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自我情感与人类情感的相互征服

自我情感与人类情感的相互征服

自我情感与人类情感的相互征服
自我情感与人类情感的相互征服

自我情感与人类情感的相互征

——论文学艺术中审美情感的深层特征

童庆炳

文学艺术创作中审美情感的特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尽管有许多理论

家、艺术家就这个问题发表过各种各样的意见,但是全面的、深刻的、具有说服

力的解答仍不易找到。然而这个问题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某一种意见就是一种艺

术流派的纲领、一种理论派别的根据。所以在这里重新把文学艺术创作中审美情

感的特征问题提出来讨论,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自我表现论与人类情感表现论

文学艺术创作要表现情感,这已为多数人所接受。但是,文学艺术创作中所

表现的情感究竟是什么情感呢?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很不一样。最常见的看

法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看法,认为文学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情感的“自我表现”。自西方艺术

中的浪漫主义思潮产生之后,这个看法就为许多艺术家所坚持。就诗歌创作领域

而言,从英国浪漫派渥兹渥斯到中国的浪漫诗人郭沫若都持这种看法。渥兹渥斯

在其著名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两次强调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他整个的诗歌理论。渥兹渥斯所说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当然是指诗人自己的情感的自然倾吐,所以渥兹渥斯实际上是西方较早的“自我

表现”论者。郭沫若则说:“我想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之纯真的

表现,生命源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之颤动,灵的喊

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人类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酿,慰安的天国。”

[①]当然,所谓“生之颤动,灵的喊叫”,即“自我表现”,也并非在诗里终日

喊“我爱”,“我恨”,“我愤怒”,“我恐惧”,这种喊叫,并不是表现情感,

仅仅是描述情感。自我表现论者深知此点,所以他们并不拒绝写景状物,甚至不

拒绝写故事情节,但他们强调唯有诗人、艺术家自己的激情才是诗的、艺术的灵

魂,渥滋渥斯就明白地说“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节给予情感以重要性。”这就是说,诗和艺术中虽也写景状物说故事,但这景、物、故事只不过是诗人、艺术家自己情感的客观对应物而已。用王国维话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艺术中的情感既然是艺术家情感的自我表现,那么这种自我情感能否与读者的情感相通,引起读者的共鸣呢?在这个问题上,自我表现者又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艺术就是自己情感的表现,你心中充满了激情,你将它溢流出来了,你获得了情感释放的愉快,这就够了,至于有没有读者,或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艺术家可以不予考虑。例如济慈就公开宣称:“我从未带着公共思想的些微影子写下一行诗句。”对此说得最绝对的是英国评论家约翰·斯图尔特·米尔。他认为“诗歌是情感,是在孤独的时刻自己表白自己”,“所有的诗歌都具有自言自语的性质”[②],如果说诗歌有读者的话,那就是诗人自己。在这一派人眼里,艺术属于自己,读者无足轻重,因此不是读者的反应决定艺术的价值,自我情感渲泄的充分与否才是艺术价值的所在。另一派自我表现论者则强调,艺术只有表现艺术家自己的情感,那么艺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才可能是真实和真诚的,虚假和虚伪的情感是不能打动人的,唯有真实和真诚的情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引起人们的共鸣。著名音乐家勋伯格是主张“自我表现”的,他说:“艺术家所努力追求的只有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自己。”但他之所以强调表现自己,是因为他认为“一件艺术品,只有当它把作者内心中激荡的感情传达给听众的时候,它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才能由此引起听众内心情感的激荡。”[③]这就是说,读者、听众是重要的,正是因为读者、听众,艺术才需要情感自我表现。尽管自我表现论者这两派人在重视不重视听众、读者问题上有如上分歧,但他们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那就是认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只能是自我的情感,而且他们这一观念的确立也有他们的理由:就艺术地把握世界而言,艺术家只有通过自己情感的燃烧,才能照亮眼前的现实,才能有所发现。正如胡风所说:“尽管题材怎样好,怎样实有其事,……但如果它没有在作者的情绪里溶解,凝晶,那你就既不能把握它,也不能表现它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上,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和发现需要主观精神的突击,在诗的创造过程中,客观事物只有通过主观精神的燃烧才能使杂质成灰,使精英更亮,而凝成浑然的艺术生命。”[④]第二种看法,认为艺术创作不是情感的“自我表现”,而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托·斯·艾略特曾提出艺术创作中“非个人化”问题,他说:“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诗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他认为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的过程[⑤]。“自我表现”论的主

要反对者是美学家苏珊·朗格。她在《哲学新解》一书中强调指出:“发泄情感的规律是自身的规律”。“纯粹的自我表现不需要艺术的形式”。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审美情感。她举例说,“以私刑为乐事的黑手党徒绕着绞架狂吼乱叫;母亲面对重病的孩子不知所措;刚把情人从危难中营救出来的痴情者浑身颤抖,大汗淋漓或哭笑无常,这些人都在发泄着强烈的情感,然而这些并非音乐需要的东西,尤其不为创作所需要”。她在《艺术问题》一书中肯定地说:“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释放出来的情感要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情感多得多”,然而人们决不要听这哭声,“因为人们不需要自我表现”。苏珊·朗格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的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⑥]那么,苏珊·朗格所说的“人类的情感”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艺术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呢?艺术又是如何来表现这种情感?苏珊·朗格在谈到舞蹈所表现的情感时说:“这种情感并不是那种属于某个演员个人的情感,而是属于舞蹈本身的情感。”又说:“一个舞蹈并不是舞蹈演员本人情感的征兆,而是它的创造者对各种人类情感认识的一种表现。”[⑦]这两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所谓“人类的情感”的含义。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中的人类的情感不是个人的现场情感的流露,如大哭或大笑等征兆性信号性的东西,而是经过加工的一种情感概念(Conception),“是标示感情和其它主观经验的产生和消失过程的概念,是标示主观感情产生和发展的概念,是再现我们内心生活的统一性、个别性和复杂性的概念”[⑧]。而这种情感概念是属于人类的,我们无法时时与它相遇(譬如,不能在欢乐时遇到痛苦,或不能在痛苦时遇到欢乐),但我们可以从概念上去认识它、反映它、想象它(譬如我们可以在心情平静时去想象欢乐或痛苦)。动物也有情感,但只有个体的征兆性的情绪(譬如饥饿时的焦急的呼喊),它们没有情感概念。情感概念只有人类才有。因此,艺术表现的对象不是像动物身上那种只带有信号特征的征兆的情感,而是人类普通的情感概念。艺术只有表现这种情感概念,才有可能在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上搭起桥梁。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概念,不是用描写、暴露的方式,而是以客观对应物来呈现。苏珊·朗格在谈到艺术如何表现人类情感概念时说:“就是以一种客观的符号将一个主观的事件或活动表现出来。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这样一种形象,不管它是一场舞蹈,还是一种雕塑品,或者是一幅绘画、一部乐曲、一首诗,本质上都是内在生活的外部显现,都是主观现实的客观显现。这种形象之所以能够标示内心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乃是因为这一形象与内心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含有相同的关系和成分的缘故。这种形象不同于物质结构,一种舞蹈的物质材料结构与情感生活的结构是不相同的,只有创造的形象才具有情感生活所具有的成分和结构式样。”[⑨]显然,苏珊·朗

格在这里所借用的是格式塔学派的“异质同构”理论。苏珊·朗格反对艺术创作中的自我表现,主张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也有她的相当充分的理由。因为艺术所表现的情感的确不是艺术家即时的自我情感,而是经过再度体验的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使艺术成为了沟通人类心灵的精神力量。

二、自我表现论和人类情感表现论的弱点

这样看来,自我表现论和人类情感表现论的确是对立的,但又各有各的理由。艺术究竟是表现什么情感呢?是艺术家的自我情感还是人类的情感概念,这是至今仍令人困惑的艺术理论上的“哥德巴赫猜想”。还是让我们把自我表现论和人类情感表现论的理论弱点评说一番,然后再试图提出我的一些想法。

