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2012010331 祁琪

一.焦虑

1、前言

焦虑是由D.Epstein和C.D.Spielberger提出的理论。罗洛.梅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剧烈变迁的时代,旧的生活观、伦理观、价值观逐渐崩溃,人们的独立性丧失了,对自我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因而增加了人们的焦虑。他认为只要主观上认为某个价值受到威胁,人就足以产生焦虑的体验。爱普斯坦的理论建立在对伞兵的研究上,他发现焦虑是在知觉到极度危险后所产生的无方向的唤醒状态。他把这种状态描绘为极端有害的,并往往导致直接的动机(恐惧),以致造成行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适应性的作用,当情境(威胁)恶化时,直接行动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斯皮尔伯格详细论证、完善了由卡特尔(R.BCattell)提出的状态和特征焦虑的概念,把焦虑分为特征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其理论不仅可以对焦虑作定性研究,而且可作定量探讨,从而结束了仅在理论上定性研究焦虑的历史,开拓了焦虑研究的新领域。

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种关于焦虑的分类[1]。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焦虑产生于过分的、使自我无法控制的刺激。并将其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是从焦虑产生的根源出发的。这其中现实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焦虑产生由客观上对自尊的威胁引起,无论这种威胁是外界的危险还是内部的道德与自我行为之间的冲突。我们将这种由现实存在的威胁而引起的焦虑成为正常焦虑。而神经性焦虑则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而产生的异常焦虑。

因此,从焦虑的性质上看,我们也可以将其分成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2]。但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正常焦虑的“正常”指的是焦虑的性质,并不是指焦虑的程度,即适当水平的焦虑,它同样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不同水平,这取决于客观情境对自尊心的威胁程度。而过敏性焦虑则是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

2、焦虑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现状

在心理学领域,各个学派从各自立场出发对焦虑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3]。

2.1雅各布森的焦虑理论

雅各布森是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她将本我、自我、超我这一心理结构视为一个能量系统,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而情绪就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会伴随特定的体验,焦虑也是其中一种能量释放现象。雅各布森认为:无论选择性释放途径可得与否,自我都必须使多余的能量得到释放,使紧张水平回落到适中状态。因此,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选择性途径释放的,则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非选择性途径释放出去的,则个体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焦虑便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见,情绪的性质取决于选择性释放途径能否得到,而选择性途径又取决于自我的机能,因此自我是焦虑发展的根源。在雅各布森看来,焦虑是一种结构现象,它是由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即当自我被迫通过非选择性的释放途径释放多余能量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焦虑又起到信号的功能,它促进自我发展更多的释放途径,以

适应外界。焦虑还是一种能量释放现象,能和其他的负性情绪相结合。因此,外部环境成为导致焦虑产生的一个因素。人们不再把焦虑看作是冲突的产物,而看作是能量释放现象。这意味着焦虑并不必然是病态的,而是个体适应现实过程中必然具有的现象。 2.2 精神分析的文化学派

2.2.1霍妮的基本焦虑学说

霍妮认为在人的本性中并不存在所谓基本正常的倾向,因此也不存在对所有个体都有解释力的“常态心理学”,所以对于个体心理或个体行为的分析都是基于某一特定文化的思考,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他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而决定的。因此,霍妮的结论可以归纳为:心理活动是文化的反应;精神障碍是一种社会心理表现,是由社会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心理冲突。此外,霍妮还提出“整体人格论”,认为人生来就处于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人们都追求安全感,而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难免有焦虑的产生。

2.2.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而人格就是发生于人与人关系中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因此,并没有意义把人作为心理学上的主体,个体只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结点。沙利文将人际关系的失调作为焦虑产生的根源。在他看来,自我源于人际关系中,每个人的人际关系既可能是现实的存在,也可能是同想象中的个体结成的。当这种人格不能与自我相互兼容的时候,即自我系统发生了冲突,个体就会产生焦虑,而焦虑的解决也要依靠良好人际关系的沟通。

2.2.3布雷姆和科恩的社会情境论

布雷姆和科恩认为自由选择、被迫依从或逆反心理的社会情境会唤起认知的不协调,并影响其程度。他们同样认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规定了个体的情绪反应,这也就证明了人际关系对人的情绪状态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立的处境是防止焦虑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3弗洛姆关于焦虑的论述

弗洛姆是一个站在人学立场上的社会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自由给人带来独立和理性,同时却使人变得孤立无依,这种与自然、与其他人的分离导致了焦虑和无能为力的感受。自从人脱离了自然状态和动物状态后,便因为失去了那种天然的、和谐的联系而感到紧张和焦虑。值得注意的是,弗洛姆所指的焦虑是一种作为生存状态的焦虑,也就是说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过程而出现的。因此,对外界的服从并不是克服孤独和焦虑的唯一办法,只有当人在社会安排下生活,与社会安排取得和谐时,才可能实现其真实的需要,即联系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认同的需要和定向的需要。

2.4萨特的存在主义

萨特认为,真正的人是孤独的人,主张人要远离俗众,成为“孤独的个体”,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在这里,萨特所认为的自由就是自我选择的自由,是自我选择在意向上的自主性。面对这种不可避免的选择,每个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就使人感受到太大的压力,也在选择时感受到太多的困惑和焦虑。萨特的存在主义,指出了焦虑是人在社会中存在必然感受到的一种心理现象,是生存状态的必然产物。

2.5其他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如曼德勒在分析焦虑的心理机制时指出[4],焦虑是人处于无助感之中时产生的。它采用了“阻断”(interruption)这一概念,认为:①情景时间阻断了正在进行的反应系列;②又不能有现成的反应系列代替它;③出现了不适当的代替的反应系列,就引起焦虑。

二.应对

1、前言

应对是应激和心理健康之间重要的中介因素,Folkman&Lazarus[5]将“应对”定义为:“当一个人判断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会为自己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他为处理(减低、最小化或忍耐)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应对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Lazarus﹠Folkman[6]认为人们具有八种应对策略:面对、远离、自我控制、寻求支持、接受责任、逃避、有计划的解决以及积极响应。这些应对方式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应对:情绪取向应对和问题取向应对

