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

SQ1001804A004 李扬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原理;

2. 熟练掌握本型号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掌握多点测量方法;

3. 测定等强度梁上已粘贴应变片处的应变,验证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应变(应力)相等。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 YJ-4501A/SZ 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

2. 等强度梁实验装置一台;

3. 温度补偿块一块。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等强度梁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1为等强度梁座体,2为等强度梁,3为等强度梁上下表面粘贴的四片应变片,4为加载砝码(有5个砝码,每个200克),5

水平调节螺钉,6为水平仪,7为磁性表座和百分表。等强度梁的变形由砝码4

载产生。等强度梁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寸见

其弹性模量272m GN E =。等强度梁尺图2。 图1

图2

等强度梁表面应力计算公式为 ()()

x W x M =σ , ()()62h x b x W =

四.实验步骤

1.采用多点单臂半桥接线法,将等强度梁上四个应变片分别接在应变仪背面1~ 4通道

的接线柱A 、B 上,补偿块上的应变片接在接线柱B 、C 上(见图3)。

2.载荷为零时,按顺序将应变仪每个通道的初始显示应变置零,然后按每级200克逐级加载至1000克,记录各级载荷作用下的读数应变。

3. 反复做三遍。

电桥多点接线原理 应变仪上多点测量接法

图3

五.实验结果处理

1.以表格形式处理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1000g 载荷作用下的实验应力

值,并计算出理论应力值;计算实验应力值与理论应力值的相对误差。 2.比较实验值与理论值,理论上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应变(应力)应相等。 3.计算任意一片应变片测量的线性度和重复性。

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参考表

相对误差指:

%100理论应变值

理论应变值

实验应变值

表1

应变 载荷(g)

R 1 (με)

R 2 (με)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0 -1 0 0 0 0 -1 200 81

83

81 -82

-82

-83

400 161 163 162 162 -164 -163 -164 600 242 243 243 -245 -245 -246 800 322 324 325 -327 -327 -328 1000

402 403

406

-408 -409 -408

续表1

应变 载荷(g)

R 3 (με)

R 4 (με)

表2

R1的线性度:

%8.1%100*35

.4257

.40335.425=-

重复性:75.1266.216.165.121.84.33.02

22222=+++++

六.思考题

1. 本实验中对应变片的栅长尺寸有无要求为什么

有要求。在等强度梁表面应力计算时,宽度b(x)是随位置而改变的,故而应变片的栅长不可过长,否则影响计算结果。

2. 分析实验值与理论值不完全相等的原因。

应变片的粘贴位置、实验人员的读数、应变片的灵敏度、温度的影响等等,都会造成实验误差。

3. 用什么方法可提高测量等强度梁表面应变的灵敏度 在原位置改贴2块应变,改变组桥方式,可提高一倍灵敏度。

4. 用加长或增加应变片敏感栅线数的方法改变应变片的电阻值,是否能改变应变片的

灵敏系数为什么 不会。由灵敏度公式εK R

dR

=,可以看出,增加敏感栅长度和线数均不能改变其灵敏系数。

等强度梁试验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和熟悉等强度梁的概念和力学特点。 2、测定等强度梁上已粘贴应变片处的应变,验证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应变 (应力)相等。 3、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寻找试验需要的仪器设备,增强自己的试验设计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设备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静态电阻应变仪。 3、游标卡尺、钢尺。 三、实验原理 为了使各个截面的相同,则应随着弯矩的大小相应地改变截面尺寸,以保持相同强度的梁,这种梁称为等强度梁。其原理为:等强度梁如图所示,悬臂上加一外载荷F,距加载点x处的截面的力矩M=Fx,相应断面上的最大应力为 其中,F为悬臂端上的外荷载,x为应变片重点距离加载点的距离,b为试件的宽度,h为试件的厚度,I为截面惯性矩。

所谓的等强度,就是指各个断面在力的作用下应力相等,即σ不变,显然,当梁的厚度h 不变时,梁的宽度必须随x 的变化而不停的变化。 根据εσE =,等强度梁应力相等就相应的转变为应变相等。梁的弹性模量E=200Gpa ,μ=。 本次试验通过静态应变仪测量各个测点的应变的大小验证梁为等强度梁。在梁的正反面对称布置了8个应变片。力的加载通过电子 万能试 验机施加。试验装置见下图: 四、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按照黏贴应变片和等强度梁试 验的要求,黏贴好应变片。接着测量试件尺寸,以及 各个测 点到加载点的距离。 2、接通应变仪电源,将等强度梁上所测各点 的应变片和温度补偿片按1/4桥接线法接通应变仪, 并调整 好所用仪器设备。 3、试验加载。编制试验方案,开始试验,记录相应的应变数据。 5、完成全部试验后,卸除荷载,关闭仪器设备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1:原始尺寸表格(mm )

