要求。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2日来源: 对于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国家有较系统的法规与标准,这是我们实施辐射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评价伴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科学标准。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 (4)《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1988年6月1日起施行 (5)《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1996年5月10日实施行 (6)《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1996年5月10日起施行 (7)《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18号令),1997年1月27日起施行 (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9)《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4号令),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1.好了,好了,知道,真啰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啰嗦”其实是一种幸福。) 2.有事吗,没事?那挂了啊。(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明白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 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他们只是想和我们说说话。) 4.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他们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不要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5.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父母的建议,也许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种回应的方式?) 6.叫你别收拾我的房间,你看,东西找都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还是自己收拾好,不收拾,也不要拂了老人的好意。) 7.我要吃什么我知道,别夹了!(盼着我们回家的父母总想把所有关心融在特意做的菜里,我们默默领情就好。) 8.说了别吃这些剩菜了,怎么老不听啊!(他们一辈子的节约习惯,很难改,让他们每次尽量少做点菜就好。) 9.我自己有分寸,不要老说了,烦不烦。(他们只是担心你吃亏。) 10.这些东西说了不要了,堆在这里做什么啊!(人老了都会念旧……) 当你还在襁褓时,她便天天抱着你,哄你入睡;当你到少年时代,她便天天念叨着你,夜夜帮你捻着棉被;当你终于离开家,远行他方,她便天天牵挂着你。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母亲的唠叨、念叨,总是在心烦她那些说了无数遍的关心话语。都说儿女是父母前辈子欠下的债,这句话不假。让我们感恩于心,让我们感恩父母那些点滴的关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电器;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