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项安全管理制度之三安全操作规程

三项安全管理制度之三安全操作规程

三项安全管理制度之三安全操作规程
三项安全管理制度之三安全操作规程

三项安全管理制度之三安全操作规程1紧急应变程序

1.1应急响应程序包括内容:

1.1.1列出本公司财产区域范畴内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包括数量与分布;

1.1.2简介本公司厂区差不多情形,附厂区应急逃生图;

1.1.3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1.1.4通讯联络方式;

1.1.5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的任务、抢救及其演练;

1.1.6事故预防的措施;

1.1.7紧急安全疏散(响应、通道、紧急集合点);

1.1.8现场医疗抢救;

1.1.9事故的处置与报告;

1.1.10外界支援联络。

1.2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形

1.2.1火灾紧急情形:生产场所如溶剂萃取(包括己烷、甲醇、乙醇等)、制氢和氢化、办公场所、仓库如溶剂储存及其卸料处火灾及化学品泄漏、爆炸引发的火灾。

1.2.2台风、洪水等自然灾难紧急情形。

1.2.3爆炸紧急情形:压缩空气系统、易燃易爆气体如溶剂、氢气、氧气/乙炔瓶、化学品(油)罐爆炸引发的灾难。

1.2.4污染物严峻污染紧急情形:生产场所如溶剂萃取车间、溶剂储存及其卸料处、氢气、氨等化学品的泄漏、废弃物排放严峻超标、废水排放严峻超标。

1.3建立紧急应变组织机构,其组成和职责如下:

1.3.1总指挥(公司总经理):由公司负责人担任,紧急情形发生时,负责指挥紧急应变组织投入救灾斗争,执行各项紧急应变打算。

1.3.2现场指挥(事发区域经理):紧急情形发生时,负责执行上级意图,现场指挥救灾或紧急事件处理。

1.3.3通讯组:紧急情形发生时,负责对外紧急报警及联络各有关方,对内紧急通知各有关人员迅速到达灾难现场。

1.3.4戒备组:爱护现场四周秩序,保持交通通畅及厂区四周警界,看护抢救出来的物资,防止不法分子乘机偷窃,爱护事故现场。

1.3.5救灾组(事发区域经理):紧急情形发生时,火速赶往灾难现场,同意现场指挥的救灾方案,负责紧急抢救被灾难威逼人员,抢运重要文件、贵重物品、危险品,投入救灾工作。

1.3.6疏散组:负责人员疏散,按预先指定的路线,引导人员到指定地点集合。

1.3.7急救组:负责紧急抢救,抢救伤员,伤势严峻的送医院急救。

1.3.8调查组:负责事故缘故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向公司领导及主管部门汇报。

1.4通讯联络方式

1.4.1白天:紧急情形发觉时,赶忙通知部门主管人员及人事行政部,人事行政部通知所有救灾人员,迅速赶往事发觉场。同时事发部门应赶忙采取有效措施,操纵灾情力免扩大,等救灾人员到达后,迅速投入斗争,并依总指挥的指示,决定是否报警。

1.4.2夜晚或假日:发觉紧急情形时,应赶忙报警,同时迅速通知有关人员,做好预备,接应支援救灾人员。

1.4.3公布紧急应变成员联络 :

1.4.3.1对外求援:火灾:119;治安事件:110;急救:120

1.4.3.2紧急应变机构人员及联络方式名单:……

1.5紧急应变抢救

1.5.1紧急情形发生时,第一责任人应赶忙通知紧急应变组织机构总指挥,同时事发部门赶忙实施部门紧急应变打算,操纵灾情扩大。各有关救灾小组迅速到达灾难现场,按各自职责,展开各项紧急应变处理。

1.5.2在紧急应变的同时,依据总指挥的指示,向外界求援,同时尽最大努力,操纵灾情蔓延。

1.5.3当灾情无法操纵时,除抢救组人员外,其他人员应迅速撤离。

1.5.4一旦外援救灾人员到达后,一切行动应听从外援救灾人员的指挥。配合救灾人员展开各项救灾工作,直至操纵灾情。

1.5.5任何人员损害按照急救程序处理,假如需要则送医疗机构。

1.5.6各种紧急情形的应变流程图:……

1.6紧急应变设备

1.6.1爆炸、火灾及化学品泄漏需预备:发电机、消防泵/栓、消防水/罐、直截了当蒸汽、防毒面具、灭火器、急救箱、担架等。

1.6.2台风、洪水灾难需预备:铁锹、包装袋、运输车辆、急救箱、担架等。

1.6.3疏散指示图。

1.7紧急疏散

1.7.1当接到危险(警报)报告时,受灾区域工作人员停止工作;

1.7.2按照紧急疏散通道图示迅速而有秩序的前往应急集合点;

1.7.3清点人数,等待通知。

1.8善后处理

1.8.1灾后由调查组负责调查灾难发生的缘故,提出改善方案,落实预防措施。

1.8.2待缘故查清后,组织人员清理灾难现场,尽早复原生产。

1.8.3灾后由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将灾情发生的时刻、地点、缘故记录并存档。

