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3章 从电表电路到集成电路 综合测试 (沪科版选修3-1)

第3章 从电表电路到集成电路 综合测试 (沪科版选修3-1)

第3章 从电表电路到集成电路 综合测试 (沪科版选修3-1)
第3章 从电表电路到集成电路 综合测试 (沪科版选修3-1)

第3章 章末综合演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 ,电阻为R ,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

10

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 )

A.11 000R

B.1100R C .100R

D .10 000R

【解析】 均匀镍铬丝拉制成直径d ′=d 10时,其横截面积减小到S ′=S

100,由于镍铬

丝的体积不变,则其长度变为L ′=100L .根据电阻定律,拉长后的电阻为:

R ′=ρL ′S ′

=ρ100L 1100S =10 000 ρL

S =10 000R .

【答案】 D

2.某电解池中,若在2 s 内各有1.0×1019个2价正离子和2.0×1019个1价负离子通过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

A .0

B .0.8 A

C .1.6 A

D .3.2 A

【解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时,通过某截面的电荷量应是两者绝对值的和.由题意可知,电流由正、负离子定向运动形成,则在 2 s 内通过截面的总电荷量应为:q =1.6×10

19

×2×1.0×1019C +1.6×10

19

×1×2.0×1019 C =6.4 C .由电流的定义式知: I =q /t =(6.4/2)A =3.2 A. 【答案】 D

3.两个电压表V 1和V 2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表改装的,V 1量程是5 V ,V 2量程是

15 V ,为了测15 V ~20 V 的电压,我们把V 1和V 2串联起来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V 1、V 2的读数相同

B .V 1、V 2指针偏转角度相等

C .V 1、V 2读数不同,指针偏转角也不同

D .V 1、V 2读数之比等于两个电压表内阻之比

【解析】 把V 1和V 2串联使用时,通过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表的电流相等,指针偏转角度相等.因为两个电压表是串联使用,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分配在V 1和V 2两端的电压之比,即V 1和V 2读数之比等于两个电压表内阻之比.

【答案】 BD

4.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能实验,他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 -U 图象,如

下图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乙图正确

B.甲、丙图象是曲线,肯定误差太大

C.甲、丙为非线性元件,乙为线性元件

D.甲、乙、丙三个图象都可能是正确的,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

【解析】由于三种导电元件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故其I-U图象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故C、D正确.

【答案】CD

5.如右图为一个应用简单逻辑电路控制的自动楼道灯原理电路,图中S为声控开关(有声音时开关闭合,无声音时开关断开),R为光敏电阻,R1和R2都是定值电阻,A为某种门电路,L为灯泡.当晚上有人发声时,能够自动打开楼道灯,白天即使有人发声楼道灯也不会亮.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是一个“与”门电路

B.图中A是一个“或”门电路

C.图中A是一个“非”门电路

D.晚上无光照时L一定亮

【解析】黑夜无光照时R1的电阻变大,两端分得的电压升高,当有人发声时,S闭合,R2分得高电压,所以A是“与”门电路,A正确.

【答案】 A

6.如右图所示电路的三根导线中,有一根是断的,电源、电阻

R1、R2及另外两根导线是好的.为了查找断导线,某学生想先用多

用电表的红表笔连接在电源的正极a,再将黑表笔连接在电阻R1的

b端和R2的c端,并观察多用电表指针的示数.在下列选项中,符

合操作规程的是()

A.直流10 V挡B.直流0.5 A挡

C.直流2.5 V挡D.欧姆挡

【解析】因为被检测的电路为含电源电路,所以选用欧姆挡一定不可.由于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6 V,所以选用直流2.5 V挡也不安全.

估测电路中电流,最大值可能为I m=E

R2=

6

5A=1.2 A,所以选用直流0.5 A挡也不对,

只有选用直流10 V挡.

