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浅谈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浅谈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a6258090.html,

浅谈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作者:蔡祯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8期

摘要:自2006年“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我国人均阅读量有所攀升,社会对阅读越来越重视,儿童阅读也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儿童阅读理应得到重视。儿童阅读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正确地对儿童进行阅读指导也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巨人的花园建议

儿童阅读指导的益处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阅读技能是人的基本技能之一,儿童对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阅读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备工具之一,而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又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无比迅速的黄金时期,儿童阅读指导应当抓住这一时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书在儿童精神生活中能起巨大的作用”。[1]众所周知,阅读并理解题材丰富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儿童打好语言语文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感、以读促思以读促写。阅读不仅仅培养儿童的认知、理解等能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但由于儿童认知水平有限、想法较直接简单,要使儿童阅读达到真正的事半功倍必须在旁加以指导。通过启发式的阅读指导,能够引导儿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提升儿童的自主意识,帮助儿童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儿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世界各国也早已就终身教育达成共识。对儿童的教育早已不再是仅求知识积累的教育,而是提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式的使孩子学会学习的教育。阅读,是人们了解和吸收全世界不同领域前人间接经验的最基础也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儿童时期的阅读更是为未来的各式学习夯实基础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儿童阶段对人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综合性能力,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他们主动自发地进行阅读与学习,自主自发拓宽知识面。儿童在阅读上养成的习惯延伸扩展开来,有助于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阅读指导建议

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各地通用)

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指导 答题语汇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能准确辨析) 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形象生动)、排比(增强气势)、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反复(强调,感染力强)、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引用、对比(突出特点使之鲜明) 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表现手法内涵: 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形象生动、清新优美、富有感染力、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委婉含蓄、准确严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

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结合文体、语境、修辞和具体语句选用分析) 句子在文中常见的几种作用:(1)为下文写作铺垫(打基础、作伏笔)(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4)衬托(正衬、反衬)(5)(首尾呼应),总结全文(6)(照应开头),深化或提示主题(7)(设置悬念),总领下文或领起下文(8)起强调作用,进一步突出(9)(画龙点睛),点明中心(10)开门见山,点题(11)总领上文 方法指导: 1、词语理解 如何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分析步骤:

浅谈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a6258090.html, 浅谈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作者:蔡祯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8期 摘要:自2006年“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我国人均阅读量有所攀升,社会对阅读越来越重视,儿童阅读也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儿童阅读理应得到重视。儿童阅读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正确地对儿童进行阅读指导也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巨人的花园建议 儿童阅读指导的益处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阅读技能是人的基本技能之一,儿童对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阅读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备工具之一,而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又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无比迅速的黄金时期,儿童阅读指导应当抓住这一时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书在儿童精神生活中能起巨大的作用”。[1]众所周知,阅读并理解题材丰富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儿童打好语言语文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感、以读促思以读促写。阅读不仅仅培养儿童的认知、理解等能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但由于儿童认知水平有限、想法较直接简单,要使儿童阅读达到真正的事半功倍必须在旁加以指导。通过启发式的阅读指导,能够引导儿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提升儿童的自主意识,帮助儿童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儿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世界各国也早已就终身教育达成共识。对儿童的教育早已不再是仅求知识积累的教育,而是提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式的使孩子学会学习的教育。阅读,是人们了解和吸收全世界不同领域前人间接经验的最基础也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儿童时期的阅读更是为未来的各式学习夯实基础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儿童阶段对人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综合性能力,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他们主动自发地进行阅读与学习,自主自发拓宽知识面。儿童在阅读上养成的习惯延伸扩展开来,有助于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阅读指导建议 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选用教材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选用教材,怎样较好地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其教材特点,处理使用好其文本内容,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学一线应该深刻探讨的问题。 首先,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最主要的是教出儿童情趣来,教出童真、童趣来。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生命。儿童情趣能引起儿童的各种不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时应重点从情趣入手,而不是让儿童文学文本承载过多的教化的作用。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少些功利性,不要把成人的想法甚至误读去影响孩子们的阅读,应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并把自己臵身于儿童之中, 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事物, 用儿童的心理去思索问题,带领孩子们去领会作品里的童真童趣,感受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的美感。根据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心理特点,儿童文学文本教学应注重整体感知和亲身体验。教师应该以一颗未泯的童心去挖掘文本的语言、人文、美学等价值,营造与文本呼应的审美氛围, 使学生入情入境, 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切忌对文章作琐碎的肢解和过多理性的分析。 教材中儿童文学课文的教学,应该具有怎样的个性呢?教学中主要有三点观法: 1.应保持阅读的新鲜感与完整性,避免课堂教学过分干扰学生的欣赏乐趣。提出这点基于两个原因。首先,换位思考,我们自己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总是希望阅读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其次,读文章不像看画,可以即时将作品的全局一览无余,熟悉文章的内容进入文章的情感、意蕴层面必须反复读,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

