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 -金匮要略 第一单元 痉湿暍病篇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 -金匮要略 第一单元 痉湿暍病篇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 -金匮要略 第一单元 痉湿暍病篇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 -金匮要略 第一单元 痉湿暍病篇

金匮要略第一单元痉湿暍病篇

一、A1

1、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所治湿病的表现是

A、湿家身烦疼

B、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C、湿家,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脉大,自能饮食

D、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浬

E、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2、辨证为风湿兼气虚证,治宜选用方为

A、瓜蒌桂枝汤

B、防己黄芪汤

C、黄芪桂枝五物汤

D、桂枝芍药知母汤

E、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3、《金匮要略》中辨证为风湿在表证,方剂宜选用

A、瓜蒌桂枝汤

B、防己黄芪汤

C、黄芪桂枝五物汤

D、桂枝芍药知母汤

E、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4、防己黄芪汤证中,若兼见腰冷肢凉、陈寒凝滞者,加用细辛的目的是

A、温经止痛

B、散寒通阳

C、温经散寒

D、通络止痛

E、温肾壮阳

5、防己黄芪汤证中兼见胃中不和者,应加用下列何药以柔肝和胃

A、桂枝

B、干姜

C、生姜

D、芍药

E、柴胡

6、防己黄芪汤证中兼见气喘者,应加用下列何药以宣肺平喘

A、麻黄

B、桂枝

C、芍药

D、细辛

E、干姜

7、《金匮要略》中,关于防己黄芪汤兼证的加减用药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兼气喘者加麻黄以宣肺平喘

B、兼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以柔肝和胃

C、兼气上冲者加桂枝以平冲逆

D、兼腰冷肢凉、陈寒凝滞者加细辛以散寒通阳

E、以上均是

8、防己黄芪汤证配伍的药物中,具有调和营卫作用的是

A、黄芪、生姜

B、甘草、生姜

C、防己、甘草

D、白术、大枣

E、甘草、生姜、大枣

9、防己黄芪汤证的治则是

A、轻清宣化,解表祛湿

B、疏散风邪,调和营卫

C、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D、健脾益气,祛风除湿

E、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10、原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治宜选用

A、瓜蒌桂枝汤

B、防己黄芪汤

C、黄芪桂枝五物汤

D、桂枝芍药知母汤

E、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11、《金匮要略》中,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中配伍杏仁的意义是

A、宣肺利气

B、疏散风邪

C、调和营卫

D、柔肝和胃

E、健脾祛湿除痹

12、《金匮要略》中,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的治则为

A、疏散风邪,调和营卫

B、健脾益气,祛风除湿

C、轻清宣化,解表祛湿

D、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E、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13、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者,治宜选用

A、瓜蒌桂枝汤

B、防己黄芪汤

C、黄芪桂枝五物汤

D、桂枝芍药知母汤

E、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14、原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伤寒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伤寒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1 1、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宜选用 A、半夏厚朴汤 B、竹叶石膏汤 C、半夏泻心汤 D、藿香正气散 E、理中丸 2、竹叶石膏汤主治 A、余热未清,肝胃不和正 B、中焦虚寒,肝脾失调证 C、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 D、余热未清,脾胃虚寒证 E、中焦虚寒,脾虚湿盛证 3、瘥后劳复证的治法为 A、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B、清热解毒,和胃降逆 C、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D、益气和胃,降逆止呕 E、清热和胃,益气生津 4、下列不属于竹叶石膏汤药物组成的是 A、竹叶

B、生姜 C、麦冬 D、半夏 E、粳米 5、竹叶石膏汤中既能和胃降逆止呕,又能防止补药之滞的药物为 A、竹叶 B、生姜 C、麦冬 D、半夏 E、粳米 6、下列各项中,竹叶石膏汤药物的配伍意义正确的是 A、人参、麦冬益气生津、滋液润燥 B、竹叶、石膏甘寒清热除烦 C、甘草、粳米补中益气养胃 D、半夏既能和胃降逆止呕,又能防止补药之滞 E、以上都是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