1.8.4灾难事件发生后,由公司人事行政部对灾难事故所造成的环境阻碍进行鉴定评估,如有专门,应进行必要的整治。

1.9事故报告:按益海嘉里集团事故报告要求完成。

1.10培训

1.10.1人事行政部门组织相应职工进行培训。

1.10.2逃生程序为:接警(警报声响)---逃生通道---应急集合点。

1.10.3各机构应变程序培训。

1.10.4每年进行一次演习培训。

1.11浸出车间紧急应变抢救程序:本程序是公司紧急应变程序的子程序,为榨油厂生产职工及进入榨油厂的修理人员应急使用。

1.11.1目的:当正己烷泄漏、火灾等意外事件发生时,有关人员能迅速而有秩序地到达自己的岗位,并能有效地采取各种应变措施,使财产缺失、人员伤亡、环境阻碍降低到最低限度。

1.11.2范畴:本公司浸出院墙范畴内。

1.11.3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形:

1.11.3.1正己烷泄漏。

1.11.3.2正己烷泄漏着火燃烧(爆炸)。

1.11.3.3 DC着火。

1.11.4应急自救

1.11.4.1发觉正己烷少量泄漏时,关闭泄漏点阀门---用水冲入水封池---以直截了当蒸汽加热蒸发;假如泄漏量较大,关闭泄漏点阀门---用水冲入水封池---容器撇取回收---并以直截了当蒸汽加热蒸发。不管泄漏量大小,禁止任何可能产生高温顺火花的行为。假如设备泄漏,须排空泄漏容器内的溶剂,修复。

1.11.4.2当正己烷着火时,赶忙打开雨淋系统喷淋---并迅速使用灭火器灭火---依照泄漏点位置关闭阀门(以中断溶剂的供给)---通知锅炉停止供汽---通知切断浸出全部电源---但仍旧不能操纵现场火势,则迅速离开建筑物---通知当地119。

1.11.4.3发觉DC着火时,迅速打开通往DC的灭火蒸汽阀门和连接消防水---并启动雨淋系统喷淋---通知切断电源---但仍旧不能操纵现场火势,迅速离开浸出建筑物---通知当地119。

1.11.5应急疏散:以上着火紧急情形发觉后,赶忙以对讲机通知当班班长---并通知到主任---经理。榨油厂现场当时最高职务负责人决定通知启动紧急应变程序。当接到危险(警报)报告时,浸出和预榨及相关区域所有人员必须赶忙按照紧急疏散通道迅

速而有秩序的前往应急集合点。

1.11.6按照公司紧急反应程序启动公司应急程序。

1.12记录

1.1

2.1(十六)记录1-损害应急抢救要点(见记录)

2动火作业安全治理规定及审批程序

2.1动火作业

在禁火区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易燃、易爆区域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酷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2.2动火作业分三级治理(按作业区域划分)

2.2.1一级动火(专门动火):指浸出车间。有限空间(如皂角罐)及作业中的榨油厂、锅炉房、筒仓、粕库、油罐区及输油(气)管道等专门危险生产区域的动火作业。

2.2.2二级动火(生产区域常规动火):指在榨油厂、精炼厂、小包装车间、筒仓、罐区、粕库、锅炉房等一般生产区域的动火作业。

2.2.3三级动火(非生产区域一样动火):指一级动火及二级动火区域以外的动火作业。

2.3.动火作业许可证审批程序

2.3.1申请动火人领取动火证后,必须由动火单位负责人签字,动火单位负责人对动火作业负第一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2.3.2二、三级动火由动火部门负责人、动火部门监护人和操作部门负责人、动火操作人监督落实防火措施,合格后签字报区域经理检查核实防火措施后签发动火证。

2.3.3专门动火(一级动火)除以上手续完备后需安全主任和生产部经理向总经理汇报批准后方可动火。

2.3.4动火证上应清晰标明动火等级,动火时刻有效期,申请办证单位,动火详细位置、安全防火措施、动火分析、有限空间动火必须同时办理进入许可证、动火时刻以及各项责任人和各级审批人的签名。

2.4动火作业许可程序

2.4.1每个部门和车间的治理者必须严格遵守此程序。

2.4.2在动火之前必须取得动火许可证。

2.4.3动火许可证的发放须遵守本程序。

2.4.4不需动火许可位置:伙房、机修、锅炉炉膛。

2.4.5凡能拆卸移往动火安全区域动火的作业,不得在易燃(爆)区域动火作业。

2.4.6动火作业前确保合适的灭火装置就位。

2.4.7动火特种作业人员须具备特种作业人员资质,且自己使用的设备和操作符合有关规定。

2.4.8保证动火区域10米内没有可燃物,不能移动的可燃物要用防火布或金属板完全覆盖。

2.4.9保证地面清理洁净,可燃地面用水打湿或用金属板或其他防火物品覆盖。填塞地面和墙面上的孔洞,包括管道缝隙。

2.4.10保证可燃液体和油类的沉积全部清理洁净。

2.4.11保证所需配备的动火监督人(必须先同意培训合格)到场观看动火,防止火灾发生。

2.4.12保证动火操作不在可燃的墙壁、可燃的地板或含有可燃物的绝缘体上进行,且操作物另一面的可燃物也已移走。

2.4.13保证已从风管和封闭的设备内排空可燃物,同时过滤器和滤袋已从集尘器中取出。

2.4.14对任何容器、有限空间(包括连接物)、油、气管线动火前需完全清洗吹扫,并做测爆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2.4.15高空(2米以上)动火应使用阻燃物围遮,防止火花飞溅。遇到大风不能防止火花飞溅时应停止动火作业。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2.4.16动火终止后半小时内,保证配备动火监督人的地点有人连续监视,包括楼上楼下相关区域,完全检查是否有火星、余烬或任何冒烟现象,防止闷燃。

