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高考理综2卷化学(解析版)

2015高考理综2卷化学(解析版)

2015高考理综2卷化学(解析版)
2015高考理综2卷化学(解析版)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15高考理综2卷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7题 每题6分 共42分

1.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应用作食品干燥剂

B.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C

【解析】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有两种白色粉末状的干燥剂(生石灰CaO )和玻璃珠状的干燥剂(硅胶干燥剂),A 、B 正确;氯化钙是干燥剂,吸水后生成六水氯化钙,因此六水氯化钙没有吸湿性,不能于食品干燥;C 错误;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是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吸湿载体,可100%自然降解,属环保型干燥剂,D 正确。

2.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

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 14H 18O 5 B.C 14H 16O 4 C.C 16H 22O 5 D.C 16H 20O 5

【答案】A

【解析】根据酯的水解反应,可以确定C 18H 26O 5+2H 2O→羧酸+2C 2H 5OH ;进而确定羧酸的分子式(质量守恒)中碳原确定为14个,C 、D 错误;根据氧原子数目和两个乙醇,确定该羧酸中含有氧原子为5个,A 正确, B 错误。

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卷第2页,总14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D.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答案】B

【解析】原子序数一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确定a 为氢元素;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则确定b 和c 依次为硫元素和氯元素, c -和d +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推出d 为钾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A 正确;.氢元素和钾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B 错误; 钾和其他三种元素(H 、S 、Cl )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KH 、K 2S 、KCl ),C 正确;元素a 、b 、c 各自最高(+1、+6、+7)和最低化合价(-1、-2、-1)的代数和分别为0、4、6,D 正确。

4.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1L0.1mol·L -

1的NaHCO 3溶液中

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235g 核素发生裂变反应:+,净产生的中子()

数为10 N A 【答案】C

【解析】60g 丙醇即1mol ,则分子中存在的共价键(两个碳碳单键、七个碳氢单键,一个碳氧单键和一个OH 单键,共11对共用电子对)总数为11N A ,A 错误;1L0.1mol -L -

1的NaHCO 3溶液中存在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和电离,则H 2CO 3、

和离子

数之和为0.1N A ,B 错误;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 钠充分燃烧时全部变为钠离子,因此转移电子数为1N A ,C 正确;235g 核素

+++,净产生的中子()数为(10-1)N A ,即为9 N A ,

D 错误。

5.分子式为C 5H 10O 2并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解析】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即为羧酸,所以分子式为C 5H 10O 2的羧酸即C 4H 9COOH ,可以从四个碳的烃基来确定,进而确定为4种。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6.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 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 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 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C

【解析】向苦卤中通入Cl 2是为了把里面溴离子转变为溴单质,A 正确;粗盐提纯可以采用除杂方法把里面的杂质离子除去,然后采用重结晶方法得到精盐;B 正确;工业生产为了把镁离子转变为氢氧化镁沉淀所用的沉淀及为碳酸钙(贝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为沉淀剂,C 错误;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 2将其还原吸收,然后在氧化溴离子变为溴单质,D 正确。

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试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卷第4页,总14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答案】D

【解析】稀盐酸加入到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A 错误;铝常温下与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看不到红棕色气体产生,B 错误;氧化铝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C 错误;草酸滴加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被还原为锰离子,溶液逐渐褪色,D 正确。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计算题:共0题 每题0分 共0分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共0题 每题0分 共0分

评卷人 得分

四、综合题:共5题 每题15分 共75分

8.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

MnO 2、ZnCl 2和NH 4Cl 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 。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溶解度/(g/100g 水)

化合物

Zn(OH)2 Fe(OH)2 Fe(OH) 3

K sp 近似值 10-17

10-17

10-39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 ,电池工作5分钟,理论上消耗锌________g 。(已知F =96500 C·mol -1)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3)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ZnCl 2和NH 4Cl ,二者可通过________分离回收;滤渣的主要成分MnO 2、 和 ,欲从中得到较纯的MnO 2,最简便的方法为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

(4)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ZnSO 4·7H 2O 的过程中,需除去锌皮中的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稀H 2SO 4和H 2O 2溶解,铁变为________,加碱调节至pH 为________时,铁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1×