之。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证论述了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的证治。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瘥后劳复证即竹叶石膏汤证,论述了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的证治。治宜清热和胃,益气生津。方用竹叶石膏汤。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厦门人煮食干净米】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中竹叶、石膏甘寒清热除烦;人参、麦冬益气生津、滋液润燥;甘草、粳米补中益气养胃;半夏既能和胃降逆止呕,又能防止补药之滞,用意尤妙。全方相合,既清其余热,又益其气阴,更有和胃降逆之功,故为清热滋阴和胃之佳方。 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中竹叶、石膏甘寒清热除烦;人参、麦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自然界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脏为阴,腑为阳 肺—阳中之阴,心—阳中之阳 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 脾—阴中之至阴 背为阳,腹为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脉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阳证可概括热证、实证、表证,阴证可概括寒证、虚证、里证。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凡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凡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药性有寒、热、温、凉“四气”。其中寒、凉属阴,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热、温属阳,能减轻或消除寒证。 药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五味”,还有淡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关知识点回顾

-中医内科学 (主治医师)题(8)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题(8) 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2)单选组合题共用题干( 1 ). 自汗盗汗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应首选我要纠错 A.六味地黄丸 B.当归六黄汤 C.麦味地黄丸 D.黄连阿胶汤 E.知柏地黄丸 2 正确答案:C 解析: 麦味地黄丸功能补益肺肾,滋阴清热,治疗肺肾阴虚诸证,以阴虚为主。( 2 ). 肺胀偏虚者的病位主要在我要纠错 A.肺、肾、脾、肝 B.肝、肺、脾、心 C.肺、心、肾、脾 D.肺、脾、肝、胆 E.脾、肾、胃、心 2 正确答案:C 解析: 肺胀病位主要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3 ). 咳嗽肝火犯肺证,其治法是我要纠错 A.清肝泻火,理气止咳 B.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C.清肝化痰,宣肺止咳 D.清热泻肝,化痰止咳

E.泻肝除热,宣肺止咳 1 正确答案:B 解析: 肝郁化火,上逆侮肺,肺失肃降,导致上气咳逆阵作;木火刑金,炼液成痰,导致痰少黏稠,或如絮条,咯之难出,应用清肝泻肺,化痰止咳之法去除诸证。( 4 ). 消渴血瘀的主要原因是我要纠错 A.气机郁结 B.阴虚燥热 C.肾阴不足 D.阴阳两虚 E.气血两虚 1 正确答案:B 解析: 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 5 ). 恐惧伤肾所致阳痿的治法是我要纠错 A.补肾养阴 B.滋肾养心 C.温肾养心 D.理气补肾 E.益肾宁神 4 正确答案:E 解析: 惊恐伤肾证的病机为惊恐伤肾,肾精破散,心气逆乱,气血不达宗筋。( 6 ). 颤震的证候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我要纠错 A.头部颤抖 B.肢体不灵

《中医内科学》答案

中医内科辅导资料参考答案 一 1 - 5 D D D B D 6 -10 C E B C E 11-15 B C D B C 16-20 D D E B E 21-25 A D D E C 26-30 C E C B E 31-35 A C D E E 36-40 C A E B D 41-45 B D B C C 46-50 B B E A E 51-55 A D C D E 56-60 B C E A E 61-65 D B D C C 66-70 D E C E D 71-75 D C D B E 76-80 C A E B E 81-85 D A B B E 86-90 A/EC B D D 91-95 B D D E E 96-100 B E B D C 101-105 B E E E B 106-110 B B B C C 111-115 C B C D C 116-120 A D E A A 120-125 A C E C D 126-130 B B D C C 131-135 B A D D C 136-140 D A E A E 141-145 D B A D E 146-150 D C A D C 151-155 D B C E A 156-160 D C B C E 161-165 A A E B D 166-170 B B E A A 171-175 B A E D E 176-180 D A E A C 181-185 A C A E D 186-190 B B E C C 191-195 B B C C C 196-200 A A E A E 201-205 D C A E A 206-210 D D C C D 211-215 E D B C A 216-220 E A D B C 221-225A E C B B 226-230 A C D E E 231-235 D C E B A 236-240 C A E B C 241-245 E A E B D 246-250 C A E E C 251-255 B C B D A 256-260 E E B E C 261-265 C D B B A 266-270 E C B E B 271-275 A C A E A 276-280 B E A C D 281-285 C B B A A 286-290 B E A D C 291-295 C A B D C 296-300 A C B A C 1 试述中风、痫病、厥证、痉病临床表现异同点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防治原则(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防治原则 1、气虚感冒患者,宜选用的治则是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标本同治 D.先扶正后祛邪 E.先祛邪后扶正 2、二便不利宜选用的治则是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标本同治 D.先扶正后法邪 E.先祛邪后扶正 3、寒病见热象,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急则治标 B.缓则治本 C.逆治 D.从治 E.扶正

