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体系研究

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体系研究

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体系研究
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体系研究

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体系研究

王晶朱盛镭(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摘要】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迅速开展,全球研发组织体系随着公司发展战略和研发业务特性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逐渐由控制走向协调,由协调走向协同,演化为全球一体化的网络协同整合系统。

【主题词】研发体系汽车公司全球化

1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的驱动力及其区位选择

全球化的发展要求跨国汽车公司的研发体系不仅能有效地向全球各地提供技术资源,更要对全球不同市场的消费需求差异作出迅速反应。在技术的获取上,由于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正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在不同国家建立本地研发机构以获得来源于本土大学、研究机构和竞争对手的新知识和研究成果。同时,汽车行业的世界竞争压力迫使汽车公司必须加快新产品从开发到入市的速度;通过最佳的工程和制造实践来满足当地市场的差异化要求。

简言之,与全球消费者和市场更紧密的联系,让技术共通及快速全面应用是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开展的最直接和最理性的驱动力(图1)。

全球化研发的驱动力可细分为3类:即接近用户、接近知识资源和获取人才等资源。驱动力的差异会直接影响跨国汽车公司海外研发的区位选择(图2)。

1.1接近用户

实现接近用户和技术的本土化、开发设计出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以支撑其在当地的生产活动是多数跨国汽车公司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海外研发机构利用母国研究机构已有

收稿日期:2(}09—03—09

?24?

接近用户

?接近围外市场

?响应当地滞求

?受紧密接近用户

?与技术使用者合作

接近知识资源

?接近网外技术

?发展技术共享网络

?通过全球研发网络提

高效率

获取人才等资劫夏

?招聘高技能研发人员

?使好的基础技术设施

?良好的法律政策等技

术环境

图l全球化研发的驱动力

研厌”驯7。4“8“贝’”塌

宏观区位生微观区位

-IFDI规模I一

f市场规模f

接近用户卜1较大的国家r撑_1海外生产基地一l市场容量一

接近知识L一l

竞争对手【一技

l汽车技术I术竞争对手.资源I一I科技水平

l一

1发达的国家r获1研发基地

获取人才L一l科技人才|一1人才资源l

等资源f.J特术谢旆导环培H1丰富的国家b豢_1东道国科技中心

图2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区位选择模式

的科研成果、技术条件,针对该地区的市场和用户需求、技术差别、材料性能差异等对原有技术进行改良和革新,以实现母国科技成果的本土化。以

上海汽车2009.05

万方数据

接近用户为驱动的海外研发机构在宏观区位上通常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家或地区。为了便于与生产公司的业务交流,在微观区位上,这类海外研发机构倾向于尽量接近跨国汽车公司在东道国的生产性附属子公司。

1.2接近知识资源

跨国汽车公司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另一重要驱动力是为了接近知识资源,从当地研发的技术外溢中获利。同许可证、购买专利和雇用竞争对手的科技人才等方式相比,接近知识资源的依附性研发是“学习”其他公司的产品和生产工艺的最有效方法。在宏观区位的选择上,跨国汽车公司倾向于到汽车技术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在微观区位上倾向于布局在东道国的科技源地,尤其是东道国竞争对手的研发机构附近,因为知识外溢会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增加。1.3获取人才等资源

为了获取人才等研发资源也是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重要驱动力。研发活动可利用的研发资源既包括技术人才,也包括为保证研发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技术基础设施和法律政策等良好的技术环境。在宏观区位上这类研发机构倾向于选择科技人才丰富、政策环境宽松的国家或地区,微观区位则倾向于选择东道国科技人才集中的科学研究中心,在具体选址上倾向于接近著名大学或同类型的研究机构。式交流学习通道,实现并加快信息、技术、人才、资源、资金等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从公司发展战略上看,跨国汽车公司的全球化经历了由海外销售到海外生产再到海外研发的进程;从研发业务类型上看。跨国汽车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又经历了收集信息、产品工艺改良、新产品开发和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几个步骤。跨国汽车公司的全球联合研发是全球业务拓展的自然派生结果。全球研发功能促使公司调整原来公司级战略研发导向与特定的技术战略一致,协调全球的技术资源以加速全球产品的研发创新进度。全球研发组织网络是建立在对全球研发动态的理解以及公司战略和研发战略之间强关联基础之上的,跨国汽车公司在有效的全球网络下整合全球研发工作。同时,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全球一体化的组织网络可以协调各地和公司总部之间的诉求,从而达到平衡各地研发机构与公司总部研发机构的目标分歧。

2.2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组织形式演化跨国汽车公司整合与配置内外部研发资源的能力日益凸现,研发组织架构直接关系到研发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组织的完善是渐进的过程,研发全球化的组织结构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逐渐演化成为成熟的最佳形态。跨国汽车公司研发全球化组织模式演进的一般形态是母国集中式研发——轴心协调式研发——全球化协同整合式研发(图3)。