2.4.17动火许可证由动火地域生产经理(生产第一负责人)/副经理或更高职位人员签发,任何签发人必须先通过培训。一级动火必须由安检主任报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2.4.18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一天,从颁发时运算,但只是夜。

2.4.19动火区域停止操作但连续有人监看,可连续操作,否则须重新办理动火许可。

2.4.20外来施工劳务在厂区内动火许可受本程序约束,执行动火作业前须同意工厂培训。

2.4.21动火许可证共3份,一份存档,一份交动火者,一份保卫留存。

2.4.22动火工作完成后,第一联动火作业许可证由车间暂存,领新动火作业许可证时将暂存的动火作业许可证交安保部门存档,储存期为2年。

2.5对提升机及粮食储运区域动火的专门警示

在提升机内(执行有限空间操作规程)进行任何焊接和动火操作之前,一定要先查找其它替换方法,举例如下:

2.5.1临时拆下并移出须动火部件,以便在提升机外进行动火操作。

2.5.2使用法兰和螺栓连接以便于拆卸。

2.5.3使用气动锯或手锯切割设备进行连接。

2.5.4经完全细致的调查对比仍无其它安全的方法,那么就要完成下列程序:

2.5.4.1用围栏临时隔离动火区域, 使用符合要求的防火布。隔离必须完全。

2.5.4.2隔离地点内的一切操作必须停止。(严格执行上锁挂牌制度)

2.5.4.3完全清扫隔离带内的地板、天棚、墙面和设备。不要用空气吹扫。

2.5.4.4移走一切清理出来的物品。

2.5.4.5填堵地面和墙面上的孔洞。

2.5.4.6用清水喷湿地面。

2.5.4.7提供足够的防火器材,连接消防系统带喷嘴的消防水管到动火区域备用,另还要配备灭火器、湿毯、水盆等。

2.5.4.8派出动火观看人。

2.5.4.9要求一名主任到场检查此处,并出具动火作业许可证。

2.5.4.10以上工作完成后,必须作好如下工作:

2.5.4.10.1完全检查是否有火星,余烬或冒烟的东西残留。

2.5.4.10.2一小时内每15分钟检查一次。(假如工作量大或是关键部位,延长检查时刻)

2.5.4.10.3在主任许可之前,不得移走爱护装置或启动设备。

2.6对斗升机, 溜管及其设备动火的要求

2.6.1在对溜管进行包括清水喷洒的完全清理后,要将溜管的两端堵死.。假

如溜管需要完全密封,则要用金属板密封。(严格执行有限空间安全治理规定)

2.6.2斗升机动火须专门小心, 焊接只能在底部或尾滑轮部位进行。动火前

要将斗升机完全清理并用水冲净。

2.6.3加工设备例如清理机、过滤机、螺旋输送机等应事先进行隔离,(严格

执行上锁挂牌操作规程)然后按以上的步骤进行。

3有限空间安全操作规程

3.1定义

3.1.1有限空间---指一个足够大的封闭空间,其进出口狭窄,但至少能够容纳一个人的躯体进入并完成指定的作业。有限是指进出那个封闭的空间是受限制的,而且它并非是为人们连续在其中工作而设计的。在此空间内的作业可能会给其中的人员带来损害甚至死亡,因此只有通过许可的人员才能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

3.1.1.1此定义包括有限空间的鉴定、职员告知、进入许可、书面进入程序、以及进入有限空间工作职员的培训,具体人员包括:操作人员、随从人员、监督者、抢救突发事故交员。

3.1.1.2限制进入的有限空间或承诺空间有一个或多个下列特点

A 有或可能有危害气体。指空间内氧气不足,或者有毒气、爆炸气体、烟、雾。

B有可吞没进入人员的物品,如装满锯屑尘的箱子,向下流淌的粮食如大豆、玉米等。

C具有专门结构如契形、锥形、斜面等可能使进入者被托住、挤压、卡住滑下之处。

D具有动力机构如搅拌器、输送设施存在可能导致进入人员遭受动作机构的损害。

E其它有对进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利的危险,如转弯处、设备的突出边缘、或工作人员会从一处滑往另一处的孔洞。

3.1.1.3大部分工作场所都存在有限空间,包括箱、炉膛、烘干塔、地窖、船舱、屋顶与地板下供水管(电线)通过的狭小间隙、输送管、感应炉、下料斗、烟囱、风管、桶缸、反应罐、洗涤器、下水道、筒仓、储罐、隧道、轨道罐车、汽车槽车、高温/压力容器、沉渣池、隔油池、基坑、设备内部、以及其它符合有限空间定义的区间。

3.1.1.4在这些空间中工作的种类专门多,如操作、检查、监测、焊接、切割、除锈、打磨、油漆、熏蒸、清理、疏通、排除污泥及许多爱护修理工作。有限空间里要考虑专门多有害物质,包括降解物,如:缺氧、有毒、酸碱等化学品、动力(电力、液体、

磁力、压缩气体、高温气体)、交通、高温、生物、压碎、倒塌、塌陷等,有限空间内的工作本身也可能产生有毒气体。

3.1.2进入行为---工作人员从外部进入到经许可才能进入的空间的活动,包括在其中立即进行的工作,甚至只要人体一部分进入即发生的活动行为。

3.1.3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公司治理机构出具的书写或打印凭证,用以承诺或操纵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活动的要求。