4、寒病见寒象,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急则治标 B.缓则治本 C.逆治 D.从治 E.扶正 5、痰涎壅塞的治疗原则是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 6、里热极盛,反见四肢发凉,其治疗原则是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

7、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者,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扶正 B.祛邪 C.扶正祛邪 D.先扶正后祛邪 E.先祛邪后扶正 8、正虚邪实而正虚为主者,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扶正 B.祛邪 C.扶正祛邪 D.先扶正后祛邪 E.先祛邪后扶正 9、妇女因血虚而致月经闭止,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塞因塞用 B.通因通用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标本兼治 10、湿热痢疾初期,出现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应采用的治则治法

A.塞因塞用 B.通因通用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标本兼治 11、”寒者热之”所属的治法是 A.治标 B.正治 C.反治 D.补其偏衰 E.因人制宜 12、”热因热用”所属的治法是 A.治标 B.正治 C.反治 D.补其偏衰 E.因人制宜 13、结合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确定的治则治法所属的

中医内科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中医内科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1.哮病与喘证,支饮的鉴别 2.实喘与虚喘如何鉴别 3.肺胀与咳嗽的鉴别 4.肺胀与喘证,哮病的区别和联系 5.肺痨与虚劳的鉴别 6.肺痨的临床特点 7.肺痿与肺痈肺痨的关系 8.眩晕与中风,厥证的鉴别 9.试述你对无痰不作眩的理解 10.简述内经对眩晕病机的认识 11.试述脾胃损伤而致眩晕的主要机理 12.中风与痫病,厥证,痉病的鉴别 13.如何辨别中风闭,脱证 14.中风中经络与中脏腑有何不同 15.请用六个字概括中风的病机特点 16.简述中风的临床特征 17.不寐:为什么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18.简述痫病与中风的鉴别 19.癫证与狂病,痫病的区别(癫,狂,痫) 20.癫证与痴呆的区别 21.胸痹与悬饮,真心痛如何鉴别 22.如何辨别寒邪犯胃与脾胃虚寒 23.怎样理解胃痛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24.胃痛和胃痞如何鉴别 25.痞满与鼓胀如何鉴别 26.如何判断胃痛虚实 27.如何辨别外邪犯胃和脾胃阳虚之呕吐 28.临床上怎样通过辨别病人的呕吐物来判断疾病的性质 29.如何辨别呃逆虚实 30.如何辨别噎膈与梅核气 31.如何判断腹痛的虚实 32.如何辨别腹痛与胃痛 33.怎样鉴别腹痛的寒热虚是,在气在血以及脏腑病位 34.如何辨别泄泻与痢疾 35.如何判断泄泻的寒热虚实 36.痛泻要方适用于何种泄泻,其临床表现是什么 37.为什么说脾虚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 38.感受外邪导致便秘的病机是什么 39.泄泻与痢疾有何不同 40.泄泻与霍乱有何区别 41.临床怎样辨别痢疾的虚实 42.试述痢疾为何以湿热痢为本 43.黄疸和黄胖如何鉴别

