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BIC-03.02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加强和规范集团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提高集团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集团可持续发展,同时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和集团《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应范围

本办法适应于奥凯煤业集团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

第三条术语

本管理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是由集团及其各单位、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基本原则

内部控制建设应当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要素进行。并且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原则制、制衡性、适应性及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具体实施。

第二章实施步骤

第五条集团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第六条集团须建立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并明确汇报机制;根据集团发展战略规划,按照战略目标确定集团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整体目标。

第七条集团经营管理中心下属审计组织负责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推进工作,并按规定向董事长及相关领导汇报建设进度。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包括设计、运行和评价,经营管理中心负责《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和《内部控制评价手册》的编制,且协助各职能中心、分公司负责《内部控制制度手册》的编制。

第八条董事会(董事长)负责决策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大方针和政策,保证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在出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时,及时决策内部控制缺陷解决方案。具体包括:

1、批准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工作计划;

2、批准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工作方案;

3、批准集团内部控制的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

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4、审阅和批准集团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5、批准内部控制重要、重大缺陷认定报告(含缺陷整改方案);

6、批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文档及重大、重要报告;

7、批准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设计及职责方案;

8、督导集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9、批准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由董事会(董事长)批准的内部控制管理相关

制度以及其他事项。

第九条集团经营管理中心审计组织对董事会(董事长)负责,是其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常设机构,负责集团内部控制建设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并组织实施集团各单位的内部控制自我检查与整个集团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1、组织审议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计划;

2、组织实施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实施与完善;

3、组织内部控制手册的编写工作;

4、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重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汇报;

5、组织编制并审核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工作方案;

6、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并对过程中违规违纪事件进行调查

和处理;

7、组织审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8、审核其他需要提交董事会(董事长)解决的相关内部控制重要事项及

文档。

第十条各职能中心、分公司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所辖业务涉及的内部控制建设(设计、运行和自我检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负责,负责主持内部控制管理的日常工作,集团各职能中心、分公司为内部控制管理执行机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

2、负责执行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并根据本业务及管理变化情

况,开展风险评估,对照风险点,制定或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及时更新内部控制流程文档,确保内部控制有效;

3、根据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整体部署,负责组织落实本年度内部控制相关

工作;

4、负责向集团经营管理中心提供本业务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内

部控制设计、运行情况和对内部控制自我检查情况,如遇内部控制重大变化应及时沟通;

5、按照集团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执行内部控制自我检查工作,完成

内部控制自我检查底稿;并按照集团《内部控制评价手册》提出所辖业务内部控制缺陷的初步认定(含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报经集团内控管理部门及决策机构批准后进行内部控制的整改;

6、负责培育员工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素质。

第十一条集团各职能中心、分公司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应按规定记录相关内部控制文档,文档的编制方法应符合《内部控制评价手册》所附要求。主要包括:

1、集团及各职能中心、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2、各项业务生成的各种原始资料;

3、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各项记录及会议资料;

4、内部控制自我检查及评价过程中的资料。

第十二条集团各职能中心、分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岗位的所有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和任职能力,拥有完整专业的知识和对应的业务熟悉程度。

第三章奖惩

第十三条对于违反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行为导致内部控制发生重要或重大缺陷时,包括设计和运行活动中的相关人员或单位,按规定给予惩罚。

第十四条在内部控制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十五条未经授权批准或许可,任何个人或权属单位不得对外公布涉及内部控制过程的保密文件,凡擅自泄露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公司章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本办法解析权属经营管理中心审计组织所有。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批准之日起实施。

XX科技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

XX科技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X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财会〔2010〕11号)、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2]68号)、《XX科技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天科办[2012]795号)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各级企事业单位、全资及控股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各单位董事会或行政办公会等权力机构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第四条各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并涵盖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以风险为导向,突出重点,关注影响目标实现的重要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内部控制缺陷及经营管理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第五条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年度评价和专项评价。 年度评价是指各单位依法对本单位一个自然年度内部控制

