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现代简史

中国现代简史

《中国现代建筑史》1

邹德侬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300072

zoudn@https://www.sodocs.net/doc/1811641032.html,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项目《中

国现代建筑史》(编号:59178315)的研究成果,

作者自1982年起,曾先后受建设部设计局、建

设部七五计划重点科研项目和国家教委博士点

基金的资助,进行过长期专题研究积累而成,是

关于中国现代建筑的专项学术著作。

作者把中国现代建筑的起点提前到1920年

代之末,打破了近代和现代建筑历史的界限,以

1949年以来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为重点,一直叙

述到1999年20世纪结束。

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和正式发表的

文献,以再现真实历史为主线,对于半个多世纪

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建筑现象、建筑事件、建

筑作品、建筑理论和建筑人物进行了论述。重要

的史料都有出处,没有把握的资料不引用。

正文分9个主要部分,时间跨度约70年。

1.中国现代建筑史概论;

2.被动引进和主动发展:

1920S末~1940S,现代建筑的发源;3.现代建筑的自发表达:1949~1952,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4.民族形式的主观追求: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5.技术初潮及理论高潮:1958~1965,“大跃进”和“大调整”时期;

6.政治性、地方性和现代性:1966~1976,“设计革命”和“文化革命”时期;

7.创作开放对禁锢反弹:1977~1989,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

8.市场上的进步和倒退:1990~1999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期;结语:两辈建筑师面对两个“世纪末”。文中插入了700余幅图片和建筑图,大部图片由建筑作品的设计人和单位直接提供,其余部分多为作者现场调查

所拍摄。作品的说明大部分也是由设计人和单位所提供,资料详实可靠。

本书丰富的附录部分,向读者提供可靠的辅助史料。除了通常的大事年表、各届建筑学会理事会名单、获奖作品名单之外,还特约在特定领域有造诣和成就的专家,就15个建筑类型和香港、澳门建筑做出综述,给读者留下当代参与者和研究者的历史见证。

全书正文约30万字,附录15万字,图片约700幅。

本书可供建筑工作者、大专院校学生和教师、建筑管理人员和主管建设的领导干部参阅。

《中国现代建筑史》序言

1982年,在龚德顺先生2的指导下,我开始了学习中国现代建筑的过程。当时,同窦以

1本书2001年5月出版,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178315)资助

2龚德顺,1923年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曾任建设部设计局局长,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1 -

德先生3一起,进行了全国性的访问和调查,得到了建筑界许多单位、前辈、同行朋友的无保留地支持和指教。调研的条件虽然艰难,工作却很愉快。那次我们共同完成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之《建筑、规划、园林卷》大型条目《中国现代建筑》,并写出了《中国现代建筑史纲》4。

自交出《史纲》书稿的那天起,我就开始考虑将来如何完成一部比较“结实”的《中国现代建筑史》,因为研究《史纲》之际,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工作气候、认知水准等诸多方面都有其局限性。《史纲》的主要缺憾,想来有如下几点:

一是见物不见人。当时的习惯是,在著作中很少出现建筑师的名字、身世和业绩。建筑创作活动以建筑师的活动为主体,建筑师的学习、生活和执业活动,理所当然是建筑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对建筑师的记述,不但缺了史实,而且也少了几分生动。

二是见外不见内。许多建筑仅用照片介绍,先天不足。建筑空间和环境的关系,建筑诸要素的综合处理,也是应当注重的。再说,仅仅出示建筑外观,容易引起误导,好象建筑的发展,就是外观的演变似的。所以应该有必要的室内景观、平面甚至剖面共同表现。即便如此,也难以充分表达建筑的四维特性。

《史纲》完成之后,陈志华老师提过一个很好的意见,他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写史宁可要全,能全面地把事实表达出来就是成绩。我以为,当代人写当代事,难免有个人的偏见,因此,观点反而显得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史实,因为后人弄清前人的史实,比当代人要困难得多,并不愁没有观点。史实的全面和正确应该是这部建筑史的第一要义。

我很推崇建筑史学家L.BENEVOLO先生的那部《西方现代建筑史》5,我常觉得中国应该有一部象那样充实的《中国现代建筑史》。但是,我肯定写不出那样一部书,绝不是自谦能力不如,而是条件不够,除了自身的条件之外,最基本的条件是有关档案难以查询。不过,对于这个课题的浓厚兴趣,促使我做这件自不量力的事。

1987年4月,在科技局和龚德顺先生以及彭一刚先生的支持下,我承担了建设部七五计划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现代建筑理论与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编号“86-五-1”)其中的子项《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研究》(1987年至1990年完成),主要就我国现代建筑的理论问题做了极为初步的探讨,当时完成了一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中的理论问题》手稿,我留在手边做参考,它是我心中未来那本建筑史的一部分。1992年,批准了我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建筑史的研究》,埋在心田里的《中国现代建筑史》萌动、发芽了;4月,建设部下达了《关于转发“〈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编辑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决定我主编其中的《现代建筑卷》1、2、3,后来又增补了《居住建筑卷》,这就是1997年交稿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建筑艺术》2、3、4、5四集。这件工作,又给《中国现代建筑史》浇了水,施了肥。

