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所形成的结合键,称为肽键。

等电点:蛋白质分子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三、填空题

1,组成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可分为①非极性侧链氨基酸;②极性中性侧链氨基酸:;③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④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3,紫外吸收法(280 )定量测定蛋白质时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白质分子含有色氨酸,苯丙氨酸,或酪氨酸。

5,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肽键,次级键有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键、范德华力、二硫键等,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有范德华力、二硫键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的一级结构: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从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顺序即碱基排列顺序称为核酸的一级结构。

双螺旋结构:两条反向平行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形成的右手双螺旋结构称为的二级机构。

三、填空题

1,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和原核细胞拟核部位,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部位

2,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由戊糖、含氮碱基和磷酸3个部分组成

6,中常见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和胞嘧啶

7,常见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四、简答题

1,与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有何异同?

4,叙述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是:1,是一平行反向的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交接触。腺嘌呤始终与胸腺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两个氢键(),鸟嘌呤始终与胞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三个氢键(G≡C),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的长轴相垂直。一条链的走向是5’→3’,另一条链的走向就一定是3’→5’;2,是一右手螺旋结构;3,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第三章酶

酶: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

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质称为酶原

酶原激活:酶原受某种因素作用后,转变成具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值:是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的正常底物结构相似,抑制剂与底物分子竞争地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其他位点可逆的结合,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使酶催化活性降低,此种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同时酶与底物的结合也不影响酶与抑制剂的结合。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没有竞争关系,这种抑制作用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填空题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个别核糖核酸()也具有酶一样的催化活性,称为核酶。

5,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尚不具有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叫做酶原

9,可逆性抑制作用包括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反竞争性抑制作用三种四,简答题

1,以酶原的激活为例说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受某种因素作用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转变成具有活性的酶,这一过程叫做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过程说明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结构改变,功能也随之改变,结构破坏,功能丧失。

7,酶促反应高效率的机制是什么?

酶高效催化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①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在两个以上底物参与的反应中,底物之间必须以正确的方向互相碰撞,才有可能发生反应。

②多元催化:同一种酶兼有酸碱催化作用,这种多功能基团的协同作用可极大的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③表面效应;酶活性中心内部多种疏水性氨基酸,常常形成疏水性“口袋”以容纳并结合底物。

一种酶的催化反应不限于上述某一种因素,而常常是多种催化作用的综合机制,这是酶促反应高效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糖代谢

名词解释

1,糖酵解:在不需要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4,三羧酸循环():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历经4次脱氢及2次脱羧反应,又生成草酰乙酸,此过程是由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作为起始物的循环反应,故称为三羧酸循环

7,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9,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其正常水平为3.89~6.11

二、填空题

2,人体内主要通过磷酸戊糖途径生成核糖,它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3,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是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

4,在糖酵解途径中,产物正反馈作用的步骤为1,6-双磷酸果糖对磷酸果糖激酶- 1 的正反馈调节

9, 1 葡萄糖氧化生2和H2O时净生成30或32

15,糖异生的原料有甘油、乳酸和生糖氨基酸

19, 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糖酵解途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成乙酰,乙酰进入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

四、简答

1,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

①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供应能量的重要方式;②是某些组织细胞的主要供能方式;③糖酵解的产物为某些物质合成提供原料;④红细胞中经糖酵解途径生成的2,3可调节血红蛋白的带氧功能

2糖有氧氧化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

①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②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③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枢纽

20,简述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肌肉组织中不存在葡萄糖-6-磷酸酶,因此不能将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肌肉组织中糖异生酶类活性也较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糖异生作用。当氧供应不足时,肌肉组织糖酵解加强,必然导致乳酸生成增多,通过乳酸循环将有助于乳酸的再利用,并防止因乳酸堆积导致中毒。

第五章脂类代谢

名词解释

1,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但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2,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经脂肪酶逐步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并释放入血供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3,脂肪酸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是从脂酰基的β-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四步连续的反应,将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的过程。

4,酮体: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在肝内分解产生的特有正常中间产物。

二、填空题

1,乙酰辅酶A是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原料,脂肪酸的合成是在细胞液内进行,反应中所需的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2,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的第一次脱氢由接受,第二次脱氢由接受。