2、关于应对的主要理论观点

2.1 心理防御机制的观点

该观点源于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卫机制理论,认为个体面临应激性事件时会无意识地运用否认、压抑、投射、升华等防御机制来应对问题。这一观点为应对指明了无意识层面上的研究方向。目前,应对领域研究的防御机制已不再是弗洛伊德意义的概念,而是更倾向于强调个体对环境、社会的适应性应对及实证研究,并注重意识领域的研究。

2.2 人格功能理论的观点

认为个体广泛而稳定的人格特质决定其应对方式,每个个体都处于和应对有关的几种人格维度上。如内向—外向(Eysenck,1947)、面对—逃避(Coelhoetal,1974)、抑制—敏感(Byrne,1964)。因此,不同个体的应对方式由于人格特质而具个体差异,不同情境下同一个体的应对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该理论过分强调人格特质对应对方式的影响而忽视了具体应激情境对应对方式的影响(Antonovsky,1979)。

2.3 情境理论的观点

强调情境因素在个体应对方式选择中的决定性作用,应对是对特定情境的反应;注重不同情境下个体应对方式的研究。与人格功能理论相反,它忽视了人格特质、个体差异对应对的重要作用,不能说明同一应激情境下个体应对方式的差异,也不能说明在不同时间,同一个体、同一应激情境下应对方式的差异。此外,也不能对客观情境的应激与主观体验到的情境的应激作出区分。因此,对应对缺乏一定的解释效力。

2.4 现象学—相互作用理论的观点

它源于应激的认知—现象学—相互作用理论,强调具体的人、具体的环境、具体时间对具体应对方式的影响。认为应对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它既承认应对的个体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又承认情境的变化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格功能论和情境论的缺陷,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全面的应对理论。目前较多研究都遵从这一理论,但它似乎只是表面上的全面。

2.5 马塞尼(Matheny,K.B.)小组的观点

肯尼斯?马塞尼(Matheny,K.B.,1986)等在以上观点的基础上,对近年来的应对文献进行元分析后,认为应对不仅是消除或减弱应激源、不仅是所谓健康的或适应性的应对,它是任何预防、消除或减弱应激源的努力,无论健康还是不健康的、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这种努力也可能是以最小的痛苦方式对应激的影响给予忍受;应对首先可根据其斗争或预防的本质来看待。该观点为应对方式分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使得应对方式的研究趋于微观化。

三.焦虑应对方式研究的内容,研究取向、模式以及研究方法

1.对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

薛朝霞作了应对技能培训对提高大学生应对能力的研究,探讨运动技能培训对提高大学生一般应对能力和演讲情景应对能力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通过干预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一般应对能力;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明显减少;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演讲情景应对能力[7]。梁庆[8]以云南民族大学一年级的31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民族的种类和人数的多少,将他们分为汉族组、彝族组、白族组、综合少小民族组,探讨他们的日常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自我复原能力之间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应对技能进行训练,考察训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人际适应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应对技能的训练,实验组学生的应对方式更加积极;心理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人际敏感现象有下降的趋势,并且干预具有即时和长期效果。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手段,把它作为一种干预方式,在一些实验性的研究中,对不同的群体进行心理调适,取得了良好效果。邵华对某大学220名学生实施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每5天进行一次,每次大约2小时,共8次。根据以往经验,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大学生压力特点制定干预计划和团体心理咨询的内容,以改善其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团体心理咨询使大学生应对方式发生显著变化,更多地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而减少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的消极应对方式。进一步证明了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改善有很大作用[9].谈文娟运用“自我拓展训练”团体课程对35名大学生进行应对方式的干预,结果表明:“自我拓展训练”团体课程有助于促使学生在面对挫折时采用更多的应对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的自我与经验更和谐[10]。

金蓓蓓对高复班学生进行心理干预,重点干预对象为积极应对少而消极应对多的学生,干预形式为团体干预与个体辅导,干预技术涉及认知调整、情绪宣泄和榜样认同。研究结果发现:在高考失败的应激情境下心理干预对高复班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影响[11]。官锐园等考察了综合心理辅导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辅导后生活事件影响程度减轻,SCL-90多个因子改善,积极应对方式有所增加,自尊程度有提高,3个月后随访测查,以上指标较前测仍然都有改善。她的研究也进一步丰富了团体心理咨洵的内容和模式[12]。

近年来,催眠研究越来越热门,催眠学也逐渐进入了主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有学者认为:催眠是催眠治疗师通过某种催眠技术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并通过暗示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13].催眠适用于出现应对心理应激障碍的人群。在催眠暗示作用下,通过良性言语暗示,帮助放松、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使受试者提高对应激的认知,学会应付应激的正确方法,使其重新适应社会[14].吴承红、邰启扬通过对75例个案言语引导性催眠治疗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能够在意识层面进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均可以运用催眠疗法在无意识层面进行,而且疗效优于意识层面。因此可以讲催眠疗法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极具操作性的疗法之一,其疗效远胜于其他意识层面的心理疗法[15].。

为了了解一般团体干预和团体催眠干预对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姚应平分别采取团体催眠干预(主要方式:游戏暗示——催眠体验——分享感悟)和一般团体干预(主要方式:游戏、角色扮演、团体讨论、案例分析、行为训练、家庭作业等)的方式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一般团体干预能使大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和压力事件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短期内效果不显著;而团体催眠干预可以使学生能够较多地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

更少地采用自责和退避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恰当、成熟的应对方式,更少地采用消极、不恰当、不成熟的方式来应对日常生活的压力;将团体催眠干预与一般团体干预结果的比较发现,催眠团体比一般团体的应对方式有更为明显的改善。这说明催眠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团体辅导非常实用、可行、值得进一步探索。

总之,应对方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维持心理平衡,保护心理健康。如何使个体改变消极的应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习惯于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运用应对技能训练、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和催眠疗法等多种方式对应对方式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关于应对的主要研究取向、模式及思路

2.1 应对的自我心理学模式和特质研究取向

应对的自我心理学模式源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应对模式是评价—应对方式—后效认同的单一模式;将个体的应对方式视为无意识的行为方式,并将其作为人格的一个方面或部分;人格特质决定个体习惯于采用的应对方式,因而,应对方式具跨情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基于这一模式,早期关于应对的研究集中于把应对方式作为人格特质来看待,这一研究取向被称之为特质取向(trait or intend approach),强调个体的应对方式中带有个性倾向性、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的特质性的东西,认为可通过可测量的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来预测个体的应对方式和行为。

