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课件(PPT45页)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课件(PPT45页)

论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核算

论文成绩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论文 题目论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核算 学生姓名管中慧 学号 20091312168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 3 任课老师罗娅妮 二O一二年六月二日

论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核算 09会计3班20091312168 管中慧 一、票据贴现业务的主要不同处理方法 票据融资是我国近年来增幅最高、发展最快的一种融资方式。票据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管理流动性、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从国内几家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 票据贴现在期末总资产中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然而各家银行对贴现业务的核算方法却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主要各银行对贴现业务的核算及列报一共有三种方法。方法一, 票据贴现以面值入账, 在贴现业务发生时按票据的到期价值与所支付的票据贴现款项之间的差额作为贴现利息, 计入当期损益。方法二, 贴现以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计量, 并按持有期限计算确认贴现利息收入。资产负债表日, 将未到期贴现票据自资产负债表日至票据到期日期间的贴现利息予以递延, 贴现以到期价值与递延贴现利息收入的差额在资产负债表列示。方法三, 票据贴现以面值入账, 贴现利息收入在贴现业务发生期间, 按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时间及适用利率计算确认, 计入各相关期损益。于资产负债表日, 票据贴现以面值和未实现利息收入分别在资产负债表列示。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 方法一涉及到未到期票据的贴现利息收入在当期确认的问题,而方法二与方法三在当期收益的确认方面是一致的, 差异体现在报告日资产与负债的列报方式上, 方法二是按贴现票据的到期值减去未实现收益后的净额列报, 而方法三则是将二者分别列报。这种对同样经济业务采用不同核算方法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调节利润的途径。 二、相关会计标准的规定 1993年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贴现放款按贴现票据面值计价, 利息和手续费部分计入当期损益。”2000年财政部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财会》规定:“贴现贷款应以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计量, 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与支付的票据贴现款项之间的差额, 作为贴现利息计入贴现当期损益。”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规定:“金融企业办理贴现, 应按票面金额入账。” 从上述文件规定可以发现, 前述实务中贴现业务核算方法一方面源于《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的规定, 而另一方面《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在具体核算方法上并没有对前两个文件进行否定或更新, 仅仅是对贴现息的处理问题进行了回避。分析至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从原则上分析方法二与方法三更符合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然而却缺乏制度上的支持。这种不合理的结论反映出了我国会计标准中不一致问题。 三、核算方法的分析与选择 (一)、核算方法差异是否由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不同选择造成

第3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的练习答案

第3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的练习答案 1. 贷款初始确认金额=1 000 000+10 000=1 010 000(元) 设贷款的实际利率为IRR ,根据公式 ∑=+=++++++=n t t t IRR CF IRR CF IRR CF IRR CF V 1n n 2211) 1()(1)1()1( ,得:% 8652.0)1(%) 121(0000001000010112 =++?=IRR IRR 由计算结果可知,实际月利率IRR =0.8652%,与合同月利率不相等。由于贷款发放时发生了交易费用1万元,实际付息周期(按年)与计息周期(按月)也不相同,因此,其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不相等。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和贷款摊余成本的数据见下表所示: 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和贷款摊余成本表 时 间 期初摊余成本 利息收入(实际 月利率0.8652%) 现金流入 期末摊余成本 利息调整 2011.12.31 1 010 000 1 010 000 借10 000 2012.1.31 1 010 000 8 739 0 1 018 739 贷1 261 2012.2.29 1 018 739 8 814 0 1 027 553 贷1 186 2012.3.31 1 027 553 8 890 0 1 036 443 贷1 110 2012.4.30 1 036 443 8 968 0 1 045 411 贷1 03 2 2012.5.31 1 045 411 9 045 0 1 054 456 贷955 2012.6.30 1 054 456 9 123 0 1 063 579 贷877 2012.7.31 1 063 579 9 20 2 0 1 072 781 贷798 2012.8.31 1 07 2 781 9 282 0 1 082 06 3 贷718 2012.9.30 1 08 2 06 3 9 362 0 1 091 425 贷638 2012.10.31 1 091 425 9 443 0 1 100 868 贷557 2012.11.30 1 100 868 9 525 0 1 110 393 贷475 2012.12.31 1 110 393 9 607 1 120 000 0 贷393 合 计 — 110 000 1 120 000 — 余额0 根据上表数据,工商银行海淀支行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编制发放贷款的会计分录。 2011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时: 借: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天意公司(本金) 1 000 000 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天意公司(利息调整) 10 0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天意公司 1 000 000 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环亚公司 10 000 (2)编制每月月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

