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FAE云雾控制因素的优化研究

FAE云雾控制因素的优化研究

FAE云雾控制因素的优化研究
FAE云雾控制因素的优化研究

FAE 云雾控制因素的优化研究

肖绍清,白春华,李 晋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

摘要:利用多因素二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选择了对云雾形成及形状起重要作用的FAE 弹体的上端板厚度、侧面板预弱方式、分散药上底面所填充的多孔惰性材料高度,进行了重点研究,从而得到实现理想云雾所要求的优化条件。关键词:FAE;云雾;正交实验

中图分类号:T Q 560.7;T J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12(1999)02-0011-04

Study on Optimization for Factors Controlling FAE s Cloud

XIAO Shao -qing ,BAI Chun -hua ,LI Jin

(Beijing In stitute of T ech 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By the or thog onal test metho d ,the three facto rs ,which play impor tant r oles in creat ing t he cloud ,ar e put str ess o n st udy.T hus the bet ter facto rs to r ea lize the ideal clo uds are o btained.Keywords :FA E;Cloud;O rt ho go nal t est

引 言

自FAE 武器问世以来,无论是在燃料、战斗部结构,还是在起爆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自90年代以来,我国在FAE 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其中,为了克服传统的侧面起爆方式中二次引信(也称云雾引信)难以控制的缺点,北京理工大学提出并尝试了顶端起爆方式。这种起爆方式,二次引信的装药量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增加,而且通过阻力伞很容易实现在云雾顶端定点起爆,由此大大提高了云雾起爆的可靠性;不仅如此,顶端起爆还使得云雾爆轰较侧向起爆方式能更有效地毁伤地面目标[1]。然而,这种起爆方式,要求云雾为草帽或类似的形状,因此FAE 战斗部结构,明显不同于侧面起爆所要求的弹体结构[2,3],即上端板和侧面板的强度相近,但均小于下端板的强度,并要求中心分散药与上端板留有一定的距离,等等。这种新型战斗部结构,也相应地带来许多新的难题,例如,燃料在分散过程中容易窜火,顶端云雾与下部主云雾很难有机衔接等。但是,通过采用不耦合装填中心分散药,以及在中心爆管内壁和分散药之间填充多孔惰性材料等新型装药方法,基本上使燃料分散过程中的窜火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在已较成功地抑制云雾窜火的前提下,本文拟选择对云雾形状起重要作用的上端板厚度、分散药上底面所填充的多孔惰性材料高度(至上端板的距离)、壳体上端板和侧面板的预弱方式,这三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研究它们对云雾形成及形状的影响,以寻求实现理想云雾形状的较优条件,为最终实现顶端起爆奠定基础。1 实验方案与考察指标

1)实验条件。实验弹体的外形尺寸(mm )为 220×350,铝合金材料,上端板和侧面板的厚度均为2.0m m ,下端板厚度12mm 。采用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宏观固态燃料,振动装填工艺,密度为1.40±0.10g /cm 3。中心分散药为密度1.57g/cm 3的T NT 药柱。

11

第2期 1999年火炸药学报 收文日期:1998-07-20

在野外进行实验,采用柯达高速运动分析系统(KODAK EKTAPRO EM M otion Analyz-er)观测燃料分散即云雾形成过程。

2)实验方案。拟实验的三因素,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云雾的形成,并且三者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可又很难从理论上用数学式表达它们间的这种复杂关系;另外,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做太多的实验,故选择三因素二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

表1 实验因素及其水平

因素上端板厚度

/m m (A)

惰性材料高度

/mm (B)

预弱方式

(C)

一水平450刻槽

二水平720不刻槽

上端板厚度选4mm和7mm。分散药上底面惰性材料的填充高度选20m m和50mm。壳体的上端板和侧面板外表面,采用刻菱形槽和不刻槽两种预弱方式。实验因素及其水平如表1。在做设计时,仅考虑因素间的两两交互作用,则第7列不安排实验因素,但其结果认为是实验误差引起的,由此正交实验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L8(27)正交实验表头设计

列号(m)试验号(n)1

A

2

B

3

A×B

4

C

5

A×C

6

B×C

7

(空列)

11111111

21112222

31221122

41222211

52121212

62122121

72211221

82212112

3)考察指标。正交实验拟考察如下两指标: 云雾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率;顶端云雾在起爆时刻的径向截面积。