2.2 应对的场合模式和过程研究取向

应对的场合模式与自我心理学模式相对,它将个体的应对视为纯粹的意识活动,认为应对过程是一个多变的、动态的过程。此过程始于对应激情境的认知评价,在整个应对过程中,个体与应激情境的关系由于个体的活动而不断被改变,继而导致个体对应激源性质的重新评价,并对应对策略作出调整。基于此模式的研究取向被称之为过程取向或情境取向(process or iented approach),强调应对是个体用来处理内外部要求的一系列不断变化着的思考和行动,强调研究应对过程;重视研究应激情境中的心理威胁特点对应对的影响及不同应激情境下个体应对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3 应对的交互作用模式和过程—特质研究取向

在特质取向和过程取向、自我心理学模式和场合模式应对研究暴露了各自的缺陷之后,研究者们趋向于停止特质论与过程论之争,开始走向对话。如特质论者认为,大多应对行为是无法用单一特质来说明的,只有当某特质对个体具有意义时,该特质才能更好地预测其应对行为;过程论者认为,情境变量与应对行为的相关并不比人格特质更重要,个体应对方式的组成成分中包括一些基本的具稳定性的应对方式,这是由人格特质所决定的。总之,两种研究取向和模式正在吸收彼此长处的基础上走向整合,认为个体应对方式的选择是人格特质、个体差异和应激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着重研究具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在不同应激情境下的应对方式,探讨人格特质与情境因素在应对中的交互作用及在应对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个体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和发展。

3 关于应对的研究方法

研究应对及应对方式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自陈量表法

参考文献:

[1] 汪建新:《现代人的焦虑——理论、现状及对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 莫雷主编:《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卡尔文·S·霍尔、弗农·J·诺贝尔:《心理学家及其概念指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孙时进编著:《社会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FolkmanS,LazarusRS.Apprais a coping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1986,50:571-579.

[6]Lazarus,RS,.Folkman,S,Stressappraisal,andcoping,NewYorkSpringer1984:117一126.

[7]薛朝霞.应对技能培训对提高大学生应对能力的研究[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6.

[8]梁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对技能训练改善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不良的研究,200606.5.

[9]邵华.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6.5.

[10]谈文娟.自我拓展团体"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性的影响[J].剑南文学,2010.9.

[11]金蓓蓓.高复班学生应对方式的心理干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

[12]官锐园,樊富珉.综合心理辅导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

[13]张理义.主编.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0]余泓,陈雯.催眠暗示理论与警校学生心理咨询实践研究[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

[14]吴承红,邰启扬.75例个案催眠治疗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

[15]姚应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催眠干预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201005.1.

外语学习中的焦虑研究综述王沫文

2012年第11卷第21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1 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外语学习中的焦虑研究综述 □王沫文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焦虑对于学生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国家的心理学研究者们就将目光聚 焦到了焦虑的研究。到了七八十年代,焦虑又吸引了一些教育者的注意力,他们研究的重点在于焦虑与学生的学 习成效之间的关系。而我国对于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与研究,我国在这一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本文选取了5篇关 于外语学习焦虑的论文,从中探讨各篇论文的特点,从而提出作者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外语学习;学习焦虑;影响因素【作者简介】王沫文,上海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外语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除去这些特点以外,影响外语学习成效的主要是学习者本身的主观因素以及与社会环境相关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个人智力,情感因素等;而客观因素还包括文化背景等。其中情感中的动机,自信心与焦虑对于外语学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无论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焦虑在外语学习中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二、焦虑和外语焦虑焦虑是一种心理反应,也是一种社会反应。Burger 认为“焦虑是一种体验为紧张,担忧,烦乱和恐慌的不良状态”,Kosslyn&Rosenber 认为“焦虑是一种强烈和迅猛的焦躁和恐 慌以及极力摆脱这种情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语言焦虑是一种伴随语言学习的过 程中所产生的独有的情感。无论事物的个性如何出众,共性还是隐藏于个性当中。班杜拉在论述自我效能感中提到高 焦虑水平不利于学习。在心理学上而言, Freud 认为:“焦虑产生于过分的,自我无法控制的刺激”。也就是说,焦虑是过 度的刺激已经达到了人忍受的边境。他还将焦虑分成三种类型:现实性,道德焦虑以及神经焦虑。还有些人根据持续时间或者程度将焦虑划分成:短暂性焦虑和持续性焦虑。影响焦虑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二是由于焦虑所产生的应对策略牵涉到的智力因素。Burger 认为焦虑是由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两者构成的,其中最主要导致焦虑产生的就是担忧与负面情绪。 外语焦虑。有很多专家学者针对外语学习对焦虑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Oxford 认为焦虑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他进一步指出造成这种焦虑的原因包括语言考试成绩,水平测试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语言学习中的自尊心和信心等。Horwitz 认为外语焦虑是外语学习中的特有现象,并将这种焦虑与课堂学习相联系,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还指出第二语言课堂焦虑包括沟通忧惧,测试焦虑以及负面评价恐惧。朱智贤则认为焦虑是种负面情绪,主要是指由于个体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使其自尊心与自信心 受挫,或者产生的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并 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通过对上述专家所下定义的研究,笔者认为外语焦虑是在外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可能是外语学习失败的原因和结果。它通常伴随着一些生理现象,例如手心出汗,大脑一片空白等,就是通常所说的“冻住了” 。三、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对于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要大大晚于西方各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对文献的查阅,这数十年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局面, 有多样性的研究手法,而且研究者自己调查研究的实例研究越来越丰富。大体上可以将这数十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阶段(1990年 2003年)。这个阶段的研究大多围绕着引进国外的优秀理论或对其的论述,大多是文献理论研究,涉及的范围较狭窄。第二阶段则是发展阶段(2003年 现在)。这个阶段研究者不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纯理论上,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置于实例研究,并且研究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个方面,开始涉足外语学习的各方面,研究方法更加的科学化,数据的可信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研究问题,方法与成果。邹艳选取了自己所教六个班级的大学二年级学生,175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9份。使用的测量工具是根据Horwitz 等人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测量表(1986,The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 (FLCAS ))而改编的问卷调查。为了避免学生理解上的偏差,使用的问卷采用中文的形式。然后选取学生的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代表学生的外语学习成就或语言水平,将其与学生的焦虑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经过研究者分析得出,语言焦虑和外语学习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石运章与刘振前利用外语阅读焦虑和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对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得到的211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试,并就阅读焦虑与英语四级统考成绩及性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中国大学生外语阅读焦虑 · 702·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doc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好不好多数都是情商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几篇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篇一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用《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整体上有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显著的正相关 1.问题的提出 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个体在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和情绪性问题的一种能力[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交往方式产生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而直接的心理关系[2]。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理想。因此,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必要。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试以班级为单位,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5份,回收率94.44%,剔除问卷45份,有效问卷共405份,有效率90.00%。 2.2研究工具