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的“自我表现”理论,当它跟机械的再现论作战时,的确显示了它的力量,因此这一理论至今仍有众多的拥护者。但它的理论弱点也是致命的。为了把“自我表现”论的弱点说透,让我们从表演艺术说起。因为表演艺术有两度创造,即作者的创造和表演者的创造。而表演者的艺术创造最易于暴露“自我表现”论的弊病。就以戏剧表演而论,演员要传达的是剧本中规定的情感。也就是说,感情的性质、逻辑、流程、强度及其变化都是由剧本规定的,演员要忠实地把它传达出来,过与不及都会损害演出,凭着自己的即时的心情自我表现便会歪曲剧中的情境,并使动作变形,这是绝对不行的。著名演员于是之说:“我认为,表演只讲‘从自我出发’是片面的。例如,让你演阿巴贡丢钱,你光从自我出发就演不出来。因为法兰西你不了解,莫里哀你不了解,莫里哀的那个时代你也不了解,一切都不具备,就假设我丢了钱,假设了半天,还是你自己。我们要你演的是莫里哀写的那个阿巴贡丢钱,你不能篡改,你只按作者写的演……如果你老是想着那个自我,‘假如我碰见这事怎么办’,你老不想那个‘他’,你想创作出性格来是很不容易的。”[⑩]把这个问题说得特别透彻的是启蒙时代伟大的思想家狄德罗,他撰写过一篇题为《演员奇谈》的对话体论文,通篇都在批判演员在演出时情感的“自我表现”。他认为在舞台上演员凭自己的情感即兴式的表演既做不到,也要不得。为什么说做不到呢?因为一个演员要在舞台上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既要善于演领袖、英雄、勇士、真正的人、善良的人,也要善于演“吝啬鬼,赌徒,马屁精,怨天尤人者,打出来的医生——这是迄今为止诗人想象出来的最不动感情、最鲜廉寡耻的人物,贵人迷,无病呻吟者,无缘无故怀疑自己戴绿帽的丈夫,……以及其他许多悲剧或喜剧性格”[11]。每一种角色都有独特的情绪基调,作为一个演员,哪怕他(她)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也不可

能亲历过这许多角色的生活,熟悉这许多角色的情感基调及情绪的细微变化。作为有自己的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基调的演员,如果只是想着“自我表现”,那么他永远不可能进入各种各样的角色,他演的永远只是他自己,他把众多的角色演成一种人、一种色调。由此可见,演员在他扮演的每一角色中都“自我表现”,这是做不到的。那么为什么说演员在舞台上自我表现是要不得的呢?狄德罗举例说:“有位男演员正在热恋一位女演员。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们同演一场戏,由男演员表演吃醋的情人。如果他是个平庸的演员,这场戏因此增光。如果他是高明的演员,这场戏却要失色,因为那时候伟大的演员又变成他自己,不再是他揣摩出来的满怀醋意的情人的理想、高妙的范本。有一点足以证明那时候这位男演员和这位女演员都降低到日常生活的水准上去,那就是,如果他们还保留演戏的架势,他们定会忍不住相对大笑。他们会觉得表演夸张的、悲剧式的嫉妒心等于炫耀他们切身感受的嫉妒心。”[12]这就是说,当表演变成了演员在生活中的情感、情绪自然流露,即自我倾吐、自我表现时,艺术就还原为生活本身,演员所表演的也不过是某一个人的精确的动作、心态,这种表演是不可能具有艺术的普遍性的。这是一种完全失败的表演。真正伟大的演员总是能排除自我的情感,而按剧情所规定的情境来进行表演。这样,狄德罗就认为,演员在表演时不能感情冲动,尤其不能自我表现。他指出:“假如演员易动感情,他怎么可能真心诚意地连续两次以同样的热情扮演同一个角色并且取得同样的成功呢?如果他在第一场演出中异常热情冲动,到第二场演出他将筋疲力尽,变得和大理石一样冰凉。……凭感情去表演的演员总是好坏无常。你不能指望从他们的表演里看到什么一致性;他们的表演忽强忽弱,忽冷忽热,忽而平庸,忽而卓越,今天演得好的地方明天再演就会失败,昨天失败的地方今天再演却又很成功。”[13]这种演员的表演之所以不稳定,主要在于他们过于相信自我表现。当角色情感与自我的情感一致时,角色与我合为一体,他们就演得好,当不一致时,他们就无法进入角色,角色是角色,我是我,两种情感无法合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会以自我的情感去歪曲角色规定的情感,从而使表演归于失败。

从狄德罗的具有说服力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对戏剧表演来说,自我表现是不适宜的。因为自我表现必然要有情感激动(或情感征兆),而情感冲动或情感征兆使演员的情感只能滞留在自我的悲欢之中,而不能进入角色所规定的情境里,从而使表演的动作变形或失常。

也许有人要问,戏剧表演是再度艺术创造,其中情感的性质、形态、逻辑、变化等都是由剧本来规定好的,因此,演员表演时不宜凭自己的情感自我表演,但对一度创造的诗歌、小说、剧本、雕塑、绘画、音乐等艺术创造而言,自我表

现就是可行的了。其实不然。我们认为,艺术家一旦进人构思过程,那么他笔下的人物、景物等一切对象,就获得了独立的、确定的情感性质、形态、逻辑以及变化的轨迹,它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客观的力量,左右着艺术家的选择,甚至领着艺术家向前走。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尽管是一个创造者,但他的权力已很小,他已不能根据自我的情感需要随意支配他笔下的人物、景物及附着其上的情感性质、情感逻辑和情感变化的轨迹。如果硬要自我表现,即以自我即时的情感去对笔下的人物、景物着色,那么势必破坏人物、景物已形成的情感性质和逻辑,改变情感运动的轨道,结果毁坏整个艺术构思。

狄德罗、渥兹渥斯、莫扎特、哥格兰、鲁迅等许多艺术家都讲情感冲动,当情绪波动时,虽然最宜于自我表现,但不宜于作诗写小说,不宜于作曲写剧本。因为在情感正烈之时,在眼睛还在流泪之时,难以把握对象的情感逻辑,所以写不出好作品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世界上一切最好的诗、最好的悲剧与喜剧、最好的乐曲和绘画,都是在艺术家心境平静时创造出来的。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可能激动过,为笔下的人物命运流泪,为笔下的情感异变激动。但其动笔之时,心境却是异乎寻常地平静。情感冲动,诚然便于自我发泄,便于自我表现,但情感冲动会大大地降低人的智力,甚至会使人变得愚蠢,而愚蠢是艺术创作的敌人。

我们把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自我表现论,作了这么多的批评,那么是不是说人类情感表现论就毫无缺点呢?就比自我情感表现论要强得多呢?情况并非如此。人类情感表现论所遇到的问题是:艺术家所表现的人类情感,是怎样来到艺术家的心中和笔下的呢?难道艺术家认识并表现人类的情感概念,不需要艺术家的亲身的情感体验吗?可以肯定地说,艺术家要表现人类的情感,就首先必须对人类的情感有深刻的体验。而这里所说的体验,是艺术家本人的体验,因此是“我”的体验。这就是说,尽管艺术家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但必须找到自我的情感与人类的情感的交切点、重合点、结合点,使人类的情感和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否则即或表现了人类的情感概念,也不会真切动人。于是之对此有深切体会,他在《演员创造中的“我”和“他”》一文中,在说明“演员心中必须有‘他’(指角色——引者)”的同时,又强调说:

演员在排练中,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感到自己与角色的心理状况一致起来。——我们平素常说的“我已经感觉到了他”或者“我觉得就是他”了所指的便是这种境界。这时候,我不必再用语言向人分析他的痛苦和欢愉。这也不必费力气地去表演他们了,而是我感到了那痛苦,我享受到了那欢乐。“我”和“他”是统一起来了的。[14]

然而“我”和“他”是怎样统一起来的呢?于是之说:

我想,一切艺术创作,无论是美术家运笔作画,提琴家拉琴,或是小说家写他的作品,在创作的当时,大体上总是要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那要表现的对象的,并且这种情感便成为一种支配的力量,驾驭着其他纯熟的技巧,驰骋纵横,最后写出、画出、奏出他精彩的作品来的。[15]

于是之的意思是必须把对象所蕴含的人类的情感通过自己的体验,化为“我”的情感,这样才能真实、深刻地表演对象所蕴含的人类的情感。这就是说通过“有我”,达到“无我”,达到对于人类情感的客观呈现。很明显,于是之的理论是受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表演理论的启发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要表达角色的情感,就必须了解角色的情感,要了解角色的情感,就必须亲身有过类似的体验。”[16]由此看来,笼笼统统地说艺术要表现人类的情感概念,完全忽视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是不符合艺术创作实践的。不表现“自我”情感的,完全客观地呈现人类的情感概念的作品是没有的。要知道,即使艺术家在作品中着意要表现客观的人类的情感概念,他或她仍然不自觉地、下意识地在作品中按下了“自我”心灵的印痕。

力主文学艺术表现人类情感概念的苏珊·朗格自己似乎也意识到她的理论的空泛的缺陷。她在《哲学新解》中提出一个“借用”的概念。她认为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人类普遍情感的媒介。即艺术创作中的某些人类的情感与艺术家自我情感,如果在主题上一致时,就“可以从各种表情征兆的领域之中借用”。把自我体验、领悟到的而又与特定的人类情感相一致的情感移置到艺术创作中去。以“自我”这个别来表现“人类情感”的一般。