10-5mol·L -1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继续加碱至pH 为________时,锌开始沉淀(假定Zn 2+浓度为0.1 mol·L -1)。若上述过程不加H 2O 2后果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MnO 2+H ++e -

MnOOH ;2MnO 2+Zn+2H +MnOOH+Zn 2+(注:式中Zn 2+可写成,Zn(NH 3)2Cl 2等,H +可写成

(2)0.05

(3)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碳粉;MnOOH ;空气中加热;碳粉转变为CO 2,MnOOH 氧化为MnO 2

(4)Fe 3+;6;10;Zn 2+和Fe 2+

分离不开;Fe(OH)2和Zn(OH)2的K sp 相近

【解析】(1)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 2、ZnCl 2和NH 4Cl 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 ;

则正极反应式为MnO 2+e -+H

+

MnOOH ;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 2MnO 2+

2H +2MnOOH +Zn 2+。

(2) 维持电流强度为0.5A ,电池工作5分钟,则通过的电量为Q =0.5×5×60=150C ,则理论上消耗锌m =1/2×

150C /96500C·mol -1×65g/mol=0.05g 。 (3)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ZnCl 2和NH 4Cl ,利用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和二者溶解性差异,可以通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回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MnO 2、MnOOH 和碳粉,欲从中得到较纯的MnO 2,最简便的方法让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氧锰转变为二氧化锰,即在空气中加热。

(4)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ZnSO 4·

7H 2O 的过程中,需除去锌皮中的少量杂质铁,由于二价铁离子和锌离子的溶度积相近,因此首先吧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即其方法是:加稀H 2SO 4和H 2O 2溶解,铁变为Fe 3+

,加碱调节至pH 为2.7时,铁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 -1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继续加碱至pH 为6时,

锌开始沉淀(假定Zn 2+

浓度为0.1 mol·L -1)。由于二者氢氧化物的K sp 相近,若上述过程不加H 2O 2,后果是Fe 2+与Zn 2+

分离不开。

9.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CO 2和H 2)

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 2(g)

CH 3OH(g) △H 1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卷第6页,总14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②CO 2(g)+3H 2(g)CH 3OH(g)+ H 2O △H 2 ③CO 2(g)+H 2(g)CO(g)+ H 2O △H 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 -H C -O C H -O C -H E /(kJ·mol -1)

436

343

1076

465

413

由此计算△H 1=________kJ·

mol -1;已知△H 2=-58 kJ·mol -1,则△H 3=________kJ·mol -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 表达式为________;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组成n (H 2)/n (CO+CO 2)=2.60时,体系中的CO 平衡转化率(α)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答案】(1)-99;+41;(2)K = (或 K p =);a ;反应①为放

热反应,平衡常数数值应随温度升高变小

(3)减小;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 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使得体系中CO 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 的转化率降低

p 3﹥p 2﹥p 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高CO 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 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 的转化率升高

【解析】根据△H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和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进而计算△H 1=(1076+2×

436-3×413-343-465)kJ·mol -1=-99 kJ·mol -1;已知△H 2=-58kJ·mol -1

,则反应③依据盖斯定律可以由②-①得到,则△H 3=△H 2-△H 1=-58 kJ·

mol -1-(-99 kJ·mol -1)=+41 kJ·mol -1;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2)反应CO(g)+2H 2(g) CH 3OH(g)的K =;也可以用压强平衡常数

K p =

;由于△H 1=-99 kJ·mol -

1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图1中

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a 。

(3)反应①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生成一氧化碳,因此随温度升高,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 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产生CO 的量不收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 的转化率升高,则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p 3>p 2>p 1。

10.[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 -3) 沸点/℃ 异丙苯 120 0.8640

153 丙酮 58 0.7898 56.5 苯酚 94

1.0722

182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反应器A 中通入的X 是__________。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卷第8页,总14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2) 反应①和②分别在装置_______和_______中进行(填装置符号)。

(3)在分解器C 中加入的Y 为少量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__,优点是用量少,缺点是_______。

(4)反应②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温度应控制在50~60℃,温度过高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

