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统经济思想

道统经济思想

道统经济思想
道统经济思想

道统经济思想

《易传》中的《系辞》(下)第二章对经济社会发展描述、模拟和调控如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这是一个精美的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包含有几千年后才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述的经济规律和现代西方经济学表达的数量经济函数关系。

一、经济活动

远古包牺氏时代,渔猎经济,结绳网罟为其生产工具,网眼孔孔相连形似(为目);保持熟食须维持火种生生不息,神似(为火)。形神兼备,

合二为。,上下皆为,比和关系,内互为,外互为,表示口传(为

口)信息交流(为风、信息)是其经济文化的主要特征。因此包牺氏时期经济

生活可用《离》模拟之,模型如下:

= 离上离内互离外互(1)

式(1)左边的为体卦,表示经济绩效,是要被解释的模块;式右边的

为用卦,表示生产过程,是解释模块,其中为生产投入,为生产中间品,

为生产关系,生产环节的强化过程;是太极图,为道统,表示模型运行机制,

在此具体含义是维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可持续性。体卦(被解释的模块)和用卦(解释模块)依据所考察目的不同而有区别划分。如果各模块只有其一个要素

数量发生变化,该模型可以用生产函数表述如下:

Y = f (x

1,x

2

,x

3

) (2)

包牺氏结束,社会进入农、林、牧、渔、副,诸业发展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之神农氏时代,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形成,经济社会可用《离》、《益》和《噬嗑》模拟,即、、其关系如下:

= (3)

=

离上离内互离外互益下益上益内互益外互噬嗑下噬嗑上

噬嗑内互噬嗑外互(4)

如果(4)式各模块只有其一个要素数量发生变化,该模型可以用生产函数表述如下:

Y = f (x

1,x

2

,x

3

,x

4

,x

5

,x

6

,x

7

,x

8

,x

9

,x

10

,x

11

) (5)

以上关系,揭示出如下经济规律:

1、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消费反作用生产

生产用离表之,交换与消费以噬嗑示之,生产的离卦为阴在上,消

费需求震卦为阳在下,它们为承的关系,消费受制于生产。消费需求是生产

的动力,即消费反作用生产,根据消费需求安排生产(上卦离为火,下卦

震为木,震木动生离火)。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离下卦离为生产力、为基础、为动力,六二位正结构稳定;上卦离

为生产关系,六五位不正必须适时调整,以适应下卦六二的结构需求。

《益》显示出资源开发利用、收入分配和利益格局调整的内在联系。

3、资源可持续利用下的高效配置

益由否的九四下调到六一而来。否,阳上阴下,开发者与资源是乘

的关系,表示一种不受资源条件约束的开发方式。否去益来,益,阴上

阳下,开发者与资源是承的关系,表示一种受资源条件约束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否用于体火,火克乾金并耗于坤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益替代

否后,用巽与震木同生体火,资源配置优化,效率得以提高。

4、厘清分配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否九四下调到六一而现益。由上向下调,分配时,正确确定消费与储蓄、

储蓄与投资、投资与报酬分成等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5、调整利益格局可构建经济动力结构

否上卦要素下调至下卦而成益。利益格局变化,乾举变为巽

进,坤静变为震动、震与巽木生生产力离火,形成经济动力结构。

6、全面整合,资源配置优化,外部性内在化,收入均衡化

否从高到底、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调整为益,体现全面整合:(1)资

源配置高低调,报酬超均衡点高者低调,以期实现全要素利润率均衡,即一元钱的任何要素(边际投入)不管投在何部门、何产业、何项目,都能得到一元钱的报酬(边际报酬),现代经济学称之为“帕累托最优”;(2)制度建设外内调,组织制度构建的目的就是要规范社会所有利害主体的行为空间,将其全部外部性内在化,让每个人谁都不沾别人的便宜,谁都不吃别人的亏,现代经济学称之为“产权明晰”;(3)收入分配上下调,经济发展收入差异扩大,建立一种机制,促进上层社会资源向下层社会及生产领域流动,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转移支付各个环节,调节收入达到均衡。

神农氏过,黄帝、尧、舜氏后,社会进入的全面协调发展阶段。

二、古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古典社会协调发展模型为《离》、《益》、《噬嗑》、《乾》、《坤》、《涣》、《随》、《豫》、《小过》、《睽》、《大壮》、《大过》、《夬》的组合,即、、、、、、、、、、、、。体为,其它为用。

= (6)

=

离上离内互离外互益下益上益内互益外互噬嗑下噬嗑上噬

嗑内互噬嗑外互乾下乾上乾内互乾外互坤下坤上坤内互坤外互

涣下涣上涣内互涣外互随下随上随内互随内外豫下豫上

豫内互豫外互小过下小过上小过内互小过外互睽下睽上睽内互

睽外互大壮下大壮上大壮内互大壮外互大过下大过上大过内互大过外互

夬下夬上夬内互夬外互(7)

如果(7)式各模块只有其一个要素数量发生变化,该模型可以用生产函数表述如下:

Y = f (x

1,x

2

,…,x

51

) (8)

1、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动者,震、巽也,震、巽者,生离火(生产力)也。上卦、下

