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贝类学答案

贝类学答案

贝类学答案
贝类学答案

贝类学答案

1.人工诱导产卵排精方法?

1. 自然排放法:通过人工精心蓄养、培育、保持良好水质,以优质饵料促使亲贝性腺发育,充分成熟。利用倒池或换新水方法,使亲贝排放精、卵。

2. 物理方法:

(1)变温刺激:

a. 升温刺激:一般将成熟亲北移至比其生活时水温高3摄氏度至5摄氏度的环境中,即可引起产卵排精;

b. 升降温刺激:有些种类单独用升温刺激难以引起产卵,必须经过低温和高温多次反复刺激才能引起产卵。

(2)流水刺激:充分成熟的个体,经流水刺激1~2h停止冲水后,潜伏期只有10~20min (少者只有0.5~1min)便可排放精卵,若流水刺激不灵,可先行阴干刺激0.5h后,再行流水刺激,一般能收到一定效果。

(3)阴干刺激:将亲贝放在阴凉处阴干0.5h以上再放入正常海水中,便可引起贻贝、扇贝等贝类产卵、排精。

(4)改变海水密度:利用降低海水密度方法,可以诱导牡蛎、滩涂贝类等多种贝壳排放精卵。

(5)电刺激:用20~30v的交流电刺激贻贝5~15min也可诱导产卵排精。

(6)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法

(7)超声波诱导:亦有利用超声波促使贻贝和鲍产卵。

3. 化学方法

(1)注射化学药物:注射NH4OH海水溶液可以引起一些贻贝产卵。

(2)改变海水酸碱性:利用NH4OH将海水PH提高,诱导亲贝排放精卵。

(3)氨水可以活化精子:如果排放出来的精子不活泼,活着解剖法获得的精子不活泼,可以氨水活化。

4. 生物方法

(1)异性产物:同种异性产物往往会引起亲贝产卵排精。

(2)激素:某些动物神经节悬浮液作诱导可引起贝类产卵排精,而且还发现甲状腺、胸腺等输出物或甘蔗及石莼、胶膜等藻类提取液均对亲贝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

上述四种诱导方法,首推自然排放法,其次是物理法,他具有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对以后胚胎发育影响较小等特点,而化学方法与生物方法操作复杂,容易败坏水质,对胚胎发育影响较大。在时间中,常采取多种方法综合进行诱导,可以提高诱导效果。

2.简述室内人工育苗的优点

人工育苗具有很多优点:

1.可以引进新种

2.提早采苗,延长了生长期

3.可以防除敌害,提高了成活率

4.苗种纯,质量高,规格一致

5.可以进行多倍体育种,以及通过选种和杂交等工作,培育优良新品种

3.详述人工育珠的原理及珍珠的形成过程

(一)人工养殖珍珠的原理:人工培育珍珠就是运用外套膜(珍珠质分泌组织)受到外来刺

激后,能引起该组织发生增殖形成珍珠囊的原理,用人为的方法将珠母贝的外套膜切成小片,移植到另一个珠母贝的组织中。被移植的外套膜小片经过一系列变化之后,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而产生人工无核珍珠。或在移植外套膜小片的同时,植入用蚌壳或其他原料做成的珠核,被移植的小片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包围珠核的珍珠囊,再分泌珍珠质沉积在珠核上,而产生人工有核珍珠。

分泌细胞?a?a小片;外物?a?a珠核;结缔组织?a?a生殖腺。

(二)珍珠的形成过程

1、珍珠囊的形成过程及其机能变化:

贴片至分化至形成珍珠囊至高柱状细胞(不稳定,分泌壳皮质)至圆柱状细胞(不稳定,分泌棱柱质)至扁平状细胞(稳定状态、分泌珍珠质)。

切片技术、片贝选择(年龄、生理状态);

整个过程速度取决于、切片位置;贝生理状况

小片使用速度:5.5℃17~25天;4 ℃7~17天;30 ℃5~12天。

4.试述珍珠贝进行术前处理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进行术前处理应注意的事项:

(1)用于处理的贝应发育良好、健壮、有充分的营养积累,无病虫害;

(2)70%贝体达到要求即可,追求100%将使部分贝体过弱,适得其反;

(3)加强检查,及时调整处理强度(为密度、深浅、时间等);

(4)防止抑制不均,经常调整贝在笼内相对位置;

(5)严寒、酷暑应尽量缩短离水时间;

(6)及时移去处理过程死贝;

(7)若生殖腺萎缩成橘红色,应降低拟制强度并延长休养时间至10天使成乳白色半透明。

5.简述珍珠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一)定义

珍珠是由珠母贝或其它一些贝类外套膜壳侧表皮细胞分泌的珍珠质包裹着共同的核心累积而成的,为圆形或其它形状。

(二)性质

1、成分:理化近似贝壳

(1)主要无机成分:CaCo3占90%以上,还有一些Mg、Si、Mo、Fe盐。

(2)微量元素:Cu.Mn.Na.Zn.Ti.Sr.Pb.Bd.Ag、Ni.Go.Se.Ze。

(3)主要有机成份:壳角蛋白,由十四种氨基酸组成,还含有牛磺酸,少量的仆啉和色素,有机物含量占4—6%,污珠高些。

2、颜色:桃红——Mn最多、Mg、Na、Zn、Si、Ti较多——最好;

金色、奶油色——Cu、Ag,金色珠金属种类最多;

银色——Mn、Na、Ti;

绿色——金属种类最少.

银灰——有机物多;

白色——有机物少。

3、比重:天然珠2.68~2.78,蚌壳珠2.76~2.80,劣质珍珠密度较低,一般为1.19-2.23。(三)用途

1、装饰:

2、药用:安神定惊、明目、收敛生肌、清凉解毒;

3、保健:珍珠链的保健功效,

4、美容:珍珠粉的美容功效.

6.简述珍珠贝的养成方式及养成管理

(一)养成方式:

1、长桩吊养(见图):适于泥或泥沙底,可打桩,退潮水深2~3米以上,广东。

木桩:4~6m,尾径10cm,尼龙薄膜包扎防凿穴贝类。

绳缆:φ1 cm聚乙烯绳,每条10~15m。

优点:(1)抗风浪性能强;

(2)适于浪大流急地方;

(3)成本低。

缺点:(1)生活水层不固定;

(2)水浅混浊影响生长;

(3)操作时间受潮水限制。

2、短桩吊养:适宜沙底,退潮仍有0.5~1m

水深的浅滩,见于广西营盘。

木桩:1~2m,尾径5~10cm,摇入地0.5~1m,

柱距10~15m,尼龙薄膜包扎防凿穴贝类。

绳缆:φ1cm 聚乙烯绳,每条10~15m,供四方笼

吊挂,但笼子着地。

优点:(1)抗风浪性能强;(2)操作方便,退潮徒步操作;(3)成本低。

缺点:(1)生活水层不固定;

(2)操作时间受潮水限制;

(3)受底栖敌害干扰较大;

(4)退潮时水太浅易受寒热影响。

3、浮筏吊养:适于浪小,最低潮仍有5~6M以上的海区,见于湛江、海南等地。

结构:竹筏或木筏+浮桶+边锚

优点:水层恒定、水质较清、潮流畅通、生长快、操作方便;

缺点:抗风力差、成本高。

4、浮子延绳筏吊养:适于浪大,水深海区,用于吊养母贝。

优点:水层恒定,抗风性能强,生长快;