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出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专项评价是指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需要,不定期对某单位、某业务、某项目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出具专项评价报告。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六条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按照“统一组织,分级负责,业务归口,自评检查”的工作模式开展,即: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本部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对所属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检查,汇总分析本部及所属单位自评和检查结果,形成本单位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集团公司对总部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对各院、专业公司、直属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检查,汇总分析所属单位自评和检查结果,形成集团公司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七条集团公司董事会是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批准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二)批准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相关制度。 (三)批准集团公司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八条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是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议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二)审议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相关制度。 (三)审议集团公司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四)批准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年度评价实施方案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管理制度 1.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主体为由财务管理核算中心、纪检信访科和相关业务科室中相关人员组成的内部监督联合工作小组。 2.内部监督联合工作小组成员。 3.内部监督的内容包括: (1)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议事决策机制是否建立;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是否确定而且一贯地执行。 (2)内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尤其是国家明确的标准、范围和程序;内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3)授权审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是否明确;授权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未经授权审批就办理业务的情形;是否存在越权审批、随意审批情形。 (4)岗位责任制是否建立并得到落实;关键岗位轮岗制度是否建立或采取了替代措施,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混岗的现象。 (5)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是否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 (6)是否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及管理情况。

(7)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8)预算执行分析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9)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10)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11)收支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执行。 (12)印章和票据的使用、保管是否存在漏洞。 (13)相关凭据的审核是否符合要求。 (14)定期核查的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15)政府采购活动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执行。 (16)政府采购部门与财会部门、资产管理等部门之间是否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并得到有效执行。 (17)政府采购申请的审核是否严格。 (18)验收制度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19)是否妥善保管政府采购业务相关资料。 (20)各类资产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执行。 (21)是否按规定建立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等财产保护控制措施并得到有效执行。 (22)与建设项目相关的议事决策机制和审核机制是否

××建筑集团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

××建筑集团 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集团内部控制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建筑集团内部审计章程》、《××建筑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规程》,结合集团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集团为了保护资产安全、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保证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实现集团经营目标,使各项业务活动正常,有效进行而在内部设立的管理控制程序。 第三条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对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科学合理性,内部控制过程的符合有效性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 第四条内部控制审计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用以完善内部控制,也可以作为实施其他审计项目的一个程序或方法,以便确定对其依赖程度和进行内部审计的范围、重点及方法,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合理地保证组织实现以下目标: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 (二)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完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 (五)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第二章内部控制审查的范围 第五条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及沟通、监督等五要素,贯穿于集团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构成了内部控制审计审查的范围。 1、控制环境审查的内容: (1) 所属单位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2) 所属单位的诚信原则和道德价值观; (3) 所属单位组织结构,职责划分的合理性以及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管理行为守则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等; (4) 所属单位员工能力,各层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重要岗位人员的权责匹配程度以及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5) 所属单位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员工聘用程序及培训制度的有效性; (6) 所属单位员工对企业文化内容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控制活动审查的内容: (1) 货币资金控制:不相容职务是否相分离,对货币资金的收支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是否做出了较为严格的规范,授权制度及其有效性以及会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 采购与付款控制:采购过程中因不正当行为导致本单位资金流失或采购

长城军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

安徽长城军工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安徽长城军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指公司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第三条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自我评价工作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公司及各子公司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自我评价工作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客观性原则。自我评价工作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四)及时性原则。自我评价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当经营管理环境或业务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评价。 第四条内控评价范围包括公司本部及所属各子公司主要经

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和最终责任者,负责制定公司内部控制基本管理制度和规章,决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批准涉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整改意见以及决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检查工作的合理性和充分性等。 第六条公司董事会授权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领导、监督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议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方案; (二)审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三)审议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整改意见; (四)领导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以下称审计监察部)推进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五)协调公司管理层推进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和缺陷整改工作。 第七条公司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审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第八条公司管理层负责协助、支持和配合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按要求整改内部控制缺陷。 第九条公司审计监察部负责落实董事会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工作要求,负责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关于加快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修改版007).doc