卦、内互卦、外互卦带震巽的有九个,形成八个发展动力,分别为:《离》、《益》、《噬嗑》、《涣》、《随》、《豫》、《小过》、《大壮》和《大过》。第一显现动力,《离》的上卦与内互,源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上与下和谐,内互丝丝入扣。第二显现动力,《益》,形成于资源配置、分配及城乡利益格

局的调整,即引导发达地区和城市部分资源流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或动员城市支援农村,也或消减城市部分利益,补贴农村(益,将否的上九四下调到六一

而成,解上则益下,益下则固其本,城乡利益关系协调,动力自然显现)。第三显现动力,《噬嗑》,形成于消费及市场需求;第四显现动力,《随》,《涣》形成于交通运输、物流领域;第五显现动力,《豫》,形成于社会治安、和乐与稳定;第六显现动力,《小过》,形成于食品及原料加工领域(工业);第七显现动力,《大壮》,形成于房地产领域;第八显现动力,《大过》,形成于储蓄、生态和环境。

2、经济社会发展调控

(1)协调发展模式

经济关系要性状协调,即上下卦阴阳相应。上下同性者处于在待调整状态,如《离》、《小过》、《睽》、《大壮》和《大过》。即生产、加工、军事、房地产和储蓄领域需适时调整。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或调整城市以适应农村需要;调整工业以适应农业需要;调整国防以适应国家安全需要,调整房地产过度需求,以及调整储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2)协调发展结构

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协调,主要指上下卦中位阴阳呼应,即二五爻要阴阳配置,如《离》、《噬嗑》、《涣》、《豫》、《小过》、《睽》、《大壮》、《大过》、《夬》二五爻阴阳配置不当。实际上,除了《益》和《随》本身具有结构调整含义外,所有领域都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结构调整。包括上段所论及的内容,还应包括《噬嗑》的调整生产以适应市场消费需求,《涣》、《豫》和《夬》调整航运、治安和管理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管理决策

《夬》。夬者,决也。阳胜阴衰,刚决柔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管理决策模式。决策的目标是寻找问题并消解之(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决策层发布法规,令行禁止);决策条件为治者自强、信息充分(上卦九五至尊,上六阴乘

阳,有险需解;下卦为乾,自强不息,清正廉洁)先正己,后治人,圣人诛乱,必先修己;治理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处理主要矛盾。寡者为主,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期,社会经济问题的特性各异,但都表现为最稀缺资源的不同以及对最稀缺资源的占有、支配和替代方式的差异。

每个历史阶段具有的经济社会结构表现出的本质,最终是由当时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决定。最稀缺要素量的多少和质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力的大小和性质;最稀缺要素的所有权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制度;最稀缺要素的替代过程就是社会变迁和结构演进过程。围绕最稀缺要素所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现了社会经济性状的实质。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未来社会最稀缺要素分别为劳动保护能力、土地、资本、知识。劳动保护能力被土地替代,土地被资本替代,资本被知识替代,显示了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社会、资本社会到未来社会的演进过程。

我国区域城乡差异显著,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管理决策者要准确地识别各个地区的最稀缺要素,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不同的替代方案及管理措施。

(4)变通之道

《乾》、《坤》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纲,上述各种发展模式以及即将出现的模式,都由乾坤交合推演而来,共同揭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道统。对此,可解析三点:其一,物极必反,即阴极则为阳,阳极则变阴。“穷”极,走到尽头,就要发生性质变化。城乡要防止两极分化,要防止人民内部矛盾极化成阶级对立矛盾;其二,加强城乡勾通、信息交流、资源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其三,城乡通融,结构优化,模式协调,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长治久安。

三、现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

现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型在古典模型13个模块(卦)组合基础上,根据现阶段特点,增补《师》、《恒》、《谦》、《升》4个模块(卦),为《离》、《益》、《噬嗑》、《乾》、《坤》、《涣》、《随》、《豫》、《小过》、《睽》、《大壮》、《大过》、《夬》、《师》、《恒》、《谦》、《升》的组合,即

。体为,其它为用。

= (9)

=

离上离内互离外互益下益上益内互益外互噬嗑下噬嗑上噬

嗑内互噬嗑外互乾下乾上乾内互乾外互坤下坤上坤内互坤外互

涣下涣上涣内互涣外互随下随上随内互随内外豫下豫上

豫内互豫外互小过下小过上小过内互小过外互睽下睽上睽内互

睽外互大壮下大壮上大壮内互大壮外互大过下大过上大过内互大过外互

夬下夬上夬内互夬外互师下师上师内互师外互恒下恒上

恒内互恒外互谦下谦上谦内互谦外互升下升上升内互升外互

(10)如果(10)式各模块只有其一个要素数量发生变化,该模型可以用生产函数表述如下:

Y = f (x1,x2,…,x67) (11)

1、政治

政治是社会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统帅。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特点,选取《师》。政治模块(卦)选择不仅要符合其特征,而且必须经事实验证(如唐朝政治选取《姤》,是经朝代的延续时间、各帝王的在位时间与更替的重大事件等事实验证了的,我国社会主义选取《师》,笔者已用计算唐朝政治的公式验证了前述有关的现实事件,一一吻合)。师卦,师,兵众也。君子以容民畜众(带领团结群众)。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将帅统兵之象。我们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内互生离,形成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第九显现动力。

