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AlbertO.Hirsc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一)佩鲁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roux,1950)首先提出来的,佩鲁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空间的增长极,它不是一个空间区位,而是处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增长。因此,作为经济单位的增长极是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该理论从两个方面打破了经济均衡分析的新古典传统,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它反对均衡增长的自由主义观念,主张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空间变量丰富了抽象经济学分析的内容。

增长极理论应用十分广泛。许多国家从城市与周围地区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把增长极看成是加快区域发展,尤其是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模式。但大多数国家的实践,不是导致失败就是收效不明显。如我国“三线”建设中,从内地迁至三线的一些现代化企业与当地无法形成产业链,出现产业结构联系中断,各种资源要素无法扩散,只能形成“孤岛经济”。其实,增长极理论的应用是需要一定区位条件的。然而这些条件对经济落后地区来说是缺乏的,正因为这样,增长极模式不能作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模式。

(二)缪尔达尔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主要从正面论述了“发展极”对自身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带

动作用,但忽视了“增长极”对其他地区发展的不利影响。诺贝尔奖获得者缪尔达尔(G. Myrdal,1957)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理论,弥补了增长极理论的这一缺陷。缪尔达尔批评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所采用的传统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认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可以使各地区经济得到均衡发展的观点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他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论”来说明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其如何消除

的问题。他认为,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达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二元结构。因此,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这种差别。

(三)赫希曼与弗里德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A.赫希曼六(Hirschman,1958)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增长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集聚,使该地区的经济

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的落后地区称为边缘区。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赫希曼称其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涓滴效应,因而市场的力量往往使区域间的差别扩大。

(四)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简要评述

结构主义区域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对于不平衡的依赖。增长极理论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应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实力增强,同周边区域经济形成一个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从总体上看是建立在发达市场经济机制的背景之上的,所以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比较成熟,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讯联系,产业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关联效应,各中心之间也有较强的空间相互作用,引进一个新的增长极,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区域乘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相反,后发区域最大的弱点就是产业之间缺乏联系效应,加上落后的基础设施,引进的增长极很有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中的“孤岛”,更不可能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核心—边缘理论强调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对促进后发区域经济发展和减少区域差距的重要作用,这对研究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这些理论都没有阐述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问题。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是否存在一个最优非均衡发展的“度”。显然,这些理论忽视了区域成长过程中,区域差距扩大可能会付出因社会激化所导致的经济停滞的高昂代价。

另外,结构主义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是不一致的,主要表现在对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认识上。与佩鲁不同,赫希曼和缪尔达尔的理论主张政府的积极干预。赫希曼认为,尽管经济增长的聚集将首先加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但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将足以减少这种差异。赫希曼对渗透效应能减少地区差异的乐观估计是建立在依靠国家干预的基础上的。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差异的变动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片面强调哪方面的作用,都是不恰当的。

非均衡增长理论中的出口基地理论,可以作为其增长战略的理论基石之一。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业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观察山东、江苏、浙江等近年来获得成功的省份,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一个封闭的、没有外部需求的国家或地区,不可能有较高的增长速度,也无法获得比较利益。

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

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大都是依据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某种理论提出的。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实施的有梯度推移发展模式(包括反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等。

(一)梯度推移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基于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和落后区(即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差异,形成了经济梯度,试图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借助其扩散效应,为缩小地区差异而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

(二)增长极开发模式

增长极开发模式是空间增长极理论在区域开发中心的运用。增长极开发模式备受青睐,它形象直观,易于接受,然而准确把握增长极的内涵和运用条件,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试验成功者很少。我国持增长极开发观点的较多,认为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虽在总体上落后于东部地区,但现在一些交通干线上已形成了若干中心城市(增长极),这些中心城市的向心作用和扩散作用是东部地区无法替代的。因此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可以通过多层次的增长极在不同点上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的内向型特征和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特征,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更适合采用增长极开发模式。这一观点尚待实证。(三)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沪宁线、山东半岛城市群所在的胶济线等已出现水平不等的点轴经济带。

(四)网络开发模式

在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区域,进一步开发就可采用网络开发模式,进而构造现代区域空间结构。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1)“节点”,即各级城镇;(2)“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3)“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网、通信网等组成。网络开发是强化网络已有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地区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区域发展中一种较完善的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都适宜这种开发模式。