票据贴现业务商业银行核算

票据贴现业务介绍及其核算 1.概念: 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得资金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所做的票据转让。(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2.票据贴现同一般贷款的差异 票据贴现业务属于贷款一种,同普通贷款又有差异。他们同属于资产业务,是借款人融资方式,银行都要计收利息。差异体现在以下几点:资产投放的对象不同。贴现贷款以持票人(债权人)为放款对象,一般贷款以借款人(债务人)为放款对象 体现的信用关系不同。贴现体现在银行与持票人、出票人、承兑人及背书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一般贷款体现在银行与借款人、担保人之间的信用关系计息时间不同。贴现贷款在放款时就扣息,一般贷款则在贷款到期或定期计收利息 放款期限不同。贴现贷款为短期贷款,最长6个月,一般贷款则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资金流动性质不同。贴现可以通过再贴现、转贴现提前收回资金;一般贷款只有到期才可以收回资金 3.票据贴现商业银行核算 会计部门接收贴现凭证及其商业汇票后,按规定的贴现利率,计算出贴现利息并予以扣收。贴现利息的计算方法: 贴现利息=汇票金额*贴现天数*(年贴现率/360) 实付贴现金额=汇票金额-贴现利息 1)收到商业票据时的会计核算 会计分录: 借:贴现资产-本金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面值) 贷:吸收存款-借款人存款户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同时,按汇票票面金额记表外账 收:代保管有价值品票面价值 2)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收入金额 会计分录如下: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Demo:2008年3月5日,甲银行收到客户T公司提交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140 000元,到期日2008年7月10日,T公司申请贴现,甲银行审定后同意按%的贴现率贴现。 贴现天数= 贴现利息=140 000 **66/360=1848元 实付贴现金额=140 000-1848=138152 元 会计分录: 借:贴现资产-本金银行承兑汇票 140 000 贷:吸收存款-借款人存款户 138152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1848 3)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到期收回的核算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款的收回时通过委托收款方式进行。贴现银行作为收款人,应于汇票到期日前,匡算邮程,以汇票作为收款依据,提前填制委托收款凭证,向付款人收取票款。 收:发出委托收款登记簿 当贴现银行收到付款人开户行划回票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浅谈金融企业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 及存在问题

摘要 近年来,我国以商业票据为主体的票据融资业务发展迅速。随着新会计准则对票据行为的风险转移和收益确认原则和方法的调整,在满足新准则和相关监管机构要求,科学假设,合理简化会计处理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新旧准则差异出发,对现今金融企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贴现业务会计处理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问题对策性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金融企业商业票据贴现会计核算

目录 一、票据贴现的相关概念及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1) 1、概念 (1) 2、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 (1) 二、银行票据贴现的具体账务操作 (2) 1. 发放票据贴现款 (2) 2. 每月结息日及贴现到期日 (3) 3. 贴现申请人提前赎回票据时 (3) 4. 到期收回贴现票款时 (3) 5. 到期未收到付款人的票据款时 (3) 6. 受理同业转贴现申请时 (3) 7. 金融企业向同业申请转贴现融资 (4) 8. 金融企业向人民银行再贴现融资 (4) 三、金融企业票据贴现目前存在的问题 (5) 1、票据贴现市场缺乏票据基础 (5) 2、贴现业务收益与风险错位 (5) 3、法规制度不完善 (5) 四、金融企业票据贴现问题的对策思考 (6) 1、建立规范开放的票据贴现市场。 (6) 2、逐步实现票据贴现利率市场化。 (6) 3、加强法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7)

浅谈金融企业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及存在问题 一、票据贴现的相关概念及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1、概念 一般而言,票据贴现业务可以分为三种: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贴现是指客户(持票人)将没有到期的票据出卖给贴现银行,以便提前取得现款。一般工商企业向银行办理的票据贴现就属于这一种。转贴现是指经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票据以再贴现方式向另一金融机构转让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间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指金融机构为了获取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银行票据再以贴现的方式向中国人民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2、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 (1)主要会计科目的变化:对于商业银行无论是利用票据贴现融出资金或融入资金,旧会计准则都通过“贴现”这一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而新会计准则则取消“贴现”这一会计科目,增上了下列两个会计科目:(1)“贴现资产”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出的资金,可按贴现类别和贴现申请人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办理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出的资金。(2)“贴现负债”科目本科目核算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入的资金,可按贴现类别和贴现金融机构,分别“面值”、“利息调整”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办理的转贴现等业务融入的资金。