2 实验数据

表3 不同时刻的云雾体积 m3

t/ms102030405060708090100

V1 2.724.543.775.498.3124.8144.0155.4189.6204.6

V20.516.438.361.889.5122.6143.6158.9181.9184.9

V3 2.220.654.784.2103.4116.5128.5140.1171.5195.6

V4 2.413.125.447.273.097.2123.5146.8178.1200.2

V5 2.922.753.768.687.8128.8154.1173.8189.6200.7

V6 4.116.236.458.483.2102.2131.5159.0170.9180.5

V7 2.419.640.864.6100.6122.6131.1149.7165.3176.9

V89.638.454.369.592.2128.5161.2169.6188.2216.1

1)云雾体积。对柯达高速运动分析系统以1000fps记录的云雾图片,运用它的专用图像处理软件——MA W(M otio n Analy sis Workstation)进行了数据处理,得到云雾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见表3。并对表3中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处理,得到每次实验的云雾体积与12火炸药学报1999年

时间关系,均呈现为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率,为各直线的斜率:d V i /d t =tg i =k i ,具体数值列于表4。

表4 拟合直线的斜率(k i )、相关系数(r i )和标准误差(S D )

n 12345678k i (y 1i ) 2.281 2.242 2.042 2.300 2.331 2.134 2.034 2.301r i 0.99750.99330.99020.99400.99410.99540.99040.9932S D

5.179

8.559

9.246

8.164

8.174

6.570

9.128

7.891

当斜率越大时,表明云雾体积增长速度越大,那么说明燃料获得的平均速度越大,而达到爆轰浓度体积所需要的时间越少。这样,不但燃料可以得到充分分散,以利于云雾的起爆和爆轰,而且可以使起爆时间提前,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恶劣天气等对云雾的不利影响,使FAE 武器的适应性增强。因此认为,斜率越大越好。

2)顶端云雾。同样,运用M AW 软件对记录的云雾图片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在100ms 起爆时刻的顶端云雾的径向截面积,数据如表5。若径向截面积大,则有利于爆轰波从顶端云雾向下面主云雾顺利传递。因此,径向截面积越大越好。

表5 上云雾径向截面积

n 12345678y 2i /m 2

5.35

4.26

9.46

8.19

4.52

10.3

6.83

9.91

3 实验数据分析

1)分析方法[4]。对按正交L n (t m )设计,所实验得到的数据,分别作极差和方差分析。分析计算中,t 为因素的水平个数,m 为正交表的列数,即最多可安排的因素个数,n 为能安排的实验次数,即正交表的行数。显然,本实验中,t =2,m =7,n =8。对于二水平的正交实验,其极差计算式:

R j = Ⅰj -Ⅱj ,j =1,…,m

(1)

式(1)中,Ⅰj 、Ⅱj 分别是每列的同一水平对应的四个实验结果之和。方差计算式:

S j =r ∑

t

i =1

T ij

r

-y 2

,j =1,…,m (2)

(2)式中,S j 为第j 列变差平方和;T ij 表示正交表L n (t m )的第j 列的第i 水平的实验结果y i 之和,与Ⅰj 、Ⅱj 类同;r 为同水平的重复次数,即:r =n /t ;y 为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y =T n =1

n ∑n

i =1

y i

(3)

方差分析是用各因素的变差平方和与误差平方和相比,作F 检验,即可判断因素的作用

显著性。则构造统计量:

F j =(S j /f j )/(S e /f e )

(4)其中自由度f (e )=t -1,当各因素作用不显著时,

F j ~F (f j ,f e ),j =1,…,m

(5)

于是,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 ,当F j 值大于F 1- (f j ,f e )时,则在检验水平 下,推断该因素作用显著,否则不显著。通常,若对于 =0.01有F j >F 0.01时,则说明该因素水平的改变对实验结果有高度显著的影响,记作**;当F 0.01>F j >F 0.05时,则说明该因素水平的改变对实验

13

第2期火炸药学报

结果有显著的影响,记作*;而当F0.05>F j>F0.10时,则说明该因素水平的改变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记作*。

实验计算F j时,当某列的平均变差平方和S j=S J/f j比S e=S/f e还小时,S j就可以当作误差平方和,并于S e中去。将全部可以视作误差的S j,皆并于S e后得到的新的误差平方和,记为S e,相应的自由度f j也并于f e,并记为f e。则新的构造统计量:

F j=(S j/f j)/(S e/f e)(6)其检验显著性的方式同上。

2)云雾体积变化率的分析。

B1B2

C1 2.281+2.331=4.612 2.042+2.034=4.076

C2 2.242+2.134=4.376 2.300+2.301=4.601

运用上面(1)~(6)式,结合表1、2,对表4的数据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从极差分析来看,影响云雾体积变化的主次顺序是:B×C、B、C、A×C、A、A×B。从方差分析来看,由于F0.90(1,4)=4.54,F0.95(1,4)=7.71,F0.99(1,4)=21.2,所以B×C对实验结果有高度显著的影响,而B、C仅有一定的影响。而因素B和C的所有组合如上表。显然,B1C1=4.612为最大,则为最优组合。因此,对云雾体积变化影响的较优条件是:B1C1A1(or2)。