上述几种开发模式的实质在于怎样安排区域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和确定投资的空间布局。不同的开发模式立足点不一样,根本上讲,其不同点就在于怎样对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做出选择,应注意这几种开发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范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各个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区情,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资源配置策略和经济发展模式。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三种可选模式,一是均衡发展模式,即每个区域、每个产业都保持相同的发展速度;二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即发展有快有慢,有先有后;三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期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模式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也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选模式。

1.它是一种适度倾斜的不均衡发展战略。所谓适度倾斜、就是国家根据需要和各地区的投资经营环境和投入产出效果,确定若干重点开发区域,并在资源分配和政策投入上实行适度的倾斜政策。一是具有大规模开发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条件的资源富集地区,如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三峡地区等;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产品条件好、开发潜力较大的经济技术较发达地区,如沪宁杭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等;三是生产技术设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严重老化、亟待大规模更新改造的老工业基地,如辽宁中部地区等。

2.它是一种区域之间协调与互补的战略。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达,技术较先进,科研力量也强,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但自然资源短缺;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技术工艺比较落后,科研力量较弱,市场发育程度也较低。区域之间这种优劣并存、长短互见的状况,正是推动区域间相互依赖、互相补充,开展经济技术协作的内在动力。实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在经济建设中可以建立各区域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新格局。在比较利益选择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创造真正的经济活力。

3.它是一种开放型的战略。实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东部,而且中、西部,都要根据对外开放的要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换。东部沿海地带,已形成了沿海特区、对外开放城市、开发区等经济开放的格局,利用有利的机遇,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及时跻身于国际分工行列,并为中、西部让出一部分传统制成品的国内市场。中、西部也要在国际竞争中有所作为。建立多元化的开放体系,形成多元化的开放格局。

4.它是一种符合社会综合效益原则的战略。实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不仅东部,而且中、西部原有工业基础将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这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还必须看到,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可以使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获得同东部公平竞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使聚居在西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地区和民族经济发展了,也就为开发西部地区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5.它是一种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首先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的选择,强调按照最大效率原则配置和利用种类社会和经济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既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直接原因;其次,它强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即国家通过宏观政策和宏观调控确保区域经济非均衡度的适度化,实现社会

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完美结合。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经济增长理论力求以一种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相当不同的思路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路,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与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尤其就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当今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恰好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理念与开拓新的道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严重问题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12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4,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10: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与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与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与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与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62%,下降到2012年的43%;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3%。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与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与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与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另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过度投资就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与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 从哈罗德多马模式到现在,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哈罗德模式就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索洛模式与丹尼森模式就是第二个发展阶段, 舒尔茨模式就是第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就是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增长理论强调特殊的知识与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它不仅对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 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

应用文-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原因理论研究综述--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前沿问题研究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原因理论研究综述--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前沿问题研究'迄今为止,学术界缺乏对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原因在 增长和经济 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很少将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素质作为人力资本或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方面,缺乏对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素质与家庭收入、贫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反贫困 中,缺乏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反贫困或非物质扶贫措施(如思想反贫困或思想扶贫)的 。探索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非物质原因,既是重大的学术关怀,又是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原因 (一)思想 人的经济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受其思想观念支配,受其思想 驱使。思想是中性的,先进思想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反之则反。发展经济学家的论述已经涉及到人的思想观念及其转变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其“研究项目把‘发展’和‘不发达’的现实与思想观念结合起来”。佩雷菲特指出:“贫穷国家赶上富裕国家是可能的。追赶,首先是思想上的追赶。日本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转变,还会是一个被贪婪的西方蹂躏的封建 ”,尤其是“竞争信念的思想主导着日本的发展。”而“满清的墨守成规、固守传统、敌视创新,无政府主义,内战使中国在3/4的世纪里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之交臂。但在10年或20年之后,随着国民思想的解放,轮到把中国奇迹列入经济发展的历史不是不可能的。”刘易斯也认为,思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物质的力量并指出:“人是由他们应该如何生活的思想所激励的,这些思想能影响社会经济变化,并且是社会经济变化的首要力量。”“在不发达国家里,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通常是,这些国家如同缺乏资本和自然资源一样,在社会领域里缺乏各种思想以及实现这些思想的人。”赫希曼指出,思想观念的转变成为经济变革的障碍,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吴碧英指出:“扶贫要先扶思想,改变观念,在制定扶贫方针政策时重在唤起贫困者脱贫意识”。叶普万认为思想观念贫困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众多国内学者揭示了解放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国民从“左”的、姓“社”姓“资”的、姓“公”姓“私”等思想困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 (二)新思想 刘易斯认为,新思想是人们对创新、冒险等新事物的认可、接受的态度。具有某种新思想的人即为“新人”,新人善于抓住经济机会,在影响经济增长变化方面起最主要作用。第一,经济增长源于经济机会,“一旦人们抓住经济机会是可能的,经济增长就会发生”,或者“新机会引起了新的富裕”,“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基本问题是抓住机会。因此,经济增长的加速可能是由于新机会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制度的变化允许抓住业已存在的机会,或者也可能是由于两者兼有。第二,经济机会又源于冒险、创新等新思想。“经济增长要求人们有冒险思想,要求有适量的创新者”。因为,冒险、创新等新思想一旦转变为人的行动,将永远激励人去奋斗,是人们抓住经济机会的根本前提,“经济机会和新思想的这种积累性作用是相互