3.1.4能够进入条件---职员能够进入且能安全进行所需工作的必要条件。

3.1.5现场工作人员---监护一个或多个空间的别处人员,他监视进入人员所从事的全部工作。

3.1.6进入人---受公司托付和雇佣进入到有限空间工作的人。

3.1.7封锁---管道、线路或通道被完全关闭,如利用类似于盲板或铁板之类的物品挡住,人们全然无力通过。

3.1.8两端堵塞---管道、线路、通道被封闭,即关闭同一管路上的两个阀门,且两关闭阀门之间开放的排污阀或放空阀被上锁和挂牌。

3.1.8紧急突发事件---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形(如有害气体监控设施失效),或者内外产生危及人员生命的事件。

3.1.9吞没---当进入者被液体或分离固体堵塞呼吸系统、或被施加了足够的压力,以致造成进入者窒息、挤压导致死亡的情形。

3.1.10负责人-负责下列事务的人员(厂商、领班、共事负责人)

3.1.10.1判定要进入的有限空间是否符合进入条件。

3.1.10.2代理进入人的行为。

3.1.10.3监管进入行为的实施。

3.1.10.4依照需要被要求到这该处工作的人员。

3.1.10.5注:任何主管人员能够是现场工作人员,也能够是进入者,只要他受过上述四类人员的任一培训,就可在职责范畴内变化角色。

3.1.11有害气体---可造成进入者死亡、残废、损害及严峻疾病、自救能力削弱(无人关心可从中出来)的气体。几种起因如下:

3.1.11.1可燃气体、蒸汽及超过着火点10%的物质。

3.1.11.2超过着火点易燃物的集合物(任一种物质的空中集聚物不能造成死亡的,但由于个人健康缘故丧失自救能力,造成了损害、严峻疾病等,未做明确规定)。

3.1.11.3对躯体健康专门快造成危害的其它大气环境。

3.1.12动火许可证---经公司批准可进行带有火源工作(钉打、焊接、切割、烧灼、打磨及加热)的文字许可。

3.1.13对生命健康具有最大威逼的可能环境---指对生命有即刻或缓慢的危

害,可引发永久的躯体危害,以及人不可能凭个人力量逃出的空间。

3.1.13.1注:有些物质如氟化氢气体和镉气体,即使防范再严密,也可产生此危害。在12-72小时之内,受害者仍感正常,但专门快致命。这些物质是最大威逼物。

3.1.14惰性气体---有限空间排出的气体多是不可燃气体,如氮气(它们会使大气中氧气不足,造成人员死亡)。

3.1.15隔离---进入有限空间的一个步骤,工作中防止动力与物体进入有限空间,如:

3.1.15.1不能通过。

3.1.15.2如管道、线路等不成一直线或者被移动。

3.1.15.3两端封闭系统。

3.1.15.4动力装置上锁挂牌。

3.1.15.5分开或合并联动装置。

3.1.16管道破裂---带有易燃、腐蚀性的有毒物质、惰性气体或容器中的残液,因压力或温度的变化导致工作管道破裂。

3.1.17不考虑大气空间---不用考虑大气危害导致死亡与严峻生理危害的空间。

3.1.18缺氧大气---含氧不足19.5%的大气。

3.1.19富氧大气---含氧超过23.5%的大气。

3.1.20进入有限空间说明—公司用以操纵或指导进入有限空间工作的书面文件,用以阐明正确进入有限空间防止人员损害。

3.1.21审批系统---公司用于指导工作人员进出有限空间的书面服务系统。

3.1.22禁止条件---进入有限空间不承诺从事的行为。

3.1.23救援服务---救助有限空间内人员的服务。

3.1.24爱护措施---承诺有限空间外工作人员进行救助活动的设施(盔甲、腕带、安全带及支撑点)。

3.1.25测试---检测与验证有限空间内工作人员遭受危害及其过程,包括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测试。

3.2程序

3.2.1所有工地的限制进入空间都必须通过鉴定、认可。

3.2.2未经同意禁止进入有限空间。

3.2.3雇员进入前,必须鉴定评估有限空间的危险性。

3.2.4安全进入有限空间所需履行、执行的几点步骤(包括但不局限于)

3.2.

4.1说明的有限空间进入条件,即有限空间危险程度差不多被验证,可承担的极限也已说明。这些条件必须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具备。

3.2.

4.2有限空间隔离装置。包括正确使用上锁/挂牌程序来操纵电及化学方面的危害。

3.2.

4.3装置吹扫、排除、通风设备以排除和操纵危害。

3.2.

4.4穿戴特制的外衣等防护服,防止进入人员受到危害。

3.2.

4.5确保进入者有安全的进入条件。

3.2.