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核算

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应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 为核算金融企业票据贴现业务,一般需设置“贴现”、“票据融资”、“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转贴现利息收入”、“递延收益”、“递延支出”等科目。 “贴现”科目核算金融企业向持有未到期票据的客户办理贴现的款项。金融企业为客户办理贴现时,借记本科目;贴现到期,贷记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贴现贷款实际金额。本科目按性质和贴现申请人进行明细核算。转贴现、再贴现业务,可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科目核算。 “票据融资”科目核算金融企业以客户贴入的未到期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向其他金融企业办理回购式转贴现而获得的资金。办理再贴现或转贴现时,贷记本科目;再贴现或转贴现到期时,借记本科目;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回购式票据融资金额。本科目应按再贴现或转贴现进行明细核算。 “递延收益”科目核算金融企业取得的应在本期和以后各期内分别计入损益的各项收益,如贴现利息收入、转贴现利息收入等。发生各项递延收益时,借记“活期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分期计入损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等科目;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未实现递延收益金额。本科目可按“未实现贴现收益”、“未实现转贴现收益”、“其他”等设置明细科目。 “递延支出”科目核算金融企业取得的应在本期和以后各期内分别计入损益的各项支出,如转贴现利息支出等。发生各项递延支出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分期计入损益时,借记“金融企业往来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未确认递延支出金额。本科目可按“未确认转贴现支出”、“未确认再贴现支出”、“其他”等设置明细科目。 (二)票据贴现业务的基本账务处理 1.发放票据贴现款时,按票面金额,借记“票据贴现”科目,按实付金额,贷记“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户)”或有关科目,按贴现利息,贷记“递延收益”科目。若为买方付息票据,收取买方付息人贴现利息,按票面金额,借记“票据贴现”,贷记“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户)”或有关科目;同时,按贴现利息,借记“活期存款(买方付息户)”或有关科目,贷记“递延收益(未实现贴现收益)”科目。 2.每月结息日及贴现到期日按贴现天数计算结转利息收入时,借记“递延收益(未实现贴现收益)”科目,贷记“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等科目。

财务会计知识培训课件

财务会计知识培训课件 会计基础知识 【课程要求】 1.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简单历史过程; 2.熟悉会计信息、会计领域、会计功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握会计的定义、会计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方法. 4.结合经营实际情况,学习票据的定义、使用、背书等 5.了解发票的重要性,学习发票真伪的鉴定方法

目录 第一章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3) 第二章会计信息与会计目标 (6) 第一节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7) 第二节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8) 第三节会计目标 (9) 第三章会计领域与会计功能 (9) 第一节会计领域 (9) 第二节会计功能 (10) 第四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10) 第五章票据 (13) 第一节了解票据 (13) 第二节票据概述 (14) 1.票据的概念 (14) 2.票据的特征 (14) 3.票据的种类 (15) 第三节发票 (20) 1.发票真伪查询 (20) 2.发票的种类与使用范围 (21) 3.发票分为 (21) 4.普通发票的开具规定 (22) 5.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规定 (22)

第一章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有人称会计为“账房先生”,也有人称“管钱的”;现在大多数人还是认为会计就是算算账,出出报表、收钱付钱,这些观念对,也不对,上面这些都只是会计的一个很小的方面,更是财务管理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下面就由我向大家讲讲会计的家谱以及基础的,与大家相关的会计知识。 会计历史悠久,有多悠久,有考证的历史就有三千年左右,呵呵,大家放心,我讲的时间没有三千年。 1.为什么要产生会计? 其实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产生的,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一方面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要发生劳动耗费,包括人力,物力的耗费。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做到所得大于所费,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就必须在不断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采用一定方法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这就产生了会计。可见,会计的产生与加强经济管理,追求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也可以说,千业的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也是为生产部门、其他管理部门服务的部门。 2.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有三千历史,怎么说呢,详细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也批不了这么多的夜班费,呵呵。一般来说会计先后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会计,当然仍是我们中国老祖宗创造的,会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的方法。在西汉还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书”的账册,