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提要] 我国目前仍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为使我国经济保持长期持续的增长,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 关键词:内生增长理论;启示 一、内生增长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哈罗德和多马分别根据凯恩斯的思想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这一模型假定,一个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而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同时,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并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基本形式为G=s/v。式中,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成反比。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愿意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同时认为,这一增长路径是一“刀锋”。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各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认为经济是稳定增长的,而且这种稳态增长率是外生的,独立于储蓄率。索洛模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变资本-产出比率为常数的假定,发展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但索洛仍然没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模型,这是一个重大缺陷,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事实。1960年,索洛和米德对该模型进行补充,在原有模型中引入了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修正后的模型被称为“索洛-米德模型”,其基本公式为: G=a△K/K+(1-a)△L/L+△T/T 上式中△T/T代表技术进步。索洛模型和之后的索洛-米德模型不仅体现了凯恩斯主义,而且体现了新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常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所阐述的增长理论被称为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技术进步率外生的假定不符合现实,储蓄率外生化且与稳态增长率无关结论受到质疑,这些与人们对经济增长问题的实证研究经验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内生增长理论,弥补上述的三个缺陷。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形成的新经济学认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是正的结论。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弥补了新增长理论的缺陷。 二、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它全力解决经济增长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推演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个模型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则经济增长决定于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种似乎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该模型的重大作用是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匮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要害,也指明了只要资本持续形成,经济便会持续增长。但这一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受到后来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资本-产出比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且具有“刀锋”性质,即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因此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统模型。 由于它的不足,后由索罗、斯旺等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不断修改前人的经济模型,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潮。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务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等。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它以收益递减为前提,而长期增长必然以收益递增为前提,虽然引入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本身是外生决定的、不确定的资源,难以对经济长期增长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且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市场信息充分,产品同质,不存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但是这种过于理想的市场环境却不能带来理想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各地区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会趋同,政府和政策变化等对产出和消费却没有长期影响,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在此基础上,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积累增长模型把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中,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经济增长率即努力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资源投入以提高知识积累率。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章 经济增长理论 例题讲解: 例1 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为一国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它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额或增长率为指标来衡量。 (2)实际增长率:是指实际上所发生的增长率,即事后统计的增长率,它是根据储蓄率与实际资本—产量比而计算出来的,用G A 来表示: v s G A = (3)有保证的增长率:也称合意的增长率,是出自人们的意愿并愿意维持下去的增长率,用G W 表示:r W v s G = 其中v r 为意愿的资本—产量比。 (4)自然增长率:是自然资源、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最适宜的”增长率,以G N 来表示,显然G N =n 。 (5)不稳定原理:哈罗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 实际增长率G A 并不必然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G W ,二者的相等只能是偶然的事情。而一旦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出现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反而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个结论被称为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 例2 假设资本—产出率为3,一国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700亿美元,而该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第二年的增长率应该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301000 70011=-=-=y c s ,4=v 据哈罗德增长模型基本公式, %103 %30===v s G 所以第二年的增长率应为10%。 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 A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B 、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C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D 、工资水平的提高。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 A 、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C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D 、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一点。 3、可持续发展指的是( )的经济增长。 A 、没有过度的技术进步; B 、没有过度的人口增长; C 、没有过度的资本投资; D 、没有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 4、资本深化是指( )。 A 、增加每单位资本的工人数; B 、增加人均资本量; C 、减少人均资本量; D 、将资本从低效部门重新配置到高效部门。 5、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刻画投资需求效应的是( )。 A 、乘数; B 、资本边际效率; C 、加速数; D 、以上都不对。