4.6所有人员包括在有限空间内、外及周围工作的人员都通过正当培训并配有专门装备。此种人员包括:

A 进入有限空间的工作人员。

B 监护人员。

C 主任。

D 事故救援人员。

3.3公司应向工作人员提供以下必须装备

3.3.1检测、监控设施。

3.3.2通风设施。

3.3.3联络工具。

3.3.4自我防护装置。

3.3.5 照明工具。

3.3.6头盔及防护物。

3.3.7梯子。

3.3.8自救装备(工地除外)。

3.4检测监控有限空间的环境条件。第一是大气中氧的含量,其次是易燃气体,最后是有毒气体。

3.5当职员进入有限空间,监护人员必须在别处守候。监护人员操纵监控内部活动,并不得间断与进入者的联系(假如进入者只面临着大气方面的危险,而且这种危险可通过吹扫,净化与通风解决的话,可不需监护人员。通过这几种方法,可排除大气危害,进入者可自然、正常呼吸。在某特定的条件与评估之下,当有限空间全然不存在上述有害气体,或早已排除,把这种空间称作非限制进入空间)。

3.6非限制进入空间即不含有害气体,或全然不含可致人死亡、危及生命的气体。

3.7假如监护人员需要监管多个有限空间,当他须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时,应有其他人员赶忙接替他负责其它空间的监控工作。

3.8从事有限空间工作的人必须通过培训并合格。职责分工明确,并需通过正常培训。

3.8.1救援工作可减少60%的事故缺失,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及时救援,工地内外,都要做好突发事件服务,及时救助进入人员,并给以专门护理。

3.8.2非救援人员不得从事此工作。

3.9进入有限空间使用进入许可证。

3.10公司必须在进入有限空间前说明该有限空间及其危险、进入程序及要点。

3.11终止有限空间工作也要包括在程序内。

3.12职员每年都须重新熟悉有限空间的各项内容。

3.13进入有限空间前需对此空间进行风险评估并提供操纵方法:包括大气、埋住及其他方面。

3.13.1大气方面的危害

3.13.1.1依照事故报告,在有限空间发生的事故中,大气危害是造成死亡的最大危害,包括令人窒息的气体、有毒及可燃、易燃气体。

3.13.1.2令人窒息气体,我们正常呼吸需20.9%的氧气。

3.13.1.3注:大气含氧低于19.5%就有窒息危险。

3.13.1.4下面几种活动可造成大气含氧降低

A 化学反应:像氧化铁锈。金属氧化是容器清洗中最觉见的,因为清洁剂中的化学成分可与容器壁表面发生反应,导致氧化。

B 氧气被其它气体代替:氮气能够排挤氧气。如管道被用来输送氮气,则氧气不足。

C 氧气在燃烧中消耗:如焊接及燃烧、切割。

D 简单修理与清洗也可减少氧气含量。如在有限空间内开放容器中的溶剂挥发成气体。

E 注:应不断监测氧气含量。

3.13.2有毒气体

3.13.2.1不考虑氧气含量,某些气体、蒸汽、烟尘都可产生毒害效应。

3.13.2.2有限空间最常见的是一氧化碳和硫化氢。

3.13.2.3注:硫化氢(H2S)具有臭鸡蛋味。注意有时咽气等会冲淡这种味道,但不能认为危险差不多过去。

3.13.2.4一氧化碳(CO)虽无气味,但更需小心防范。

3.13.2.5下水道和化粪池中的有机物质腐烂后,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和硫化氢。

3.13.2.6有限空间的工作活动也产生有毒气体,如清洗溶剂的挥发气及焊接过程中的灰、烟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3.13.3可燃易爆气体

3.13.3.1在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灰尘与氧气结合遇到火源,可产生最危险的易爆气体。可燃易爆气体是

A 乙炔气体、甲烷沼气。

B 溶剂或燃气。

C 煤或粉尘。

D 注:在上述气体存在的大气中,只要遇到火星或静电火花即可发生爆炸。

3.13.4埋住危险:当操作人员被一种大量干燥的物质缠住时,随时可能发生被吞没或陷入的危险。如装满沙子、谷物及锯木屑的箱子、容器等。这种情形容易发生窒息。

3.13.5其它物质方面危险:假如动力没有安全爱护,或其附属设施未加防护,也能造成事故与死亡,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3.13.5.1依照上锁/挂牌程序,所有的阀门及电力设备都必须关闭。

3.13.5.2贯穿的管道必须用盲板分隔、分离、封实。

3.13.5.3管道必须排空、隔离,防止污染物泄露。

3.13.5.4其它有限空间包含的危害:

A 热压。

B 从梯子或栏杆跌落。

C 物件落下。

D 潮湿物的表面。

E 噪音。

F 在狭窄处被挤压住。

3.14批准制度及进入许可证

3.1

4.1进入许可证是整个“有限空间”体系中最全然的一环。那个制度可保证进入工作的正常进行。批准制度保证和许可证的持有规定了许可证的发放,适用与取消程序。

3.1

4.2许可证须包括下列事项

3.1

4.2.1有限空间所在地点。

3.1

4.2.2援救服务的名称与及等。

3.1

4.2.3进入缘故。

3.1

4.2.4进入者与助手监护人之间的联络系统.

3.1

4.2.5进入日期与时限。

3.1

4.2.6进入所需的必备的装置。

3.1

4.2.7进入者姓名。

3.1

4.2.8保证进入者安全的其它信息监护人员与负责人姓名。

3.1

4.2.9在有限空间承诺进行的工作范畴。

3.1

4.2.10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

3.1

4.2.11用来隔离、转移、减少有限空间的危害的措施。

3.1

4.2.12承诺进入的条件。

3.1

4.2.13有测试者姓名的检测报告。

3.15许可制度规定要做到:

3.15.1进入有限空间前,负责人需要办理好许可证。许可证的签发即证明该有限空间具备了进入的一切安全措施。

3.15.2许可证由该有限空间区域的生产经理/生产第一负责人或更高职位人员签发,签发人须先同意过培训。

3.15.3该项许可需要使进入者明确:

3.15.3.1进入前完成安全检查。

3.15.3.2承诺空间中带有的有害物质。

3.15.3.3许可证有效期只能是完成工作所需的时刻。

3.15.3.4工作完成后由负责人收回许可证。

3.15.3.5使用后的许可证件至少应储存一年,用以每年回忆此项工作复习用。最后所有的许可证都应上交给安全部门存档。

3.16记录

3.16.1(十九)记录1-进入有限空间许可证(见记录)

4上锁/挂牌安全操作程序

4.1定义

4.1.1相关人员---操作或使用机器和设备的人员,该机器和设备现在需要在上锁和挂牌程序下进行服务或者修理。

4.1.2许可人员---执行上锁挂牌程序对设备和机器进行爱护或者修理的人员。相关人员的职责包括爱护或者修理的,许可人员和相关人员能够是同一人员。

4.1.3动力分离装置---能完全隔断动力传递和开释的机械装置,包括并不限于手动操作的电闸、开关、滑动门、盲板、管线阀门和封头。而触键开关、选择开关和电路的其他操纵装置不是动力分离装置。

4.1.4动力---电能、机械能、液力、气力、化学能、热能等。

4.1.5上锁---上锁于动力分离装置上,以确保被操纵的动力分离装置及其操纵的设备在取下锁之前可不能被意外的启动。

4.1.6挂牌---在上锁工序完成后,相应地挂牌于动力隔离装置上。牌子分两面,一面书写:有人操作,禁止合闸;另一面填写:挂牌人姓名/设备位置/作业时刻。假如动力操纵装置不能够被上锁,也必须执行挂牌。

4.1.7爱护与修理---在工作场所进行诸如建筑、安装、设置、调剂、爱护和修理机器或设备的活动。这些活动还包括润滑、清理和疏通设备及调剂更换零件等。

4.2程序

4.2.1正常生产期间对动力操纵的机器或者设备进行润滑、清扫、疏通、爱护与修理、拆除,移动等服务工作,此工作可能导致职工受到意外损害时,必须执行上锁挂牌程序。

4.2.2包括并不限于应用于所有电力传动机械、取下安全罩、接触蒸汽/液压/压缩空气管道和容器,以及职工将置于危险环境内的作业。

4.2.3许可人员通知操作联接机器或工艺的操作人员,说明需上锁挂牌的缘故。

4.2.4如机器正在运行,操作者通过正常停车步骤停车,并在操纵中心和有关装置上说明上锁挂牌的缘故。

4.2.5切断动力:关掉启动装置的动力和其它动力隔离装置。并将开关置于“关闭”位置上,并锁紧,检查关闭所有阀门以免引入水蒸汽、危险液体和蒸汽等潜在的危险物。切断动力后

4.2.

5.1检查并确认所有部件差不多停止运行。

4.2.

5.2开释压力及尾气/乏汽。

4.2.

5.3开释弹力或者固定弹力驱动部件

4.2.6上锁:在隔离点加上锁具以保证能源处于安全或断开位置,并自己将钥匙带走。

组锁:当只有一个启动装置带动其它若干个动力装置时,需要在该启动装置上放一个或多个锁链(位于操纵室),每个人应在多个锁链中加一把他自己的锁。当不止一个动力隔离装置需要上锁时,负责人应用专门的组锁,锁住宅有涉及的动力隔离装置。这些锁的钥匙应放在一个组锁箱子中,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将他自己的锁放入组锁箱中。假如需要的话,可使用多种组锁链。

4.2.7挂牌:给锁加上警告标签。这些牌子须由挂牌许可人员签名。为防止动力分离装置没有设计上锁程序而出错,牌要挂于动力分离装置上。

4.2.7.1假如动力隔离装置不能上锁,则挂牌指示该装置不能够被打开。因此牌子应引起每个人的注意,专门是那些试图打开动力隔离装置的人。

4.2.7.2挂组牌:在小组中工作的每个人,应在动力隔离装置上挂上他

自己的牌子。

4.2.7.3注意:只有加锁上牌的人才有权在工作完成之后开锁摘牌。

4.2.8试启动:到原设备对停止的设备试启动,确保停止的设备不能被启动。检查确信所有人都不能从任何启动钮或操纵板开启设备,以保证所有程序均已遵照执行只有在整个程序完成,且最后试启动证明能量差不多被切断并开释完。

4.2.9检查并确信其它程序或机械危害已被正确的防止。大意或放松小心差不多上引起损害的潜在缘故,必须让所有旋转的机械完全停止下来。

4.2.10许可人员在完成上述程序后方可对相应设备进行爱护修理。

4.2.11复原正常操作

4.2.11.1当所有的修理、清理工作完成后,确定所有的工具和材料都已拿出,并检查所有人员都离开了设备。

4.2.11.2从启动装置上将锁和牌取下。

4.2.11.3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必要的调试,保证所有人员、工具和材料已离开运行部件。

4.2.11.4重新锁上启动装置。

4.2.11.5复原安全设施如防护罩。

4.2.11.6通知相关人员。

4.2.11.7从阀门和其它动力隔离装置上取下锁和牌。

4.2.11.8再次检查设备周围,确信可靠,设备即能够安全运行。

4.2.12锁和牌

4.2.12.1车间所有生产职员都应有至少一个专门的锁和牌。治理人员和爱护人员应有更多的锁与牌,以关心上锁和挂牌。一台设备不止一台电机,要求提供相应的锁与牌,其它相关设备(如阀门)也要提供相应的锁与牌。