2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战略与

组织形式演化高

2.1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战略

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公司资源,将公司的要素优势与各国的区位优势相结合,使各地有限的要素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跨国汽车公司研发全球化是指其生产、销售、服务环节实现全球一体化运营的同时,以新建、购并、联盟、合作等形式,利用母国以外的研发资源和环境支持,进行海外研发活动和技术创新,通过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公司外部的战略联盟、公司与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各种非正

上海汽车2009.05

内部能力

和知识基础

分散度

竞争合作图3跨国汽车公司全球研发组织的演化

2.2.1母国集中式研发

母国集中式研发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由母国

?25?

万方数据

绝对集中式研发逐步过渡到母国相对集中式研发。

母国绝对集中式研发是跨国汽车公司研发最初的组织形态,它使公司所有的研发活动都集中在本国境内,在地理上具有向内趋向,技术创新和技术信息受到严格的控制和保护,母国总公司在技术上始终领先于国外的子公司和其它从属性公司,本国基地与边缘地点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信息结构和决策结构。母国之外的子公司和从属公司没有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的职能和权利,只能按照母公司的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这种研发组织结构被应用于通用汽车等跨国汽车公司发展的初期。历史上,通用汽车研究实验室曾作为公司中央研究机构,采取母国绝对集中式的研发方式,针对北美市场特点开发车型(图4)。

行为导向

民族中心向内趋向

国内作为国家财富的思想库

针对竞争对手保护核心技术

同一的研发文化

定焦

国内集中化研发

对研发项目集中的、严密的

协调和控制

优势弱点

高效率

低研发成本(规模效益)较短的研发周期

受到保护的核心技术对当地市场缺乏敏感性有失去外部技术的危险排外综合症

建立呆板组织的倾向

图4母国绝对集中式研发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汽车公司更加依赖海外市场和当地能力,绝对集中式研发缺乏来自海外市场和外国技术趋势的敏感性,无法对当地的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因此母国相对控制下的集中研发模式代替了绝对集中的研发模式,实现了母国基地与国外子公司之间未加限制的信息流动。母国相对集中式研发是对绝对集中式研发的松动和改进,试图通过多元化和多国籍的人员结构来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的国内基地导向,在世界范围内收集外部技术情报,增强对国际市场的敏感度,派遣研发人员到海外合作,并同当地制造商、供应商和主要顾客进行交流,实现及时的信息反馈,同时保留集中化的

?26?效率优势。这种研发组织形态虽然仍是国内集中研发,但已经开始出现地理的外向性,同国外联系密切。这种研发组织类型多见于跨国汽车公司尤其是比较谨慎保守的日本企业研发全球化的初始阶段(图5)。

行为导向

地理向外导向

同其它基地密切合作

未加限制的信息流

交换代理实施国际化

定位

国内集中研发

同国际基地密切联系

国际调派和招聘

优势弱点

因集中化而产生的效率忽略系统性国际化的危险

对当地市场和技术趋势高度敏感当地含量限制与当地市场规

有成本效率的研发国际化未得到充分考虑

图5母国相对集中式研发

2.2.2轴心协调式研发

轴心协调式研发是由母国集中式研发发展而来的,它设有严格的控制中心,对分散在海外的研发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对国际化研发资源作出回应,在地理上控制中心的母国国内导向和分散中心的全球导向兼而有之,呈现出节点层级结构特征,主中心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具有技术和能级上的领先优势,通过与各个次级中心密集的信息流实现全球研发一体化,提高研发效率,避免重复开发,利用全球优势创造发展合力(图6)。

行为导向

由中心严密控制的研发

研发中心具有领先技术

全球协调研发方向和预算

定位

民族中心和地理中心导向

节点结构、中心明显占主导女

中心控制的单位之间的协调优势弱点

研发协调导致高效率

没有重复研发

利用所有的优势

创造合力

协调和时间上的高成本

中心的指令可压制创造性和

灵活性

图6轴心协调式研发

戴姆勒一奔驰公司等便是采取本部研发中心

上海汽车2009.05

万方数据

统一协调、控制海外研发分支机构的研发管理模式。戴姆勒一奔驰公司的研发中心位于德国斯图加特,1995年开始在德国以外建立研发机构。为了获取信息技术和软件方面的创新性知识资源,它在美国硅谷的斯坦福大学附近和印度的班加罗尔都建立了研究中心。为了接近海外目标市场,它在中国上海建立了联合研究实验室。另外,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和日本的东京都设立了技术情报中心。所有这些海外研发单位都直接受母国研发总部的控制,海外研发机构间的联系不紧密。2.2.3全球化协同整合式研发