这种时间的深度恰恰是阅读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要嵌入过多的问题,不要穿插各种训练,在学生充分感受、把握了文学作品的全局之后再展开教学或许更合适。也不要刻意地设计“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起承转合、一唱三叹”的过度推敲的课堂结构,越精致的课堂问题转换、环节切换越频繁,导语牵引越多,学生的智慧与精力消耗就越大,实际自主阅读、感受。 2.充分感知形象进而感知内涵,同时还应尊重儿童的独特理解。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内涵非常丰富,还是以《去年的树》为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完整、多面向理解文章主旨:环保、守信、友谊、跨越生死的爱恋……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说来听听”,尊重孩子富有童心童趣视角独特的见解,自由讨论后老师可以强调某一种价值判断,但应避免主题先行、主题归一。另外,我们不要课文的教育意义和形象剥离开来。 3.对于一篇文章的学习,可以把文章作为一个可用的材料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可以有价值判断,也可以有感情生命的体验,但儿童文学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可以多一些文学欣赏,尤其是高年级,若以小说来说,这些文学欣赏要素可以包含情节的铺叙、人物与情境气氛的营造、比喻与象征手法的运用等。但是很多人一提到文学欣赏,就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学方法依赖于诵读感悟,不能在“教学”领域把文学欣赏搞得过于玄虚,也不喜欢把诵读的功能放大,我们应该尝试一些可“教”可“学”的教学方式,这些显性化的教学方式并不等同于枯燥的分析,应该多一些创意和思路的拓展。

高中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师院附中李忠海 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于记忆,使词句有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垫,前后照应;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七月 自学用书:《儿童文学教程》,黄云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儿童文学教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科)的必考课程和汉语言文学(专科)的选修课程。它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多维的理论性、鲜明的师范性和较强的应用实践性,是从事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文学理论和儿童文学史构成两大基本板块。以文体考察和创作、鉴赏及阅读指导等作为基本理论的延伸和补充;以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述充实历史内容;最后选择部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配以点评文章帮助理解和应用。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自学应考者在全面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增进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语言教学水平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着眼于儿童,立足于审美;阅读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佳作;基础理论学习与作品应用实践相结合,尝试儿童文学创作,初步学会儿童文学的鉴赏和评论。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共分四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含义,明确古典意义和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了解儿童文学读者的主要特点及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的原因和意义。把握儿童文学基本的美学特质。 二、考核知识点 1.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2.儿童文学的读者。 3.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4.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范围;(2)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范围;(3)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4)儿童读者的多样性的特点。 2、领会:(1)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2) 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3) 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儿童文学可分为哪几种具体形态?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4)何谓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3、应用:(1)试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纯真美、稚拙美、欢愉美、变幻美、朴素美(任选其中一点)。 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创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儿童文学图画书的格式塔式阅读

