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秦汉史—东汉(2)

秦汉史—东汉(2)

秦汉史—东汉(2)
秦汉史—东汉(2)

第八章

东汉

(25——220)

一、巩固统治的措施

(一)形势分析

1、政治上:地方豪强势力强大,西汉后期以来形成的地方势力,虽然统治力量受到削弱,但传统政治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且西汉一朝诸侯强横、权臣跋扈和外戚专权篡位的历史令东汉统治者触目惊心。

2、经济上:社会经济衰败,富饶的关中地区受到极大破坏,暂时丧失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局部地区的阶级矛盾仍很紧张。

3、民族关系:匈奴内侵,西域瓦解,羌、西南夷叛复无常。

刘秀的对策:对外以防御为主,对内以加强皇权为首务,对地方豪族以安抚为主。

(二)在体制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防范功臣。东汉初年功臣众多,功绩卓著者号为云台28将32功臣。邓禹、李通、贾复

2、控制外戚。规定外戚任官以九卿为限。明帝时进一步规定“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3、削弱三公权限,加强尚书台。

仲长统在《昌言·法诫篇》指出:“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理,犹加谴责。而权移外戚之家,宠被近习之竖,亲其党类,用其私人,内从京师,外布列郡。”

惠栋注引《唐六典》:“光武亲总吏职,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府。”

刘秀认为“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由小黄门“受尚书事”;中常侍得与皇帝直接议政。

4、裁并郡县、罢除地方兵。

裁并400多个县,吏员减省9/10。实际是恢复了西汉时期的建制。

刘秀在裁并郡县的同时,对地方行政建制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一是州的地位由监察区域逐渐转变为具有郡以上一级地方政权性质的行政区域,刺史也相应地变为具有统郡职能的长官。当然,这种变化是逐步完成的。

二是废除了内郡的地方兵。撤销郡都尉,取消每年举行的都试,罢除边郡的亭侯吏卒。这实际等于废除了秦汉以来的正卒制度和戍卒制度,标志着征兵制度的瓦解。此后,国家军队由召募的农民和征发的刑徒组成,担负全国的武备和对外防御。这是一种父子相袭的世袭兵制,成为三国时期士家制的前身。

二、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地主制经济形式——田庄的发展

(一)田庄形成的原因

田庄从内在需要来说,土地集中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是其成立的基本条件;田庄从外在需要来说,国家政治统治力的削弱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是其成立的必要保证。具体来说:

首先,武帝工商官营政策是一个转折点。

其次,汉元帝放弃“迁豪”,使地方豪族势力迅速发展,封建依附关系加强,

构为田庄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再次,西汉后期政治统治力的严重下滑,“案比”、“上计”制度的名存实亡,流民数量的急增,也使田庄在形成过程中获得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东汉以后,以刘秀“度田”为契机,田庄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陕西、河南等地出土了几十件陶陂塘和水田模型;在四川各地出土的画像砖,山东滕县宏道院、河南密县的画像石;内蒙古和林格尔出土的壁画等,也从不同侧面再现了田庄内部的规划格局和生产、生活场景。从这些实物出土地点的分布来看,东汉的田庄已遍布内郡乃至边郡,说明田庄已成为大土地经营的一种主导形式,故仲长统才据以作出一般性的概括: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这些“田亩连于方国”的田庄主,“身无半通青纶之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1,(二)田庄特点:

《后汉书·樊宏传》载: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为乡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

1、田连阡陌,集中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

2、田庄以农为主,综合经营,是一种自给自足程度很高的经济实体。

3、田庄拥有自己的私家武装,是一种封闭式的和半独立化的准军事组织。

4、田庄役使的劳动者主要是贫苦的宗族、宾客和奴隶,聚族而居的乡里构成田庄主的势力范围,宗族“恩纪”是笼络族众的手段。

这些依附民对田庄主来说,除了缴纳50%的地租,在农闲季节还要为主人修理沟渎,葺治墙屋,充当家兵。当然,主人对依附农民也要相应承担一定的义务,这种义务在田庄中主要体现为:

第一,田庄主有责任在经济上赈济贫弱的依附民。

第二,田庄主在社会动荡之时要负起保全宗人的责任。

三、东汉中后期的腐朽统治与黄巾大起义

(一)外戚宦官专政

1、原因

第一,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

第二,刘秀旨在加强专制制度的政策构成了体制上的因素。

第三,和帝以后皇帝幼年继位,皇权傍落,促成偶然因素。

1《后汉书·仲长统传》第49卷,第1648、1651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3、影响

其一,政治上:操纵皇权,生杀任已,干乱选举,任人为官,使东汉政治极度黑暗。

其二,经济上:广占田园,大肆兼并,索贿请托,“一书出门,便获千金”。“致使怨气上蒸,妖贼蜂起”。

其三,社会上:娶妻纳妾,竞立胤嗣,致使整个社会道德沦丧,风习败坏。

(二)累世公卿集团的形成

“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

1、私学---家业---“累世经学”。

2、乡举里选---门第族望---“累世公卿”

3、门阀大族:私学宗师与大官僚合二为一。

世传欧阳《尚书》的弘农杨氏

杨震→杨秉→杨赐→杨彪

(司徒太尉)(太尉)(司空司徒)(太尉)

世传孟氏《易》的汝南袁氏

X X ——汤成———绍(太将军)

昌(太尉)逢(司空)

安敝————隗(太傅)

袁良(司徒)(司空)

璋涣—— X ——侃

(司徒)(御史大夫)(尚书)

门阀对政权的垄断

1、把持选举:“选士而论族姓阀阅”,“贡荐则必阀阅在前”。

2、控制地方政权:《隶释》,地方权重。

“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缙但坐哨。”

“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

(三)反宦官斗争与“党锢”事件

第一阶段:桓帝延熹二年(159)---延熹五年(162)

代表人物---杨秉、陈蕃、李膺等

特点:上书苦谏,要求革新政治。

第二阶段:延熹五年---延熹九年(166)

特点:太学生加入斗争行列;太学成为抨击宦官专权的舆论阵地,著名的“党人”领袖利用汉末品评人物的“清议”形式,经常往来太学,所谓“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

官僚士大夫直接举奏当政宦官,或诛杀其亲类党羽.

领神:郭泰(太学生)

李膺、陈蕃、杜密、范滂。

166年:第一次党锢。宦官诬告李膺等交结太学生“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汉桓帝下令逮捕李膺、杜密、范滂等200余人。并令郡国搜捕“党人”,不惜“悬金购募”。后释,然“书名三府,禁锢终身。”

169年:第二次党锢。再次收捕李膺、杜密、范滂等人,并诛杀、流放、囚禁六、七百人。于是,“天下豪杰及儒学有行义者,宦官一切指为党人。”

172年:拘捕太学生千余人。

性质:形式上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内容上反映了进步力量(清流)与邪恶力量(浊流)在内政外交上的不同治国方略,具有鲜明的政治改良色彩。