随着轴心协调式研发不断发展,其协调成本不断增加、压制分散研发机构创造性、积极性和灵活性等问题日益暴露,全球化协同整合式研发模式应运而生。它将传统总部实验室的中央控制观念转变为全球研发网络的分散架构,既有跨国汽车公司内部各研发机构之间的内部网络,也有跨国汽车公司研发机构相互合作的外部网络,没有地理边界的限制,对技术和产品负有全球责任。母国基地的研发中心不再是集中控制的主中心,而与其它众多研发机构互相依赖,通过各种协调机制和沟通渠道形成全球协同、灵活高效的系统化网络结构,张扬地方优势,加强分工合作,优化全球效率。一方面,跨国汽车公司韵每个海外研发机构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成为一种研发战略组织,不但及时掌握当地市场变化,还具备研发自主权;另一方面,各个机构之间联系密切,通过信息交换避免重复研发。在跨国汽车公司的全球研发组织中,每个成员都能分享公司整体的努力成果,全球性研发合作开展频繁(图7)。

通用汽车公司是全球化协同整合式研发的典型代表。随着通用汽车全球业务的不断拓展,通用汽车开始关注全球不同区域市场,扩大研究视野和改变通用汽车原有的内部研发机构。通用汽车通过全球整合研发组织及本土开发中心,使其得以保持全球范围内交互传递领先的边缘技术信息。相对应地,在通用汽车内部同样的研发整合网络流程和技术信息传播大大提高了创新的速度。通用汽车全球协作的研发组织机构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事业体。通过协调整合资源、人力和设

上海汽车2009.∞

行为导向

地理中心导向,领先国家概念

所有能力中心之间的伙伴关系

没有限制的信息流

定位

高度的国际化研发

能力中心对技术和产品酆

多方位协调和信息沟通优势弱点

专些垡塑垃匣在箜笺金组织规则和决策程序的复杂性

全球效率先了=地方效率

……………’………。一众多地方的组织学习

利户H和提炼地方优势

图7全球化协同整合式研发

备及全球研发运作能力,形成以用户为导向、战略集中、足以支撑的竞争优势。新的全球研发结构在广泛技术的选择上变得快速而灵活——通过制定聚焦消费者的清晰战略和无缺陷执行来建立全球资源整合体系。

通用汽车建立全球研发协作网络。遍布全球的14个通用汽车业务机构的研发功能块的负责人按公司技术战略调整通用汽车全球研发资源和创建全球研发功能网络。这种形式使关键的研发团队领导对世界技术进步变得更敏感,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能够将新技术和业务机会转化为通用汽车的资源。因此,通用汽车已在不改变行政组织架构的情况下创建了一个包含研发中心的全球范围的虚拟组织,对技术战略的认同以及项目优先的原则使通用汽车更好地管理全球资源。结合技术需求、市场关注和区域自主合作,形成以技术关注为导向的强势研发中心合作网络(图8)。

完全独立的网络.关注关注当地市场的研发中

当地市场的研发中心心.得到所需其它中心单一的,

囫囫囹瞅抟赢中央研发

豳囹囫中心完全独立的网络,关注关注技术的研发网络,。

技术的研发中心得到全球的协作支持

峨4,-

独立自主的自主程序集中的图8取决于关注点和战略的组织运作

近年来,跨国汽车公司全球性联合研发逐渐增多,公司间研发合作可分享资源、能更好地应付

?27?

万方数据

日益增加的研发成本和风险,避免昂贵的重复研究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目前跨国汽车研发联盟主要致力于节能环保方面的高新技术联盟。如丰田与通用汽车共同组建合资公司,致力于燃料电池的研究开发;宝马、通用、戴姆勒在混合动力方面结成联盟;通用、福特和戴姆勒携手进行长期技术合作,开发燃油经济性更好的发动机。他们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合作,研究削减生产与开发成本的方法等。2005年2月雷诺和日产宣布双方共同开发全新的导航通讯系统。

3结语

在接近市场、接近知识资源和获取人才资源等驱动力作用下,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研发活动显示出迅速发展的态势。跨国汽车公司全球研发组织模式不断完善,相继出现母国集中式研发、轴心协调式研发、全球化协同整合式研发等组织类型,逐步由控制走向协调,由协调走向协同,形成开放的全球化网络系统组织架构。跨国汽车公司的全球研发体系在地域上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功能上分工合作,与全球销售、生产网络一起构成跨国公司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晶,朱盛镭.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的跨国汽车公司研发战略研究[J].上海汽车,2008.12.

2曾忠禄.未来竞争的优势——全球研发管理案例研究与分析[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3祝影.杜德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组织类型及其演化[J].科技管理研究,2005.8.

4杜德斌.跨国公司海外R&D的投资动机及其区位选择[J].科学学研究,2005.2.