缺点:操作不方便,不适于育苗及育珠。

(二)养殖管理

1、调整养殖密度:

2、调节养殖水层:夏冬深吊?a?a防晒防寒;春秋浅吊?a?a加强摄食;雨期深吊?a?a避开表层淡水;避开附着生物附着水层?a?a多毛类,藤壶等。

3、清除贝体、网笼附着物:影响水流、争夺O2及饵料、妨碍开壳。

(1)、先切断足丝(忌拉断);

(2)、用刀削去附着物(忌砸断壳缘及铰合部);

(3)、尽量缩短离水时间(忌日晒);

(4)、网笼附着物难清时即换笼、晒笼。

4、清除敌害:螺、蟹、鱼等。嵌线螺在营盘极多,1个/笼常见。

5、预防自然灾害:

(1)台风:深吊、加固设施、浮筏应转移至避风港;

(2)洪水:深吊、转移、保证比重1.010以上;

(3)寒潮:深吊、深移;

(4)高温:深吊、深移。

7.经过术前处理的母贝应达到哪些要求?

经过术前处理的母贝达到下述要求(七个观察指标):

(1)晶杆长度缩短1/5~1/6,重量减少30~50%,以以40%为好;

(2)提离水面多数开壳缓慢;

(3)开口时开口器有粘着力又不费劲;

(4)不长鳞片;

(5)大多数贝体只长1~2根足丝;

(6)鳃、外套膜、闭壳肌黑色素变淡;

(7)生殖腺乳白色半透明,丰满富弹性。

8.手术贝出现哪些情况不能用来插核?

(1)生殖腺不多,但软体部稀松;

(2)无生殖腺,软体部成水肿状;

(3)生殖腺处于成熟期和放出前期;

(4)生殖腺萎缩呈橘红色;

(5)外套膜收缩离开外套线;

(6)鳃大部分脱落或烂鳃;

(7)足变硬、闭壳肌受伤;

(8)黑心肝(多毛类、穿孔海绵寄生);

(9)排贝时间过长贝体太弱或贝破损大于1cm2。

9.保证珍珠质量的植核关键因素有哪些?

保证珍珠质量的几个植核关键:

1、小片外侧应贴珠核,否则形成:素珠、一个有核珠和一个无核珠、畸形珠;

2、小片应全面紧贴珠核,否则形成:污斑珠、尾巴珠、素珠;

3、珠核不得与缩足肌接触,否则因其收缩造成:脱片、污珠、尾巴珠;

4、开切口时不得损伤足丝腺,否则可引起污染死亡,或足丝腺部分细胞引入珍珠囊内分泌杂质使珍珠形成斑点;

5、不能损伤消化盲囊及肠道;

6、切口大小适中,以比珠核直径略小为好,太大引起脱核或脱片,太小插不进珠核。10.施术贝在休养期有什么变化?休养期如何确定?

1、形成壳缘鳞片时间:20天(80%),无术前处理的40天(20%);

2、能正常分泌足丝时间:3周(大多数),2周(50%),1周(极少分泌);

3、鳃、软体部色素变黑时间:10天后,若10天仍黄色,说明休养场及方法有错;

4、死亡高峰期:5~7月份以第2~3天;3~4及8~10月以第4~5天;

5、吐核高峰期:腹嵴第10天、泄殖孔第4~6天;夜间脱核量为日间2~3倍。

休养期的确定

依据:珍珠囊形成时间及施术贝恢复正常生理活动时间,实验认为:20~25天为好,至少10天以上,因7天内生理极混乱,第七天才逐渐恢复正常。

11. 扇贝稚贝海上过渡的方法以及提高其海上过渡保苗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过渡方法:

1、网袋:装袋时,将采苗棕帘装入一个袋中,若采苗密度过大,可在袋内追加一部分洗净的空白网衣。为防缠绕,垂绳下面应有沉石。

2、塑料筒:筒装苗帘或网衣,最好把网衣固定在筒中,使其不能在筒内乱动。装好后,先用40~60目聚乙烯网封扎两端,然后随着个体的生长再换用较大网目的窗纱封住筒的两端。

3、网箱:稚贝出池时,将苗帘绑在框架两根长的铁棍上,每个网箱可吊2~3层,层与层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防治互相摩擦,装好后用尼龙线把网口缝好。

4、网笼:为了疏松密度,各隔盘中增投少许网衣。由于网笼支撑性较好,保苗率高于网袋。

提高稚贝海上过渡保苗率的技术措施:

(1)选择良好的保苗海区。向海上过渡的海区应是一个风浪平静、透明度大、流速缓慢、饵料风湿的囊形内湾。

(2)提高稚贝出池规格。将稚贝培育至壳高700~800μm的规格下海,有利于提高下海保苗率。

(3)采用双层网袋保苗。稚贝出池时装入20~30目的聚乙烯网袋中,外置40~60目的网袋(规格略大于内袋)。

(4)利用对虾养成池进行稚贝海上过渡。在未入对虾养成池前,先进行清池,然后进水幷施肥,接种单细胞藻类。

(5)利用圆形网袋保苗可以提高保苗率。圆形网袋具有许多优点,它在塑料框架的支撑下,保持有较大的生活空间,水流畅通,使贝苗能自由移动,便于水的交换和增加摄食率,可避免稚贝互相咬合,防止稚贝堆积和摩擦所引起的死亡,可防止自身的污染。

(6)利用网笼下海保苗。可以利用扇贝养成网笼,外套一层40~60目聚乙烯网讲苗帘置于其中,下海保苗。该法网笼支撑得较好,保苗率较高。随着稚贝生长,逐渐分袋或者分笼。为了疏苗生长,网笼内放少许网衣。

(7)及时疏散密度。随着稚贝的生长,应及时疏散,壳高达2mm左右时,疏散的密度为每袋4000~5000粒。稚贝壳高达5mm左右时,再疏散一次,随着稚贝的生长更换较大的网目,每袋(30cmx25cm)装稚贝1000粒左右。

(8)加强管理。

12.扇贝加温人工育苗应遵循哪些原则?(在贝类养殖学课本208页)

答:1、能充分利用海上适温期,促使贝类快速生长,短养殖周期;

2、稚贝下海过渡时,是其生长最起始的温度,若在室内培育过久,便会提高成本。若

下海过早,苗种规格小,水温较低,保苗率低;

3、加温育苗要有利于育苗池多茬综合利用,育完加温苗又可进行常温育苗;

4、加温育苗的季节应是早春和晚秋,在夏季为常温育苗,严冬季节不宜加温育苗。若

有底下热水则属意外。

13.试述扇贝加温人工育苗的过程和方法。

1、亲贝暂养与促熟:

1)、亲贝的选择:选同龄中个体大,性腺成熟好,附着物少,贝壳无损伤,外套膜不收缩,闭壳有力,不错壳,健壮的扇贝。

2)、升温与控温:日升温1℃,至最适水温是恒温培养,结合有效积温或积温推算产卵时间,或者参考生殖腺指数

3)、投饵

2、采卵:阴干升温诱导法;虾夷扇贝还可以采用增加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栉孔扇贝采用

阴干、流水、升温方法诱导;海湾扇贝以自然排放法采卵

3、授精与受精卵的处理:取多个雄性种贝的混合精液,稀释后,边搅动卵液边均匀地加入适量精液授精。

4、孵化

5、幼虫的选育:当初期面盘幼虫的胚壳完全包裹软体部时,即可选育中上层的健壮幼虫用于培育,操作方法以拖捞法和浓缩法相结合为好

6、幼虫的培育:1)、培育密度:生产上采用低的密度培育效果好,但是,生产条件好的可适当采取较高密度培育,提高出苗量。

2)、偷饵:开口饵以金藻为宜,而后可以金藻和小硅藻混合投喂,幼虫壳长130u以上可投部分扁藻和塔胞藻

3)、换水 4)、倒池 5)、幼虫的检查与生长测量 6)、充气与搅池

7、采苗:当幼虫成熟时,可及时投放附着基采苗

8、后期的管理:1)、增加投饵量2)、加大换水量3)、充气4)、观察与测量

9、出池

10、中间育成

14.稚鲍的剥离方法有哪几种?如何进行稚鲍的网箱流水平面养殖?