秦汉史期尔雅末考试答案 (2)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汉武帝之后的两千年里,历史基本的状态是()。(1.0分)0.0 分 A、 儒表道里 B、 法表儒里 C、 道表儒里 D、 儒表法里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历史上,通过()的驱使才能实现大义灭亲。(1.0分)1.0 分 A、 利益 B、 惩罚 C、 金钱 D、 官位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汉代的法律系统是()。(1.0分)1.0 分 A、 法家化的 B、 道家化的 C、 儒法化的 D、 儒家化的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4所谓的“挪置罪名”是指将有罪的()可以说成无罪之人。(1.0分)1.0 分A、 官吏的恩宠 B、 官员 C、 道德的模范 D、 人民的公仆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下列人物中,不主张发展福利国家的是()。(1.0分)1.0 分 A、 王安石 B、 韩非子 C、 司马光 D、 桑弘羊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6西方历史上,所谓的“重商主义”是指重视对商业的()。(1.0分)1.0 分A、 尊重 B、 管控 C、 发展 D、 投资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7()是秦制与封建制的主要区别。(1.0分)1.0 分 A、 经济发展模式 B、 政治制度 C、 文化模式 D、 附庸或者奴才的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8()是秦制成功的关键所在。(1.0分)1.0 分 A、 使人人平等 B、 改善人民生活 C、 提高国际地位 D、 发展经济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从()开始,中国法律逐步儒家化。(1.0分)1.0 分 A、 春秋时代 B、 明清时代 C、 曹魏时代 D、 秦汉时代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0儒家学说认为,()是个人的身体所有者。(1.0分)1.0 分 A、 国家 B、 自然 C、 自己 D、 父母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1()不仅将首都迁至北京,而且在南京还留有模拟政府。(1.0分)1.0 分A、 明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12从()开始,尚书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机构。(1.0分)1.0 分 A、 西汉 B、 三国 C、 唐代 D、 东汉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3 课东汉的兴衰 课前自主预习 光武中兴 1. 新朝:公元9 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 东汉建立:公元25 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3. 光武中兴 (1)措施: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 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表现: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光武中兴” 。 知识点 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4. 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5. 表现: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6. 危害: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知识点 3 黄巾起义 7. 原因: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8. 经过: 184 年,经过精心策划, 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黄巾起义最后被东汉军队镇压下去。 9. 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 1 光武中兴 1. 有人说:“西汉亡于外戚,东汉亡于宦官。”这句话中所提到的“外戚” 是(D) A. 刘邦 B. 刘秀 C.张角 D. 王莽 2. 面对山河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B)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百家争鸣 D. 休养生息 知识点 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3. 东汉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C.外戚、宦官发动政变 D.太后夺权临朝称制

《管理会计》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 加工成本 D. 非生产成本 2、 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 A. 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 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 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 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3、 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 A. 半固定成本 B. 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成本 4、 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 成本的目标 B. 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5、 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 高低点法 B. 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6、 当相关系数 r 等于 +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基本正相关 B. 完全正相关 C. 完全无关 D. 基本无关 7、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 指降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半固定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8、 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技术性变动成本 D. 约束性变动成本 9、 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产品成本 D. 期间成本 10、 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 )。 A. 变动成本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 D.变动成本率 11、 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12、 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 a ,然后 才能计算出b 的 方法时( ) A. 直接分析法 B. 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3、 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 定:该企业应 用的是( ) A.高低点法 B.回归直线法 C.多步分析程序 D.同步分析程序 1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 )。 )。

秦汉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秦汉史》期末考试 新 1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78.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秦代实行中央集权后最早建立的是()。
1.0 分
?
A、
郡县制
?
B、
州县制
?
C、
省县制
?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州在()以后成了郡以上的行政单位。
1.0 分
?
A、
西汉末年
?
B、
西汉初年
?
C、
东汉末年

?
D、
东汉初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东汉的开朝皇帝刘秀起兵时的身份是()。
1.0 分
?
A、
豪强
?
B、
王嗣
?
C、
庶民
?
D、
循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周秦之变的主要改变是()。
1.0 分
?
A、
消灭剥削者
?
B、
消灭阶级
?
C、
消除贫富分化
?
D、

消除社会矛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孟子所在的时代“君”是指()。
0.0 分
?
A、
国王
?
B、
天子
?
C、
国民
?
D、
以上答案都错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6
法家思想最早产生于()。
1.0 分
?
A、
秦国
?
B、
齐国
?
C、
燕国
?
D、
赵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新人教七上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教案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 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1.材料展示: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2.教师讲述: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3.材料展示: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范晔《后汉书·郡国一》 4.问题探究: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把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比较,找出共同点)

