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无形资产的核算同会计无形资产的核算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无形资产的核算同会计无形资产的核算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无形资产的核算同会计无形资产的核算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无形资产的核算同会计无形资产的核算

[5]Beirlant,J.T eugels,J.&Vynckier,P.(1996),《Practical

analysis of extreme values》Leuven university Press,Leuven.

[6]Alexander J.McNeil,《Extreme Value Theory for Risk Man2

agers》,w ork paper,1998.

[7]Danielss on等(1997),《T ail index and quantile estimation

with very high frequency data》,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4.

[8]Danielss on等(1998),《The cost of conservatism》,RISK11

(1).

[9]Philippe Artzner(《C oherent Measures of Risk》,《Mathemati2

cal Finance》V ol.9.N o.3,July1999).

[10]Artzner等(1997),《Thinking coherently》,RISK10(11).[11]Hull&White(1998)《Incorporating v olatility updating into

the historical simulation mthod for value at risk》,Journal of Risk1(1).

[12]David Li(1999),《Value at Risk Based on the V olatility,

skewness and K urtosis》,w w https://www.sodocs.net/doc/119801588.html,.

作者简介:封建强,男,28岁,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毕业,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风险管理,在《统计研究》、

《经济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责任编辑:石庆焱)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会计资产负债

核算的比较与转换

吴 优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com paratively detailed explanation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of national accounts and accountancy balance sheet accounting.The paper als o indicates how to trans form the later to the former.

关键词: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会计资产负债核算;比较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核算体系中属于经济存量核算的范畴。通过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可以正确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产负债总规模及结构状况、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目前,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数据资料很大部分取自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部门的会计资产负债报表,这些机构部门的会计核算资料已成为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重要基础数据来源。但是,由于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和会计资产负债核算的目的、主体、范围、方法及具体指标都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差异,因此在编制国民资产负债表时必须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与规定,对会计资产负债核算的内容做相应调整与转换。

一、关于资产负债核算的目的、主体和范围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会计资产负债核算都对一定时点上经济资产存量的核算,二者既是再生产基本条件的核算,又是再生产结果的核算。但由于前者是宏观核算,后者是微观核算,因此目的、主体与范围有所不同。

从核算目的看,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是研究和掌握整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资产存量总规模,看其拥有多少资产,承担多少债务,摸清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家底”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调整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会计资产负债核算的目的是提供企业、事业等机构单位的财务方面的信息,表明机构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分布状况,确定未来需要清偿的债务及清偿时间,反映机构单位的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债务的保障程度,从而有助于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从核算主体看,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同类机构单位合并后的机构部门(如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以及国外部门等)和整个经济总体,核算层次高于会计核算,各机构部门之间的资产负债关系也比较清晰、简单。会计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仅仅是单个的机构单位或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和行政机

83 统计研究

Statistical R esearch

2002

年第4期

N o.4 2002

关,只从本单位的角度反映资产负债内容,所表现出来的资产负债关系比较复杂、详细、具体。

从核算范围看,会计核算中的资产负债范围仅是机构单位所拥有的、经过交易活动的并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和金融资产和负债。而国民资产负债核算范围则远远宽于会计核算的范围,既包括会计核算的范围,又包括未经过交易活动、暂时无法以货币计量的、但符合国民资产负债核算要求规定的资产,如资源资产、无形资产(未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的)、珍贵物品及文物古迹等。

二、关于资产与负债的分类

对于资产负债分类,二者比较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对金融资产的分类比会计核算分类更为详细。例如,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将货币资金细分为现金与存款,没有将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明确细分为股票或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对外投资,而是根据会计总帐科目余额合并计算填列,因而不能详细反映机构单位资产中的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数量及构成,不能详细反映机构单位股票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对外投资的规模与分布状况。因此,在进行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时,必须结合金融机构部门有关通货、存贷款、证券、股票反对外金融交易方面的统计资料,对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进行调整、分析,作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使之符合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编表的要求和规定,更便于使用者的分析与应用。另外,会计核算中的固定资产包括土地资产的清产核资估价数,而国民核算则把土地资产估价归入非金融资产范围内资源资产核算。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资产分类:

资产非金融资产

固定资产

存货

其他非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

国内金融资产

通货

存款

贷款

股票及其他股权

证券

保险准备金

其他

国外金融资产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储备资产

会计资产负债核算资产分类: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类帐款

存款

其他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

三、关于核算的记价方式

会计资产负债核算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记价原则,即采用机构单位资产和负债发生时的实际成本记价,比如,固定资产的价值都是按购建时实际成本计算,折旧的计提也是以购建时的帐面价格为依据的。这就导致同一时期内在不同时点购建的固定资产计价的不相一致,所计提的折旧也不能反映现期固定资产价值的实际减少,因而影响到计算现期固定资产净值存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目前新的会计制度已考虑到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资产陈旧过时、毁损引起资产减等值因素,在核算期末的资产价值时开始采用历史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记价原则核算期末资产价值,增加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但仍没有完全剔除市场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即没有将各种固定资产价格统一到同一的基础上。

为了克服会计核算资料的局限性,就需要剔除市场价格变动因素,使不同时期获得的各类资产在估价上具有可比性。因此,国民资产核算对记价的规定是,各类资产都应按编表时点的现期市场价格估价。如对固定资产的估价一般采用“永续盘存法”,由此估算出编表时市场价格的固定资产存量总值、净值和固定资本消耗额(固定资产折旧额);对存货、珍贵物品、其他非金融资产(如资源资产、无形资产等)应按编表时的各自现期市场价格估价,或按预计未来收益的净现值来估价;对各类金融资产和负债,一般地对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应按现期市场价格来估价,对不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交易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应按债务人为偿清债务必须向债权人支付的当期金额估价:对储备资产和其他对外交易的金融资产与负债应按核算期时点的国际市场价格和官方公布的外汇汇率的中间价估价。

另外,根据国民资产核算的要求和规定,在对以上各类资产进行估价的基础上,还应对各类资产的所有者在

93

吴 优: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会计资产负债核算的比较与转换

核算期内由于价格变动而发生的资产持有收益进行核算,即进行资产的重估价。

目前,由于我国资产存量核算基础比较薄弱,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困难,核算的技术方法尚不成熟,因而此项工作正处在研究和建立阶段,有待今后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法。

四、关于资产负债差额与所有者权益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资产负债差额是机构部门或经济总体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差额,亦称资产净值,是机构部门和经济总体所拥有财富的真实体现。会计资产负债核算中的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单位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股权或股本以及留存收益等,是机构单位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差额,同样也是机构单位所拥有的资产净值。二者所不同的是,会计资产负债核算把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股权或股本记入所有者权益项目;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则把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股权或股本作为金融资产或负债处理,从金融资产方看,股权或股本是企业对外投资,是企业资产的一种表现形式,从金融负债方看,股权或股本是企业直接接受投资形成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负债的一种表现形式。换言之,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值)不含股权或股本,此类资产在金融资产或负债中核算;会计资产负债核算的所有者权益则包括股权或股本,不在金融资产与负债项目中反映。

国民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差额”与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为:“所有者权益”减去“股权或股本”贷方数等于“资产负债差额”即,在编制国民资产负债表时,把会计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中的“股权或股本”数剔出并分别记入国民资产负债表中的“股票及其他股权”金融资产与负债项内。

五、关于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93S NA中对“在建工程”进行核算的规定是,由于处在建设中的固定资产为使用者所有,但在资产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使用者之前不能记录为固定资产,这种所有权转移要在生产过程完成时才发生,才能成为使用者的固定资产;对于事先已签定销售合同的房屋或其他建筑物,可以认为在开工时其所有权已经转移,以购买者或使用者的分期付款来作为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对于在没有销售合同的情况下,未完工的建筑物作为在制品即作为存货的增加价值核算。

会计核算对在建工程的规定是,建设单位或企业在核算期末各项未完工程的实际投资支出和尚未使用的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费用均为在建工程,属于固定资产核算范畴。而对所有未完工的房屋或其他建筑物是否与购买者签定销售合同则没有规定,只有施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在建工程被列为存货核算。

我国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由于受数据资料来源限制,难以对在建工程区分为已签定销售合同和未签定销售合同,一般将所有在建工程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但是,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不管是在建工程或是已完工未销售,与会计核算规定相同,都作为存货增加核算。