经济增长理论一

CH 11 经济增长理论(一) 一、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① 假定储蓄S 与国民收入Y 呈一种简单的比例函数:S=sY ,这里s 为平均和边际储蓄倾向。 ② 假定劳动力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 增长,且L L n ? = ③ 假定没有技术进步,并对资本存量K 不进行折旧。 上述假定对哈罗德模式并不是必要,其目的仅仅是为了简单化。 ④ 在哈罗德模式中,假定生产函数具有固定系数的性质,生产一单位的产出Y 需要劳动L 和资本K 惟一给定,即: ?? ? ???=u L v K Y ,min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 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本存量K 和总产出Y 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即: K=V Y 从而 ?Y= V ?K 其中,V 被称为资本-产出比。 定义经济的储蓄率为s ?K =I=S= sY= ?Y/V 则 G=?Y/Y=s/V

即为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它表明,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含义 1.哈罗德—多马模型从凯恩斯的S=I这一公式出发,认为要使经济均衡增长,一个国家每一时刻的储蓄应当全部转化为投资。 2.由于储蓄比例和资本生产率共同决定经济增长率,因而即可以在资本生产率既定的条件下,用改变储蓄比例或投资比例的办法来改变经济增长率,也可以在储蓄比例不变的前提下,用改变资本生产率的办法来使经济增长率发生变动。 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凯恩斯用短期分析法,从有效需求不足出发,只注意投资在增加总需求方面的作用,未注意到投资在总供给方面的作用。由于投资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所以投资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具有生产能力效应,可以增加总供给。 (四)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 1.均衡增长率。均衡增长率(warranted rate of growth) ,也称为合意的(满意的、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 等的增长率。其公式为Gw=s d /v r 。其中,Gw表示均衡增长率;s d 表示 意愿的(desired)储蓄率,即人们当前意愿储蓄的金额占其收入的比例;v r 表示意愿的资本-产量比率,即理性的企业家认为理想的资本-产量率。 哈罗德指出,假设s d 和v r 既定,则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实现 每一年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均相等或平衡的均衡增长,必须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保证由需求带动的国民收入(产量)增长率Gw所引致的投资I(=Gw·v r )恰好能够完全吸纳既定的储蓄。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 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 (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自从1776年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以来,众多经济学家投身于经济增长理论这个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之后经济史上发生的“边际革命”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处于低迷时期,但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80年代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问世使它又焕发出了青春。从古典模型、新古典模型到内生增长模型,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昭示着经济增长理论随时代发展而演变的过程。1978-201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39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占世界1.8%,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122亿元,增长了226倍,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而排名第二,占世界比重也达到了15%。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和经济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1989年担任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把当时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的观点和信念记录下来,归纳为10个方面的政策工具,并称之为“华盛顿共识”。其中在这些政策中,要促使一个国家获得经济快速的增长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即产权私有化、自由化与稳定化。然而根据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样一些经济事实特征,在中国法治、产权保护等很不健全,也没有好的金融体系和商业环境。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的法律规章都存在歧视私营企业的情况,直到2004年,中国才修改了宪法,首次将保护私人财产写入了宪法,在契约的执行效率方面也没有完善的法治作为保障,同时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编制的经商环境宽松度指标,中国在155个国家中排名第91位。即使在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方面,我们国家在技术创新、人均资源和金融体系方面都处于落后的状况,根据这些经济现实,如果按照“华盛顿共识”的观点,中国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创造“增长的奇迹”的。因而这个“增长悖论”似乎挑战了经典的西方经济理论,因为产权清晰、法治完善下的契约执行和政府效率等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之谜”。1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解释,目前学术界从许多角度加以解释。如沈坤荣从激励导向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于中国的制度激励。2何小钢、张宁构建面板数据下的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从成本角度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动力。认为在诱发企业成本变动的各种效应中,除规模扩大效应之外,技术进步效应最大,其次是要素价格调整效应,再次是效率提升效应。要素价格调整效应中以能源影响最大,能源价格波动有可能成为制约行业向资源节约增长转型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有利于降低成本的非效率水平。3刘凯豪等从人口结构变化角度来分析,认为人口性别比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效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初见端倪的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高中学历人口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不显著,而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国有企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 1沈坤荣.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的导向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一期,21页。 2沈坤荣.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的导向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一期,20页。 3何小钢、张宁,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动力之谜: 技术、效率还是要素成本,《世界经济》2015年第一期,25页。 4刘凯豪等,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来自人口结构变化的解释,《经济科学》2014年第二期,5页。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的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当前的中国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宏观经济景观:一方面是货币过量供应,流动性泛滥,一些商业银行因为存差过大而发愁;另一方面是企业借钱难、筹资难,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他认为问题症结在于,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发展严重滞后,使富裕的资金无法流入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资金流通不畅的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综观各个发达国家,几乎毫无例外的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而且似乎经济程度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也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究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912 年,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认为在经济理论史上第一次论述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金融机构满足新兴企业信贷要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并强调银行的功能在于甄别出最有可能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创新的企业家,通过向其提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继熊彼特之后,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的经济变量。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K.Wicksell,虽然认识到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但主要强调的是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 Friedman 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 Joan Robinson 也认为金融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被动反应。新古典学派同样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Robert Lucas 根据理性如预期学派的分析,认为经济学家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为理性的人们往往可能会在货币供给量变化之前就已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故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即使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的。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和互动关系 20 世纪 70 年代,Mckinnon 和 Shaw 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作业 题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姓名:郝飞飞 学号: 2014822012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及涵义 (1)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1)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涵义 (1) 二、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1) (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 (二)发展观念的模式的统一 (2) (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统一 (2) 三、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 (一)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二)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三)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四)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 (3)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一)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 (3)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 (4) (三)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5) 参考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当下我国正处于提速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遵照党的十八大指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伟大部署,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指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关系,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出发构思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与方法。即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L t=L 0e nt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经济学名词解释-新增长理论与模型