2、投资

当今的金融危机,不仅由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所指的投资与消费之量的失衡,并且源于消费借助现代信息的飞速发展而花样翻新,正像道统所说的,是投资的模式、结构和形式跟不上消费方式变化而造成的。为此,我们选取《恒》,以求平衡。恒卦,恒之,久也。日月长明之卦,四时不惑之象。雷乘风而行,风因雷增势。恒上震为动,下巽为入,表示持续不断的投入。恒上震

携下巽,双木生离,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第十显现动力。

3、工业化与城市化

本来,区域及城乡差异已有古典模型中的《益》处理,但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引致城乡的差异太大,速度过快,已非《益》所不及,我们增选《谦》。谦,道行约束而收敛。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地中有山之卦,仰高就下之象。谦卦下艮为山,剑峰峻岭,沟壑纵横,工业化和城

市化的自然资源千疮百孔,区域经济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增过猛;上坤为地,坤厚补壑,行地无疆,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使自然资源恢复生机,以工补农,

区域经济和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缩小,趋于均衡。外互生离,形成城乡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第十一显现动力。

4、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特征。我们选取《升》,升卦,由谦二爻变动而成,即信息化是跟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而来的。升下卦为巽,

巽为风,为信息。升者,进也,即以信息推进社会发展。巽木生离,形成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第十二显现动力。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社会进入知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是区域及城乡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和基本生产要素,信息的流通和扩散是培育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区域及城乡生存发展、信息消费扩大和社会经济活动加快对信息及其流通扩散的无限需求推动着信息活动的成长,不断拓展相关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逐步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产业网络体系。信息工具的创新变革是引致信息产业结构演进的决定因素。信息工具的应用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拉力。虚拟垂直一体化逐渐成为信息产业企业新的组织形式。专业化成为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是信息产业结构优化、集聚、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因素。

十二个显现动力是按照模块位置从左到右逐次解释的,如果依据其功率大小排序,则为《涣》和《随》、《恒》、《益》、《升》、《小过》、《噬嗑》、《离》、《大壮》、《豫》、《大过》、《师》、《谦》。

第一动力《涣》和《随》,说明通过制度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保持资源的自由流动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首要条件;第二动力《恒》,显示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因;第三动力《益》,揭示资源配置优化、外部性内在化和分配合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第四动力《升》,昭示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第五动力《小过》,表示工业化是欠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第六动力《噬嗑》,阐明社会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第七动力《离》,证明按照生产力要求调整生产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八动力《大壮》,验明房地产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化剂;第九动力《豫》,明示社会安全和谐是经济发展资源的载体;第十动力《大过》,反映生态环境平衡是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保证;第十一动力《师》,警示政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统帅;第十二动力《谦》,概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

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原理

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与均衡原理包括模式、结构和要素三个层的内容。

1、模式协调与均衡

发展模式是行为主体根据自身条件和背景状态而选择其生存空间扩展的途径与方式,自身条件和背景的随时变动必然引致发展模式的适时调整。因此,经济社会道统发展模式不再限于以某一特征定位的固定形式,如中心幅射型、梯度推进型和网络一体型等等,而是根据自身的性状从道统模式库(64卦)选一或数个模块(卦)形成一个组合,依据每个卦发挥作用大小和时间长短,按照道统排列组合。若按体卦(被解释模块)与用卦(解释模块)两卦排列,可组合4096种模式,如果选五卦,分为体、用1、用2、用3、用4排列可组合模式达10.7亿以上。上述《系辞》(下)所列出的古典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由13卦排列组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由17卦排列组合,其模式总数都达到天文数字,可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任何状态的变化。

被解释模块(体卦)和解释模块(用卦)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不同,体与用可以易位。如研究房地产时,《大壮》就为体卦(被解释模块),而《离》和其它卦皆为用卦(解释模块)。

模式协调与均衡就是根据城乡社会发展实际,选择与其等价的发展模块(卦)组合,按照反映其客观规律变化的道统推演规则,不断调整模式组合,达到动态阴阳呼应和平衡。

2、结构协调与均衡

结构要素的排列组合,反映要素之间的关系。道统结构,不再限于要素比例构成,而是扩展到要素间相互地位、身份、素质、变动速度等都在考察范围内。按照道统原理,城乡两层间经济社会(上下两卦)的阴阳要呼应,两层经济社会内部结构中的要素间(上下两卦的爻与爻之间)也要阴阳呼应,特别是二五爻要阴阳呼应,并且二爻为负,五爻为正。以此推动结构调整与优化。

结构调整与优化不限于一个模块(卦)要素(爻)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均衡,而且包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型所有模块的体与用之间、用与用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均衡。如果城乡社会发展所选模型所有模块(卦)以及模块内要素(爻)都能实现要素阴阳呼应和阴阳平衡,就可实现其结构协调与均衡。

3、要素协调与均衡

道统经济学要素修正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令要素为同质的假定,认为资源不是同质的,有阴阳之分,而且阴阳程度随着资源开发的时间、方位、组合方式、利用力度大小和速度快慢而不同;资源配置不只是实现配置主体效用最大化的要素量的替代,而主要是为达到和谐并实现城乡共同富裕而对要素间相生、相克、相合、相冲和相刑关系的调整;通过道统阴阳平衡机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与均衡。道统要素协调与均衡囊括现代经济学的所有以均衡与收敛为条件的计量经济模型,包括生产、消费、贸易、分配环节,也包括货币、财政、金融、投资、股票、证券、期货、保险领域,更包括价格、利率、汇率、税率、等调控杠杆,当然还包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度与政策。