贷款和票据贴现业务-习题

第四章贷款和票据贴现业务 一、是非题 1.贷款是指银行对借款人提供的按约定的利率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 2.担保贷款按担保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 ) 3.票据贴现是指贷款人以持票人转让未到期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 ) 4.如在贷款到期日,借款人未主动归还贷款,而其存款账户中的存款余额又足够还款的,会计部门可填制“贷款收回通知书”,收回贷款。( ) 5.贷款利息采取定期结息方式应按季计收利息;采取利随本清方式,为了正确反映经营成果,也应按季预计利息人账。( ) 6.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 7.抵押贷款的额度,以抵押物的现值为基数,乘以银行确定的抵押率。( ) 8.抵押贷款逾期后,将抵押品作为抵账资产入账,抵押品的公允价值大于抵押贷款的差额,应作为营业外收入人账。( ) 9.“抵账资产”账户用以核算银行依法取得并准备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的实物和非实物抵债资产的成本。( ) 10.票据贴现业务与一般贷款业务相比较,其共同点是:两者均是银行的资产,是借款人的融资方式,银行都要计收利息。( ) 11.贷款损失准备资产是指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它包括贷款、信用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进出口押汇、委托贷款等。( ) 12.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 ) 13.债权人对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 ) 14.或有应收金额是指需要根据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金额。 ( ) 二、单项选择题 1.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是____。 A.保证贷款 B.担保贷款 C.质押贷款 D.抵押贷款 2.借款人因故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时,短期贷款必须在到期日____以前,由

贴现会计核算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关于规范票据贴现业务会计核算的通知 各市农信办、济源农商行,各县(市、区)农信联社、农合行、农商行: 5月份以来,人行、银监等部门对我省农信社票据贴现业务进行了检(调)查,发现我省部分农信社存在会计核算不合规等问题。为加强票据贴现业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根据人民银行及银监部门的相关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计科目账户的变更、增设与废除 为使现行综合业务和会计报表系统更加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自2011年7月1日起变更、增设、废除以下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变更 1.将综合业务系统中的“贴现”(科目代号1289)变更为“贴现资产”。变更后的新科目用于核算农信社办理客户直贴和买断式转贴现业务所融出的资金。 2.将综合业务系统中的“买入返售债券”(科目代号1295)变更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设“买入返售票据”(科目代号129501)、“买入返售债券”(科目代号129502)、“买入返售信贷资产”(科目代号129503)子科目。“买入返售票据”科目用于核算农信社买入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回购式转贴现时所融出资金。“买入返售债券”、“买入返售信贷资产”核算农信社买入返售债券或信贷资产所融出的资金。

3.将综合业务系统中的“卖出回购债券”(科目代号2415)变更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增设“卖出回购票据款”(科目代号241501)、“卖出回购债券款”(科目代号241502)、“卖出回购贷款款”(科目代号241503)子科目。“卖出回购票据款”用于核算农信社将已持有的买入返售票据再卖出回购给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时所融入的资金。“卖出回购债券款”、“卖出回购贷款款”核算农信社卖出回购债券或信贷资产所融入的资金。 (二)会计科目的增设 1. 在综合业务系统中“贴现资产—直贴”(科目代号12890101)下增设“面值”(科目代号1289010101),余额在借方,用于核算农信社办理客户直贴票面金额。增设“利息调整”(科目代号1289010102),余额在贷方,用于核算农信社办理客户直贴的票据面值和所融出资金的差额。 2.在综合业务系统中“贴现资产—转贴”(科目代号12890102)下增设“面值”(科目代号1289010201),余额在借方,用于核算农信社办理买断式转贴现票面金额。增设“利息调整”(科目代号1289010202),余额在贷方,用于核算农信社办理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买断式转贴现时,票据面值与融出资金之间的差额,用以代替原“递延收益—递延贴现收益”科目。 3.在综合业务系统中增设“贴现负债”(科目代号2325)。位于“信用社上存联社款项”(科目代号2323)后,“调入调剂资金”(科目代号2412)前。本科目用于核算农信社将已计入贴