经济学名词解释:新增长理论与模型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它的基本的形式为: 式中Y是工业总产值,At是综合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单位是万人或人),K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是亿元或万元,但必须与劳动力数的单位相对应,如劳动力用万人作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就用亿元作单位),α 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μ≤1。从这个模型看出,决定工业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固定资产和综合技术水平(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引进先进技术等)。根据α 和β的组合情况,它有三种类型:①α+β>1, 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②α+β<1, 称为递减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得不偿失的。③α+β=1, 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 2、新经济增长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的出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20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大为人力资本投资,即人力不仅包括绝对的劳动力数量和该国所处的平均技术水平,而且还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统称为“人力资本”。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1990年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他在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是:(1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2)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3 )知识商品可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 新增长理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Y=F(K,L,H,t) 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时间。 对此有影响的模型有阿罗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以及罗默提出的收益递增增长模型。在阿罗的模型中,只是将技术进步的一部分内生化了。在这一模型中,产出不仅仅是有形要素的投入,而且也是学习和经验积累的结果。体现为:资本的贡献要大于传统的贡献,因为增加的资本不仅通过其对生产的直接贡献来提高产量,而且通过其间接推动新思想的发展来提高产量。但在这一模型中技术仍然是外生的,它随着内生的资本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罗默等人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充分的重视了知识的作用,将技术进步完全的内生化。他们认为,增长的原动力是知识积累,资本的积

