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72)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72)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72)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72)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

Basis of Mechanical designing

课程编号:A0720041

学分:4.5

学时:72学时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型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及技术测量等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开课系所:机械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和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获得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进行设计构想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它在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培养其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课程任务:

1).机构及机器组成的一般知识,各种机构的类型、性能、特点及应用等。掌握常用机构的设计;通用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具有设计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具有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4).对设计机械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1.课程教学内容

(1)机器的组成及特征

(2)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3)学习方法

2.课程重点、难点

机器、机构、零件的概念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机器、机构、零件的概念。理解机器的组成及特征,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机械设计概述

1.课程教学内容

(1)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2)机械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3)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准则

(4)机械零件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及通用化

2.课程重点、难点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准则;机械零件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及通用化。

(三)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课程教学内容

(1)机构的组成

(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课程重点、难点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能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四)平面连杆机构

1.课程教学内容

(1)概述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4)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演化

(5)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6)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2.课程重点、难点

四杆机构的分类;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四杆机构的设计;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演化和应用,掌握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和极点位置、行程速比系数等的概念,能按连杆三个位置和连架杆三个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了解实现给定连杆曲线的实验或图谱综合法。

(五)凸轮机构

1.课程教学内容

(1)概述

(2)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3)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与加工方法

(4)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2.课程重点、难点

从动件运动规律;图解法的原理;凸轮的基本尺寸的确定;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对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凸轮压力角、自锁有明确的概念。了解用图解法或解析法合理确定盘形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和凸轮廓线。

(六)间歇运动机构

1.课程教学内容

(1)棘轮机构

(2)槽轮机构

(3)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2.课程重点、难点

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几种其它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应用。

(七)螺纹连接

1.课程教学内容

(1)螺纹连接的基本知识

(2)螺纹连接的预紧与防松

(3)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4)螺栓组连接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

(5)螺纹连接件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6)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

2.课程重点、难点

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和单个螺栓的强度计算。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螺纹的主要参数、类型、特点、应用、螺纹联接件及其材料。掌握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掌握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单个螺栓的强度计算。了解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了解螺旋传动。

(八)带传动

1.课程教学内容

(1)概述

(2)V带和带轮的结构

(3)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

(4)V带传动的设计

(5)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

(6)同步带传动

2.课程重点、难点

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和打滑;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V带的标准及带轮。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概念。理解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了解带传动的

张紧和防护装置;其它胶带传动简介。

(九)链传动

1.课程教学内容

(1)概述

(2)滚子链和链轮

(3)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4)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5)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及润滑

2.课程重点、难点

滚子链的工作分析,运动不均匀性;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链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套筒滚子链的结构、规格和尺寸与链轮的结构特点;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了解滚子链传动设计。了解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

(十)链传动

1.课程教学内容

(1)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

(2)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及传动比

(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4)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5)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

(6)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与标准外啮合直齿轮的最少齿数

(7)变位齿轮传动

(8)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9)齿轮的常用材料及许用应力

(10)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11)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2)直齿锥齿轮传动

(13)齿轮的结构设计及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14)标准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2.课程重点、难点

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关系;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计算准则;直齿、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直齿、斜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及参数选择。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掌握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了解共轭齿廓求法,深入了解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定传动比、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等),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关系,掌握渐开线齿轮展成原理、根切现象、最少齿数,了解变位和变位齿轮传动的概念。了解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并能计算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

掌握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了解齿轮常用材料及其热处理;齿轮常用的精度等级。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齿面接触强度计算;齿根弯曲强度计算;许用应力、参数选择和设计步骤。掌握斜齿圆柱齿轮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了解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了解齿轮结构,齿轮传动的润滑及效率。(十一)蜗杆传动

1.课程教学内容

(1)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2)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3)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4)蜗杆传动的材料和结构

(5)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6)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

(7)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选择及安装和维护

(8)常用各类齿轮传动的选择

2.课程重点、难点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力的作用点、大小及方向)、参数选则;设计计算。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蜗杆传动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普通圆柱蜗杆的主要参数。了解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选择。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了解蜗杆传动的润滑、效率和热平衡计算。蜗杆、蜗轮结构。其它蜗杆传动简介。

(十二)齿轮系

1.课程教学内容

(1)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行星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齿轮系的应用

2.课程重点、难点

轮系的分类和应用;定轴、周转、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轮系的分类和应用,掌握定轴、周转、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了解行星轮系的选型及设计的基本知识、应用。