道统要素既有质的区分又有量的增减还原了事物本来面貌,现代数字化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道统要素模型求解的手段支持。

4、道统推演法则与经济进化机制

道统经济学要素替代、结构调整和模式转换上下左右同时进行。要素、结构和模式是相互变通的,卦的结构由爻组成,而卦又是模式转换的要素,要素爻变可同时引起结构和模式的变化。要素替代是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结构调整是模式转换的主要方式。道统推演法则与现实经济社会进化机制紧密结合,协同一致。

经济思想史名词解释

?批判性理性 6 主张对理性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普遍有效的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科学理论是通过不断的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是一种多元而批判的理想主义,是演化理性主义的传统 发展脉络:古希腊哲学家用推理方法潜心检验一切事物,并形成了自由研究和自由讨论的学术精神,无论是自然学派还是智者学派,都在辩论和批判中相互吸收发展到后期形成了卡尔·波普所称的批判理性主义。 显著特点: 1.突出强调理性的批判性和这种批判精神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2.重视本体论的研究并系统的阐述本体论的哲学主张 3.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哲学,扭转了语言分析导向,尤为科学哲学与科技政策的结合开辟了道路。提出大胆猜测,按“可证伪度”的大小与经验两者来检验理论与事物。 ?肯定性理性 7 是一种一元的理性,是单向度的,强调归一论,即世界由物质构成但社会又是有变动性的;认为自然世界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从而出现了自然主义发展观的萌芽。是建构理性主义的传统 基本特征及原则: 1.把既定事物看成是对真理的肯定,接受一切现存的事物。 2.服从被给予的现实,试图确立万事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把新生事物的产生,看成是按过去的标准予先决定的。 3.反对对现存事物的否定。 ?演化理性主义 建构理性主义蔑视和贬低非理性的或未被理性充分理解的事物,它假定人生而具有知识和道德秉赋,因而人能够根据理性原则对社会精心规划,并尽可能抑制乃至消除一切非理性现象。典型例子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高度的建构主义的直接应用。人为创造说,强权即公理也是自然主义发展观的应用。这也是西方形而上哲学的源头,理性不仅支配了西方人的生活,而且还为个人主义夯实了基础。 它还认为,道德、宗教、法律、语言、文字、金钱、市场等一切文化制度都源于发明或设计,都是“精心设计之物”。此外,建构理性主义不承认“抽象”是我们大脑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更倾向于特殊和具体。它认为理性能省掉抽象而完全掌握“具体”和所有的特定细节,因而可以实在地掌握“社会过程”。建构理性主义宣称:适用于历史的观念,也适用于未来的纲领;对自己行为了如指掌的人类,应当运用理性所赋予的设计能力,按部就班地创造一种文明。具体讲,建构理性主义认为:第一,所有有益于人类的制度,都是人们在意识到它具有可预料结果的情况下发明出来的,因此人们也应按这种方式去创造这样的制度;第二,只有当我们证明这些制

2019年度经济形势分析

01当前的经济形势 对当前的经济到底怎么看?问题不太大,总体上是两头可以中间难,最前面的行业没问题,钢铁水泥也没问题,现在最困难的大概是在中间层次上,往中间传导的投资比如传统的消费品、家用电器、汽车,类似这些行业都比较难过。 我讲一个过程,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两会,中国的经济实际上一直是不错的。我们的战略很清楚,就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到2018年3月,防范金融风险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去杠杆。中国的杠杆率太高,企业的负债太高,要想办法把杠杆降下来,重点放在: (1)把国有企业中的僵尸企业退出来,因为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2)把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问题进行处置,因为地方政府借了很多钱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的债务积累太快。 这么一个战略,我们认为是非常正确的。 1. 经济战略的背景 基于这个战略,大的背景是: (1)2016年开始,中国搞供给侧结构改革,很重要的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把钢铁、煤炭等一些产能去掉,去掉以后,行业的利润上升了。这时,下游的利润还没有完全传导过来,影响还没那么大,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 (2)把房地产的库存去掉,在三线城市通过增加居民的信贷,通过棚户区改造货币化,我把钱给你,你来买房子,把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去库存,维持了房地产投资增长。房地产只要不出太大的事情,中国的经济就稳住了。 (3)从2016年开始,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且这一轮复苏的势头并不弱。从1980年到2017年这近40年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只有3.5%,实际上是不高的,但是从2016年开始,全球GDP已经超过3.5%,2017年是3.7%,今年估计3.9%,可见世界经济已经恢复了。

安徽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班试卷

安徽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班试卷 一、简释: 1、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3、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 4、民主区域自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6、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简答: 1、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名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的内容: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三者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含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三、论述: 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特主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

边沁

边沁 百科名片 边沁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分子,亦是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并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一位动物权利的宣扬者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闻名于世。他还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目录[隐藏] 杰里米·边沁 乔治·边沁 杰里米·边沁 乔治·边沁 [编辑本段] 杰里米·边沁 简介

