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生态文明研究(正文)

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生态文明研究(正文)

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生态文明研究(正文)
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生态文明研究(正文)

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生态文明研究

摘要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发展奋斗史。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最突出的表现在于逐步唤醒并增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在党和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上,针对贵州这种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深入研究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涵义及特征,培养人们环保意识、加强政府职能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最后得出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贵州;城镇化;生态文明;发展策略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is a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truggl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new civilization form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the most prominent manifestation is gradually awakened and enhanc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concept.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assed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s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Guizhou national minority area,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ecological c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to explore,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literature, in-depth study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Guizhou minority are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ultur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finally obtains the effective strategy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Guizhou;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目录

一、绪论 0

(一)研究意义 0

(二)研究现状 0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2)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2.人与人和谐相处 (2)

3.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2)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 (2)

1.伦理性 (3)

2.可持续性 (3)

3.和谐性 (3)

三、贵州发展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4)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4)

1.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内在需求 (4)

2.缓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必然需求 (5)

3.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5)

四、贵州发展生态文明中存在的问题 (5)

(一)传统城镇化的“三高” (5)

1.高投入 (5)

2.高消耗 (6)

3.高污染 (6)

(二)人们环保意识淡薄 (6)

1.生态意识发展与环保现状认知存在严重反差 (6)

2.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实际知晓率偏低 (7)

3.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广度偏低 (7)

(三)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7)

五、加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7)

(一)加快产业转型 (7)

(二)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8)

1.增强民众的生态忧患意识 (8)

2.提升民众的生态科学意识 (8)

3.树立民众的生态责任意识 (8)

(三)健全环境法律体系 (9)

七、结论 (9)

参考文献 (11)

一、绪论

(一)研究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取得最大共识的主流文明形态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对生态文明予以不同专题的研究,发掘其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指导价值,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城市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因此,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的专题研究,更能发掘生态文明的多重意蕴,更能彰显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指导功能。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短缺等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党和国家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党中央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根据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在党和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上,经济取得了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城镇化进程也在不停地进步,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人们传统思想的影响,生态环境也在遭受着不同层次的破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对于促进我国的现代经济建设,积极推进中央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政策,加快经济社会的转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逐渐枯竭,森林退化、

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从而引出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集中分析了全球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城镇和人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促使人们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思考,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面前,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本然状态,力图寻找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途径,为此涌现出多种生态文明观的思潮。

国内理论界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成果相当全面而深刻,但是关于生态文明城市的研究内容则相对稀少。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很强的人类发展工程。例如,罗文东在《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一文认为,“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当然也是统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倡导和实行一套低能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才能顺利完成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通过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制度上的变革,可以使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同时得到改善。在产业组织上,传统的产业组织不能有效地解决产业活动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也不能解决越来越多的资源稀缺问题;在产业结构方面,已进行过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产业之间的比例以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却忽视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经济系统方面,产业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被忽略造成系统反馈功能缺失或弱化;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完善产业系统对环境生产的强

化反馈。产业生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环境法规从末端治理转变到污染预防和产品控制,从污染物废弃物处理扩展到材料选择、制造技术、产品设计、消费模式等各个环节,为此需要健全相应的产业政策、产业制度和法律,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生态体系。但上述这些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途径、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针对贵州这种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研究,积极推进中央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政策,加快经济社会的转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对传统城镇化文明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其实践成果,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城镇化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人与人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其行为和后果的负面效应的认识,不断调整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步程度。

3.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城镇化文明之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是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取得的各种成果。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

认识和分析生态文明的特征,对于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使人类文明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生态文明的特征,大多数专家和学者把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与农业文明和城镇化文明相比,具有伦理性、可持续性和和谐性等基本特征。

1.伦理性

生态文明的伦理性意味着人类的角色由自然的征服者转变成自然的调节者,这就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建设和进行城镇化生产时,要主动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一种道德伦理关系。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更进步、更高级的文化伦理形态,目的就是化解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应该以生态文明的伦理观替代城镇化文明的伦理观,使生态伦理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广泛认同,生态文明行为由自发转向自觉;其次应该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替代城镇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三高”的城镇化方式,建立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人类由城镇化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价值基础。生态文明是实现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可持续性强调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平等,要求当代人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一代比一代更好的发展;其次,可持续性强调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权利平等,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不能以损害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只有在资源环境公平配置的条件下,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才可保持整体发展的持续性,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和谐性