4,脂肪酸β-氧化过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而脂肪的合成是在细胞的内质网中进行的。

5,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包括脱氢、水化、再脱氢和硫解四个连续反应步骤

9,血脂的主要来源有食物物中脂类、体内合成和脂库中脂肪动员的释放。

10,血脂的主要去路有氧化供能、进入脂库中储存构成生物膜和转变为其他物质

15,酮体合成的原料为乙酰辅酶A

20,脂肪动员的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23,酮体是在肝内生成,肝外组织利用。

28,软脂酸的β-氧化,共进行7次,生成7 分子2和7 分子, 8 乙酰,净生成129 分子。

四、简答题

1,何谓酮体?酮体是怎样生成的,又是如何氧化利用的?

酮体的生成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酮体的生成部位在肝细胞线粒体,合成原料为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乙酰,2分子乙酰缩合生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再与1分子乙酰缩合生成,催化此反应的合成酶是酮体合成的限速酶,裂解生成乙酰乙酸和乙酰,乙酰乙酸还原生成β-羟丁酸或脱羧生成丙酮。肝能生成酮体,但不能利用酮体。肝外组织的乙酰乙酸经过乙酰乙酸硫激酶或琥珀酰转硫酶及硫解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乙酰并进入三磷酸循环而被氧化利用,丙酮可经肾、肺排出。

2,简述硬脂酸的氧化过程及彻底氧化的能量计算。必考

硬脂酸的氧化可分为活化、进入线粒体、β-氧化及乙酰的彻底氧化四个阶段。

①,硬脂酸在胞液中进行,由脂酰合成酶催化形成脂酰。②,活化的硬脂酰经I 及的催化,以肉碱为载体,由胞液进入线粒体基质。I 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③,脂酰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β-氧化多酶复合体的催化下,从脂酰基的β-碳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四步连续反应,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和一分子比原来少二个碳原子的脂酰。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脂酰全部生成乙酰。④乙酰通过三磷酸循环彻底氧化成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

能量计算:

硬脂酸(18C)-2 硬脂酰8次β氧化9乙酰+8(2)

8 2 X 1.5 ∕2 = 12

8 + X 2.5 ∕ + = 20

9 3~X 10 ∕3~ =90

故一分子硬脂酸彻底氧化生成2 和 H2O 净生成90 + 32-2=120

第六章生物氧化

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为2和H2O,并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成为生物氧化5,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起生物氧化作用的一系列递氢体或递电子体,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内膜上,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过程有关,故称呼吸链

三、填空题

1,由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的顺序组成的整个体系位于线粒体内膜,通常称为呼吸链。2,生物氧化的主要产物是H2OCO2ATP.

6,线粒体内两条重要的呼吸链为呼吸链和琥珀酸呼吸链,两条链的汇合点是

13 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和胞液内产生,在线粒体内氧化并产生

14,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发生的部位在→之间,→之间3→O2之间

四,简答题

3,试述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及功能?并写出体内两条主要呼吸链的传递链

呼吸链的组成成分:①为辅酶的脱氢类,其作用为递氢体作用;②黄素蛋白,其辅酶为或,其作用为递氢体;③铁硫蛋白,其作用为递电子体;④其作用是递氢体;⑤细胞色素体系包括–3,其功能为递电子体。氧化呼吸链顺序为:2→→() →→(13) → O2. 2氧化呼吸链1

顺序为2→() →→ (13) →O2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名词解释

2.联合脱氨基作用:由转氨酶催化的转氨基作用和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进行。

9.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

填空题

5,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有:转氨基、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和嘌呤核苷酸循环

8,血氨的去路有:合成尿素、合成谷氨酰胺、转为非必需氨基酸

16,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组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蛋氨酸。

17,一碳单位主要形式有、、、2、3.

简答题

1,简述血氨的来源和去路。

答:来源:氨基酸脱氨基、肠道吸收、肾产生。

去路:合成尿素、重新合成氨基酸合成其它含氮化合物。

8,何谓鸟氨酸循环?有何生理意义?