关于加快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的通知(修改版0307)4 关于加快推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子分公司、各部门: 为全面推进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建立符合证券监管要求和公司需求的内部控制体系。经公司领导研究,结合公司实际,现就加快推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内控项目工作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工作组对内控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决策、部署和指挥,指导和督促各部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和管理措施。 主要职责:1)负责确定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范围;2)负责明确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3)负责确定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4)负责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其他内容。 内控项目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事务部(暂设),由综合事务部经理负责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具体开展。 二、总体要求 各子分公司、各部门对内部控制建设和有效实施负责,具体

负责组织协调部门内部控制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并负责对本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日常监控,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到2018年底,公司总部初步形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持续优化,并推广到各子分公司、各项目部、营业网点。 三、主要内容 公司内控建设具体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 行政管理、企业管理、采购业务、资产管理、信息技术、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审计、法务、证券以及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公司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 管理规定类:39项,管理办法类:52项,管理手册:3项。 三、实施步骤 公司内控建设工作涉及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各个层面、各类业务、各项制度流程,涉及面广,内容庞杂,按照内控项目工作组要求,计划于2018年1月至6月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初步构建工作。 (一)梳理阶段(2018年1月1日-2月28日) 公司内控项目工作组加强内控工作的推进力度;制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单位作为内部控制建设主体,应严格落实职责分工,对标《制度体系设计框架》 (附件),结合《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能设计》,梳理各自牵头

内控管理及考核办法

内控管理及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规范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及股份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 第三条本办法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未有明确的内控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可能导致公司内控管理职责不清、流程不规范,对内控管理工作效能产生影响。 (二)未能建立内部控制检查评价机制,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有效识别内控风险、认定内控缺陷、发现内控失效等情况,形成企业管理漏洞。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 第二章基本要素、原则及措施 第五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内部控制包括五项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内部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公司建设内部控制的

土壤,是一切内控制度、流程、控制节点得以实施的根本条件,支配着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是内控体系核心的三个环节。风险评估是内控建设的方向,非重大风险可以适当简化控制,提高效率和降低控制成本;重大风险则需要加强控制,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与流程予以保证。控制活动是内控体系的核心环节,嵌入在业务流程中,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之内。信息沟通是内控体系的桥梁,确保企业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各管理级次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 内部监督是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控体系不断优化和提升的保证。 第六条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控制度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各环节。 (二)重要性原则:内控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事项、高风险领域,制定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公司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内部控制考核评价细则方案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细则方案 为顺利开展内部控制考核评价工作,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评价指标 医院内部控制考核评价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设置评价指标,分别为单位层面评价指标分为6类21项指标,业务层面评价指标分为6类15项指标。 二、考核考核评价操作细则 (一)单位层面指标 1.内部控制建设启动情况指标 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制定、启动相关的工作机制。 本单位应启动内部控制建设,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由医院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建立内部控制联席工作机制并开展工作,明确内部控制牵头部门(或岗位)。 开展内部控制专题培训。 本单位应针对国家相关政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本单位内部控制拟实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各部门及其人员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责任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 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应基于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并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并建立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机制。 2.医院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情况指标。 医院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相关的议题。 医院主要负责人应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议题。 医院主要负责人主持制定内部控制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 医院主要负责人应主持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修改、审批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医院主要负责人主持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分工及人员配备等工作。 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统一领导和统一协调,主持开展工作分工及人员配备工作,发挥领导作用、承担领导责任。 3.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情况指标。 权力运行机制的构建。 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