六、关于固定资产清理与固定资产净损失

会计资产负债核算中,对“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记入固定资产项内(但不包括在固定资产净值中)。其中“固定资产清理”主要是指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的差额: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是指企业在清查财产中发现的尚未批准转销或作其他处理的固定资产盘亏扣除盘盈后的净损失。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则不把“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作为固定资产来核算。这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是会计清算结帐项目,此类固定资产已退出生产过程,不再具备生产资产的性质和效用,不再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收益,因而不再作为固定资产的核算内容,在编制国民资产负债表时要从会计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项目中予以扣除。

七、关于市政设施建设工程

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是指能够满足城市公共需要的基础设施建筑物,主要包括用于公共交通的道路和桥梁、供热、供水、排水管道、防洪设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等。会计核算认为:①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属于一次性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建筑物可以永久性使用,不需要计提折旧;

②由于这类固定资产的投资与购建一般不是由使用单位支付,而是由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支出,因此,使用单位不作为本单位所拥有的资产。因此,现有的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数据统计是,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只在政府建设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进行了统计,而在会计资产负债核算中,则没有将这部分内容作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项目来予以反映。显然,从全社会范围看,这部分内容只记入了固定资产流量,而没有记入固定资产存量。

1993年S NA原则规定,所有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都属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并且应与其他固定资产一样进

04统计研究

行固定资产消耗(折旧)计算,予以重估价。为了遵循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保持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我国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对会计资产负债核算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即从国家建设部门、城市公共管理部门和规划部门调查搜集有关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数据,纳入固定资产存量核算范围,并对其进行重估价,从而弥补了会计资产负债核算内容的缺口与不足。

八、关于无形资产

会计资产负债核算将企业的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及商誉统一规定为无形资产的核算项目。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将无形资产划分为无形固定资产和无形非生产资产。无形固定资产主要包括矿藏勘探、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娱乐、文学或艺术原作等;无形非生产资产主要是指专利权、租约和可转让合同、商誉等。

以上二者主要区别在于:11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根据生产性资产与非生产性资产不同性质,将无形资产划分为无形固定资产和无形非生产资产,而会计资产负债核算中未作此类划分,全部一并为无形资产。21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将矿藏勘探、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作为无形资产,而会计资产负债核算尚未将这两项内容纳入无形资产范围,而是作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或生产成本费用内容核算。31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对期末无形资产的计价采用现期市场价格或按预计未来收益的净现值来估价,会计核算则按入帐成本价格和计提减值准备来计价。

目前我国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由于各种无形资产数据资料搜集困难,尚未按核算的分类项目予以全部核算,如还未包括矿藏勘探、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等核算内容,而是直接采用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数据。

九、关于租赁资产及租金

一些企业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有时需要采用营业租赁或融资租赁的方式出租或租人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国民经济核算对营业租赁的规定为,由于这种活动是机器设备的所有者对承租人提供服务的一种生产形式,发生于生产过程,属于生产活动,因此承租人为使用机器设备所支付的租金在其生产帐户中核算,作为中间消耗处理,机器设备等则是出租人的固定资产;对于融资租赁的规定是,由于融资租赁是出租人和承租人签定合同,出租人购买机器设备,承租人支付租金,出租人资产所有权的全部风险和收益转移给了承租人,这种活动可以视为出租人向承租人发放一种贷款,该贷款使承租人能够购买机器设备,租金作为归还贷款和利息,是一种筹措购置固定资产融资的活动,因此,承租人所租用的机器设备价值和支付的租金全部作为融资活动的贷款来处理,既不作为承租人也不作为出租人的固定资产。

对于营业租赁,会计核算的处理方法与国民经济核算的规定基本一致。把承租人支付给出租人的租金作为生产活动中的成本费用即中间消耗处理,机器设备等是出租人的固定资产。对于融资租赁,会计核算虽然也认为是一种融资活动,但更强调由于与该项资产的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收益已经转移,因此其处理方法与国民经济核算的规定则有所不同,把融资租人的机器设备所支付的租金作为承租人的固定资产来核算,并对承租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承租人所支付的租金作为其长期应付款处理。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应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明确区分营业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将营业租赁的固定资产归入出租人的资产类核算,其租金归入承租人的生产费用类核算;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及租金分别归入出租人和承租人的金融资产与负债核算。