鸟氨酸循环是指鸟氨酸与氨基甲酰磷酸反应生成瓜氨酸,瓜氨酸再与另一分子氨生成精氨酸,精氨酸在肝精氨酸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可再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循环一次,2分子氨和1分子2变成1分子尿素。在鸟氨酸循环的过程中,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为

限速酶,此步反应是一个耗能反应。鸟氨酸循环在线粒体和胞浆中进行。

生理意义: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将有毒的氨转变成无毒的尿素,经肾排除体外。这是肝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其意义在于解除氨毒。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名词解释

1.限速酶或调解酶:关键酶都是一些催化单向反应的酶,通常是催化整条途径的第一步反应,也可催化整条途径的反应速率最慢的一个反应,起着限制或调控整个代谢进行调速的作用。

填空题

4.饥饿时机体血液中浓度升高的物质是脂肪酸、葡萄糖。

5,大脑平时及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是血糖、酮体。

6,线粒体中分布的多酶体系主要有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氧化磷酸化。

简答题

1.物质代谢的特点。

答:整体性;代谢的调节性;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各种物质代谢均具有共同的代谢池;是机体能量的共同形式;是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

第十章的生物合成

名词解释

2.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指复制过程,双螺旋解开成单链各自作为模板合成与其互补的子链,从一个亲代双螺旋复制出两个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子代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复制方式。

5.冈崎片段:指复制中随从链上合成的不连续片段。

填空题

2,所有的冈崎片段链的增长都是按 5'→3' 方向进行的。

3.前导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同;随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

8.能引起分子损伤的主要理化因素有紫外线、电离辐射、化学诱变剂。

3.半保留复制的意义是什么?

答:生物的遗传特性就蕴藏在分子的一级结构,即碱基排列顺序中,而子细胞的分子是经半保留复制方式得到的,其一级结构与母细胞分子完全相同。因此,通过半保留复制,生物就能保证其遗传特性代代相传,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遗传保守性的分子基础。

第十一章的生物合成(转录)

名词解释

1,转录:以一条单链为模板,四种为原料,在指导的聚合酶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原则合成链的过程,称为转录。

4,模板链:转录时,结构基因的双链中仅一条链为转录的模板,另一条链无转录功能,故前者叫做转录的模板链。

5,编码链:转录时,结构基因的双链中有一条链不作为转录的模板,无转录功能。因该链的走行方向和碱基排列顺序与转录生成的链基本相同,只是前者碱基中的T在后者为U而已,故称其为编码连。

15,外显子: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的核酸序列。

16,内显子: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

三、填空题

1,的转录过程的特点是不对称转录

2,具有指导转录作用的链称为模板链,与之互补的另一条链称为编码连

5,真核生物的5’帽子结构是 m7 ,其3’末端有结构

四、简答题

1,简述复制与转录合成的主要区别

2,简述原核生物中转录合成的基本过程

原核生物中转录合成的基本过程:

1)转录的起始:首先由聚合酶的σ亚基辨认启动子,并促使聚合酶全酶与启动子结合,然后

聚合酶使局部解链。接着,聚合酶催化第一个磷酸二脂键形成。

2)转录的延伸:链的延伸过程中由核心酶催化。

3)转录的终止:有两种方式。自动终止和依赖ρ因子的终止。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合成

名词解释

1,翻译:是细胞内以为模板,按照分子中由核苷酸组成的密码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5,遗传密码或三联密码: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组,形成三联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时,代表一种氨基酸信息,称为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13,进位或注册:根据下一组遗传密码指导,使相应氨基酰进入并结合到核糖体A位的过程称为进位。

填空题

1,翻译的直接模板是 ;间接模板是

2,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是氨基酸,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蛋白体。

4,是指导翻译的直接模板,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

10,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只能辨认甲酰化的甲硫氨酸。

简答题

1,论述遗传密码的特点。

模板从5’端的起始密码开始。到3’端称为开放读码框架。在框架内每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体现一个氨基酸的信息。遗传密码共64个,其中,61个密码分别代表各种氨基酸。3个为肽链合成的终止信号。

遗传密码特点:1,连续性;2,密码的简并性;3,摆动性;4,通用性

3,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1)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由氨基酰合成酶催化,供能,使氨基酸的羧基活化并与相应的连接。

2)核糖体循环:为蛋白质合成的中心环节,通常将其分为肽链合成的开始、延长和终止三个

阶段。

3)翻译后的加工:指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的多肽链,经过一定的加工和修饰转变成具有一定

构象和功能的蛋白质的过程。

第十三章肝的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

2,生物转化作用:来自体内外的非营养物质在肝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这一过程称为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3,胆汁酸:存在于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

6,胆汁酸肠肝循环:是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的胆汁酸,经肠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

填空题

1,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是结合反应。

5,胆色素是 铁卟啉化合物 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产物,包括 胆色素 等多种化合物,其代谢障碍会导致黄疸。

简答题

2,何谓生物转化作用?有何生理意义?

