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鹿的生物学特性

鹿的生物学特性

鹿的生物学特性
鹿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茸鹿的生物学特性

一、鹿的资源现状及经济价值

(一)资源现状

全世界共有40多种鹿,分布在我国的鹿约有16种。我国是驯养茸鹿历史悠久的国家,种类繁多,分布甚广,野生资源丰富,驯养潜力很大,现在已经驯养的茸鹿有梅花鹿、马鹿、驯鹿、黑鹿、海南坡鹿等。全国各地都有专业性养鹿场,尤以东北较普遍,吉林、辽宁两省以养梅花鹿为主;湖南省主要养殖的品种有梅花鹿和马鹿两种

发展养鹿业是一条收益高、见效快的致富途径。养鹿的成本,基本上是一次性支付的,购买一对育成鹿(2-3岁)大约需要5000元~10000元左右,母鹿一年后即可产仔,公鹿次年即可产茸,购买一对育成鹿,两年后可收回成本,以后逐年受益。

(二)经济价值鹿科动物的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药价值

鹿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全身都是宝。除了驰名中外的鹿茸外,还有鹿胶、鹿胎、鹿筋、鹿鞭、鹿心、鹿血、鹿尾、鹿骨等中药材。

2、食用价值

鹿肉的肉质鲜美而细嫩,营养价值高,属于低脂肪高蛋白质肉类,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每公斤鹿肉售价高达6-10美元,且供不应求。

3、观赏价值

鹿体态优美,性情温顺,机警灵活,逗人喜爱,世界各国动物园中,都把它作为珍贵动物展出,以供人们观赏。

4、工业价值

鹿皮除了做外,还可揉制成革。

随着养鹿业的发展,它的经济价值将不断地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使人类更加重视,养鹿的普遍性和驯化程度将大大提高

二、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与分布

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偶蹄目,反刍亚目,鹿科。

鹿科动物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而马鹿广泛分布在亚、美、欧、澳各大洲。

(二)生物学特性

1.习性

鹿爱清洁,喜安静,听觉、视觉、嗅觉敏锐,善于奔跑等特性是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并与环境条件——食物、气候、敌害等有关。

喜欢生活在疏松地带、林缘或林缘草地、高山草地、森草衔接地带:这里食物丰富,视野比较开阔,对逃避敌害有利。鹿喜欢晨昏活动,白昼子夜休息反刍。

呈季节性游动:春季多在向阳坡活动;夏季移往海拔高的山上,既适于隐蔽又可避免蚊蝇骚扰;冬季回到海拔低的河套或林间空地,在食物短缺时接近农田或村落。

鹿喜水:驼鹿、麋鹿常在水中采食、站立或水浴;水鹿雨天活跃,常在水洼里打“泥”;马鹿、梅花鹿喜泥浴。

2、繁殖和体重的季节性变化

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发情配种集中在9—11月份,并可以延续到3月上旬。产仔集中在5—7月份。

鹿的体重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母鹿体重;秋季公鹿体重明显减少16%一20%,尤其公鹿颈部变粗,粗度比夏季增加一倍,变得有力,有利于在争王角斗中处于优势地位。

3、食性

鹿在草食动物中能比较广泛地利用各种植物,尤其喜食各种树的嫩枝、嫩叶、嫩芽、果实、种子,还吃草类、地衣、苔藓以及各种植物的花、果和莱蔬类。鹿对食物的质量要求较高,采食植物具有选择性。选择的特点:鲜和嫩,嫩枝、嫩芽、嫩叶是主要的选择对象;在食物相当匮乏时才采食茎干等粗糙部分。所以有人认为鹿是精食性动物。家养鹿饲喂秸秆,因单一,营养价值低而用精料加以补充,所以饲料多样化十分必要。鹿喜盐。

4、集群性

鹿的集群活动是在自然界生存竞争中形成的,有利防御敌害,寻找食物和隐蔽。鹿的群体大小,既取决于鹿的种类,也取决于环境条件。如驯鹿野生群可达数十只或数百只,马鹿则几只或几十只。食物丰富、环境安逸,群体相对大,反之则小。鹿群的组成一般以母鹿为主,带领仔鹿和亚成体,在交配季节里,1—2只公鹿带领几只或十几只母鹿和仔鹿,活动范围比较固定,当遇到敌害时哨鹿高声鸣叫,尾毛炸开飞奔而去。炸开的尾毛如同白团,异常醒目.起信号作用。一鹿奔跑众鹿跟随,跟随的鹿有—定的盲目性,有猎人将头鹿在崖上击毙,众鹿随之跳崖而丧生的实例。家养鹿和放牧鹿群仍保留集群性的特点,一旦单独饲养或离群时则表现胆怯和不安.因此放牧鹿有的离群,不要穷追猛撵,等一会鹿就自动归群 5、可塑性

鹿的生态可塑性是鹿在各种条件下所具有的一定的适应能力。人们就是利用可塑性来改变动物某些不适于人类要求的特性,使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鹿的可塑性大,幼鹿可塑性更大,鹿的驯化放牧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改变鹿的野性,让其听入呼唤,任人抚摸、驱赶、牵领,达到如牛羊一样的温顺。所以在养鹿生产实践中,加强对鹿的驯化与调教,对于方便生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6、防卫性

鹿在自然生存竞争中是弱者,是肉食动物捕食对象,也是人类猎取的目标。它本身无御敌武器。逃避敌害的唯一方法是逃跑,所以鹿奔跑速度快,跳跃能力强。感觉器官敏锐、反应灵活、警觉性高,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是自身防卫的表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鹿有“野性”。在家养条件下,鹿的野性并未根除,如不让人接近,遇异声、异物表现惊恐。母鹿产仔和公鹿配种时攻击人等,对生产十分不利,由此造成的伤亡、伤害事故不少,因此,加强鹿的驯化,削弱野性十分必要。