儿童文学图画书的“格式塔”式阅读 储小燕(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2008年1月第26卷第1期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摘要]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任何形状或形式绝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主体知活动重新加以建构使之完形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这种标举整体,弘扬接受主体性的意蕴,对儿童文学图画书的阅读有较大的启示。图画书的阅读既可以是一种整体性阅读,又可以是一种闭合性阅读,同时还可以是一种同构性阅读。这样的阅读诠释了图画书带给我们乐趣的真谛。 [关键词]图画书;格式塔;阅读 图画书是儿童文学里一种重要的书籍形式,有点类似于无声电影。“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1]6儿童文学里的图画书是一种讲故事的艺术,它是用图画和文字互动着推进故事的艺术。在图画书里,文字不是图画的脚本,图画也不是文字的画面表现。“格式塔”一词原是德文“Gestalt”的中文音译,本意是指事物的形式和形状。“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20世纪初发于德国的一个现代心理学派别,后在美国广泛流传与发展。完形心理学主张任何“形”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主体知觉活动加以重新建构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这种重视整体,标举接受主体性的思想,对我们阅读儿童文学图画书具有较大的启示。 一、整体性阅读 加拿大教授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2]268格式塔心理学坚决反对元素分析,大力倡导整体组织。其中最重要的一块理论基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韦太默曾引用冯·艾伦费尔斯的观点说:“我演一支由六个乐音组成的熟悉曲子,但使用六个新的乐音,尽管有了这种改变,你还是认识这支曲子。在这里一定有比六个乐音的总和更多的东西,即第七种东西,也就是形一质,原来六个乐音的格式塔质。正是这第七个因素或元素能使我们认识已经变了凋的曲子。”[3]297同样,一个三角形,无论采用何种颜色来画那三条线段,只要是这三条线段的关系不变,它就始终是一个三角形。韦太默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乐音或一条线段是曲子或者图形中的一部分,其作用是由作为整体的曲子或图形的特性决定的,而不是相反。格式塔心理学正是用整体论来解释艺术的,他们认为艺术品具有结构特质,因此,艺术品不是各组成部分的简单集合,而是各部分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阿恩海姆说:“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4]5格式塔心理学不赞成把对一棵树的知觉分解为颜色、硬度、亮度、光滑等感觉,但是它并不反对把树分析成树干、树叶这些真确的部分。阿恩海姆说:“所谓‘真正的部分’,就是指那些在一个整体内与整体的其他部分分离的小整体。”[4]95在图画书中,图和文就可以说是这样的真确的部分。图画和文字是图画书这个整体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所谓整体并非等于所有构成它的各部分要素之和,而是经由知觉组织从原有构成成分中“凸现”出来的全新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这种整体正是通过知觉直接的、同时性的组织活动的产物。按照这一原理,文学的阅读不是消极被动的感知,而是读者通过创造性的知觉活动对作品提供的种种要素进行重组而生成新的意129境整体的过程。在图画书中,图画和文字有一致的方向,可是又有各自的语言和趣味。图的意义是大于所有图的总和,图和文字的相加也是大于图加上文字的数。图画书中的“格式塔”质,也正如诺德曼所说的一定要看到图画中的故事、一定要读出文字和图画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美国佩特·哈群斯的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5]就是一个“格式塔”质非常鲜明有趣的故事。这个图画书中的文字故事如下: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指导-(5)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指导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07年的广东高考考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中提出“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所应对的高考考题是半开放试题(根据文本自选角度鉴赏)。这类试题先是出现在上海高考题中,2005年后,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中也陆续出现。 (一)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题规律 1.读全篇,把握主旨。 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宏观上把握全局,理清文章的层次,领会文章的要义。其次是注意作者生活、写作的背景(要善于利用命题者所做的相关的注释)等,并利用题目、题干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测命题者考查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 2.紧扣题目,找准区间。 