从背景方面看,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了积极对策;从措施方面看,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 5.教师讲述:光武帝的这些措施总体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6.问题探究:你从光武中兴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问题思考:什么是外戚?什么是宦官? 提示: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人。 2.图表展示: 3.问题思考: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提示:9.5岁。24岁 4.图片展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问题探究: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对东汉王朝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使得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6.教师过渡: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目标导学三:黄巾起义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黄巾起义的原因、爆发时间、领导人、创立的组织分别是什么? 提示:(1)原因:政治腐败、租税严重、灾荒连年;(2)爆发的时间:184年;(3)领导人:张角;(4)创立的组织:太平道。 2.教师提问:黄巾起义的结果如何呢?有什么影响? 提示: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黄巾军受到重创、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黄巾起义的影响:黄巾起义主力虽然失败了,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东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刘秀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统治政策,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衰败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第二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三极管用来放大时,应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2.型号为3CG4D的三极管是PNP型高频小功率管。 3.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增大,反向饱和电流I CBO增大,正向结电压U BE下降。 4. 有两只三极管:A管β=200,I CEO=200μA;B管β=80,I CEO=10μA,其他参数大致相同,一般应选B管。 5.共射基本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为负值,说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差180o。 6.放大电路未输入信号时的状态称为静态,其在特性曲线上的点称为静态工作点;有输入信号时的状态称为动态,动态工作点移动的轨迹称为交流负载线。 7.在放大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处,幅度的放大倍数为中频处的0.707倍,这主要是由电路的频率失真引起的。 8.场效应晶体管是通过改变栅源电压来改变漏极电流(输出电流),所以它是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或电压控制)器件。 二、判断题 1.由于放大的是变化量,所以在输入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量都没有变化。(×)提示: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就有变化。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3.放大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分是由交流信号源提供的。(×)提示:增加的幅度所需能量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 4.通常,JFET在漏极与源极互换时,仍有正常放大作用。(√) 三、选择题 1.测得某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三个管脚对地电压分别为U1=2V,U2=6V,U3= 2.7V,则三极管三个电极为(B)。 A.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基极,③管脚为集电极; B.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集电极,③管脚为基极; C.①管脚为集电极,②管脚为基极,③管脚为发射极; D. 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集电极,③管脚为基极。 2.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 C的作用是(C)。 A.放大电流 B.调节I BQ C.防止输出信号交流对地短,把放大了的电流转换成电压。 3. 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当用直流电压表测得U CE≈V CC,有可能是因为(A);当测得U CE≈0,有可能是因为(B) A. R b开路 B. R b过小 C. R c开路 4.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信号时,如果PNP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发生饱和失真,则输出电压波形将(A)。 A.正半周削波 B.负半周削波 C.不削波 5.为了使高阻输出的放大电路与低阻输入的放大负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插入(B)。

超星尔雅秦汉史答案超全版

如果找答案直接使用WORD查找功能就好,只需要打入题干中几个字便可尔星泛雅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社会的特点是()。(1.0分)0.0 分 A、 家族群居性 B、 小家庭性 C、 非宗法性 D、 宗法性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2从()开始,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开始疏远。(1.0分)1.0 分 A、 孔子时代 B、 孟子、庄周时代 C、 老子时代 D、 以上答案都错误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贵族和平民的差异被()削弱了。(1.0分)1.0 分 A、 隋唐时期 B、 唐朝时期 C、 宋朝时期 D、 秦制时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与其他乱臣贼子相比,王莽篡党夺权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 严重失去民心 B、 手段温和 C、 非常得民心 D、 手段残忍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汉代时期的五铢钱因为()的原因而对今天的收藏界来说卖不上价。(1.0分)0.0 分 A、 铸钱所用材质廉价 B、 工艺简单 C、 历史时间短 D、 发行数量大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6法家制度主张,在()面前人人平等。(1.0分)0.0 分 A、 权利

B、 皇上 C、 法律 D、 法制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 7()是秦汉时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0分)1.0 分 A、 关东 B、 关中 C、 关南 D、 关西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不仅将首都迁至北京,而且在南京还留有模拟政府。(1.0分)1.0 分A、 明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明清时代的家族观念是()。(1.0分)0.0 分 A、 家族散居 B、 小家庭 C、 大家庭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10中国历史上第二度出现大城市崛起的时间是在()以后。(1.0分)1.0 分A、 元朝时期 B、 明朝时期 C、 秦汉时期 D、 唐宋时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1汉武帝之后的两千年里,历史基本的状态是()。(1.0分)0.0 分 A、 儒表道里 B、 法表儒里 C、 道表儒里 D、 儒表法里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A A.费用的增加 B.收入的增加 C.负债的减少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 A.六类 B.五类 C.七类 D.三类 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 A.无余额 B.借方 C.贷方 D.借方或贷方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 A.重记经济业务 B.借贷方向相反 C.漏记经济业务 D.借贷金额不等 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 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 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 A.账户结构 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 C.会计等式 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三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 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 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 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C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 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 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 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借:银行存款(资产) 贷:预收账款(负债) 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C A.只能在借方 B.只能在贷方 C.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D.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某些账户的余额是只可能出现在借方的,比如现金账户。 13、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 )。C A.在借方 B.在贷方