44.如何辨别阴黄与阳黄 45.阳黄,急黄,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如何相互转化(区别) 46.胁痛如何辨虚实 47.胁痛与悬饮如何鉴别 48.头痛与真头痛如何鉴别 49.头痛如何辨别外感与内伤 50.如何辨积与聚的不同 51.如何辨别积聚之虚实 52.鼓胀与水肿如何鉴别 53.为什么说鼓胀的病机重点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54.如何辨别疟疾与内伤发热 55.阳水与阴水如何鉴别 56.临床辨证如何判断水肿的病位 57.水肿常用的五种治疗方法 58.血淋与尿血有何区别 59.如何鉴别淋证与癃闭 60.为什么说六气之中以气郁为先 61.郁证梅核气与虚火喉痹如何鉴别 62.郁证脏躁与癫证如何鉴别 63.何为血证 64.咳血与吐血如何鉴别 65.血证的预后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66.如何鉴别尿血与血淋 67.何为脱汗,战汗,黄汗 68.简述消渴与瘿病的区别 69.消渴病的诊断依据 70.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如何鉴别 71.简述虚劳与肺痨的联系与区别 72.简述气虚与阳虚的区别于联系 73.在治疗虚劳血虚时,除用补血方法外,常配伍补气药,为什么 74.肥胖与黄疸,水肿病鉴别 75.简述厥证与中风的鉴别要点 76.血虚厥证的病机是什么 77.何谓痰饮,广义痰饮包括哪几种 78.悬饮与胸痹均以胸痛为必见之证,如何鉴别 79.溢饮的辨证论治 80.如何将悬饮与胸痹相区别 81.如何将溢饮与风水证相互区别 82.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和痰瘀痹阻的临床特征如何 83.痹症与痿证的鉴别 84.痉证与痫证如何鉴别 85.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 86.肺热津伤为什么可以导致痿证 87.颤震与瘛瘲如何鉴别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方剂考试大纲

方剂学 第一单元总论 细目一:方剂学发展简史 要点:历代有代表性医籍的成书年代、作者、载方量及其在方剂学发展史中的意义。 细目二:方剂与治法 要点: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2-1 八法的涵义2-2 八法的适用范围2-3 八法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三: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1.方剂配伍的目的 2.方剂的基本结构2-1 君臣佐使的涵义 3.方剂的变化形式3-1 各种变化形式的涵义3-2 各种变化形式对功能的影响 细目四:常用剂型要点:1.汤、丸、散、膏、酒、丹剂的特点2.汤、丸、散、膏、酒、丹剂的临床意义细目五:煎服法要点:1.煎法2.服法2-1 服药时间2-2 服药方法 第二单元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辛温解表要点:1.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组成 2.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功用 3.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主治证候 4.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的配伍意义 5.麻黄汤与大青龙汤的鉴别 6.桂枝汤的用法 7.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 8.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 细目三:辛凉解表要点:1.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组成 2.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功用 3.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主治证候 4.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配伍意义 5.银翘散与桑菊饮的鉴别 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 细目四:扶正解表 要点:1.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组成 2.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功用 3.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主治证候 4.败毒散的配伍意义 第三单元泻下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2.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寒下要点:1.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组成 2.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功用 3.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主治证候 4.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配伍意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鉴别 细目三:温下要点:1.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组成 2.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功用 3.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主治证候 4.温脾汤的配伍意义 细目四:润下要点:1.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 2.麻子仁丸、济川煎的功用 3.麻子仁丸、济川煎的主治证候 4.麻子仁丸、济川煎的配伍意义 细目五:逐水要点:1.十枣汤的组成 2.十枣汤的功用 3.十枣汤的主治证候 4.十枣汤的用法 5.十枣汤的配伍意义 6.十枣汤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六:攻补兼施要点:1.黄龙汤的组成 2.黄龙汤的功用3.黄龙汤的主治证候 4.黄龙汤的配伍意义第四单元和解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和解少阳要点:1.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组成 2.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功用 3.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主治证候 4.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配伍意义 5.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的鉴别 6.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的鉴别细目三:调和肝脾要点:1.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组成 2.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功用 3.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主治证候 4.逍遥散、痛泻要方的配伍意义 5.逍遥散与加味逍遥散的鉴别 6.逍遥散与黑逍遥散的鉴别 细目四:调和肠胃 要点:1.半夏泻心汤的组成 2.半夏泻心汤的功用3.半夏泻心汤的主治证候 4.半夏泻心汤的配伍意义 5.半夏泻心汤与生姜泻心汤的鉴别 6.半夏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的鉴别 第五单元清热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2.清热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金匮要略重点条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一、发病、病因病机及预防 1、发病与预防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2) 五常:即五行。 风气:指自然界之气候。 元真:指元气或真气。 客气邪风:泛指外来致病因素。 疢难:指疾病。 2、病因—反常气候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8) 未至而至:第一个“至”指时令,第二个“至”指气候。 甲子:冬至之后60日,正当雨水节气。 六微:指六腑。 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为五劳所伤。 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六极:指六种虚损的病症,即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 大邪:指风邪。小邪,指寒邪。 谷饪:指饮食。 五邪中人:指风、寒、雾、湿、饮食五种病邪侵入人体。 3、病机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10) 厥阳独行:阳气上逆,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 王时:指一年四季中五脏所主的当令之时,此时色、脉有相应特征。 卒(促)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症。 浸淫疮:皮肤病的一种,疮面流黄水,可由一处染及他出。 二、论治 1、已病防传,虚实异治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1) 上工:高明的医生。 治未病:此指治未病的脏腑。 2、表里同病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14) 下利清谷:指泻下清稀,完谷不化。 清便自调:指大便已恢复正常。 3、痼疾加卒病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精要总结 考点经典原文历年真题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 动,脉与之上下。”“春日浮,如鱼 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 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 在骨,蛰虫周密。”人体的脉象可随 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春弦、 夏洪、秋毛、冬石的规律性变化。 -1天人相应,四时脉象的变化,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 日浮”,则可见:【如鱼之游在波】《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 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 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 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 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 身,故甚也。”中午之前,人身阳气 随自然界阳气的渐生而渐旺,故病 -1《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是因为: 【人气始生,病气衰】