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要求,弄清楚题目的限制与提示,明确答题方向,确定所在的有效的阅读区间,找到答题区,摘录与题目有关的句子或关键词语组合回答。 3.善于整合有关信息。 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中的不同信息,或整合回答,或把一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成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准确作答。 4.根据分值,列点回答。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一般情况下,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即可。 5.遇到半开放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去做: (1)要针对文本取材特点和语言运用的效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简明扼要用一句话表达清楚)。 (2)一定要引用原材料中的原词原句或概括原文段中心作为论据。 (3)围绕文本取材特点和语言运用的效果,结合引用原材料中的原段或原词原句进行分析论证。 (4)答案句数根据分值在6~12句之间便可,语言要简明,表意要清楚。 (二)简答题组织语言的方法 1.摘录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原文原句作为答案。 2.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3.改写法:依据题干的指令,将原文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句子,做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要求。 4.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合乎答案要求的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满足答案的要求。 5.仿写法:依照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的形式,再造一个形式上与其相似而内容上又合乎答题要求的句子,使之成为答案。 6.活译法: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的含意的简答题,可以采取翻译(活译)的方法来诠释它,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体,等于就找到了答案。 7.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时,可以根据自己对句、层、段、中心内容的理解,自拟答案。 8.综合法:也就是综合运用以上所述方法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考点一准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一)何谓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 1.重要词语①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③富含深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⑥运用修辞手法的特殊词语; ⑦指代词(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2.重要句子①语义较为丰富、内容较为含蓄的句子;②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关键句子;③能表现文章脉络层次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④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的语句;⑤较难理解的各种修辞句;⑥句型庞大结构复杂,容易理解错误的句子。解题思路: (1)结合语境,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找到对应的信息点,加以概括总结。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儿童文学》课程是五年制小学教育文科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的作用:儿童文学是高职高专小学教育文科专业四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强的基础性、实用性及综合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上获得较大的改善,毕业后能较快的适应小学教育文科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小学教育文科专业技能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与其他相关的一些课程,共同承担着高职师范生的知识、理论、技能的教学任务。它的前导课程如语文、现代汉语等课程,平行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后续课程如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共同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奠定了必备的文学素养基础,因而本课程的设置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2课程设计理念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表述:“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是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人文素养基础。