然而,上述“体验”、“借用”的说法是否就把人类情感表现说的漏洞堵住了呢?没有。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情感的海洋无比宽阔,他们体验到的情感也许不过是一条小溪,一个湖泊,一个深潭,相对于海洋来说总是很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去体验世界上各种各样人的情感。他没有当过小偷,如何去体验小偷的心理呢!他没有当过嫖客,又如何去体验嫖客的欲望呢?他没有吸过大麻,又如何去体验吸毒者过瘾时的快乐呢?某个艺术家明明是豪爽大方之士,又如何去体验吝啬鬼的小气呢?某个艺术家的爱情异常幸福,又如何去体验少女失恋时的痛苦呢?……既然这一切都难以体验,又如何能在艺术中“借用”呢?由此看来,艺

术既要表现人类的情感概念,又要表现“自我”,但这两种对立的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如何统一起来的呢?至今并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三、自我情感与人类情感的相互冲突、搏斗、征服和突进

当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郭沫若说“蔡文姬就是我”的时候,我们应不应该相信他们的话呢?他们这样说是故作惊人之语以哗众取宠呢?还是

想把发自肺腑之言真实地告诉读者?我相信他们。他们这样说是真诚的。尽管福楼拜和郭沫若是男性,而包法利夫人和蔡文姬是女性,而且蔡文姬还生活在遥远的古代,但我相信,在一定意义上包法利夫人的情感历程必定与福楼拜的情感历程是相同或相似的,蔡文姬的情感愿望必定与郭沫若的情感愿望是相同或相似的。艺术创作的审美情感既是附着于对象(人物、景物)上的人类的情感概念(如附着于高老头身上的父爱,附着于老葛朗台身上的吝啬,附着于贾宝玉身上的反叛,附着于林黛玉身上的多愁善感,附着于薛宝钗身上的世故园滑等等),又是艺术家的自我情感,是对象情感与自我情感的神秘统一。当福楼拜和郭沫若骄傲地那样说的时候,就意味着在他们的某个艺术品中实现了上述神秘的结合。

然而,对象情感和自我情感的神秘结合是如何实现的呢?我认为这是通过两种情感的相互冲突、相互搏斗、相互征服、相互突进而实现的。

首先,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自我情感与对象所体现的人类情感是完全不同的,法国著名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说:“我们主人公的感受和我们自己的感受的规模是毫不相符的。在明显的时候,我们偶然能在我们心里找到我们笔下的某个人物进发的感情萌芽,但两者的力量是不能相比的,在小说家的感受和他主人公心灵中所发生的情况之间几乎毫无共同之处。”[17]因为艺术家本人和笔下的对象,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着的,他和它各有各的情感世界,即使这两个主体的情感世界偶或相通,但性质与程度都是完全不同的。莫里亚克曾举例说明这两个情感世界的不同。假定说,作家作为一家之主,在劳动了一天之后,和妻儿坐下来进晚餐,孩子们说笑着,抢着说这一天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却没有一个人关心自己的父亲这一天写作进展如何,这样,在一瞬间,作家心里就会感到谁也不需要他,他好像被遗弃了,他的情绪可能立刻变坏了。但是随着晚餐的结束,随着疲劳的消失,他的情绪又正常了,他又高兴起来。这就是作家作为一个主体在生活中的一种情绪体验。然而到了写小说的时候,作家就会“从一瞬间的恶劣情绪中提炼出狂暴激情”,莫里亚克就是把这类不足挂齿的瞬间的坏情绪加以放大,从而写出小说《蝮蛇结》中一家之主的父亲那样的狂怒。而实际上,

生活中作家偶而的坏情绪,与小说主人公的那种狂怒,无论从性质上还是程度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据此,莫里亚克说:作家“分离出并强调出在我们心中为其它的感情所掩盖、压制和冲淡的这些类似的感情。这又一次说明,我们作品中的人物不但不表现我们,反而背叛我们”[18]。应该说作家的瞬间的坏情绪与作品主人公的狂怒,虽然不一样,但毕竟在情感的流向上还是多少有相同之处。实际上,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自我情感与对象情感的对立比这要严重得多,艺术家本人很大方,却要面对主人公的无比吝啬,艺术家本人很勇敢,却要面对主人公的无比怯懦,艺术家本人很善良,却要面对主人公的无比狠毒……艺术家与对象的情感流向完全相反,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对艺术家来说就更是“背叛”了。由于艺术家的自我情感与对象所体现的某种人类情感概念有上述不同,这样艺术家的自我情感与对象的情感就不能不产生相互碰撞、冲突。

其次,在上述碰撞、冲突的情况下,就必然产生了相互搏斗中谁征服谁的问题。而相互征服是实现艺术家自我情感与对象情感神秘统一的关键所在。不言而喻,我们这里所说的“搏斗”“征服”,并非艺术家与一个外在于他的力量的搏斗,实际上是艺术家心灵自身的搏斗,对象情感作为搏斗的一方也处于艺术家的艺术构思之中,它同艺术家的自我情感一样,也属于艺术家,但这毕竟是存在于艺术家心灵中的两股对立的情感力量。它们之间的搏斗和征服是艺术创作得以进展的原因。然而艺术家自我情感与对象情感之间的相互搏斗和征服是极其复杂和微妙的过程。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以自己的情感去把握对象及附着其上的情感,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两种情感的搏斗和征服就在这“把握”过程中发生了。当艺术家以自己的情感去把握对象之时,对象及附着其上的情感是决不会轻易顺从的。如果某个对象及其情感轻易地顺从艺术家的自我情感,“成为了我们的传声筒,则这是一个相当糟糕的标志。如若他顺从地做了我们期待他做的一切,这多半是证明他丧失了自己的生命,这不过是受我们支配的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而已”[19]。实际上,在真正的艺术家那里,对象一旦进入构思过程,它就获得了活的生命,它有一颗活蹦乱跳的心,它的感知,它的情感,它的愿望,它的幻想,它的情欲,它的行动的逻辑,它的思想的走向,它的必然选择,它的偶然的行动,它的心态的微妙变化,等等,就跟你的某些朋友或邻居一样复杂、曲折、微妙,一样不可捉摸。正如理论家胡风所说,尽管艺术家为了把握它,像“猎人似地追索”,像“爱人似地热恋”,但作为有生的颤动、有灵的喊叫的对象也会“精明老练地”“逃匿”,“东躲西逃”,或者如莫里亚克所说“这些人物一般能自己保护自己,顽强地进行自卫”,而且“人物的生命力越强,那么他们就越不顺从我们”。因为作为对象的人物(也包括景物),既有它的生物学的意志,又有它

的历史、社会、时代所赋予的伦理生命,因此它的情感不能不“取着千变万化的形态和曲折复杂的路径”,艺术创作就意味着把这样活的对象接到自己的家里来,并朝夕与它相处,进而征服它;这不能不说是灵魂的冒险。艺术家本人必须有伟大的人格、超常的智慧和巨大的搏击力量以及“主观战斗精神”,这样才有可能与对象进行殊死的搏斗,迫使对象打开自己的心扉,进而征服它。当然,这种征服是相互的征服,不是单方面的征服。这一点正如胡风所指出的:“作家的主观一定要主动地表现出来或迎合或选择或抵抗的作用,对象也要主动地用它底真实性来促进、修改、甚至推翻作家底或迎合或选择或抵抗的作用,这就引起了深刻的自我斗争。”[20]当然在这种相互搏斗中,艺术家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他创作前的全部准备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他对这场搏斗的胜利具有决定的意义。

然而这种胜利不会轻易取得。就是在一些强而有力的艺术家或艺术大师那里,有时也免不了在这两个情感世界的斗争中失败或暂时失败。例如,列夫·托尔斯泰作为一代艺术大师也有过失败的记录。他的长篇小说《复活》的写作前后拖了十年,其间几经曲折,多次出现创作危机,甚至想就此洗手不干。在经过五年之后,他拿出了第一稿。“第一次草稿的结尾写的是聂赫留朵夫和‘卡秋莎’在监狱教堂里结婚和他们迁居到西伯利亚去。对于聂赫留朵夫如何著书立说,反对土地占有制度(原先曾以单独一章来写聂赫留朵夫把自己的土地送给农民),只是潦草地、可以说三言两语地叙述了一下。聂赫留朵夫有被流放的危险,于是他和卡秋莎逃到外国去了。他们在伦敦住下来,聂赫留朵夫在那里继续进行他的宣传。”