Junit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三:运用Junit工具进行面向对象系统的测试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要求 (3)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3) 四、实验软硬件环境 (3)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4) 1、熟悉J UNIT框架 (4) 2、编写三角形代码 (4) 3、设置和编写测试用例 (8) 4、T EST P ROPERTIES类 (8) 5、编写测试驱动程序(J UNIT) (9) 六、实验记录和分析 (13) 1、三角形程序运行结果 (13) 2、JUNIT类运行结果 (13) 七、个人小结 (14) 2

一、实验目的 掌握运用Junit框架进行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 二、实验要求 了解Junit框架设计思想及使用。提交测试文档和测试驱动程序代码。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三角形问题接受三个整数a、b和c作为输入,用做三角形的边。程序的输出是由这三条边确定的三角形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整数a、b、c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a<200 1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熟悉Junit框架 Junit是一个开发源代码的Java测试框架,用于编写和运行可重复的测试。它是用于单元测试框架体系xUnit的一个实例(用于java语言)。它包括以下特性: 1)用于测试期望结果的断言(Assertion) 2)用于共享共同测试数据的测试工具 3)用于方便的组织和运行测试的测试套件 4)图形和文本的测试运行器 Junit由6个包组成,分别为Framework、Extensions、Runner、 Awtui、Textui、Swingui,前3个包是构建包,后3个包是表现层包。 Junit.framework包中包含了Junit测试类中所需要的所有基类(Base Class),实际上这个包也是整个Junit的基础框架。TestCase类是这个包的核心,测试人员对TestCase类进行继承开发自己的类测试驱动程序。其余的类用来支援TestCase类,比如TestSuite用来集合多个测试用例,Assert类实现期望值和实际值的验证,TestResult收集所有测试用例执行后结果。Test接口是这个包的关键所在,它建立了TestCase和TestSuite之间的关联,同时为整个框架做了扩展预留。 2、编写三角形代码 本实验采用java窗体程序实现用户输入三角形三条边. /** * check it is a triangle or not,and check witch type it is. * * @param a * : one of the deges * @param b * : one of the deges * @param c * : one of the deges * @return int type: * type = 0: not a triangle * type = 1: not an isosceles triangle 4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工程试验中心 二○一○年四月

目录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试验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及接桥试验三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的测定 试验四简支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试验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姓名:学号:星期第讲第组 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及过程; 3.学会防潮层的制作; 4.认识并理解粘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及要求对应变测试工作的影响。 二、实验仪表和器材: 1.模拟试件(小钢板); 2.常温用电阻应变片; 3.数字万用表; 4.兆欧表; 5.粘合剂:T-1型502胶,CH31双管胶(环氧树脂)或硅橡胶; 6.丙酮浸泡的棉球; 7.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焊锡膏等小工具; 8.接线柱、短引线 三、简述整个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1.分选应变片。在应变片灵敏数K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剔除电阻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将电阻值在120±2Ω范围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 2.试件表面处理。去除贴片位置的油污、漆层、锈迹、电镀层,用丙酮棉球将贴片处擦洗干净,至棉球洁白为止,以保证应变片能够牢固的粘贴在试件表面。 3.测点定位。应变片必须准确地粘贴在结构或试件的应变测点上,而且粘贴方向必须是要测量的应变方向。 4.应变片粘贴。注意分清应变片的正、反面,保证电阻栅的中心与十字交叉点对准。应变片贴好后,先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再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查应变片有无短路、断路和阻值发生突变(因应变片粘贴不平整导致)的现象。 5.导线固定。接线柱粘帖不要离应变片太远,接线柱挂锡不可太多,导线挂锡一端的裸露线芯不能过长,以31mm为宜。引出线不要拉得太紧,以免试件受到拉力作用后,接线柱与应变片之间距离增加,使引出线先被拉断,造成断路;也不能过松,以避免两引出线互碰