内生增长理论概述

内生增长理论概述 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揭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和解释持续经济增长的可能。尽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说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率,但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说明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 内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突破在于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 内生增长理论的内容 1、储蓄率内生 早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储蓄率是外生的,Cass(1965)和Koopmans(1965)把Ramsey的消费者最优化分析引入到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因而提供了对储蓄率的一种内生决定:储蓄率取决于居民的消费选择或者说对现期消费和远期消费(储蓄)的偏好。 内生储蓄率意味着资本积累速度和资本供给的内生决定,从而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投入要素(资本)从数量上得以在模型内加以说明。然而,Ramsey-Cass-Koopmans模型对储蓄的内生性的技术处理并没有消除模型本身长期人均增长率对外生技术进步的依赖。Ramsey模型暗示长期增长率被钉住在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值x上。一个更高的储蓄意愿或技术水平的增进在长期中体现为更高的资本或更有效的工人产出水平,但却不会引起人均增长率的变化。 2、劳动供给内生 新古典的另一个关键外生变量是人口增长率。更高的人口增长率降低了每个工人的资本和产出的稳态水平,因而趋于减少对于一个给定的人均产出初始水平而言的人均增长率。然而标准模型没有考虑人均收入及工资率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被Malthus所强调的那种影响——也没有把在养育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考虑在内。 内生增长理论的一条研究路线通过把迁移、生育选择和劳动/闲暇选择分析整合进新古典模型中来使人口增长内生化。首先,考虑针对经济机会的移入(immigration)和移出(emigration)。对于给定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而言,这一过程改变了人口及劳动力;其次,引入有关出生率的选择。这是容许人口和劳动力的内生决定的另一条渠道;最后,另一条与在一个增长框架中劳动供给的内生性有关的研究思路则涉及迁移及劳动/闲暇的选择——劳动力与人口不再相等。 3、内生技术进步 把技术变迁理论包括进新古典框架中是困难的,因为这样做的话标准的竞争性假设就不可能得到维持。技术进步涉及新观念的创造,而这是部分非竞争性的,具有公共品的特征。对于一种给定的技术,换言之,在给定有关如何生产的知识水平的情况下,假定在标准的竞争性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和土地中规模报酬不变是合理的,则以相同数量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来复制一个企业从而得到二倍的产出是可能的。但是,如果生产要素中包括非竞争性的观念,那么规模报酬则趋于递增。而这些递增报酬与完全竞争相冲突。特别的,非竞争性的旧观念的报酬与其当前的边际生产成本(等于零)相一致,这将不能为体现于新观念创造之中的研究努力提供适当的奖励。 经济的长期增长必然离不开收益递增,新古典增长理论之所以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稳定均衡是以收益递减规律为基本前提的。内生增长理论在理论上的主要突破在于把技术进步引入到模型中来,其消除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报酬递减的途径有三种: 1、要素报酬不变: 考虑把物质和人力资本都包括在内的广义的资本概念(AK模型) 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函数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关键。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总量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内生增长理论的关键性质是资本报酬不再递减,其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关键修正在于将技术因子A看成是经济的内生变量。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中,因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决定了资本的净增长上限必然为零,所以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资本投入量的上限,从而使得均衡增长状态的效率人均资本的增长也等于零。如果能够避免资本边际生产力递减现象出现,则有可能使得均衡增长状态的效率人均资本能够持续增长。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限不为零仅意味着,在一定的范围内,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现象的消失。一个不存在递减报酬的最简单的生产函数是AK函数。Jones,L. and Manuelli,R.(1990);Rebelo(1991)论证了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技术足以保证经济实现内生增长。 具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单部门模型在某种意义上与AK模型是一致的。而为了区别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形成机制的差异,许多内生增长模型都假设经济是由两个部门组成的,资源需要在两个部门之间进行配置。Uzawa-Lucas模型是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的代表。

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

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经济增长理论的成长经历了古典、新古典和新增长三个发展阶段。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家就特别关注对经济增长的分析,代表人物有,和。 Smith(1776)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生产性劳动的数量;二是提高劳动的效率。在这两个增长途径中,Smith更强调劳动效率对增长的促进作用。首先,他把劳动区分为生产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不能生产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并认为生产性劳动创造财富,而非生产性劳动只消耗财富。所以,Smith认为,在劳动投入量中增加生产性劳动投入的比例将会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对于如何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Smith认为主要取决于分工程度和资本积累的数量,因此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基于分工可以使得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减少工作转换所造成的损失,利于机器的发明,所以,分工使得单位劳动的产出量增加,进而导致收益递增。至于分工的程度,他认为分工取决于交换,交换又取决于交换的能力,而交换能力的大小由市场容量加以刻画。这

样一来,分工程度受制于市场容量的制约。所以,Smith 认为市场容量的扩大导致分工加深,而分工又促使劳动效率的提高,并最终导致经济增长。 除此之外,Smith也注重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认为,资本积累可以使得资本存量扩大,与之相联系的劳动数量增加,从而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资本积累往往与专业化和分工相联系,从而也会借助于分工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总之,Smith指出了分工和资本积累对劳动效率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这些因素都有赖于投资,而投资又受到利润的驱动,因而以自由竞争为理念的政府政策成为Smith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所有这些思想,包括收益递增、分工利于机器发明(技术进步)并导致劳动效率的提高、市场容量的扩大导致分工程度的加深等思想,都成为了后来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源泉。正如在上文理论模型的综述中所归纳的那样,Smith的经济增长思想涵盖了分工、贸易(交换)、技术和制度(政策)四大类因素,所以说,现代新增长模型无不与这位古典大师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仅仅是分工模型才与Smith思想有关。 Richado(1817)对于经济增长的分析是围绕着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