边沁 启蒙运动在关于科学、宗教、政府职能的观点的转换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在社会组织方面其成就则不明显。在启蒙运动时期,国家权威的正当性和所基于的原则都逐渐被世俗化了,而有关保持社会秩序的宗教观念亦不可避免地被启蒙运动所产生的观点淡化。因此,在关于替代和补充旧秩序方面,急需提出一种新的价值系统。而边沁就是一位提出新的价值系统以便取代宗教的哲学家。他还是一位社会设计师,可以说是西欧现代化的先驱。尤其是他的伦理观和法律观,名为自由民主制度奠定了社会基础。 观点 在边沁的一生之中,他曾先后提出或支持过以下的观点:(1)个人以及经济的自由,(2)国教分离,(3)言论自由,(4)女性的平等权利,(5)废除奴隶制度和体罚(包括儿童),(6)离婚权,(7)自由贸易(8)高利贷,(9)同性恋的合法化。 由边沁发展出来功利主义学派有着一些重要的追随者,他们是:詹姆士·穆勒、其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包括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内的一些社会改革者。 生平 边沁出生在伦敦东城区的斯皮塔佛德的一个保守党律师家庭。他被视为一个神童,因为他作为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时便已在父亲的书桌边阅读卷帙浩瀚的英格兰历史并且在三岁就开始学习拉丁文。 他在威斯敏斯特中学毕业后,在1760年入读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并在1763年和1766年先后取得他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他修读法律并于1769年获得律师资格,但他很快就认为英国法律缺乏理性基础而厌倦了。他认为英国法律是就事论事,主观武断。他希望法律的指导原则能从科学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像18世纪那样为纯粹的特权、自私和迷信所支配。在得到父亲的允许和帮助以后,边沁开始研究法律并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解答 2

考试专用版 第一章 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 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再进而过渡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 3、古代罗马在农学上有哪些贡献? 在古代罗马,出现了一批奴隶主阶级思想家论述农业的著作,这些著作记述了农业经营的各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农业中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 克优斯·加图(公元前235—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他当过罗马的元老。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加图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玛尔库斯·铁伦提乌斯·瓦罗(公元前116—前28)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被称为古罗马第三大人物,与西赛罗和维吉尔并列。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认为,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比加图更注重维护自然经济。 珂鲁麦拉(1世纪中期)是古代罗马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12卷)。珂鲁麦拉对农业经济很有研究,他的著作汇集了当时广泛的农业知识。作为奴隶主阶级思想家,他已看到奴隶劳动不能使土地得到很好利用,因此,他一方面劝告奴隶主要改变对奴隶的态度,注意使奴隶对劳动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他提出把农业交给隶农经营的主张,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这反映了罗马社会内部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和发展。 4、评述“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他说,我知道有这样的人,当他购买抄本时,看见卖主不

哈尔滨经济状况分析优选稿

哈尔滨经济状况分析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加盟商所属地经济状况分析 一、报告摘要 本报告主要是针对黑龙江地区第一大城市哈尔滨市经济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哈尔滨,号称“”、“”。是黑龙江省,中国东北北部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中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仅次于成都)。通过对该地区经济状况分析,了解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购买能力及主要商贸购物中心位置,为了解市场、准确定位、规避风险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二、调研目的 通过对哈尔滨经济现状的调研,从而进一步了解哈尔滨市场环境,本着为公司降低经营风险的原则,预先分析判断市场定位、选择最佳经营地点及经营模式,为使加盟计划有的放矢的持续开展提供依据。 三、调研设计 通过哈尔滨市统计局最新权威统计数据说明哈尔滨经济发展以及消费格局变化趋势。四、概况描述及具体分析(下列信息来源于哈尔滨市统计局) 一季度,我市消费品市场在上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一季度,在促进消费政策及“两节”消费需求拉动下,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增幅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

2、批发零售业仍是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一季度,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0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9%,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4%。其中,批发业为64.6亿元,增长15.2%;零售业为343.7亿元,增长16.6%。 3、住宿和餐饮业增幅回落,低于批发零售业增速。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为61.4亿元,增长15.6%,增幅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低于批发零售业增速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为4.4亿元,增长13.9%;餐饮业为57.0亿元,增长15.7%。 4、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一季度,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380.0亿元,增长16.3%,城镇市场仍是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导力量。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市场流通设施和环境逐步改善,增强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乡村市场日趋活跃。一季度,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5亿元,增长16.6%,快于城镇0.4个百分点。 5、限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增长强劲。全市批零限上企业适时调整商品结构和经营策略,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宽消费领域,有力地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水平。一季度,在“年货”和中高档商品需求以及企业促销作用下,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15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快于全市零售额增幅4.8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4个百分点。 6、居民消费档次提升,刚性消费平稳增长。一是居民保值增值意识增强,金银珠宝销售火爆。受传统习俗及国际黄金市场影响,金银珠宝类投资保值商品销售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52.3%,比上年同期高26.8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二是与人们日