(十三)机械传动设计

1.课程教学内容

(1)概述

(2)常用机械传动机构的选择

(3)机械传动的特性和参数

(4)机械传动的方案设计

(5)机械传动的设计顺序

2.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各种传动装置的工作特性、参数、选择;了解设计顺序。

(十四)轴和轴毂连接

1.课程教学内容

(1)概述

(2)轴的结构设计

(3)轴的强度计算

(4)轴的材料及选择

(5)轴的设计

(6)轴毂连接

2.课程重点、难点

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轴的常用材料;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键连接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轴的常用材料;轴的结构设计。掌握轴的强度计算:按扭转强度计算;按弯曲应力计算;了解安全系数校核计算。了解轴的刚度计算及振动稳定性的概念。掌握键连接,了解花键和销连接等。

(十五)轴承

1.课程教学内容

(1)轴承的功用和类型

(2)滚动轴承的组成、类型及特点

(3)滚动轴承的代号

(4)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5)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分析及计算

(6)滚动轴承的选择

(7)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8)滑动轴承概述

(9)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性能比较

2.课程重点、难点

滚动轴承的类型、尺寸的选择;掌握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计算;组合结构设计;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派生轴向力和轴向载荷的计算。轴瓦结构及轴承材料;液体动压润滑滑动轴承的承载机理。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滚动轴承的分类、主要类型、特点和选用。掌握滚动轴承的标准、代号及精度等级。了解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掌握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计算和静载荷计算。能进行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了解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了解滑动轴承的摩擦状态,向心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掌握轴瓦结构及轴承材料。了解润滑剂及润滑装置。理解混合摩擦润滑滑动轴承的计算。掌握液体动压润滑滑动轴承的承载机理,了解液体动压润滑向心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了解静压轴承等工作原理。

(十六)其他常用零部件(自学)

1.课程教学内容

(1)联轴器

(2)离合器

(3)弹簧

2.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主要分类、特点及选用。

(十七)机械的平衡与调速(自学)

1.课程教学内容

(1)概述

(2)回转件的静平衡

(3)回转件的动平衡

(4)机器速度波动的调节

2.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刚性转子静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机械设计基础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72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供参考。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四、大纲说明

原则上教师应该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大纲所确定的基本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但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时数的分配等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自学内容可结合在相关章节讲解或在课程设计中讲解。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现场教学的方法,加深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闭卷)

五、参考书目

1. 机械设计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机械设计基础李学雷主编科学出版社

4. 机械原理孙恒、陈作模主编高等教学出版社

5.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与训练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

制定人:何春燕审定人:徐学忠批准人:浦文禹

中南大学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_doc

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设计基础) 设计题目电动绞车传动装置的设计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 设计人: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中南大学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机械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4) 1电机的选择 (4) 2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5) 3传动装置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 (6) 三、传动装置主要零件的设计、润滑选择 (7) 1闭式齿轮传动 (7) 2开式齿轮传动 (9) 3开式齿轮传动 (11) 4轴的设计 (12) 5轴承的选择 (16) 6键的选择 (18) 7联轴器的选择 (19) 8附件选择 (19) 9润滑与密封 (21) 10箱体各部分的尺寸 (21) 四、设计总结 (23) 五、参考文献 (24)

设计计算及说明结果及依据 一、设计任务书 1 题目 电动绞车传动装置的设计 2 传动简图 3 原始数据: 表一原始数据 项目数据 运输带曳引力 F(KN)30 运输带速度 v(m/s) 0.25 滚筒直径 D(mm)350 4设计目的 (1)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了综合运用机 械设计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 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了 相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对通用机械零件、常用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的设计, 使我们掌握了一般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工 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 新能力; (3)另外培养了我们查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 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绘图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