肝对进入体内的非营养物质在肝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这一过程称为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意义: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在于它将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学活性降低或消失,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降低或消失。更重要的是生物转化可将这些物质的溶解性增高,变为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体外的物质。

生物化学解答题

1计算一分子软脂酸(C 15H 31)彻底氧化成2和H 2O , 产生多少?(12分)

氧化过程:脂肪酸β-氧化,经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四步反应,产生乙酰和比原来脂酰辅酶A 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

新生成的脂酰辅酶A 再经上述四个反应,最终全部转化为乙酰。

乙酰再进入三羧酸循环(循环),最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步骤:

7次氧化分解产生5×7=35分子;(2分)

8分子乙酰可得12×8=96分子; (2分)

一分子软脂酸(C 15H 31)彻底氧化分解可生成:

()[]()ATP m ol 1288122732=?+-?+(2

分) 2 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能解释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现象?

答案要点:a.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沿一个假设的中心轴右旋相互盘绕而形成,螺旋表面有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2分)

b. 磷酸和脱氧核糖单位作为不变的骨架组成位于外侧,作为可变成分的碱基位于内侧,链间碱基按配对,之间形成2个氢键,配对,之间形成3个氢键(碱基配对原则,定律)。(2分)

c. 螺旋直径2,相邻碱基平面垂直距离0.34,螺旋结构每隔10个碱基对重复一次,间隔为3.4。

(2分)

该模型揭示了作为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特征,最有价值的是确认了碱基配对原则,这是复制、转录和反转录的分子基础,亦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分子基础。该模型的提出是本世纪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它奠定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基石。

3什么是遗传密码?简述其基本特点?

1.遗传密码子():存在于信使中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顺序,是蛋白质合成中某一特定氨基酸的密码单位。密码子确定哪一种氨基酸参入蛋白质多肽链的特定位置上;共有64个密码子,其中61个是氨基酸的密码子,3个是作为终止密码子(1分)。

2,其特点有:

①方向性:编码方向是5ˊ→3ˊ。

②无标点性:密码子连续排列,既无间隔又无重叠。

③简并性:除了和各只有一个密码子之外,其余每种氨基酸都有2—6个密码子。

④通用性:不同生物共用一套密码。

⑤摆动性: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相互识别的过程中密码子的第一个核苷酸起决定性作用,而

第二个、尤其是第三个核苷酸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动.

4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紫外线、重金属盐、抑制剂、激活剂等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

1紫外线、重金属盐、抑制剂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使酶促反应的速度降低,

2激活剂会促进酶活性来加快反应速度,

3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既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也可以提高,所以它们既可以加快酶促反应的速度,也可以减慢;

4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等不会影响酶活性,但可以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越大,酶促反应的速度也快。

5简述复制的基本规律。(6分)

(1)半保留复制:复制时,母链的双链解开成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指导子代合成新的互补链。子代细胞的双链,其中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由于碱基互补,两个子细胞的双链,都和亲代母链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1.5分)。

(2)双向复制:复制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原核生物是单个起始点的双向复制,真核生物是多个起始点的双向复制(1.5分)。

(3)半不连续性复制:双螺旋的两条链是反平行的,而合成的方向只能是5ˊ→3ˊ。在复制时,1条链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的前进方向相同,可以连续复制,叫作前导链;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的前进方向正好相反,不能连续复制,只能分成几个片段(冈崎片段)合成,称之为滞后链。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复制。(1.5分)。

(4)复制的高保真性: 复制的精确度极高,误差率很低,高保真性的机制(1.5分)。

6简述基因突变有哪几种形式?(6分)