7、适应性

适应是生物适应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的特性和性状的现象。适应性是多方面的,有解剖适应性,生理适应性和生态适应性,以此达到生物体与外界条件的统一,适应生存。鹿的适应性很强,梅花鹿、马鹿、狍能在世界各地生存,但转化程度高的鹿则对环境敏感,如我国的白唇鹿,能适应青藏高原地区,引种到内地生活的不好。适应对动物造成一种限制——只能生活在适应的地区,所以引种时要注意,使不适应的动物逐渐达到适应,这实际上就是风土驯化。

(三)行为特点

1、采食与饮水行为

鹿的采食有选择性,是边游走边采食、边吞咽。采食时舌不外露,靠齿垫和切齿咬住植株枝叶,配合头部前伸和上抬将食物切断纳入口中,采食后1.5—2小时反刍,与反刍相伴的还有嗳气。反刍和嗳气是健康的标志。鹿一般站立饮水,上下唇伸进水面屏气吸水,饮水有明显规律性,一般为采食后反刍前饮水,饮水量一般每天在5—20升。

2、社会行为

主要包括群体行为、优势序列和嬉戏行为。优势序列是社会行为中的等级制,它使某些个体通过斗争在群体中获得高依,在采食、休息、蔽阳、交配等方面优先。“王子鹿”就是优势序列中的胜利者,一旦下台,会群起而攻之,所以对下台王子鹿要细心加以保护。

3、活动行为

活动行为包括起卧行为、奔跑行为和争斗行为等。争斗行为主要发生在交配季节,公鹿为了争夺与母鹿的交配权和群体统治地位经常发生争斗,这种争斗随年龄增长而日趋激烈。l一2岁公鹿基本不争斗,3岁公鹿争斗轻微,不会造成伤害,但均以爬胯行为明显。4—8岁公鹿争斗激烈,9岁以上公鹿虽善斗,但因年老,激烈程度大减。家鹿因争斗往往造成伤害甚至死亡,所以配种季节要对公鹿严加看管或采取相应措施。

4、性行为与分娩行为

公母鹿的性行为均表现出兴奋,互相接近,亲昵。公鹿嗅闻与追逐母鹿,母鹿表示摇尾、主动接近公鹿,接受爬跨。对性行为有激动作用的是母鹿阴部分泌物,能刺激公鹿的性兴奋相性反射,可惜对这种分泌物还一无所知,如能人工合成,则对鹿的假阴道采精将会有重大帮助。

5、母鹿分娩行为

母鹿分娩前行为主要是不安、走动、减食;分娩时行为表现由腹部收缩、胎胞破裂、胎水流出,同时胎儿排出,胎儿排除后1.5—3小时排出胎衣;分娩后行为主要是母鹿甜干仔鹿身上粘液,起到正常恒定体温、刺激神经兴奋、及时顺利排出胎便.是母仔相认的重要纽带。此外,还有母仔相认行为,异常母性行为和哺乳行为等。

常见病原菌

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球形,葡萄状,0.4~1.2 m 2.培养:色素、耐盐 3.抗原构造:SPA 4.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5.抵抗力:强;易耐药 致病性: 1、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2、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 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加强食品监督;合理使用抗生素。 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球形,链状,0.5~1.0 m 2、培养:血平板 3、分类: 1) 根据溶血现象分: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溶血环。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透明宽大溶血环。致病性强 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无致病性 2) 依细胞壁多糖抗原不同分:A、B、C、D等20个群,致病链球菌株90%属A群 4、抵抗力:不强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菌体表面物质:M蛋白;脂磷壁酸 (2)毒素: 1)链球菌溶血素: SLO:对氧敏感,免疫原性强,感染后血中可出现溶血毒素O抗体; SLS:对氧稳定; 免疫原性弱,与溶血环有关 2)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 (3)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 使链球菌的感染容易扩散且脓汁稀薄。 2、所致疾病 (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2)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条件致病菌,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防治原则: 1、讲究卫生,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减少传染源。 2、彻底治疗咽峡炎、扁桃体炎,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治疗链球菌感染性疾病首选青霉素G。 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 ,矛头状,钝端相对,成双排列,荚膜 2、培养:血平板,自溶现象 3、生化反应:胆汁溶菌试验阳性,菊糖分解试验阳性 4、抗抗力:弱 致病性: 主要致病物质:荚膜