设计方面的能力。 5设计内容 (1)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 传动装置主要零件的设计、润滑选择; (3) 减速器装配图的设计; (4) 零件工作图的设计; (5)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二 机械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1 电机的选择 1.1 电机类型的选择 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1.2 额定功率的确定 电动机所需功率为 η w d P P = KW P w :工作机构所需功率; η:从电动机到工作机的传动总效率; KW 5.71000 Fv P w == F :工作机牵引力,30kN ; V :工作机的线速度,0.25m/s ; η=η联×η3轴承×η闭式齿轮×η2开式齿轮 ×η滚筒 =0.992×0.993×0.97×0.952×0.98 =0.826 从课程设计书p7表2-4查得联轴器、轴承、齿轮、链和滚筒的效率值。则 KW 082.9826 .05 .7P d == 额定功率值d ed P P ≥。 w P =KW 5.7 课程设计 表2-4 KW 082.9P d =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12110303 课程名称: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周数/学分:3/3 先修课程:《数值分析》 适用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课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 一、目的与要求: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内容之一,是《数值分析》课程的辅助教学过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设计,使学生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值计算方法的程序设计能力,初步具备解决实际数值计算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 1.掌握数值分析的基本内容。误差的基本概念,插值与拟合,数值积分,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非线性方程求根,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 2.对每部分内容设计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解决方案。 3.进行模拟与仿真,进行结果分析,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1.教师向学生讲解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补充相关基本知识,布置课程设计任务。 2.学生查找资料,编程、调试程序。本步骤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相应程序,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算法说明正确无误,图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毎生一台计算机,要求学生使用Matlab软件或Mathematica软件编写相关程序。 3.按要求完成一篇的课程设计报告。 4.课程设计的方式:以集中学习为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阶段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 五、课程设计进度表 序号 内 容 所用时间 1 教师讲解,布置任务 1天 2 学生编写程序并撰写设计报告 11天

3 教师反馈意见,学生修改设计报告 3天 合计 15天 六、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平时设计环节中的表现占总成绩30%,课程设计报告和软件运行情况占总成绩70%。 执笔:赵国喜 审定:朱耀生 梁桂珍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A》课程教学大纲 (216学时,1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高等数学A是理科(非数学)本科个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函数与极限;2、一元函数微积分学;3、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4、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5、无穷级数(包括傅立叶级数); 6、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总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的安排三学期授课,分为高等数学A(一)、(二)、(三),总学时为90+72+54,学分为5+4+3。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说明:教学要求较高的内容用“理解”、“掌握”、“熟悉”等词表述,要求较低的内容用“了解”、“会”等词表述。 高等数学A(一) 一、函数、极限、连续、 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 2. 理解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概念。 3. 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4. 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5.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及换元法则。 6. 理解子数列的概念,掌握数列的极限与其子数列的极限之间的关系。

7. 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了解实数域的完备性(确界原理、单界有界数列必有极限的原理,柯西(Cauchy),审敛原理、区间套定理、致密性定理)。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8.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阶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 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一个区间上连续的概念,了解间断点的概念,并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最大最小值定理,一致连续性)。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双曲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 4.掌握初等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 5.会求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6.理解罗尔(Ro 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了解柯西(Cauchy)定理和泰勒(Taylo r)定理。 7.会用洛必达(L’Ho sp ital)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 8.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会求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9.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拐点,会描绘函数的图形(包括水平和铅直渐进线)。 10.了解有向弧与弧微分的概念。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并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11.了解求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和切线法。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会求简单的有理函数及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2.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函数可积的充分必要条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 课程名称:中药学 学时:108(90/18) 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药性理论(5学时)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学时)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ZDL3B

1、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1.2 工作条件 1.3 技术条件 2、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1 电动机选择 2.2 分配传动比 2.3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3、传动零件设计计算以及校核 3.1 减速器以外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3.2 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4、轴的计算 4.1 初步确定轴的直径 4.2 轴的强度校核 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验算 5.1 初选滚动轴承的型号 5.2 滚动轴承寿命的胶合计算 6、键连接选择和验算 7、连轴器的选择和验算 8、减速器的润滑以及密封形式选择 9、参考文献

1.1设计题目 设计胶带传输机的传动装置 1.2工作条件 1.3技术数据 2.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1电动机的选择 2.1.1选择电动机系列 根据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应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380伏,丫系列电动机 2.1.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1) 卷筒所需有效功率 0 .7901FV P w 1000 1600 1.6 1000 2 .56 kw P w 2.56kw (2) 传动总效率 根据表4.2-9确定各部分的效率: 弹性联轴器效率 一对滚动轴承效率 闭式齿轮的传动效率开式滚子链传动效率一对滑动轴承的效传动滚筒的效率n 1=0.99 n 2=0.98 n 3=0.97 (8 级) n 4=0.92 n 5=0.97 n 6=0.96 0.99 0.99 20.97 0.90 0.97 0.96 0.7901