(5)中和釜D 中加入的Z 最适宜的是______(填标号,已知苯酚是一种弱酸)。 a.NaOH b.CaCO 3 c.NaHCO 3 d.CaO

(6)蒸馏塔F 中的馏出物T 和P 分别为______和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______。

【答案】(1)O 2(或空气);(2)A ;C ;(3)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腐蚀设备;(4)放热;可能会导致(过氧化物)爆炸;(5)c ;(6)丙酮;苯酚;丙酮的沸点低于苯酚;(7)原子利用率高

【解析】根据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判定:A 反应容器中发生催化氧化生成异丙苯过氧化氢,因此A 中通如的X 气体为氧气或者空气;B 装置为蒸发器,在C 装置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苯酚和丙酮,则Y 为浓硫酸,提供酸性环境,起催化作用,但是由于硫酸的强酸性可以引起生产设备的腐蚀;反应②的焓变小于0,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应控制在50~60℃,温度过高则可能会导致(过氧化物)爆炸的安全隐患发生。中和D 中加入的Z 应该把硫酸中和掉,但是不能与苯酚发生反应,因此最适宜的时机为碳酸氢钠,c 为备选答案;蒸馏塔F 中的馏出物T 和P 分别为丙酮和苯酚,判断的依据是丙酮的沸点远远小于苯酚的沸点,沸点越低则蒸馏出来的越早;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原子利用率高,实现原子经济百分百。

1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A 、

B 、

C 、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 2-和B +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 、D 为同周期元素,C 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 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中C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单质A 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 (填分子式),原因是 ;A 和B 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

(3)C 和D 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 ,E 的立体构型为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4)化合物D 2A 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单质D 与湿润的Na 2CO 3反应可质备D 2A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5)A 和B 能够形成化合物F ,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 =0.566nm ,F 的化学式为________;晶胞中A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列式计算晶体F 的密度(g·

cm -3

)_________。

【答案】(1)O ;1s 22s 22p 63s 23p 3(或[Ne]3s 23p 3

)

(2)O 3;O 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大;分子晶体;离子晶体

(3)三角锥形;sp 3

(4)V 形;4;2Cl 2+2Na 2CO 3+H 2O=Cl 2O+2NaHCO 3+2NaCl(或2Cl 2+Na 2CO 3=Cl 2O+CO 2+2NaCl) (5)Na 2O ;8;

=2.27g·cm -

3

【解析】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 2-和B +

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

则A 为O ,B 为Na ;C 、D 为同周期元素,C 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C 为P ;D 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D 为Cl 。

(1)非金属越强,电负性越大,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 ,P 的原子序数为15,

则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可知C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3(或[Ne] 3s 23p 3

);

(2)氧元素有了氧气和臭氧两种单质,由于O 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大,熔沸点较高;A 和B 的氢化物分别为水和NaH ,所属的晶体类型依次为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 (3)C 和D 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 ,即E 为PCl 3,其中P 含有一对孤对

电子,其价层电子对数是4,所以E 为三角锥形,中心原子采用sp 3

杂化;

(4)化合物Cl 2O 分子中氧元素含有两对孤对电子,价层电子数为4,单质D 与湿润的碳酸钠反应可以制备D 2A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2Na 2CO 3+H 2O =Cl 2O +2NaHCO 3+2NaCl (或2Cl 2+2Na 2CO 3=Cl 2O +CO 2+2NaCl )。

(5)根据A 和B 能够形成化合物F 的晶胞结构图可以确定,较大的离子为氧离子,较小的为钠离子,氧离子在正方体八个顶点,所以贡献为8×1/8=1,还有在六个面上,贡献为1/2×6=3,所以氧离子的个数为4个;而钠离子全部在正方体内,所以粒子个数比为4:8=1:2,因此F 的化学式为Na 2O ;晶胞中O 2-离子周围Na +的个数为8个(每一个氧离子周围有8个钠离子,在1个晶胞中有4个,在相同另一个晶胞中还有4个);这个晶胞中有四个氧化钠,所以晶体F 的密度(g·cm -

3)ρ=

=

=2.27g·cm -

3。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卷第10页,总14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12.[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PPG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烃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化合物B 为单氯代烃:化合物C 的分子式为C 5H 8