5陈佳琪.技术联盟创新论——中外汽车工业联盟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Abstract

TheglobalizationR&D

system

ofthemultina?tionalautomotivecompanyisdevelopingrapidly.TheglobalR&Dsystemisadjusted试ththechangeofthedevelopmentstrategyandthecharacteristicoftheR&D.business.Itisbecomingaglobalintegrationnetworkcoordinationsystemfromcontroltocoordina-tion,from

coordinationtocooperation.

’专’★专’电电电七女七★弋女女4-'七七电女七电七七’弋女专电’电女专电专专七七电女七女七女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归纳而言:经济全球化是由于世界各国相继取消或放松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国际流动的管制,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趋同。经济全球化以全球作为整体。 全球化、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 ?经济自由化:政府放松或取消对要素及产品流动的管制,实现要素和产品配置的市 场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成因之一,而全球化又进一步促进经济自由化。 ?一体化Integration:一定区域或世界范围内,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协议等形式将各 国经济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联系起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和依赖。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尤为突出。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资源配置以本国为主,同时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和市场。 国际化的概念常针对微观企业。 ?跨国化: ?经济全球化:最能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六个主要表现: 生产活动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演变为世界性的分工。 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 1.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 a)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 分工; b)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 c)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 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 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济集团成员内部的分工发展,出现“协议性分工”。 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GA TT/WTO)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1990-1995年,世界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为1%。 ●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占贸易总额的比例上升。 ●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 ●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 国,也是该类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国际贸易趋同化:普遍使用电子化贸易手段;共同认可ISO系列标准;贸易合同标准 化。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正式确立了多边贸易体制。 ●各国金融日益融合: ?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银行按《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进 行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FDI增长迅速。 ?地区性经济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 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 ?金融市场扩大。90年代末,外汇交易量已是世界贸易额的60倍以上,全球外汇日 交易额超过1.2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各国社会经济变革的综合反映。 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动力和物资基础。 ●新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新市场和新的商业机会。为了争夺新市场,各国的企业必须突破 国界,以全球市场为目标调整战略,以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如同19世纪末的铁路,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 和交易成本,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全球性非管制化与市场化改革,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障碍。 国际金融深化和创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制度环境日益宽松; ●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从何而来,即选题的来源和背景,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意义。这是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过程的宗旨所在。问题的提出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选题论证,即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的文献情况及情况综述。 (三)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一)研究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依据等。 (二)理论假设:即对事物因果关系所作的一种推测,也就是对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的一种预测。假设在表述上有四个要点: 第一,明确。假设一般是陈述句或复合句,必须包含两个以上变量间关系的推测。 第二,新颖。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三,合理。符合求真、求善的要求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可测。能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具体的操作要求和科学的检测标准来验证。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如前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一般可划分为总 体研究和抽样研究两大类:可根据课题的性质、要求、研究对象情况及研 究力量的可行性出发进行选择。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来说,多采用抽样研究方式。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能代表总体的样本进行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

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方案设计中要对抽样的原则和步骤加以说明。若是实验研究, 则需对实验班与控制(对照)班的确定原则、方法加以说明。 (二)研究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在方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内涵和 外延清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并能够检测。 五、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研究内容是在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的基础上,将研究思路具体化。通常是将研究变量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各子课题为总课题服务,既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构成统一的整体。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测试、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说明变量的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志变量变化的标准(即指标)。对 于实验研究,应对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检测因变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作出具体的说明。 六、研究步骤 设计研究步骤,就是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时间规划,即对研究的具体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起到的作用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是近几十年来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为了降低 成本与开拓市场,许多跨国公司通过扩大贸易 和加大对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直 接投资来加速本公司的生产制造全球化.1987年,跨国公司母体是2万家,海外分支机构达10万家,到1990年分别增加到3. 5万家和15万家,1998年增加到6万家和50万家,目前还在发展之中。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 整个的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经济体, 即所谓的地球村.在这个村落里,一国的经济会 受其他许多国家经济的影响.显然,跨国公司在 这一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的全 球化经营决策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联合国有关部门估计跨国公司的销售额 占全球贸易额的75%,占全球技术贸易的80%。 中国香港强生公司的总经理帕特里克·王在决 定新的中心时曾说,旧的时空局限已经不存在,客户可以在他们觉得最舒服的时候与我们说话,而产品可以在最具有竞争力的地方生产。这种 观点体现出竞争无国界的基本内涵。跨国生产 和经营的全球化日益加重了各国对国际贸易的 依赖,并通过贸易流量使世界市场不断地扩大. 跨国公司主宰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格局,也