1992年在北京卧佛寺开《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编辑工作会议的时候,齐康先生对这个项目十分关心,他认为历史一定要真实,最好做一些交流,了解各种意见。这个建议我牢记心头,并设想用“交流信箱”的方式,给一些对此有兴趣的专家发信,将他们的回信意见编辑起来相互交流,期望在大家比较繁忙的情况下互通信息,并设想在1994年召开一次让大家都觉得有收获的小规模的研讨会。不久,席卷全国的“建筑热”腾起,外出调研也显得十分不合时宜,受访单位忙得不可开交,我深为耽误了受访单位和建筑师的大好时光而内疚;“交流信箱”只出了两期就难以为继了;研讨会终于没有开成。此后,我就像小孩子拆坏了家里的闹钟一样,再也不敢提起此事。使我感到无限鼓舞的是,许多单位、专家和朋友始终给我以无私的支持,这是工作得以继续进行的动力和保证。

《史纲》问世已近10年,这期间,国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据

3窦以德,1940年生于天津,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81年获硕士学位,曾任建设部设计局技术处长,设计司副司长,现任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

4龚德顺、邹德侬、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技出版社,1989

5《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意大利建筑史学家L.Benevolo 原著,中译本《西方现代建筑史》由邹德侬等翻译,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1996

- 2 -

此,建筑学界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设计单位由收费的事业单位变为企业管理,随后又进一步企业化;建筑教育评估制度的实施,进而实行注册建筑师制度;投资的多渠道导致多种类的甲方,形成竞争激烈的建筑设计市场;国外建筑思潮对国内的进一步影响,以及新一波建筑创作的大浪潮……,有迹象表明,随着世纪末的临近中国建筑创作将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对这个历史时期的论述也将有助于对未来的思考。

1993年开始,我和我的学生开始了第二次比较全面的建筑调查,足迹遍及自两广到黑龙江的许多地区。1995年,在学长黄为隽老师的带领下,我第一次踏上了梦寐向往的神奇土地新疆,此后的调研,陆陆续续,直到1996年。此间,向各个设计单位和个人征求资料、邀请专家撰写各类“建筑综述”的工作同时进行, 1997年夏,我完成了《现代美术全集·建筑艺术》卷2、3、4、5,正式开始撰写这部《中国现代建筑史》的文字工作。原来设想1998年暑假之后完工,由于中间插入硕士生《建筑理论与评论》的新课、山东艺术学院综合教学楼设计、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和UIA大会的活动,再加上自己有意在书中加上世纪之末1999年的一些材料,所以,这部书稿一直写到2000年的年初。

应该就这部著作的内容和相关事务做如下说明。

一首先我斗胆模糊了中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史的界限,试图冲破现行近代和现代建筑史以1949年明显划界的教学体系6。对此,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我十分愿意聆听最尖锐的批评;

二这部建筑史,反映了近十余年来我和我的研究生的初步研究成果,许多子课题研究,有力地支持了这部著作。例如:1950年代~1960年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刘珽);1970年代~1980年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韩斌);中国住宅建筑(路红);外国建筑思潮以及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刘丛红硕士和博士阶段的研究);论优秀建筑(孙雨红);澳门建筑(陈煜);中国建筑师在海外的作品(李卓);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作品(柴晟);近代建筑中的现代建筑(宗净);印度的现代建筑(王宇慧、戴路);1980年代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张宏、孙明军);中国地域性建筑(熊渠、杨崴);中国的旅馆建筑(王宇石、柴培根);题目很多不胜枚举。我的许多学生兢兢业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给我帮了忙。

三由彭一刚老师主持,曾坚同志作为主要研究成员的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建筑师的研究”,对于这部著作有直接的支持。我们的项目密切配合,有过良好的合作,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此也有所反映。

四应该说,窦以德先生是撰写中国现代建筑史的最佳人选,他曾任建设部设计司的副司长,现任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他对中国建筑创作的所有情况和问题了如指掌,他的位置、才能和精力的综合,注定会写出最吸引人的中国现代建筑史。在做《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研究》的时候,我请他写过一篇有关民族形式的论文以及《大事年表》(1949~1987),由于没有机会出版那部书稿,辜负了他支持的美意。这部著作的《大事年表》,就是以他的年表为基础编写的。我向他致敬。