(1). 转换:发生在同型碱基之间,即嘌呤代替另一嘌呤,或嘧啶代替另一嘧啶(1.5分)。

(2).颠换:发生在异型碱基之间,即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1.5分)。

(3). 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大分子上消失(1.5分)。

(4).插入:原来没有的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插入到大分子中间(1.5分)。

7请列举细胞内乙酰的代谢去向,乙酰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请列出。

代谢去向: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从头合成脂肪酸;酮体代谢;合成胆固醇等。

代谢途径:【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22O。

【糖的无氧氧化】葡萄糖→丙酮酸→乳酸。

【糖的磷酸戊糖途径】葡萄糖→5-磷酸核糖、。

【糖原合成】葡萄糖→肝糖原、肌糖原。

【糖转化为脂肪】葡萄糖→乙酰辅酶A→脂肪酸→脂肪。

8从分子水平说明生物遗传信息储存的主要方式,又是如何准确的向后代传递遗传信息的。答:生物遗传信息主要通过的方式储存。a.严格遵守碱基的配对规律。b.在复制时对碱基的正确选择。c.对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校正

9试比较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异同。

共同点:抑制剂与酶通过非共价方式结合。

不同点:(1)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结构与底物类似,与酶形成可逆的复合物但不能分解成产物P。抑制剂与底物竞争活性中心,从而阻止底物与酶的结合。可通过提高底物浓度减弱这种抑制。竞争性抑制剂使增大,'×(1),不变。

(2)非竞争性抑制酶可以同时与底物和抑制剂结合,两者没有竞争。但形成的中间物不能分解成产物,因此酶活降低。非竞争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大部分与巯基结合,破坏酶的构象,如一些含金属离子(铜、汞、银等)的化合物。非竞争性抑制使不变,变小。

10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的意义是什么?

⑴当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米氏方程可以变换如下:1/2[S]/([S])→[S]可知,值等于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⑵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只与酶的性质,酶所催化的底物和酶促反应条件(如温度、、有无抑制剂等)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

⑶1可以近似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

⑷利用米氏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在某一底物浓度下的反应速度或者在某一速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

11和非酶催化剂相比,酶在结构上和催化机理上有什么特点?

1>酶催化剂具有高效和专一的特点

2>酶和一般催化剂都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机制来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但显然酶的催化能力远远大于非酶催化剂.

3>一种酶催化一种反应,

4>酶的3维空间结构决定它只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催化底物转化成产物

12何谓三羧酸循环?它有何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三羧酸循环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因为在这个循环中几个主要的中间代谢物是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所以叫做三羧酸循环,又称为柠檬酸循环;

特点:1。乙酰进入三羧酸循环后,是六碳三羧酸反应

2。在整个循环中消耗2分子水,1分子用于合成柠檬酸,一份子用于延胡索酸的水和作用。

3。在此循环中,最初草酰乙酸因参加反应而消耗,但经过循环又重新生成。所以每循环一次,净结果为1个乙酰基通过两次脱羧而被消耗。循环中有机酸脱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机体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4。在三羧酸循环中,共有4次脱氢反应,脱下的氢原子以和2的形式进入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合成。

5。三羧酸循环严格需要氧气

6。琥珀生成琥珀酸伴随着底物磷酸化水平生成一分子,能量来自琥珀酰的高能硫酯键。生物学意义:1三羧酸循环是机体将糖或者其他物质氧化而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

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3大类物质代谢和转化的枢纽。

13糖酵解和发酵有何异同?糖酵解过程需要那些维生素或维生素衍生物参与?

1. 相同点:(1)都要进行以下三个阶段:葡萄糖→1,6-二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

(2)都在细胞质中进行。

不同点:通常所说的糖酵解就是葡萄糖→丙酮酸阶段。

根据氢受体的不同可以把发酵分为两类:

(1)丙酮酸接受来自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一对氢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乳酸发酵。(有时也将动物体内的这一过程称为酵解。)

(2)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接受来自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一对氢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为酒精发酵。糖酵解过程需要的维生素或维生素衍生物有:。

14试述无氧酵解、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旁路三条糖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

1.在缺氧情况下进行的糖酵解。

2.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的有氧氧化。

3.生成磷酸戊糖中间代谢物的磷酸戊糖途径。

15糖异生途径中有哪些酶可以克服糖酵解的哪“三步能障”?