和谐性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程度的进步和生态意识的增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

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时,首先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其次人类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只有在此基础上,人类在发展经济建设和进行城镇化生产时,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贵州发展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贵州以巨大的能源成本和沉痛的环境代价长期维持了高速经济增长率。规模庞大的能源消耗带来了相当数量的污染排放,使贵州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目前,贵州正以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较多的人口,承受着严重资源消耗和经济活动,面临着非常突出的生态环境挑战:土地资源大规模严重退化,水生态环境恶化,草原退化情况相当严重,森林赤字还在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城市空气污染依然突出。自然灾害受灾率、成灾率和经济损失继续上升。涉及环境问题的群体性事件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这迫使贵州既不能沿袭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重城镇化模式,也不能模仿和采用高消费、高消耗、高排放的现代化模式,必须独辟蹊径,寻求绿色发展之路。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内在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已从以前的“求饱”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求好”。但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所有这一些是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使自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还能够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的内容,就是一种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将改善民生、保障人们的生态权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使人们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品质。

2.缓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必然需求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在城镇化文明时期内,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能源进行了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了现在许多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严重短缺甚至枯竭的局面,同时过量地砍伐森林,使世界的森林面积每年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正在承受着许多来自于大自然的“报复”。所以,我们必须在大力进行城镇化生产的同时,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尽早地从城镇化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

3.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城镇化文明三个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危机。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制约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这一严峻的现实下,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对传统城镇化文明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是取代传统城镇化文明的一种最合理的文明形态,是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形态的建设与形成,必将有助于人类建设更高层次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只有生态文明的发展壮大才能使人类在文明进步的征程走得更远。

四、贵州发展生态文明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城镇化的“三高”

1.高投入

在传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贵州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大多比较恶劣,资源相对匮乏,为了提高城镇化生产效率,为了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贵州政府把高投入作为促进经济高增长的最重要的手段,这样反而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增长对投资和生产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使得当地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增长和城镇化发展对投资拉动的依赖较强。这样不仅会造成消费对投资的制约,可能造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而且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导致宏观经济大起大落,影响社会的稳定。

2.高消耗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所需的能量主要靠化石燃料的燃烧,尽管我国的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在贵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能源结构比较单一,其他的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并不高。传统城镇化的高消耗不仅会加剧资源紧缺,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高污染

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化石能源的高消耗必然会带来废弃物的高排放和生态环境的高污染。一方面这些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一些有毒的气体、粉尘和碳氢化合物,排放到空气中直接造成空气污染和酸雨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传统城镇化“三废”中所含有的重金属离子、酸根离子、氢离子和一些有毒的气体,任意排放后会形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既造成了环境破坏,还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不仅如此,为了治理这些环境污染,又增大了城镇化生产投入成本。

(二)人们环保意识淡薄

生态意识就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观点和看法,是人类在处理自身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以及协调人类内部有关环境权益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贵州民众的生态文明的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生态意识淡薄。

1.生态意识发展与环保现状认知存在严重反差

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度和关注度较高,而对具有广泛意义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了解度和关注度较低。如贵州民众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生态垃圾污染、耕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了解度和认知度较高,而对具

有广泛意义的生态问题比如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沙尘暴、荒漠化等的了解度和认知度较低。

2.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实际知晓率偏低

贵州民众大多听说过一些与生态环境科学相关的知识,但对其准确的含义了解不深,造成民众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认知程度偏低的状况。民众对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越密切的生态环境知识越具有较高的知晓度,如白色污染、垃圾分类等;而对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相对较远的生态环境知识的知晓度偏低,如温室效应、世界环境日等。

3.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广度偏低

贵州民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不深刻,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很浮浅。这不仅对全面素质的提高不利,而且对于整个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也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贵州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三)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环境立法体系显然不能包容现实经济社会中所出现的、需要进行环境保护的大量客观现实,贵州现有的环境法律体系结构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首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偏重于污染防治,这往往使人们衍生环境保护主要是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模糊认识;其次,单行法规的数量太少,且很不完善,即使是已经出台的单行法规,由于未能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管理无法进行;再次,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在实践中,由于各个环境单行法之间相互重叠和矛盾,而个别领域又出现法律空白,造成环境保护工作出现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的被动局面;最后,地方性环境立法发展缓慢,贵州缺乏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造成了地方环境立法丧失了应有的特性,而完全沦为摆设。