2.2.1《情绪智力量表》。采用Schutle等人[3]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来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征。 2.2.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越严重。 2.3 施测过程测量过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指导语的要求填写问卷。全部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结果 3.1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上的特点 3.1.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郑州大学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上以及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3.1.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知觉情绪、调控情绪和情绪智力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理解情绪和运用情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与人交谈、交际交友和人际交往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待人接物和与异性交往方面差异不显著。

关于考试焦虑的文献综述

初中生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 一、目前于关考试焦虑研究的有关理论 焦虑(anxiety)是个体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产生于危险不明确而又会来临时,人对危险持有警戒态度,并伴随有无助、不安、紧张、忧虑等心理状态。 考试焦虑顾名思义就是由考试这种情景带来的一种困扰学生的情绪状态。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学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考试来临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焦虑;另一类是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如“怯场”、“晕场”等,“晕场”为典型表现。 (一)各学派关于焦虑的观点 1.精神分析的观点 精神分析是最早研究焦虑的心理理论,焦虑是其理论核心概念,它对焦虑的研究也最为系统深入。其中又以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和雅各布森的理论较有代表性。弗洛伊德从本能决定论的观点出发,先后提出过两种焦虑理论。他的早期焦虑理论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利比多转化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后来,弗洛伊德在本我、自我、超我三分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期焦虑理论,即焦虑的信号说,认为焦虑的根源不在本我,而在自我,只有自我才能产生并感受焦虑。霍妮进一步阐释和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焦虑论,提出了基本焦虑论。她把环境的作用提高到首要地位,强调应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微观的个体环境中去追寻焦虑的根源。在霍妮看来,个体人际关系的失调,尤其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是产生基本焦虑的直接原因,而文化环境则是最终的根源。沙利文从人际关