答:1、剥离方法

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剥离、酒精麻醉剥离、安息香酸剥离、水冲击剥离、电剥离、直接剥离。

2、网箱流水平面养殖

(1)、稚鲍规格:壳长一般3—5mm。密度5000—60000只/平方米

(2)、流水量:有条件可采用24h流水,保持水质新鲜。24h流水量,壳长6mm以下不少于原水体7倍,壳长6mm以上不少于10倍

(3)、饵料:人工配合饲料和幼稚的海藻。7mm以前投喂粉末状饵料、7mm以后投喂片状饵料

(4)、光线:幼稚鲍在4.5mm前,适当光照对底栖硅藻的繁殖有利,同时对它们的摄食生长有必要。4.5mm以后,又有负趋光性,转向夜间摄食,这时要减弱光照强度。(5)、饲养期的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是主要问题。每天早上应抖动波纹板和网箱,把网箱内的残饵漏入池底,每2—3天清底一次。定期观察稚鲍生长,测量水中溶氧和水温,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5.试述鲍的人工育苗的过程和方法

(一)亲鲍的选择和促熟培育

一、亲鲍选择及其用量

规格:皱纹盘鲍8~9㎝,杂色鲍6㎝以上,个体大、无损伤、健壮的天然鲍,肥满度好,营养积累充分,选性腺发育好的

亲鲍用量:雌鲍按采苗水体0.5个/㎡,雄鲍按雌鲍的五分之一留用

二、亲鲍的促熟饲育

饲育密度:60~80个/m3比较适宜

水温:利用有效积温规律,日升温1~2℃,至20℃恒温培育

饵料:海带、裙带菜,日投饵量为亲鲍体重的10~20%,傍晚投饵,次日早上清除残饵、粪便。

换水:每日一次将网箱移入新池,温差<±0.5℃

充气:保证溶解氧基本饱和

调光:黑暗有助于鲍的活动和摄食,对生殖腺发育是有益的

(二)人工诱导产卵

(1)紫外线照射海水法:

照射剂量:300-800mwh/L

阴干1小时(21-24℃),傍晚开始,雌鲍提前30分阴干,足向上,敷一层清洁湿润的纱布将每个亲鲍放入一个产卵槽中,注入海水,隔1小时更换1次,2小时左右产卵

(2)H2O2海水法

用市售的过氧化氢(含量30~35%)浓度:5m mol / L,阴干同上

(三)人工授精

1.精卵的活力和其保持时间精子和卵一旦排至水中,其活力将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水温20℃以上,须在产卵排精后1小时内完成授精,

2.精子密度7~10万个/ml,受精率达100%

3.洗卵利用卵的沉性洗卵,清除多余精子,主要是倾倒法和虹吸法。

(四)、受精卵孵化与浮游幼体的培育

一.受精卵孵化

1.孵化密度:15~20个/ml

2.上浮时间:洗卵后到担轮幼虫上浮

3.孵化水温:皱纹潘盘鲍孵化水温在18—20°C最为适宜

二、选育

用虹吸或倾倒方式将上层的健壮幼虫选送到另一水槽培育

三、浮游幼虫培育

1.培育密度:10~15个/ml

2.换水:进入面盘幼虫后,用200目筛网换水,日全量换水3次,清洗培育水槽

3.培育水温:以18-20°C比较适宜

(五)、匍匐幼体的采集与管理

1.幼体的变态时间:浮游幼体开始匍匐变态的时间主要与鲍的种类及水温有关。20°C水温下皱纹盘鲍需经2d左右生长发育才开始匍匐变态

2.采集的密度:一般控制在0.1-0.2个\ cm2

3.菜苗板的投放:菜苗前24h在菜苗池中加入1-2mg\L的敌白虫杀灭菜苗器及池壁的有害生物

4培育管理:每天换水1-2次,每次换1\3-2\3,水温在18-20°C为宜

(六)、稚幼鲍的培育

一前期培育(稚鲍培育)

幼体匍匐后,开始舔食采苗板上的底栖硅藻,生长速度不断加快,30天左右进入稚鲍(约2.2㎜,第一呼吸孔出现),50~60天,壳长达4~5㎜

(1)换水

完全着板前用滤鼓换水,每天2次每次1/2~2/3水体

完全着板后流水饲育,流量2~3倍/日随着水温升高增加到3~5倍/日

(2)饵料补充

调整光照,适合底栖硅藻的增殖,3000Lux以上

间隔换板:饵料被吃空时,隔一个板插入一张新饵料板,靠桥板联系使稚鲍爬到新板上

补充底栖硅藻:将饵料板或藻叶上的底栖硅藻洗刷下,漂洗过滤后投入池中,停止流水几小时让其附到板上

(3)杀除敌害:

桡足类出现要及时杀除,用0.5~1.0ppm敌百虫浸泡13~15小时,彻底换水清底,将杀死

的桡足类冲洗清除干净

(4)监测水质,保持良好环境

日水温差<±0.5℃,保持适宜的光照,盐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保持最适范围

3~5天测量一次生长,壳长5㎜左右,对明暗有明显反应,进入幼鲍期

二.后期培育

一.管理要点

1.培育密度:控制在3000-8000个\m2范围

2.投饵量:日投饵量按稚鲍体重的4-7%

3.给水量:采用流水法,给水量不低于培育水体的5倍,给水量越大,鲍生长速度越快

4.适时疏散培育密度:根据生长情况进行1-2次密度疏散,并结合疏散进行筛选,将大小各题分开饲育

2.稚鲍的剥离:用酒精麻醉法剥离,麻醉剂便宜易得,使用安全

(七)、底西硅藻的培育

一、.培养时间,一般在菜苗前的20-40d开始接种

二、管理要点

1.接种采用海区马尾藻等褐藻上附着物冲洗后过滤接种

2.施肥:每次换水都应补加营养盐,以保持营养盐浓度,促进硅藻的繁殖

3.培育水温:10-18°C

4.换水量: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1\2左右

5.关照:池面最好控制在1500-3000lx,关照过强则绿藻易繁殖过盛

甲壳类、贝类养殖学-考试大纲

《甲壳类、贝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一、教材 《虾蟹类增养殖学》王克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海水贝类养殖学》王如才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二、试卷结构及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占20%;填空题占10%;判断说明题占10%;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30%。 2、内容比例 专业术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3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40%(注:具体的养殖参数不列入考试范围); 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30%。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甲壳类增养殖学绪论 1、甲壳类、贝类增养殖学定义(研究内容)。 2、发展甲壳类增养殖的意义。 3、甲壳类养殖主要产地,国家,常见养殖种类。 第二章虾蟹类养殖生物学 1、对虾生殖系统组成和结构(交接器、雄性腹肢、精荚、开放式纳精囊、 封闭式纳精囊)。 2、主要内分泌器官及其功能。 3、两种繁殖方式比较(生殖系统,交配与产卵,胚胎发育与孵化)。 4、雌雄鉴别特征和方法(对虾,河蟹)。 5、虾蟹类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习性(生活史)。 6、影响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7、食性特点与主要饵料生物种类。 8、对虾类与真虾类的区别。 第三章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 1、虾蟹类苗种培育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2、对虾育苗场的基本设施与功能。 3、育苗室与育苗池建造基本要求。