五本书中的图片,除了我们自己拍摄的之外,都是设计单位和作者提供的,有关图片的说明,也是设计单位和作者提供,其中的绝大多数作品,我们亲临现场做了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所用的都是第一手材料,这是我们的幸运,当然要对这些珍贵资料的提供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六我要特别说一下特邀专家撰写各类“建筑综述”的事。我虽然长期工作在学校,从事一些理论研究,但建筑门类繁多,个人所学仅沧海之一黍,远不能把各类建筑说得清楚。我邀请的专家,都是在相关领域有很高造诣的学者型建筑师或建筑师学者。他们多数参加过大百科全书条目的撰写,十分熟悉相关的领域。这又是我的幸运之处。他们的论文,是时代的见证,对于我和后来的研究者,充满教益。

6初步论证见本书第一章。

- 3 -

七我想在这个序言里,郑重向给我提供图片和资料、撰写《综述》的兄弟单位和建筑师朋友致歉。在我编写《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的过程中,非常认真地将所选项目的设计单位、建筑师、图片提供以及所知道的摄影者等基本资料一一注明,我所邀请的15篇论文,按早已决定的目录全部交稿。就在付印之前,有关负责人通知我,由于篇幅的关系要删除设计单位、作者和一些文章,我当时坚决不同意,既然是一部艺术作品集,怎能不出现作者的名字呢?生米已经成为熟饭,没有想到学术领域这样压人。自那时起,我就像躲债人,不敢同给我过帮助的人接触,只盼望《中国现代建筑史》出来之后,对此一一纠正,当面说明个中原委,求得对《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建筑艺术》工作的原谅。

八 1993年,台湾学者吴光庭教授来访的时候,我邀请他为《美术全集》和《中国现代建筑史》撰写台湾部分,他表示同意。吴教授是位著名的学者,学术上很活跃,经常来大陆参加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我很敬仰他。以后我们之间陆续有些联系,但不便催促稿件,直到1997年《美术全集》交稿的时候,我发信给他,他表示实在太忙,我望穿秋水也没有盼到他的大作。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对此我很难过。在写《史纲》的那段时间里,我们曾经盼望以后的中国现代建筑史中包括台湾。

演员们喜欢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其实,好多著作也都是“遗憾的艺术”。屈指算来,我的工作好像十年一个阶段,从四十四岁那年干到今年六十二岁,要交稿了,感到写出的东西依然充满了遗憾。我真诚希望各位读者对我们研究工作中的错误和不当,给予直接的批评、指正。我和我的年轻朋友们即将开始第三阶段的工作,我期望在有生之年能对这部历史再做一次订正,同时,也盼望有另外版本的中国现代建筑史出现。■

【后记】本文原载: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见:序言.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中国现代建筑史》于2001年5月出版,这个序言反映了邹德侬在中国现代建筑史领域的研究进程。限于篇幅,鸣谢部分略去。

《中国现代建筑史》目录

序言

鸣谢

第一章中国现代建筑史概论:现代建筑运动与中国

一中国现代建筑的几个用语

(一)当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二)近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三)现代运动和现代主义

(四)所谓学院派的风格化

二中国与国际现代建筑运动

(一)被动的输入和主动的发展

(二)在国家性和国际性框架里

(三)工业化与非工业化的共存

(四)现代建筑在中国连绵不断

三中国现代建筑史从何时起

(一)现代建筑分期现状的分析

- 4 -

(二)对起始期几个问题的讨论

(三)起始期典型现代建筑举例

(四)中国现代建筑的历史分期

四中国现代建筑的基本轨迹

五中国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六中国现代建筑师群体特征

第二章被动引进和主动发展:现代建筑发源及弱势,1920年代末~1940年代

一从无到有:现代建筑背景

(一)材料和技术引导

(二)生存的土壤气候

(三)奠基开来第一代

二被动引进:西方建筑在华

(一)被动引进

(二)类型齐备

(三)思潮多端

三弱中起步:现代建筑发源

(一)从装饰时尚起步

(二)从中国特征起步

(三)是时尚或是运动

第三章现代建筑的自发延续: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50年代之初,一大力拉开沉重序幕

(一)国外:朝鲜战争

(二)国内:内战余波

(三)经济:百废待举

(四)政治:多项运动

(五)成就:三年恢复

二清除废墟建立秩序

(一)医治战争创伤

(二)建立国营企业

(三)恢复工业生产

三现代建筑自发延续

(一)创作环境

(二)典型作品

(三)全国各地

四文物保护困于两全

- 5 -

五被人遗忘的新开端

第四章民族形式的主观追求: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一计划经济登路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苏联援建156项