(3) 所需的电动机的功率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式 结构,电压380V, 丫系列。 查表2.9-1可选的丫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Y160M1-8型,额定 F 0 4kw ,或选 Y132M2-6型,额定 P 0 4kw 。 满足P 。 P r 2.1.3确定电动机转速 传动滚筒转速 现以同步转速为 丫132S-4型(1500r/min ) 及丫132M2-6 型(1000r/min )两种方案比较,查得电动机数据 万案 号 电动机型 号 额定功 率(kW) 同步转 速 (r/mi n) 满载转 速 (r/mi n) 电动机 质量/kg 总传动 比 1 Y160M1-8 4 750 720 73 7.54 2 Y132M2-6 4 1 .05 比较两种方案,方案2选用的电动机使总传动比较大。为使传 动装置结构紧凑,选用方案1。电动机型号为丫160M1-&由表 2.9-2查得其主要性能数据列于下表 电动机额定功率P o /kW 4 电动机满载转速n 0/(r/min) 720 电动机轴伸直径D/mm 42 电动机轴伸长度E/mm 110 电动机中心高H/mm 160 堵转转矩/额定转矩 2.0 P r P w 2.56 0.7901 3.24Kw Pr=3.24kw 60v D 60 1.6 95.5r / min

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教学大纲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 《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课程名称(英文):Numerical Methods for Ordinary an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课程代码:MA300 学分 / 学时:4学分 / 68学时 适用专业:致远学院与数学系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偏微分方程,数值分析 后续课程:相关课程 开课单位:理学院数学系计算与运筹教研室 Office hours: 每周二19:00—21:00,地点:数学楼1204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致远学院和数学系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数学建模、算法设计、理论分析和上机实算“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常微分方程部分,将着重介绍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单步法,含各类Euler方法和Runge-Kutta方法,以及线性多步法。将简介常微分方程组和高阶常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在偏微分方程部分,将系统介绍求解椭圆、双曲、抛物型方程的差分方法的构造方法和理论分析技巧,对于椭圆型方程的边值问题将介绍相应变分原理与有限元方法。将在课堂上实时演示讲授的核心算法的计算效果,以强调其直观效果与应用性。本课程重视实践环节建设,学生要做一定数量的大作业。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1 引论 1.1回顾:一阶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及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医中药学基础 英文名称: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herbology 课程号(代码):50506225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42 学分:2.5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三基”为主线,通过本课程学习,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医气血津液及的脏腑含义及内容,熟悉各脏腑及气血津液的基本生理功能;掌握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容及各种致病邪气的特点。 2.熟悉辨证中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3.掌握中药学的性能的含义以及包含内容;掌握药物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4.记忆各节掌握中药的功效及部分药物的主治病证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上篇中医学基础 教学内容 1.绪论 1.1中医药发展简史。 1.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2.1整体观念。 1.2.2辨证论治

1.3.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2.阴阳五行 2.1阴阳学说 2.1.1阴阳的基本含义 2.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2五行学说 2.2.1五行的基本含义 2.2.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气血津液 3.1气的含义及分类、运行及生理功能 3.2血的含义、生成与运行及生理功能 3.3津液的含义、生成与输布排泄及生理功能 3.4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脏腑经络 4.1五脏 4.1.1心的生理功能 4.1.2肺的生理功能 4.1.3脾的生理功能 4.1.4肝的生理功能 4.1.5肾的生理功能 4.2六腑 4.2.1胆的生理功能 4.2.2胃的生理功能 4.2.3小肠的生理功能 4.2.4大肠的生理功能 4.2.5膀胱的生理功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船舶与海洋工程2013级1班第3组 组长:xxx 组员:xxx xxx xxx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 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 学院: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班 学生姓名: xxx 指导老师: xxx 设计时间: 2015-6-27 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2013级船舶与海洋工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设计某船舶锚传动系统中的蜗杆减速器及相关传动。 2、传动系统参考方案(见下图) 锚链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单级蜗杆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锚机滚筒5,带动锚链6工作。

锚链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 1——电动机;2——联轴器;3——单级蜗杆减速器; 4——联轴器;5——锚机滚筒;6——锚链 3、原始数据 设锚链最大有效拉力为F(N)=3000 N,锚链工作速度为v=0、6 m/s,锚链滚筒直径为d=280 mm。 4、工作条件 锚传动减速器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向运动;空载起动,工作时有中等冲击;锚链工 作速度v的允许误差为5%;单班制(每班工作8h),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8年,大修期为3年,小批量生产;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80/220V。 5、每个学生拟完成以下内容 (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号或A0号图纸)。 (2)零件工作图2~3张(如齿轮、轴或蜗杆等)。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6000~8000字)。