桃树主要病害识别与诊断特点

桃树主要病害识别与诊断特点 1.桃穿孔病穿孔病是桃树上最常见的叶部病害,主要包括细菌性穿孔病,霉斑性穿孔病,褐斑性穿孔病三种,其中细菌性穿孔病在全国各桃区均有发生,尤其在沿海滨湖地区,排水不良桃园以及多雨年份发病较重。三种穿孔病除为害桃外,还为害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1)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害果实和枝梢。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小点,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大小约2mm左右。 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病健组织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脱落后形成穿孔,或一部分与叶片相连。病斑多在叶脉两侧发生,穿孔边缘破碎,不整齐。 枝条受害后,形成两种不同病斑,一种称春季溃疡,另一种则为夏季溃疡。春季溃疡发生在上一年夏季出生的枝条上,在第一批新叶出现时,枝条上形成暗褐色小疱疹,直径约2mm,以后扩展长达1~10cm,宽度多不超过枝条直径的一半,有时可造成梢枯现象。 春末(开花前后)病斑表皮破裂。夏季溃疡多于夏季发生,在当年的嫩枝上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以后病斑变褐色至紫黑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边缘呈水渍状。夏季溃疡的病斑不易扩散,并很快干枯。 果实发病,果面产生暗紫色,圆形,中央稍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黄白色粘质物;干燥时常发生裂纹。(2)霉斑穿孔病侵染叶片,枝梢,花芽和果实。叶片上病斑初淡黄绿色后变为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6mm最后穿孔。 穿孔边缘整齐,不残留坏死组织。幼叶被害时大多焦苦,不形成穿孔。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污白色霉状物。侵染枝梢时,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褐紫色,并发生裂纹和流胶。果实上病斑初为紫色,渐变褐色,边缘红色,中央渐凹陷。(3)褐斑穿孔病侵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在叶片两面产生圆形病斑,直径约1~4mm,边缘清晰并略带环纹,外围有时呈紫色或红褐色。后期在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病斑穿孔的边缘整齐,穿孔外常有一圈坏死组织,穿孔多时即行落叶。新梢和果实上的病斑与叶面相似,均可生有灰色霉状物。 2.桃瘿螨畸果病桃瘿螨畸果病是河北,河南等地桃树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受害果实表面凹凸不平,俗称“疙瘩桃”。 该病仅危害果实。落花时幼小果实开始受害,果面出现不规则的暗绿色斑块。随桃果膨大,病部桃毛逐渐变褐,倒伏,脱落,病部生长受阻而呈现深绿色凹陷状。后期,病果呈凹凸不平,着色不均匀的“猴头”状。病部果肉为深绿色。果实膨大期受害,果面产生纵横裂口,有的裂口长而深。严重病果,果肉木质化,不堪食用。感病桃树,部分叶芽坏死,开花期常呈现有花无叶的“干枝梅”状。 3.桃树黄叶病桃树黄叶病又叫缺铁症,在北方桃区普遍发生,严重时常造成枝梢叶片焦枯,甚至至少死亡。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导致新梢叶片失绿变黄。轻时叶肉变黄,叶脉保持绿色,呈绿色网纹状;病情加重使整叶变黄;严重时叶片变白,甚至从叶缘开始焦枯,或导致新梢死亡。

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木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粘孢菌类,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真菌。绿色木霉是木霉菌中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种,目前在工业、农业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绿色木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如:纤维素酶、几丁质酶、木聚糖酶等。绿色木霉是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降解作用,目前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同时,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这是木霉菌作为拮抗菌最重要的机制;溶菌作用;竞争作用。 纤维单胞菌属拉丁学名[Cellulomonas (Bergey et al.,1923),Clark,1952] 在幼龄培养物中细胞为细长的不规则杆菌,0.5~0.6μm×2.0~5.0μm,直到稍弯,有的呈V字状排列,偶见分支但无丝状体。老培养物的杆通常变短,有少数球状细胞出现。革兰氏阳性,但易褪色。常以一根或少数鞭毛运动。不生孢,不抗酸。兼性厌氧,有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可生长但很差。在蛋白胨-酵母膏琼脂上的菌落通常凸起,淡黄色。化能异养菌,可呼吸代谢也可发酵代谢。从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产酸。接触酶阳性。能分解纤维素。还原硝酸盐到亚硝酸盐。最适生长温度30℃。广泛分布于土壤和腐败的蔬菜。 康宁木霉菌丝有隔膜,蔓延生长,广铺于固体培养基上,菌外观为浅绿,黄绿或绿色,反面无色,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或互生分枝,分枝上又可继续分枝,形成2级,3级分枝,分枝末端即为瓶状梗.分生孢子由小梗相继生出面,靠黏液把它们聚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孢子头,分生孢子卵形成椭圆形,壁光滑.单个孢子近无色,形成堆状为绿色,与此相似的还有绿色木霉! 此菌有很强的纤维素霉及纤维,二糖淀粉酶等,它能利于农副产品,如麦杆,木材,木屑等纤维素原料,使之转变为糖质原料 佛州侧耳子实体覆瓦状丛生。菌盖直径3~12cm,低温时白色,高温时带青蓝色转黄色至白色,初半球形,边缘完整,后平展成扇形或浅漏斗形,边缘不齐或有深刻。菌肉稍薄,白色。菌褶浅黄白色,干时变淡黄色,稍密集至稍稀疏,延生,常在菌柄上形成脉络状。菌柄侧生(有孢菌株),或偏心生至中央生(无孢菌株),细长,内实,白色,长3~7cm,粗1~2cm,基部有时有白色绒毛。孢子印白色;孢子近柱形,6~9μm×2.5~3μm。 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 分生孢子梗自基质中伸出,直径15~20pm,长约1~3mm,壁厚而光滑。顶部形成球形顶囊,其上全面覆盖一层梗基和一层小梗,小梗上长有成串褐黑色的球状分生孢子。孢子直径2.5~4.0μm。分生孢子头球状,直径700~800μm,褐黑色。菌落蔓延迅速,初为白色,后变成鲜黄色直至黑色厚绒状。背面无色或中央略带黄褐色。有时在新分离的菌株中能找到白色、圆形、直径约1mm的菌核。分生孢子头褐黑色放射状,分生孢子梗长短不一。顶囊球形,双层小梗。分生孢子褐色球形。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生长适温37℃,最低相对湿度为88%,能引致水分较高的粮食霉变和其他工业器材霉变。 侧孢霉是一种嗜热丝状真菌,具有分解纤维素的特性.固体PDA培养条件下进行形态观察表明,所采用的嗜热侧孢霉菌株,菌丝丛枝状、有隔,分生孢子浅褐色,顶生或侧生.利用ITS序列