主宰着国际物流的发展。跨国公司最主要的特 征就是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伴 随着商品的国际间流动,从而产生对国际物流 的需求。这是因为在东道国投资办厂的初期.跨 国公司的子公司需要添置必要的机器设备;在生 产期,需要购买需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形成产 品后,又需要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这些购买 和销售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东道国内,更多的 是跨出东道国国界,购自或销往母国或第三国,这已成为一种趋势。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结构, 使得它可以比一般企业更容易获得有关原材料 及商品的价格信息,能及时掌握当地有关产品 的销售行情以及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跨国公 司通过对世界各地资料的比较,从价格低的国 家购进生产要素,并向价格较高的国家出售它 生产的产品。而且,随着生产专业化和国际化 程度的加深,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更加精细,已 具体到将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分散到世界各地几 个国家甚至几十个国家进行加工、制造.在跨国 公司全球战略的指导下,必然要求各个生产要 素和经营环节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从而必然 要求国际物流从时效、质量、规模、路线和效 益等方面服从其持续发展的需要.

跨国公司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的发展与壮大。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的直接产物。当前国与国的经济竞争,正在通过跨国公司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在全球范围展开。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还分析了其跨国公司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与消极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演进的主要趋势之一。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联系进一步增强,竞争将更趋激烈。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了解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正确认识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作用,对于加快我国大型跨国公司,打造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航空母舰,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纵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跨国公司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跨国公司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从封闭的地区经济走向交流频繁的全球经济的过程。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的实力已成为参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极为重要的经济实体,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跨国公司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当前国与国的经济竞争,正在通过跨国公司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在全球范围展开。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立足全球,对生产经营实行全球性战略安排,把别国的市场和资源纳入其全球性的安排之中。为了实现其全球经营战略,许多跨国公司把本国的公司变为世界范围的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2、跨国公司进行的国际性投资,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利条件。国际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考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考 现如今,商场内到处可见进口商品,外国牌子也是随处可见,跨国公司,合资企业在人们耳中也不是什么新鲜词了,这些就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科技革命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迅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市场体系的形成而形成的。 全球贸易往来增多、资金在国际间流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

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三)发展中国家怎么做? 为了在“全球化”潮流中发展壮大自己,发展中国家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加快本国民族产业的发展,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要求。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其工业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时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团结合作,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推动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规则和制度的改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加强本地区经济全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第一章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第一节全球化的起源与演进 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并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人们不仅开始认识并接受它,而且还将它视为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就全球化的发展状态而言,其涉及的领域之广、来势之凶猛、影响范围之大都是历史上罕见的。然而,在研究全球化的发展史时,人们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的认识无法达成一致。 到目前为止,全球化的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有学者按照超地域性的扩展来划分全球化的进程:首先,在500年前,全球意识开始萌芽。在19世界中叶,远程贸易的出现为超地域性提供了较为真实的物质基础,在其后的100年里实现了逐渐加快的发展步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关系迅速扩张,全球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阶段是同步发展的,因此将这三个阶段划分为:第一阶段,从15世纪全球化进程起源到19世纪70年代大英帝国霸权的确立。而1492年哥伦布多次远航美洲,发现新大陆,是经济全球化的源头。第二阶段,从1880年到1972年美元本位的终结。其特点是美国由于其经济实力处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首位,使得欧洲中心转变为美国中心。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确立了以资本主义工业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世界普遍交往,世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趋势得到加强。在美国霸权维持的“和平”下,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巨大发展。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这期间,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强了全球化进程,尤其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化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更是迅速发展,全方位地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 全球意识的萌芽 早在公元前5世纪,世界性宗教的出现使得全球的思想首次出现在人们的意识中,犹太人坚信超地域社会的存在,不论他们流散到何处,他们都坚信可以凭借这一信念再次统一。于此同时基督教表示出了对全球主义的渴望,伊斯兰教统一天下的想象激励着8世纪及其以后的穆斯林虔诚信徒。 将世界视为整体的全球意识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其间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其一是蒙古人在13世纪对于大部分欧亚大陆的征服,这是人口最多、文化和技术最发达、面积也最大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习题及答案)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辛迪加 D.国际垄断同盟 2.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扩大市场 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 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D.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 A.国家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跨国公司 D.国际卡特尔 4.早期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主要表现为: A. 控股式合资企业 B.单一的全资公司 C.混合所有制公司 D.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 5.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 A.跨国公司的发展 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 C.新科技革命 D.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市场国际化 7.跨国公司的新特点: A.跨国兼并规模巨大 B.强强联合 C.强弱联合 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 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技术国际化 9.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 A.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 B.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 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 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 10.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 A.跨国集团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经济联盟 11.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 A.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 B.国际金融领域的摩擦 C.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 D.国际投资领域的摩擦 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产业结构水平低下 C.经济依赖性严重 D.政治上的非独立性 1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A.资源的依赖 B.资本的依赖 C.市场的依赖 D.技术的依赖 1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 A.贸易领域 B.国际金融领域 C.经济援助领域 D.国际合作领域 1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江苏省2018高考政治专项复习试题: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_经济全球化_跨国公司_练习(1)版含答案