银行会计核算办法_票据贴现业务

XX银行票据贴现核算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真实核算我行经营成果,保持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规范我行票据贴现业务核算办法,满足财务报告信息披露需要,保证按权责发生制确认贴现、转贴现业务相关收入、支出,特依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主要定义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贴现业务包括对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既包括我行对企业所持商业汇票贴现、对金融同业所持已贴现商业汇票转贴现(买入),也包括我行持已贴现商业汇票向金融同业申请转贴现(卖出)。 第三条本核算办法涉及的主要定义如下: (一)直贴:即交易对手为非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业务。(二)转贴现:即交易对手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业务。(三)买断式转贴现:指不附带回购条款的票据贴入。 (四)买入返售式转贴现:指附带回购条款的票据贴入。 (五)卖断式转贴现:指不附带回购条款的票据贴出。 (六)卖出回购式转贴现:指附带回购条款的票据贴出。

(七)再贴现:指以我行持贴现和转贴现买入的商业汇票向人民银行申请办理再贴现等。 第三章核算办法及账务处理 第四条贴现资产的初始确认 1. 确认原则: 我行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银行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银行带来经济利益的票据;该票据的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票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其他不符合有关终止确认的条件。 2. 实际应用 相关操作人员应根据贴现交易对手方分别银行或非银行,并确认该票据的追索条款,明确相关票据的贴现率,最终选择确认相应的核算科目。 对于贴现票据的成本,相关人员应该按照摊余成本法的相关规定,确认相关科目初始成本。 第五条贴现负债的初始确认 1. 确认原则 我行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我行的现时义务;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我行;未来流出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其他不符合有关终止确认条件的现时义务。

贴现业务的税务及会计处理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贴现业务的税务及会计处理 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取得的贴现利息涉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务处理。本文就该业务作简要说明。一、贴现不属于票据买卖,贴现日为付息日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期限最长为六个月。商业汇票的收款人或被背书人需要资金时,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并填写贴现凭证,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的期限从其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银行实际支付的贴现金额为汇票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即贴现金额=汇票票面金额-贴现利息,其中,贴现利息=票据面额*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天贴现表面形式是票据的买卖,但实质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的收款人或被背书人。银行在贴现日一次性收取贷款利息,因此,贴现日为按合同约定贴现人(票据收款人或被背书人)应付利息的日期。二、增值税根据财税〔2016〕36号文所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规定,票据贴现业务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取得的贴现利息应按贷款服务计缴增值税,税率为6%。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在2018年1月1日以前,商业银行办理

金融企业会计-贷款与贴现业务练习题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练习 第六章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一、填空题 1.为了加强对贷款的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要严格按照分类标准划分、、、和五类贷款。 2.按贷款期限长短划分,可分为、和,其贷款期限分别为、、。 3.按贷款发放的基础不同,可分为、和。其中又可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4.自营贷款是贷款人以筹集的资金而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并由收取本金和利息。 5.贷款与贴现虽都属于融资业务,但二者却是有区别的。贷款与贴现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时间先后不同等,这些区别直接影响到核算手续的差异。 6.借款人要取得信用贷款,应根据借款计划与银行,按确定的贷款额度用款时,由借款人提出,经信贷部门按、的管理制度进行审批。 7.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发生逾期,应由会计部门在将原贷款转入账户,转账的方法是根据逾期贷款金额编制特种转账借方传票,按办理转账。并自起,按逾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8.贷款逾期没有收回的以及已计贷款利息,均作为非应计贷款。 9.贷款自转为非应计贷款后,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首先应, 全部收回后的还款部分,确认为当期。 10.采用余额表方式计算贷款利息的,如贷款发生逾期,从起,应单独设立余额表,积数单独计算,并按计算利息。 11.担保贷款是贷款人为确保贷款的按期收回,以借款人以外的或以而发放的贷款。在贷款到期时,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应由履行债务偿付责任或以、偿付贷款。 12.担保贷款可以分为、、。 13.抵押贷款的关系人为、和。抵押人可以为,也可以为、以外的,抵押权人为。 14.借款人申请抵押贷款所提供的抵押品必须是并且、、的财产,同时,抵押品的价值贷款数额。 15.抵押贷款的借款人如逾期不能偿还贷款本息,银行可根据合同协议抵押品。 16.抵押品变卖处理后扣除有关费用所得的净收入,如多于贷款本息,其多余的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