③E 、F 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 是福尔马林的溶质 ④R 1CHO+R 2CH 2CHO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2)由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由E 和F 生成G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G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4)①由D 和H 生成PPG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若PPG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_______(填标号)。 a.48 b.58 c.75 d.102

(5)D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②即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皂化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_______(写结构简式); D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_______(填标号)。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答案】(1)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2)

(3)加成反应;3-羟基丙醛(或β-羟基丙醛) (4)

;b

(5)5;;c

【解析】(1)烃A 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由于70/14=5,所以A 为环戊烷,结构简式为:

(2)环戊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 ,则B 的结构简式为;根据

B 到

C 的反应条件,确定为卤代烃的碱性醇解反应即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E 、F 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的同系物,F 是福尔马林的溶质即甲醛,因此E 为乙醛,根据已知信息④可知E 和F 生成G 为醛基的加成反应,G 的结构简式为HOCH 2CH 2CHO ,因此G 的化学名称为3—羟基丙醛;

(4)①G 与氢气反应生成H ,则H 的结构简式为HOCH 2CH 2CH 2OH ,C 氧化生成D ,则D 为戊二酸(HOOCCH 2CH 2CH 2COOH ),则由D 于H 生成PPG 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根据结构简式可知链接的式量为172,所以若PPG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10000/173=58,b 为备选答案;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卷第12页,总14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5)①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含有羧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皂化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和酯基,因此是甲酸形成的酯基,所以可能的结构简式为HCOOCH 2CH 2CH 2COOH 、HCOOCH 2CH(COOH)CH 3、HCOOCH(COOH)CH 2CH 3、HCOOCH(CH 3)CH 2COOH 、HCOOC(CH 3)2COOH ,共计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

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

a.质谱仪又称质谱计。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

b.红外光谱仪是测定结构的,d.核磁共振仪是测定氢原子种类的,而

c.元素分析仪是测定元素种类的,因此完全相同的是元素分析仪,答案选c 。 评卷人 得分

五、实验题:共1题 每题15分 共15分

13.二氧化氯(ClO 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KClO 3与Na 2SO 3在H 2SO 4存在下制得ClO 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2)实验室用NH 4Cl 、盐酸、NaClO 2(亚氯酸铜)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 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溶液X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

③除去ClO 2中的NH 3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 2的含量: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 水溶解后,再加入3mL 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0.1000mol·L -

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 2+2

2I -

+

),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 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 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V 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_________,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 2的质量为_________g 。

(4)用ClO 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量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明矾 b.碘化钾 c.盐酸 d.硫酸亚铁 【答案】(1)2:1 (2)①NH 4Cl+2HCl 3H 2↑+NCl 3

②Cl -、OH - ③c

(3)①ClO 2+10I -

+8H

+5I 2+4H 2O +2Cl -

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氮气体(避免碘的逸出)

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0.02700 (4)d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sodocs.net/doc/1214396863.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卷第14页,总14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解析】(1)工业上可用KClO 3与Na 2SO 3在H 2SO 4存在下制得ClO 2,该反应氧化剂为KClO 3,还原剂为Na 2SO 3,然后依据KClO 3到ClO 2, Na 2SO 3到Na 2SO 4,转移电子数分别为1和2,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①根据图示(流程图)电解NH 4Cl 与盐酸生成氢气和三氯化氮,则电解方程式为NH 4Cl+2HCl

3H 2↑+NCl 3;②根据图示(流程图)三氯化氮与亚氯酸钠发生反应

生成二氧化氯和氨气,因此根据氧化还原反应(6NaClO 2+ NCl 3+3H 2O

6ClO 2+

NH 3+3NaCl+3NaOH)确定X 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等,则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Cl -、OH -。③二氧化氯(ClO 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因此除去ClO 2中的NH 3可用浓硫酸吸收

氨气。(3)①锥形瓶内ClO 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 2+10I

-+8H +

5I 2+4H 2O+2Cl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

的逸出)。③V 中用硫代硫酸钠测定反应生成的碘单质,因此可以使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来判断终点,滴定至终点(即碘单质被硫代硫酸钠还原为碘离子)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 ④根据反应2ClO 2+10I -