4、育苗用水处理主要工艺与功能。 5、育苗用水水质调整与消毒方法。 6、人工手术促熟的原理和方法。 7、对虾受精卵消毒的过程和方法。 8、幼体发育过程的食性变化。 9、常用饵料生物种类(生产方法不考)。 10、幼体投饵技术要点。 第四章虾蟹类的养成技术 1、养成方式与特点比较。 2、对虾池的基本要求。 3、基础饵料培养的原理与方法。 4、中间培育的原理与方法。 5、对虾配合饲料的质量要求。 6、基本投饵量计算方法。 7、如何调整投饵量。 8、投饵管理要点。 9、底质调控的原理与方法。 10、常见疾病名称(病毒病,细菌性病)。 11、白斑综合症有关所有知识。 12、SPF和SPR种苗 第五章河蟹的养殖 1、河蟹的分类。 2、不同水系河蟹的主要形态差异。 3、河蟹性腺发育和繁殖过程的基本特点。 4、幼体发育过程。 5、仔蟹与蟹种培育过程。 6、性成熟蟹种的形成与预防。 7、河蟹“颤抖病”。 第六章贝类增养殖概述(不考) 第七章养殖贝类的生物学 1、瓣鳃纲、腹足纲、外套膜、足丝。 2、滩涂的底质类型。 3、贝类的生活型。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系统研究与组织管理相关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并运用于管理实际以提高组织工作效能的科学。 研究内容:1个体行为2组织行为3群体行为4领导行为 2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有哪些? A观察法B谈话法C问卷法D测量费E个案法F实验法G产品分析法(投射原理)H情景模拟法 3什么是知觉?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认知: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俗称认识) 1.客观(知觉对象)的特点:物理强度,时空特征,运动特征;对己意义、价值 2.主体的因素: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精确性和速度);定势(个体是在什么情况下知觉的也很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影响着人的知觉) 3知觉情景:个体是在什么情况下只觉得也很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影响着人的知觉 4对人知觉的偏差会导致哪些效应?试举例加以说明。 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社会刻板效应 5何为归因?归因有何特点?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的解释或判断。 特点:(1)对行为者成功、失败的归因特点:Array (2)对他人一般行为归因的规律:A区别性(待殊性)当个体的行为反常——外部归因或情景归因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相同行为——内在归因。 B一致性(普遍性)在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有同样的行为,某人也会出现这种行为时,做外部归因,而当某人行为与众不同时,则做内部归因。 C一贯性(稳定性)指个人的某种行为在不同情景下是否一贯和稳定。行为反常——外在情景归因;行为惯常——内在归因。 6知觉原理应用于管理有什么作用? A管理者要注意自己知识经验的积累,以便能敏锐地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快速准确解决问题。 B分析自己的认识定势,了解个人的认知偏好,跳出这些认知陷阱以避免知觉偏差的出现。 C对员工做结论要慎重,要因人而异,随景而异,承认并考虑不同员工对同一组织事件会有不同的认识,作耐心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工作以同一认识,统一行动。 D应尽量利用知觉原理待人处事,树立自己在员工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E对自己有准确的、积极的自我认识,并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 F实事求是地堆员工的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避免不当归因,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引导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成败作正确归因,正确估价自己。 7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叫情绪情感。是事物与自己需要满足与否和满足程度的心理体验。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类对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都是人内心的主观体验形式,因此二者本质相同且相互联系。

组织行为学

1. .如何进行情感的培养? 答:1、刻苦学习、勤于思考;2、投身实践、积极工作;3、兴趣广泛、业余充实;4、广交朋友、珍惜友谊;5、乐善好施、善解人意;6、用于探索、大胆创新;7、善待挫折、百折不挠;8、皈依信仰、淡薄名利。 答:1、认识自身情绪;2、妥善管理情绪;3、自我激励;4、认识他人情绪;5、人际关系的管理。 3. 主管人员了解人、了解人的个性和他们的品格所能起到的作用的重要性?37 答:在一个组织里,如果领导者不知道怎么去领导别人,不了解在经营活动中去调动人的因素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则所有的管理职能都将收效甚微。显然,在不同的组织里,目标可能有所不哦那个,但组织中没一个人,都有对它们来说特别重要的需求和目标。每个领导者就是要通过领导行为,帮主人们看到在他们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并施展他们的潜在能力。因此,主管人员就要了解人、理解人的个性和他们的品格所能起到的作用。 4. 激励的含义? 答: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它有自己的特性,它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 5. 心理学家提出的激发动机的理论范围哪四种? 答:1、激发有一定的被激励对象;2、激励是研究人的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3、是什么因素把人们已被激活的行为引导到一定的方向上去的;4、这些行为如何能保持与延续。 6. 4.自我实现需要的含义?。 答: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人总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达到所追求的宏大目标,取得一定的胜任感和成就感。 7. .运用双因理论进行激励管理的措施包括几方面? 答:运用双因理论进行激励管理的措施包括:1、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2、管理者首先要注意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3、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4、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发放工资和奖金;5、管理者要注意运用表扬激励。 8. 何谓ERG理论? 答:美国克雷顿.奥德弗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他认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需要,即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因而被称为ERG理论。

贝类增养殖学部分知识点汇总讲解

第一章概论 1.贝类的主要特征。(包括生态习性上共同的特征) ①身体柔软,两侧对称(或成体不对称而幼体对称),不分节或假分节。 ②通常由头部(双壳类没有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 ③体腔退化,只有围心腔或围绕生殖腺的腔。 ④消化系统比较复杂,除了双壳类外,其他种类的口腔中具有颚片和齿舌。 ⑤神经系统主要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 ⑥间接发育的贝类一般具有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两个不同的形态发育阶段。 2. 假分节:指动物体内分节但是体表不分节或体表体内分节现象不一致(新蝶贝)。 3. 无板纲:闪耀毛皮贝和新月贝 单板纲:新蝶贝 多板纲:石鳖 掘足纲:角贝科 头足纲:鹦鹉螺、章鱼、枪乌贼 双壳纲:魁蚶 腹足纲:鲍、宝贝 经典贝壳的结构:最外层为薄的角质层,中层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柱状结构称棱柱层,内层为碳酸钙的片状结构,称珍珠层。 双壳类 1.辨别贝壳前后方位的5种方法: ①壳顶尖端所向的通常为前方 ②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一端通常为前方 ③有外韧带的一侧为后端 ④有外套窦的一侧为后端 ⑤具有一个闭壳肌的种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端为后端。有2个闭壳肌的,较大的1个所在处为后端。 2.左右的辨别方法: 前后端确定后,将壳顶向上,壳的前端向前,左侧者则为左壳,右侧者即为右壳。 3.壳顶:两壳背面有一突出部分称为“壳顶”,它是贝壳最初形成的部分(即“胚壳”)。多数种类壳顶略偏向前方,少数种类的壳顶位于中央或后端。 由壳顶至腹缘的距离为壳高。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为壳长。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距离为壳宽。双壳类消化系统 4. 口:仅仅为一个简单的横裂,由唇瓣组合而成。位于身体的前端,足的基部背侧。除个别种类(胡桃蛤科)外,大多数双壳类没有口腔,也没有颚片、齿舌和唾液腺。 5. 食道:紧接在口的后方,极短。食道壁是具有纤毛的上皮细胞。食道的作用是依靠纤毛的摆动使食物进入到胃中。 6. 胃和晶杆:胃膨大呈口袋状。胃腔内经常有1个幽门盲囊,里面有一种表皮的产物,称为晶杆,故这个盲囊又被称为晶杆囊。