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 鄢婷婷院芬新鋆国祥 【摘要】本实验通过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了解基本反应时的概念和测定方法,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设计阶段反应时实验,运用唐德斯减法反应时原理进行计算。结果发现:每个被试的简单反应实验的总耗时比选择和辨别反应实验是总耗时都短;个体间存在差异。【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个体差异 1引言 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课题。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 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做出反应的时间。 实验者可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例如:要了解被试的选择反应所用的时间,就要测b反应时和c反应时。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差就是被试的选择反应所花费的时间。如想知道被试辨别刺激的时间,就要测量他的a反应时和c反应时。本实验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测选择反应时,第二部分测辨别反应时,第三部分测简单反应时。 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接受刺激作

用开始到开始做出外部反应之间的这段时间。它与我们通常听说的动作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是有差别的。反应时间包括刺激引起感官的活动,神经的传递,大脑的加工活动及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做出反应等所耗费的时间,其中以大脑活动占时最多。反应时的研究并非始于心理学,其最早开始于天文学。197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长马斯基林在使用“眼耳”法观察星体经过望远镜中的铜线时发现其助手比他观察时间慢约半分钟。1823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和天文学家阿格兰德对此现象加以认真研究,确定了人差方程式。1850年赫尔姆霍茨成功地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约为26米/秒。而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唐德斯。他意识到可以利用反应时来测量各种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成为唐德斯反应时ABC。 减法反应时的原理是:安排两种大致相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比另一种增加了一个认知要求,其余的则相同。那么,增加了的哪个信息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即为这两种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唐得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第一类反应称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A反应一般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如被试对一个灯亮,作一个按键的反应。A反应是最简单的反应,也是复杂反应的成分或基本因素。唐得斯把简单反应时称为基线时间。第二类反应称为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它是复杂反应中的一种。在这类反应中,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当于刺激的反应数。每一个刺激都有它相应的反应。在这样的选择反应中,不仅要区别刺激信号,而且还要选择反应。因而在这样的反应中除了基线操作外,还包括了刺激辨认和反应选择的心理操作。根据减数法的逻辑,B反应时就等于基线时间加上刺激辨别时间和反应选择时间。第三类反应称为C反应,又称为辨别反应。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复杂反应。C反应也有二个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桥路变换接线实验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桥路变换接线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原理; 2.进行电阻应变仪的操作练习,熟悉用半桥接线法和全桥接线法测量应变; 3.熟悉测量电桥的应用,掌握应变片在测量电桥中的各种接线方法。 4.测量等强度梁的主应力。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TS3860型静态数字应变仪一台; 2.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一台; 3.等强度实验梁一根; 4.温度补偿块一块。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桥路变换接线实验是在等强度实验梁上进行。它是由旋转支架、等强度梁、砝码等组成。等强度梁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弹性模量E =70GN/m 2。在梁的上、下表面沿轴向各粘贴两个应变片,如图4-1所示。 mm 厚度:5mm 图4-1 等强度实验梁 在图4-2的测量电桥中,若在四个桥臂上接入规格相同的电阻应变片,它们的电阻值为R ,灵敏系数为K 。当构件变形后,各桥臂电阻的变化分别为ΔR 1、、ΔR 2、ΔR 3、ΔR 4,它们所感受的应变相应为ε1、ε2、ε3、ε4,则BD 端的输出电压由式(4-1)给出 R R R R R R R R U U 4321AC BD (4?+?-?-?= k AC 4321AC 4 )(4εεεεεK U K U =+--=(4-1) 由此可得应变仪的读数应变,按式(4-1)为 εD =ε1+ε2+ε3+ε4 在实验中采用了六种不同的接线方式,但其读数应变与被测点应变间的关系均可按上 式进行分析。 四、实验步骤 1.单臂测量 采用半桥接线法,测量等强度梁上四个应变片的应变值。将等强度梁上每一个应变片分别接在应变仪不同通道的接线柱A 、B 上,补偿块上的温度补偿应变片接在应变仪的接线柱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 SQ1001804A004 李扬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原理; 2. 熟练掌握本型号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掌握多点测量方法; 3. 测定等强度梁上已粘贴应变片处的应变,验证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应变(应力) 相等。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 YJ-4501A/SZ 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 2. 等强度梁实验装置一台; 3. 温度补偿块一块。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等强度梁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1为等强度梁座体,2为等强度梁,3为等强度梁上下表面粘贴的四片应变片,4为加载砝码(有5个砝码,每个200克),5为水平调节螺钉,6为水平仪,7为磁性表座和百分表。等强度梁的变形由砝码4加载产生。等强度梁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其弹性模 量272m G N E =。等强度梁尺寸见图2。 图1 图2 等强度梁表面应力计算公式为 ()() x W x M =σ , ()()62h x b x W = 四.实验步骤