哪里有桃树苗的优良品种

“专业提供适合长江流域、广大南方地区的桃树苗” 请在网上搜索——中国南方专业桃苗场 请在网上搜索——中国南方专业桃苗场 (1)名称:中国南方专业桃苗场 (2)地址:湖北恩施利川市 (3)产品特点:适合南方高温多雨的气候 (4)3元/棵左右——邮费自理 (5)地径0.7左右高度1米左右 桃树的品种很多,各自的适应性不同。在我国,不同的省份适合种植的最佳桃树苗品种各不相同,下面举几个例子。仅供参考! (1)湖北桃树苗,湖北桃树,湖北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突围桃 (2)湖南桃树苗,湖南桃树,湖南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加州早甜桃 (3)四川桃树苗,四川桃树,四川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甘奴桃 (4)重庆桃树苗,重庆桃树,重庆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夏香姬桃 (5)云南桃树苗,云南桃树,云南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春蜜桃 (6)贵州桃树苗,贵州桃树,贵州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夏之美桃 (7)广西桃树苗,广西桃树,广西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红不软桃 (8)广东桃树苗,广东桃树,广东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新川中岛桃 (9)福建桃树苗,福建桃树,福建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黄金冬桃 (10)江西桃树苗,江西桃树,江西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冬丰冬桃 (11)江苏桃树苗,江苏桃树,江苏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万州冬桃 (12)浙江桃树苗,浙江桃树,浙江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秦王桃 (13)上海桃树苗,上海桃树,上海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早甜露桃 (14)河南桃树苗,河南桃树,河南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金秋红蜜桃 (15)安徽桃树苗,安徽桃树,安徽桃苗,适合的桃树苗品种有:加纳岩白桃 上面内容,仅供参考!

各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形态与染色:G+,球形葡萄串状排列,无特殊结构。无鞭毛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 菌落特点:呈圆形,表面光滑、凸起、湿润、边缘整齐、有光泽、不透明的白色或金黄色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 培养基:营养要求不高,琼脂平板、血平板均可。 生化反应:β溶血(+),触酶试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分解甘露醇(致病菌)。 a群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形态染色:G+,球菌链状排列,可有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 菌落特点:在血平板上可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有乳光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出现透明溶血环。 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 生化反应:β溶血(+),触酶(-),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肺炎链球菌 形态与染色:G+,矛头状尖向外双球菌,有荚膜 ,无鞭毛,无芽胞。 菌落特点: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小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菌产生的自溶酶裂解细菌,使血平板上的菌落中央凹陷,边缘隆起成“脐状” 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 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等,产酸不产气。对菊糖发酵,大多数新分离株为阳性。肺炎链球菌自溶酶可被胆汁或胆盐激活,使细菌加速溶解,故常用胆汁溶菌试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 淋病奈瑟菌 形态与染色:G-,双球菌 ,肾形,似一对咖啡豆,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菌落特点:菌落凸起、圆形、灰白色或透明、表面光滑的细小菌落。 培养基: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多用巧克力培养基 生化反应:氧化酶、触酶试验阳性,对糖类的生化活性最低,只能氧化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脑膜炎奈瑟菌 形态染色:G-菌,呈肾形或豆形,两菌相对呈双球状,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的菌株有多糖荚膜和菌毛。 菌落特点: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小菌落。 培养基:专性需氧,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不能生长。需在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上。 生化反应:绝大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因淋病奈瑟菌不分解麦芽糖,借此可与淋球菌区别),不分解乳糖、甘露醇、半乳糖和果糖,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阳性。能产生自容酶。 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 形态染色:G-菌,短杆状,有周身鞭毛和周身菌毛,无芽胞。 菌落特点:灰白色,圆形,湿润,有的可出现溶血环,中等大小S型菌落。 培养基:无特殊要求,琼脂平板、血平板均可。 生化反应:β溶血+,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吲哚试验阳性、甲基红反应阳性、VP试验阴性、枸橼酸盐(IMViC)试验阴性。

活动方案 一颗小桃树语言特点

一颗小桃树语言特点 中班语言:一棵小桃树 活动目标: 1.排序讲述,了解小桃树的生长变化。 2.欣赏散文诗,对比性理解小桃树前后哭泣的不同意义。 3.尝试帮小桃树解决问题,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美好的事。活动准备: 小桃树生长过程图、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排序讲述,发现小桃树生长规律。 1.出示图片,思考讲述。 师:这是谁啊?你们知道小桃树是怎么长大的吗? 2.借助卡片,排序讲述。 师:小桃树到底是怎么长大的呢?谁能按照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帮它排排队。小结:春天小桃树开出了花朵,夏天小桃树长出了叶子,秋天小桃树结出了果子,这是小桃树的生长规律。 二、欣赏散文,感受帮助小桃树的快乐。 1.欣赏配乐散文,体会语言美。 师:沈老师这里有一首散文诗,讲的就是小桃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理解小桃树哭泣的意义,帮助解决问题。 (1)师:小桃树哭了几次呢?分别是为什么而哭?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分别点出哭脸背后的图片。 (2)师: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小桃树开心起来呢? 幼儿自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分别将哭脸变成笑脸。 (3)师:小桃树听了你们的话,觉得很开心,让我们来听一听小桃树会对你们说什么。(播放录音) 三、欣赏散文,体会小桃树的坚强。 1.分段欣赏散文,理解小桃树前后哭泣的不同意义。 师:夏天过去了,就是秋天了,咦?小桃树怎么又哭了呢?让我们接下去听一听。 师:现在的小桃树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呀? 小结:小桃树一共哭了3次,前两次哭是因为伤心,第三次哭是因为开心。 2.完整欣赏散文,表达对小桃树的情感。 师:现在让我们把这篇散文完整的听一遍,你们也可以跟着我一起念一念。 师:你们喜欢小桃树吗?为什么? 小结:小桃树从开花到结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它没有放弃,坚持了下去,最后终于结出了桃子。我们小朋友也要像小桃树一样,做事要坚持,不要随便放弃。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文章中没有冬天。那冬天到来的时候,

桃树新品种引进与示范

XXXX重点科学技术研究 项目计划申报书 计划类别: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名称:桃树新品种引进与示范 起止年限:2014-04-21至2016-04-30 申报单位:XXXX市XXXX区茶店XXXX专业合作社(盖章) 单位属地:XXXX区 推荐部门:XXXX区科技局 填报时间:2014-04-17 XXXX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制