+8H +

5I 2+4H 2O+2Cl -

;I 2+2

2I -

+

得关系式

为:

m =0.02700g

(4)用ClO 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量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需要利用其氧化性,应该加入还原剂,且产物不能引起水体污染,所以选择硫酸亚铁,同时生成三价铁离子水解可以净化水。

2015全国二卷理综物理答案解析

2015全国二卷理综(物理)答案解析 14. 【答案】D 考点:电容器;电场力;力的平衡 15. 【答案】C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 16. 【答案】B 考点: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17.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汽车先以恒定功率P1起动,所以刚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后以更大功率P2运动,所以再次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学科

考点:机车起动问题 18. 【答案】BC 考点:安培定则 19. 【答案】AC 【解析】 考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圆周运动 20.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由设这列车厢的节数为n ,P 、Q 挂钩东边有m 节车厢,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 k n F km F )(32-=,解得:n k 5 2=,k 是正整数,n 只能是5的倍数,故B 、C 正确,A 、D 错误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21. 【答案】BD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2. 【答案】(1)3.25;1.79;(2)C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s m T x x x x a BC AB DE CD /25.34)()(2=+-+= ;打点C 点时物块的速度s m T x v BD C /79.12==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θμθcos sin g g a -=,所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 考点: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 23. 【答案】(1)(2)见解析; (3)>;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4. 【答案】q mv U AB 20=

20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1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试题(I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 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2015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北京市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 化学反应的是: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 2SO 4>H 3PO 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 Na 2CO 3 >NaHCO 3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 示意图如下: C 表示O 状态Ⅰ状态Ⅱ状态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 C.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 2 D. 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 CO 与O 2反应的过程 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 人工固氮

I I n + nCH 2=CH --CH =CH 催化剂 CH I CH -H 2n + (2n -1)HI PPV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CH 2=CH - -CH =CH 2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 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 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A.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 Cl 2 + 2OH - == Cl - +ClO - +H 2O B.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ClO - + H 2O -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 Cl 2: 2H + + Cl - +ClO - == Cl 2↑+ H 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 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 CH 3COOH + ClO - == HClO + CH 3COO -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 2=2NO 2 B.Ⅱ中的现象说明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 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 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 HNO 3 D.针对Ⅲ中的现象,在 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 25. (17分) “张一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被《Name Reactions 》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 R -C ≡C -C O -CH 2HC =C H 2C -R 〞 O R ˊ 铑催化剂C -CH R -CH C =CH R ˊR 〞 C CH 2 O O (R 、Rˊ、R 〞表示氢、烷基或芳基)含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 的路线如下: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 N N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完整word版)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生物试题

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生物 一、选择题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

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请注意基础学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D 【解析】 扎DXA与A7?中所含■元素的种类都是CH0NP n左一个分子有三个相邻的碱基,对应一个反密码子. C, T:ffi菌体是DMA病畫,橈酸只W DMA,由』兑氧核德核昔酸组咸.D细菌是康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 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人体

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 外液的分配不同。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一一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一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 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 肮粒再蛋白质,其结构与基因差别较大,不能整合到基因组中「肺炎収球菌的増殖方式为二分裂;m注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矶产生了致病性,原因是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功能改变;P H P U转变为氏PBc的过程为蛋吕质到蛋m质的过程,属于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1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北京高考化学及答案 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 的是 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 .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 .在酸性条件下,18 325CH CO OC H 的水解产物是18 3CH CO OH 和25C H OH D .用甘氨酸( )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 .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 —2e — =Fe 2+ 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 2+2H 2O+4e —=4OH — D .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 3[Fe (CN )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A .用Na 2S 去除废水中的Hg 2+ :Hg 2+ +S 2- =HgS ↓ B .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 :CO+NO ??? →催化剂 C+NO 2 C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 3+ +3H 2O Al(OH)3(胶体)+3H + D .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 x H y ):C x H y +()4y x +O 2???→催化剂 高温 xCO 2+2 y H 2O 10.25℃、101kPa 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常温下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 2O 2(s )+2 Na (s )= 2Na 2O (s ) H ?=-317kJ/mol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 2CO 3和NaCHO 3,混合物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是 C A .取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克 B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 C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克 D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克固体 12.已知反应:2CH 3COCH 3(l )催化剂 CH 3COCH 2COH (CH 3)2(l )。取等量CH 3COCH 3,分别在0℃和

