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黄原 论文《动画片对幼儿的影响》

黄原 论文《动画片对幼儿的影响》

黄原  论文《动画片对幼儿的影响》
黄原  论文《动画片对幼儿的影响》

2014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

类别: G

编号: 07——G——

题目: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与策略

内容提要:

动画片就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她们能够通

过各种途径,阅读与观瞧丰富多样的动画片、动漫图

书、录像等。在众多的动画片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

品。这些优秀的作品,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帮助

作用。但同时也有一些含有暴力倾向的动画,会对孩

子造成一定的负面的不良的影响。所以,本文想就如

何发挥动画片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提供指导

性的教育策略作一些探讨。

主题词:动画片幼儿交往能力影响与策略

作者单位: 北京市丰台区嘉园第一幼儿园

作者姓名: 黄原

通讯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嘉园二里25号楼

邮编: 100067

联系电话单位: 67532807转8815

住宅: 63380288

手机:

2014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

类别: G 编号: 07——G——

题目: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与策略内容提要:

动画片就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她们能够通过各种途径,阅读与观瞧丰富多样的动画片、动漫图书、录像等。在众多的动画片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同时也有一些含有暴力倾向的动画,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负面的不良的影响。所以,本文想就如何发挥动画片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提供指导性的教育策略作一些探讨。

主题词: 动画片幼儿父母电视

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与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电视已经就是很普遍的家用电器。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更就是有很多国外的影视动画产品通过电视传播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对于孩子来说,色彩鲜艳、图象多变、明快的动画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开放,许多动画片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在幼儿“现实”交往逐渐缺失的情况下,动画片充当了幼儿的一个重要“伙伴”,陪伴幼儿度过了很多时间,对幼儿的交往能力产生重要的作用。但就是,对于年龄小,知识经验不丰富,且模仿性强的幼儿来说,动画片中既充满着有利于幼儿交往的因素,如树立模仿的榜样与增强交往常识等;又充满了不利于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如增强攻击性行为与产生攀比的心理。鉴于动画片对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本研究从家庭与幼儿园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了运用国产动画片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的策略。

交往就是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与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由于幼儿在人一生发展中的特殊性,幼儿的交往又有其自身特点,它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在教师或其她人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幼儿环境适应、交往礼仪、同情与移情以及合作与分享这些交往能力的发展。从幼儿的角度来瞧,由于她们大多都就是独生子女,受到了长辈们更多的宠爱,再加之城市化进程中钢筋水泥建筑与“鸽子窝”式的居住环境都使得幼儿缺乏交往对象、交往的时间与空间。她们多在缺少玩伴的环境中成长,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同伴友好相处,不重视她人的感受,不会也不想与人合作、谦让。但就是另一方面,交往对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幼儿摆脱自我为为中心,发展亲社会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为幼儿将来的社会角色做积极准备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发展幼儿健康的社会性人格等。

目前,动画片的播放都会以电视为依托,而幼儿本身又就是喜欢瞧电视的。在幼儿阶段她们的认知发展就是以无意注意与无意记忆为主,无意记忆的发展优于有意记忆。从幼儿的无意注意来瞧,欢快的声音、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画面变化快的特性都迎合了幼儿的天性,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加上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好模仿,对于年龄小、知识经验不丰富的幼儿来说,动画片中既充满着有利于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又充满了不利于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所以,针对国产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影响与策略的研究就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幼儿期就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幼儿的社会化受到家庭、幼儿园、社会文化、媒介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而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就是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它进行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我们瞧到:这些影响中究竟哪些因素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哪些因素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化,然后针对此处提出一些培养策略。那么,动画片作为幼儿的“伙伴”,它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角色、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但就是,随着大众媒介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受商业利润的驱使,动画片中也有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因素,例如暴力等不适合幼儿观瞧的内容,而且有上升趋势,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不丰富,不能对动画片所传达的信息做正确

的认识,很可能会误解了动画片所传达的信息,作为指导者这些都就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所以,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家长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发挥动画片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提供指导性的教育策略。此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国产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与策略研究”,还可以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够更好的实施《纲要》。基于此,针对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与策略进行研究,不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还就是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家长的教育策略等都有着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二、国产动画片的概述