五、加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一)加快产业转型

积极培育健全的矿权市场,加强政府的行业规制,规范生态资源的勘查与开

发秩序。首先,加强政府职能管理,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度,从根本上杜绝“三高”城镇进入市场;其次,抓大放小,加强政府规制力度,对经营效益好,资金雄厚的骨干企业重点扶植,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城镇环境的监测,增强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中小城镇进行合理的整治和资产重组,或者取缔;再者,建立与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资体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方面,要坚持“开发者恢复,破坏者治理、受益者补偿”的原则。

对于贵州一些“三高”传统城镇,应优化各工序的生产能力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首先,合理配置能力,优化各工序的生产能力结构;其次,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塑造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最后,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畅销产品,扩大企业盈利空间。

(二)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1.增强民众的生态忧患意识

生态忧患意识是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萌发的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真正的的生态意识必须基于忧患意识。民众对生态环境问题拥有知情权,我们必须真实地向每一位民众讲清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关切。对于人类而言,最可怕的不是遭遇了生态危机,而是没有觉察生态危机的发生,甚至是不知不觉,盲目乐观。只有觉察并冷静地研究生态危机,才能可能缓解它、并直至消除它。

2.提升民众的生态科学意识

生态科学意识,要求我们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实践。过去人们都认为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可以无偿占用和使用。然而,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要求人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对资源和环境的态度,提升生态科学意识。实践证明,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利用;否则,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3.树立民众的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责任意识,指不但国家、贵州政府和企业对生态保护负有责任,而且每

一个人对生态保护均负有责任”,是民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民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培养和提高贵州民众的生态责任意识已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民众的生态责任意识不仅包括他们有责任自觉限制和抵制各种破坏生态的行为,还包括他们有责任自觉参与各种有益于生态发展的活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与广大民众能否意识到自己对生态保护的责任和他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程度。

(三)健全环境法律体系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民众生态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问题己从地区的、局部的具体法律问题发展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保护环境、防止跨地区污染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应当由排污者承担,而不应转嫁给国家和社会。《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第四十一条还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笔者认为,建立环境责任制度是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人类不计后果的浪费资源,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必将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人类应当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贵州政府首先应该完善环境方面的规定,加快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首先,健全环境法律体系结构,制定一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侧重于确立国家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明确资源、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并重的原则,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其次,树立正确的环境法制理念,宪法在培育民众生态意识,提高民众生态素质,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实现生态化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

七、结论

目前,我们国家暂时还处在经济建设城镇化进程阶段,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较为落后,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传统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充分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转型、不断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加强政府职能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环境立法体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贵州的城镇化建设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边燕燕,邓玲.西部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12-15.

[2]胡莉,熊康宁,肖时珍,朱海彬.贵州喀斯特地区人地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调控[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117-121.

[3]郑小军,张健,朱卫红,史敏,张守志.基于熵值法的延边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365-369+374. [4]王振宇,连家明,郭艳娇.生态文明、经济增长及其财税政策取向——基于辽宁生态足迹的样本分析[J].财贸经济,2014,10:32-40+124.

[5]翟少冬.山西襄汾大崮堆山遗址石料资源利用模式初探[J].考古,2014,03:58-67.

[6]陆志华,蔡梅,陈俊.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金坛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14,12:5-7+11.

[7]费胜章,王艳,任善英.关于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64-68.

[8]薛根元.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04:1-6.

[9]阚宁.朝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14,21:153+149.

[10]麻乐平.探析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134-136.

[11]胡可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及培养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4,26:186.

[12]胡文婧.论社会建设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51-52.

[13]汪建云.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01:109-112.

[14]高宜新.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的几点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2:158-160.

[15]庄重,于菲,吕莉莎,金可心,张涛.东北地区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73-75+88.

[16]孙录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创新[J].理论学刊,2014,12:83-89.

[17]范中健,金碧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02:66-71.

[18]张姗.2013年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综述[J].民族学刊,2014,06:79-87+119-1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