(整理)经济管理理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科学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温斯洛·泰罗等人,在早期管理理论先驱的思想的影响下,对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创立的。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一书发表,标志着管理学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此被誉为“管理学之父”。 2、法约尔认为:管理不同于经营,管理只是整个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它把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概括为六个方面:(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3、霍桑实验是从1924年到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进行的。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与工人谈话试验;(4)对接线板接线工作的研究。 4、社会人的假设。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即认为人都是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理性动物,梅奥等人则把人假设为“社会人”。作为“社会人”,人并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感等。 5、人的需求是分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前两项是人的基本需求,后三项则是高层次的需求。 6、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所谓计划,通俗的讲,就是行动以前预先进行的计算和筹划。具体的讲,就是管理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对行动方案进行抉择,并设计其步骤、方法、环节、途径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7、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任何管理者都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管理幅度,所谓管理幅度就是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而有效的管理其下属的数量。管理幅度的大小受到管理者本身素质与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一个管理人员有效管理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管理层次。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中职位等级的数目。特别是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层次将会不断的增多。管理层次起因于管理幅度的限制。当组织的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之间是反方向关系,管理幅度越宽,管理层次就越小,反之亦然。 8、组织变革的原因: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需要。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保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9、超Y 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约翰·莫尔斯和洛希共同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是对麦格雷戈的X —Y 理论的试验和研究的总结。其结论是:不能笼统地说X 理论正确还是Y 理论正确。有的组织适合应用X 理论,有的组织可能适合Y 理论,关键在于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据此,他们提出了超Y 理论,其要点是:(1)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组织的;(2)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3)组织目标、工作性质、成

(完整word版)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家务管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前者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2、贸易差额论: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3、布阿吉尔贝尔的自然秩序思想: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的观点。“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4、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5、斯密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 6、看不见的手:自由竞争,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萨伊的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所谓“三分法” 。7、萨伊效用价值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价值渊源于物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也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 8、萨伊定律:萨伊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认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卖者同时也是买者。一种产品一经产出,从那时起,就给价值与他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萨伊的销售理论曾被西方经济学家看作是对政治经济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它称为“萨伊定律”。 9、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或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 10、年预付:即每年要预付的投资,如种子、原料、工资等11、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12、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 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 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 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2. 财富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3. 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4.揭示了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5. 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 问题:对外贸易;开采银矿 6. 阐述了对货币的一些独到的见 解,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 手段的职能,指出了两者的关 系。 2、简述重商主义最重要的基本 观点。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就是财富,财 富就是货币,认为财富的直接源 泉在流通领域。国内贸易不能增 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 能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商品生 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 必要手段,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 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 3、简述配第的价值理论的主要 内容 1.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2.讨 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 的关系;3.配第的价值论远不是 科学的,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乃至 错误。 4、《经济表》的贡献与缺陷是 什么? 《经济表》的创见 运用抽象法,从前面所述的正 确、合理的假定前提出发,对本 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 析研究。 《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 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 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 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做再 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 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 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 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 的,受生产制约。 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 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 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 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 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缺点和错误 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 部门,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惟 一形态。 只把资本划分为“原预付”与“年 预付”,没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 本的区分,因此,不能正确地分 析剩余价值的来源。 没有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 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 类,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和 工业两个部门。 把工业视为不生产部门,在工业 生产中只有“年预付”而没有 “原预付”,没有剩余价值的生 产。 5、李嘉图地租学说的主要内 容? 李嘉图在地租理论方面的贡献 在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阐述 了地租的性质、产生、变动规律。 (1)地租的性质。李嘉图认为, 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油和不 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 那一部分土地产品。(2)关于绝 对地租。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 存在。(3)关于级差地租。李嘉 图充分地探讨了级差地租问题, 为级差地租理论提供了科学的 基础。(4)地租发展的趋势。地 租有不断上涨的趋势。 6、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内在 矛盾? 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第一个 矛盾是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或 劳动和资本交换规律之间的矛 盾;第二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等 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 间的矛盾。 7、西斯蒙第是怎样论述经济危 机论的必然性的? 1.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 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 产生经济危机。 2.若生产超过了收入,即生产超 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 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3.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 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 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 4.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 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 象。 5.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 义内在矛盾的结果。 8、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 西斯蒙第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每个人 对自己提供的产品耗费的劳动 和时间进行估计,他也要把别人 给自己的物品耗费的劳动或时 间和自己的商品进行比较,每个 人都认为用这种方式取得自己 需要的东西比自己亲自生产更 方便时,交换才能实现。同时西 斯蒙第强调了劳动的社会性。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 关系,西斯蒙第继承了法国古典 学派的传统,更明确地提出要从 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 9、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 容。 (1)两个重要“公理”:食物为 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 是必然的。(2)两个假定:人口 增加在没有妨碍时,以几何级数 率增加;生活资料在同样情况 下,只以算术级数增加。(3)三 个命题: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 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 就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 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非常显 著的抑制的阻止;这些抑制,和 那些遏制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 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 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 的节制、罪恶和贫困。(4)马尔 萨斯认为抑制人口的方式有两 种:一种是积极的抑制,一种是 预防的抑制。 10、如何理解马歇尔的均衡价 格? 马歇尔认为,均衡价格就是供给 价格同需求价格一致时的价格, 这种均衡是由供求双方相互冲 击和制约形成的,即马歇尔的均 衡价格是由需求价格和供给价 格的均衡决定的,边际效用决定 需求价格,生产成本决定供给价 格。 11、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 观点? 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观点: (1)农业观。他认为,耕种者 的繁荣是一切其他部门繁荣的 基础。要使国家富足,首先要保 证土地能生产出热敏生活所需 要的丰富的物品。任何国家必须 是农产品增加了,才能使衣着、 家具、装饰品等手工业发展起 来。相反,农业衰落,各行各业 也就会衰落。(2)价值观。他力 图从经常变动的市场价格背后 寻找“真正的价值”,实际就是交 换价值。他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 个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 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的价 值”,并且把自由竞争说成是造 成这种正确比例的社会过程。布 阿吉尔贝尔在配第之后,虽然不 是有意识地,但是事实上把商品 的交换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从 而提出他的劳动价值理论。(3) 货币理论。布阿吉尔贝尔否认货 币是财富,甚至主张保存商品交 换的同时废除货币。这个观点说 明他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社会性质缺乏认识,也不知道商 品交换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货币 是客观规律。这个观点也是由于 他把以供给社会消费的目的为 商品生产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 混同了。 12、斯密的价值理论? 斯密在回答商品的真实价格 或交换价值是由什么构成,即什 么是交换价格的真实尺度时,提 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规定:生产 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决定商品的 价值和商品所能支配、所能购买 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 先看第一种价值的规定,斯密认 为,人们要取得物品,必须经历 一定的“辛苦”和“麻烦”就是 生产产品必须付出的代价。生产 产品的代价是劳动,斯密不仅确 定了决定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而 且注意到劳动的“困难程度”和 “精巧程度”即复杂程度对价值 决定的影响。斯密不懂得劳动为 什么要采取价值量的形式,在他 看来,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是生 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属性,而是 一切生产劳动的具性。 13、斯密的分配理论? 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 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亚当斯 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制工资 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 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 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 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 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 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 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 进人口增加。资本利润之高低就 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 之增减,资本增加因可促使工资 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 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 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 使利润率降低。地租系指对土地 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 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 市场远近有关。 14、西斯蒙第是怎样论述经济 危机论的必然性的? 1.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 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 产生经济危机。 2.若生产超过了收入,即生产超 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 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3.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 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 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 4.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 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 象。 5.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