系入手,阐述了焦虑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他认为,焦虑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随着个体自尊的发展,焦虑也必然与自尊有关,认识到自尊在焦虑发生过程中的核心作用。雅各布森认为焦虑的实质是自我不能选用个体喜爱的行为方式来释放本能。在她看来,焦虑是一种结构现象,它是由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即当自我被迫通过非选择性途径释放多余能量时产生的一种情绪。 2. 行为主义的观点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焦虑起源于过去失败经验形成的条件反射。如果这种经验导致人完全无助的感觉,那么焦虑症便不可避免了。巴甫洛夫曾作过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性神经症”,以证实动物由于这个原因而焦躁不安。1970年格尔对人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如果人因为挫折而感到完全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那么患焦虑症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总之,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当原始的冲动或过度的刺激含有有害成分,就会导致焦虑的产生。一旦焦虑形成,它就会作为刺激冲动发挥作用,或者是通过减少冲动而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3. 人本主义的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自我期望)与自我现实之间的不一致最终将引发焦虑。许多知识分子感叹书读的得越多越烦恼,这是他们的自我期望值过高的缘故。 4.流行的观点 对目前焦虑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是罗洛.梅(R.May)的观点和爱普斯坦(D.Epstein)和斯皮尔伯格(C.D.Spielberger)提出的理论。罗洛.梅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剧烈变迁的时代,旧的生活观、伦理观、价值观逐渐崩溃,人们的独立性丧失了,对自我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因而增加了人们的焦虑。他认为只要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综述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综述 发表时间:2017-08-02T16:19:50.4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3期作者:王宇宸 [导读] 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范畴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心理治疗等多个学科领域,相关研究非常广泛。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37) 【摘要】社会支持是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均在探讨的一个范畴很大的概念。本研究对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涉及到定义、理论发展、来源、测量和相关变量几个方面。旨在以此推动社会支持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社会支持;测量;相关变量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001-02 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范畴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心理治疗等多个学科领域,相关研究非常广泛。社会支持是一种与身心健康联系非常紧密的弹性资源,在缓解压力、增进健康水平等方面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1.社会支持的定义 社会支持是一个理解方式众多的变量,因此其一直缺乏系统的定义。虽然这一概念在各种文化背景之下进行理解都不存在困难,但由于其内涵太过丰富,因此在各种学科视角下,甚至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研究者的观点,都没有达到统一。 国内学者程虹娟将社会支持的定义归纳为三类。一是社会互动关系角度:社会支持表现为人与人的亲密联系,是双向的关怀与帮助,常以社会交换表现,是一种社会互动关系。二是社会行为性质角度:社会支持是能促进、帮助、支持事物发展的行为或过程,是一种于社会环境中推动人类发展的力量。三是社会资源作用角度:社会支持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问题时的潜在资源,是通过社会交换取得的,其包括施受双方两个个体间的资源交换。 目前,从社会心理刺激金额个体心理健康两者的关系出发的定义比较受到研究者的认同,即社会支持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得的能够减缓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2.社会支持的理论发展 社会支持最早起源于社区心理学和流行病学领域,在Cassel和Cobb等研究者的的研究中,社会支持被作为压力和个体身心健康之间的调节变量,研究者倾向于通过社会支持调节压力带给身心不健康者的消极影响。 随着社会网络分析的出现,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被大大推动,衍生出了一些更为精细的理论和测量工具,使研究者对于社会支持的了解更为深入。网络分析方法的引入使得社会支持的概念得到了更为系统化的定义,使社会支持的来源更加精细化,研究者对于社会支持对于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式的了解更为透彻。 3.社会支持的分类 国外学者Cohen等人将社会支持进行了分类,他们分类的立足点都是基于社会支持是一种社会资源这一定义角度,依据社会支持提供给接受支持者的资源性质进行划分。 Cohen和Wills等人把社会支持分成了以下四类 (1)尊重的支持:又称为自尊支持、表现性支持或情感支持,指的是个体从他人身上得到的尊重与接纳。 (2)信息支持:又称为认知向导、评价支持或建议,指的是对问题事件进行有利的说明、理解和应对。 (3)社会成员身份:指的是能够与他人共同相处,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个体与他人的接触需求,将对问题事件的担忧转移或者直接给予受支持者积极情绪的影响从而降低其应对压力的反应。 (4)工具性支持:指的是供给财力资源、物资资源或所需要的服务等等。工具性支持通过直接提供问题解决的工具,以减轻个体的压力反应。 另外,学者Barrera和Ainlay的分类方式也比较受到认同。 (1)物质帮助:例如通过金钱或其他物质资源给予的切实帮助。 (2)行为援助:例如帮忙分担所需要的体力劳动。 (3)亲密的交往行为:例如倾听他人,对其表达尊重、关怀或理解等等。 (4)指导:例如提供某些信息以及指导行为。 (5)反馈:例如给他人的行为、思想或感情提供个人反馈。 (6)积极的社会交往:例如参与放松心情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支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每个部分之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4.社会支持的测量 由于社会支持的界定众多,社会支持的测量方式也多种多样。施测主要采用自我报告法,多轴评价是编制此类量表经常采用的方法。我们对以下几种较为重要的社会支持测量工具进行了总结。 4.1 一般社会支持测量工具 (1)社会支持问卷(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SSQ) 由Sarason等人于1981年编制,共有27个题目,分成两个维度:社会支持数量,即需要时能够依靠他人的程度,涉及客观支持;对获得支持的满意度,涉及对支持的主观体验。 (2)Norbeck社会支持问卷(Norbeck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NSSQ) 由Norbeck等人于1983年编制,分为功能支持、网络支持和支持的丧失三个维度。 (3)社会交往调查表(Interview schedule for social interaction,ISSI) 由Hendeson等人于1981年编制,分为两个维度:社会支持可利用程度和自我感知到社会关系的合适程度。 (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由肖水源等人于1987年以国外量表为基础编制,共10个题目,分为三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目前该量表在我国社会支持研究中使用较为广泛,信效度良好。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2012010331 祁琪 一.焦虑 1、前言 焦虑是由D.Epstein和C.D.Spielberger提出的理论。罗洛.梅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剧烈变迁的时代,旧的生活观、伦理观、价值观逐渐崩溃,人们的独立性丧失了,对自我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因而增加了人们的焦虑。他认为只要主观上认为某个价值受到威胁,人就足以产生焦虑的体验。爱普斯坦的理论建立在对伞兵的研究上,他发现焦虑是在知觉到极度危险后所产生的无方向的唤醒状态。他把这种状态描绘为极端有害的,并往往导致直接的动机(恐惧),以致造成行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适应性的作用,当情境(威胁)恶化时,直接行动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斯皮尔伯格详细论证、完善了由卡特尔(R.BCattell)提出的状态和特征焦虑的概念,把焦虑分为特征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其理论不仅可以对焦虑作定性研究,而且可作定量探讨,从而结束了仅在理论上定性研究焦虑的历史,开拓了焦虑研究的新领域。 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种关于焦虑的分类[1]。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焦虑产生于过分的、使自我无法控制的刺激。并将其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是从焦虑产生的根源出发的。这其中现实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焦虑产生由客观上对自尊的威胁引起,无论这种威胁是外界的危险还是内部的道德与自我行为之间的冲突。我们将这种由现实存在的威胁而引起的焦虑成为正常焦虑。而神经性焦虑则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而产生的异常焦虑。 因此,从焦虑的性质上看,我们也可以将其分成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2]。但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正常焦虑的“正常”指的是焦虑的性质,并不是指焦虑的程度,即适当水平的焦虑,它同样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不同水平,这取决于客观情境对自尊心的威胁程度。而过敏性焦虑则是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 2、焦虑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现状 在心理学领域,各个学派从各自立场出发对焦虑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3]。 2.1雅各布森的焦虑理论 雅各布森是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她将本我、自我、超我这一心理结构视为一个能量系统,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而情绪就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会伴随特定的体验,焦虑也是其中一种能量释放现象。雅各布森认为:无论选择性释放途径可得与否,自我都必须使多余的能量得到释放,使紧张水平回落到适中状态。因此,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选择性途径释放的,则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非选择性途径释放出去的,则个体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焦虑便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见,情绪的性质取决于选择性释放途径能否得到,而选择性途径又取决于自我的机能,因此自我是焦虑发展的根源。在雅各布森看来,焦虑是一种结构现象,它是由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即当自我被迫通过非选择性的释放途径释放多余能量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焦虑又起到信号的功能,它促进自我发展更多的释放途径,以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文献综述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文献综述 张三李四 【摘要】人际交往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基本需要。作为社会后备力量的大学生都应该清楚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而大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占有很大的比重。据有关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状况普遍不和谐。各种问题突出。如何有效的处理好这种问题,大学生自身的完善以及学校和社会的外部干预是重要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现状建议 人际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对处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一个经历充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大学生更尤为重要。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全面发展各发面的潜能。对以后社会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帮助。而大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不良的寝室人际关系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对周围同学和校园也是一个隐患。因此,如何有效的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现状 2013年四月“复旦大学投毒案”成为微博一热点,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大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成为了学校社会的共同话题。关于寝室人际关系的调查也大量涌现。其中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答全校随机抽取的60名学生则仅有43%的学生认为寝室状况十分融洽,超半数的学生认为寝室关系紧张或有点紧张。而在“和室友相处的感觉”中仅有43%的同学感觉温暖,余下的57%中有24%认为无所谓、33%认为厌烦。从以上的调查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当今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已经贴上了“紧张、不和谐”的标签。 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状况成因问题的探析 (一)客观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由于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家庭背景、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彼此都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对不同的行为有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这有可能会产生矛盾;其次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无论是大学校园还是学生都和社会的联系紧密相关,良好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社会精神会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相反,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会影响大学生消极堕落。如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对自己有用的同学就积极结交、没用的就不搭理。最后是网络信息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网络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对大学生寝室关系的影响就是上网时间过长,室友交流过少、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紧张。 (二)主观因素的影响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可以说就代表了这个人。性格不仅决定命运,在人际关系中亦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表现,对寝室的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有:一、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和作息习惯往往是各种寝室矛盾的导火索。“被熬夜”和打扫卫生造成寝室矛盾的例子屡见不鲜。二、口头争论。三、自我中心论如“我的观点和做法绝对正确”“不管什么话题总要彻底反驳对方才罢休”经常或持续与寝室成员抬杠等等。四、妒忌猜疑等不良心理造成寝室人际关系部和谐。在涉及学生切生利益和各种荣誉、奖励时。如奖学金、助学金等有可能寝室的同学难免产生不平衡心理从而影响寝室的和谐共处。 三、建议措施 (一)加强个人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当产生矛盾时,应该正确的对待和理解宽容别人。加强沟通、交流和换位思考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自然消除,除此之外在与人交往时应力求真诚、友善、热情的态度。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最后应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研究报告 题目: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作者:王才丰 学号: 班级: 2013级编辑出版联系方式: 日期: 2014年5月25日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发展历史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简述: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就有不同的意思。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Sarason(1983)等提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Edvina(1990),丘海雄等(1998)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历史:有关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研究最早来自