答案要点:丙酮酸羧化酶磷酸已糖异构酶葡萄糖6-磷酸酶

16什么是,?简述其生物学功能?

中文名称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腺苷三磷酸),简称为,其中A表示腺苷,T 表示其数量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即一个腺苷上连接三个磷酸基团。

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中。一类是无氧供能,即在无氧或氧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分解供能和糖元无氧酵解供能.

17简述温度、值、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6分)

温度: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较低温度(0~40。C)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反应速度也加快;酶是蛋白质,较高温度会引起酶变性失活,尤其是超过最适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酶变性失活更甚,反应速度降低(2分)。

值:每一种酶只有在最适时活力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酶活力都骤然下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过酸过碱会引起酶变性失活;另外环境也影响酶和底物的解离状态,只有最适时酶和底物解离状态最适合于两者的结合,离开最适时两者的结合必然受影响(2分)。

酶浓度:在底物充足,反应体系不含抑制酶活性的物质,酶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即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也成正比地提高(2分)

18的光修复和切除修复。

1光复活又称光修复,在可见光照照射下,光复活酶发生作用。光复活作用是一种高度专一的直接修复过程,它只作用于紫外线引起的嘧啶二聚体(主要是,也有少量和)。2切除修复又称切补修复,是在一系列复杂酶的作用下,促进损伤修补.。切除修复功能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也是人类细胞中损伤切除修复的主要方式之一。

作用:使受到损伤的结构大部分得以恢复,降低了突变率,保持了分子的相对稳定性。

1.解链温度:双链或分子丧失半数双螺旋结构时的温度,符号:。每种或分子都有其特征性的值,由其自身碱基组成所决定,含量越多,值越高。

2.米氏常数(值):用Km 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Km 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 或)。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

3辅酶:是指与脱辅酶结合比较松的小分子有机物,可以用透析法除去,例如辅酶Ⅰ和辅酶Ⅱ。辅基是指以共价键和脱辅酶结合,不能用透析法除去的辅助因子,例如丙酮酸氧化酶中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4电子传递体系水平磷酸化: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或氢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时可生成很多能量,这一过程可与磷酸化偶联从而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生成,这种的生成机制称为电子传递体系水平磷酸化。

4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或)磷酸化生成(或)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5.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磷酸化生成

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的主要方式。

6.冈崎片段:一组短的片段,是在复制的起始阶段产生的,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在大肠杆菌生长期间,将细胞短时间地暴露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中,就可证明冈崎片段的存在。冈崎片段的发现为复制的科恩伯格机理提供了依据。

7.有意义链:即华森链,华森克里格型中,在体内被转录的那股链。简写为。转录过程中通常只以的一条链为模板称此链为反意义链;反意义链的互补链叫有意义链

8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的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9比活力:是表示酶制剂纯度的一个指标,指每毫克酶蛋白(或每毫克蛋白氮)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即:比活力=活力单位数/酶蛋白(氮)毫克数。

10磷氧比: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某一代谢过程消耗无机磷酸和氧的比值。电子传递链的比值为3,2电子传递链的比值是2

11糖酵解:生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或糖原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乳酸,并产生少量的过程。

12密码的简并性:同一种氨基酸有两个或者更多密码子的现象

13维生素:是生物体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一类微量天然有机物。

1.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合成酶;糖原分解的关键是磷酸化酶。

2.糖酵解中催化作用物水平磷酸化的两个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_。

3.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_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4.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有4次脱氢和2次脱羧反应。

5._肝是糖异生中最主要器官,肾也具有糖异生的能力。

6.三羧酸循环过程主要的关键酶是异柠檬酸脱氢酶;每循环一周可生成_10_个。

7.1个葡萄糖分子经糖酵解可生成2个;糖原中有1个葡萄糖残基经糖酵解生成3个

8.脂肪酸分解过程中,长键脂酰进入线粒体需由肉碱携带.限速酶是脂酰-内碱转移酶Ⅰ;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线粒体的乙酰出线粒体需与_草酰乙酸_结合成柠檬酸_。

9.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受脂蛋白脂肪()酶催化水解而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受_脂肪_酶催化水解,限速酶是_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甘油三酯脂肪酶)。

10.脂肪酸的β-氧化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它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个连续反应步骤。每次β-氧化生成的产物是1分子乙酰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新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