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6篇

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6篇Summary document of learning experienc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6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 2、篇章2: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 3、篇章3: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 4、篇章4:管理经济学学习心得范文 5、篇章5:管理经济学学习心得范文 6、篇章6:管理经济学学习心得范文 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管理思想。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供你参考!

篇章1:经济管理学学习心得总结文档 这学期我选择了管理经济学这门学科,刚刚开始有点不习惯,因为别的课程都是有书本的,而选修课却没有课本。并且,在我的认知中,文科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但是上到这门课程的时候,我才发现里面的内容各种各样,不仅仅是一门文科,更是一门综合课程。学习方法全变了样,管理经济学这门课让我颇有感触。 首先,我对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自我感觉众多理论中,我对企业理论听得最多。当然里面包括了成本理论,生产理论等等。 因为我对企业方面比较热衷,毕竟我们即将离开学校,步入企业,在进入企业之前,必须要对企业有一定的理解。到时候对我们的收益必然相当的可观。 其次,学习了管理经济学之后,我对金钱有了更多地认知。有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出去打工,兼职。还有人花了更多地时间在学校周围上网,泡吧。这都是浪费了自己学习的机会成本。作为一名理性人,做事必须考虑其收益。有人在考试时作弊,但是在考试过程中所承受的煎熬是多么的难受。这种过程和看一点书相比,哪一个收益更高,大家自然明白。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

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等

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2古典经济学? 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3重农主义?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4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5戈森定律? 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2.假如有人在几种享乐之间有选择自由而无充分享受的时间,则不论这几种享乐起初的绝对量如何不同,要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必须在他们之间依次消费其享乐量(个量)最大者,直到各种欲望之数量(个量)彼此相等为止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6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马歇尔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认为均衡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而需求价格的决定和供给价格的决定有很大的区别,他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提出均衡价格论,指出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产量和价格也同时达到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是由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的观点,这是马歇尔庸俗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7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理论?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相对抗. 认为利息相对现在财物和未来财物的主观评价的差额。从需求的角度.认为同样数量的现在物品比未来物品更有价值,价值时间差的存在使放弃现在换取未来价值必须给予利息补偿。从供给的角度看,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的多产性,即迂回生产比直接生产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但耗费的时间较长,利息就是这种时间的间隔。(他的理论基础是:不同时期的需要与资力不同,对将来欲望及其满足手段的评价较低;现在财富比将来财富具有技术优越性。庞巴维克的理论所依据的都是主观价值论,比较简单和粗陋,只分析利率形成的表象。) 8新历史学派?

