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育

德育

德育
德育

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初探

摘要: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掌握德育渗透的相关原则和方法,深挖德育因素,捕捉德育契机,使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渗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初中物理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相互渗透,实现和谐统一。

一、思想上,树立德育优先意识

赫尔巴特强调指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将“精神成长”臵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体现了德育优先的思想。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物理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的位臵,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新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形成了初中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而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质上就是德育目标。具体的说,就是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形

成崇高的道德品质。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切实可行的。因为,物理学悠久的发展史、物理学理论发展的本身、物理学本身所具有的唯物辩证的思想和物理探究过程中应具备的各种科学精神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丰富资源。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物理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摒弃重科学素质轻道德素养的不良倾向,在提高学生智育的同时也使学生德育素养得到同步的发展,真正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物理教学中突显德育功能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形成坚强的意志。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德育内容较少,教师容易把握,隐性德育内容是指通过深入分析、挖掘或通过介绍背景,能体现其强大的德育功能的材料。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现德育的目标控制,做到德育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整体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主要有以下切入点。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高尚思想品质的养成教育。

1、介绍物理学家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事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如结合阿基米德原理,介绍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献身科

学、为保卫祖国在敌人屠刀之下还从容地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学习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时,结合日心说的教学,介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不畏黑暗势力的迫害,坚持真理,不懈地为研究天体运动奋斗终生;还有伽利略、爱因斯坦等,几乎每个科学家都有一曲动人的爱国故事。学习光学时,介绍优秀光学家蒋筑英、蔡祖泉,为发展我国光学事业,填补电光源空白而艰苦创业的事迹。结合现代物理教学,介绍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吴健雄等华裔物理学家们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生动事例,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等我国物理学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坚定地投身祖国的繁荣建设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明确“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高尚道德品质。

2、结合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科技发展史上,曾经对世界文化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初中生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发现课本上的定律和物理单位大多是用外国人的名字命名,容易产生民族自卑感,盲目的崇洋媚外。因此,要有意识地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的卓越贡献。例如,在学“声现象”时,习题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北宋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我国早在宋代就对声音有了深入研究,并且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而在驰名中外的北

京天坛,更有三处有着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的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它们无疑是我国古代科学知识与建筑师们高超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学习“光学”时,让学生知道在二千多年前墨子所著《墨经》上已经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在“平面镜”这节课提到“我国大约4000多年前夏王朝时代就有了铜镜”,再引导学生感悟从“以铜为镜”到“以人为镜”的做人道理。学习“杠杆”时,明确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杠杆原理制成捣谷的舂和在井上汲水的桔棒以及天平和杆秤,天平和杆秤在现代社会仍然普遍使用。又如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介绍东汉时成书的《春秋纬》中记载的:“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舟中闭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这说明早在公元l-2世纪,我国科学家对运动的相对性就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这比哥白尼、伽利略大约早了1400多年;在学习“电磁现象”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早在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鬼谷子》、《淮南子》等书中均有“磁石召铁”的记载。北宋科学家沈括于1086年编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讲述了人工制造指南针的方法,书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了磁偏角。在学习物质的构成时,介绍我们祖先很早对自然界物质本质的探讨,提出了“五行说”、“元气说”、“原子论”。这样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3.结合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结合物理教学,介绍我国当代在物理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介绍我国在尖端技术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可比拟的,并在许多领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例如在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采用我国“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的视频,介绍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是“一箭多星”的四强之一,运载火箭早已进入世界航天市场。中国计划在2015年建成由35颗左右卫星组成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打破美国GPS的垄断。

在学习导体时,可以介绍我国对超导的研究成果;学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章时,补充讲述我国新建设的水力、火力发电站,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的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简述三峡工程等。在学习声的传播时,举一些抗战影片中的片断,如《铁道游击队》中游击队员利用铁轨提前获得敌人火车到来的情报,在《地道战》中游击队员利用竹筒传递情报、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要提出我国能源形势十分严峻,煤的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量约462吨,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而提出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能源和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是相当必要的,最后,展示核能的开发、利用及前景。这样,通过与实际国情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等意识。

4.进行国情教育,激励学生的爱国激情。

结合物理教学介绍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成就的同时,还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科学,自15世纪开始落后于西方,并结合雅片战争

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惨痛历史教训,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结合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定律、常数、单位等的命名,大部分都是外国科学家的名字,我国目前总体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从而培养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二)加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论思想的教育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物”和“理”。“物”即物质,是物理学研究对象。可以归结为实体物质和场两种形态。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明确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为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打下了基础。“理”是指物质运动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的。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方法论的掌握都有积极作用。

1.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变化的。

学习运动的概念时,明确了“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应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物质是运动的、变化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到微观分子的热运动,从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和磁的运动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从摩擦起电到热机工作,从电动机转动到白炽灯发光,使学生意识到:物体的运动实质上就是

物质的运动,其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运动过程又是十分复杂的,为了避免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又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辩证关系。学习质量的概念时,在强调了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同时,就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宇宙天体到基本粒子,从有形的实体(如高山、树木、房屋)到无形的场(如重力场、磁场、电场),物质在自然界中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正是由于多种多样的物质才构成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又是运动变化的。