组织行为学学习总结

《组织性为学》学习总结 为期一个学期的《组织行为学》课程结束了,在感受到一种失落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获得知识的喜悦与充实。通过这门课程,让我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的管理与通的能力都有了显著地提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诙谐幽默的上课方式,他的知识渊博他的有才都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这也是我在大学中为数不多的带着期待的心情去上课的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在此期间我们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再到群体沟通、谈判与冲突到激励,组织结构,文化以及变革等进行了学习,收获颇丰,深深感受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它是以组织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体系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表现。针对组织行为的特征,找出特定组织环境下的组织行为共性,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结合老师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与情景游戏,我从更深的角度体会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自身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到《组织行为学》是从个体、群体、组织系统和组织动力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它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个体行为、个性心理与知觉、群体规模与行为、团队组织和管理、群体沟通与冲突、领导与决策、权利与政治、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等等。使我全面深入地理解了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性,了解了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激励人的行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组织管理和不断创新能力。在组织行为学中系统研究了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学好组织行为学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满意度。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和群体互相依存关系。任何一个群体和组织都是由很多的个体所组成的,所以个体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个群体或组织的团

昆虫分类学基础知识(一)

昆虫分类学基础知识(一) 昆虫分类学基础知识 昆虫是自然界中最昌盛的动物类群,其种类及数量极多。据报道,全世界现有昆虫1000万种,已描述的昆虫种类约110万种,约占整个已知动物种类总数的60%以上,并且每年仍以7000种的速度增加。 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复杂多样,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昆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据报道,我国的昆虫种类约占世界昆虫种类的1/10,按这个比率,我国昆虫种类应超过100万种,可是我国目前已记载鉴定的昆虫种类不超过8万种,还有更多的昆虫尚未被发现和开发,而且,有不少种类在未被我们认识之前就已灭绝。因此,查清自然界昆虫资源及区系是当代科学上一项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在这方面,我国的任务尤为繁重。 昆虫不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分布范围之广也是惊人的,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它们的踪迹,其中有很多种类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利害关系。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不但有许多害虫和益虫要认识,而且有许多在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近似种类或易混淆的种类要区别。 昆虫分类学(insect taxonomy)是昆虫学(entomology)

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昆虫种的鉴定(identific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和系统发育(phylogeny)的科学。在数以百万计的昆虫种类中,存在着血缘的远近和亲疏关系。亲缘关系越近,其形态特征和对环境的要求、生活习性以及发生发展规律也愈相近。而昆虫分类就是在这种亲缘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科学方法,对地质年代中的化石昆虫与现存的昆虫种类之间,现存昆虫彼此之间以及近缘生物间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种与种、类与类间的异同,反映不同类型昆虫间的亲缘关系,进而阐明昆虫的起源和进化,以及各类昆虫的系统发生,探讨种及种群的形成与变异,从而建立一个客观完整的分类系统来反映自然谱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预见性的分类系统和丰富的信息存取系统,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益虫(包括资源昆虫及天敌昆虫),测报及控制害虫,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依据。 第一节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 一、分类的阶元 昆虫分类的阶元(也称单元)和其它生物分类的阶元相同。分类学中有7个主要阶元: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为了更详细地反映物种之间的亲

组织行为学

一、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个组织中人的心理及其行为反应规律,从而提高组织中管理人员解释、预测和控制人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规律的基础上,提高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1)解释:组织行为学的一个目标是解释组织血红所发生的事情。一方面,人在组织中很多行为有很多原因,如果能意识到什么是主要的因素,就非常利于管理者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对组织中某些现象的解释会随时间或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密切注意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也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到员工离职原因的某些线索。 2)预测: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去预测他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力图通过对组织行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以降低组织中行为的不确定性,增强组织中管理者的工作绩效。3)控制:组织行为学的第三个目标是对组织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控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者们的观察分析技能,具体而言,组织行为学实践中,引导的是一些积极组织行为,避免和减少的往往是一些消极组织行为。 3.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事物的简化表示。目的是为了便于更清楚的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模型的结构: 1)目标:编制和使用模型,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即这个模型是干什么用的 2)变量:是事物在幅度、强度和程度上的变化的特征,关于人的行为变量通常在两个维度上变化即定性和定量。 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变量主要包括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a)自变量:也被称为预测因素,它是影响因变量的变量; b)因变量也被称为校标,受自变量影响,在组织行为学中就是所要测量的行为反应; c)中介变量也称为中间变量,是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中介机制; d)调节变量,也称为干扰变量,它会影响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强度。 3)关系:在确定了目标及影响目标的各种变量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说被认为是行为科学的开端,梅奥是人际关系运动的带头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发现了霍桑效应,二四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从霍桑实验中梅奥认为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本身。工人不是被动的,鼓励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自己的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纪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由此提高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 1.人格:是我们用以描述这个人所具备的独特心理特质的总和,它是影响个体行为的、相对稳定的一系列个人的特征。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娟姐)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贝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1、贝类的主要特征:贝类包括牡蛎、鲍、乌贼和不常见的角贝、龙女簪等。从外表上看,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 ①、它们的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通常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构成。 ②、除瓣鳃纲外,口腔内有颚片和齿舌。 ③、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 ④、体腔退缩为围心腔。 ⑤、间接发育的具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2、贝类的分类:多板纲、瓣鳃纲、腹足纲、头足纲、掘足纲、单板纲、无板纲 第二章贝类的分布及生活习性 1、贝类生活环境: 环境因子分为两大类:生物因子(种间和种内关系包括饵料、敌害等)和非生物因子(即理化因子包括温度、盐度、光照、营养盐、底质、潮汐等等)。 2 3、游泳生活型:柔鱼,枪乌贼 浮游生活型:海蜗牛等 匍匐生活型:鲍、各种螺类 固着生活型:牡蛎 附着生活型:扇贝、贻贝、珍珠贝 埋栖生活型:泥蚶、缢蛏、波纹巴非蛤、菲律宾蛤仔、栉江珧等 凿穴型:海笋、船蛆 寄生与共生型:内寄螺,圆柱螺,是非常特殊的种类,很难辨认。 4、贝类的摄食方式:依种而异,主要与其摄食器官的构造有关。 ①滤食——瓣鳃纲的种类大都是滤食方式,一般口腔无齿舌、颚片和唾液腺等。 ②舐食——腹足纲的鲍等、多板纲的石鳖等都属于舐食食性。这类动物有发达的吻、口腔内有齿舌、颚片和唾液腺,齿舌带长,小齿数目多。 ③捕食——头足纲的种类多属捕食食性。 5、贝类的食性:①滤食性②草食性③肉食性④杂食性