较轻;午后至夜晚,人身阳气又随自然界阳气的渐退而渐衰,故病较重。 阴阳的基本概 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 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 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 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 物之能始也。” -73 《内经》所谓“阴阳之征兆”, 是指:【水火】 -74 《内经》所谓“阴阳之道路”, 是指:【左右】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中之 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 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背为阳, 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 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 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 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71以时间划分阴阳,则子时至卯 时属:【阴中之阳】 -72以脏腑部分划分阴阳,则肾 属:【阴中之阴】 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动极 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1/ -1/1997-1/1992-2 “动极者, 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 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阴阳制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完美笔记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笔记 (完美排版) 第一单元肺系病症 一、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涎而言,为肺系的主要证候之一。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病位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辨证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凉燥证—杏苏散加减)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者不能平卧。病因是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三种。病机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总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治则为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1. 发作期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6)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中医内科学鉴别诊断

考点一:下列病症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①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感冒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身凉脉静,病势轻,病程短,不传变,预后好。 ②温病早期:尤其是肺系温病,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风温初起极似风热感冒之征,一般而言,温热病必有发热甚至高热,温热病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见传变入里的证候。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①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的流行特点。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复加重,应考虑继发它病。 ②时行感冒:时行感冒发病迅速,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具有流行性,传变迅速,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其他变证。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以表证为主,可兼有咳嗽。治以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败毒散。 ②风寒咳嗽: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以咳嗽为主,可有表证。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三拗汤合止嗽散。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治以辛凉解表。方选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②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选桑菊饮加减。 5、风热咳嗽与肺痈的鉴别诊断 由于肺痈初期与风温极为类似,故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是其特点,特别是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生,咯吐浊痰,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 6、肺痈与肺痨的鉴别诊断 ①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四大主症: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2018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18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18年中医内科主治大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考 试学科单元细目要点 考 试 科 目 中 医基础理论一、阴阳五 行 学说 (一)阴 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 用 1.说明人体的组 织结构 1 2.说明人体的生 理功能 1 3.说明人体的病 理变化 1 4.用于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 1 (二)五 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 用 1.说明五脏生理 功能及相互关系 1 2.说明五脏病变 的相互影响 1 3.指导疾病的诊 断 1 4.指导疾病的治 1

疗 二、藏象(一)藏象 学说的概念 和特点 1.藏象的基本概 念 1 2.藏象学说的特 点 1 3.五脏、六腑、 奇恒之腑的功能 特点 1 (二)心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 液、时的关系 1 (三)肺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 液、时的关系 1 (四)脾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 液、时的关系 1 (五)肝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六)肾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六)肾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七)胆胆的生理功能 1 (八)胃胃的生理功能 1 (九)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 1 (十)大肠大肠的生理功能 1 (十一)膀 胱 膀胱的生理功能 1 (十二)三 焦 三焦的生理功能 1 (十三)脑脑的生理功能 1 (十四)女子胞女子胞的生理功 能 1 (十五)脏腑之间的关系1.脏与脏之间的 关系 1 2.腑与腑之间的 1