跨国公司课后练习(1) 1.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重要战略点,目前,全球跨国公司500强已经有169家落户广州。下列关于跨国公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它采取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②它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③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④现阶段,跨国公司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09年4月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中国已经到了超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西方希望中国继续努力,进一步接受他们认为对适合全球未来的观念和行为。但中国根据自己的认识,认为这些要求并不合理。中国的领导人坚持要自己选择有利于他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安全、文明的东西。回答1~2题。 1.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和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下列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经济现象的是() ①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发表演讲②力拓毁约,中国最大海外并购告吹(中铝注资力拓案) ③“菲佣”有文化、懂英语,足迹遍布全球④朝鲜试爆原子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中国根据自己的认识,认为西方的要求并不合理,坚持选择有利于中国繁荣、安全、文明的东西。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中国具备与西方抗衡的综合国力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④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①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②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最好形式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④支配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商标持有人可口可乐公司是一个跨国公司。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已达4.4万家。下列对跨国公司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某个领域主导地位的企业 B.是指生产的商品主要供应对外出口的大型企业 C.是两个以上国家共同合作经营的企业 D.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5.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终酿全球金融风暴,如狂风般扫荡世界每一个角落。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 A.主要是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B.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D.导致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其发展战略也作出了相应调整,体现在跨国并购、战略联盟、当地化和研发国际化都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跨国公司的这些战略调整,既是外部环境刺激的结果,又是为了获取全球竞争优势尤其是战略资产的需要。 一.引言 跨国公司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600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进程基本一致,在全球化的中级阶段以前,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二战以后,全球化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发展;对全球化起到了重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化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伴随着全球的进程,跨国公司的经营形式由单一的贸易全球化,向生产、投资全球化转变,向R&D全球化形式,乃至全球性公司转变。贸易全球化主要包括全球性的直接出口,全球性分销机构(连锁店、代理商等)的建立;生产全球化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建厂、合资合作建厂、许可证转让等;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的R&D全球化经营越来越广泛;跨国公司的兼并、合并与收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动机由短期获得利益向寻求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共同应付各种挑战转变。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形成了越来越稳固的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的全球化网络 跨国公司全球化行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资源流动全球化、全球性市场控制加强、经营管理网络化。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思维与全球性行动,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全球性经济资源的优势,以达到人力资本、物质成本、信息成本等多方面的优化组合,直接推动了各种经济资源的全球性快速流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更加重视对全球性市场的控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市场都有跨国公司的印记。 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具体策略 为了实现全球化经营战略的目标,赢得全球市场竞争的胜利,跨国公司采取了以下一些具体的行动策略。 (一)人力资源策略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 作者李雅静 系(院)人文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 2012 级 学号 124986049 指导教师马岚岚 日期 2015年 4月10日

学生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作者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院长签名: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 李雅静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为纽带的世界经济形成,所以经济全球化以不可抵挡之势到来。它的大发展推动世界经济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将世界各国有机统一起来,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紧密相连。经济全球化的突飞猛进和日益深化,使得跨国经营企业在其浪潮中逐渐的发展与壮大。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变为通过跨国企业的全球经营战略而展开。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跨国经营是我国加入全球化的重要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经济全球化和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的相关理论,叙述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现状,并思考了发展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的战略。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企业跨国经营管理;发展现状;战略思考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早期世界经济的形成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还有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和发展给生产力带来了重大影响,生产关系和生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空前发展,大到世界经济体制,小到各国家经济体制都相应发生了重大改变。世界经济像一条链子将各国经济紧紧串联在一起,它们之间密切相连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速,它为各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更加便利的条件,世界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为企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使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利用国内外资源、扩大生产规模、获得发展空间、参与国际分工,从而也带动了生产国际化不断地向其广度和深度发展[3]。应该说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生产国际化,而企业面对当今的经济形势,为适应全球化日益扩展和深化的发展潮流,就自然而然地要实行全球化战略,开始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管理并在其浪潮中逐渐的发展与壮大。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我国实行跨国经营管理打开了国门,随后我国开始跨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管理。经济全球化和实行改革开放都为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提供了好的发展平台和大好时机,我国的经济开始与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些让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动力支持。 (二)论文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全球化和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然后从宏观方面分析了它们二者的主要关系:1.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2.企业跨国经营管理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企业跨国经营管理开始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促进了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反过来又积极地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它们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共同进步。接着叙述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的发展现状,中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管理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在不断面临并解决问题中逐步发展与壮大。本文就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主要存在的八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讲了这些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接下来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战略思考,最后结语就全文各章进行了总结。