6、贝类的食料种类:①浮游生物食性的食物种类②植物食性的食物种类③动物食性的种类④人工配合饲料 第三章贝类的繁殖和发育 1、性成熟年龄——贝类从受精卵发育达到第一次性成熟,具有生殖能力的时间。 生物学最小型——发育达到第一次性成熟时的最小个体称为生物学最小型。 (性成熟年龄和生物学最小型都是衡量某一种贝类生殖力的指标。) 2、双壳类的生殖腺包括滤泡、生殖管和生殖输送管等三个部分构成。 (滤泡是由生殖上皮组织构成,是形成生殖细胞的主要部分) 3、性腺发育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期、分化期、成熟产卵期、耗尽期或休止期。 影响贝类性腺发育的因素:决定贝类性腺发育的因素除自身以外,还包括温度、饵料、亲贝密度以及水环境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 人工促进贝类性腺发育的方法:主要有:升温,加强营养,改善水质等多种方法。 4 5、繁殖方式: A:卵生型——大多数瓣鳃类和原始的腹足类属于卵生型。成熟的亲贝将精或卵细胞 排到体外,在水中受情发育直到成为独立生活的个体。(如褶牡蛎、 近江牡蛎、长牡蛎、紫贻贝、翡翠贻贝、厚壳贻贝、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 泥蚶、栉江珧、马氏珠母贝、菲律宾蛤仔、缢蛏、杂色鲍、皱纹盘鲍等均为卵 生型) B:幼生型——部分贝类在繁殖时,把精或卵细胞排至出水腔中,依靠排水孔附近的 外套膜和鳃等的作用,使生殖细胞压入鳃腔中,并在此受精、发育, 到能自由活动的幼体时才离开母体营独立生活,称幼生型。 C:交尾——交尾行为见于头足类和大多数腹足类。 D:卵群——部分水生腹足类和头足类,排出的卵子往往粘集成群,称“卵群”。卵群的形式很多。 卵生: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胚胎发育过程中完全依靠卵细胞自身所含的卵黄进行营养。 6、贝类的生活史:(1)生殖细胞(2)受精(3)卵裂(4)囊胚与原肠胚 (5)担轮幼虫:纤毛环的中央长出一束顶纤毛束。原口相对应的背侧,外胚层细胞转化为壳腺,壳腺能分泌几丁质的胚壳。这时候的胚胎称担轮幼虫。原肠胚逐渐拉长 呈倒梨形,原口前移到腹面,在原口的前端形成一轮口前纤毛环,纤毛环的中央长出一束顶纤 毛束,中间为1~2根最长的主鞭毛(有的种类没有,如牡蛎)。在肢体的后端有一束较小的端 纤毛。 (6)面盘幼虫:担轮幼虫的壳腺形成马靴形的胚壳(又称幼虫壳),并从身体两侧逐渐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复习要点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一、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 1、识记: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领会:说明组织涵义的六个要点 1)组织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二)行为 1、人的行为的概念: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侠义的行 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2、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 行为 实质 (三)组织行为学 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 工作的心理活动 ....规律性的科学。 ....和行为反应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性 研究目的: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的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展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简单的说就是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是由组织行为学的实质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做决定的。 (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

第六章_昆虫的通讯与通讯方式

第六章昆虫的通讯与通讯方式 一、什么是信号? 昆虫的许多醒日的形态特征、许多行为方式,所分泌的许多化学物质以及由动物发出的大多数声音都可以认为是昆虫为了影响其他个体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应.并经常被看作是动物的信号.正如翅膀借助于在空气中搏击来完成其正常的飞行功能一样,一个信号往往是借助于影响另一个昆虫(经由感觉器官)来完成其正常的通讯功能.除了回声定位以外,由昆虫的特定发声器官所发出的全部声音,对其他动物来说都是一种信号.这些信号可以用来吸引其他个体(如雄螅蟀用鸣叫把雌蟋蟀吸引到自己洞穴中来),也可以用来排斥其他个体(如工蚁分泌的报警激素),还可以对其他个体的生理状况产生某种长远影响(如蜂王分泌的蜂王激素可抑制工蜂卵巢的发育). 什么是信号? 一个信号往往是借助于影响另一个动物(经由感觉器官)来完成其正常的通讯功能.“信号”(signals)一词可以从字典中查出两个定义: 1) 信号是用于交流信息的任何符号,状态和标志等; 2) 任何能唤起动物行动的事物都是信号. 行为生态学家倾向于把信号理解为:信号是一个动物(信号发送者)利用另一个动物(信号接受者)肌力的一种手段. 二、信号的特点 1、以较少的能量获得较大的利益 这是信号的一个明显特点,即发信号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但靠利用其他动物的肌力却能得到较大的利益. 一只雄蟋蟀完全有能力到处跑动去寻找配偶.但它却呆在一个地点用叫声把雌蟋蟀吸引到自己身边来,这显然是利用了雌蟋蟀的肌力而节省了自己的肌力. 鮟鱇将猎物驱入自己的口中则不是靠自己的肌力,而是靠摇晃一个诱饵使猎物主动进入自己的口中,在这里鮟鱇是在巧妙地利用猎物的肌力. 寄生于蚂蚁巢的隐翅甲幼虫靠分泌化学物质引诱蚂蚁给其喂食。 2、信号的专一性 昆虫对信号的感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一只雌蟋蟀对百灵鸟动听的歌声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是,它对一只雄蟋蟀发出的唧唧的求偶声则特别敏感,会一往无前地向它奔去。 3、信号不变的刻板性(stereotype) 同一昆虫种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以极相似的方式发出同样的信号。每一种昆虫只有少量的信号和信息,有时某一特定信号在不同场合下会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如蜜蜂蜂后所分泌的化学物质(trans-9-keto-2-decenoic acid)被护理它的工蜂带到蜂箱各处,其作用是抑制所有工蜂生殖腺的发育,以防蜂群中出现新的蜂后。但当蜂后在高空进行婚飞时,也分泌这种化学物质,此时的作用则是促使雄蜂聚集在自己周围,是一种性引诱剂。4、信号的梯度变化 声音信号、化学信号都有信号梯度的变化. 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蚂蚁、蝗虫)都能形成地面臭迹,并使种内其他个体发生跟随行为。它们的运动呈锯齿形跟随方式。 一般来说,一个特定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是随着昆虫动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第二节通讯方式及其功能 通讯(communication)是指昆虫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并能导致信息共享,这种信息共享具