[21]正如前苏联评论家多宾所说:“第一次草稿软弱的一环(软弱到了惊人的程度)便是它的结尾,尖锐的生活悲剧被人为地装上了一个幸福的尾巴。从现实生活‘撤退’——迁居到外国去——显得很牵强。卡秋莎跟那个毁了她的一生的人和解,也显得没有内在的理由,甚至是虚伪的。”[22]问题是托尔斯泰的开始的失误是怎么造成的呢?按对象的情感流向来说,卡秋莎不会同意跟造成她的不幸的聂赫留朵夫结婚,而聂赫留朵夫也不会远离现实生活而逃到伦敦去,但在托尔斯泰与这两颗灵魂的搏斗中,卡秋莎和聂赫留朵夫都把自己的情感隐蔽起来了,并骗过了托尔斯泰,他和她对艺术家的抵抗成功了。反过来说也是一样,托尔斯泰的主体突击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突进到人物的情感世界,他把人物对他的“欺骗”误认为是顺从,结果他在和这两个跟他生活了五年的人物的血肉搏斗中失败了。又经过了五年,在他写完最后一稿时,他才追踪到卡秋莎,卡秋莎打开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她流放走了,并跟另一个世界的人们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她选择了一个革命者做她的丈夫。而托尔斯泰这次征服了自己的人物,并按已被征服的人物固有的情感逻辑去安排人物的行动。而聂赫留朵夫,对托尔斯泰五年的追踪、

搏击,则半是屈服半是躲闪,他屈服了,他告诉托尔斯泰,他无法与卡秋莎结婚,也不想出国;但他不完全屈服,他不能完完全全地把心灵坦露出来,譬如他最后要做什么想什么,他不告诉托尔斯泰,而托尔斯泰在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中,已精疲力尽,他无法完全地捉住聂赫留朵夫,在小说结尾他只好强迫聂赫留朵夫去读《马太福音》第十八章,并强迫他这样想:

要克服使人们饱受苦难的骇人听闻的罪恶,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总是有罪的,因此既不该惩罚别人,也无法纠正别人。……

聂赫留朵夫顺从地这样做这样想了,可这完全是道德家托尔斯泰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聂赫留朵夫不过是像一个死的木偶那样做了托尔斯泰的传声筒而已。这种“顺从”意味着作家创作的失败,因为他在与活的对象搏斗中,并没有突进人物的心坎。这就如同一个教师在没有说服学生的情况下,采用了压服的方法。而结果是压而不服。聂赫留朵夫至今不服,因此有许多批评家替他说话,指责托尔斯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的人物。而这种指责是完全合理的。

其三,艺术家的自我情感与对象的人类情感相互搏斗、征服的结果,是艺术家自我与对象的相互突进。一方面是艺术家的灵魂突进对象,从而体验到对象的活跃的情感激流,把客观对象变成自己的东西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对象的灵魂突进艺术家的情感世界,从而在艺术家的主体里,扩大了与对象相适应的情感因素,克服与对象不适应的情感因素,使艺术家的情感世界重新分解与再度建构,填补艺术家原有情感建构的缺陷。这样,在无形中使艺术家的情感在艺术实践得到了新的提升。当然上述两个逆向的突进过程其力量不是一半对一半。在这一些艺术家那里,主体自我情感向对象突进得更多更深一些,于是对象就完全处在主体情感的火焰的包围中,对象在实在方面可能被燃烧而变了形,这样就有了艺术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月亮可以变成绿色的,太阳可以变成黑色的,西红柿可以变成蓝色的,人会燃烧、会爆炸,人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但人也可以变成甲壳虫,变成几何图形的组合,生者可以死,死者也可生……。在另一些艺术家那里,对象的情感向艺术家的心灵突进得更多更深一些,于是艺术家自我的情感被客体对象所控制,变得深藏不露,这样我们就有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月亮还是白色的,太阳还是红色的,西红柿不会变成蓝色,人们劳动、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吵架、为柴米油盐发愁,生者就是生者,死者也不会复生,一切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那样。由此看来,艺术家自我情感与对象情感的相互冲突、搏斗、征服和突进,不但是使两种情感实现统一并使艺术创作获得

成功的关键,而且两个情感世界谁征服了谁,谁控制了谁,还是形成不同艺术潮流或不同审美方式的重要原因。

四、艺术家与其对象的交涉和搏斗在无意识中进行

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对象的情感世界的相互冲突、搏斗、征服和突进,在任何一种真正艺术创作中都是存在的,但只有极少数的理论家和艺术家(如胡风、莫里亚克)等认识到,多数艺术家在讲自己的创作时,不是讲如何模仿、再现生活,就是讲如何自我表现,有的艺术家也讲模仿、再现生活和自我表现的统一,但从不把这种统一过程归结为两个情感世界的搏斗,似乎对艺术家心灵里面的斗争毫无觉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是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出现的两个情感世界的搏斗看起来是有点神秘。这种搏斗之所以给人以神秘之感,是因为它主要是在艺术家的无意识的幽深隐蔽之处进行的。我们过去只承认艺术家的世界观决定、指定艺术创作。这在原则上也没有错。因为归根到底艺术家对世界的观点对艺术创作的面貌总是要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的。但只承认这一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艺术家的世界观作为他对世界的总观点是理性的层次,而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所处理的则是感性的有生命的活的对象,直接用理性去宰割感性的对象是不行的。第一,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缺乏中介,无法相通;第二,硬要用理性去宰割感性的对象,只能把感性的对象变成理性的奴隶或工具,而感性对象的生命力、活力因此完全丧失。所有艺术创作的公式主义、图解主义都由此产生。这就是说,艺术家的世界观是重要的,但只有把世界观下压到感性的层次,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下压到无意识的层次,才能与对象的情感世界相通,即在平等的基础上使上述两个情感世界进行搏斗,并通过搏斗达到统一。

莫里亚克说:“小说家从不停止工作,甚至当你看到他在休息的时候。”许多艺术家都有这样的体验,艺术创作不是艺术家坐在桌子旁拿起笔时才开始工作的,一旦创作的种子,落到了他们的心田上,那么不管你在于什么,种子都在萌动。这就是说,艺术家和他的对象的两个情感世界的交涉、搏斗、征服、突进不论艺术家本人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也不论艺术家是处在清醒状态,还是处在睡梦状态,都从未停止过。甚至你身患疾病,连你的疾病也不知不觉被卷入到你的创作中去。福楼拜有病,他的创作就自然而然地同疾病结合起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癫痫病,那么,他笔下的人物性格就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具有一种特殊的神秘性。另外,艺术家面对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好几年解决不了,可在某个

特殊时刻,会突然获得灵感,在几秒钟内就解决了好几年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一切都说明艺术家心灵里的血肉搏斗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同时也说明许多艺术家为什么对自己心灵里的搏斗毫无觉察。

人的无意识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就像德国作家约翰·瑞希特所说:“无意识是我们心灵中的一块最大的区域,是我们内心的非洲大陆(指神秘的、未知的)它那未被认识的边界伸到了无限远的地方。”人在意识领域里充满斗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的。其实,在无意识领域更是充满斗争,只是它在意识之外,所以不易为我们所觉察罢了。我们说艺术家创作中自己的情感与对象的情感的搏斗主要在无意识中进行,这是可以找到根据的。最典型的实例是巴尔扎克和曹雪芹。正如大家所熟知的,恩格斯曾说过:“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共和党英雄们,这些人在那时(1830—1836年)的确是代表人民群众的。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的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23]这一段话一直使人困惑不解。长期以来,人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满意。如果我们用上述观点来解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试想一下,作为艺术家的巴尔扎克在创作之时,如果自己的情感与对象的情感的交涉和搏斗是在意识领域里进行,那么他必然会以他早已形成的立场、观点和清醒的理智,去同情他心爱的贵族们,去嘲笑他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的英雄们,他一定会坚持他的偏见。但所幸的是巴尔扎克与其对象的情感交涉、搏斗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这样他构思中的人物就会顽强地坚持自己情感的运动轨迹。按自己的意志行动,他们甚至起来抵抗、推翻艺术家对他们的调遣。也就是说,在无意识的这场殊死的斗争中,人物突进到巴尔扎克的灵魂里,既修正了他的构思,也改变了他的偏见。这就是在艺术家巴尔扎克身上发生的事。同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那些人物,包括贾母、贾赦、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等,都是他生活中的至亲的人,他应该是同情他们的,对宝、黛的反叛拆台行为未必那么赞赏,但由于在创作中他与其对象的情感交涉、搏斗在无意识中进行(这是长达十年的持久战),所以他在不知不觉中就嘲笑、批判了他的至亲,而对不肖子贾宝玉倒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卢卡奇在《巴尔扎克和法国现实主