归口领域技术领域农业新品种产业领域农业 计划投入经费全程经费 其中 自筹贷款其他申请市科技项目补助经费 项目应用前景及预期效益分析 预计年新 增直接经 济效益 (万元) 产值利润税收农民新增纯收入 2013年《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休闲农业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市场需求、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朝阳产业,是利国利民、一举多效的新兴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 项目实施区位于XXXX区旌东万亩优质花卉水果基地,与打造“XXXX”农旅乡村旅游景区紧密结合。项目引进品种4-5个,集赏花和果品收获于一体的桃树新品种,栽植在景区300余亩丘陵台地,在春季给景区增加桃花观赏景点,果品收获又能给当地农户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实现年新增产值360 万元(进入盛果期时)。盛果期达到年产有机鲜桃300吨(1500千克/亩),年产值240万元(按8元/千克计);扩大展新品种示范面积300亩,新增产值120万元。带动示范种植农户180户,户均增收12000元。 预期成果形式其他

(种植)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一、概述 草菇又名兰花菇、秆菇、麻菇,分布极广,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秋季多雨季节生长在稻草堆上的一种食用菌,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以我国的产量最高。 栽培草菇的原料来源广泛,废棉渣、棉籽壳、稻草、玉米秆、甘蔗渣、剑麻渣、中药渣等均是栽培的理想原料。草菇的生产周期短,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周期为15~25天,目前广西室内废棉渣床栽草菇播种后通常第8~9天开始有采收,13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栽培周期(只收一潮菇)。尽管草菇的产量与其他食用菌相比相对较低,通常批量周年生产每100公斤稻草产鲜菇10~15公斤,每100公斤废棉渣产鲜菇25公斤左右,但由于草菇栽培原料广、周期短、价值高、市场容量大,栽培草菇能获得较可观的经济 效益,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栽培方法 1.栽培材料 目前用于草菇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废棉渣、棉籽壳、稻草、

甘蔗渣、剑麻渣、中药渣等 2.栽培方式与栽培场所 草菇可室内栽培、室外栽培两种。草菇室内栽培可在专门搭建的草菇泡沫房进行,亦可利用闲置的农舍、猪舍等改建而成的菇房进行,改建的菇房可搭床架,亦可直接在地面栽培。 但目前草菇一般室内(泡沫房)生产为主。所以我们只介绍在室内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泡沫房: (1)构造:木架框架,用2.5~5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菇房的墙壁和房顶,墙壁和房顶的内层再衬以聚乙烯薄膜。房内地面铺水泥,并设有瓦管道。 (2)规格: 棚长4米,宽2.5米,侧高2.4米,顶高2.7米,人字形屋顶,盖油毡纸,用木条压实,前后开门,菇房两端各设置0.3~0.4米见方的对流通风窗两个。。室内栽培床架靠两侧,但不紧靠泡沫板墙,中间为走道床架分层,架宽0.8M,过道0.65M,4~6层,层高0.5M(底层离地面0.30M), 地面瓦管道: 先铺一张高温高压大棚膜在挖好的槽内,隔离泥地的水汽,再铺一层煤渣隔热,最后铺上瓦管道。 3、栽培季节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就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与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与防治原则等都有 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与螺形菌三大 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的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与左右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的。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 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的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的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的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就是单个、分散排列的,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 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 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的最外层,就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就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就是原核生物细 胞所特有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细菌,其组成与连接的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 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图11-3,a),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与四 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图11-3,b)。

-果树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第一节果树栽培的生物学特点 第二节果树的营养器官及其生长发育 第三节果树花芽分化 第四节果树开花结实和果实发育 第五节果树年周期中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果树生命周期 第七节环境条件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一节果树栽培的生物学特点 ?多年生、多次结果的特点 多年生, 树体高大,根系入土深广 多次结果,结果期长 生命周期长,经历不同的年龄时期 ?无性繁殖的特点 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无童期,结果早 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如矮化、抗逆等) 扩大繁殖范围(如可以繁殖无核品种) 第二节果树的营养器官及其生长发育 根系生长 营养生长芽与枝的生长 叶生长植物生长 花芽分化 生殖生长开花坐果 果实发育一、根系的生物学特性 ?根的功能与形态 根系的功能 根系的类型 根系的结构 根系的分布 根颈、根蘖、根际、根瘤、菌根 不定根的形成与作用 ?根系的生长动态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 (一)根系的功能与形态 1、根系的功能 ?支撑作用:固定植株 ?吸收作用:吸收水分、无机养分和少量有机物 ?合成作用:合成生长激素( IAA、GA、CTK)和氨基酸等?物质转化和运输:无机P→有机P,无机N→有机N等; ?贮藏作用:贮藏营养 ?分泌作用:改善土壤微环境(分泌物和脱落的根细胞)?繁殖作用:根插繁殖,根蘖苗等