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 1

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1 (总分:47.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B}}(总题数:30,分数:30.00) 1.中风阳闭的病机是 ?A.痰热腑实 ?B.风火实热 ?C.风火痰热 ?D.气火痰热 ?E.风痰血热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中风因邪正虚实的不同,而有闭脱之分及由闭转脱的演变,闭证之中腑者,因肝阳暴亢或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见喁僻不遂,神志欠清,大便不通;中脏者,风阳痰火内闭神窍,脑络瘀阻,则见昏仆,不省人事,肢体拘急等闭证。因于痰火瘀热者,为阳闭;因于痰浊瘀阻者为阴闭。 2.患者水肿日久,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畏寒肢冷,尿少,舌淡苔白滑,脉沉弱。其证候是 ?A.风水泛滥 ?B.湿毒浸淫 ?C.水湿浸渍 ?D.湿热壅盛 ?E.脾阳虚衰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本证是因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所引起的水肿。畏寒肢冷是脾阳虚衰的表现。 3.下列各项,与痴呆发病关系不密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肾E. (分数:1.00)

B. C. D. √ E. 解析: 4.下列哪项不是胁痛的分型 ?A.肝郁气滞 ?B.寒湿阻络 ?C.肝胆湿热 ?D.肝络失养 ?E.瘀血阻络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5.怔忡,临床上多见于 ?A.热证 ?B.表证 ?C.实证 ?D.虚证 ?E.寒证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以虚证居多,或虚中夹实。 6.加减葳蕤汤主要用于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阴虚感冒 ?D.气虚感冒 ?暑湿感冒E. (分数:1.00) A. B.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 资料整理

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一)常见急症 A型题 对酒精中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度中毒以上者应严格限制活动,以免发生外伤 B.意识障碍者采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 C.中毒严重,昏迷时间长者可用血液透析疗法 D.重度酒精中毒者应迅速进行催吐及洗胃 E.轻度表现为动作笨拙,步履蹒跚,语无伦次,甚至神志错乱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据中毒轻重分为三度:轻度表现为目睛红赤,两颧潮红或苍白,眩晕,言语增多,易激动,举止失常;中度表现为动作笨拙,步履蹒跚,语无伦次,甚至神志错乱;重度表现为郑声独语,昏睡,皮肤湿冷,口周青紫,瞳仁散大,呼吸微弱,脉细数结代,甚至出现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昏迷、二便自遗、脉沉缓或沉微等虚脱之象。 一氧化碳中毒特效的治疗方法为 A.高压氧治疗 B.利尿 C.血液净化 D.催吐 E.控制心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高压氧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效疗法。 下列哪项药物为正性肌力药物 A.多巴胺 B.地塞米松 C.山莨菪碱 D.硝酸甘油 E.多巴酚丁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心源性休克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常合并使用血管扩张药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与多巴胺联合应用,缓慢静脉滴入。还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强心甙、多巴酚丁胺、安力农等。 下列除哪项症状外,均属于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A.睑下垂 B.眼外展障碍 C.面瘫 D.呼吸肌麻痹 E.四肢抽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中间综合征: 若患者在度过胆碱能危象的急性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发生之

前,出现一组以部分颅神经(以第九、十对神经为主)支配的肌肉、屈颈肌肉、肢体近端肌肉及呼吸肌的肌力减弱或麻痹的临床表现,称中间综合征。临床表现有睑下垂、眼外展障碍、面瘫,甚至呼吸肌麻痹。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较为公认的是神经肌肉接头障碍学说。治疗在解毒的基础上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同时注意防治并发症,补充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急性一氧化碳严重中毒后,脑水肿发展到高峰的时间范围是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18小时 D.18~24小时 E.24~48小时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防治脑水肿: 严重中毒后,脑水肿可在24~48小时发展到高峰。脱水疗法很重要。目前最常用的是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也可注射呋塞米脱水。三磷腺苷、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也有助于缓解脑水肿。如有频繁抽搐,首选地西泮。 下列有关人工呼吸有效的判断标准,叙述错误的是 A.吹气时患者胸廓升高 B.不吹气时胸廓复原 C.吹气人感觉气道阻力下降