七年级历史 第12课东汉的盛衰

七年级科目:历史主备:吕雪宁审阅:张鑫审定:张小美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以及东汉衰败的主要史实(重点)。 . 2、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难点). .3、介绍天干地支表及十二生肖,教会学生换算农历与公历、干支纪年与生肖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自主学习: 通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1.东汉的建立者是(),都城在()。 2.刘秀在位期间,扩大了台学的规模,在各地兴办地方官学——()。 3.东汉时期的盛世被称为()。 三.合作探究: 1.出现光武中兴的原因 政治上: 文化上: 结果: 2.总结东汉衰败的原因: 四.展示讲解: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合作探究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五.系统总结 巩固训练 1、下列帝王中哪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A、汉武帝 B、王莽 C、汉景帝 D、光武帝 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光武中兴的内容是() A、恢复田租到三十税一 B、裁并机构 C、任用敢于执法的清官廉吏 D、治理黄河 3、造成东汉后期拥有军政大权的州郡长官乘机扩大武装力量,形成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政权的历史原因是() A、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外戚和宦官专权 C、黄巾起义使东汉名存实亡 D、皇帝年幼无知 4、“光武中兴”中的光武帝是() A、刘邦 B、刘彻 C、刘恒 D、刘秀 5、刘秀很注重文治,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建在() 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镐京 。 课外拓展: 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陆上“丝绸之路”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它从首都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西行,经武威至张掖至酒泉,然后到达敦煌。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走昆仑山北麓,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再西行大秦,称为南道;另一条沿今天的天山南麓,越葱岭的北部,西向到达大宛、康居等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

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图中() A. 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 湖泊湿地,b能和缓的加热大气 C. 二氧化碳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 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2.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读下列图表,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4.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下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左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 某种辐射。回答5-6题。 5.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6.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据石家庄机场透露,7日,16时30分,受雾霾影响 石家庄机场能见度由1400米骤降至100米,导致55个

航班被迫取消。16时58分石家庄机场能见度提高,达到起飞标准,第一个离港航班NS3267石家庄至深圳顺利起飞,机场航班陆续恢复正常。下图为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回答7-8题。 7.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8.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火山冬天是指因一座较大的火山爆发,全球数年或者某年没有夏天而只有冬天。2014年9月2日冰岛东南部的巴达本加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下图为火山喷发对大气影响示意图。回答9-10题。 9.火山冬天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弥漫在对流层散射了太阳辐射 B.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到达平流层削弱了太阳辐射 C.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D.火山喷发形成酸雨削弱了太阳辐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爆发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对航空运输不会产生影响 C.冰岛冬季受低压控制,天气晴朗 D.火山喷发可能会导致降雨量增大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实验(如下图)。完成11-12题。 1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水循环 B. 温室效应 C. 热力环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2.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回答13-14

2016尔雅秦汉史考试答案讲解

成绩: 99.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秦代实行中央集权后最早建立的是()。
1.0
?
郡县制

A、
?
州县制
B、
?
省县制
C、
?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我的答案:A
2
州在()以后成了郡以上的行政单位。
1.0
?
西汉末年

A、
?
B、
西汉初年
?
C、
东汉末年
?
D、
东汉初年

我的答案:C
3
东汉的开朝皇帝刘秀起兵时的身份是()。
1.0
?
豪强

A、
?
王嗣
B、
?
庶民
C、
?
循吏
D、
我的答案:A
4
周秦之变的主要改变是()。
1.0
?