目录 1、运动学与动力学的计算 0 2、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4) 3、蜗杆副上作用力的计算 (7) 4、减速器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 (8) 5、蜗杆轴的设计计算 (9) 6 、键连接的设计 (13) 7、轴及键连接校核计算 (13) 8、滚动轴承的寿命校核 (17) 9、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17) 10、键连接的设计 (20) 11、润滑油的选择 (21) 12、附件设计 (21) 13、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2) 参考文献: (23)

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MI3321048 课程名称:数值计算方法英文名称:Numer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学时: 30 学分:2 课程类型:任选课程性质:任选课 适用专业:微电子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开课学期:Y3开课院系:微电子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目标:学习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求解工程或物理中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基本方法。 任务: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算法,培养数值计算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编程作为先修课程,为求解复杂数学方程的数值解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引论(2学时) 具体内容:数值计算方法的内容和意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的传播,误差的基本概念,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1.基本要求 (1)了解算法基本概念。 (2)了解误差基本概念,了解误差分析基本意义。 2.重点、难点 重点: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的传播。 难点: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3.说明:使学生建立工程中和计算中的数值误差概念。 (二) 函数插值与最小二乘拟合(8学时) 具体内容:插值概念,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分段插值,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插值概念。 (2)熟练掌握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会用余项估计误差。 (3)掌握牛顿插值公式。 (4)掌握分段低次插值的意义及方法。

(5)掌握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拉格朗日插值, 余项,最小二乘法。 难点:拉格朗日插值, 余项。 3.说明:插值与拟合是数值计算中的常用方法,也是后续学习内容的基础。 (三) 第三章数值积分与微分(5学时) 具体内容: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代数精度的概念,划分节点求积公式(梯形辛普生及其复化求积公式),高斯求积公式,数值微分。 1.基本要求 (1)了解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代数精度的概念。 (2)熟练掌握梯形,辛普生及其复化求积公式。 (3)掌握高斯求积公式的用法。 (4)掌握几个数值微分计算公式。 2.重点、难点 重点:数值求积基本思想,等距节点求积公式,梯形法,辛普生法,数值微分。 难点:数值求积和数值微分。 3.说明:积分和微分的数值计算,是进一步的各种数值计算的基础。 (四)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5学时) 具体内容:尤拉法与改进尤拉法,梯形方法,龙格—库塔法,收敛性与稳定性。 1.基本要求 (1)掌握数值求解一阶方程的尤拉法,改进尤拉法,梯形法及龙格—库塔法。 (2)了解局部截断误差,方法阶等基本概念。 (3)了解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重点、难点 重点:尤拉法,龙格-库塔法,收敛性与稳定性。 难点: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 3.说明:该内容是常用的几种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是工程计算的重要基础。 (五) 方程求根的迭代法(4学时) 具体内容:二分法,解一元方程的迭代法,牛顿法,弦截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方程求根的对分法和迭代法的求解过程。 (2)熟练掌握牛顿法。 (3)掌握弦截法。 2.重点、难点 重点:迭代法,牛顿法。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 7.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考查 8.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 在1、3、4、5、6、7部分安排时间开展学生间及师生间讨论和答疑。 二、教学内容纲要 曲线论(24学时) (一)向量代数复习(8学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向量的基本运算:加、减、数积和向量积及其性质。 熟练掌握向量函数的微积分运算,掌握具有特殊条件的向量函数的性质。 2、主要内容 (1)向量函数的极限。 (2)向量函数的连续性。 (3)向量函数的微商。 (4)向量函数的Taylor展式。 (5)向量函数的积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向量的基本运算及其性质,向量函数的微积分学,基本运算及其性质。 (二)曲线的概念(6学时) 1、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曲线的基本概念。 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面的求法,掌握曲线的弧长,自然参数方程的意义。 2、主要内容。 (1)曲线的基本概念。 (2)光滑曲线,曲线的正常点。 (3)曲线的切线和法面。 (4)曲线的弧长,自然参数的引进。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基本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切线、法面、弧长的计算。 (三)空间曲线(10学时) 1、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曲线的密切面、基本三棱形。 掌握曲率、挠率等概念并会其求法。 理解、会用Frenet公式、曲线的局部结构和基本定理。 掌握平面曲线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及其与空间曲线的区别。 了解一般螺线和Bertrand曲线的基本特征。 2、主要内容 (1)空间曲线的密切面。 (2)空间曲线的基本三棱形。 (3)空间曲线的曲率、挠率、Frenet公式。 (4)空间曲线的局部结构。 (5)空间曲线的基本定理。 (6)一般螺线,Bertrand曲线。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密切面、曲率、挠率的计算,Frenet公式的运用,曲线的局部结构和基本定理的理解。 平面曲线的结构和基本定理,一般螺线和Bertrand曲线的基本特征。 曲面论(30学时) (一)曲面的概念(6学时) 1、教学目的及要求 熟练掌握简单曲面及其上面曲线族(网)的特征。 会求曲面的法线、切面等。 2、主要内容 (1)简单曲面及其参数表示. (2)曲面的法线、切面。 (3)曲面上的曲线(族)网。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简单曲面及其上面曲线族(网)的特征,曲面的法线、切面的求法等。 (二)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10学时) 1、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 掌握曲面上曲线的弧长、两相交曲线的交角、曲面域面积的计算。 理解正交轨线和正交曲线族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等距、等角变换等。 2、主要内容 (1)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曲面上曲线的弧长。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Jixie zhizao ji zidonghua zhuanye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2 Jixie sheji jichu kecheng sheji renwu shu 2 姓名:x x x 学号: 班级:09级机电1班 指导教师:x x x 完成日期:2010/12/12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2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一、设计题目: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 给定数据及要求 已知条件:运输带工作拉力F=4kN;运输带工作速度v=1.2m/s(允许运输带速度误差为±5%);滚筒直径D=400mm;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环境最高温度350C;小批量生产。 二、应完成的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工作图1张(从动轴); 3.设计说明书1份。 系主任:科室负责人:指导教师:

前言 这次设计是由封闭在刚性壳内所有内容的齿轮传动是一独立完整的机构。通过这一次设计可以初步掌握一般简单机械的一套完整设计及方法,构成减速器的通用零部件。 这次设计主要介绍了减速器的类型作用及构成等,全方位的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工艺学公差等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分析和解决。减速器的一般类型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齿轮-蜗杆减速器,轴装式减速器、组装式减速器、联体式减速器。 在这次设计中进一步培养了工程设计的独立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常用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要求综合的考虑使用经济工艺性等方面的要求。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安全工程数值分析教学大纲

《安全工程数值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建筑安全工程专业 计划学时: 40学时计划学分: 2.0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安全工程数值分析是高等工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并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悉用于数值分析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数值原理和方法,为学习以后专业课程创造条件。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了解数课程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计算机数学语言概述——MatLab 2.1 数学问题计算机求解概述 2.1.1 学习计算技术学语言的目的 2.1.2 数学问题的解析解与数值解 2.1.3 软件包的作用 2.1.4 MatLab语言的优势 2.2 MatLa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2.2.1 MatLa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2.2.2 基本数学运算 2.2.3 MatLab语言流程控制 2.2.4 MatLab函数的编写 2.2.5 二维图形绘制 2.2.6 三维图形绘制 第三章数值分析引论 3.1 数值算法的研究对象 3.1.1 了解计算方法基本理念 3.1.2 了解数值算法的特点

3.1.3 了解三类计算机算法的定义 3.2 误差分析的概念 3.2.1 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关系 3.2.2 了解截断误差与收敛性的关系 3.2.3 了解舍入误差与数值稳定性的关系 3.2.4 了解数据误差与病态问题的关系 3.3 数值算法设计的要点 了解数值算法设计的要点 第四章数值代数 4.1 Gauss消去法 4.2 直接三角分解法 4.3 范数和误差分析 第五章插值法 5.1 Lagrange插值法 5.1.1 基本理论 5.1.2 Lagrange插值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 5.2 Hermite插值法 5.2.1 基本理论 5.2.2 Hermite插值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拟合 6.1 基本概念 6.2 最佳平方逼近 6.3 最小二乘法 第七章位移法 7.1 基本理论 7.2 实例分析 第八章有限单元法基本知识 8.1 变分原理 8.2 虚位移原理 8.3 势能原理 8.4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第九章结构有限单元法 9.1 平面拉压杆单元的有限单元分析 9.2 平面梁单元的有限单元分析 9.3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9.4 矩形双线性单元 9.5 有限元分析应注意的问题和结果整理 三、使用大纲说明

《空间解析几何2》教学大纲.