【答案】 A

7.下图中是由基本门电路组成的逻辑电路,其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答案】 A

8.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下图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

B.图(a)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

C.图(b)中的A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

D.图(b)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

【解析】大量程电流表是小量程电流表并联一适当小的分流电阻改装而成的.当A1、A2并联时,由于A1、A2的电阻不同,通过A1、A2的电流不等,A1、A2的示数不同.但通过每个小量程电流表的电流相同,故指针偏角相同,A错,B对.当A1、A2串联时,通过A1、A2的电流相同,故示数相同,但A1、A2的量程不同,故指针偏角不同,C、D均错.【答案】 B

9.电阻R与两个完全相同的二极管D1和D2连成如右图所示的电路,a、b端加上电压U ab=10 V时,a点的电流为0.01 A;当U ab=-0.2 V时,a点的电流也为0.01 A,电阻R 的阻值为()

A .1 020 Ω

B .1 000 Ω

C .980 Ω

D .20 Ω

【解析】 当a 、b 端加电压U ab =10 V 时,电流只能从上面的回路流过,I 1=10 V

R +RD 1

其中RD 1为二极管D 1的正向电阻(其反向电阻可视为无穷大);当U ab =-0.2 V 时,电流只能从下面的二极管D 2中流过,则0.2 V

RD 2

=I 2,代入数据可得R =980 Ω,选C 项.

【答案】 C

10.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 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 ,电流为I 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 的电子束内电子个数是( )

A.I Δl eS m 2eU

B.I Δl e m 2eU

C.I eS

m 2eU

D.IS Δl e

m 2eU

【解析】 设加速后电子的速度为v ,则eU =1

2m v 2.又I =neS v ,n 为单位体积内的电子

数目,故Δl 长内的电子数目:

N =n ΔlS =I

eS

m 2eU ·ΔlS =I Δl e

m

2eU

.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

11.(6分)如右图所示是把量程为3 mA 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电动势E =1.5 V ,经改装后,若将原电流表3 mA 刻度处的刻度值定为零位置,则2 mA 刻度处应标________Ω,1 mA 处应标________Ω.

【解析】 电流表满偏电流I g =3 mA =3×10-

3 A ,当将红、黑表笔短接时,电路的总

电阻为(R g +R 0+r ),其中R g 是电流表内阻,R 0是调零电阻,r 是电池内阻,我们将(R g +R 0+r )叫做欧姆表内阻,用R 内表示,R 内=E

I g =500 Ω,指针在2 mA 处,设待测电阻为R x ,则

23I g =E R x +R 内,2×10-3= 1.5R x +500,得R x =250 Ω,则2 mA 刻度处应标250 Ω.指针在1 mA 处,设待测电阻为R ′x ,则13I g =E R ′x +R 内,1×10-3= 1.5R ′x +500

,得R ′x =1 000 Ω,则1 mA

处应标1 000 Ω.

【答案】250 1 000

12.(6分)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要求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可连续地从零调到额定电压.

(1)请在图中虚线框内按要求完成实验电路图.(用笔线代替导线)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电路图如图所示

(2)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13.(8分)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 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1)

照度变化的特点.

(2)如上图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 V 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 (1x)时启动照明系统,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

提供的器材如下: 光敏电阻R P (符号

,阻值见上表);

直流电源E (电动势3 V ,内阻不计);

定值电阻:R 1=10 kΩ,R 2=20 kΩ,R 3=40 kΩ(限选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 开关S 及导线若干.

【解析】 根据串联电阻的分压关系,E =3 V ,当照度降低至1.0(lx)时,其电压升至2 V ,由图线知,此时光敏电阻R =20 kΩ,U R =2 V ,串联电阻UR x =1 V ,由U R UR x =R

R x

=2得:

R x =R

2

=10 kΩ,故选定值电阻R 1,如图所示.

【答案】(1)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见解析.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

(2)电路原理图:

14.(8分)A、B两地间铺有通讯电缆,长为L,它是由两条并在一起彼此绝缘的均匀导线组成的,通常称为双线电缆.在一次事故中经检查断定是电缆上某处的绝缘保护层损坏,导致两条导线之间漏电,相当于该处电缆的两导线之间接了一个电阻.检查人员经过下面的测量可以确定损坏处的位置:

(1)令B端的双线断开,在A处测出双线两端间的电阻R A;

(2)令A端的双线断开,在B处测出的双线两端间的电阻R B;

(3)在A端的双线间加一已知电压U A,在B端用内阻很大的电压表测出两线间的电压U B;

试由以上测量结果确定损坏处的位置.