4.2.12.2假如你丢失了自己的锁和牌,或由于某种缘故而不能使用,赶忙向你的上级报告。当你离开本部门时,必须交还锁与牌。

4.2.13人员变化:当修理工作需要连续到下一班时,还必须完成如下步骤:

4.2.13.1下一班治理者将安排连续修理。上一班人员与下一班人员交接,取下自己的锁和牌;而下一班人员加上自己的锁和牌进行动力隔离,并返回工作地点,检查设备是否已完全上锁挂牌,然后连续修理。

4.2.13.2假如修理工作由于一些缘故中断(如缺少配件等),修理人员

应从他的主管上级那儿索取长期锁,并用长期锁换下自己的锁。直到他重新开始修理时,方可又换上自己的锁,并将长期锁交还给主管人员。除非设备预备赶忙启动,否则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承诺装置没有上锁。

4.2.14定期检查:治理者定期对上锁挂牌程序进行检查,以确保此程序得到正常执行;同时修改不合适的部分,包括检查者和许可人员之间的见面沟通。

5榨油浸出车间安全操作程序

5.1职责

5.1.1厂区内的安全操作首要责任在监督治理。所有的职员都有责任明白并遵守以下条款。

5.1.2严禁携带火柴, 打火机或其他火源进入厂区。

5.1.3车间内严禁穿丝绸、人造纤维、尼龙或其他产生静电的衣物。

5.1.4车间内严禁穿带有金属钉或铁掌的鞋。

5.1.5车间、提升机、及其距卸料坑或建筑物15米内严禁烟火

5.2参观须知 (同样适用工程人员)

5.2.1只有经理或主任同意后,参观者(或施工者)方可进入预处理和浸出车间区域。

5.2.2参观者须在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并将携带的手机和一切火种留在办公室。

5.2.3在进入车间之前,参观者要简略了解安全守则并遵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5.2.4假如溶剂气体浓度过高,参观将被取消。

5.2.5检查参观者的鞋,如有铁钉或铁掌,将取消参观资格。

5.2.6参观者必须由操作人员带领方可进入车间进行参观。

5.3用电须知

5.3.1除被批准的相关区域,不承诺使用电动工具。

5.3.2电筒必须符合防爆要求,由公司配备。

5.3.3延长电力线路必须符合防爆级要求。

5.3.4电气装置、接地线保证完整无损。

5.3.5不承诺将非防爆电器如电风扇,收音机和闹钟等带入浸出和预处理车间。

5.3.6在通电状况下,不能进行任何修理或调试。在操纵开关置于关闭前,不得打开任何电器防护装置。

5.3.7在证明溶剂及其蒸汽清理洁净后,厂长或主任能够临时取消以上要求。

5.4修理须知

5.4.1浸出车间的修理在完成以下两个条件后进行:

5.4.2完全停车

如必须进行检修和改造,应安排完全停车。厂长和主任明确要求对设备进行修理时,必须严格监督排空,检测和修理工作。在证明以上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

5.4.3不停产修理

5.4.3.1专门多时候,要在未进行排空溶剂及其蒸汽的情形下进行修理, 现在要遵守以下要求:

5.4.3.2不承诺使用任何焊接或有明火工具。

5.4.3.3浸出车间只能使用专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没有厂长或经理的明确批准,车间内严禁使用任何钢铁工具。

5.4.3.4任何时候操作人员进入罐体、浸出器等容器之前,(必须办理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一定要先排空溶剂,并冷却至摄氏43度以下。只有当容器已被排空、蒸汽熏蒸,清洁、隔断、检测,确保无溶剂蒸汽残留后,操作人员方可依照进入有限空间程序进入容器。

5.4.3.5假如容器中蒸汽不能被排空, 依旧要遵守进入有限空间程序,操作人员进入要配戴自主式空气呼吸器,该操作必须在容器别处安排两个人,一个人负责监护罐中人,抓紧罐中人的安全带;另外一人配戴自主式空气呼吸器在旁做好应急预备。操作人员在含有正己烷气体的容器里工作一次不得超过15分钟,当有操作人员在容器内工作时,在外负责安全带的人员不能离开或进入容器。

5.4.3.6当操作人员进入容器时,所有通往容器的管道都要盲死,以防液体和气体进入。

5.4.3.7当操作人员必须进入浸出器或其他有移动部件的机器时,该人员一定要关掉电机,并上锁挂牌,以确保人在设备中时机器不能被启动。

5.4.3.8当操作人员从浸出车间的任何容器或设备中出来时,都要脱掉松散的衣服,确信溶剂气体挥发后,方可离开浸出车间。

5.4.3.9设备修理或安装区域,要定期进行燃爆气体检测。假如遇危险情形,应停止工作。

5.4.3.10每次修理工作终止,经主任完全检查后,设备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5.5使用正已烷须知

5.5.1即使少量的正已烷蒸汽也是有毒的,空气中如含有足够量的正已烷会导致人的窒息。

5.5.2正已烷蒸汽沉淀于低洼处。

5.5.3假如你能闻到正已烷的味道,说明那是个危险点,须要采取专门措施。

5.5.4湿粕设备或储存容器可能含有相当浓度的危险气体,在进入这些容器、设备之前,一定严格按照有限空间进入程序进行完全检查。

5.5.5长时刻暴露在正已烷空气中的皮肤容易干燥皱裂。假如操作人员需长时刻接触这种气体,一定要穿戴特制的围裙和手套。

5.5.6溶剂卸货十分危险,要小心操作。罐车应接地。只使用非铁制的工具,并保证卸货连接恰当。火车卸货要悬挂 "火车交货" 标识,汽车卸货点应长期悬挂"严禁烟火"的标识牌。在卸车时一定要有一名榨油厂人员进行监督。其它细节参考散装溶剂装卸指导。

5.5.7实验室使用的可燃液体 (例如正己烷),要存放在安全的容器中。

5.6操作须知

5.6.1没有通过严格培训不能操作浸出设备.