2、根系的类型 根据根系的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实生根系:由种子萌发形成,有主根,适应性强 ?茎源根系:由茎上不定根发育形成,无主根 ?根蘖根系:由母体根系分离而来 3、根系结构 ?主根 ?骨干根 ?侧根输导根区 ?初生皮层脱落区 根系组成生长根木栓化区 ?根毛区 ?延长区 ?须根生长点 ?根冠 ?吸收根根毛区 ?延长区 ?生长点 ?根冠 ?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的根叫主根。一般垂直向下生长。 ?侧根:着生在主根的分枝,一般向距植株远处生长。 ※主根强大形成直根系, 主根发育不起来,形成须根系。 ?须根:骨干根上发生的较小的分支。根的吸收功能主要靠须根完成。 4、根系的分布 ?垂直根系:大体与土表呈垂直方向生长的根系 垂直分布:一般为树冠高度的0.2-0.4倍 ?水平根系:大体沿土表平行方向生长的根系 水平分布:一般为树冠冠幅的1.5-3倍 5、根颈、根蘖、根瘤/菌根 ?根颈:根与茎的交界处。实生树的根颈由下胚轴发育而成,嫁接树的根颈为嫁接口。根颈为树体上下通道,活跃、敏感。除冬季外,整个生长季节应将根颈露出地面。 ?根蘖:由水平根上的不定芽抽梢形成,可利用其繁殖苗木。如枣树容易发生根蘖。 ?根瘤/菌根:土壤中某些微生物能进入到根的组织中,与根共同生活,称为共生现象。共生现象分为根瘤和菌根两种类型。 ?根瘤:根瘤的产生是由于细菌侵入根部组织所致,这种细菌称根瘤菌。根瘤菌在根皮层中繁殖,也剌激皮层细胞分裂,根组织膨大突起,成根瘤。根瘤菌能把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植物能利用的含氮化合物。一些果园用的豆科绿肥作物,如三叶草、田菁等都有根瘤。 菌根 ?外生菌根:菌丝只进入皮层的细胞间隙 ?内生菌根:菌丝穿过根表皮或根毛进入细胞内部 ?兼生菌根:两者兼而有之 ※柑橘/枳通常形成菌根。 ?根瘤和菌根的作用: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提高树体的激素水平;促进果树的糖份代谢;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等

第十一章草菇栽培技术

第十一章草菇栽培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十一章草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概述 草菇又名兰花菇、美味草菇、美味包脚菇、麻菇、中国磨菇。草菇是我国南方普遍栽培的食用菌,据张树庭教授考证,它最早栽培于我国,后由华侨传至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近年来西方国家如美国、比利时也有人对这种菇发生了兴趣,在非洲的马达加斯也有人种植。目前,草菇的总产量占世界上人工栽培菇类的第三位。 草菇质嫩味美。若制成干菇香味更浓。加之草菇属于高温型菌类,适宜于一般菇类不能生长的炎热夏季,而成为食用菌夏季生产及供应市场的一种珍品,栽培草菇主要是用稻草、棉籽壳、废棉等。材料来源丰富。栽培后的废料仍可作有机肥料。草菇从种到收只要半个月,室内室外都可栽培。在整个人工菇类栽培技术中草菇要算简单的。因此,发展草菇生产成本低、收益快、易推广。 一、分类 草菇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光柄菇科、小包脚菇属。 二、栽培历史 草菇栽培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的和尚以腐烂稻草堆上生长草菇这一自然现象得到启示,创造了栽培草菇的方法,故有“南华菇”之称。 草菇的另一个原产地是湖南省浏阳地区,以往这一带盛产苧蔴,每年割麻以后草菇就大量生长于遗弃在麻杆和麻皮堆上,故又称草菇为“浏阳麻菇”。 随后由飘洋过海谋生的华侨,将草菇栽培技术传至东南亚各个国家,近年来美国和欧州有些地区也有栽培,1999年全世界产鲜草菇30万吨左右,我国产20万吨左右,占世界草菇总产量的60%以上。 三、草菇的营养价值 草菇肉质细嫩,脆滑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因此,草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其产品不论是鲜菇、干制品或草菇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别在夏

桃树的生物学特性

桃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结果习性 1、树性桃是喜光性小乔木,芽具有早熟性,萌芽力强,成枝力高。新梢在一年中多次生长,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树甚至可长4次枝,干性弱,中心主干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2年后自行消失;层性不明显,树冠较低,分枝级数多,叶面积大,进入结果期早,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桃树寿命的长短,与选用的砧木类别、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2、根系生长桃属浅根性树种,根系大部分为水平状分布。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0.5-1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厘米以内,其中10-30厘米分布最旺。桃的根上有明显的横形皮目,说明特别需土壤通气,空气在土壤中的含量要求达10%,空气含量在5%以上根才能生长。空气含量在2%以下,生长差,甚至窒息死亡。地温4-50C时,根系开始活动,15-200C时,为根系生长活动的适宜温度,土温超过300C时,停止生长。 3、芽的生长桃的侧芽(腋芽),有单芽与复芽之别,单芽有叶芽与花芽,顶芽为叶芽。复芽有双复与三复,三复中间一般为叶芽,也有无叶芽的,同一枝上的芽饱满程度,单芽、复芽的数量与着生的部位是有差异的,这与营养、光照状况有关。 4、枝梢的生长叶芽在春季萌发后,新梢即开始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 2-3个生长高峰。第一个生长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逐渐减弱。第二个生长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同时在该段时间新梢开始木质化,6月下旬新梢的伸长生长明显减弱。但幼树及旺树上的部分强旺新梢还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除此之外的新梢这时主要是逐渐进入老熟充实、增粗生长阶段,10月下旬进入落叶休眠阶段。 桃在生长季节中,由于生长时间、生长势及所处的着生部位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枝条。 (1)徒长期生长极旺,枝条粗大,长度一般可达1米以上,节间长,叶片薄,组织不充实,大部分有副梢,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利用作为树冠扩展的骨干枝,衰老树上可更新利用,空间较大的,可采用伤变结合的修剪方法,进行逐步改造利用,培养为结果枝粗。