参考文献

[1]1993年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S NA)。

[2]《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理论与方法》。

[3]《中国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

[4]《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

[5]《企业会计制度讲解》2001年。

[6]《国有资产年报编制手册》。

作者简介:吴 优,女,45岁。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现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资产资源环境信息处处长。本文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主要从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及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研究与测算、资本存量估价研究与测算、资源环境核算等内容;主要成果有:编制了1997、1998、1999年全国资产负债表并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交了我国资产存量状况的分析报告、撰写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中有关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内容、撰写了《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理论与方法》和《中国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两本书中有关部门,参加了中挪环境统计与分析项目和中加资本存量项目研究,目前正在起草和修订《中国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操作手册》一书。

(责任编辑:何 平)

14

吴 优: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会计资产负债核算的比较与转换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字体:大中小】【打印】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特征: 1.不具有实物形态; 2.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 3.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1.专利权: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一发明创造所拥有的独占权和专有权。 2.商标权:是指企业专门在某种指定的商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图案、标记的权利。商标权的有效期限为10年,期满前可继续申请延长注册期。 3.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企业在一定期间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购入的:将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 行政划拨无偿取得的:不作为无形资产,若以后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投资时,应按规定将补交的土地出让金价款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 4.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著作依法享有的出版、发行等方面的专有权利。 5.经营特许权:也称为专营权,指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6.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发明人垄断的、不公开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技术、资料、技能、知识等。 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规范的其他无形资产 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

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三)无形资产的确认 无形资产在会计上加以确认,原则上应满足三个条件: 1.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2.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成本构成不尽相同。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 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金额: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例1:某企业购入一项专利技术,发票价格为235 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借:无形资产235 000 贷:银行存款235 000 购入无形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所购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例2:某A上市公司2006年1月8日,从B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A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B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6000000元,每年末付款3000000元,两年付清。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2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1.8334。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无形资产现值=3000000×1.8334=5500200(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6000000-5500200=499800(元) 第一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5500200×6%=330012(元)

新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新规范

新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新规范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许多方面的新规定。本文主要从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以及无形资产的减值处理等方面,谈谈新准则作出的新的会计规范。 一、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的会计处理,这是新准则的一项重要变动。这种变动,既解决了我国以前对其正确处理所存在的争论,又弥补了原准则在这方面所作规定的缺陷。 首先,新准则将原准则所称的研究开发费用改称为研究开发支出,这更符合会计逻辑和认识。从会计上讲,有了支出才会有费用,但支出并不都会形成费用,因支出既可费用化也可资本化;而对费用而言,则无费用化与资本化之说。 其次,原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的规定过于狭隘,使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过于谨慎,导致无形资产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原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这严重忽略了研究开发支出还存在可以资本化的情况,导致资产价值被低估。 在借鉴相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按新准则的规定分别进行处理: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若同时满足第9条所规定的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即将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也就是说: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仍按原准则的规定进行费用化处理;而对于其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符合新准则规定的相关条件,则应进行资本化处理,否则仍进行费用化处理。新准则的这一规定无疑比原准则科学得多。因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探索性,已进行的研究项目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会否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该阶段的支出不能资本化自然是合理的。而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发阶段,是指已经完成了研究阶段的工作,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之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它的最大特点则是,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企业很可能因此而获得一项无形资产。最终能否将该阶段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那就取决于前面提到的新准则规定的条件能否得到同时满足。 最后,新准则要求企业在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的支出与开发阶段的支出时,应当根据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确定。对此,新准则的应用指南通过例举的方式,列示了两个阶段的相关活动,以供企业实际区分时参考。若两个阶段的支出无法区分的,应当按照新准则第6条的规定,将所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企业应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 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对于做好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本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无形资产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持有的目的只是为了使用;在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企业应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项目并不一定就可以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某个项目要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首先应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其次还应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本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确认条件是,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 (三)企业应正确核算无形资产的减值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当某项无形资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时,企业应考虑对该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说明 (一)关于引言 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的会计处理由相关的会计准则予以规范。 (二)关于定义 本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目前,国际上对无形资产的界定不完全一致。《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下称“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规定,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无形资产。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商誉和无形资产》认为,无形资产指不具实物形态、可辨认、企业可以控制的非金融性长期资产。美国正在对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准则进行修订,所公布的征求意见稿认为,无形资产是指无实物形态的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包括商誉。不难看出,我国的无形资产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概念存在一定差别,表现在我国的无形资产概念包括商誉。与美国征求意见稿中的无形资产概念相比,我国的无形资产概念与之基本一致。 国际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准则将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之外,主要是因为企业合并准则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在我国,长期以来商誉就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本准则仍沿用这种做法。(三)关于无形资产的特征 无形资产具有如下特征: 1.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力、某项技术或某种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比如,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虽然固定资产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在某些高新科技领域,无形资产往往显得更为重要。它没有实物形态,却有价值,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或使企业获取超额