义》一书中曾这样说:“一个能够控制其内在形象形成的艺术家,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和一个真正的作家。……内在形象的形成,是一个与有意识的目的、目标和世界观无关的过程。”“创作者对现实关系的把握,不是有意识的把握,而是自动地本能地把握。……剥夺创造中的无意识活动就等于完全取消创造,……当形成的内在形象与作家的偏见或神圣的信条发生冲突时,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把这些偏见和信条抛弃,而去描写他真实看到的东西。”这是卢卡奇在其理论活动中所把握到的真理性的东西。他的话清楚地说明了艺术家与其对象的情感交涉、搏斗,的确是隐蔽地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当然,我们不否认世界观对创作指导作用,但世界观作为显意识只能触及对象其情感的表面,必须通过无意识领域的活动作为中介,意识才能或多或少发生作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创作工作只是部分地意识控制之下及其直接影响之下进行的。它有很大一部分是下意识的、不随意的。这种工作只有最高明的、最有天才的最精细的、不可企及的、神通广大的艺术家——我们的有机天性才能得到。任何最精湛的演员技术都不能和天性相比。在这方面它是权威。”他还说,艺术的任务“在于有意识地间接地唤起并诱导下意识去创作。所以作为我们体验艺术的主要基础之一的原则是‘通过演员的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天性的下意识的创作’(通过意识达到下意识,通过随意的达到不随意的)。我们把一切下意识的东西都交给天性这魔法师,我们自己就去采取我们所能达到的途径——有意识去进行创作和采用有意识的心理技术手法好了。这些手法首先教导我们,当下意识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去妨碍它。”[2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艺术创造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讲得很辩证,但他强调的是无意识和不随意活动。实际上,许多艺术难题,特别是艺术家与对象的情感交涉、搏斗只有在无意识中才能得到完美的解决。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最有名的诗句是《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可这个名句是怎样产生的呢?据钟嵘《诗品》中记载:

《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惠连是谢灵运的弟弟——引者),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

此类梦中得佳句,偶然通文思,不经意问获得创作突破的例子甚多,我们统称之为灵感爆发。灵感作为最佳创作心态与人的无意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灵感之所以往往出现在人们精神极度放松之际,是因为此时意识的作用相对缩小,而人的第二信号系统对情感、想象活动的控制也就放松了,这样无意识就大显神通,

艺术家与对象的情感交涉、搏斗加紧进行,并带领着艺术家寻找新的思路,新的意象,所以有人说“灵感是潜意识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朱光潜)。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样一点:在真正的艺术家那里,灵感之所以会光顾他,无意识在无人监督的条件下之所以会全力工作,有赖于他人格力量的伟大,创作个性的优越,艺术功底的深厚,以及平时苦心的思索和追求。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诱发着无意识,激发着灵感。没有这些前提条件,无意识、灵感对他都是无缘的。然而无意识对艺术创作而言,对艺术家与其对象的情感交涉、搏斗而言,毕竟是十分重要的。

(1989年)

注释:

[①] 郭沫若:《论诗三札》,《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204页。

[②] 转引自M·H·艾布拉姆斯《批评理论的趋向》,《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6期。

[③] 彼得·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64页。

[④] 《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62页。

[⑤] 参见《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275页。

[⑥]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3~25页。

[⑦]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6~8页。

[⑧]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6~8页。

[⑨] 苏珊·朗格:《艺术同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8-9页。

[⑩] 于是之:《表演漫谈》,见《于是之论表演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102-103页。

[11] 狄德罗:《演员奇谈》,《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13页。

[12] 狄德罗:《演员奇谈》,《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08--309页。

[13] 狄德罗:《演员奇谈》,《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81页。

[14] 《于是之论表演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30页。

[15] 《于是之论表演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29页。

[16] 《演员自我修养》第l部,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第41页。

[17] 莫里亚克:《小说家及其笔下的人物》,《法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4年。第188页。

[18]莫里亚克:《小说家及其笔下的人物》,《法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4年。第188页。

[19] 莫里亚克:《小说家及其笔下的人物》,《法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4年,第192页。

[20] 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见《胡风评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21] 多宾:《论情节的典型化与提炼》,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36页。

[22] 多宾:《论情节的典型化与提炼》,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36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3页。

[24]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第1部,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原载:《文艺理论研究》 1989年05期

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共同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和谐。 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 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认识和正确認識與自然的關係:和諧統一,尊重自然,愛護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問題表現 環境污染嚴重(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 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人類過度索取,人與環境關係緊張 無止休的破壞(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 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 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環境容載量不斷減少,但人口數量在不斷上升 人類的不協調發展,只注重經濟的發展,而忽慮了客觀規律 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 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 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辦法措施 從實際出發, ?按科學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出現的問題, ?一路發展,一路解決環境問題 ?大家攜手努力,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問題 ?需要法律的規範 ?個人的素質(愛護環境),從自己看做起

克服自我中心意识(一)

克服自我中心意识(一) 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存在着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的意愿转,服从于他。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却不愿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也得尊重别人。总之,这些人心目中充满了自我,却唯独没有他人,信奉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问题出在自我意识过浓,走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或者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无疑,这种自我中心意识于己是极为不利的。这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也影响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致被人厌恶、瞧不起。由于一门心思都放在蝇头小利的追求与意义不大的个人得失上,没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因而也不可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试想想,谁愿意与这样的人长期作共事或终生为伴呢?可能说,这种人到头来得到的只是芝麻,而失去的是西瓜。 那么,这些人如何才能逐渐克服这种自我中心意识呢?其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认识。首先,要正视社会现实,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其各自

的欲望与需求,也都有其权利与义务,这就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可能人人旭愿。这就要求人人正视客观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做出点让步。当然应该承认自我的权利与欲望的满足,但也不能只顾自己,忽视他人的存在。如果人人心目中都只有自我,那么,事实上人人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其次,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多设身处地地替其他人想想。以求理解他人。并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第三,加强自我修养,充分认识到自我中心意识的不现实性与不合理性及危害性。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把自我利益的满足置身于合情合理、不损害他人的可行的基础之上。做到把关心分点给他人,把公心留点给自己。

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存在着过于浓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常常表现为:凡事都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强人所难,却置别人的需求于不顾,不愿为别 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也需要尊重别人。总之,这些人心目中充满了自我,信奉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显然,这种人的问题出在自我意识过浓,走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或者说是个人主义思 想严重。这种自我中心意识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也影响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致被人厌恶、瞧不起。因而也不可能有好的人际关系。试想,谁愿意与这样的人长期合作共 事或终身为伴呢? 在所有词汇中,“我”字大概是被人们使用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人们习惯于以“我”字开头,但几乎所有人都对别人说的“我”字不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话常以“我”字开头的人,是自我意识太强的人,而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太强,因此 也不是很受人们欢迎。 一位教心理学的教授在给学生上课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同一个学生分别扮演某企业里一位民主型管理者和另一个企业的专制型管理者,然后调查学生们对这两种管理 者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民主型方式的管理者,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而 专制型方式的管理者则不受欢迎。究其原因,是民主型管理者开口说话时常用“我们”,而专制型管理者则开口闭口是“我的……” 很显然,只有说话时用“我们”的人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而说话时常用“我”的人则会受到排斥,这就是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会居高临下,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 某公司董事长因年老体衰,决定把董事长的位置传给儿子,并要求儿子在上任的第一天,要 在全体员工面前做一次演讲,以树立自己的威信。 在上任前一天,儿子把自己写好的演讲稿交给了父亲,并有几分得意地说:“我的演讲稿几乎与美国历届总统竞选的演讲稿媲美!” 老董事长看完演讲稿后,说:“的确,儿子,你的演讲稿很精彩,但其前提要在里面的’我’ 字后面加一个’们’字,否则,你会失去公司所有的员工。” “为什么?”儿子不解地问。 “你的演讲稿里只有’我的公司’、’我的股票’、’你们的工作’等词语,根本没有’我们’,所以公司的员工不会跟着你踏实地做下去的。” “可是,他们现在不都是在公司上班吗?说法又有什么重要呢?” “是啊,既然如此,为什么你的演讲稿里没有’我们’呢?你不是已经把他们全部’排除’ 了吗?”老董事长说。 儿子听了父亲的话后,若有所悟。 第二天,他在全体员工参加的大会上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是全体同仁努力的结果……”后来,这位新任董事长和他父亲一样,受到了员工们的爱戴和 尊重,而公司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看,这就是运用“我们”的力量!人们的心理是很复杂的,即使是像“我”和“我们”这样细小的差别,也会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说话时用“我”,意味着你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划 分一条界线,你和他人不是“同路人”;而用“我们”,则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并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圈内人”。 “我”字说得太多,只会给人一种标榜自我或自私自利的印象,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永远得不到他人的信任,极不受他人欢迎。