A、
消灭剥削者
?
B、
消灭阶级
?
C、
消除贫富分化
?
D、
消除社会矛盾
我的答案:B
5

孟子所在的时代“君”是指()。
0.0
?
国王

A、
?
天子
B、
?
国民
C、
?
D、
以上答案都错误
我的答案:B
6
法家思想最早产生于()。
1.0
?
秦国

A、
?
齐国
B、
?
燕国
C、
?
赵国
D、
我的答案:B
7
秦汉社会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

第二章检测题

第二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甲苯、溴苯和辛烷的混合物 B.催化裂化不仅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而且可以提高汽油质量 C.裂化汽油可使溴水褪色 D.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 解析:多种液态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通常是利用蒸馏的原理进行分馏,分离甲苯、溴苯、辛烷的方法不是蒸馏,应该是分馏。 答案:A 2.甲烷、乙烯和苯属于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但它们之间也有共性,下列关于它们之间共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平面结构 B.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都生成CO2和H2O 解析:甲烷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A错误;甲烷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甲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甲烷、乙烯和苯只含C和H两种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都生成CO2和H2O,故D正确。 答案:D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用水就可以鉴别四氯化碳、苯和乙醇 B.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C.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解析: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D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CH CH可以与Br 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2 mol Br2 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说明苯分子不具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 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D.己烷的沸点高于2甲基戊烷 解析:由CH CH+2Br2―→CHBr2CHBr2。1 molCH CH 可以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若苯为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则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两种结构,B正确;苯环上的原子与甲基中的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可处在同一个平面内,甲基的另外两个氢原子不可能在这个平面上,故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C不正确;己烷与2甲基戊烷的分子式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D正确。 答案:C

2018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8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1.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 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拓展:本题考查古代商业这一长效热点,落实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变化类”的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关注材料中变化后的结果。由本题中“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的信息可判定答案。 2. 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拓展: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题目新颖,紧跟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江苏历史卷中的亮点。汉代画像石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曾对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假如把这些石刻画像有 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3. 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拓展;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

第12课东汉的盛衰

第12课东汉的盛衰(教学设计) 河南省清丰县瓦屋头镇第一中学娄文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以及东汉衰败的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②依据历史图片想像并手描述汉人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描述的能力。 ③介绍天干地支表及十二生肖,教会学生换算农历与公历、干支纪年与生肖的方法。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讲解柔术治天下和以文治为主要特征的“光武中兴”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懂得国家的兴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事业的繁荣。 〖教学要点〗 1.重点光武中兴 2.难点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教学建议〗 1.光武中兴

①向学生指出: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如同东周的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镐京之东,因此历史上有西汉、东汉、西周、东周之称。历代史书党将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则是从时间上指称。 ②介绍课文小字部分,让学生懂得,王莽改制是一场失败的改革,它不但没有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反击了社会矛盾,以此作为“光武中兴”的铺垫。③有关光武中兴的内容,可让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出两特征(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和五大内容(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废除捐税,减轻田租;提倡节俭,精简机构;整顿吏治;兴办地方官学)。总结课文小字,将光武中兴的内容与王莽的统治进行对比,还可适当穿插《后汉书》中的一些小故事,诸如:“寻找严子陵”、“奖赏闭门人”等,以突出光武帝重视人才、整顿吏治的中兴特色,加深学生对光武中兴的理解。同时,对光武帝重视教育也可作一定评论。关于“中 兴”一词可稍作解释:由衰弱转入重新兴盛。 ④为使学生对光武帝其人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可指导学生收集更多的相减史料,在课外以活动课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⑤让学生依据课文中的三幅插图想像汉人的日常生活,以此突出“兴武中兴”的结果与作用。 ⑥引导学生以讨论的形式比较“兴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盛世凹面的出现的共同原因,即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待。 2.东汉衰败 ①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及小字分析东汉衰败的原因,即年幼的皇帝被各种势力左右、地方割据势力猖獗、农民起义爆发等,并指出具体表现,诸如官僚、地方兼并土地、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左右选官舆论、大地主拥徒附和私人武装家兵等等,指出这是东汉末年形成割据势力的原因,更是三国分立的历史根源。 ②关于天干地支及十二生肖的内容,应作一定的解释与说明,并教会学生换算方式。