《空间解析几何2》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7229 学时:22 学分:1.5 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课 面向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英语译名:In terspace An alytic Geometry (2)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向 量代数知识,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深刻理解坐标观念和曲线(面)与方程相对应的观念,熟练掌握讨论空间直线、平面、曲线、曲面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及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几何直观分析问题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高等代数》及《数学分析》及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为日后胜任小学教学工作而作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平面与空间直线(14学时) 1.教学内容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与空间直线的各种形式的方程,能判别空间有关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能熟练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与交角。 2?教学重点:根据条件求解平面和空间直线的方程,及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3?教学难点:求解平面和空间直线的方程。 4.教学内容: (1)平面的方程(2课时):掌握空间平面的几种求法(点位式、三点式、点法式、一般式)。 (2)平面与点及两个平面的相关位置(2课时):掌握平面与点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掌握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3)空间直线的方程(2课时):掌握空间直线的几种求法(点向式、两点式、参数式、一般式、射影式)。 (5)直线与平面的相关位置(2课时):掌握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6)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2课时):掌握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7)空间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2课时):掌握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8)平面束(2课时):掌握平面束的定义(有轴平面束和平行平面束),并能根据题意求平面束的方程。 (二)特殊曲面(8学时)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前言 【开设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121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86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87种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2.对本课程授课要求 中药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中药学必须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用药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药性和应用。 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求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要点。故教学时要做到明确共性突出个性,注意前后有关内容的联系,加强系统性;对于功效近似的药物,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说明某些药物通过配伍后性能的变化,治疗范围的扩大及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 鉴于中药数量较多,并且一药有多种功效,内容比较复杂。以课堂教学为主,并可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部分章节采用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指导学习方法,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反复巩固,既抓好平时教学,又要重视单元复习及总复习。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目的要求】 明确中药学、中药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其中着重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教学内容】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教学方式】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系(院) 班级 设计者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1 2:课程设计方案选择。。。。。。。。。。。。。。。。2 3:电动机的选择。。。。。。。。。。。。。。。。。。3 4: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4 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5 6: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1)V带的设计与计算。。。。。。。。。。。。。。8 (2)齿轮的设计与计算。。。。。。。。。。。。。。13 (3)轴的设计与计算。。。。。。。。。。。。。。。17 7:键的选择与校核。。。。。。。。。。。。。。。。。26 8:联轴器的设计。。。。。。。。。。。。。。。。。。28 9:润滑和密封。。。。。。。。。。。。。。。。。。。29 10:铸铁减速器箱体主要结构设计。。。。。。。。。。。30 11:感想与参考文献。。。。。。。。。。。。。。。。。32

一、设计任务书 ①设计条件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带传动和一级圆柱出论减速器 ②原始数据 输送带有效拉力F=5000N 输送带工作速度V=1.7m/s 输送带滚筒直径d=450mm ③工作条件 两班制工作,空载起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④使用期限及检修间隔 工作期限:8年,大修期限:4年。 二.传功方案的选择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方案如图所示:(画方案图)

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将动力传到带传动2,再由带传动传入一级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传动系统中采用带传动及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研究生《数值分析》教学大纲

研究生《数值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值分析 课程编号:S061005 课程学时:64 学时 课程学分: 4 适用专业:工科硕士生 课程性质:学位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方法,Matlab语言及程序设计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数值分析”课是理工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主要介绍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理论。内容新颖,起点较高,并加强了数值试验和程序设计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数值算法的构造原理和过程分析,提高算法设计和理论分析能力,并且能够根据数学模型,提出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编制程序在计算机上算出结果。力求使学生掌握应用数值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 数值计算与误差分析( 4学时) 介绍数值分析的研究对象与特点,算法分析与误差分析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数值问题与数值方法 第二节数值计算的误差分析 第三节数学软件工具----MATLAB 语言简介 重点:误差分析 第二章? 矩阵分析基础( 10学时) 建立线性空间、赋范线性空间、内积空间的概念,为学习以后各章打好基础。矩阵分解是解决数值代数问题的常用方法,掌握矩阵的三角分解、正交分解、奇异值分解,并能够编写算法程序。 第一节? 矩阵代数基础