方案-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内部控制制度 的主要内容\xa0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这些制度的检查、测试也就构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 制度的检查、测试中: 1、责任控制制度。责任控制制度是以确定 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检查各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职责是否经过恰当授权,各种岗位责任制赋予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责任是否达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的目的。 2、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是为了保证 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及保护财产而形成的种制度。它主要检查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否遵循必须经过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是否经过复核,以防止差错、舞弊的发生。 3、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控制制度是指经济组织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各种凭证的记录、传递,资金的使用,债权债务反映,会计报表编制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制度和程序。主要是通过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相符关系,检查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账实核对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以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以保证会十十业务处理的合法性;通过定期编制计算平衡表检查所有数据的正确性等。 4、经营方面各个循环系统的控制制度。它是经济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所必须经过的环节和业务操作的控制制度:如成本控制、购销控制、物资控制、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制度等。通过检查这些环节的控制是否严密,反映企业是否能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及企业的生存和 。 5、财产、凭单管理制度。财产、凭单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各种凭证单据而建立的控制制度。如财产物资的保管、清点、验收、领用、 、 、单据等各个环节,都应实行专人管理。 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其重点是放在对于制度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制度中控制的薄弱环节。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主要有四个步骤。 1、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这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手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情况,并做出记录、描述。审计人员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数据处理系统类型及复杂程度、审计重要性、相关内部控制类型、相关内部控制汜录方式、固有风险的评估结果等因素,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控制 、会计系统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审计,主要方法包括:(1)查阅前期审计 或审计 底稿;(2)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3)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xa0(4)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5)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通过查阅复核以前的审汁情况,可以了解以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欧普康视”)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浅探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浅探(1)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建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四个目标、七项原则及具体措施,使它成为学校管理的有效工具,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内部进行监督控制的职能和作用。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目标;原则;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普遍化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各高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办学资金来源已经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各类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在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这必然要求大量的资金及高效的资源配置。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及目标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校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

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用,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舞弊与欺诈行为,保证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控制各种风险,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效益,为实现高校管理目标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它是一个能实现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

它是通过高校内部部门和人员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相互联系、相互协助、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衡的行为规范,是单位内部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是对国家制定实施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细化与补充,是国家法律规范与单位内部科学管理需求的有机结合。 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高校内部控制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规范高校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它是新《会计法》的灵魂和核心,而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则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基础。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近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高校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国有资产被侵占或重大损失的案件屡有发生,一些高校还出现了挪用单位资金和挥霍公款的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 除了要加强廉政建设,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彻底消除隐患, 从源头上堵塞漏洞。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就是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 明确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使职工遵纪守法, 努力工作, 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开展。4、保证高校能及时发现风险并控制风险。高校应在筹资和投资等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风险,以增强高校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及抵抗风险的能力,这是

集团内部控制制度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正确评价XX集团内部控制,遵循国内外监管要求,根据《内部控制手册》(以下简称内控手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的领导和职责分工XX集团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以下简称XX集团内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XX集团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 XX集团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XX集团内控办公室)负责指导或组织日常检查评价,组织XX集团年度综合检查评价;根据需要组织专项检查评价;督促整改,编制XX集团自我评价报告;拟订考核方案并报告XX集团内控领导小组。 第三条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依据和目的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以XX集团内控手册或其实施细则为依据,获取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并合理保证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对相关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做出

评价。 设计和运行有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XX集团内控手册及其实施细则涵盖了所有重要业务,并根据风险设置了合理的细化控制目标和对应的控制活动; (2)控制活动得到了持续一致的运行,相关岗位具备控制必需的权限和能力; (3)部门职责体现内控要求。 第四条XX集团内部控制检查评价机制和形式 XX集团实行“总部检查评价”和“单位自查”两级内部控制检查评价机制。其中,“总部检查评价”包括“XX集团年度综合检查评价”和“审计部独立检查评价”;“单位自查”包括“企业内控自查”和“总部部门内控自查”。 “XX集团年度综合检查评价”是XX集团内控领导小组组织对各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综合检查与评价,每年根据管理需要和外部监管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总部有关部门、分(子)公司、研究院,进行检查评价。 “审计部独立检查评价”是审计部每年对总部有关部门及至少对25家分(子)公司、研究院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独立检查评价。检查评价结果报XX集团内控领导小组审定后,作