研究思路及框架--开题报告

三、研究的思路、论文框架 本文采取文献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计量研究等研究方法,紧紧围绕“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在研究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宁波对外贸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结合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对宁波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指出在对外贸易促进宁波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本文的初步研究框架拟定如下: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回顾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和篇章安排 2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2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依据 2.2.1比较优势理论 2.2.2生命周期理论 2.2.3雁形理论 2.2.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3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作用机理 2.3.1通过进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3.2通过出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3.3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作用 3 宁波产业结构现状 3.1 宁波产业结构的演变 3.2 宁波产业结构的特点 3.3 宁波各个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4 宁波对外贸易现状 4.1 对外贸易规模分析 4.2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4.3 对外贸易方式分析 4.4 对外贸易主体分析 4.5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分析 5 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模型 5.2 实证结果分析 5.3 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_经济全球化_跨国公司_练习(2)+Word版含答案

跨国公司课后练习(2) 1.预计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商品进口额约1.2万亿美元,服务商品进口额将超过2 000亿美元,中国国内市场规模接近5万亿美元。这些都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商机。这说明 ( ) A.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B.我国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 C.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2. 2011年3月,2011(第九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跨国公司与中国和平崛起”为主题。下列说法中对跨国公司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实现载体 ③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④跨国公司的最大利益是实现经济全球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2011年以来,虽然美债、欧债危机困扰全球经济,但一些跨国公司依然看好中国市场,在华投资逆势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都在持续增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增加( ) A.是为了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B.是为了促进资金、技术、物力、商品的流动 C.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D.主要是为了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 4.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外商投资的研发中心约750余家,全球500强中超过400家在华投资研发。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转移( ) ①体现了生产要素的国际化 ②有利于带动创新,提升科技竞争力 ③加剧技术、人才资源竞争 ④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D.②③④ 5.多数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也带来了现代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先进的理念。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 )

跨国经营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跨国经营一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跨国经营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和中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研究探讨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具有特殊意义。一般而言,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事国际化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企业选择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一)外部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加入WTO后,形势将更加严峻。这表明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它会拒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而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比如,我国的汽车工业仅整车厂就有100多家,但全年的总产量之和只相当于外国一家中型企业的产量。全国企业500强的销售额之总和只相当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企业的年销售额。当今的世界经济中,一批跨国大企业正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8年公布的数据,1997年全球共有跨国公司4.5万家,其子公司25万家。这些企业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产品研究与开发的80%—90%,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中,由世界权威性财经杂志美国《财富》每年评出的全球500强,虽然在数量上只占跨国公司总数的1%左右,但其销售额却占全部跨国公司总销售额的90%。并且从行业集中度和其生产经营与其他跨国企业的相关性等经济指标看,全球500强都有着极强的代表性。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以及进行评估比较。任何一个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由这五个部分组成的。对这五个部份的讨论自然会引申到如何按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可以逐步深入地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发展出新的经济理论。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通常所采用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它包括提供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给出度量标尺,提供分析工具. 1、研究平台、参照系和度量标尺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供各种层次和方面的基本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 ,从而给出度量均衡结果和制定安排的优劣度量标尺。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经济学也不例外。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有利于:(1) 简化问题,抓住问题特征;(2) 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以及(3) 理论创新。 研究平台:现代经济学中的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原理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类似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即先将问题简化,再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当有众多因素形成某种经济现象时,我们需要弄清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这可以通过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研究其中某个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来做到。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而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是个人选择理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它们是现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平台或奠基石。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从讨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着手的。它们为个人作为消费者和厂商如何作出选择给出了基本的理论,并且为更深入地研究个人选择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研究平台。一般来说,个人的均衡选择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也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为了研究清楚个人的选择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个人选择在不受他人影响时是如何作出决策的。现代微观经济学中标准的消费者理论与厂商理论就是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到的。在这些理论模型中,经济人被假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安排中。这样,每人都把价格作为参数给定,个人选择不受他人选择影响,并且每个人的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不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于是消费者的决策就是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的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从而个人的最优选择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制度安排假设及没有消费外在性假设,可使得我们先考虑最简单的个人选择问题,而先不需要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影响,也不考虑别人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的影响。厂商理论也是从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是如何做出权衡取舍开始的。 刚开始学现代经济学的人往往会对这种研究方法感到不解,认为这种简单情况离现实太远,理论中的假设和现实太不相吻合,从而认为现代经济学理论没有什么用。其实,这样的批评表明这些人对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没有什么理解。这种将问题简化或理想化的研究方法为更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最基本的研究平台。这就像物理学科一样,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先抓住最本质的东西,从最简单的情况研究着手,然后再逐步深入,考虑更一般和更复杂的情况。标准的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就是按这个思路进行的,先研究最简单情况下的个人选择问题,以此建立一个研究个人选择的基本研究平台。从这个平台出发,人们可以考虑经济人之间相互影响这个更一般情况下的选择问题:个人效用或利润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也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从而个人的均衡结果是他人选择的函数。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等市场结构的理论就是在更一般情况下---厂商间相互影响下---所给出的理论。为了研究经济人相互影响决策这更一般情况下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家同时也发展出博弈论这一有力的分析工具。 一般均衡理论是基于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之上,属于更高一层次的研究平台。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为研究在各种情况下的个人选择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平台,一般均衡理论则为研究在各种情况下所有商品的市场互动,如何达到市场均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研究平台。例如,前面谈到的宏观经济学中大多数学派就是在一般均衡理论这个平台上展开的,用市场一般均衡来分析市场和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变化规律。 最近30年发展起来的机制设计理论又是更高一层次的研究平台,它为研究、设计和比较各种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机制(无论是公有制,私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它可以用来研究和证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和利用信息方面的最优性及唯一性。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安排不仅导致了资源的