表6 云雾体积的分析结果

极差分析m1234567T

Ⅰj8.8658.9888.8588.6888.7589.2138.749

Ⅱj8.8008.6778.8078.9778.9078.4528.91617.665 R j0.0650.3110.0510.2890.1490.7610.167

方差分析变差来源A B A×B C A×C B×C误差误差 S j×10-20.053 1.2090.033 1.0440.2787.2390.3490.713

f j11111114 S j×10-2 1.209 1.0447.2390.178

F j 6.8 5.940.7

显著性****

3)顶端云雾面积的分析。同理,对表5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表7即为分析结果。

由表7极差分析可知,影响顶端云雾径向截面积因素的主次顺序是:A×C,B,C,A×B, A。

表7 顶端云雾面积的分析结果

极差分析m1234567T Ⅰj27.2624.4326.3526.1635.0227.9730.67

Ⅱj31.5634.3932.4732.6623.8030.8528.1528.52 R j 4.309.96 6.12 6.5011.22 2.88 2.52

方差分析变差来源A B A×B C A×C B×C误差S j 2.31112.40 4.682 5.28115.74 1.0370.794

f j1111111

S j 2.31112.40 4.682 5.28115.74 1.0370.794

F j 2.9115.62 5.90 6.6519.82 1.31

显著性

因在检验水平 =0.10下,F0.90(1,1)=39.9,则诸因素作用都不显著。但从直观分析结果可知,A2C2B2为最好条件。(下转第10页)

由模型可知,单一增加钝感剂的浓度的方法可以改变在渗入深度x1处的钝感剂含量y1,但对于钝感剂浓度梯度的变化影响不大。通过方案1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假设。

改变加料方式的数学模型是:

y1=a1ex p(-b f(t))

y1=a1ex p(-b f(t1))+a2exp(-b f(t2))+a3exp(-b f(t3))

t1>t2>t3

由模型可知,通过加料方式的改变可以增加钝感剂的浓度梯度。方案2证明的这一点。

3 结论

1)对于溶剂含量较大的发射药来说,液相钝感工艺中,单一的增加钝感剂的浓度,会明显降低发射药的能量,降低燃气生成猛度,但并不能明显的提高燃烧渐增性。

2)改变钝感剂的加料方式,可以建立起药体内部的钝感剂浓度梯度,对于改善DA发射药的燃烧规律,提高燃烧渐增性效果较为明显。

3)对于配方溶剂含量较大的发射药的钝感技术,除选择适应的钝感剂外,研究并建立合理的钝感工艺是十分重要的。

(上接第14页)

4 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和分析得到,使云雾体积上升最快的条件为B1C1A1(or,2),使顶端云雾径向截面积较大的条件是A2C2B2。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三因素对云雾径向截面积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B、C的交叉因素对云雾体积有高度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兼顾两考察指标的前提下,则较优的条件是A2B1C1,即上端板厚度为7m m、多孔惰性材料的填充高度为50m m、壳体外表面刻菱形槽是较优条件。因实验中,各因素仅选择了两水平,显见实验结果只反映各因素对云雾影响的态势;因此有必要对各因素尤其是对B、C两因素进一步地优化实验。

感谢爆炸灾害控制与预防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凤元、刘庆明、林江、王小华等同志在实验中所给予的大力帮助。

〔参 考 文 献〕

〔1〕张昕.科学视算技术在燃料空气炸药武器终点效应研究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1995.

〔2〕W Charles.Falteman et al.M ethod for Fuel Air Explosive〔P〕.U S P,4157928,1979.

〔3〕J A Den nis.SLUFAE-Long-range minefield b reach ing sys tem tested〔R〕.Arm y Resear ch and Developm ent New s M agazine M ay-June,1976.

〔4〕吴翊等.应用数理统计〔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内部控制研究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内部控制研究 方美丹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总体医疗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近年来,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更是促进了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进一步体系化和规范化。然而,在新会计制度广泛实施的今天,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医院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强化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经成为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会计制度 内部控制是现代医院进行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包括确保医院整体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医院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医院各项经营活动流程等等,从而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近些年来,在我国实施医疗改革的大政方针之下,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于2012 年颁布并实施,广大医院已经开始按照最新的会计制度进行日常业务的核算与管理。客观来看,新《医院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之前医院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更加注重对企业会计制度相关原理和方法的借鉴与融

合,着重完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科目设置、监督审计、财务报告标志、药品核算等环节的管理。新《医院会计制度》为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内部控制也会在新的制度环境下为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发挥出更加显著的作用。 一、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院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很多医院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理论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因此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之医院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机构设置不够科学等原因,从而造成了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滞后,甚至出现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得到实际执行的后果,长此以往,医院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将难以真正实现。具体来说,一些医院对于内部控制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十分有限,甚至将内部控制与审计、稽核等工作混为一谈,内部控制长期停留在规章制度建设层面。还有一些医院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成本控制或者资产控制,采用财务制度替代内部控制制度。以上种种现象,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医院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不仅难以实现对内部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甚至还会出现更多的内部管理漏洞,管理效率难以得到提高,医院的业务建设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发展战略