【解析】设双线电缆每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漏电处距A端为x,漏电处电阻为R,

则R A=rx+R,R B=r(L-x)+R,由欧姆定律知

U A

rx+R

U B

R,解以上三式消去r、R得:x=

R A L(U A-U B) (R A+R B)U A-2R A U B

.

【答案】距A端的距离是R A L(U A-U B)

(R A+R B)U A-2R A U B

15.(10分)火警自动报警器用“非门”、电位器、热敏电阻、蜂鸣器和电池等按如下图所示连接,调节电位器使蜂鸣器正好不报警,然后用火焰靠近热敏电阻,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在不报警时,P为低电位记“0”,报警时,P为高电位记“1”.试问:

(1)报警时,A点电位为高电位“1”还是低电位“0”?

(2)当用火焰靠近热敏电阻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增大还是减小?

【解析】(1)报警时,P点为高电位“1”,由于此电路运用了“非”门电路,输出端P 为高电位时,输入端A点一定是低电位“0”.

(2)题图可等效为如下图所示电路图.

当火焰靠近热敏电阻时,蜂鸣器报警,说明此时P点为高电位,A点为低电位,也就是说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由电路图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答案】(1)低电位“0”(2)阻值减小

16.(10分)如下图,是0.5 A与2 A的双量程电流表,其表头内阻R g=50 Ω,满偏电流I g=1 mA图中A、B两个接线柱,量程为2 A的接线柱是哪一个?分流电阻R1、R2分别是多少?

【解析】当接“+,A”接线柱时,表头与R2串联后再与R1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

R=R1(R2+R g)/(R2+R g+R1)

当通过表头的电流达到满偏电流I g时,通过干路中的电流即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为I:

I =I g (R 2+R g )/R =I g (R 2+R g +R 1)/R 1①

当接“+,B ”接线柱时,R 1与R 2串联后再与表头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 ′: R ′=R g (R 2+R 1)/(R 2+R g +R 1)

当通过表头的电流达到满偏电流I g 时,通过干路中的电流即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为I ′:

I ′=I g R g /R ′=I g (R 2+R g +R 1)/(R 1+R 2)②

可见I >I ′,所以量程为2 A 的是“A ”接线柱,即I =2 A ,I ′=0.5 A ,代入数据,由①②可解得:

R 1=0.025 Ω,R 2=0.075 Ω.

【答案】 量程为2 A 的接线柱是“A” R 1=0.025 Ω R 2=0.075 Ω

17.(12分)大气中存在可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其密度随离地面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可以把离地面50 km 以下的大气看做是具有一定程度漏电的均匀绝缘体(即电阻率较大的物质);离地面50 km 以上的大气则可看做是带电粒子密度非常高的良导体.地球本身带负电,其周围空间存在电场,离地面50 km 处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为4×105 V .由于电场的作用,地球处于放电状态,但大气中频繁发生闪电又对地球充电,从而保证了地球周围电场恒定不变.统计表明,大气中每秒钟平均发生60次闪电,每次闪电带给地球的电荷量平均为30 C .试估算大气的电阻率.已知地球半径r =6 400 km.

【解析】 设每秒闪电的次数为n ,每次闪电带给地球的电荷量为q ,则大气漏电的平均电流 I =nq ①

离地面l =50 km 以下的大气可看做是长为l ,横截面积为地球表面积S (因l ?r )的电阻,如右图所示.设其电阻值为R ,大气的电阻率为ρ,根据电阻定律

R =ρl S =ρl

4πr

2②

根据题设条件:离地面50 km 处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 U =4×105 V ,由欧姆定律可得 U =IR ③ 联立①②③式有 ρ=4πr 2U

nql

代入数据解得 ρ=2.29×1012 Ω·m. 【答案】 2.29×1012 Ω·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