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多元性的统一的原则。 1.3课程设计思路 1.3.1 教学要求: 1)掌握儿童文学相关的理论; 2)针对不同文体的作品要学会运用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3)培养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能力。 《儿童文学》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为基础,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点,对儿童文学课程的相关理论、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以及针对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学生的教学技巧而进行的系统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每一章节完成相应的一般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一般性作业为理论的书面作业,创造性作业包括儿童文学创作和课堂训练),这对学生儿童文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意义深远。 教学中既注意基本理论的学习,注重引进新的信息与新的研究成果,还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更注重学生将来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培养他们分析作品、评价作品、讲授作品和创编作品的能力,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1.3.2学情分析: 入校以来,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课程知识,对未来的职业定向也已基本明确。他们对教学内容及授课形式有较高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积极作用。

儿童文学作品分析

《小老鼠无字书》 图画书画面的衔接大都靠主人公的动态来表现,如莫妮克·弗利克斯的《小老鼠无字书》先画了一个小老鼠趴在书的一角,眨着蓝蓝的眼睛,托腮凝想;接着,它开始咬纸;翻过一页,小老鼠从咬破的纸窟窿里探出头来,看到打开的本子放在书桌上,旁边还有水彩盒和水彩笔;再下一页,小老鼠翻开了颜料盒;它抱着红色的颜料管使劲地挤,吃惊地看到挤出了红颜料;它拿笔蘸了红色在白纸上画着;它又抱着蓝颜料挤着;下一页就跳跃到它已经画了一道蓝色,正拿着笔画着黄色呢;它又把黄和红一起挤在调色板上;下一页就跳跃到它画好了绿色和橙色,正搅拌着红和黄色;它有点儿累了,用尾巴搅着红和蓝色;他蹲到了涮笔缸里,洗个澡,白纸上是它画好的黄、红、蓝、绿、橙、紫;下一页是小老鼠从它咬的洞中向书桌上调皮地张望,它弄翻了涮笔缸,一溜小脚印留在白纸上;最后,是它尾巴上沾着五彩的颜色,得意地笑着走着。故事在描绘小老鼠的淘气和好奇冒险中,只是在书桌上笔和颜料盒与白色的本子这几个有限的物体间展开,读者聚精会神地跟着小老鼠的动作,被稳定地连续地引导着理解了故事。 正如心理学家陈鹏分析的那样,读这样的故事,不仅可以享受有趣的故事、美丽的图画,还可以学会知识、方法、窍门,进而培养生活情趣和想象力。这只伶俐聪明又淘气的小老鼠,带给幼儿的分明是一个童年的快乐情景。 《放电影》分析 这是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创意来源于非常生活化的手影游戏,但想像力非常别致,相当夸张,出人意料,但又相当合理。大人从头看到尾,可以莞尔一笑,小孩子可以翻了又看,自己据图讲出故事来。虽然画面不算是特别细腻诱人,看得出来画者在基本的勾线之后大量运用了电脑技术来完成,但画面并不呆板,反而很有活力,甚至可以说很有灵气,让人忍不住看了又想再看。 这个图画故事的节奏感也很好。第1幅到第4幅可以算是一个开端,比较舒缓,可以算是“起”吧;到了第5幅、第6幅,给人一个惊喜,我怎么也想不出大象加蝴蝶能变成那样好玩的水管!然后第7幅、第8幅接着给我们两个示意,这四幅算是“承”吧;到了第9幅,与第5幅正好相反,先出现了“答案”,一个大

【精选资料】儿童文学作业1

《儿童文学》作业1 (第一、二、三章) 一、填空 1、1658年,___________出版的《》将儿童的被发现用一种成果的形式固定下来,标志着人们已经注意到儿童接受的特点,体现出儿童不再是缩小的成人的新的洞察力。 2、1762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在教育史和儿童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3、从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看,存在着两种意义的儿童文学,即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和_________ 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和蒙养读物应属于__________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4、儿童文学中以传达对孩子的爱并借以培养儿童的爱心的作品,其母题应归属于________。 5、能使小读者在对自然的审美中获得一种超脱感和神秘感,从而意识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体现出悠远率真审美基调的作品应归属于__________的母题。 6、爱的母题具有_______________的情绪基调,自然的母题的情绪基调是______________,而顽童的母题的情绪基调则是______________ 。 7、儿童文学作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主要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艺术气质和多种文学手段的驾控才能上。 8、幼儿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因而幼儿文学很讲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9、童年期儿童以_____________为其主导活动,童年文学更注重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10、少年文学要求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支撑故事情节展开的矛盾体现物,在民间故事中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 . 12、儿童文学具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美学特征。 13、以儿童的年龄特征为依据,将儿童文学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14、将儿童文学划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 15、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因其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