1.采用多点单臂半桥接线法,将等强度梁上四个应变片分别接在应变仪背面1~ 4 通道的接线柱A 、B 上,补偿块上的应变片接在接线柱B 、C 上(见图3)。 2.载荷为零时,按顺序将应变仪每个通道的初始显示应变置零,然后按每级200克逐级加载至1000克,记录各级载荷作用下的读数应变。 3. 反复做三遍。 电桥多点接线原理 应变仪上多点测量接法 图3 五.实验结果处理 1.以表格形式处理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1000g 载荷作用下的实验 应力值,并计算出理论应力值;计算实验应力值与理论应力值的相对误差。 2.比较实验值与理论值,理论上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应变(应力)应相等。 3.计算任意一片应变片测量的线性度和重复性。 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参考表 相对误差指: %100理论应变值 理论应变值 实验应变值 表1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班别:姓名: 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一、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热效应) 二、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三、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 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 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 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防止造成热量损失)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表格中。 5.重复实验步骤2~4三次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四、实验数据处理 1 3、计算反应热

五、实验分析 1、中和热与反应热的区别与联系? 答: 2、本实验中若把50 mL 0.50 mol/L的盐酸改为50 mL 0.50 mol/L醋酸,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 答: 3、若改用10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10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所测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 答: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50 mL 0.50mol/L NaOH 5、是什么原因使中和热测定结果往往偏低? 答: 6、离子方程式H++OH-=H2O代表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能否用此代表所有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 7、为什么中和热测定中要用稍过量的碱?能不能用过量的酸? 答: 8、为什么要用环形玻璃棒搅拌?若用铁丝取代环行玻璃棒会不会有影响? 答:

等强度梁试验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和熟悉等强度梁的概念和力学特点。 2、测定等强度梁上已粘贴应变片处的应变,验证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应变 (应力)相等。 3、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寻找试验需要的仪器设备,增强自己的试验设计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设备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静态电阻应变仪。 3、游标卡尺、钢尺。 三、实验原理 为了使各个截面的弯曲应力相同,则应随着弯矩的大小相应地改变截面尺寸, 以保持相同强度的梁,这种梁称为等强度梁。其原理为:等强度梁如图所示,悬臂上加一外载荷F ,距加载点x 处的截面的力矩M=Fx,相应断面上的最大应力为 I Fxh 2/=σ 123bh I = 故23612 2/bh Fx bh Fxh ==σ 其中,F 为悬臂端上的外荷载,x 为应变片重点距离加载点的距离,b 为试件的宽度,h 为试件的厚度,I 为截面惯性矩。 所谓的等强度,就是指各个断面在力的作用下应力相等,即σ不变,显然,当梁的厚度h 不变时,梁的宽度必须随x 的变化而不停的变化。

根据εσE =,等强度梁应力相等就相应的转变为应变相等。梁的弹性模量E=200Gpa ,μ=0.28。 2 6Ebh Fx E = = σ ε 本次试验通过静态应变仪测量各个测点的应变的大小验证梁为等强度梁。在梁的正反面对称布置了8个应变片。力的加载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施加。试验装置见下图: 四、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按照黏贴应变片和等强度梁试验的要求,黏贴好应变片。接着测量试件尺寸,以及各个测点到加载点的距离。 2、接通应变仪电源,将等强度梁上所测各点的应变片和温度补偿片按1/4桥接线法接通应变仪, 并调整好所用仪器设备。 3、试验加载。编制试验方案,开始试验,记录相应的应变数据。 5、完成全部试验后,卸除荷载,关闭仪器设备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1:原始尺寸表格(mm ) b1 b2 b3 b4(mm ) h=11.68 E=200GPa 14.40 14.40 20.34 18.347 29.04 29.04 39.82 39.83 14.42 20.36 29.02 39.86 14.38 20.34 29.06 39.82 X1=X5=40.04 X2=X6=100.04 X3=X7=160.04 X4=X8=220.04 表2:试验测量应变数据

plc加工单元实验报告

PLC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 —加工单元设计方案 加工单元设计方案 一、设计目的