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

****分公司 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内部控制审计规范》和****分公司《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公司为了保证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保护资产安全,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以及保证完成所制定的经营计划任务或目标,使各项业务活动正常、有效进行而在内部设立的管理控制程序。 第三条内部控制审计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符合有效性及科学合理性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 第四条内部控制审计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用以完善内部控制,也可以作为实施其他审计项目的一个程序或方法,以便确定对其依赖程度和进行实质性测试(即审计)的范围、重点及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审计风险。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范围、措施及方式第五条内部控制的范围指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或审计事项有关

的控制制度,一般分为: 1.内部财务会计控制:针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完整、真实的控制,包括为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以及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而采取的有关组织、分工、程序、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 2.内部经营管理控制:针对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控制,包括为保证经营决策、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及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有关组织分工、程序、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 第六条内部控制的措施有: 1.预防性控制:为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而采取的控制; 2.检查性控制:把已经发生和存在的错误检查出来的控制; 3.纠正性控制:对那些由检查性控制查出来的问题的控制; 4.指导性控制:引导或促使期望发生的有利结果实现而采取的控制; 5.补偿性控制:针对某些环节的不足或缺陷而采取的控制。 第七条内部控制的方式包括: 1.组织机构控制:通过对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分工,明确划分职责范围而形成的控制制度。 2.责任分工控制:通过确定不同工作岗位任务、责任和权限,以及对不相容岗位职务进行分离、分工而建立的控制制度。 3.业务程序控制:通过制定有关经济业务处理程序和操作规范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整版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效地进行财务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工程项目部等。 第四条各单位可以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或补充规定,并报公司备案。 第五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类业务的决策、审批、实施、反馈、处理和监督程序;明确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严密的授权与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实施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因违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条各单位应建立对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评估评价制度,定期进行评估评价。 第八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货币资金 第九条本制度所称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包括存入商业银行的存款、存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存入系统内部结算中心的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