儿童文学2012—2013上学期期末试卷B卷

淄博师专课程考试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课程名称:人文系2010级1—10班《儿童文学》 B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爱弥儿》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描写的小说,作者是( )。 A.夸美纽斯 B.蒙台梭利 C.卢梭 D.洛克 2、“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这首儿歌是( )。 A.摇篮曲 B.连锁调 C.数数歌 D.游戏歌 3、下列童话形象不属于超人形象的一项是( )。 A.《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 B.《木偶奇遇记》中的仙女 C.《田螺姑娘》中的田螺姑娘 D.《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 4、曾经被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激赏的长篇童话《柳林风声》的作者是( ) A.王尔德 B.槐尔德 C.格雷厄姆 D 巴里 5、下列作品中,作者为周锐的有( )。 A.《我们的土壤妈妈》 B.《小布头奇遇记》 C.《勇敢理发店》 D.《葡萄仙子》 6、在童话中虚拟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唧唧王国”的是( )。 A.《彼得·潘》 B.《大林和小林》 C.《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D.《木偶奇遇记》 7、《快乐王子》的作者是( )。 A.波德莱尔 B.王尔德 C.圣埃克絮佩里 D.米尔恩 8、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入海口处,塑有一座人鱼姑娘铜像,这是为了纪念童话作家( )。 A.安徒生 B.格林兄弟 C.王尔德 D.卡洛尔 9、鲁兵的童话诗代表作是( ) 。 A.《小刺猬理发》 B.《雷公公和啄木鸟》 C.《小猪奴尼》 D.《大海的歌》 10、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是( )。 A.《天籁集》 B.《演小儿语》 C.《广天籁集》 D.《古今歌谣》 11、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中,和叶圣陶齐名的( )以另一种幽默夸张的方式讽刺揭露了现实黑暗,如《大林和小林》。 A.陈伯吹 B.巴金 C.洪汛涛 D.张天翼 12、童话( )塑造了一个永葆童真、拒绝长大的人物形象,因此该童话也被翻译为《永不长大的孩子》。 A.《长袜子皮皮》 B.《骑鹅旅行记》 C.《彼得·潘》 D.《木偶奇遇记》 13、称儿歌是“天地之妙文”,犹如自然界发出的音响——“天籁”的是( )。 A.吕坤 B.悟痴生 C.蔡元培 D.郑旭旦 14、幻想是( )的基本特征。 A.儿童散文 B.童话 C.儿童小说 D.寓言 15、创作了荒诞神奇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爱丽丝镜中奇游记》的作者是英国数学家( )。 A. 吉卜林 B.米尔恩 C.王尔德 D.卡洛尔 16、儿童诗《小小的船》的作者是( )。 A.叶圣陶 B.冰心 C.田地 D.刘大白 17、下列童话形象不属于拟人形象的一项是( )。 A.《丑小鸭》中的丑小鸭 B.《木偶奇遇记》中的仙女 C.《小熊温尼·菩》中的温尼·菩D.《秋千,秋千》中的小兔白白 18、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曾经提出,一个有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要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这种说法提倡的是儿童文学创作中的( ) A.成人视角 B .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 C.儿童视角 D.少年作者的视角 19、在中国,“童话”的产生以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童话》丛书为标志,该丛书的主编是( )。 A.周作人 B.叶圣陶 C.茅盾 D.孙毓修 20、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也收存着优美的童话故事,如唐人段成式写的( )。 A.《白衣素女》 B.《田螺姑娘》 C.《种梨》 D.《吴洞》(即《叶限》)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____ ___课试卷 ………………………………………………装………………订………………线……………………………………………… 系:班级__ 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_ 密 封 线 ———————————————————————————————————————————————————

小说阅读方法及练习

小说阅读指导 一、考点解读: 语文试卷上有三篇阅读题,其中的第五大题是文学作品阅读,这一道大题多是散文阅读,但有时也会是小说或戏剧阅读。 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分量,在备考复习中, 同样不可忽视。用作考试命题材料的小说,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的限制,常选用 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的“小小说” (即“微型小说”)。这种小 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其轮廓,捕 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 二、相关知识链接: 1 、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 、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3 、人物塑造方面: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 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装在套子里 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 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 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4 、情节结构方面 辨析五个w,即谁(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如《祝福》,采用 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 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地突 出了主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 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为了表明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吃药、谈药、药效这条 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 资这条暗线。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 5 、环境描写方面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祝福》《阿Q正传》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 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书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 导书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儿童文学名着导读》自学指导书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2、了解儿童文学的范围 3、理解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联系和区别 4、掌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5、掌握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年龄特征 6、了解儿童文学的目的、意义和功能 7、了解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掌握儿童文学美学特质、理解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联系和区别;难点是掌握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的关系、掌握儿童文学美学特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 1、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儿童文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有( ABCDE )。 A. 纯真美 B. 稚拙美 C. 欢愉美 D. 变幻美 E. 质朴美 3、怎样理解童年期儿童的社会化 (1)道德意识形成。这是社会人区别于自然人的重要特征。社会道德即是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少年后期的儿童不仅掌握了越来越多的道德标准,而且能自觉地去遵守。 (2)世界观初步形成,已形成了对社会与人生的基本看法。 (3)理想的初步形成,并且能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进步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社会行为。 (4)随着道德感、世界观与理想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儿童已经初步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人格,使他们终将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肩负起社会的责任。 第二章儿歌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儿童的含义和功能 2、了解儿歌的历史演变 3、理解儿歌的特点