无形资产会计分录大全

五、无形资产业务 (一)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2.分期付款购买,实质具有融资性质 同固定资产。 3.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一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说明]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是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如果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则按照公允价值进行确定。 4.通过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不能取得按名义金额1元] 贷:递延收益 5.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1)一般企业 借:无形资产[购入后自用] 无形资产[房屋,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价款可以合理分配] 固定资产[房屋,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价款不能合理分配] 投资性房地产[购入用于出租或准备增值后转让] 贷:银行存款等 (2)房地产开发企业 借:无形资产[购入后自用] 无形资产[房屋,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价款可以合理分配] 固定资产[房屋,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价款不能合理分配] 投资性房地产[购入后用于出租] 存货[购入后准备增值后转让] 存货[购入时决定建造完成后对外出售] 贷:银行存款等 [说明]外购的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用于开发建造办公楼,应该将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核算,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在建造期间无形资产摊销的金额计入该办公楼的建造成本中。建造完成之后,办公楼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6.内部硏究开发费用的处理 (1)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一费用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研发支出一资本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2)期(月)末,应将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一费用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核算

无形资产转让及其应交营业税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商誉等。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可以依法转让。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方式有两种:是转让其使用权,二是转让其所有权。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即无形资产出租而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主要表现为出售无形资产此外也包括用无形资产抵偿债务、用无形资产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等。用不同方式转让无形资产,其相应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不同。 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营业税应纳税额按照营业额和规定纳税率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税率5%。由于不同方式转让无形资产的会计账务处理不同,相应地转让无形资产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也不相同。 一、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仅仅是将部分使用权让渡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出让方仍保留对该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因而仍拥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受让方只能取得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而无权转让。在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情况下,由于转让企业仍拥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因此不注销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转让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与转让有关的各种费用支出计入其他业务支出。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应交的营业税属于与转让有关的支出,因而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例如:A公司与H企业于2002年底达成协议,A公司允许H企业2003年使用其某一商标.H企业于2003年每月月初向A公司支付商标使用费50000元。则A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为: 每月月初收到商标使用费时: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0000 同时计算出应缴纳的营业税(50000×5%),并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其他业务成本 25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500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解释 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商誉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无形资产;(2)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区分;(3)开发支出的资本化;(4)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5)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的相关因素;(6)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一、商誉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无形资产 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其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本准则所规范的无形资产。 二、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区分 (一)研究阶段 本准则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其特点在于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从已经进行的研究活动看,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有关研究活动的举例为:意于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 (二)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相对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完成了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有关开发活动的举例为: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含新技术的工具、夹具、模具和冲模的设计;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新的或经改造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所选定的替代品的设计、建造和测试等。 三、开发支出的资本化 (一)本准则规定,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应当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二)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内部开发项目发生的开发支出,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应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要求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则需计入当期损益。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需要转入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主要的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处置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主要的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处置账务 处理 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按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按应予资本化的支出,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科目。 购买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用固定资产换购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 自行研发出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

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 处置无形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出售无形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700 000 累计摊销50 000 贷:无形资产500 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215 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35 000 缴纳营业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35 000 贷:银行存款35 000 以无形资产加入股东时: 借:无形资产1500 000

贷:实收资本1500 000 注:如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则应按照公允价值作为投资者投资无形资产的成本。(本文来自#kjszjd#把#换成、即可)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法规标题: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文号:财会[2006]3号 发文单位:财政部 发文日期:2006年2月15日 实施日期:2007年1月1日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3 号——投资性房地产》。 (二)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第20号——企业合并》。 (三)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第二章确认 第三条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第四条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五条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作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

持。 第六条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 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部分; (二)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实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 第七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岀。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第八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十条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在取得后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七条至第九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第三章初始计量 第十二条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企业合并中产生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二)矿区权益的确认和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三)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第二章确认 第三条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在符合下列条件时,满足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第四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无形项目,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二)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三)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第五条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作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 第六条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部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 第七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第八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下列各项时,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从技术上来讲,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第五章 无形资产