人类不仅应该征服自然

人类不仅应该征服自然,也是可以征服自然的! 人类是唯一有真正“智慧”的生物。人类可以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战胜自然中的不利因素!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是人类能力的真实写照! 远古时人类是崇拜自然的,例如那时人认为打雷是神在发怒,那时人类还不代表事物最先进的发展方向;当人类的文明发展起来,成为最先进的事物时,人类开始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现在我们基本上可以驾驭自然了,比如现在人可以人工降雨了! 无论是近代的掠夺资源、破坏环境,还是现在的保护资源再生、保护环境,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手段而已。认为人类应该向自然退让的思想,是和远古人类一样落后的思想!人类应该征服自然的思想是进步的、正确! 自然就不能征服吗?我们今天的生活的一切,都是征服自然的结果:不征服自然,我们现在还得采野果充饥;不征服自然,我们现在还得穿树皮、住山洞;不征服自然,我们现在还得从北京步行或骑马到西藏。 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不就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给人类设定的死亡界限吗?大坝不是人类征服河流的结果吗?飞机和宇宙飞船不是人类征服地球引力的象征吗? 他们把沙漠化和洪水造成的破坏,说成是征服自然的后果。这显然颠倒了因果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泰山,有很强的误导作用。 说大禹治水,中国人没人不知道,有洪水泛滥在先才有治水。大禹治水的结果是征服自然,造福人类。当然,征服是要讲规律和科学的,大禹的父亲不讲科学,所以才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森林破坏和沙漠化并不是完全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很大一部分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有煤和石油。可以说,沙漠化是自然规律。照这两位作者的观点,我们最后只能被自然赶进大海当鱼鳖,因为治理沙漠本身,就是征服自然!自然是可以征服的,只是要讲科学,讲规律,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注意保护环境。 最后,我正面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我认为,人类不是征服自然,而是改变自然,在这个无穷尽的宇宙中,没有任何一种生命能征服自然,最多也只是改变,到最后还是会被自然征服,甚至灭亡,这是无人能够改变的自然规律。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物,体现了开创世界的博大胸怀,无私献身精神,让我们感受到神话雄奇瑰丽的想像和英雄开创世界的博大胸怀、高尚情操和不屈意志。女娲造人、炼石补天——女娲造出人类的善良,制服自然灾害,不辞辛劳,为人谋福。可看出,原始时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和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艰苦斗争。后羿射日,鲧禹治水,表露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决心和愿望;共工怒触不周山,展现了一个敢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英雄。夸父逐日体现了一种为民除害、向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气魄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从神话中可以研究人类的历史足迹。嫦娥奔月展现了人类飞天的美好愿望,也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朴素的观念。 这些人类征服自然的神话反映了人们利用自然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古代人民不怕艰难困苦,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人们希望人间多一些善良与美好,少一些邪恶与丑恶;反映了人们在远古时期,科学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人类、自然、社会的探索,具有进步意义;它还具有教育意义,教育人们要好好做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相朴素的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向更文明的层次发展。总而言之,它体现了古代先民对自然和生活的一种天真理解和美好向往。它寄托着原始人类对宇宙奥秘的大胆猜测与理解,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执著追求。 这一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得这种关系进入了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面临着自身能力、能量的局限性,因而发明和创造了许多机器来辅助或代替人类完成任务.智能机器,包括智能机器人,是这种机器最理想的形式,也是人类科学研究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自然是早已经存在的,当然至今还没有弄清地球的起源,人类生活在地球千万年的生存演变过程中,一直是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而生存下来的。人类征服自然就是要让自然更好满足人类生存,让人类生活得更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也有曲折和反复,但是始终在不断的发展着。如果人类不去想方设法不断征服自然,那麽自然早就征服了人类,人类就无法生存。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不能因为人们一段时间对自然认识的偏差,改造自然的失误,而否定人类改造自然,不断征服自然的必然性。对征服也不要狭隘的理解,征服自然就是包括认识、利用、改造自然。

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

案例一: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 [活动意图] 自我中心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独生子女的越来越普遍,自我中心也成了现在中学生的一个通病。他们存在着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作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协作能力较差,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别人的感受。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活动目的] 1.针对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现象进行教育。 2.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克服自私自利的消极心理,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活动过程] 1.生活聚焦 事例一:3岁的田田乖巧伶俐,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一天,田田的爸爸下班回家,带回了她最喜欢吃的巧克力,让她拿出几块分给爷爷奶奶,可田田就是不肯。爸爸批评她,她干脆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说:“是我吃的,你们不能吃!”爷爷奶奶赶忙过来哄:“爸爸逗你玩的, 我们不吃……”田田拿着巧克力笑了。 事例二:刚上高中的小郭住学校集体宿舍,可是他总是不能和同宿舍的同学和睦相处。他认为别人的生活习惯总与他不一致,吵得他总是失眠;别人总不尊重他的“隐私”,比如连自己洗不洗澡都要干涉;他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别人总是不把他的话当回事;别人总是在他 心情好的时候故意激惹他;自己和朋友在寝室里聊天却横遭白眼…… 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田田和小郭的行为有什么共同点? (2)小郭和室友不能搞好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3)你是否自我中心倾向严重?你认为应如何克服自我中心? 教师小结:田田和小郭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自我中心。他们只关注自我,而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是自我意识的误区。人的自我意识从3岁开始发展,它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我中心,突出的表现就是凡事从“我”出发,对他人的感受、建议不屑一顾,当愿望不能满足时就会发脾气。从上述两个事例可以看出,3岁的田田正处于自我中心化时期,而高中生小郭早已过了这个时期,但可以看出小郭的自我意识仍然停留在3岁,其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不符合。 这一板块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什么是自我中心,认识到自我中心的危害。 2.自我判断 你是否自我中心倾向严重? 做教材第110页的小测试。 这一板块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是否有自我中心倾向,为以下的教育活动做好铺垫,提高针对性。 3.活动体验 (1)将事例二小郭的故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小郭的室友受到了小郭的种种“折磨”,请小郭的室友谈心理感受。 (2)角色互换,小郭扮演室友的角色,请小郭谈谈心理感受。 比较两个小品,让小郭谈谈自己分别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教师小结:人是社会的人,他总是要与其他的人接触和交往,当每个人都不顾别人的感

自然与人类科技文明1

自然与人类科技文明 [摘要]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改造者。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通过不断的努力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改造自然、创造自然。本文主要就自然的发展历程、科技文明的发展历程、科技文明对自然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好科技文明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出发,向大家作简要说明。 [关键词]自然、人类、科技 第一章自然的发展历程 纵观整个历史,自然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远古时期,远古时期的人们长期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受自然的约束比较明显,时常是有了这顿没有下顿,为了食物生源地的抢夺更是相互厮杀。但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对于生物无知的乱采滥捕,无可避免的出现了自然资源匮乏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农牧业时期,绝大部分的狩猎者逐渐转变为农民和牧民。人类不仅由简单的利用生物资源,扩大到利用气候、水利和土地资源,而且更是由简单的利用自然资源到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可以说这是一次伟大的变革。 第三个阶段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大大提高和扩大了利用、改造和创造自然的能力。人类不仅利用生物、气候、水力、土地等自然资源,而且也大量地利用矿产资源、能源等,大大丰富了物质资源生产种类。 第四个阶段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从物质中脱离出来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人与自然通过科技不断融合。 第二章科技文明的发展历程 翻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最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莫过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和火药这四大发明了。正如《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马克思所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其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其实我国春秋末期就出现了块炼铁渗碳钢,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白口铁处理技术,我国的冶铁技术开始出现。自两汉而后,从魏晋南北朝的充实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术发展,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状态。到近代,通过世界各国文化科技的融合、推新,我国的科技文明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如两弹一星、神州七号等,无不展示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提到:“我最喜欢用一种相对来说缓缓上升的曲线来说明中国的演变,显然这曲线比欧洲同一时期,譬如说公元二世纪至十五世纪的演变过程的曲线上升得高,有时高得多。”[2]显然这是非常恰当的。而此时世界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电灯、蒸汽机等都是其科学技术发展的见证者。 第三章科技文明对自然的影响 凡事有具有双面性,科技文明对自然的影响也不例外。 首先是科技文明对自然的正影响。康德说:“如果没有人类,整个世界将会 [1] 马克思.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 人民出版社. 1978 [2] 李约瑟. 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M]. 上海: 科技出版社. 1956.65-85

