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宣讲稿: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宣讲稿: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先来一个调查,在座的家中有书橱,家有藏书的请举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最看重的家风,首先是重视教育,诗书传家。

我们都羡慕东南江浙一带的富发达繁荣,认为南方人有经济头脑,脑袋活泛。南方人的精明,其实来源于尚学。我这里有一组数字,是关于重视教育、诗书传家的:明清两代全国的进士分布情况,第一名,浙江 6505 人,第二名,江苏 5929 人,第三名江西 5033人,第四名,河北 4295 人,第五名,福建 3745 人,第六名,山东 4033 人;明清两代中,江苏出了63名状元,浙江出了39名状元,江西出了21名,福建出了13名,安徽出了13名,山东仅仅出了9名,这与我们孔孟之乡的称谓很不相称。例举这组数字,是想启发大家思考一下,在你的家风中有没有重视读书这一条。

明清两代,在读书风气很盛的安徽,同时也出了一个著名的商帮,就是徽商。徽商是明清时期闻名全国的大商帮,延续六百多年。徽商一代代继续发展,在历史上书写出光辉的篇章,是与他们具有良好的家风绝对分不开的。徽商极其重视家风的建设,他们的一言一行和种种事迹,也是留给我们今天的一份宝贵遗产。徽商家风主要由孝亲、教子、友爱、勤俭、修身、创业、睦邻、交友、诚信、助人、义行、守法等十二个方面组成。其中,与教育直接有关的“教子”,排

在第二位。所以,我们在羡慕他们富有的时候,也应该好好学习他们的家风。

那么,什么是家风呢?

我用三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家风。第一个,李双江的小儿子和一同伴分别驾驶宝马和奥迪车,在北京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因小事殴打业主夫妻两人,事后业主报警处理此事,打人者被带到警局接受调查。李双江亲自到医院向受伤者真诚道歉,在病床前深深的鞠躬,称:“我没有教育好儿子,我对不起你们夫妇,我宁愿你们用棍子把我打一顿。”临走前,李双江承诺一定会“给个说法”,不会放纵自己孩子犯的错,并承诺将负担全部费用。一周后,北京市公安局通报消息说,李双江的小儿子李天一因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之规定,由政府收容教养1年,已送交执行。

第二个来自网上一篇博客:《向贪官郑道访的母亲致敬》,详细了解了原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郑道访的母亲韩素清教子故事,两件事印象深刻:一是1994年,郑道访刚刚调任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时,赴任前特意回家看望年迈的老母亲,不到两天就收到各种礼金三万多元。韩素清老太太硬是逼着儿子将这笔钱交给了组织。另一件是在郑道访离家的前一夜,老太太专门把全家大大小小几十口人召集到起来开会,当着儿孙的面把自己攒下的一千元钱交给郑道访救急用,并在这次家庭会议上,老太太为了让儿子安心做个清官,给家人约法三章:一是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礼品和吃请;二

是不准答应帮助别人办事;三是全家任何人都不能去找县、乡、村领导办私事。虽然这没能阻止郑道访成为贪官,但最终因韩素清老人严格的家训及清正的做人原则,几十名务农的郑家子弟没有一点犯罪痕迹。

第三个,我们学校有一位学生,从小失去父亲,家境很贫穷。上初中后,看到母亲没白没黑地操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母亲知道后竟以不吃饭来逼迫他上学。在这位母亲看来,不读书,没文化,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不读书就是不走正路。母亲先后把他们姊妹都培养成了大学生。这名同学后来分到水利部工作,在他的带动组织下,他和他的同事们每年总是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帮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重新走进校园,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些都得益于他母亲的身体力行,得益于重视读书的良好家风。好的家风,培养了他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

我们周围不少村都有好学好读的传统之风,家家户户都出了不少读书人,他们都好读,好学都以考上好大学为荣,以读书出人头地。比如峨庄有几个村,每一年每一位考上大学本科的同学都要在村里举行读书庆典和读书活动,村委会就给考上大学的同学送去助学金和赠送“翰墨永香”的字屏。同时还给其考上大学同学的家属小孩赠送书籍,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快乐读书,好读书的传统。同时鼓励他们要再接再厉、努力学习考上更好的大学,将来报效家人,致富家乡。这样的好村风,必将带动良好的家风的形成。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习惯和生活作风。上述

个案,代表了几种不同的家风。我们听过一句话: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什么原因?就是家风。家庭是一个小社会,孩子出生后,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对其人生信仰、价值观、人格形成、性格情趣、为人处事等等方面都构成决定性的影响。在家庭中,孩子被家风熏染,潜移默化地打下了人生画卷的底色。有了这样的底色,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即使再走弯路,本质也不会变坏,而且最终还会回到正道上。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介绍,家风影响家庭一代乃至几代人。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庭,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低调,做事严谨,为子女树立良好风范。传至八代,他的子孙中有十三位大学校长,一百多位大学教授,八十多位文学家,六十多位医生,还有一位副总统,一位大使,二十多位议员。而珠克是闻名的酒鬼、赌徒,恶霸、地痞。毕生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只是会剋架,他的子孙有三百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四百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六十多人犯过诈骗、盗窃罪,七个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有出息的。这大抵就是两个家庭不同的家风与家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代的结果吧,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特别是当家人的言行好坏对家庭的影响、子女的成才与否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是良好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再回到我们的学校,但凡那些喜欢打架,喜欢向同学要钱,喜欢逃学,不爱学习的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都与家风

有关系。那些善良上进的学生,也往往有一个善良的家庭。

国外各种心理、家教方面的思想,其实都不如我国古代的家教思想更直接、更方便,他们现在讲的各种道理,在传统文化中几乎都讲到了,现在只是换不同的方式转述出来。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他们绕了大圈子,把问题搞得很复杂,而我们的老祖宗直接抓住了本质,并且给了我们最便捷的方法。我们古代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帮助我们普通人树立的家风的资源。小时候常见“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克勤克俭子弟,半耕半读人家”等对联,就是家风的体现。传统文化中不用说“四书五经”,就在《菜根谭》、《了凡四训》、《增广贤文》、《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通俗读物中也包含了很好的家风教育思想。这些都是为人打基础的,对是非对错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才能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前面的问题案例,无不是是非不清,甚至颠倒黑白才出问题的。

我最推崇的是《弟子规》。因为弟子规中汇集了我国古代圣贤教育的精华,既有思想,又有非常具体的行为要求,便于操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一部弟子规如果能做到一半,就很好了。我们现在不仅课前诵读,而且利用心理课讲解。学习弟子规,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信息时代,不仅孩子应该学,老师、家长都应该学,而且身教重于言教。

家风真的很重要吗?

还是用例子来说明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