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在途货币资金等各种其他货币资金。 第十条各单位的货币资金应当由本单位财务部门统一集中管理。各类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应当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其他部门未经财务部门授权和委托,不得办理任何收付款业务或出具收付款单据。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对货币资金实行预算管理。由单位负责人根据生产经营计划提出年度预算要求,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本部门支出预算,经财务部门审核、综合平衡后,报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下达执行。 在预算内的支出,可以根据使用范围,由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使用;超过预算的支出,应由业务部门提出追加预算,按预算批准程序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出纳人员是负责保管和办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会计人员。设置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的单位,必须配备出纳人员,禁止其他人员代行出纳人员职责。 选配出纳人员,必须对其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进行全面考察。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曾因经济问题受过处分或调离会计、出纳岗位的人员,均不得担任出纳工作。严禁临时外聘出纳人员。 财务部门负责人要随时掌握出纳人员和其他经管货币资金业务人员的情况。对有赌博恶习、缺乏责任感以及法纪观念淡薄的人员,要及时调离岗位。 第十三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禁止会计(指出纳岗位以外的其他会计岗位,下同)出纳一人兼。出纳岗位业务量较少时,在不影响办理出纳业务的前提下,出纳人员可兼任除上述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 第十四条出纳人员办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必须以会计人员填制或经会计人员审核签字的合法凭证为依据。无会计人员填制或审核签字的合法凭证,出纳人员不得擅自办理收付款业务。收付款凭证、收据、借据等货币资金收付凭证应当由会计人员保管和填制,出纳人员不得代为保管或填制。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Internal Control 内部控制·综合2013年第10期(中) 责任内部控制落到实处,是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 最后,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政府部门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情况的监督,对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实施进行监督,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给予奖励和表彰,对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社会公众也要对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促使企业积极构建完善可行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企业应当建立自己的监督机制,可以在董事会下设与内部审计委员会同级的社会责任内控监督委员会,或者在内部审计委员会下设立社会责任内控监督部门,还可以聘请外部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三)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实施的评价与反馈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评价反馈环节,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从而使管理者再次识别企业存在的社会责任风险,使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第一,企业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是否满足了利益相关者的愿望和要求。企业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评价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对利 益相关者期望指标的改变。第二,企业是否在自身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使企业的社会价值实现最大化。第三,企业目前所实施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流程对企业战略的贡献和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第四,企业目前实施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成本和预期得到的收益,并做出对目前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流程应该改进或继续保持的判断。 总之,后危机时代社会环境复杂,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激烈,有远见的企业知道,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履行的竞争,正所谓小胜靠“谋”,大胜靠“德”,常胜靠“责”。企业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在获得经济利润的同时,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出企 业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1]王加灿、沈小袷:《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互动关系与优化路径研究》,《财会通讯(综合)》2012年第3期。 [2]刘芳芳:《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相关性分析》,《财会通讯(综合)》2012年第4期。 (编辑向玉章)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 陕西理工学院蒋星宏杨莉 一、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立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财务管理是高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完成各项任务的财力保障。目前,公立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内部控制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要求,主要依据2011年11月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和2012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两大文件。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研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引起重视,高校内控制度建设滞后于企业,在基建、采购、教材、招生等领域腐败案件频繁发生。 (一)管理层内部控制主动性不强内部控制受人为因素影响,尤其是管理者的态度对内部控制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内部控制能否发挥有效作用取决于管理者。我国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虽然这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原则和根本保障,但是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多数是“双肩挑”干部,他们在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方面无法适应日益复杂化和专业化的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之中,因此经验性的管理者居多,专业化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对高校领导及管理层的内部监督形同虚设,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二)预算编制与执行相互脱节财务预算是对未来经营活动进行的具体规划,是控制经营活动的依据。目前, 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的主要问题是对预算重视不够、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得力。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预算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包括预算目标的确定、 预算编制、预算考评都由财务部门来承担,设立专门预算管理机构的高校十分罕见。而且,预算管理制度建设落后,很难见到从编制到执行、 评价等环节的成套规章制度,或者缺失、或者细碎化;预算编制过程随意性大、执行过程约束软化,在预算实际执行中上报预算和实际执行预算不相符、预算编制和实际执行相互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硬性约束不强、风险控制意识淡薄,预算执行过程与监督检查常常处于脱节状态。 (三)内部收费控制不够规范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学经费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渠道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高校频繁参与市场经济,在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招生录取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加之近年来高校扩建使校内各部门和教学单位所拥有的资源也越来越大,在学校鼓励多渠道创收政策下,校内部门利用所经办业务和所拥有的学校资源进行的各类收费越来越多,有的规范收支,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但有的收费创收并不上缴或收支余额上缴,缺少有效监督,形成部门“小金库”,需从内控制度上进一步规范。 (四)资产保护控制薄弱长期以来,高校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购置经费来源于国家拨款和预算外收入,只注重需求,不注重效益。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保管维护不力,70

中石化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遵循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要求,正确评价内部控制,根据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手册》(以下简称内控手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的领导和组织 股份公司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内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股份公司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内控办公室)具体负责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条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形式 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实行“总部检查评价”和“单位自查评价”两级检查评价体制。其中,“总部检查评价”包括“股份公司年度综合检查评价”和“审计部独立检查评价”;单位自查评价包括“分(子)公司自查”和“总部部门自查”。 “股份公司年度综合检查评价”是股份公司内控领导小组组织对各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综合检查与评价,每年选取一定数量的单位检查。