【文献综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

文献综述 应用心理学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 1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1.1自我效能感的含义 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界定有个发展的过程。最初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自我效能: 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动过程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和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概念即个体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并不如此。许多人也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任务和领域下个体的自我效能会起变化,认为特定领域、特定任务甚至特定问题的自我效能感才对行为具有预测性,原因是不同的任务领域对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不同。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另外一些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如Sherer(1982)认为由于不同个体过去的成败经历不同以及对成败经历的不同归因导致个体间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个体过去在各种情境中获得的成败经历会影响其对新环境的一般自我效能预期。Judge(2001,2002)认为,“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应对、执行和能否成功的基本能力的评估,是个体对各种情境能否有效处理的信心判断”。德国著名的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Schwarzer(1997)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虽然特殊领域的自我效能感对特定行为的预测效果更好,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对个体在更为广泛的情境中的行为进行预测。因此,本次研究使用Schwarzer(1997)的定义。数字和人名都应该用Times new roman 1.2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各个因素;其二是自我效能感同其他因素的关系。 (1)关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研究现状 家庭、同伴及学校、社会的文化差异对亲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过程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国内的钱铭怡教授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发现极端的教育方式以及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行为与子女的自我效能感相关。王才康、何智文(2002)等人研究也表明了同样的结果。

中学生人际关系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sodocs.net/doc/1810264296.html, 中学生人际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学生人际关系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1年3期.沃建中.林崇德.马红中.李峰. [2].中学生人际关系特征. 《中国临床康复》.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10期.刘建平.曾晓青.陈美荣. [3].中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中国特殊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4期.黄桂梅.张敏强. [4].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中国学校卫生》.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5期.赵志一.窦路明. [5].开展课外活动促进中学生人际关系和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7期.戴小月.陈友庆. [6].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新课程学习·下旬》.2012年10期.申喆.周策. [7].信息技术环境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新课程·中旬》.2013年10期.钟一平. [8].中学生人际关系对性困扰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中国性科学》.2012年5期.梁秀丽.沈莉. [9].奥尔夫音乐教育对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功能分析. 《考试周刊》.2012年10期.原凌虹.杨丽然.赵娜. [10].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年11期.李丽慧. 二、中学生人际关系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社交焦虑文献综述

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学期考试专用封面 学期考试课程名称: 社会性发展专题研究 考试时间: 2011 年 月 日 任课教师打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___ __教育科学学院___ __ 学院___ _1 0_ _级__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 _专业 姓名 刘会兰__ 学号_201 00 4040202005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线) … … … … … … ………………

认知行为疗法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体验,一定水平的焦虑对于个体保持正常的功能是必需的,但过分的焦虑将干扰个体的正常功能而成为病态的状况。社交焦虑是焦虑障碍中常见的一种损害社会功能的、影响相当数量人口的心理疾患,又称社交恐怖症或者社交焦虑障碍。本文主要从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社交焦虑的干预这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1 社交焦虑 1.1 社交焦虑的界定 社交焦虑的提出可以回溯1846年CasPer报道的赤面恐怖。1903年,法国精神病学家Janet第一个对社交焦虑进行描述,所用词为“社交恐怖”或“社会的恐怖症”,并将其归为神经衰弱一类。本世纪伊始,stocke:将其称之为“社会神经症”,并记载于病例中.最早提出“社交焦虑”一词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aeelder(1966年),他根据发病年龄以及害怕的对象不同,从恐怖障碍中区分出一组称之为社交焦虑(Soca11Anxiety)的病人,他们的表现是害怕社交处境,如害怕在众人前脸红、说话、吃东西,害怕参加聚会等等。1970年,Mark:修改完善了他的理论,提出了社交恐怖症(Soeialphobia)的概念,以之代替了“社交焦虑”,并指出其基本特征是害怕自己在社交处境中被别人认为是可笑的。由于当时行为主义的兴盛,人们对于社交焦虑的研究兴趣随之不断地升温。行为主义治疗家们仍然以社交焦虑这一

文献综述 (5)