5.6.2在封闭的浸出厂房里,排空系统风机保持运转,排除沉积的溶剂气体。

5.6.3任何溶剂或其他液体显现渗漏必须赶忙报告。渗漏会提高空气中溶剂的浓度。混合油滴落在管道或其他吸附材料上会带来危险,混合油中的溶剂专门快挥发,剩下的油极易自燃引起火灾。

5.6.4常规检查---工厂运行期间,操作人员每小时要对全厂巡检一遍。溶剂储罐及其周围每班巡检两次。

5.6.5安全检查---操作人员每班要对可能渗漏的地点进行检查。假如需要,使用便携检测仪检测法兰处的微小渗漏。

5.6.6没有得到班长,主任或厂长专门批准,不承诺在危险区域使用发电机(包括汽车、卡车、汽油动力泵等)。

5.6.7样品容器应由可不能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

5.6.8将所有通道、入口和栅栏的门关闭,但不上锁。

5.7清洁须知

5.7.1放置废弃物品的垃圾容器要用铝制或塑料制品,不得使用其他材料制成的容器。

5.7.2操作人员对用于擦拭或吸附油漆、溶剂、润滑油、植物油、润滑脂的抹布、废旧物、吸附剂以及溶剂湿粕等应及时清理,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对容器每天清理一次。如需要则赶忙清理。

5.7.3浸出车间用的推车、桶、锹或包括清洗工具在内的用具,必须是黄铜或铝制品,或者用具的边缘要包有不产生火花的材料。

5.7.4假如要移动如格栅类的金属物品,一定要小心,不要产生火花,复原格栅时要固定好。

5.7.5所有的金属物品, 例如氮气瓶、二氧化碳气瓶、氟利昂瓶、氯化物瓶等,在运入浸出车间之前要用帆布袋子包裹起来。

5.7.6榨油厂区内不承诺有草木生长。

5.7.7浸出区域不承诺存放备品备件和其他杂物。

5.8火情处理

5.8.1厂区有火情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摧残整个工厂,果断明智的处理是幸免事故恶化的关键。每个职员都应熟悉工厂各种消防设施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火情发生后应:

5.8.2至最近的警报箱,按下火警警报或报告安检、值班经理、厂长或当班负责人。

5.8.3赶忙找到车间配备的灭火器材灭火。

5.8.4迅速启动本厂自动消防、雨淋、泡沫系统进行灭火。

5.9安全设施

5.9.1榨油厂至少应配备下列安全设施:

5.9.2一副简易担架

5.9.3三条羊毛耐火毯

5.9.4一条安全带

5.9.5两台易燃易爆气体检测仪(MSA-2A或类似)

5.9.6一只急救箱

5.9.7一台新奇空气泵及面罩

5.9.8一套完备的供氧装置(自主式空气呼吸器)

5.9.9一套人工呼吸器(氧气苏身器)

5.9.10 一台氧气检测仪(或类似物)

6散装溶剂装卸车安全操作程序

6.0以下条款适用于溶剂、易燃液体的装卸,必须采纳:

6.1卸车平台和建筑由非燃烧体构成。

6.2所有的电器设备及安装遵照EX II 1 G Eex xx II C T4要求。

6.3围栏内的溶剂处理设备如泵/阀门应该当作一组设置。

6.4所有的储罐,溶剂周转设备,罐车,卡车,以及卸车结构应有效接地。

6.5在液体卸载期间,卸载设施或储罐,卸载物件,罐车,卡车都应该与供应管或容器用导线连接。

6.6严禁烟火以及“严禁烟火”的标志应置于显眼处。

6.7现场提供经认证的灭火器。

6.8在溶剂卸车期间,须有一名职员参与。它应该知晓溶剂特性,卸车程序,生产操作,安全和应急程序。他应该在整个操作中监督管线连接,取样,卸载和卸除连接管。

6.9在卸车开始前应该确认接收装置能够容纳所有来货。

6.10在卸溶剂中连接和卸管时,罐车发动机和附属设施电机或移动泵应该关闭。在整个卸载期间,假如不要求使用罐车马达时,必须关闭。

6.11在打开溶剂罐盖子前应先作导线连接,在整个入罐操作期间导线要保证连接,在导线从罐车内卸下之前确保盖子盖严。

6.12在确保溶剂罐车车轮制动防止车辆移动,而且其他有关须知事项完成前,不得卸载液体。

6.13所有从顶上卸车管须确保车辆接地。

6.14所有爱护和操作活动因该按照既定程序执行,注意防止泄露并幸免液体泄露事故发生。

6.15建筑物和操作邻近区域不得产生草,垃圾和其他可燃物品。

6.16卸车危险区域不得使用电子设备,包括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等,并欢迎提供其他需要的安全防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