企业内部控制——发展战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第三条企业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二)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三)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第二章发展战略的制定 第四条企业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 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水平和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 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制定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应当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 第六条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 企业应当明确战略委员会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对战略委员会会议的召开程

序、表决方式、提案审议、保密要求和会议记录等作出规定,确保议事过程规范透明、决策程序科学民主。 战略委员会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形成发展战略建议方案;必要时,可借助中介机构和外部专家的力量为其履行职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战略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其任职资格和选任程序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 第七条董事会应当严格审议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重点关注其全局性、长期性和可行性。董事会在审议方案中如果发现重大问题,应当责成战略委员会对方案作出调整。 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报经股东(大)会批准实施。 第三章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八条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将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同时完善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确保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第九条企业应当重视发展战略的宣传工作,通过内部各层级会议和教育培训等有效方式,将发展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内部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 第十条战略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于明显偏离发展战略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告。 第十一条由于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技术进步、行业状况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对发展战略作出调整的,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调整发展战略。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施工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1)按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 1)施工准备控制:指在各工程对象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 2)施工过程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质量及作业技术活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所进行的控制,包括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过程的自控行为和来自有关管理者的监控行为。 3)竣工验收控制:它是指对于通过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及有关方面(例如质量文档)的质量进行控制。 (2)按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物质形态转化的阶段划分 1)对投入的物质资源质量的控制。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即在使投入的物质资源转化为工程产品的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各环节及中间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 3)对完成的工程产出品质量的控制与验收:在上述三个阶段的系统过程中,前两个阶段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所投入的物质资源的质量控制对最终产品质量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在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中,无论是对投入物质资源的控制,还是对施工及安装生产过程的控制,都应当对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五个重要因素方面,即对施工有关人员因素、材料(包括半成品、构配件)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生产设备及施工设备)、施工方法(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进行全面的控制。 (3)按工程项目施工层次划分的系统控制过程 通常,任何一个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例如,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按照国家标准可以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等层次;而对于诸如水利水电、港口交通等工程项目,则可划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几个层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施工先后顺序的逻辑关系。显然,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最基本的质量控制,它决定了有关检验批的质量;而检验批的质量又决定了分项工程的质量。 2.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在施工阶段的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控制,不仅涉及最终产品的检查、验收,而且涉及施工过程的各环节及中间产品的监督、检查与验收。 在每项工程开始前,承包单位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然后填报《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及附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若审查合格,则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复准予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控制,施工作业过程均应按规定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承包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检合监理工程师收到检查申请后应在合同规定《_报验申请表》交监理工程师检验。填报格后, 的时间(合同文本17条:隐蔽工程在隐蔽或者中间验收前48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工程师验收)内到现场检验,检验合格后(24小时内)予以确认。 【案例一】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并委托某监理公司承担施工阶段的监理任务。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桩基工程分包给一家专业施工单位。

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与解决措施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49788807.html, 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与解决措施探究 作者:林娟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7期 摘要:医院作为当前社会中提供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工作,优化医院的各种资源配置,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当下的医院来说,在内部控制工作中仍然处在缺乏风险评估手段、缺乏内部控制执行力以及内部沟通不畅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提升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策进行阐述,望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不足;对策 一、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很多医院对于风险识别工作并没有予以重视,缺乏规范有效的风险评估流程。在遇到一些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时无法构建出一套更加完善的应对方案,医院在发展中没有对整个环境进行有效的把控,有些医院内部缺少风险防范机制,在技术更新方面缺乏资源引导,因此在面对重大问题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对能力较差。 医院信息沟通不顺畅,这也会使得内部在传达一些信息时效率较低,并且相应的业务在开展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沟通。业务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是产生问题的很大因素。比如一些医院内部的OA系统在上线初期是足够的,但是随着医院的发展,也会使得这些系统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同时工作,对于一些紧急问题无法进行协同处理。 二、医院完善内部控制策略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医院的内部控制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持。其次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人才,通过成立人力资源部门来做到能人善任的一种用人策略,医院的发展是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支持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需要做到被工作人员监督,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胜任。通过公平公正、任人唯贤的方式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需要结合自身的状况来培养人才,制定人才发展战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可以加强医院文化的建设,以文化为引导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文化不仅是一个医院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每一位工作人员赖以生存的保障,通过良好的医院文化可以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也需要就如何创建优秀的医院文化进行反思,要结合医院的优点与特征,不仅能够让医院文化促进自身的发展,也应当不断优化医院内部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通