桃树新品种推介

‘豫金蜜1号’桃 树种: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 ‘Yujinmi No.1’ 类别:优良品种 品种特性 杂交品种,母本‘黄水蜜’,父本不详。果实卵圆形,顶部圆凸,顶尖大,缝合线宽浅,两侧较对称;果面茸毛稀少,果皮金黄色,成熟时着红色;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205 g,最大单果重295 g,平均纵径7.9 cm,横径7.3 cm,侧径7.6 cm;果皮厚,易剥离;果肉黄色,近核处有红色素,肉质细嫩,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可溶性总糖7.88%,总酸0.36%,Vc 5.52 mg/100g;果肉硬溶质,汁中等;果核卵圆形,核面粗糙,离核。果实7月10号左右成熟,可留树两周左右,较耐贮运。自花结实,4年生树亩产2107.8 kg。 主要用途 果实食用;亦可作为授粉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 山区、丘陵或瘠薄土地可采用2 m×5 m或3 m×4 m的株行距,平原肥沃土地采用2 m×5 m、4 m×5 m或3 m×5 m的株行距,分别按Y字形和开心形整枝;早期丰产园,可采用1.5 m×5 m的株行距按主干形整枝或采用3 m×4 m的株行距按三主枝挺身开心形整枝。为确保果实品质,丰产期应注意增施有机肥;5月中旬开始,每10天喷施0.3%的NaH2PO4一次,采果前20 天停止喷施;每年9-10月施入基肥。注意疏花疏果,在初花期进行疏花,复花芽留一个好的花蕾,保留果枝两侧或斜下侧的花蕾,在4月底-5月初进行疏果,短果枝留1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长果枝留4个果,盛果期亩产应控制在2500 kg以内。该品种为中熟品种,推荐进行套袋栽培,套袋应在5月下旬进行,套袋前2-3 天全园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选择晴天的9-11时和15-18时进行。采收前5 天去袋或直至采收不去袋。对蚜虫、白粉病、细菌穿孔病等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果实发育后期注意防治桃小食心虫、桃蛀螟。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桃适生区。 ‘豫金蜜2号’桃 树种: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Yuj inmi No.2’ 类别:优良品种 品种特性 杂交品种,母本‘秋蜜红’,父本不详。果实卵圆形,果顶圆凸,缝合线宽浅,两半部较对称;果皮底色黄,果面干净,茸毛稀少,成熟时着红色;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220 g,最大单果重298 g,平均纵径7.4 cm,横径7.4 cm,侧径7.1 cm;果皮厚,果肉黄色,

草菇的栽培管理技术

草菇的栽培管理技术 草菇是属于真菌菇类的一种,有着非常好的口感,其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因此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现在种植草菇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在种植草菇的时候,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种植草菇该如何管理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草果的栽培管理技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温度控制 温度对草菇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在草菇种植后大约4天左右,要注意做好保温工作。后面随着料面温度的升高,要逐渐将膜揭开降低温度。将料面温度保持在35度左右,而气温则控制在30度左右为宜。然后随着草菇的不断生长,还要适当调整好温度。例如在草菇子实体形成期和菇体生长发育的时候,料面温度要控制在30-35度左右,而气温则要保持在28-32度左右。

2、湿度控制 湿度也是我们在栽培草菇时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工作。一般控制湿度要以灌水和喷水相结合进行。在草菇播种之前,首先要将菇床浇透水。然后在栽培后几天,要注意不可揭膜。将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菇房内的湿度则要控制在85%左右。如果湿度过低的话,那么则要及时向垄沟内进行灌水。不过要注意的是,在灌水时,不可让料块湿掉,而喷水时也不可将水喷向料面。

然后在草菇出菇期的时候,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通常应向菇床的垄沟中进行灌水,保持菇床处于一个湿润的状态,同时保持培养料的含水量。而保持空气湿度的最好方法就是向空中进行喷水,喷水要以清水为主。要注意控制好水温,应保持与气温相近,以轻喷勤喷为主。不可向料块直接喷水,特别是在草菇现蕾期的时候,禁止向菇蕾喷水。

3、通风光照 草菇在菌丝生长期的时候,对氧气的需求是比较低的。而在出菇期的时候则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注意做好通风工作。但是不可通风过急,让其缓缓对流即可。出菇阶段的通风工作还要与保湿相结合。具体是在其菌丝生长阶段时,每天中午将部分地膜掀开,然后将菇棚打开一刻钟左右,等到菌丝长满之后再将地膜全部去除。然后出菇期通风时,通风前要先喷雾,再通风20分钟左右,每天三次左右即可。最后光照以散射光为主,不可让其受到阳光直射。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就是一种具有细胞壁得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与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与防治原则等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得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得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得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得形态 细菌得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与螺形菌三大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得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得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得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与左右三个相互垂直得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得。不同杆菌得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得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得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得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就是单个、分散排列得,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得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得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得最外层,就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得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得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得基本结构就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就是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得物质,不同种类得细菌,其组成与连接得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得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图11-3,a),革兰阴性菌得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与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图11-3,b)。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doc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 设施农业栽培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 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 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 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知识,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分类识别,熟练掌握食用菌的菌种生产技术,并能根据播种期与生产量,确定出合适的各级菌种的生产时间与制种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制订食用菌生产计划,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了解食用菌菌种的概念,能够分辨出各食用菌种类。 (2)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3)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熟悉平菇、香菇、木耳、双抱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主要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栽培关键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类别教学内容考核要求参考学时 绪论 1. 食用菌的概念和分类 1. 了解蔬菜食用菌的概念 2 项2.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及分类 3.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2. 熟悉食用菌的营养和药 目 4.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用价值 一 3. 了解食用菌产业的现状 与发展前景 食用菌基 1.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1. 熟悉食用菌的形态结构8 础 2.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活和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 史 3 条件 项. 食用菌的营养 2. 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 目 4. 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 5. 食用菌遗传育种 3. 了解食用菌的生活史和 6. 实训育种方法 (1)食用菌形态结构观察 (2)食用菌抱子大小的测定 食用菌菌 1. 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 2. 培养基 1. 熟悉食用菌菌种生产的10 种生产的配制 3. 消毒与灭菌 4. 接种与培设备和菌种生产过程 项养 5. 菌种分离方法 6. 菌种的保存 2. 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 目与复壮 7. 液体菌种生产简介 8. 实制方法 三训( 1)菌种培养基制作( 2)接 3. 能够独立进行消毒与灭 种与培养菌、接种和培养、菌种分离 和菌种的保存 木腐型食 1. 香菇 1. 掌握香菇和平菇的栽培 用菌栽培(1)概述管理技术 ( 2)生物学特性 2. 熟悉黑木耳、银耳和金针 ( 3)栽培管理技术菇的栽培特点 2. 平菇 (1)概述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项 3. 黑木耳 目 (1)概述 四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4. 银耳 (1)概述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5. 金针菇 ( l )概述