自我为中心 心理疾病

“自我为中心”也是心理病吗? 作者: 来源: 日期: 2011-1-2 点击数: 70 自我中心是心理疾病么?自我中心是怎么形成的?怎样克服自我中心的心理?本文将做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一、自我中心及其表现 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点“本我”的私心,只不过有些人只有“本我”,没有“他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中心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在交往中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世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考虑别人的兴趣或利益,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似乎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就是他人的认识和态度,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自我中心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由于这种人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顾别人,有事则登三宝殿,而不求于人时,则对人没有丝毫热情,似乎人人都是为他服务。实际上,人类的交往是互惠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对于这种自我中心的人,任何人都不愿以大的代价去获得小的收益。 2)固执己见唯我独尊:这种人在人群中总是以自己的态度作为别人态度的“向导”,别人都应该与自己一样的态度,而且这种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态度,因而难以从态度、价值观的层次上与别人进行交往,整个交往的水平很低。 3)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这种人有很强的自尊心、事无巨细、不愿损伤自己的自尊、强烈地维护着自己,因此他们不希望或不愿意别人在自己之上,对别人的成绩、成功非常地妒忌,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 二、自我中心的成因 作为一个人个性特征的自我中心,显然它的产生是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随着个性的发展而形成的,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畸形产物。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以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其前提的,从知道我与外界的区别,到自我评价,再到自我理想。这其中,个体进入青春期而引起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是自我意识发展突变的里程碑。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一些人死守自己的一切自尊,将自己困在狭窄的自我圈子里,竭力为自己建立一个完美的形象却又无力“独立作战”,而强烈的自尊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援助之手,自以为是,将自己当作成熟的大人,由此而在人际交往中处处表现为自我中心。 三、自我中心该如何克服 人际交往都讲求互惠的原则,希望别人对自己好,那么自己也应该有相应的付出。如果在交往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处处维护自己的自尊,与其他人造成对立,最终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处于自我封闭和自我隔绝的状态。对有自我中心这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的人来说,应该正视社会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做出点让步。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加强自我修养,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

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过重怎么办

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过重怎么办 (一) “我家那孩子在家很任性,全家什么事都要顺着他,家人的教育都不听。如果有什么事不合他意,就闹个没完。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也不好,常因一些小事与同学互不谦让,发生矛盾,该怎么办好呢?” ●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评价自我 家长多和孩子谈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指出这些不好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使孩子端正对事对物时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当然,这需要一个逐步改正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孩子少溺爱、多严格要求 家庭过份的娇惯、溺爱,是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膨胀的发源地。家长应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对他们进行做事应替他人着想,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孩子在空余时间适当的做一些家务和力所能及的事,鼓励他们帮同学、邻居做好事,使孩子在别人的赞许声中体验为他人服务所获得的喜悦。 ●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常鼓励孩子与同学、邻里友好相处,使孩子在与同学相处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平等、友善、和谐的交往。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集体中感受集体主义精神,淡化自我中心意识。 ●及时鼓励、表扬 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且孩子的意志力相对较薄弱,耐心不够。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的习惯时,应常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的话语,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进步,使他们一直有信心去改正错缺之处。 (二) “我的孩子做事特别霸道,无论什么人跟他在一起都要顺着他。比如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大家正看得高兴,他突然间想看动画片,那就会非要转台或开VCD,其他人就别想看了;有时候带他去朋友家玩,经常是玩得正高兴时他就大喊大叫要回家,闹得大家都扫兴;他的房间别人不许进去,他的东西别人不许动;他高兴做什么就要做什么,从来不考虑别人,做什么事都要以他为中心,任性而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教育好他呢?”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从小受到父母和长辈的过分溺爱,骄惯放纵。现代的家庭,父母以及长辈容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处处迁就孩子,容易使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得不到只要一哭一闹也能得到。”于是就容易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时时处处要别人迁就,常常提出无理要求。

2、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2.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活动主题:我是集体一份子。 适合高一入学新生刚步入高一的新生,还没有建立集体的概念,彼此之间不熟悉,需要快速 树立对集体的责任感。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集体力量的强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做个对集体有 责任感的人。 3、行为目标:让学生主动承担对集体应尽的义务,认真负责地做好集体交给的任务。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小蚂蚁搬玉米》2、游戏《小蚂蚁搬家》:十个篮球3、录象:《两块菜地--记绿色劳动基地活动一则》4、道具:常青树 活动过程:一、导入:有一只小蚂蚁,它在路上走啊走啊,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玉米掉在地上了,心里可高兴啦,它使出全身的力气想把它搬回家去,可是就是搬不动,这可怎么呢?说 说你如果是它会怎么做? 1、观看多媒体:小蚂蚁搬玉米。(小蚂蚁最后找来了很多很多的兄弟姐妹,终于把这顿美 餐给搬回家去了。) 2、小蚂蚁把玉米搬回家后心情怎样?它会怎么想? (启发:这是一顿美餐,小蚂蚁现在终于将它搬回家了,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靠它一个 人的力量行吗?) 小结:集体力量大,集体的力量很重要,它能办成个人力量所办不到的事。 3、小蚂蚁这个集体是由什么组成的?(一只一只,成千上万的蚂蚁组成。)如果小蚂蚁在 劳动时,有的三心二意,有的往东有的往西,不齐心协力,这样把事情办成功吗? 小结:只有发挥出每个人力量,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发挥出集体的优势。集体的成功 有我的一份努力。我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我。 4、导出题目:我是集体一份子。 二、玩中学,玩中悟: 游戏《小蚂蚁搬家》:天要下大雨啦,小蚂蚁们急忙搬家。它们仓库里储存很多很多的粮食,现在它们必须马上把粮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上去。 1、游戏规则: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游戏中每个人只能用一个手指,共同努力将"粮食"(十个篮球)搬到教室另一边即"高地上去"。活动中球不能掉到地上去,否则即是粮食掉到"水里",扣分,也不能用身体的其它部分帮助搬运篮球。扣分最少的小组获胜。 2、各组搬运的方法自定。 3、进行活动。 4、评比。 5、各小组商量讨论,总结刚才的行动得失:说说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集体的优势,每个人又该怎么做?怎样保持集体的凝聚力? 怎样更好地完成任务?6、再做一次。 7、评说小结:只有调动每个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智慧,统一大家的行动,向着一个方向 努力,学会合作和配合,才能最好地发挥出集体的优势,把事情做好,做成功。 三、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评一评,说一说: 1、观看录象:《两块菜地--记绿色劳动基地活动一则》:学校绿色劳动实践基地里有两块 特别有区别的责任园地:一块是"星星"小队的,另一块是"绿色小苗"小队的。"星星"小队的 队员很勤劳,每天都有同学专门去负责检查,一齐做好除草、治虫等工作,有了问题集体商

人类是否应该敬畏大自然

辩论赛“人是否应该敬畏自然”正方观点 (——注:这是本人网上百度整理出来的)之所以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结果往往导致自然被破坏,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作为或听天由命,而是说当人这个智慧生物在改造自然并让其服务于自身时,要充分考虑大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规律,或对自然规律不能破坏得太多。比如,对于江河湖海,即使危及到人类的利益,也不能以违背自然的方式去征服它,而是应当像大禹治水那样,以顺应自然的“疏”去治理,而不是用违背自然的方式去堵。这一点,黄河三门峡水库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和惨痛。 敬畏自然也不是说不要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而是指人类在利用科技时,应当顾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以及它们与我们长期生存中所建立起来的平衡、制约、互利、互生等关系。 敬畏自然并不是说不要利用人类发明的科技手段去造福人类、保护人类,比如使用抗生素战胜疾病,而是说在发明和使用抗生素时,不能一味指望以抗生素的力量对一切微生物加以歼灭。

敬畏自然还指的是,人在利用科技的力量使自己生活得更为舒适时,还应当顾及到另一些人或另外一群人的利益与生活状态,因为人与人的关系归根结底也会转移到人与自然及人的生存状态上来。 海平面升高是这次印度洋海啸惨重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引起海平面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造成的气候变暖。因为众所周知,海啸是海底大地震导致,并非人类的活动引起的,与人类是否敬畏大自然毫无关系,除非你真的相信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世界自然基金会做了调查,凡是珊瑚礁和红树林保存完整的地方,海啸受灾程度明显轻于其他地方, 敬畏自然还指的是,人类在利用科技力量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时,是以人类的利益来划分正确与否,可行与不可行的,这显然有失公允。而且,即使就科技的终极目标——揭示真理(而非把科技当作一种有用的工具)来看时,人类科技所揭示的真理也只是人所认识的真理,而这样的真理最终还得用大自然来检验。当然,人类生活的实践检验也是一个方面。 人类尽管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但不能以为自己拥有了这样的力量就可以不顾一切,为所欲为。这倒不是说自然和其他生物也有制约人类的力量,而是指人类不应当用科技君临一切和主宰一切,更不应把科技当作“神”来供奉。即使从多样性的原则来看,也应当给自然留出一定的位置。就像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的著名困惑:在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