2015年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校版

2015年高考试新课标I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解析:结合化学史料,考察氧化性强弱。氧化性最强的强水是硝酸。选择B。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微粒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解析:考察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A,D2O与H2O摩尔质量不同;B,H2SO3是弱酸;C,根据O2~2e-,正确;D,考虑NO2与N2O4的相互转化,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选择C。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 所示。将甲醛水溶液 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 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解析:考察原子守恒原理。可以通过硬数C、N原子个数的方法,也可以用O与2H结合产生H2O的方法,有3CH2O~2NH3,选择C。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 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 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 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 2O 5 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 O 5 ,1mo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 为 A.C 14H 18 O 5 B.C 14 H 16 O 4 C.C 16H 22 O 5 D.C 16 H 20 O 5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0.代表阿伏加德罗常熟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2015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

201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解析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答案】A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答案】C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答案】B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答案】D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2015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015 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火药使用 B .粮食酿酒 C .转轮排字 D .铁的冶炼 A .A B .B C .C D .D 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酸性:H 2SO 4>H 3PO 4 B .非金属性:Cl >Br C .碱性:NaOH >Mg (OH )2 D .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元素均被氧化 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4.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 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 CO 与 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 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和 O 生成 CO 2 是吸热反应 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 O C .CO 和 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 2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 CO 与 O 2 反应的过程 5.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 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6.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 NaOH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 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 A .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 Cl 2 制备:Cl 2+2OH ﹣═ClO ﹣+Cl +H 2O B .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ClO ﹣+H 2O HClO +OH ﹣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 HCl )混用,产生有毒 Cl 2:2H ++Cl ﹣+ClO ﹣═ Cl 2↑+H 2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 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CH 3COOH +ClO ﹣═HClO +CH 3COO ﹣ 7.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2015年全国卷1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

2015年 全国卷1理综化学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 .2 L0.5 mol·L -1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 离子数为2 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 .1:1 B .2:3 C .3:2 D .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W > 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 > 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 Z 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13.浓度均为0.10 mol·L -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 pH 随lg V 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 氧化为Fe 3 + B . 将铜粉加入1.0 mol·L - 1Fe 2(SO 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 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 将0.1 mol·L - 1MgSO 4溶液滴入NaOH 溶液 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 -1 CuSO 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答案--物理部分(最新整理)

2015 年理综全国卷1 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l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 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b 和c、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 为M 、N 、P 、Q。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Q 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N C.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 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 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1 A.U=66V,k= 9 1 C.U=66V,k= 3 1 B.U=22V,k= 9 1 D.U=22V,k= 3 17.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 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1 A.W= 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2 1 B.W> mgR,质点不能到达Q 点 2 1 C.W= 2 mgR,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 D.W< mgR,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2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 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 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 h。不计 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在某范围内,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的最大 取值范围是D

2016年高考北京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B 解答:解: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只要关注时事,平时注意积累,能轻松简答.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史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侧重于考查我国科学家在化学领域中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是与诺贝尔化学奖有关的判断,学生只要平时注意稍加留意即可得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C 解析: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A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B错误;C、箅渣取液属于过滤操作,C正确;D、灌装保存是液体转移,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装置判断 名师点晴:该题以我国中草药煎制为载体,侧重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离与提纯操作装置图的熟练掌握程度,题目难度不大,明确过滤的含义、适用范围以及主要装置是解答的关键。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主要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和漏斗,主要用品是滤纸。另外还需要注意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密切联系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A 分析:一般来说,食品中常加入抗氧剂、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等,其中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而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食品的色、态、味有关,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 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B错误; 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C错误; 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食品的添加剂,与化学反应速率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双基以及分析能力,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食品添加剂的有关判断 名师点晴: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食品添加剂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了解食品添加剂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了解抗氧化剂、调味剂、着色剂、增稠剂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真题(新课标1)Word清晰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 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到:“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 ﹒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 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3 C.3:2 D. 2:1 10.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沸点: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解析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 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答案】A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答案】C 【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答案】B 【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