文献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1.网络直播的概念及发展情况研究 网络直播概念的研究是绝大部分研究者在做与网络直播相关的研究的首要内容,有的研究者更是从当下的互联网、网络直播两方面对这一概念进行研究。虽然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的角度,方向的不同,对于网络直播给出的定义皆有所差异,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把信息传播与技术推广应用推向了更高的发展层次。也有研究者就网络直播的概念提出了以下观点: ①网络直播指的是以直播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视频服务类型。 ②网络直播是通过录屏工具或者手机在互联网平台上对表演、展示、互动等行为进行 实时呈现,是一种新兴的在线娱乐或服务方式。 而在网络直播发展情况方面的研究,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网络直播发端起于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届现场直播春晚,随后到2016年 Papi酱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到达了7435.1万人次的观看量,网络视频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直播。同时有研究者就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观点: ①直播主体呈现多元化 ②直播内容由UGC向PGC转化 ③直播的平台化和服务化 ④直播平台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2.网络直播的特点分析 在网络直播特点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研究得出网络直播有泛娱乐性,互动性,及时性,多样性以及媒体化这几方面的特点。而有的研究者则从传播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网络直播的特点 其研究得出: ①主播高度媒体化 ②目标受众明确,黏性较强 ③半碎片化观看 ④双向互动 ⑤弹幕文化

也有研究者从网络直播的整体现状着手分析其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①内容丰富,娱乐性强 ②目标受众明确,互动性强 ③主播多样化和媒体化,女性魅力强 3.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研究 由于网络直播门槛低的原因,诸多问题的出现让网络直播平台上的某些行为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很多研究者在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问题进行研究,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提出的监督引导方法也不尽相同。 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张旻在《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对网络直播现状与存在问题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从提高主播个人素养和完善政府监管这两个大方面对网络直播进行引导。而卢大振的《多管齐下破解网络直播监管难题》则着重从规范性的角度对网络直播的监督作用进行研究,其主要就网络直播监督的特点和网络直播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得出促进网络直播监督规范性的方法。 其中,在网络直播引导的措施方面,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在针对现如今良莠不齐的网络直播环境从法律监管,直播门槛,直播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4.关于网络直播中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的研究 以上有关网络直播研究涵盖了其特点,概念及发展情况以及监督引导,较为宽泛,接下来就对范围作进一步细化,探究一下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的信息流动性及互动性更强,极大地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便捷性。大学生作为对新兴事物接受度很高的一个群体,对网络直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网络直播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陆思婷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从日常使用、心理感受、现实对比和利弊权衡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揭示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详细分析网络直播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魏婉秋表示,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模式,加强了人们人际交往的范围。分别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认为大学生之间由于网络直播的互动,加强社会交往行为,从而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进而实现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的人际

大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大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王芳 (河西学院教育系,甘肃张掖73400) 摘要:考试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学生中有不少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本文主要内容是对考试焦虑定义的界定、考试焦虑的利弊分析、影响因素、考试焦虑所引起的各种后果、出现考试焦虑后应该采取的对策与建议,进行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一、前言 随着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会出现焦虑的反应,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概莫能外。大学里,现阶段考试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考试成绩好坏影响其评优资格,甚至影响毕业于就业。因此,即使是久经考场的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人也比比皆是。本文主要通过前人对考试焦虑研究来分析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并找到一些可以调试的对策。 二、考试焦虑的概念界 对于考试焦虑不同的学者有其不同的定义: 朱瑛认为考试焦虑是学生面对考试产生的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应试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的情绪状态,或意识到考试的可怕场景或大考即将来临所产生的不愉快、不踏实、烦躁不安等带有恐惧、紧张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很容易转化为一种心理障碍,影响学生应试和应试成绩。[1] 黄鹤、钟俊等人认为考试焦虑指在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能力、已有经验、人格特征及其他身心因素所影响和制约,以担忧和害怕为基本特征,并伴有防御和逃避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焦虑情绪表现已成为影响考试成绩的问题。[2] 邬承斌对考试焦虑做了以下的定义:考试焦虑就是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事先预料到考试失败及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而又感觉无能为力的一种痛苦的心理体验;或者说是处于无助状态下,难以采取有效方法去适应考试活动而所产生的

社交焦虑文献综述

社交焦虑文献综述

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学期考试专用封面 学期考试课程名称: 社会性发展专题研究 考试时间: 2011 年_月_日 任课教师打分: __________ 密 { 二 二 二 二 二二 _ 号 学= 一 一 会 刘 名 姓 业 专 二 学 理 心 育 教 与 展发二级 __W1二 二院学 一二二 院 学 学 科 育 教 _

任课教师签名:

认知行为疗法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体验,一定水平的焦虑对于个体保持正常的功能是必需的,但过分的焦虑将干扰个体的正常功能而成为病态的状况。社交焦虑是焦虑障碍中常见的一种损害社会功能的、影响相当数量人口的心理疾患,又称社交恐怖症或者社交焦虑障碍。本文主要从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社交焦虑的干预这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1社交焦虑 1.1社交焦虑的界定 社交焦虑的提出可以回溯1846年CasPer报道的赤面恐怖。1903 年,法国精神病学家Janet第一个对社交焦虑进行描述,所用词为“社交恐怖”或“社会的恐怖症”,并将其归为神经衰弱一类。本世纪伊始,stocke:将其称之为“社会神经症”,并记载于病例中.最早提出 “社交焦虑” 一词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aeelder(1966年),他根据发病年龄以及害怕的对象不同,从恐怖障碍中区分出一组称之为社交焦虑 (Soca11Anxiety)的病人,他们的表现是害怕社交处境,如害怕在众人前脸红、说话、吃东西,害怕参加聚会等等。1970年,Mark: 修改完善了他的理论,提出了社交恐怖症(Soeialphobia)的概念,以之代替了“社交焦虑”,并指出其基本特征是害怕自己在社交处境中被别人认为是可笑的。由于当时行为主义的兴盛,人们对于社交焦虑的研究兴趣随之不断地升温。行为主义治疗家们仍然以社 交焦虑这一 术语来描述人们的回避行为:“他回避人群,是因为他有焦虑(DelpratoaMegl , ynn, xgs4)。从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们日益关注社交