1、控制要求(包括必要的时序) 加工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将检测合格的工件在平台平行地完成钻孔及检测的加工。 加工单元具有一个由电动机带动旋转的放置工件托盘,它能完成360???旋转。而且上面有均匀分布的4个工位。接收毛坯位。加工工位。检测工位。待取工位,加工单元的初始状态为:钻孔缸在最上方,钻孔装置上端传感器ON,夹紧缸处于非夹紧状态,固件气缸传感器3B5状态为ON;检测缸处于最上方,孔深检测气缸上端传感器3B3为ON状态。 其动作过程为:????? ●当检测单元的工件到达接受毛坯位时,电动机收到信号带动托盘旋转90度, 把工件送到加工工位。 ●当毛坯到达加工位,夹紧缸动作,3B5为OFF,夹紧毛坯,启动钻孔电机,同 时钻孔缸向下动作,3B1为OFF,直到钻孔缸到达最低位置,3B2为ON,钻孔 缸不再下降,钻孔电机继续运行2秒钟,以保证钻孔质量;气爪抓紧,4S1为 OFF;钻孔结束后,钻孔缸开始上升,3B2为OFF,同时钻孔电机停止工作,直 到钻孔缸上升到初始位置,3B1为ON,夹紧缸释放,直到3B5为OFF。 ●工件加工完成后,电动机收到信号带动托盘旋转90度,把工件送到检测工位。 ●当毛坯到达检测工位后,检测缸下降,3B3为OFF,检测动作保持2秒钟,在 两秒钟内,检测缸下降至最低位,3B4为ON,并且3B4的ON状态可保持1秒, 则认为钻孔的深度是合格的,如果在两秒钟内,检测缸仍未降到最低位,即 3B4一直处于OFF状态,则认为钻孔的深度不合格;检测完成后,检测缸上升, 3B4为OFF,直到检测缸上升到初始位置,3B3为ON,检测结束。 ●工件检测完后,深度合格的工件送到待取工位,等待机械手拿走;不合格的工 件会送到废品处等待处理。 ●当工件被取走,旋转平台再次旋转90°,重新接收下一个毛坯的到来。 2、课题要求 1、掌握加工单元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2、进一步熟悉电气驱动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3、进一步掌握顺序编程指令。 4、掌握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和启动装置的应用。 二、硬件选型 电容传感器,直流电动机,电磁传感器 三、设计步骤 1、设计思路(可包括实物图) (1)实物图 通过用各种传感器的开关为变量,来实施对硬件的控制,同时也采集从检测工作单元和操作手工作单元的控制,来进行一些硬件运转的控制。从而,达到了整个过程的流畅性。

用Junit测试计算器单元对象类

实验报告五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 学生姓名:董月 班级:浦计1104班 学号:P1401110402 指导教师:韩志刚 实验日期:2014-5-8 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实验五 一、实验内容 用java语言编写一个计算器类,求实现加、减、乘、除、求平方根、求绝对值、求倒数1/x,方法,并用junit进行对象类的单元测试。参阅帮助文档。(说明,设计求除法、求倒数的方法,可在方法中不检测x是否为0,测试用例用y/0去测试、求平方根可不检测x>0,用负数测试) 二、实验步骤 首先新建一个项目叫JUnit_Test,我们编写一个Calculator类,这是一个能够简单实现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的计算器类,然后对这些功能进行单元测试。 建立一个hzg包: 建立一个Calculator类:

把代码输进类中: package hzg; public class Calculator { private static int result; // 静态变量,用于存储运行结果 public void add(int n) { result = result + n; } public void substract(int n) { result = result - 1; //Bug: 正确的应该是result =result-n } public void multiply(int n) { result=result*n; } public void divide(int n) { result = result / n; } public void square(int n) { result = n * n; } public void squareRoot(int n) { result= (int) Math.sqrt(n); } public void clear() { // 将结果清零 result = 0; } public void reciprocal(int n) { result=1/n; } public void absolute(int n) { result=Math.abs(n); } public int getResult() { return result; } }