儿童文学阅读研究论文6篇

儿童文学阅读研究论文6篇【一】 摘要:儿童文学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教师应当通过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修养,并掌握一定的方法策略,来带领学生走进儿童文学世界,引导学生开展好儿童文学的阅读,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 一.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着人的情感培养,决定着年轻人对待同龄的人,对待长者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所接触到的东西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而其中阅读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因此,儿童的阅读应该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充分重视,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轻松而又有内涵的书籍。儿童文学正是专为儿童写成的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儿童文学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优质、优美的精神食粮,使他们感悟到文学之美,母语之美。 首先,儿童文学阅读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海德格尔说,文学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文学就好像一盏灯,照耀着人们的心房。而儿童文学则给孩子们带来了审美的愉悦,更让儿童在童年学会了“做梦”,这种“梦”使他们的童年生趣盎然、熠熠生辉、可爱至极。童年这种“梦”的存在将成为孩子们今后人生的重要乐趣和创造的源泉。阅读儿童文学也在

不知不觉中维护着儿童的天真,让孩子们享受着一个美好的金色童年。 其次,儿童文学阅读为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文学的世界里,更多的是纯真、美和幻想。小时候让孩子深深感动过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使他们终身难忘,一生受益。文学阅读不同于知识书、图画书、教科书的阅读,文学是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个性鲜活的人物性格,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儿童文学将许多美好的情感、优秀的品质、人生成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如爱、责任、信念、勇气等传递到孩子的心灵中,为儿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光明的精神底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影响极为深远。 二.教师带领孩子走进儿童文学 (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是教师了解儿童,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主要途径。一方面,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性格、心理、兴趣、志向等,理解作品中典型的、个性的儿童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并学会去发现、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个孩子。另一方面,儿童文学可以唤回教师消逝的童心,促使教师走进纯真美好的童心世界,唤醒他们童年时代善良、纯真、自然、充满幻想和创造欲望的天性,留住热情、朝气的动感节律,从而更加喜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真正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教学大纲

第一章幼儿文学概说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文学的概念、特点、作用、分类。 2.了解儿童文学的四个层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文学的含义;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区别;幼儿文学的读者、文本特征及美学特征;幼儿文学的作用;幼儿文学与成人文学、幼儿读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成人文学、幼儿读物的区别。 (三)课时分配 2课时。 (四)教学提纲 第一节幼儿文学的含义 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 二、关于幼儿文学 第二节幼儿文学的特征 一、幼儿文学的读者 二、幼儿文学的文本特征 三、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幼儿文学的作用 一、幼儿文学的教育作用 二、幼儿文学的认识作用 三、幼儿文学的审美作用 四、幼儿文学的启智作用 第四节幼儿文学与成人文学、幼儿读物的区别 一、幼儿文学与成人文学、幼儿读物的区别 二、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的区别 综合训练 第二章儿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儿歌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2.掌握儿歌的鉴赏和创作方法,能较好地解读和欣赏儿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儿歌的含义、特点和分类;儿歌的创作;谜语含义、作用、分类和创编。 教学难点:儿歌的鉴赏与创作。 (三)课时分配 4课时。 (四)教学提纲