医院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成立方案

XXX医院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成立方案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财政部《关于开展201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18〕11号);南充市财政局转发《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南财会〔2019〕2号)等文件的要求,全面推动我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经研究决定,成立我院内部控制领导小组。 一、组织领导 成立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X 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XXX 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XXX 卫生院纪检员 XXX 卫生院公卫科长 XXX卫生院医务科长

XXX 卫生院药械科长 XXX 卫生院健扶办主任 XXX 卫生院感控组长 内控办公室设在副院长办公室,由XXX负责日常事务。 二、工作职责 (一)组长及副组长职责:研究审定完善我院内控机制的基本制度和工作标准;做好我院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计划;研究处理内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内控机制健全和完善的整体进程,并及时审定、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内控机制健康运行等。 (二)内控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牵头部门为财会科,负责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确保为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包括组织协调内部控制日常工作;研究提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案或规划;组织协调单位内部跨科室的重大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协调相关科室或岗位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研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跨科室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负责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风险的日常监控等。 办公室、医务科、公卫科、药械科、感控科、健扶办为具体执行机构,配合纪检委对各科室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流程梳理和风险评估;对本科室的内部控制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单位经济活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认真执行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 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随着我国财务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基础建设中容易出现的漏洞、问题,对目前的内控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我们对本单位(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了评价。试图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目前的控制制度以及设想以后比较完善的控制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与解决问题。 一、我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 良好的内控意识就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与实施的重要保证。一些单位的领导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认识不够,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系统的建设,而简单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有的单位虽建立了内控系统但不尽合理,生搬硬套,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还有些单位虽然建有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却流于形式,弱于执行。 2、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力度不够 部分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由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行监督检查,导致监控力度不够,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有些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对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不能正确审计与鉴定会计资料与其她有关资料的正确性与真实性,主要原因在于内部审计人员不能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与权限,不能坚持内部审计的准则与原则,不能遵循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不能正确运用审计方法,没有如实、公正地编写审计报告。 3、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流失比较严重 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对国有资产管理相互脱节,部分单位财务部门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每年只管经费收支,不管家底多少;后勤部门只管发放而不清楚资产 价值与实物分布情况;使用部门只用不管。长此以往,造成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致使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部分单位之间互相攀比,盲目、重复购置资产,加之资产的购建、使用、占用、处置权均在单位,跨部门、跨单位无法进行资产配置,致使部分资产闲置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理论国外研究状况分析 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内部控制, 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 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 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 即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三个阶段。 从1949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 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 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内部控制在50 年时间内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经历近40 年, 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只有5 年时间。内部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 除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 外部尤其是政府的推动亦是关键因素。在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 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 80 年代一些舞弊性财务报告和企业“突发”破产事件导致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对财务报告制度的恰当性提出了疑问,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恰当性, 由此成立Treadway 委员会( 即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 报告。20 世纪80 年代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 SEC) 也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SEC 在1980 年的S—X 规则303 条款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 MD&A) ”的信息。MD&A 要求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相关的当前和未来的流动性和其它情况, 所以要求向公众提供更多未来经管责任的情况,

包括内部控制等内容。“安然”事件发生后, 美国国会于2002年7 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Oxley Act) , 强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 如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检查等。 COSO 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 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COSO 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的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框架模式, 代表着国际上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最高研究水平。此后发布的其他一些有关内部控制的报告( 如加拿大的COSO, 英国的Cadbury, 南非的King, 法国的Vienot 等等) 均以COSO 的报告为模本。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银行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也是以COSO 的报告为基础的。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层甚至许多内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还停留在内部牵制的第一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职责分工、岗位分离、授权授信、内部审计等”, 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根据COSO 报告, 内部控制应理解为: “由管理当局设计( devised) , 董事会核准, 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 maintained) 的, 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 pro—cess) ”。可见, 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个过程, 但它本身不是目的; 它帮助实现的是多种既互相区分而又紧密联系和相互重叠的目标; 它由人实