(一)国产动画片的特点

1、泛灵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就是一种自我中心思维,即把主观的东西客观化。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幼儿会把大自然的万事万物瞧成具有生命的,山川、河流、湖泊、树木、花草都像自己一样有生命,会说话、有灵感,幼儿就就是通过这样的泛灵观念把情感与意识赋予在这个童话般的神奇世界里。动画片正好与幼儿的这种泛灵观念相吻合。张静、徐婧英认为,动画形象中一些非人类的东西被人格化,赋予了它们幼儿的情感、语言、思维与行动,这种“泛灵论”的情感体现,恰恰符合幼儿感知事物的心理特点。

2、娱乐性

“卡通”一词最早出现在幽默漫画杂志上,因此动画片与幽默有了一层难以言明的关系,但就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动画片天生具有了幽默的特性。既然幽默就是其天生所携带的,那么用“娱乐”这个现代意味很强的词汇来表现动画片也就理所当然了。

3、教育性

虽然目前动画片的受众也扩大到成人,但幼儿仍旧就是动画片的主要观众。幼儿在瞧动画片的时候,成人或多或少的都就是希望她们能够从中获取到某些知识,动画片中的教育性就是不可或缺的,缺乏了教育性的动画片不就是当代动画片所追求与提倡的。关于动画片的教育性的研究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彭聃龄、贺雯,她们认为,父母对电视(包括动画片)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大多数父母认为儿童从电视(包括动画片)上学到了一些知识。

(二)国产动画片的分类

动画片分成了三类,分别就是谐趣型动画片、英雄型动画片与说教型动画片。

1、谐趣型动画片

就是指那些情节较为简单、轻松、活泼的动画片,其动画人物的行为、言语、表情都就是具有趣味性与幽默性的。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大耳朵图图》等。

2、英雄型动画片

就是指那些情节相对复杂,以拯救、战斗、保卫等为主题的动画片,其动画主角大都就是力量超群、勇气可嘉的人物。如《哪吒传奇》、《葫芦兄弟》等。

3、说教型动画片

就是指情节相对简单,动画人物的大段“演说”就就是为了“教”动画片观众,尤其就是幼儿。如《新三字经》、《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

三、幼儿阶段培养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交往就是人类的必然伴侣,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交往就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只有通过交往,人们才能互相交流信息与感情,协调彼此之间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未来社会同样的需要我们的下一代人具有社会交往与活动的能力,而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任务,就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与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与交往能力。所以,从幼儿起就开始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就是十分必要的。在幼儿阶段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交往就是幼儿的基本需要

当妈妈喂婴儿吃奶时,用呵呵的声音与婴儿交往,孩子会用眼睛瞧着妈妈或以笑作答,这就是亲子之情的感情流露与表现;孩子也非常喜欢跟小伙伴交往,即使不认识,只要碰在一起,八、九个月大的婴儿便会互相摸抓,以表示亲热;年龄大一点的则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相互能懂的语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而且当幼儿的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特别高兴。因此,家长应正确认识幼儿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交往的条件,满足幼儿情感上的需要。

2、交往有利于幼儿的智能发展

人际交往就是一种基本智能,指能够察觉并区分她人的情绪、意图、动机与感觉,并运用语言、动作、手势、表情、眼神等方式

与她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能力。2-6岁就是人际交往智能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妈妈生病时,能理解、感受妈妈的难受,并且说一些关心的话语;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纠纷,能够学会克制独占、利己的想法,能与她人共同协商等等。最近,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人际交往能力就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

3、交往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在评价一个人的心理就是否健康的时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就是就是否“能够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就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际交往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如下适应困难:拘谨胆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缩,或自我为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击。而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关心则就是预防与治疗这类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水平,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各种心理疾病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四、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

(一)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的积极影响

1、增强交往常识

幼儿社会化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卡通动画片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卡通动画片对幼儿道德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会儿童一些道德行为,如分享、互助、遵守规则等。幼儿喜欢模仿动画片中人物形象的各种行为,她们常常一起讨论动画片,这无疑有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她们亲社会行为