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一、当代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跨国公司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其全球性的经营战略正进行着战略性的调整,正确认识企业跨国经营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及时地把握最新的发展,不断的创新,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指引方向。 (一)各大跨国公司实施国际战略联盟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企业为了实现同一战略目标因而建立起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核心技术的共同研发、交换销售网络信息,一起生产等等。跨国公司缔结战略联盟,可以广泛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利用联盟伙伴的技术、资本、供应渠道以及营销网络等资源,从而来实现自身全球战略。通过联盟降低了风险,使得企业产生规模效应,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二)技术发展中更强调研究和开发(R&D) 技术发展一直以来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跨国公司必须使本企业的技术要素在全球各地优化配置,以此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偏好,使得产品多样性,从而通过研究和开发,利用不同国家的科技技术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使得技术利用最大化,从而带来最大的收益。 (三)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新趋势――互联网的组织结构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它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形态,并形成了自己的市场,通过互联网,跨国公司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并可以通过它的组织结构,接触到更大的市场空间,把原来不可能的市场转变为新市场,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并且互联网的组织结构可以使得跨国公司内部资源能有效整合,连接了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得交易成本的下降。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 (一)没有清晰的国际化战略 有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盲目跃进,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事先没有制定详细的国际化战略和步骤,所以在海外扩展实战中,经常出现成本核算超支,最后造成企业财务出现问题,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二)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大多数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都能认识到风险,但是对具体何种风险,特别是在各个东道国具体的政治环境下,临时碰到的风险完全没有防范能力,还有不熟悉东道国法律制度,触犯法律,直接遏制了海外发展。 (三)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走出去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够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地球村现象出现,正是它们使得跨国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成为可能,正是它们使得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等成为可能。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因素主要有: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

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质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但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推进效果不佳,少数发展中国家遭遇经济危机,政府破产,社会动荡,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受

课题框架基本结构

课题框架基本结构: 课题框架是完成课题的一个计划书,也是课题的具体实施的一个策划书,完成课题框架实际上已经在头脑里基本上完成了课题任务,但是课题的确还是处于计划阶段,因为从决策研究的角度来说,课题框架刚好处于决策过程的开始阶段,还需要整个决策体系的逐渐展开。 课题背景 是研究课题的背景。主要背景有 1、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故城县域经济处于一个关键位置,经历前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故城经济取得辉煌成绩,有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企业。 但是故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发展潜力很大;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在撑起故城经济半边天的同时自身问题复杂多样,企业急需有可以参考的,既有理论指导意义,更有实践模型作用的企业建设指导。 2、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比较有名望,但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在世界资本链条中的地位和盈利能力都比较地,和中国的大国地位不符合,故城县域经济受世界和国内经济环境影响,要求我们必须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在世界经济萧条,国内经济发展矛盾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如何打造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创新力的企业,对于企业文化模型建设的要求显得越来越紧迫 3世界理论领域的研究和国内企业研究都发现,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长盛不衰的一个核心灵魂就是企业文化的构建;从中国自己发展也可以看到作为国家的历史来看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国家历经磨难而不倒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文化的长盛不衰,文化的根深蒂固 课题目的 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很明确 我们的课题主要围绕私营企业经营发展生命力薄弱难题,从文化建设的大背景出发,从企业制度文化,企业价值文化体系,企业产品文化入手,分析我省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问题和对策;当然课题组主要是立足衡水地区依托故城县企业群体并以周边典型企业经验为重要参考。 从调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表现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利用十八大文化建设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点,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主要落脚点,找到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经验,提出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建议方案,直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助力政府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实施。 课题意意(创新性和实践性) 本课题重点不是讨论非公有制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而是从企业发展角度强调文化建设的实际作用,相对于分析和解读性的课题,我们的创新价值在于实践意义。实际价值在于,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找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建设方案。 课题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