内部控制风险点汇总

内部控制风险点整理 一、组织架构风险点 (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应避免以下情况的出现:1、虽然形式上减利了董事会、监事会,但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到位,管理流于形式;2、虽 然聘任了经营班子,但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不能有效制定科学的决策;3、内部控制局限于纯粹的内部控制,没有上升到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管理者的这种内部控制意识、造成企业经营决策失误风险较大,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2)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如有些企业未单独设立审计部门或者将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混为一起,这样造成各部门、管理人员之间权责交叉,缺少 相关制约,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和企业各组织机构执行智能的效 率方面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二、发展战略风险点 企业发展战略风险主要产生于企业对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和竞争优势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从而导致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不能充分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限制企业自身优势发展。发展战略风险在企业实际经营中主要表现为: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源风险点 (1)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露。 (3)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四、社会责任风险点 (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 (4)从今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医疗单位的体制改革也在日益推进,公立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经营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公立医院充分体现出其公益性、社会性的特征,为解决我国基本医疗问题,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等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偶尔见诸报端和媒体关于医院的各种问题说明,由于国家财政资金不足、在医院内部控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存在问题。因此,本文将就我国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 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问题对策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 逐步深入,我国先后出台 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加大了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力度。同时,医疗行业中新增加的民营医院、外资医院迅速崛起并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这对原本就依赖于外部条件来谋求自身发展空间的公立医院而言,受到了较大的挤压和挑战。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随着市场风险的不断加大,要求公立医院应该尽快建立有效的医院内部控制机制。因此,公立医院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并借鉴现代企业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的方式与方法,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来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作为一个预警与维护系统是促进医院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约束、实现自我促进与协调的最佳途径和管理工具。 、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存在问题 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分为外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 环境两方面。在医院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政治法律环境问题、经济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技术环境问题。例如:政府对于公立医院的干预一方面采取的是硬性约束,另一方面软性调节又不够,最终导致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再例如:由于国家财政对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公立医院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其经营行为逐渐趋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doc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医院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和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医院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依据卫生系统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办法,结合医院财务机构设置具体情况,确保全院财务工作整体的安全、顺畅,防止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特制定此内控制度。

目录 货币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 (3) 财务预算控制 (6) 票据管理内控制度 (9) 往来帐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11) 内部牵制和稽核制度 (13) 收入内控制度 (15) 支出管理的内控制度 (17) 债权和债务控制 (20) 库存物资内部控制制度 (23) 基建项目财务管理 (28) 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 (29)

货币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 为了加强货币资金管理,防止被盗,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对货币资金收、支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凡现金管理人员,必须做到每日提取备用金,不得超过银行规定限额。出纳人员收到现金,每日必须交存银行,不得坐支,不得以“白条”抵充库存现金。保险柜钥匙必须随身携带。 二、出纳员下班前必须将全部现金(包括找零备用金)存入保险柜,妥善保管,不得超过银行规定的限额。转账支票,现金支票的使用必须经财务科长审批,印鉴必须交叉保管(或分开管理)。 三、严格控制签发空白支票,特殊情况必须在支票上写明收款单位名称,款项用途、签发日期、规定限额,由领用人在专设登记薄上签章。作废支票必须加盖“作废”戳记,与存根一并保存。对于空白收据的管理,专设登记薄登记,认真办理领用注销手续。 四、记银行日记账与对账必须由两人交叉负责,由对账人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五、门诊、住院收款室货币资金的管理 1、收费员将当日收入必须足额上缴出纳员,由收款室负责人打出收入日报汇总表上报财务科,财务科由专人对上报的汇总报表进行审核,制单会计对审核无误的汇总报表进行账务处理。 2、收款室负责人、财务科应分别定期或不定期对门诊收费处进行现金盘点,杜绝挪用现金现象的发生。