猪的行为学特点

猪的行为学特点 (一)吸吮行为 仔猪在出生后约半小时就知道寻找母猪乳头吸吮母乳。吸吮行为与触觉行为、嗅觉行为、听觉行为以及印记行为一块组成猪只最初的吮乳行为。该行为有强烈的方位感。因此,初生仔猪一经吸吮乳头(产后6小时内),将长期不会忘记这个乳头。利用这一行为特点可以按强弱大小、乳头前后,在首次吸吮时固定乳头,以期获得好的整齐度,反之将引发1-2天的吮乳争斗,影响仔猪生长。利用这一行为可用奶瓶为缺乳仔猪哺食人工乳。 吸吮行为是本能行为(instructive behavior),随着猪只的成长会慢慢淡忘,但是在环境不良情况下,又会在断奶后记忆中出现,如吮耳、吮尾、吮血等。(二)摄食行为 猪的摄食行为与猪的生长发育,个体健康息息相关,猪是杂食动物,仔猪阶段尤喜甜食;粒料与粉料比,爱吃粒料;干料与湿料比,爱吃湿料。野外自然条件下,猪一天采食4-6次,夜间1-3次,但在狩猎期,猪会将采食全部集中在夜间进行;在人工饲养自由采食条件下,每次采食15-25分钟,并能充分体现其个性与嗜好,若饲料按蛋白料、能量料、微量成份料分别放置,猪只会自己平衡日粮,知道什么料该吃多少,猪的这种智力表现称为“营养智慧”;若采用限食,猪只每次采食时间会大为减少,约10-15分钟,采食速度加快,采食争斗增多。群养比单养吃得快,吃得多,但猪的采食是有节制的,因此一般不会出现象马牛那样因进食过多导致的胃扩张。 猪在采食时常发生伴随行为。例如在采食的同时,喜欢用鼻吻端拱土或拱料。因此,在设计料槽时,应不留直角,避免饲料浪费,并可在栏内放置深层干净的细红土,以满足拱土的天性;猪在采食过程中还伴随饮水行为,饮水的量与次数随猪的种类、气温、食物性质有很大差别,但是在摄食过程中,供应充足的饮水是无可置疑的,许多猪采食结束后,会伴随排泄行为,所以可在采食后将猪赶往排泄处排泄,并形成有益的条件反射,这样对保持栏内干燥卫生十分有利。(三)体温调节行为 猪是恒温动物,在适宜温度下,靠热传导、热辐射、热蒸发以及空气对流进行散热调节,靠自我调节的摄食量调节产热。现代基因型的猪,背膘趋薄,但既不耐寒,又不耐热,尽管随年龄的增长,耐寒力会有所提高。 猪的表皮层较薄,被毛稀疏,在炎热环境下,能吸收大量的热辐射,环境的高温容易传导猪体内;猪的汗腺甚少,在高温环境中蒸发散热能力差,故小猪与大猪均怕热,尤其是肥猪。 在高温环境中猪的体温调节行为表现喜卧少动、呼吸加快,张口呼吸(即热性喘息,通过呼出气体来蒸发散热)、寻找泥水粪尿水打滚等,并不时将身体潮湿的一面朝向空气中,将鼻孔对着空气流动的一方以利散热。若强行在烈日或高温下驱赶,猪会加快热性喘息,发生痛苦的呼噜声或嘶叫,还发生自我保护性的跛行(减少行动,减少产热),若仍不能调节与稳定体温,会发生日射病或热射病(中暑)、终因肺水肿、心衰、脑水肿而死亡。减少热应激对猪的伤害是猪场度夏的重要任务。 在低温环境里,新生仔猪的反应最明显。仔猪将四肢卷缩在腹下,以将冰冷的地面与薄皮的腹部隔开,并相互挤堆取暖,出现持续性肌纤维的震颤以增加产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一、组织行为学的2 含义: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使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意义:多学科为综合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涉及三个重要方面即个体、群体、组织;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做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了解他人,理解他人,激励他人。 二、组织的重要性:组织对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有广泛地影响.从最基本的家庭组织到最复杂的行政或企业组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1、学科基础——行为科学 (1)行为科学产生于科学管理高度发达之后,是五六十年前兴起的学科。 (2)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 (3)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说把人当做“社会人”;人际关系学说认为生产效率的好坏,不仅受劳动环境、工作方法的影响,而且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情绪,即职工的“士气”、职工的态度;人际关系学说认为“非正式组织”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行为科学的先驱——人际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是将行为科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运用于各种组织管理上的必然产物 2、理论基础 (1)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是以个体的一般心理过程规律为基础,进而研究群体的行为,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社会学-研究组织行为学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3)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组织中人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起源的理论、人类社会行为以及人类和文化的关系等知识。 (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 3、方法基础 (1)心理分析技术-用于如何挑选和培养合格的工人去适应他们所要掌握的机器,即人机协调的问题。 (2)群体动态分析方法-人都归属于一定的群体,人的心理行为不仅取决于人的内在需要,而且取决于所在的组织环境,是内在需求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社会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方法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行为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四、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 发展内容 (1)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只关注人类机能和行为中负性、病态方面,而人们自身的优点和积极特性等能使生活有意义的方面未得到足够关注的倾向的反应,它关注于力量和美德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2)积极组织行为学它是对积极导向的且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恢复力等 五、组织行为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方法与手段是达到目的的桥梁,学好、用好组织行为学,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最全基础知识归类复习及练习题汇编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类复习及练习题 一、字 1、的、地、得的填空。 的后接名词或代词;得前为形容词;地后接动词。 美丽()天空轻轻()飘着白()那么纯净优雅()环境 特殊()称呼红()透亮 2、看的近义词有瞧、望、瞥;想的近义词有忖、思、念; 二、词。 1、写出含有看意思的词语并填空。 抬头向上看()从高向下看()向四周看()暗中偷偷地看()聚精会神地看() 目光迅速地向四周看() 值周教师迅速()了一下班级的整体卫生 老师进班()了一下同学们开开始上课。 ()泰山,好高呀! 从北山向下(),吉林尽收眼底。 做人要光明,不要()别人隐私。 同学们()着老师的眼,无比入神。 2、排序 除夕、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春节 桃花、梅花、菊花、荷花、迎春花

苏轼、郑燮、王冕、吴承恩、司马迁、杜甫 水流如注、晴空万里、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风骤雨、黑云密布年、世纪、日、月、旬、周、小时、分、秒 3、成语人物 三顾茅庐卧薪尝胆纸上谈兵负荆请罪望梅止渴闻鸡起舞凿壁借光杀妻就将围魏救赵悬梁刺骨惊弓之鸟洛阳纸贵指鹿为马东窗事发退避三舍 4、用然组词填空。 竟敢、偶然、显然、截然、必然、果然、当然、突然、 1、姐妹两个的性格()不同 2、敌人居高临下,()更容易发现我们。 3、侵略者最终()获得失败的下场。 4、我()闻到一股焦味。 5、没想到小敏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6、(),敌人觉得阵地不安全了。 7、他一向准时,这次迟到是()的。 8、气象预报说今天有雨,中午()下了一场雨。 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如上天入地中的天地是反义词,再写三个:

有一对近义词的成语:如前思后想中的思想是近义词,再写三个: 写AABC、AABB、ABCC式的词语各三个 AABC AABB ABCC 写出对应词。 棉花对棉布正如面粉对(),正如()对木床。 老师对学生正如医生对(),()对顾客。 平静对湖水正如()对海水懒惰对愚蠢正如()对聪明。公路对宽阔正如山道对()详细对具体正如简略对()可耻对自私正如光荣对()微笑对高兴正如流泪对()简单对容易正如复杂对()虚心对进步正如()对落后。高梁对粮食正如笛子对()轮船对大海正如飞机对()声音对耳朵正如味道对()高耸对山峰正如()对峡谷。剪刀对布匹正如()对钉子坚硬对金刚石正如()对海绵。归类 1、人山人海、鸟语花香、地动山摇、气吞山河、青山起舞、粉妆 玉砌、山欢海笑、枫叶似火 拟人: 比喻: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要点