第一节儿歌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儿歌的含义 二、儿歌的特征 第二节儿歌的分类和传统艺术形式 一、儿歌的分类 二、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第三节儿歌的创作 一、要写出儿歌的样 二、要写出儿歌的味 三、写出幼儿情趣和情感 四、要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五、认真修改,写出精品 第四节谜语 一、谜语概说 二、谜语的作用 三、谜语的分类 四、谜语的创编 第五节儿歌阅读赏析 一、儿歌赏析指导 二、儿歌赏析的具体作品 综合训练 第三章幼儿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幼儿诗的基本知识。 2.了解幼儿诗的主要特点。 3.学会鉴赏和创编幼儿诗的方法,能创编幼儿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诗的含义、特点和分类;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鉴赏和创编幼儿诗的方法。教学难点: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幼儿诗的创作和阅读赏析。 (三)课时分配 4课时。 (四)教学提纲 第一节幼儿诗概说 一、幼儿诗的含义 二、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 第二节幼儿诗的特点 一、抒发幼儿浓烈的情感 二、适合幼儿思维的精巧构思 三、幼儿式的丰富想象 四、充满幼儿情趣的优美意境 五、浅近、形象、凝练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整体性阅读方法

第一讲文学作品的整体性阅读方法 内江市教科所潘利英 现阶段整个教育的现状是:网络发达了,错别字多了,书写差了,阅读与表达下降了。 从现阶段语文考试(无论是高考、中考,还是期末考)的阅卷来看:现代人读不懂现代文,现代文阅读被称为失分的“伤心岭”,得分率基本不足50%。照目前发展形势,如果高、中考语文还要提分的话,阅读是肯定要加分的。因此现代文阅读是相对很重要的一块,也是我们学生提分最难的一块。 那么考试时现代文阅读得分低的原因是什么呢? 1、知识储备不够 2、阅读习惯不好 3、阅读方法没有或不当 4、答题思路和技巧缺乏 今天我们就着重解决阅读的一种最基本且对同学们答题很有帮助的一种方法——文学作品的整体阅读方法。 一、什么是整体性阅读? 整体性阅读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二、为什么要整体阅读? 1、从出题的角度看,任何一篇文章,只要是用来考试,其后考题的设计大都是针对整篇文章而言的,即使是考词语或句子,也是围着整篇文章的主题的(这个不用举例,

你们随时都可以印证的)。因此考题设计的整体性,要求阅读的整体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掌握整体阅读的方法,这是阅读最基本的方法。 2、从写作的角度看,作家精心选材、着力构思、巧用技法,其用意都在于表现主旨,突出主旨,因此宏观把握、理解主旨就成了解题的重要前提。 3、从答题的角度看,为了确保试题的信度,命题人着重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的主旨与作者要表现的主旨是否一致,考查考生揣摩到的作者在选材、构思、技法运用等方面的匠心和作者写作时的用心是否一致,因而试题题目虽以主观题形式出现,但答案是基本客观的,观点在作者,答案在文中。解题就应着力于确认和整合文本整体信息,以免片面理解有误或答题疏漏要点。 三、整体阅读的步骤 1、略读全文,寻找形象。作品的本质就是通过形象来表现思想,形象即作者描写的对象,或人或事,或景或物。 2、根据作者描写的对象划定文体,因为不同的文体就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对象是景的便归借景抒情的写景散文;对象是物的便归移情就物或托物言志的写物散文;对象是事的便归叙事抒情或写事说理的叙事散文;对象是人的便归因人抒情的写人散文或小小说。 3、依据文体特点精读,结合标题,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即了解作者写了什么(文章内容),理解标题并逐段概括段落大意,把中心句、关键句或议论句、抒情句结合起来,确认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而弄清主旨。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一环,因而是最重要的一步。 4、结合文章主旨,弄懂作者的表达技巧,即作者是怎样写的,从而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即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