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富国之学” 以富国为目标的“富国之学”,这是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早在西周建国之时(约公元前1100年),尚父姜太公就提出要实现“国富而家娱”。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00年),齐相管仲明确提出“富国安民”的经济目标。儒家的创始人孔丘,把“富国富民”看成是治天下的重要任务。这是中国古代“富国之学”思想的雏形。 “富国之学”的成形是在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2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商鞅,二是苟况。 商鞅的“富国之学”是以“农战论”为核心的。他说“国之所以富,农战也。”这就是说,国家要富强,一是抓农业,二是抓战备。在农与战二者的关系上,他认为农是战的基础;在富与强二者的关系上,主张富不离强,富是为了强;在富国与富民二者的关系上,他认为重点是富国,要富国就要限制富民。可见,商鞅的“富国之学”实际上是一种封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思想,严格说来还未完全形成“富国之学”。 苟况的“富国之学”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封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论,是对先秦思想家关于富国富民思想的综合和发展。其基本观点为:a.富国并不单是为了强兵,归根到底是为了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国家财富;b.提出“上下俱富”,把富国与富民统一起来,把民富作为国富的基础;c.认为“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窖仓库者,财之

末也。”即认为农业生产是财富的本源,而物资的储备只是财富的“流”,从而提出“开源节流”的财政方针;d.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主张“强本”(即发展农业生产),又强调“节用”(即节约消费)认为只要强本节用,则天下不能贫。西汉时期,“富国之学”有了进一步发展,这突出反映在桑弘羊的富国思想和政策上。桑弘羊辅佐汉武帝理财数十年,推行了一套富国之策。主要有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统一币制、经营公田和边境屯田等。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一些进步思想家们在继承古代的“富国之学”时,都与奋发图强反对外国侵略的时代总任务联系起来,从而赋予“富国之学”以新意。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理念和向往。我们在讨论各家学说对构建我国管理经验的积极影响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其对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我们在积极运用的同时要坚决摒弃墨守成规的惰性思想,而更加要注意到创新与发展。正是这些矛盾所造成的张力,使这一文化现象不仅获得了不断发展的动力,最终也促成其自我解构。 通过对古代管理思想中蕴含的价值辩证的进行分析看待,可以更好地扬弃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当今的文明建设寻求合理的思路,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思想。

西方哲学史--康德与道德法则

康德与他的道德法则 “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大家对这句话一定都不陌生。这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康德的千古名言,也是我高中时期最喜欢的名人名言之一。不过那时我对康德还不甚了解,这次借着西方哲学史的学习机会,首次深入了解了康德的哲学思想。 我们都知道,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分别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哲学思想庞大而深奥,对于像我这样的哲学初学者来说,在领会的过程中不免有些吃力,因此我选择了与生活相对于贴近的“实践理性批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这里,我就主要探讨下对于康德的实践哲学的一些领悟和感想。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先回答了人类可以认识些什么,继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回答人类该做怎样做。对这个问题,康德的回答是:要尽自己的义务。他在解释何为“尽义务”时提出了“绝对命令”,也就是被其称为“道德法则”这一著名概念。文首的那句千古名言就是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对道德法则重要性的说明。 康德的道德法则与以往的道德理论和我们通常理解的道德有很大不同,以往的道德学说大都以善恶概念决定行为意志,从而使意志所遵循的行为原则是以善恶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善恶概念成了道德原则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对此,康德认为,这样的道德学说最终都要以个人感受性作为其道德原则的起点和基石,使道德原则沉沦为功利主义,有时,我们理解的“善”的行为在某些性况下是违背道德原则的,这样一来就无法建立起具有普世意义的道德法则。 为此,康德在自己的道德法则中设立了三条公式,第一条: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条常常被后人引述,事实上也正是康德道德法则的核心思想所在。 跟据我对道德法则的理解,这条公式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即我们在做事前,要先以大家都这样做为前提,然后再决定我们到底要不要这么做,我们还能不能这么做。例如,将杀人作为个人的主观行动准则,显然与普遍立法的客观原理不符合。因为没有人会同意将杀人作为普遍立法的原理,如果我杀人,自己也会被别人所杀,将人都杀光了,又怎能杀人呢?所以,杀人作为行动准则自身就否定了自身。道德准则是其否定,也就是不能杀人。 当然,道德法则与经验是不同的,作为有效的法则,仅仅在于它们能够合乎理性地建立在先验的原则之上并被理解为必然的。对于我们自己和我们行动的概念和判断,如果它们的内容仅仅是那些我们可以从经验中学得到的东西,那就没有道德的含义了。正如康德提出:如果说,有人错误地想通过经验所得到的任何东西来制定道德原则的话,他就已经陷入最糟糕、最致命的错误的危险之中。 第二条公式则是自律的原则。康德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只服从你自己所制定的普遍法则。换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史2000真题

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研究生考试经济思想史(所有试题)   课程名称:经济学说史适用专业:经济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配弟 2.重农学派 3.斯密教条 4.萨伊定律 5.边际生产力论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三位一体”公式? 2.什么是“时差利息论”?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计50分) 1.斯密的三个阶级、三种收入学说评述。 2.试论李斯特的经济学说及其影响。   课程名称:综合考试(邓小平经济思想、外国近现代经济史或中国经济史) 适用专业:政治经济学 适用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邓小平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外国经济史研究注:本试题中“邓小平经济思想”各方向必考,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外国经济史研究方向考“外国近现代经济史”,邓小平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方向考“中国经济史”。 邓小平经济思想部分: 一、简答题(共20分) 1、简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7分) 2、简要回答邓小平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意义。(6分) 3、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7分) 二、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2、试述“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航海条例 2、帝国特惠制 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发生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社会生产力的、也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 2、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经济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20分) 试论述明治维新的性质及明治维新的主要改革措施。   中国经济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马关条约 2、四联总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