梁弯曲正应力测量实验报告

厦 门 海 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编号:XH03J W024-05/0 实训(验) 报告 班级: 姓名: 座号: 指导教师: 成绩: 课程名称: 实训(验): 梁弯曲正应力测量 年 月 日 一、 实训(验)目的: 1、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电测应力原理,掌握直流测量电桥的加减特性; 3、分析应变片组桥与梁受力变形的关系,加深对等强度梁概念的理解。 二、 实训(验)内容、记录和结果(含数据、图表、计算、结果分析等) 1、实验数据: (1) 梁的尺寸: 宽度b =9mm ;梁高h=30mm ;跨度l =600mm;AC 、BD:弯矩a=200m m。测点距轴z 距离: 21h y ==15mm;42h y ==7.5mm ;3y =0cm ;-=-=44h y 7.5mm;-=-=2 5h y 15mm;E=210Gpa 。 抗弯曲截面模量W Z =b h2/6 惯性矩J Z =bh 3 /12 (2) 应变)101(6-?ε记录:

(3) 取各测点ε?值并计算各点应力: 1ε?=16×10-6 ;2ε?=7×10-6 ;3ε?= 0 ;4ε?=8×10-6 ;5ε?=15×10 - 6 ; 1σ?=E 1ε?=3.36MPa;2σ?=E 2ε?=1.47MP a;3σ?=0 ; 4σ?=E 4ε?=1.68MPa;5σ?=E 5ε?=3.15MPa ; 根据ΔM W=ΔF ·a/2=5 N ·m 而得的理论值: 1σ?=ΔM W/W Z =3.70MPa;2σ?=ΔMWh/4(J Z)=1.85M Pa ;3σ?=0 ; 4σ?=ΔM W h/4(J Z )=1.85MPa;5σ?=ΔMW /W Z=3.70MPa; (4) 用两次实验中线形较好的一组数据,将平均值ε?换算成应力εσ?=E ,绘在坐标 方格纸上,同时绘出理论值的分布直线。

反应时的测定实验报告

.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反应时的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工业工程 学号 1240408110 姓名志伟 指导老师吴俊 成绩 2015年06月30日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经过分析实验结果数据得出的结论为:被试作出反应所需时间是由刺激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即简单反应时所需反应时间小于选择反应时所需时间。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多项职业能力测量仪1.引言 反应时是人因工程学在研究和应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指标。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大部分活动是在体潜伏进行的,难以对信息接受、加工和传递各个阶段精确地进行实验测定。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利用反应时指标来近似说明人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效率及影响因素。利用反应时可以分析人的感知觉、注意、识别、学习、唤醒水平、动作反应、定向运动、信号刺激量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提高作业效率、监视水平和集中注意力等目的,合理制定作业标准,改进人机界面,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等。 反应时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 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1)简单反应时(RTA) 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按绿键反应。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最后以 2

反应时测试实验报告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 专业: 安全工程 指导教师: 陈明利 组员: 欧泽兵胡良民 于清华李欣燃 张琛晨王旭

2014年7月20日 反应时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方法; (2)比较视觉简单平均反应时、选择平均反应时之间的差别; (3)探索简单平均反应时与练习次数的关系; 【实验设备】 BD-II-510A型反应时测定仪 【实验方法】 用反应时测定仪对本小组1女5男做视觉反应时的测量实验。 【实验结果】 记录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平均值,并制作不同类型的平均反应时的折线图;不同被试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折线图。 【实验理论依据】 反应时可以说是心理学中常用的反应变量之一,它是指刺激施与有机体之后到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如眼睛、耳朵)引起感官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运动器官,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通常,反应时可分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三类。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的实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天文学家对“人差方程”的研究,赫希在1861~1865年间测量了视觉与触觉的“生理时间”,得到简单反应时的时值,光为180毫秒,声为140毫秒,触觉为140毫秒,这些数据到今天还算是相当标准的。 辨别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对某一特定的刺激作出反应,对其它刺激不做反应,被试在刺激呈现到做出辨别反应的这段时间,就是被试的辨别反应时,又称为C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就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在此过程中被试既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刺激,又要根据出现的刺激选择事先规定的反应。这种反应更能体现人的智能和能力。在选择反应时中,选择数越多,则选择反应时越长,选择任务越复杂,则反应时也越长。对选择反应时作出系统区分的当属唐德斯(1868),他运用减因