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A、1850 B、1851 C、1852 D、1853 2、太平天国在(),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A、金田起义后 B、定都天京前 C、定都天京后 D、天京事变后 3、1859年,()从香港来到天京。不久,他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A、洪秀全 B、冯云山 C、石达开 D、洪仁玕 4、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有()。 A、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B、它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C、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D、它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强烈愿望 5、下列文献中,包含有资本主义色彩社会发展方案的是()。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6、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A、太平天国北伐失利 B、领导集团的思想退化 C、湘军攻破天京 D、天京事变的发生 7、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B、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太平天国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太平天国起义没有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8、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B、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 C、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承认不平等条约 D、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对西方列强缺乏理性的认识。 9、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对西方列强缺乏理性认识的表现是()。 A、他们不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并笼统地把信仰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 B、他们把拜上帝教作为发动、组织群众的思想武器 C、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 D、他们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10、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冯桂芬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11、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中体西用 D、师夷长技以制夷 12、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 A、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 B、借此加强海防、边防以反对外国侵略 C、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D、学习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兴办近代教育 13、1865年,()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 东汉的盛衰知识点练习第三十五篇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东汉的盛衰知识点练习第三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秦朝在中央设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锦衣卫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汉武帝能够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主要前提是( ) A、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C、城市管理制度的健全 D、分封制的全面推行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唐朝和西汉相似的地方是( ) ①开国皇帝都是吸取前王朝灭亡的教训②两朝都出现过治世局面 ③两朝都有过对边疆少数民族友好往来④都城都在长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长安城里的“市”是指( )

B、居住区 C、作坊区 D、宫廷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对于黄河的治理,汉朝比较重视的两个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景帝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武帝汉明帝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水排是一种( )

B、冶铁工具 C、灌溉工具 D、耕种工具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东汉明帝时,负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 ) A、王景 B、李冰 C、郑国 D、杜诗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秦汉时期阶段特征应归纳为( )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西汉的城市建设很有特点,在其都城长安出现了专门的商业区,称为( ) A、街 B、坊 C、市 D、场 【答案】: 【解析】: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 ( ) A. 制造费用 B. 外购材料 C. 折旧费 D. 外购动力 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 生产工人薪酬 B. 车间、分厂管理人员薪酬 C. 厂部管理人员薪酬 D. 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 因筹资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 B. 职工教育经费 C.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 D. 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4.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 机物料消耗 B. 辅助生产工人工资 C.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D. 厂房折旧费用 5.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 原料费用 B. 主要材料费用 C. 车间折旧费用 D.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6.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 直接材料 B. 机物料消耗 C. 机修费用 D. 直接人工 7.“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登记( ) A.完工入库产品成本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C.分配转出的劳务费用 D.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 8.基本生产成本应该按( )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登记。 A.产品名称 B.成本项目 C.费用要素 D.费用项目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有( ) A. 对外投资的支出 B. 购置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支 出 C. 滞纳金、罚款、违约金 D.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 2.下列各项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有( ) A. 折旧费 B. 职工薪酬 C. 直接人工 D. 税金 3.下列各项中应列入“财务费用”账户的有( )

A. 利息支出 B. 汇兑损失 C. 利息收入 D. 金融机构手续费 4.工业企业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 直接生产费用 B. 直接计入费用 C. 间接生产费用 D. 间接计入费用 5.下列各项中,应该列入直接生产费用的( ) A. 原料费用 B. 机物料消耗 C.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D. 主要材料费用 6.为了进行成本的审核和控制,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 A. 制定先进可行的消耗定额 B.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C. 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盘点验收制度 D. 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7.在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时,应特别注意()之间费用界限的划分。 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生产费用和经营费用 C.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D.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8.以下税金中,属于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是( ) A.增值税 B.房产税 C.土地使用税 D.车船使用税 三、判断题 1.产品成本项目是指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所进行的分类。 () 2.企业为了形成和扩大生产能力,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使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多个会计年度)内受益的支出,均属收益性支出。() 3.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直接计入费用。( ) 4.“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 ( ) 5.机物料消耗和辅助生产车间工人工资等, 均属间接生产费用。 ( ) 四、综合题 1.某企业2010年3月份的支出情况如下: ⑴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发生直接费用77 000元,乙产品发生直接费用33 000元,共计110 000元。 ⑵本月车间一般消耗用材料5 2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 400元,车间管理人员办公费等1 400元,共计10 000元。 ⑶购买某项固定资产,支付3 700元。 ⑷预付车间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6 000元。(摊销期为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