介绍几个早熟优质桃树新品种

介绍几个早熟优质桃树新品种 大棚桃王:为近年育成的极早熟桃树新品种。该品种需冷量极少,适合南北各地种植。不用休眠,第一次霜降后摘去叶子,7天后扣棚加温,3月上旬即可采摘上市,市场售价高。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52克,最大单果重达351克。果皮橘黄色,阳面鲜红。果肉橘黄,肉质细脆,硬溶质,汁多,完熟后果肉变软,有香味,风味佳。果实硬度大,室温条件下可储放10~15天。生长势强,早果、丰产、稳产,定植当年即形成大量花芽,第2年株产2.5~5公斤,3年生株产7~15公斤。适应性广,抗旱抗病,是目前拱棚和大棚栽培上市最早的稀有品种。可露地栽培,但以棚栽更佳,效益特高。 早油蟠桃:是从美国引入的早熟油蟠桃新品种。在我国中部6月中旬前后成熟。平均单果重96克,适当疏果后可达120克,最大果重达165克。果皮底色黄白,全面着鲜红色,极亮丽美观。果肉黄色,硬溶质,成熟后果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2%,甜酸适口,风味极佳,是目前稀有桃品种之一。由于该品种早果丰产性极好,生产上要注意适当疏果。 金艳1号甜油桃:是从早熟油桃芽变中选育出的特早熟白肉甜油桃新品种。该品种在长江流域5月中旬成熟,是目

前我国推广的油桃品种中成熟期最早的品种,其成熟期要比曙光早17天,比华光早13天,比五月火、极早红、千年红、超红珠、丽春等品种早5~7天左右。由于成熟期特早,售价与大棚油桃相当,但不需大棚投资及过多的人力投入。若进行大棚栽培,3月即可采摘上市,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好。果实大,一般单果重100~150克,最大单果重180克,是5月底前成熟的油桃品种中果个最大的。果实近圆形,果皮底色白,成熟后果面80%以上着鲜红色,外观美丽。果肉白色,肉质细腻,风味浓甜,香气浓郁,品质极佳。自花结实,花粉多,花期抗低温,特丰产。一般种植后第2年结果,株产4~6公斤,第3年株产20公斤以上。2001年3月底花期遇-2℃低温,其他品种如曙光、艳光、五月火、早美光、早红2号等基本绝收,而金艳1号甜油桃仍丰产稳产。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不裂果。由于成熟期特早,极少有病虫危害,几乎不用农药。各地试种情况表明,该品种是继极早熟油桃及大棚油桃之后,又一个更新换代的特早熟甜油桃新品种,可以在各地大面积发展。(本刊读者服务部可供三个桃树新品种苗木。大棚桃王和早油蟠桃苗价为8元/株,10株起邮;50株以上,7.5元/株;100株以上,7元/株。金艳1号甜油桃苗价为8.5元/株,10株起邮;50株以上,8.2元/株;100株以上,8元/株。寄苗时可以免费加送30%的苗木,即邮购10株可得13株,邮购100株可得130株,依此类推。)

梭杆菌生物学特性

梭杆菌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 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是临床较常见的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因其形态细长、两端尖细如梭形而得名。本属菌共有21个种和7个亚种,临床标本中常见的有具核梭杆菌、坏死梭杆菌、死亡梭杆菌和溃疡梭杆菌。代表菌是具核梭杆菌。DNAG+C含量为26~34mol%。 (二)临床意义 梭杆菌是寄生于人类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各种软组织感染,是口腔感染(如奋森溃疡性咽峡炎)、肺脓肿及胸腔等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也可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感染灶以及血液等多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到。在临床感染中以具核梭杆菌最常见。坏死梭杆菌是毒力很强的厌氧菌,是扁桃体周围脓肿中最常分离到的厌氧菌,也是Lemierre综合征(又称咽峡后脓毒症)的致病菌。 (三)生物学特性 梭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菌体纤细长丝状,常呈多形性。典型的形态特征为梭形,两端尖细、中间膨大,大小(5~l0)μm~1μm,有时菌体中有革兰阳性颗粒存在。无鞭毛、无芽胞。 严格厌氧,在厌氧血平板上生长良好,经48小时培养后,菌落直径l~2mm,圆形、凸起、灰白色、光滑、透明或半透明。典型菌株呈不规则圆形、面包屑样,用透视光观察菌落常显示珍珠样光斑点。一般不溶血。陈旧菌落的周围常可见一扩散环,但菌落呈R型。 (四)微生物学检验 梭杆菌的鉴定特征:革兰阴性棱杆菌,两端尖细,中间膨大,呈梭状。菌落呈面包屑样。大部分菌种对胆汁敏感,在20%胆汁中不生长。本菌生化反应较弱,多数不发酵糖类,少数菌株对葡萄糖、果糖可出现弱发酵反应。大多数菌种吲哚阳性,脂酶试验阴性,不分解七叶苷,不还原硝酸盐。对卡那霉素和多黏菌素敏感,对万古霉素耐药。梭杆菌主要代谢产物是丁酸,很少或不产生异丁酸和异戊酸,而拟杆菌不产生丁酸,可产生异丁酸和异戊酸,纤毛菌产生大量乳酸而不产生丁酸,可通过气液相色谱分析加以鉴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