等强度梁试验

等强度梁试验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和熟悉等强度梁的概念和力学特点。 2、测定等强度梁上已粘贴应变片处的应变,验证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应变 (应力)相等。 3、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寻找试验需要的仪器设备,增强自己的试验设计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设备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静态电阻应变仪。 3、游标卡尺、钢尺。 三、实验原理 为了使各个截面的相同,则应随着弯矩的大小相应地改变截面尺寸,以保持相同强度的梁,这种梁称为等强度梁。其原理为:等强度梁如图所示,悬臂上加一外载荷F ,距加载点x 处的截面的力矩M=Fx,相应断面上的最大应力为 I Fxh 2 /= σ 123bh I = 故23612 2/bh Fx bh Fxh ==σ 其中,F 为悬臂端上的外荷载,x 为应变片重点距离加载点的距离,b 为试件的宽度,h 为试件的厚度,I 为截面惯性矩。 所谓的等强度,就是指各个断面在力的作用下应力相等,即σ不变,显然,当梁的厚度h 不变时,梁的宽度必须随x 的变化而不停的变化。 根据εσE =,等强度梁应力相等就相应的转变为应变相等。梁的弹性模量E=200Gpa ,μ =。 本次试验通过静态应变仪测量各个测点的应变的大小验证梁为等强度梁。在梁的正反面 对称

布置了8个应变片。力的加载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施加。试验装置见下图: 四、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按照黏贴应变片和等强度梁试验的要求,黏贴好应变片。接着测量试件尺寸,以及各个测点到加载点的距离。 2、接通应变仪电源,将等强度梁上所测各点的应变片和温度补偿片按1/4桥接线法接通应变仪,并调整好所用仪器设备。 3、试验加载。编制试验方案,开始试验,记录相应的应变数据。 5、完成全部试验后,卸除荷载,关闭仪器设备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1:原始尺寸表格(mm) 表2:试验测量应变数据 由于刚开始准备试验时没能正确理清试验方案,第1、5测点并没有贴在截面变化处,根据试验测试结果也可以知道,测量得到的应变偏小,故舍去第1、5测点的试验数据。 表3:各测点应变理论值

实验:单元测试

实验题目:单元测试 实验目的: 1、掌握Junit4的使用方法。 2、能够使用Junit4进行简单的测试工作。 3、熟悉EasyMock的使用。 4、熟悉eclemma分析测试覆盖的方法。 实验设备: 主流PC机一套,Windows操作系统、Eclipse、JUnit、eclemma 和EasyMock 实验内容: 1、使用Junit对ATMService 类中的方法进行单元测试,同时使用代码覆盖工具EclEmma对代码覆盖率进行分析。 2、学习easymock的用法,写一个测试类TestATMServiceWithEMock进行测试。 3、撰写单元测试实验报告。 附件: //ATMService.java package atm; public class ATMService { private IDataConnection dconn; public ATMService(IDataConnection dc){ dconn=dc; } //取款操作 public void withdraw(String cardNo,int amount){ AccountInfo a=dconn.getAccount(cardNo); int balance=a.getBalance()-amount; a.setBalance(balance); dconn.updateAccount(a); } //存款操作 public void deposit(String cardNo,int amount){ AccountInfo a=dconn.getAccount(cardNo); int balance=a.getBalance()+amount; a.setBalance(balance); dconn.updateAccount(a); } //转账操作 public void transfer(String fromCardNo,String toCardNo,int amount){ AccountInfo a=dconn.getAccount(fromCardNo); AccountInfo b=dconn.getAccount(toCardNo); int aBalance=a.getBalance()-amount;

等强度梁实验

实验一:等强度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变截面等强度实验 2、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灵敏度的方法 3、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 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等强度梁 三、实验原理 利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即电阻-应变效应)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电阻应变仪将此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此应变值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就可得到所测定的应变或应力。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把等强度梁安装于实验台上,注意加载点要位于等强度梁的轴对称中心。 2.将传感器连接到BZ2208-A测力部分的信号输入端,将梁上应变片的导线分别接至应变仪任1-3通道的A、B端子上,公共补偿片接在公共补偿端子上。检查并纪录各测点的顺序。 3.打开仪器,设置仪器的参数,测力仪的量程和灵敏度。 4.本实验取初始载荷P0=20N,P max=100N,ΔP=20N,以后每增加载荷20N,记录应变读数εi,共加载五级,然后卸载。再重复测量,共测三次。取数值较好的一组,记录到数据列表中。 5.未知灵敏度的应变片的简单标定:沿等强度梁的中心轴线方向粘贴未知灵敏度的应变片,焊接引出导线并将引出导线接4通道的A、B端子,重复以上3.4 步。 6.实验完毕,卸载。实验台和仪器恢复原状。 五、实验报告