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存在着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的意愿转,服从于他。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却不愿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也得尊重别人。总之,这些人心目中充满了自我,却唯独没有他人,信奉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问题出在自我意识过浓,走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或者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无疑,这种自我中心意识于己是极为不利的。这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也影响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致被人厌恶、瞧不起。由于一门心思都放在蝇头小利的追求与意义不大的个人得失上,没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因而也不可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试想想,谁愿意与这样的人长期作共事或终生为伴呢?可能说,这种人到头来得到的只是芝麻,而失去的是西瓜。 那么,这些人如何才能逐渐克服这种自我中心意识呢?其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认识。首先,要正视社会现实,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欲望与需求,也都有其权利与义务,这就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可能人人旭愿。这就要求人人正视客观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做出点让步。当然应该承认自我的权利与欲望的满足,但也不能只顾自己,忽视他人的存在。如果人人心目中都只有自我,那么,事实上人人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其次,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多设身处地地替其他人想想。以求理解他人。并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第三,加强自我修养,充分认识到自我中心意识的不现实性与不合理性及危害性。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把自我利益的满足置身于合情合理、不损害他人的可行的基础之上。做到把关心分点给他人,把公心留点给自己。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逸夫小学聂光琼(指导教师:詹卫玲) 【设计理念】 这是一堂针对学生生活中产生矛盾问题的心理辅导课,教师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为的就是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以便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大胆地敞开心扉,愿意表达,乐于参与,能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动脑筋,解决自己或身边的问题。 三年级的孩子绝大多数存在着过于“自我”的特点,有的甚至比较白私,有较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但同时也处于自我中心向他人发展的阶段,他们喜欢交友,但往往又因不会与人沟通而和他人发生冲突,他们不懂得和不习惯如何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矛盾引发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解决矛盾、避免冲突,激励学生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让学生学会欣赏、理解、宽容、尊重他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选择,理解他人,从内心乐意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做一个快乐的学生。 2、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学会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3、过程与方法:学习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通过角色互换等方式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从多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难点:了解他人的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尊重、体谅和欣赏他人,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需要换位思考和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剪成的心形卡片每生一张。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引出“智慧树”节目。

活动一:智慧快车 1、(出示卡通造型数字“6”)说说你们看到什么了?(转换卡通造型数字方向变成“9”)说说又看到什么了? 追问:拿在我手中的是同一个物品,怎么一会儿是“6”,一会儿是“9”? 小结: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结果就会不同。 2、(课件出示图片:一个圆形)说说看到它,你想到什么了? 小结过渡: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生活中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和做法,这人与人之间就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采取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导入,分层设计了2个体验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由于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 想法也就不同,应该学会宽容的做人品质,唤起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二:银河剧场 1、播放电视剧《巴拉拉小魔仙》美琪和美雪姐妹俩吵架的视频。说说他们为什么闹矛盾了? 2、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你和谁有过类似的矛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矛盾?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过渡: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了,可至今一回想起来,你们还是那么的生气,那么的难过,那么的愤怒,那么你们想不想解决这些矛盾,让自己和让人都快乐起来? 3、那怎样去化解这些矛盾呢?银河剧场带我们继续走进美琪和美雪的故事。 4、看了美琪和美雪的故事,说说你的感受和认识。 引导认识:走进故事中看一看,打翻盘子弄脏美琪的漫画书是美雪有意的吗?漫画书已经被弄脏的事实还能改变吗?既然这样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像姐妹俩之

心理健康c证自我中心意识

主题:克服自我中心意识—任性 对象:五年级学生,亲子关系问题,家庭原因导致独生子女往往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也就是任性,这对他们的人际交往以及学习都有所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任性的坏处。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课前准备小品——任性的“小皇帝” 教师要事先挑选好六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强调台词的语调和神态,注意形体动作以及道具的设计)。 活动过程: 1、教师课堂点题:同学们,任性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的,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任性的问题,先请大家观看一个小品。 2、用小黑板出示思考题: (1)谁是任性的“小皇帝”。 (2)“小皇帝”有那些坏毛病。 (3)任性又有那些坏处。 3、提出观看要求: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告诉学生这就是对同学的尊重。 二、讨论 1、讨论方法指导: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要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仔细地听取别人的见解。 2、就以上问题分四人一组相互讨论。 3、根据小品内容,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任性有那些坏毛病和坏处。 理念:小品表演给学生带去了欢乐,也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辨别是非,认清了任性的坏处。 三、展开 1、自我测试,完成调查卷(要求认真、如实的填写,告诉学生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 2、针对调查卷所出现的任性问题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3、讨论找出克服任性的方法 理念: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任性有所意识,讨论时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述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情境中调节心态,完善人格。 四、小结 1、同桌之间进行自我评价:这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认清了任性的坏处了吗?在你身上是否存在任性的问题,找到改正的办法了吗?你学会讨论的方法了吗?你有收获吗?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讨论了“任性”,大家都很认真,也在克服任性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相信同学们一定不愿做任性的孩子,对吗? 五、摘抄:任性是一个大坏蛋,千万别和它做朋友。 注意问题:小品表演时要提出观看要求,讨论前进行讨论方法的指导,同桌自我评价时巡视倾听。

(完整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

环境科学与实验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类在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的需求,人类没 有止境地向自然索取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 由于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尤其是在工业革命开 始之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趋加剧,只是自然界产生了一系列威 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人类开始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要保护自然,首先应该先了解自然以及了解自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维基百科中对于自然的定义是--自然环境指地球上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以自然的状态呈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由于认识的不断加深,人类懂得了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起初有节制的利用是合理的,人类所利用的资源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更加有效地改造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后期无节制的掠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超过了自然的承受力,于是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来,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世界性自然灾害显著增加。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诸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台风、洪涝、干旱等;第二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诸如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大气污染等,其中人类目前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和生存环境问题主要有酸雨、淡水资

源危机、全球变暖、能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 在了解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后,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无止境掠夺,还是和谐共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雨果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来保护大自然母亲,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安全可靠的自然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 而我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不是主人就是仆人这样的一个层面,始终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侵害逆来顺受。人类需要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 首先,要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观念。我认为要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等化,要尊重大自然,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价值观,要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使得人们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其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最根本的是从源头抓起,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强化污染治

从科学史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共存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共存,而不是征服。近50rf来,随着世界各地地震、泥石流、洪水、海 啸的频繁发生,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已是当务之急。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 活,实现绿色和谐家园,要从我们做起、从身边做起。 《动物世界》里面就 介绍了许多生态平衡的知 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总 是按一定的比例范围而存 在的,这就叫生态平衡。 如果食肉动物比如老虎、 豹子、狮子都灭绝了,那 么食革动物就会无限制地 繁殖,而食草动 量的草,会把草 最后没有草吃了 物耍吃大 原吃光, 草动物自己也就无 了,这就是破坏了 衡。 当然,大自然 结果食 法生存 生态平 是一个 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体系,因而生态平衡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平衡。它是这样解释的:“在任何一 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 以及各种生物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运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保持较长时间 的稳定以及信息的传递畅通,这就叫生态平衡”。 What's the influence caused by ecological imbalance? 弁境靖染、生态恶他、地抹镁出了痛苦的呻吟……在鞍们经历了禽巯感、非蟪、垮啸、地震 等景欢之后,瑕们不谗不重斯审视/-鸟自然酌苌蔡,实现人与自然和诺发慝陵徇宝世卑的共识。 厶们蕾痈“识到,o南倚靠科学发雇,才能实现厶与自然确和送,蜜现嚣糠的合理可墙续利用莉 生态环境的南效保护。 作景美弦酌生态同题星 雨什么会出现溶种生态固题9

解涣溶/r固题侪有什么撂酌建议9 到0前雨止已经瞅哪厶粪生存辩巳嘏上粪“识到确碍墒同题主喜南:全球銮曜、自氧层砖坪、酸雨、璐水穗塬恳婀、能撩锚罐、森材赛骤锐辅、土地带磺他、嘲种加凛匹绝、垃垠成灾、 南考化学品蠹染等众多方面。 戗窖事件(pubiic nuisanco ovpnts):固跻墙污染苎腹∞在短期肉厶群走鑫发商莉死亡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 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二氧化碳及其氧化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病因 素,发病者5911人,死亡17人。 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 汽车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这些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 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 等症状,使人员死亡率大大增加。 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 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前两个星期死亡4000 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发生于1961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所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 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土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 10多人。 发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 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 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 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发生于1953 -19 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 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 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 中毒,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死亡率达 38%。 1955 -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除此之外,70年代以来,地球上发生的许多环境公害事件的严重程度,已远远 超过了八大公害事件: 印度博帕尔事件: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的一家农药厂,大约有45吨剧毒的异氯酸甲酯 泄漏,导致了250人中毒死亡,十余万居民受害的悲惨事件。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爆炸事件: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 u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使北欧、东欧等地大气层中放射性尘埃增高达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