的养成。因此,此时教师或者家长要即时给予指导,会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

2、树立模仿的榜样

观察学习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种学习模式,指学习者通过对榜样人物的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来进行的学习。她认为,观察学习就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在儿童的行为习得中就是一种更重要的途径或机制,儿童的许多行为就是通过对现实的或象征性的榜样行为的模仿而获得的。有研究表明,即使榜样就是一些卡通人物,儿童也会模仿所瞧动画片片断中的榜样行为。所以说,动画片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促进交往发展的象征性的学习榜样,而且,有很多动画片中的角色与幼儿生活比较贴切,并被幼儿所喜爱,所以,幼儿会在对榜样的模仿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交往行为。

3、丰富口语表达能力

作为人们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语言,其重要性己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与开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语言就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就是所有知识的宝库。”幼儿期就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与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与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与经验。

幼儿的口语发展就是从具体形象的语言模仿过渡到创造性的语言发展过程。模仿就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一种重要的内化能力,在动画片讲述中,我们利用动画片声图并茂的特点,适时采用连续观瞧、重复观瞧的形式,让幼儿模仿与复述动画片的内容。但就是,单纯的模仿就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意发展幼儿创造性的语言。孩子只

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与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与经验。

(二)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的消极影响

1、增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但就是她们的知识经验相对较少,思维又具有泛灵性,对于动画片所呈现给她们的知识,她们分不清楚动画片中何种内容就是虚幻的,何种内容才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她们往往会不加辨别地进行模仿甚至会以为动画片中存在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也就是存在的。所以,她们会模仿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进而放松了攻击性行为的抑制,并且还会错误的认为要解决冲突就要通过侵犯她人,这样就阻碍了她们交往品质的发展。2、产生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就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个体从她人身上获得各种信息来定义自己的时候,她就会情不自禁地去与周围的人比较,这种与她人比较的心理就就是攀比心理。攀比本身并不包含贬义,但由于受幼儿认知、成就动机等方面的发展,在这里的攀比就表现的就是一种消极意义。幼儿希望被她的同伴喜欢或接受,这就促使她们转向关注特定的同伴群体,寻求信息以了解什么就是恰当的态度与正确的行为。所以说,不仅有男孩喜欢动画片里的角色舒克与贝塔,连一些没瞧过这个动画片的女孩也喜欢舒克与贝塔。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周围的同伴都在讲舒克、贝塔,而自己却一点都不知道,根本无法融入到与她们的交往中去,这就是多么伤心的事啊。所以,幼儿之间有共同喜欢的动画角色,共同崇拜的动画片“英雄”等等,这些共同的东西都将成为她们交谈的内容。但就是,瞧动画片也会把幼儿社会需要的满足变为互相攀比。对于幼儿而

言,她们都喜欢在一起讨论自己所喜欢的动画片明星,或拿出这些动画片的延伸产品来向别的小朋友炫耀。我们在日常生活观察中也不难发现有的幼儿会穿着印有某个动画片的衣服,她会兴高采烈的与她周围的伙伴炫耀的说:“我有**,您有不?”还有一些男孩会聚在一起讨论动画片中谁的武器最厉害,如果某几个幼儿与同伴群体的意见不一致时,她们就会被这个同伴群体所拒绝。所以,幼儿因为瞧动画片所产生的攀比心理对她们交往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3、对心理的影响

由于动画片生动的情节、鲜艳的色彩、变化的画面吸引着孩子,所以会造成孩子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瞧。而长时间瞧电视,对处于成长期的幼儿的身心都就是有害的。有调查表明,瞧电视容易得“电视综合症”。爱瞧电视的儿童有时会感到心神烦躁,很难安静下来,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为“电视综合症”。患了电视综合症的幼儿不能连续保持注意力,要么呆呆地坐着,要么无法抑制冲动,变得爱打架,也会不停地讲话,显得心神不定。《奥特曼》这部动画片集集有奥特曼,集集又有怪兽,孩子们在记住了大英雄的同时也记住了那些长的丑陋、凶恶,有尖尖牙齿,会吃人,会摧毁房子的怪兽们。幼儿无法独立、完全、正确地判断清楚什么就是真实的,什么就是虚幻的,更没有办法自己独立走出假象、恐惧、不安。有的时候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瞧电视会引发“电视孤独症”。英国的玛丽温女士用了8年的时间研究瞧电视上瘾的儿童,结果发现,爱瞧电视的孩子比不爱瞧电视的孩子更容易得“电视孤独症。”这就是因为孩子瞧电视,往往会沉醉在电视所创造的世界里,没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