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策略

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11-04-06T08:50:27.550Z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3月下旬供稿作者:季艋[导读]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季艋(大庆职业学院,大庆 163255)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为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有关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为此,本文从制度建设和制度实施两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了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9-0168-01 1 企业现行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企业高层治理者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快速成长期。对于小型公司而言,创建者的个人控制往往非常重要。优秀的治理者能够牢牢把握企业方向,准确把握企业信息,并且通过集中控制,进行高效的决策和执行,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阻碍。然而,随着企业规模和经营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个人控制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权责的不对等、工作程序的不统一以及治理制度的严重漏洞等,导致各种错误、舞弊事件纷纷出现。 1.2 企业的控制环境恶化首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恶化。我国在对企业的改制过程中,没有规范运作,造成部分公司治理结构被严重扭曲,更谈不上内部控制效用的发挥。股东大会流于形式,监事会的权力虚置,董事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其次,企业文化的培育忽视了治理控制。很多企业虽然越来越重视培育企业文化,但往往过多地关注企业的形象设计、品牌设计、公司口号和产品推广等,从而忽视了企业的治理和控制理念。 1.3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有的企业的治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相关制度残缺不全;有的企业虽有内控制度,却有章不循,只是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成手册、文件,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碰到具体问题时随意性很强,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案例所暴露出的问题,如携巨额公款外逃、挪用公款、借职务之便贪污受贿等,原因是复杂的,但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得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1.4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首先,就企业内部监督而言,存在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范围有限、审计内容单一以及审计机构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等问题。我国《审计法》对国有单位的内审机构设置做了强制性规定,而对非国有单位则未做要求,许多非国有企业未建立内审机构。在股份制企业,董事会下面未设立审计委员会,内审机构直接对总经理负责,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范围有限和审计内容单一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企业的内审机构所从事的审计业务是财务审计,而对治理审计涉及很少。其次,外部监督乏力。外部监督有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目前,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督功能交叉,再加上缺乏横向信息沟通,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有的职能部门对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管流于形式,甚至怕暴露问题,影响企业发展;有的执法部门不能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甚至掺杂一些部门利益,该查处的不查处,该罚的不罚,结果导致了监督的弱化。另外,我国的社会审计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 2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2.1 加强内部控制要素建设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框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等,其中的每一个要素缺失,都会导致整个系统无效。所以,企业应当按照系统的观念来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应当使各个要素保持均衡。但是,由于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所以,在现阶段要特别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2.2 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实施战略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尚处于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还没有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都没有充分反映风险内容;公司治理、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和业务流程等等,都没有体现风险管理的要求。因此,要想把现有的内部控制提升到风险管理框架层次,还必须实现两次跨越,第一步是先规范会计行为,第二步是全面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为此,实施内部控制只能采取“渐进”的方式,否则内部控制环境跟不上,人员素质更跟不上。我国境外上市公司为达到美国内控监管要求而付出的“巨大成本”提醒我们,实施内部控制不能操之过急。甚至态度强硬的COSO主席也承认,ERM框架在组织里的运行是渐进式的。鉴于上述原因,当前我国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时候,应当重点加强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主线的相关控制标准建设,首先实现财务报告控制目标,待会计信息系统达到内部控制的要求后,再创造条件实现其他控制目标。 所以,现阶段的内部控制应立足资本市场监管需要,以会计活动控制为主线,引导企业加强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重点解决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2.3 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实施步骤内部控制是一系统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制度和流程两个层面,对企业战略、流程、人员、技术和知识进行整合,以提升企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 ①基础制度修订。企业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活动是在一定的法规框架下进行的。为此,企业应当重视基础性制度建设,如人事制度、采购制度、财务报告制度等,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采购业务、财务报告等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文本提供法律依据。②再造业务流程,建立业务流程文本。业务流程由业务环节构成,风险产生于业务环节。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风险,都需要进行风险管理。所以,流程再造是识别风险、确定关键控制、建立关键控制程序等风险管理的基础。为此,应当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对现有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修改、补充和整合,并形成书面的文档,并以此作为风险管理的依据。③识别关键控制,并建立风险管理文本。风险管理文本是内部控制运行的依据,也是内外部审计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的依据。风险管理文档记录的只是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和关键控制程序,因为审计师只关注重大的风险和关键控制程序。 参考文献: [1]袁蓉君,德勤.中国仅两成上市公司落实内控制度[N].金融时报,2009-06-30. [2]单羽青.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障碍仍未消除[N].中国经济时报,2008-07-02.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可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财务丑闻时,在把矛头直指向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在探索企业内部治理等问题。并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途径归到了内部控制。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探讨;应用探讨 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基本状况分析 本文所选的样本主要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总样本选取的,以内部控制为篇名搜索,从1999年到2008年,总共有9912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2153篇。这些文章基本上能够代表我国这些年来研究内部控制的水平,本文期望能够从中把握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的脉搏,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 1.从发表时间来看,就笔者收集的资料,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期几年。这可能要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几宗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反思而推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范,所以在对美国财务丑闻的分析研究和出台政策的剖析的文章就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也体现了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人员的前瞻性,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就能让我们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美国一直是一个在健全法律和制定政策方面做得比较前沿,涉及内部控制的就先有COSO报告,后有SOX法案的颁布和COSO委员会出台的ERM,目前都被认为是规范内部控制的高质量标准。除了美国以外,我国也发生了诸如“银广厦”、“中航油事件”等事件,针对这些个案,在诸如《会计研究》这样的期刊上都有深入的分析,当然也有针对我国现实的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探讨。这也反映了研究不仅要具有前沿性,更要有现实意义。 2.从论述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的探讨:(1)内部控制的概念的探讨。(3)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3)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由于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章比较多,本文首先选择会计类国家级核心期刊《会计研究》上涉及内部控制的文章进行综述,还有一部分文章取自《会计之友》、《财会通讯》等会计类核心期刊。论述的方面也主要是按照上述(二)中的分类进行阐述。二、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和借鉴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比如,美国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下降, 影响公司竞争力。(黄京菁,2005)虽然他是对美国社会环境下,对SOA404的研究,但其中的思想对我国内部控制政策制订也有启发作用。COSO 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李若山,徐明磊,2005)也是用美国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实务的最新发展来解释中航油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还有伊利股份、创维数码、四川长虹等失败案例或重大事件,认真学习ERM框架中的所有内容,并将其与企业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新调整,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会计研究》期刊上,还有一些财政部以考察团形式对国外不同特点的国家内部控制进行考察、分析。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也将给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给予启示。如: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英国和法国企业内部控制考察报告,英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美国会计国际趋同、注册会计师