第五章无形资产 1、某企业发生有关无形资产的经济业务如下: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1)从技术市场购入一项专利权,买价300 000元,注册费、律师费等12 000元,价款均以存款支付,该项专利权购入后立即投入使用。 (2)接受甲公司以某项商标权向本企业投资,双方协调确认价值150 000元,该项商标权已投入使用。 (3)企业自行研制专利权取得成功并已申请取得专利权,本月发生研究试验90 000元,其中领用库存原材料50 000元,应付人员工资为30 000元,以存款支付其他费用10000元。另以存款支付专利登记费20 000元,律师费用40 000元。符合资本化支出的有12万元,该项专利已投入使用。 (4)企业出租商标权取得收入40 000元存入银行,以存款支付出租无形资产的相关费用10 000元,并按5%的营业税计算结转应交营业税。 (5)企业接受科研机构损赠的一项无形资产,损赠机构提供凭据确认的价值70 000元,确定未来应交所得税23 1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相关费用15 000元。 2、A企业将一项专利所有权转给B企业,取得专利转让收入600000元,该专利原价480000元,累计已摊销80000元,应交营业税5%,①作取得转让收入、结转专利成本和计算营业税额会计分录。②假如仅转让专利使用权,应付工资80000,以存款支付资料费20000元,作结转专利成本会计分录。 3、A企业2008年1月1日从B企业购人一项专利的所有权,以银行存款支付买价和有关费用共计80000元。该专利权的法定有效期限为10年,合同规定的有效期限为8年,假定A企业于年末一次计提全年无形资产摊销。2011年1月1日,A企业将上项专利权的所有权转让给C企业,取得转让收入70000元(已存人银行),该项收入适用的营业税率为5%(不考虑其他税费)。要求:(1)编制A企业购人专利权的会计分录; (2)计算该项专利权的年摊销额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3)编制与该项专利权转让有关的会计分录井计算转让该项专利权的净损益。

无形资产的摊销与核算

无形资产的摊销与核算 一、无形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 “无形资产”是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各项无形资产的价值。企业取得各项无形资产时,记人借方;企业处置无形资产及无形资产摊销时,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现有无形资产的价值。 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1】辽润进出口购入二项专利技术,发票侪格为500000元,相关费用3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账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503000 贷:银行存款503000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股本”等科目。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股本”等科目。 【例2】辽润进出口接受甲投资者及其所拥有的非专利技术投资,双方商定的价值为800000元,已办妥相关手续。账务处理如下: 借:先形资产800000 贷:股本800000 3.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的实际成本,借记“无形资产”科目,以接受捐赠无形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人账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无形资产)”科目,接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例3】辽润进出口接受另一企业捐赠的特许权,双方确定的实际成本为1 000000元(同按税法规定确定的价值)。企业接受特许权,办妥相关手续,账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1000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1000000 4.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财会[2017]18号)

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的通知 财会[2017]18号 颁布时间:2017-06-12 发文单位:财政部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实现企业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 财政部 2017年6月12日 附件: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 ——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 一、涉及的主要准则 该问题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财会〔2006〕3号,以下简称第6号准则)。 二、涉及的主要问题 第6号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能否以包括使用无形资产在内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收入为基础进行摊销? 三、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要求 企业在按照第6号准则的上述规定选择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时,应根据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做出决定。由于收入可能受到投入、生产过程和销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无形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无关,因此,企业通常不应以包括使用无形资产在内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为基础进行摊销,但是,下列极其有限的情况除外: 1.企业根据合同约定确定无形资产固有的根本性限制条款(如无形资产的使用时间、使用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数量或因使用无形资产而应取得固定的收入总额)的,当该条款为因使用无形资产而应取得的固定的收入总额时,取得的收入可以成为摊销的合理基础,如企业获得勘探开采黄金的特许权,且合同明确规定该特许权在销售黄金的收入总额达到某固定的金额时失效。 2.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收入的金额和无形资产经济利益的消耗是高度相关的。 企业采用车流量法对高速公路经营权进行摊销的,不属于以包括使用无形资产在内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 四、生效日期和新旧衔接 本解释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不要求追溯调整。本解释施行前已确认的无形资产未按本解释进行会计处理的,不调整以前各期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2、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 借:研发支出— 贷:

应付账款等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4、期末,转销费用化支出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新准则中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

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应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要求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则需。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需要转入无形资产。

取得无形资产时的会计分录处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取得无形资产时的会计分录处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主要方式有外购、自行研究开发等。取得的方式不同,其会计处理也有所差别。 (1)外购无形资产。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例1】甲公司购入一项非专利技术,支付的买价和有关费用合计90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品 90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0 (2)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期(月)末,应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归集的金额转人“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 【例2】甲公司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技术,截止2007年12月31日,发生研发支出合计2000000元,经测试该项研发活动完成了研究阶段,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进入开发阶段02008年发生开发支出300000元,假定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的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2008年6月30日,该项研发活动结束,最终开发出一项非专利技术。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1)2007年发生的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00000 贷:银行存款等 2000000 (2)2007年12月31日,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属于研究阶段的支出:

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内容摘要 在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无形资产的界定和核算将会是公司在对利润追求过程中的一个瓶颈,更好的进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有利于公司高管准确及时的了解公司经营现状,可以更好的进行下阶段的计划和决策。本文首先无形资产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知识经济下的无形资产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出其存在的问题,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本文重点研究了无形资产的核算,对无形资产的披露出现的问进行阐述和解决。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信息披露

ABSTRACT In a knowledge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intangible assets and intangible asse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definition and accounting will be company in pursuit of one of the process for profit, better for the bottleneck for intangible assets accounting executives accurate and timely understanding company operating situation, can better to the next phase of planning and decision making. This paper firstly intangible assets paper expatiated on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n the intangible assets und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expounded,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existing problems, to the problems some feasible opinion and the sugges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ntangible assets of intangible assets of accounting, the disclosure of this problems and solving. KEY WORDS knowledge economic ;intangible ;assets accounting;information disclosure

会计继续教育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单选题 1、下列无形资产中,一般来说使用寿命不易确定的是(非专利技术)。 2、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研发支出)。 3、企业2008年7月1日转让一项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价格60万元。该无形资产系企业2005年7月1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初始入账价值2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法律规定有效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为(27)万元。 4、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应记入(营业外支出)。 5、关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不正确的说法是(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能估计)。 6、下列资产中,不可以辨认的是(商誉)。 7、企业购入或支付土地出让金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开发或建造自用固定资产项目后,作为核算的会计科目是(无形资产)。 8、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的内容有(商誉)。 9、企业2003年1月1日购入一项专利权,实际成本为20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2007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7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无形资产原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不变。2008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 10、下列各项目,属于企业无形资产的是(技术诀窍)。 11、2007年1月1日,将一项专利技术出租给L公司使用,租期2年,年租金80万元,转让期间A公司不再使用该项专利。该专利技术系企业2005年1月1日购入,初始入账价值2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2006年末,企业对该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48万元,计提减值准备之后摊销方法、使用年限不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2007年度因该专利技术形成的营业利润为(56)万元。 判断题 1.我国的无形资产既包括可辨认的,也包括不可辨认的。(错误) 2.在我国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在成功申请专利以后,将其转入无形资产的价值。(错误) 3.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

浅谈融资BOT及其确认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浅谈融资BOT及其确认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B 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这种译法直截了当,但不能反映BOT的实质。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所以,BOT 一词意译为“基础设施特许权”更为合适,是一种典型的“以权换权”的融资经营方式。 一、BOT项目的分类、确认条件及特点 (一)BOT的具体分类: 1.BOT(build一operate一transfer):即建设一运营一移交。政府授予项目公司建设新项目的特许权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2.BOOT(build一own一operate一transfer):即建设一拥有一运营一移交。这种方式明确了BOT方式的所有权,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既有经营权又有所有权。一般说来,BOT即是指boot。 3.BT(build一transfer):建设一移交。即项目建成后立即移交,可按项目的收购价格分期付款。 4.BOO(build一own一operate):即建设一拥有一运营。这种方式是开发商按照政府授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基础设施,但并不将此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或公共部门。 此外,还有brt、dbot、bto、dbom、romt、slt、mot等等,虽然提法不同,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的结构与BOT并无实质差别,所以习惯上将上述所有方式统称为BOT。 (二)BOT项目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 1、合同授予方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政府授权进行招标的企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政府授权进行招标的企业作为项目投资主体是为了保证BOT项目的信用风险降至最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