中医内科学题库6详解

中医内科学题库(第6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把 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风热感冒的首选方是:() A.新加香薷饮加减 B.荆防败毒散加减 C.桑菊饮加减 D.银翘散加减 2.患者壮热不退,咳嗽,痰黄稠,偶或痰中带血,喘息气粗,胸闷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其最佳选方是:() A.麻杏石甘汤 B.白虎汤 C.银翘散 D.桑菊饮 3.患者咳嗽日久,反复发作,痰多粘腻,色白,晨起痰多,胸闷脘痞,纳少,体倦,便溏,苔白腻,脉濡滑。其首选方是:() A.香砂六君子汤 B.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 C.清金化痰丸 D.补中益气汤 4.哮病发作的诱因下列哪一项最主要?() A.暴饮暴食 B.情志失调 C.气候因素 D.劳倦过度 5.心悸易惊,心烦少寐,思虑尤甚,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苔少,脉细数,其首选方是:() A.归脾汤 B.安神定志丸 C.天王补心丹 D.黄连温胆汤 6.钟某,男,40岁,头晕且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胸胁胀痛,舌红,舌苔黄,脉弦数,其首选方是:() A.龙胆泻肝汤 B.天麻钩藤饮 C.镇肝熄风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7.呕吐的基本病机是:() A.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B.脾胃虚寒,胃中无火 C.痰湿中阻,浊气上 逆 D.脾胃阳虚,虚气上逆 8.黎明五更之时,腹痛肠鸣,泻下清稀,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体胖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A.参苓白术散 B.痛泻要方 C.葛根芩连汤 D.四神丸 9.身目俱黄,黄色欠鲜明,身热不扬或无热,头身困重,胃脘痞闷,呕恶纳呆,厌食油腻,腹胀便溏,小便短少而黄,口粘,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濡数。 治疗首选方是:() A.茵陈蒿汤 B.大柴胡汤 C.茵陈四苓汤 D.茵陈术附汤 10.患者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不易复起,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弱。治疗用何方最佳:() A.实脾饮 B.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C.胃苓汤合五皮饮 D.参苓白术散 11.劳则遗精,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最佳的代表方是:() A.程氏萆薢分清饮 B.妙香散 C.金锁固精丸 D.水陆二仙丹 12.便血脾胃虚寒证之治疗,首选方是:() A.地榆散 B.归脾汤 C.黄土汤 D.无比山药丸 13.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数有力。首选方是:() A.消渴方 B.六味地黄丸 C.金匮肾气丸 D.玉女煎

中医内科学试题

南方医科大学 中医药学院2006 学年秋季学期考试 2004 级中医学本科 《中医内科学》试卷( A 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 2007-1-22 学时数:3 答卷时间:120 分钟负责人:马剑颖 单选配伍多选填空名词解问答病例分合题型题题题题释题析计满分100 得分 评卷 人 一、单选题 1、阴寒凝滞型心痛的主方为: A.瓜蒌薤白白酒汤 B .乌头汤C.当归四逆汤D.桂枝甘草汤 E.以上都不是 2、眩晕的主症是: A.头晕 B .眼花 C .头晕、耳鸣D.头晕、眼花 E .以上都不是 3、水肿的发病机制为: A.肺失通调 B .脾失转输C.肾失开合D.膀胱气化不利E.以上都是 4、哮病发作时症见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喉中哮鸣,咯痰粘腻难出,舌 苔厚浊,脉滑实。治宜选用: A.苓桂术甘汤B.五苓散合五皮饮C.射干麻黄汤D.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 E .以上都不是 5、心胆气虚所致不寐的主方是: A.安神定志丸B.琥珀多寐丸C.交泰丸 D.酸枣仁汤 E .养心汤 6、热淋的主方应该是: A.石韦散 B. 八正散 C.沉香散 D. 小蓟饮子 E. 程氏萆解分清饮 7、张某,女,54 岁。近 1 月来常有饥饿感,饭量明显增加,但体重反而下降 5 公斤,伴烦热口渴,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治疗主方应该是:

A.白虎加人参汤 B. 小承气汤 C. 金匮肾气丸 D. 沙参麦冬汤 E.玉女煎 8、消渴病的常见并发症是: A.中风B .视瞻昏渺C.胸痹心悸D.痈疽E.以上都是 9、五磨饮子适用于喘证之: A.上实下虚证 B. 痰浊阻肺证 C.肝气乘肺证 D. 表寒里热证 E. 痰热遏肺证 10、阳明头痛常选用的引经药为: A.葛根、白芷 B. 柴胡、川芎 C. 藁本、吴茱萸 D. 羌活、蔓荆子 E.苍术、细辛 11、证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痰白而稀,恶寒发热,肢体酸楚,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属: A.风热犯肺 B.风寒袭肺 C. 燥热伤肺 D. 痰湿犯肺 E. 痰热蕴肺 12、便血鲜红, 大便不畅, 或有腹痛, 口苦, 苔黄腻, 脉滑数, 证属: A.下焦湿热 B. 脾不统血 C. 脾胃虚寒 D. 肠道湿热 E. 胃热壅盛 13、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证属: A.气虚 B. 血虚 C. 气秘 D. 热秘 E. 冷秘 14、中风病中的中脏腑与中经络鉴别要点是: A.有无神志障碍 B. 有无口眼歪斜 C. 有无语言不利 D. 有无肢体瘫痪 E.有无口角流涎 15、对黄疸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特征是:: A.身黄 B. 苔黄 C. 小便黄 D. 目睛黄 E. 爪甲黄 16、鼓胀的病机重点是: A心脾肾功能失调 B. 脾肺肾功能失调 C. 肝脾肾功能失调 D. 心肝肾功能失调 E. 心肺肾功能失调 17、主张眩晕“无痰则不作眩”,提出“治痰为主”的学者是() A. 张景岳 B. 朱丹溪 C.张仲景 D. 孙思邈 E. 陈无择 18、“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出自() A.《内经》 B. 《金匮要略》 C. 《医宗必读》 D. 《丹溪心法》 E.《景岳全书》 19、某男,24 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尤甚,伴有头晕目眩,心中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治疗方剂首选() A.芍药甘草汤 B. 化肝煎 C. 丹栀逍遥散 D. 一贯煎 E. 柴胡疏肝散 20、痢疾初起,兼有表证,首先选用() A.香连丸 B. 桃红饮 C. 白头翁汤 D. 芍药汤 E. 活人败毒散 21、下列哪一项不是肺痨的临床特征() A.身体消瘦 B. 咳嗽咯血 C.喉间痰鸣 D.潮热盗汗 E. 有传染性 22、下列哪项不是痉病的证候特征? A.项背强直 B .四肢抽搐C.意识丧失 D.角弓反张 E .以上都不是 23、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痿病治法的是: A.《内经》 B. 《中藏经》 C. 《千金要方》 D. 《丹溪心法》 E. 《景岳全书》 24、痰饮内停型呕吐的最佳治疗方剂是: A.香砂六君子汤 B .理中汤加吴茱萸C.旋复代赭汤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复习要点

2017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复习要点:外感肺系 2017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点归纳 1.考点选项答案完全对应教材,基本一字不差,主要表现在执法与方药的应用上。 2.方药的备选项中,干扰选项本补出现在本章内容中,即非本章所用方剂,克直接排除。 3.各章疾病治法严格按照大纲背诵。 4.各章严格按照各章复习。 5.每年大纲都会有一定的变动,一定要用当年大纲复习。如疾病种类、证型、治法、方药都会改变。 第一章?肺系疾病 一、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解表汤或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饮 4.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宣肺疏风-双解汤

5.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6.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汤 二、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合 2.: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温燥),杏苏散(凉燥)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合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汤 三、哮证 1.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汤?龙汤(冷哮恶寒重)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越婢加术汤|?哮剧烈者用紫金丹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汤?(表寒不显着)。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加减。 6)喘脱危证: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2.缓解期 1)肺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加减。肺虚证:补肺固卫-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汤(肺肾气阴两伤)合(肾虚阴伤多痰)。 四、喘证 1.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