《甲壳类、贝类养殖学》考试大纲 一、教材 《虾蟹类增养殖学》王克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海水贝类养殖学》王如才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曹克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河蚌育珠部分) 二、试卷结构及比例 1、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占10%(10);多项选择题占15%(5);名词解释占15%(5);简答题占30%(6);论述题占30%(2)。 2、内容比例 专业基础知识占3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40%(注:具体的养殖参数不列入考试范围); 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30%。 三、主要考查知识点 第一章甲壳类养殖学绪论 1、甲壳类、贝类养殖学定义。 研究虾蟹类、贝类养殖理论与应用技术 以增加水产资源与产量为目的,研究经济虾蟹类、贝类的生存、生长、繁殖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人工地满足这些条件的技术措施。 2、甲壳类、贝类养殖品种与国内养殖概况(学名,分类地位,生产特性, 养殖方式,养殖产量组成),重点是对虾分类。 (1)发展甲壳类增养殖的意义 ①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 ②有优秀的养殖性能(生长快、周期短、食谱广) ③适合我国的养殖生产环境(种质、苗种、空间) (2)分类: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 (3)养成生产 粗养方式 Extensive 半精养方式 Semi-intensive 精养方式 Intensive

超精养方式 Ultra-intensive

第二章虾蟹类养殖生物学 1、形态结构特点,主要生理器官 (1)虾形动物 体修长,腹部发达 ①游泳虾类 ②爬行虾类 (2)蟹形动物, 多扁平, 腹部不发达或退化。 结构模式: 头部6节, 胸部8节, 腹部7节。 除最前端体节具一对复眼,末端尾节无附肢外,每节上有一对附肢。 步足,共五对,四对至第八对胸部附肢。 2、对虾生殖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精荚、开放式纳精囊、封闭式纳精囊、 性腺)。 内部器官 -雄性(精巢、输精管、精荚囊) -雌性(卵巢、输卵管) 外生殖器 -雄性(交接器、雄性腹肢)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员工自觉从事的行为,它不包括在员工的正式工作要求中,但这种行为无疑会促进组织的有效运作。 成功的组织需要那些愿意比通常工作职责做的更好的员工——他们的绩效水平会高于预期。在当今社会,动态的工作场所中有两个特点:一是灵活性成为关键;二是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地在工作团队中进行。此时,组织更需要那些表现出“好公民”行为的员工,这些员工对工作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提供帮助,主动多做工作,回避不必要的冲突,恪尽职守,容忍工作中偶尔发生的不快和麻烦。 二、工作满意度 通过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工作满意度不仅与缺勤率和流动率负相关,而且作为组织来说,有责任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员工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工作满意度代表的是态度而不是行为。但是组织行为研究者仍然把它看成重要的因变量。 第三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一、态度 是关于物体、人物和时间的评价性陈述,这种陈述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认知成分:对事物方式的一种描述或信念。 情感成分:情感是态度中的情侣或感受部分。 行为成分:指个体以某种方式对某人或某事做出行动的意向。 认知=评估 我的主管晋升了一个能力不如我的同事。这不公平。 情感=感觉 我讨厌我的主管! 行为=行动 我要换工作。我向任何一个可以听我诉说的人抱怨我的主管。

二、P-O-X平衡理论 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代表认知主体,O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则为P与O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 -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综合言之,海德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①三边相乘为正-态度平衡-稳定 ②三边相乘为负-态度不平衡-变化 今有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为P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①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这是一种平衡状态; ②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这也是一种平衡状态; ③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这就造成了不平衡状态 三、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个体寻求的是把失调降到最低程度。 四、组织承诺 在组织承诺中界定了员工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希望保持组织成员的身份。 组织承诺包括三个独立的维度: ①情感承诺。情感承诺是对组织的情绪依赖以及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 ②持续承诺。持续承诺是指,与离开组织相比,感受到的留在组织中的经济价值。员工或许会因为高工资和离开组织会给家庭带来伤害而向组织承诺留下来。 ③规范承诺。规范承诺是基于道德及伦理而产生的留在组织中的责任感。某个新活动方案的关键人物会因为担心他的离开可能“使雇主陷入困境”而选择留下。 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之间似乎正相关,但这种联系并不强。 不同形式的承诺对行为有不同的影响。一项研究发现,管理中的情感承诺与组织业绩的关系比持续承诺与组织业绩的关系更密切。另一项研究显示,持续承诺和较低的离职一员有联系,但它同缺勤和较低的组织绩效之间有更密切的联系。

所有分类管理学基础练习题

管理学基础练习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2.管理学 3.归纳法 4.试验法 5.演绎法 二、填空题: 1.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以下特点:()、()、()、()。 2.管理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主要研究()。 3.管理学在研究生产力时,主要研究()。 4.管理学在研究上层建筑时,主要研究()。 5.管理学和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其研究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有()、()和()。 三、简答题: 1.如何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各是什么? 四、问答题: 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掌握管理的两重性有何重要意义?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自古以来,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 2.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和微观管理的(),主要 包括如下要点:()、()、()、()、()、()、()、()()。 3.“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他创立的管理制度称为()。 4.组织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5.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将需要分为五级()、()、()、()、()。 6.赫茨伯格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激励的双因素理论,这两类因素分别是()和(),前者是以()为中心,后者是与()有关。 二、单项选择题: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这5个层次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实现 B.安全、生理、感情、尊重、自我实现 C.生理、感情、安全、尊重、自我实现 D.安全、生理、尊重、感情、自我实现 2.在下列各因素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监督;与上下级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 B.提升;责任;工作安全;工资 C.监督;责任;与上下级的关系;提升 D.监督;工资;与上下级的关系;提升 三、判断说明题: 1.回顾我国的管理史,可以发现学会管理、加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并非天生懒惰。因此管理者应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工人需要的环境,使人们的智慧、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而Y理论正好相反。 四、简答题: 1.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有哪些内容? 2.“行为科学”学派中“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汇总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自我知觉:是指主题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主观因素:指观察者自身存在的那部分知觉选择影响因素. 晕轮效应:是造成错误知觉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遗失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使唔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只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 态度:十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个性倾向性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意识倾向特征.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态度等等.它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以及动力的大小。是个性中最活跃的成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联系。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哪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解课题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群体结构:是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从不同角度上加以划分,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等。 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事业生涯管理: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失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事业生涯的阶段性:是指事业生涯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任务,个人也具有不同的需要、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关注的焦点是事业阶段的变更是通过角色转换和地位过度而实现的。 事业生涯的纵向变动:就是组织内部的职工个人工作登记职位的升降,当特定的组织中人的事业生涯,绝大多数是沿着一定等级制度变动的,一般来说,这就是职工得到一系列的提升和发展。 事业生涯的横向变动:就是组织被捕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或职务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 向心变动:就是由组织外围逐步向组织内圈方向变动,当发生相核心方向工作变动时,职工对组织情况了解得就会更多,担负的责任也会更大,并且经常有机会参加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沿着核心方向发展变动与沿着纵向发展变动时相关的。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