六、实验结论 1、验证变截面等强度实验 2、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灵敏度的方法 3、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一、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通过计算比较发现,选择反应时最长,简单反应时最短。 二、关键词:简单反应时 三、引言 1、解释术语 简单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成为A反应时间; 2、实验目的:通过反应时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 四、方法 1、被试: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 2、仪器:反应时测试仪器 3、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打开开关,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按钮,等到仪器左边第一个灯亮起的同时,告知被试实验开始,然后开始正式实验过程。 (2)练习操作:被试坐在仪器的正前方,用一根手指放在按压器上,当听到主试“开始”的信号时,被试集中注意,约两三秒钟后,刺激开始间隔出现。当被试看到主试要求给出反应的刺激颜色时,立即按压。当听到简单反应时完成的提示音时,按“打印”键打印数据。练习实验作2-3次。 (3)正式实验: A、简单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B、选择反应时 ①这次实验主试不用选择颜色。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与显示灯相对应颜色的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C、辨别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是红色就按按钮,其他颜色则不做操作。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五、实验结果 1、实验数据结果处理 被试简单反应时 (s)选择反应时 (s) 辨别反应时 (s) 1 2 3

软件测试实验单元测试工具JUNIT

武汉轻工大学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元测试工具JUNIT 姓名:李娅娅 学号: 1505110015 班级:软工1503 指导老师:丁月华

1. 实验目的 了解自动化测试工具JUnit的架构、功能,学习如何下载、安装JUnit,掌握使用JUnit对Java程序进行单元测试的方法。 2. 实验步骤 2.1 导入jar包 右击项目名,单击Build Path中的Add Libraries.. 选择User Libariry。

新建一个存放Junit的包的库

将junit-4.7.jar导入

Jar包导入完成。 2.2 编写第一个Junit测试类 2.2.1 Calculator类 编写被测试类Calculator:(拷贝) private static int result; // 静态变量,用于存储运行结果 public void add(int n){ result = result + n; } public void substract(int n){ result = result - 1; //Bug: 正确的应该是 result =result-n } public void multiply(int n){ } // 此方法尚未写好 public void divide(int n){ result = result / n; } public void square(int n){ result = n * n; } public void squareRoot(int n){ for (; ;) ; //Bug : 死循环 }

实验一 软件测试-单元测试

实验一单元测试(4学时) 实验类别:基本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黑盒测试技术,并能应用黑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 2、掌握白盒测试技术,并能应用白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 3、掌握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设计方法。 4、掌握单元测试技术,并按单元测试的要求设计测试用例。 5、掌握一种单元测试工具的使用。 实验内容: 一、黑盒测试题目:选择3个完成。 1.题目一:电话号码问题 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 (1)地区码:空白或三位数字; (2)前缀:非'0'或'1'的三位数字; (3)后缀:4位数字。 假定被测程序能接受一切符合上述规定的电话号码,拒绝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电话号码。根据该程序的规格说明,作等价类的划分,并设计测试方案。 2.题目二:三角形问题 根据下面给出的规格说明,利用边界值测试的方法,给出足够的测试用例。 “一个程序读入三个整数。把此三个数值看成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这个程序要打印出信息,说明这个三角形是三边不等的、是等腰的、还是等边的。” 3.题目三:日期问题 用决策表测试法测试以下程序:该程序有三个输入变量month、day、year(month 、day 和year均为整数值,并且满足:1≤month≤12和1≤day≤31),分别作为输入日期的月份、日、年份,通过程序可以输出该输入日期在日历上隔一天的日期。例如,输入为2004 年11月29日,则该程序的输出为2004年12月1日。 (1) 分析各种输入情况,列出为输入变量month 、day 、year 划分的有效等价类。 (2) 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并结合以上等价类划分的情况,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即列出所有的动作桩)。 (3) 根据(1) 和(2) ,画出简化后的决策表。 4.题目四:自动售货机问题 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1元或5角硬币,并按下【橙汁】或【可口可乐】按钮,则相应饮料送出来。如果售货机没有零钱找,当投入1元硬币时,显示【零钱找完】信息,并退出1元硬币;如果有零钱找,不显示【零钱找完】信息,则送出饮料并找回5角硬币。 (1)分析场景,根据场景设计测试用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