工作报告之医院内部控制开题报告

医院内部控制开题报告 【篇一:内部控制在医院经营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开题报 告】 内部控制在医院经营与发展的重要性 会计201203(12335609)史骞 1.研究背景 1.1内部控制在医院经营与发展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 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目前,各行各业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 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实力,使其在竞争中 处于不败之地成为每一个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医疗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市场化经营 所面临的各项风险和挑战也与日俱增。然而目前医院有的管理制度 和方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内部控制不仅是实现现代 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经营活动更好进行的基础,对 有效防止资产流失,提高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增强 医院的竞争实力,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必须强化内部控制。 1.2目前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医院并没有对内部控制引起足够重视,还没有建立完 善的控制体系。在医院内部,职责不明确,基本会计信息混乱,职 务侵占,虚开发票,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单位利益和人民群众的 利益。 1.3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 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内部控制在医院中的作用 越来越重要。它是实现医院目标,医院可持续发展,财务报告可靠 的有力保证,同时还能使得国家投入的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 置和使用。必须坚决执行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医院在安全、有 序的环境下,更好的向前发展。 2.文献综述 2.1田少宇.加强和完善医院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中学习到健全和完 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是医院管理核心。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医院会 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我国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一些 改进措施。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对医疗 卫生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是当前医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写作提纲 (1)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绪论 (3) 二、本论: (3)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阐述 (3)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4)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6) (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 (9) 三、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写作提纲 一、绪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败和持续发展,是衡量现代企业发展业绩的重要标志,也是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本论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阐述 1、内部控制的定义 2、内部控制的组成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1、内部环境现状 2、风险评估现状 3、控制活动现状 4、信息沟通现状 5、内部监督现状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环境脆弱 2、风险评估环境薄弱 3、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足 4、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规范 5、内部监督还不完善 (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

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2、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3、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 4、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沟通系统 5、完善企业内部监督 三、结论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证券市场规范运行的基础。因此要结合上市公司实际,从公司内外尽快完善我国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设,建立符合我国上市公司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摘要]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合理;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薄弱已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约不正当的行为,已刻不容缓。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成因分析,探讨解决的措施。 [摘要]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合理;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薄弱已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约不正当的行为,已刻不容缓。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成因分析,探讨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还很不理想、很薄弱,主要表现为: 1.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健全、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着内容不完整、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些企业只具有某些基本的内部控制操作,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如财务控制的评价制度尚未建立, 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还未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遇到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时才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偏重于事后控制而忽视事前的预防控制,如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事前预测和控制很少涉及;有的企业内部控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执行;还有些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业务性质等实际情况,生搬硬套,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切实际,偏离控制重心。 2.内部控制在执行中失效 内部控制重在执行。很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仅“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根本不管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如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近年来,有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有的国有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繁荣,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不顾党纪国法,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利益。 二、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分析 1.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外部原因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实施当然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发挥。首先,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是内部控制不受重视的重要原因。经济体制改革后,理论上要求的政企分开在执行中并不彻底。其次,从法规建设上看,我国尚未形成类似coso 报告的权威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检查与评价缺乏统一的指导依据。 2.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内部原因 企业内部因素的不利影响是内部控制薄弱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人员素质偏低,观念落后,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从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人员的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制度案例分析

第九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制度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化工厂位于城市市区与郊区交界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扩大再生产,厂区领导管理层决定在同一厂区建设第二个大型厂房。按照该市城市总体及局部详细的规划,已经批准该化工厂扩大建设的用地。经厂房建设指挥部察看第一个厂房的勘察成果及第二个厂区的地质状况商讨决定,不做勘察,将四年前为第一个厂房所做的勘察成果提供给设计院作为设计依据,不仅节省了投资,也加快了工程进度,设计院根据指挥部的要求和设计资料、规范等文件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将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委托给李某所带的施工队进行施工,经过紧张施工,在2009年2月份竣工完成,4月份投入使用。厂房建成后使用一年就发现北墙地基沉陷明显,北墙墙体多处开裂,根据质量保修书的规定,化工厂建设指挥部与李某交涉,李某认为不是自身原因造成的,不予返修。该化工厂指挥部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法庭,请求判定李某按照施工质量保修的有关规定承担质量责任。李某不服,最终该案件进行了开庭审理。假如你是该案例的审判法官,请就以下问题做出判定。 问题 1.本案中的质量责任应当由谁承担?并说明依据。 2.建设单位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妥?并说明理由 解答 1.质量责任应由建设方承担,设计方也应承担部分责任。根据《建筑法》第54条规 定“建设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工程设计或者施工作业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降低工程质量”,该化工厂为节省投资,坚持不做勘察,违反了法律规定,对该工程质量应承担主要责任。 设计方也有责任。《建筑法》第54条还规定“建筑设计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对建设单位违法规定提出的降低工程质量的要求,应当予以拒绝。因此,设计单位对于建设单位的不合理要求没有予以拒绝,应该承担次要质量责任。 2.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而不能委托给李某,个人是 不具备工程建设承揽业务的资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