2.对立统一规律。

观察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到处存在着对立中的运动.如教材中作用与反作用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引力和斥力、吸热与放热、正电与负电、裂变和聚变,总存在着对立的倾向。可以向学生揭示物质的对立统一规律。又如,在学习“电和磁”这章内容的时候,学生普遍对电能产生磁,即奥斯特实验,感觉很有意思,但一般不会再做深一步的思考,这时,如果我们紧接着反问一句:“磁能否生电呢?”直接将学生带入对立的一面,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将知识点与辩证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了“对立统一规律”。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学习“做功和内能的改变”,学生在观察“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实验时,对棉花不点自燃的现象的反应先是惊奇,后是困惑不解,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带领学生亲自实验,并通过讲解知识使学生明白棉花自燃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从而使棉花燃烧的缘故,可以让学生树立真理来源于实践。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可概述亚里士多德差不多二千年来一直得到人们公认的观点被伽利略的小车实验所否定,以后科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伽利略的思想,最后由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过程,向学生渗透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其内容都将进到高一级的程度。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到别的科学家,再到牛顿,才使人们对运动的这一规律有了本质的认识并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时刻注意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比如在学习地磁场后,让学生回忆农村广泛流行的看风水现象,认识风水先生所用的罗盘其实就是一个小磁针,小磁针在不同的地方的指向不完全相同是因为受地磁场的影响,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一迷信活动的实质。教师通过这些实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

4.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发展一般先从量变开始,在某一阶段发生跃变引起质变。物理教学对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由量变引起质变规律能起到独到的作用。例如:物体温度的量变会引起物态的质变,而物态的质变又会导致体积、密度、比热容等量的变化;透镜成像中,物距的量变会引起像的质变等,可揭示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明确要研究事物的质变,必须很好地研究量变过程,要发展就要注意量的积累,要在学习上取的好成绩,也必须扎实地学习,重视平时知识量的积累。

(三)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每一个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是从事实、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必须以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态度对待,要培养学生严格操作、认真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由于经历和学识的限制,对有些物理知识,有时还会怀疑其客观性,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权威,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使学生积累物理现象并有正确的思考,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知识教学介绍物理学家的科学态度,布鲁诺为捍卫科学真理走上火刑场;伽利略被终身监禁而矢志不移;开普勒贫病交加,历受迫害,死在讨债的路上;笛卡儿、牛顿、惠更斯、卡文迪许等为了科

学研究终身不娶;美国的富兰克林做风筝试验而被雷电击晕,待他醒来时,还风趣地说:“好家伙,我本想电死一只火鸡,结果差点电死一个傻瓜!”。这些为科学试验而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和不畏艰险,奋不顾身而又非常风趣、乐观的精神,是要让年轻的学子们永远铭记的;法拉第经10年的不懈努力做了三百多次的实验,最终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这些感人的事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顽强意志及忘我牺牲的精神非常有感染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也证明了这一结论。我们的教育就急需培养像爱因斯坦这种创造型人才,物理学的内容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基本素材,如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葛利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阿基米德的检验金冠等。培养学生勤奋进取、勇于攀登的科学作风也是物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数科学家的成才之路都证明了“天才就是勤奋”的至理名言,上课时可结合物理学,介绍法拉第、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生平、轶事、发明史等向学生进行优良科学作风的教育。

物理学中的许多定律、定理都是在长期艰苦的实验后总结出来的,包含着科学家多年的心血、汗水、失败和挫折,在科学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比如“欧姆定律”这节课,在得出欧姆定律后,抓住时机讲欧姆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

了“欧姆定律”,当时的实验条件极差,没有现成测量电流的仪器,他想了种种办法,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当时电源电压也不稳定,经过五年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他的这种求新、求实、勇于自我批判的探索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惊人毅力,会使学生受到激励,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的任何一次大的突破都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教师除了注重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外,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应的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体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一)指导阅读科普读物。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很容易被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所吸引,教师应抓住学生心理,积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推荐《趣味物理》《物理世界》《科学画报》等书籍,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兴趣教育,诱发爱科学的萌芽。

(二)提倡科技活动。开展拟写物理科技小论文、办物理科技小报、物理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从中加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主题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积极进取,实现自我。

(三)指导生活中的物理应用。物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在学完家庭电路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日光灯安装、电风扇检修、家庭电路设计、家庭电路简单故障排除等,在教到相关知识时不妨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共同研究,动手实践,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四)通过举办物理讲座、开展社会调查、组织竞赛、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活

动,如举行物理学史的讲座,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在学习完“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调查社区或学校的噪声来源,并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善环境的方法,向社会提出倡议,让学生从小就具有社会责任感。

总之,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德育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渗透德育内容,从局部看是细微的,一个概念,一道习题、一个探究活动,都能启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从长远看,只要我们时时注意德育渗透,充分吃透教材,使科学观点、正确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就会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德,达到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