(三)刀光剑影文艺界

二一边倒的得失论

(一)社会主义范式初创

(二)看不见对手的战斗

(三)理论不明请看建筑

三答案简单的难题

(一)建筑学会应运而生

(二)梁思成的理论悲剧

(三)方盒子即资本主义

四探索从屋顶开始

(一) 民族形式的纪念碑

(二) 民族形式中的探新

(三) 大退潮中的反浪费

五宽松的沉重代价

(一)一个温和的春天

(二)春天里来百家鸣

(三)夏天里的反右派

第五章技术初潮及理论高潮:大跃进和大调整时期,1958~1965,一从冒进到跃进

(一)大好形势下的反冒进

(二)冒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三)大跃进是伟大的发明

二从双反到双快

(一)火烧浪费火烧保守

(二)快速设计快速施工

(三)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四)半山钢厂警钟深沉

三公社带来任务

(一)办人民公社好

(二)快速城乡规划

(三)城市里的公社

四首都十大建筑

- 6 -

(一)设计的群众运动

(二)革命意志变建筑

(三)建国十年纪念碑

(四)上海卫星城规划

(五)拔白旗和插红旗

五放谈建筑艺术

(一)情结难解

(二)旧题新谈

(三)风格预设

六澎湃技术初潮

(一)暗合国际大潮流

(二)希望之光是技术

(三)建筑结构纪念碑

七大跃进大教训

(一)人祸天灾

(二)八字方针

(三)条条有理

八似乎又是春天

(一)1961新风格讨论年

(二)求之不得的新风格

(三)三史天书早春二月

(四)地域建筑孕育春色

(五)老百姓住房怎么了

九域外建筑初试

(一)国际主义兄弟情谊

(二)现代建筑的国外版

(三)国际竞赛初试锋芒

第六章政治性地域性现代性:设计革命和文化革命,1966~1976,一经济向右和政治向左

(一)七千人大会再调整

(二)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三)文革大灾难大倒退

二领袖号召设计要革命

(一)革命领袖的伟大号召

(二)打破苏修的条条框框

(三)解剖麻雀和下楼出院

(四)反修防修依靠干打垒

(五)十年设计革命的尾声

三全面倒退和局部前进

- 7 -

(一)建筑空前大劫难

(二)政治建筑象征性

(三)自发自强地域性

(四)得天独厚领域性

(五)隔而不绝现代性

(六)天安门广场句号

第七章繁荣创作对千篇一律: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1977~1989,

一改革开放十年政治

(一)左倾路线的余响:两年经济,徘徊不前

(二)打开新时期大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二对建筑政治的反弹

(一)为逝者鸣冤,对存者肯定

(二)说设计革命,反建筑政治

(三)批长官意志,倡学术民主

(四)正现代建筑,论建筑传统

(五)看民族形式,已值得商榷

三打开建筑界的门窗

(一)一种社会文化空气

(二)政府重建学术环境

(三)学界谈论焦点话题

四对千篇一律的反弹

(一)建筑理论与建筑历史重建

(二)砸烂传统之后的古典复兴

(三)地域建筑是繁荣创作先锋

五新时期展开新气象

(一)短暂过渡:彻底改革的前奏

(二)旅馆带头:探索设计新观念

(三)特区建设:无穷的榜样力量

(四)新开发区:冲破禁区的试验

(五)重建唐山:废墟上的新家园

(六)城乡住宅:人本主义的回归

第八章设计市场和建筑创作: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型,1990年代一南巡讲话的新动力

(一)1989年春夏之交的北京

(二)南巡讲话再启设计市场

(三)经济软着陆和通货紧缩

二建筑设计市场初创

(一)两种类型的经济本位

- 8 -

(二)设计中的新形式主义

(三)欧陆风崇洋心态写照

(四)全国性房地产大开发

(五)注册建筑师制度实施

三超越经典现代建筑

(一)经典建筑类型的新表现

(二)建筑环境意识的新觉醒

(三)建筑创作文化观的重建

(四)基于本体的象征与隐喻

(五)从援外到开拓国外市场

(六)外来作品经验超越形式

四迎接21世纪的花束

(一)首都航站楼总结新意识

(二)国家大剧院预示新观念

(三)国际建协大会的新方向

结语两次世纪之交的对比:继新建筑之后的前瞻附录

附录1:特邀专家撰稿对各类建筑综述

1 香港建筑(吴耀东)

2 澳门建筑(谈斐、陈煜)

3 台湾建筑(暂缺)

4 科教建筑(刘鸿滨);

5 医疗建筑(黄锡谬);

6 观演建筑(梁应添);

7 体育建筑(梅季魁);

8 纪念建筑(徐伯安);

9 博览建筑(柴裴义);

10 景园建筑(李铮生);

11 旅馆建筑(蔡德道);

12 办公建筑(翁如璧);

13 商业建筑(黄元浦);

14 交通建筑(王国梁);

15 工业建筑(费麟);

16 室内设计(北京曾坚);

附录2:中国现代建筑大事年表

附录3:第一届至第九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会名单

附录4:1984~1995年度建设部优秀设计获奖名单

附录5: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名单

附录6:主要参考文献

- 9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