“审计部独立检查评价”是审计部每年至少对25家分(子)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独立检查评价。检查评价结果报股份公司内控领导小组审定后,作为股份公司年度综合检查评价的组成部分。 “分(子)公司自查”是各分(子)公司按照内控手册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的业务流程测试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价工作,由三部分组成,即:业务流程季度穿行测试、审计抽查和年度自查。其中,业务流程季度穿行测试是指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每季度对相关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点的有效性至少穿行测试一次,测试记录(报告)报本单位内控办公室;审计抽查是指分(子)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内控检查或独立抽查一定数量业务流程,独立抽查评价结果向本单位内控领导小组汇报并报审计部,相关资料交本单位内控办公室;年度自查是指分(子)公司内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内部控制综合检查评价,每次检查区间须与上一检查区间衔接,对内审部门独立抽查的业务流程可不再重复检查评价。年度自查应填写自查工作底稿,检查结果连同业务流程季度穿行测试情况、审计抽查情况等一并形成自查评价报告,经分(子)公司经理审定后,于次年2月1日前报股份公司内控办公室。 “总部部门自查”是总部有关部门至少每半年对责任业务流程和控制点的有效性穿行测试一次,结合日常专业管理,对分(子)公司的执行情况适当抽查。穿行测试及抽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经部门主任审定后,向股份公司内控领导小组汇报,

内部控制评价考核管理规定

内部控制评价考核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明确、规范公司内部控制考核标准的内容和应用,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内部控制考核管理工作。 3 术语和定义 3.1 内部控制考核 本规定所称的内部控制考核是指按照统一的标准,财务处对所属各单位、所属各单位对本单位各科室的内部控制工作整体情况进行的考核评价。内部控制考核分为三部分:1、以“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为具体体现的绩效考核; 2、以“三基”工作为考核对象的基础工作考核; 3、以“一贯到底”为宗旨的所属各单位对本单位内部科室的考核。 4 职责 4.1 财务处 4.1.1 是公司内部控制考核的主管部门; 4.1.2 负责制修订公司内部控制考核标准内容; 4.1.3 负责组织公司内部控制考核工作实施; 4.1.4 负责出具公司各单位内部控制考核结果; 4.1.5负责各单位内控工作的综合评定,出具评价结果和运行通报。

4.2 人事处(党委组织部)(以下简称人事处) 负责将财务处出具的各单位内控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和三基考核。 4.3 所属各单位内控工作主管部门 4.3.1 是本单位内部控制评价考核的主管部门; 4.3.2 负责本单位内控考核工作具体实施,出具各科室内控考核结果; 4.3.3 负责本单位内控考核材料报送,积极配合财务处的考核工作。 5 管理内容 5.1 绩效考核标准 依据公司对所属各单位绩效考核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细化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包括不发生重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单位自我测试情况、公司测试情况、挂牌监督例外事项执行情况。其中挂牌监督例外事项根据前一年公司整体测试情况,在本年年初由财务处编制下达。 具体考核内容、标准分值和评分标准详见附录A《公司内控运行质量评价标准-绩效》。 5.2 “三基”考核标准 依据公司对所属各单位“三基”考核的内控业务部分,细化考核要求,按照公司统一的考核项目要求,考核内容分为内控基础工作、内控年度工作和基本功训练三部分。 5.2.1 内控基础工作内容包括: a) 内控管理岗位和部门设置情况; b) 内控工作计划和考核落实情况;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 CSA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保证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及其持续有效的执行,促进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达到监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公司需要定期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指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中所称的公司包括下设全资子公司。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第三条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统一原则。评价范围应覆盖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全过程,涉及所有部门和岗位;评价的准则、程序和方法应保持一致。 (二)独立性原则。评价应由公司及各控股、参股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独立进行。 (三)公正性原则。评价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则,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四)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五)及时性原则。评价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持续进行,当经营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评价。

第二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组织体系 第四条董事会认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并审定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整改意见,对在督促整改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协调,并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总经理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负责人,审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案,听取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第六条审计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评价实施时可以从各部门抽调具有相应胜任能力人员组建评价检查组,也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 第七条各单位部门结合日常掌握的业务情况,开展本部门的内控自查、测试和评价工作,提出本部门自评重点关注的业务或事项。 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或报告的缺陷,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第三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容 第八条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贯穿于重要的营运环节及经营活动,围绕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控制要素,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第九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应当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包括评价要素、主要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证据资料以及认定结果等。 第四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程序和方法 第十条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一)审计部制订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方案,根据公司内部监督和管理要求,分析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确定检查评价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方案,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评价工作方案应当明确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