第二节? 线性空间 第三节? 赋范线性空间 第四节? 内积空间和内积空间中的正交系 第五节矩阵的三角分解 第六节矩阵的正交分解 第七节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难点:内积空间中的正交系。矩阵的正交分解。 重点:范数,施密特(Schmidt) 正交化过程,正交多项式,矩阵的三角分解, 矩阵的正交分解。 第三章?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方法( 12学时) 了解研究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方法分类及直接法的应用范围。高斯消元法是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最常用的直接法,也是其它类型直接法的基础。在此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可得选主元的高斯消元法、按比例增减的高斯消元法,其数值稳定性更高。掌握用列主元高斯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及计算矩阵的行列式及逆,并且能编写算法程序。掌握矩阵的直接三角分解法:列主元LU 分解,Cholesky分解。了解三对角方程组的追赶法的分解形式及数值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掌握矩阵条件数的定义,并能利用条件数判别方程组是否病态以及对方程组的直接方法的误差进行估计。 迭代解法是求解大型稀疏方程组的常用解法。熟练掌握雅可比迭代法、高斯- 塞德尔迭代法及SOR 方法的计算分量形式、矩阵形式,并能在计算机上编出三种方法的程序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极小化方法:最速下降法、共轭斜量法。迭代法的收敛性分析是研究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法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上述常用的迭代法,须掌握其收敛的条件。而对一般的迭代法,掌握其收敛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新的迭代法。 第一节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基本定理 第二节高斯消元法及其计算机实现 第三节矩阵分解法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 第三节? 误差分析和解的精度改进 第四节? 大型稀疏方程组的迭代法 第五节? 极小化方法 难点:列主元高斯消元法,直接矩阵三角分解。迭代法的收敛性,雅可比迭代法,高斯-塞德尔迭代法,SOR 迭代法。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附件1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Advanced Algebra and Analytic Geometr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课程类别: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中数学 学分:4+4 总学时数:72+72 周学时数:4+4 适用专业:统计学 适用学生类别:内招生 开课单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数学系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1.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不仅是学习后继课程及在各个学科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必要基础,同时还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训练。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今后的提高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概貌、各部分内容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代数与几何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及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及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等各个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做到概念清晰、推理严密、运算准确,并且学会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及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略。由课任教师自行掌握)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精讲、细读、自学相结合方法,加强课内外训练为手段。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 教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上、下)(第二版),孟道骥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 1.《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陈志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数论基础》,张君达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五、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成绩计算: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小测验、考勤等)占30%, 期末考试占70%。 六、基本教学内容 第二学期 第一周—第二周:(8课时) 第一章:向量代数与解析几何基础 1.代数与几何发展概述。 2. 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几何意义:定义与性质、向量的共线、共面与线 性关系 3. 坐标系:标架、向量和点的坐标、n维向量空间。 4. 向量的线性关系与线性方程组。 5. 三维空间中向量的乘积运算:内积、外积、混合积、三重外积。 6. 方程及几何意义: (1)二元方程及几何意义:平面曲线的表示(非参数式、极坐标、 参数式、向量式); (2)三元方程及几何意义:直线与平面方程、曲线与曲面方程(非 参数式、参数式、向量式)。 第三周—第五周:(12课时)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教学大纲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一.教学目的 大量科学技术问题的数值计算都归结为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应用数学专业计算方向的学生应该掌握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重点介绍当今流行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两类主要方法,即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为48学时 1、抛物型方程的有限差分法(9学时) 差分逼近的基本概念,抛物型方程的几种古典差分格式,差分格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概念, Lax等价性定理,研究稳定性的直接法和分离变量法,变系数方程与非线性方程的差分方法,多维问题交替方向法及分裂格式。 2、双曲型方程的差分方法(9学时) 一阶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差分格式及稳定性分析,二阶线性双曲型方程的差分方法,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特征差分格式,守恒型方程的差分方法。 3、椭圆型方程差分方法(6学时) 二维poisson方程差分方程的建立,极坐标系下的差分格式,边界条件的处理,极值原理及先验估计,差分格式的收敛性。 4、变分原理与广义解(7学时) 引言,泛函的变分与泛函的极值,两点边值问题的变分原理,二阶椭圆边值问题的变分原理,Sobo1ev空间简介与微分方程广义解,古典Ritz—Galerkin 方法。 5、有限元离散方法(7学时) 两点边值问题的有限元法,二维边值问题的有限元法,有限元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6、形状函数与有限元空间(6学时) 一维高次元,二维矩形剖分的形状函数,三角形单元的形状函数,等参数单元,三维情形。 7、有限元解的收敛性与误差估计(4学时) Sobolev空间中的插值理论,有限元方法的收敛性与误差估计。 三.教学对象及先修课程

本课程为计算数学方向本科生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理方程,数值分析,泛函分析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陆金甫,关浩,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微分方程数值方法,胡建伟,胡建伟,科学出版社,19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