焦虑理论

在西方文化史中,正式地、深入地对焦虑进行研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深入研究焦虑的人是哲学家克尔凯戈尔(1944),在《恐惧的概念》一书中明确指出,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焦虑的产生与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关。弗洛伊德对焦虑也有系统的研究,他对焦虑症的临床影响仅次于其对癔症的影响。20世纪曾被者称为“焦虑的时代(AGE OF ANXIETY)”。对焦虑的神经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治疗学、精神药理学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对焦虑的行为-认知治疗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同时,抗焦虑药物的临床应用也使焦虑的治疗呈现出多样性的局面。 在精神分析之后,其他各大流派也对焦虑做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焦虑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起源于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焦虑是潜意识中存在着危险的一个信号,为了回应这个信号,自我会动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从而防止那些不为人接受的冲动和欲望进入意识层面。如果作为信号的焦虑不能激发起自我的防御或防御失败,那么就会出现持续的焦虑状态或者其他神经症的症状。所以,焦虑既是冲突的产物又代表着自我为消除冲突所作的努力。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尼和沙利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焦虑理论。霍尼认为,她认为焦虑的形成分成三种:(1)原始焦虑——儿童与父母的分离引起;(2)惊时焦虑——突发性意外、陌生环境、恐怖的电影引起。(3)期待焦虑——是在压力情境的预期。她认为焦虑是一种存在于富有敌意的世界里一个人所体验到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在霍妮看来个体人际关系的失调,尤其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是产生基本焦虑。沙利文认为,“当抚养者表现出焦虑的张力时,就会引起婴儿的焦虑”。霍尼和沙利文都认为,焦虑是神经症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 存在-人本主义站在存在主义立场上,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他自身的存在,从而认为焦虑是人的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是由人的内在冲突引发的情绪反应。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大师罗洛·梅对心理学最主要的贡献之一是他的焦虑理论。罗洛·梅认为,个体无时无刻不受到存在感丧失的威胁,而对这种威胁的觉知就是焦虑。焦虑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冲突,冲突的核心是"发挥自我潜能体现价值"和"安全感缺失"之间的矛盾,它体现的是人的存在和非存在之间的冲突(夏烨和丁建略,2008)。 社会学习派的焦虑理论直接来源于行为主义,认为焦虑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反应。学会恐怖和焦虑只是症状形成的第一步,症状之所以不会消除,还在于人们学会了“逃避”而是焦

考试焦虑

中学生学习辅导的若干问题研究之考试焦虑 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面临着升学、就业的选择,考试作为在升学、就业中选拔的主要方式,对学生压力相当大。而目前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也给予了较高的期望。来自社会、家庭、教师以及自身的压力,使处在青春期,情绪自我调控能力仍比较弱的中学生,很容易发生情绪困扰,不但影响身心健康,也影响学业成绩。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各种情绪的因素中,考试焦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因应考引起的不适应反应的核心症状。如何缓解考试焦虑己经成为心理学工作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所以,研究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焦虑;应对策略 一.有关考试焦虑的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象 国外关于考试焦虑的研究已约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研究多侧重于理论机制方面的探讨,其中对考试焦虑机能的研究较为深入。考试焦虑研究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己在欧洲和美国就得到了活跃地开展。布朗(Brown,1938)研究了大学生期末考试前的情绪、心情与考试成绩好坏关系后认为:考试前表现为担心、兴奋、心情不好的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如表现平静的学生考试的成绩好,结论是由于测验焦虑的原故[1]。 60年代以后,萨森拉斯(Sasselirath,1964,1965)等用TAQ进行因素分析,抽出了两个因素,分别是个体对自己的操作产生耽心时的认知性因素和对考试状况本身的精神压力的一种自律反应[2]。曼德拉和萨拉森认为,焦虑驱力产生了两种焦虑反应:一种是增进作业完成的焦虑反应,对完成作业产生正向的力,焦虑随作业完成解除;另一种是具有与作业完全无关内容的焦虑反应,会对作业完成产生负向的力,包括有无力感、强烈的身体反应、对地位的丧失感,对惩罚的恐怖、想立即逃避测验状态的感情等。 考试焦虑是心理学和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外研究学者证实了过高的考试焦虑有碍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持适度的焦虑对促进学业成绩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1.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在近十年来对考试焦虑的研究也较多地集中于大、中学生,尤其是高考前学生的焦虑状况的研究。张承芳等(1992)、程念祖等(1996)与葛明贵等(1995)、乔建中等(1997)先后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能力知觉、个性特征、智力水平、学业成绩、人型、庭态度、父母教期望、学负担等都与学生虑感一定的系:莫志英、施强华(1998)做社会支持对考试应激的影响调查研究发现给予学生足够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缓考试应激水平。 江光荣,靳岳滨(1997)曾对高三学生考前心理困扰的团体辅导做过研究,研究结果是受辅组在辅导后考试焦虑三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3]。魏心(2000)采用郑日昌主编的《考试焦虑诊断问卷》进行测量,指出考试焦虑属客观性焦虑,选用认知一行为疗法[4]。江光荣,靳岳滨认为:考试焦虑有明显的认知成分成功的学习包括尝试做事、参与冒险,假如李习者不能在创

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摘要:考试焦虑是各国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中外的心理学界对考试焦虑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心理学界对考试焦虑的研究逐渐趋向全面和成熟,在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概念、研究发展过程、测量工具、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和干预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考试焦虑的相关问题,以此明确考试焦虑的辅导角度,以期使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关于考试焦虑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 关键词: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一、前言 随着各种心理测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用各种标准化测评手段对个体方方面面的能力进行考核已成为当今社会选拨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种考试也应运而生。同时,在现代社会中,成就取向十分明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获得成功、出人头地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追求,因此应对形形色色的考试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许多烦躁情绪的来源。有学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直接由他们考试的表现决定。 许多研究发现,考试焦虑对考试表现的影响是广泛存在的。考试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特指由于考试带来的紧张状态很多学者的统计数据显示,考试前学生们存在普遍的考试焦虑现象,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感。研究已经证实,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更为严重的是会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如Hancock(2001)曾发现,在高度看重用某些标准评价学生的课堂中,考试焦虑较高的学生的表现也更差,也更缺乏学习动机。 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各种各样的考试成为个人成长道路上必经的路口。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以及人口数量的压力,这种状况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状态。由这些原因而导致的严峻的考试形式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考生面临各种考试时产生的焦虑心理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过高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考试成绩,还可能对考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无论考生、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尽力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 心理学界从对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研究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间产生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由于流派和各自理论侧重点的不同,很多学者都对考试焦虑的各方面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本文从概念、研究发展过程、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考试焦虑的相关问题,以此明确考试焦虑的辅导角度,为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以期使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关于考试焦虑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 二、焦虑及考试焦虑研究发展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