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01 中性粒细胞功能测定

实验一、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Assay for Phagocytosis of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实验目的】 ?掌握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的原理; ?熟悉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的操作方法;?通过本实验理解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实验原理】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通称小吞噬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和异物颗粒的能力,在体外将中性粒细胞与细菌或异物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共同孵育后,显微镜观察可见中性粒细胞内有细菌或异物颗粒。计数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可反映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对疑有吞噬细胞功能障碍的疾病作出诊断。

【材料和试剂】 1.待测样本新鲜抗凝静脉血 2.被吞噬物灭活白色葡萄球菌菌液(6×108/ml)。 3.试剂无菌生理盐水,甲醇,瑞氏-吉姆萨染液。 4.器材EP管,75%酒精棉球、载玻片,微量移液器、恒 温箱,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等。

【操作步骤】 1.白色葡萄球菌液制备。(已制备好) 2.待测血标本制备:静脉采血5ml。 3.在EP管内加40微升血液,20微升菌液,混匀。 4.将EP管置37℃温育30min,每隔10min混匀一次。 5.取一小滴上述混合液,置于载玻片上,推成薄血片,晾干。 6.甲醇固定4-5min,滴加瑞氏-吉姆萨染液A液2-3滴,染色1- 2min,再B液2-3滴,染色5-10min,水洗,晾干。 7.油镜下计数中性粒细胞(>100个)、吞噬的细菌总数。

【推血片方法】 取血混合液一小滴,放于载玻片的右端。将推片置于血滴前端,与载玻片接触,成30°~40°角向后拉动推片,使与血液接触?待血液扩散形成一条线之后,以均速轻轻向前推动推片,则血液均匀地被涂于载玻片上而形成一薄膜。取两张无油脂的洁净玻片,左手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玻片,右手持推片。30° 血滴越大,速度越快、角度越大--血膜越厚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1)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的粒细胞至外周血中。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杆状核粒细胞>0.06,称轻度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0.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0.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 (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可分4 叶甚至于5~6叶以上,若5 叶者超过0.05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包括: 1、再生性左移: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感染(尤其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分为:轻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略增高,仅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强。 2、中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重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幼稚的粒细胞。 3、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 开放分类: 医学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相关词条: 什么是相关词条我来完善

中性粒细胞增多意义

1,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感染最多。a,局限性轻度感染:WBC增高,N增高。b,中度感染:WBC(10~20)*10*9/L ,N增高伴核左移。C,严重感染:机体反应好时WBC明显增高,反应差时WBC不高,核左移明显。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后12~36h内,WBC总数及N可增多。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 白血病,肿瘤,骨髓增值等可持续性N增高。 1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2,血液系统疾病:贫血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放射性核素。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脏肿大及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1,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红细胞增生旺盛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2,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正常人为2. RPI大于3提示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小于2为骨髓增生底下或红细胞系成熟障碍所致的贫血。 1,生理性增快:12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人,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可真高。2,病理性增快:a,各种炎症性疾病:急性细菌性炎症时,炎症发生后2~3天可见血沉增快,风湿热,结核病时,因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增加,血沉明显增快b,组织损伤及坏死。C,恶心肿瘤。D,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时,血沉增快。E,其他:部分贫血患者,血沉可轻度增快。 a,腹痛部位不确切,接近腹中线。B,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灼痛。C,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A,定位准确,可在腹部一侧。B,程度剧烈而持续C,可有局部腹肌强直D,腹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 A,水纳潴留B,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血浆胶体参透压降低E,淋巴回流受阻。肾源性水肿:从眼睑,颜面开始蔓延全身,发展迅速,软而移动性大,伴有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肾病病症。心源性水肿:从足部开始蔓延全身,发展较缓慢,比较坚实,移动性小,伴有心功能不全病症,如心脏增大,心杂音,肝肿大等。 见于门静脉高压致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又侧支循环形成时,腹壁静脉可显而易见或迂曲变粗。 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 A,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摸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过到原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B,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或中毒等因素使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减弱。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C,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D,溢出性蛋白尿: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所致,溶血性贫血。E,组织性蛋白尿:肾组织破坏,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F,假性蛋白尿,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

临检--异常白细胞形态

异常白细胞形态 1.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 (1)毒性变化: 严重传染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大小不均 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 杜勒小体 退行性变 1)大小不均 中性粒细胞大小相差悬殊,不均一性增大。 2)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的胞质中出现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染色较深黑色或紫黑色颗粒。 3)空泡形成 中性粒细胞的胞质或胞核可出现1个或数个空泡。 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或颗粒缺失的结果。 4)杜勒小体(Dohle):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在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源自RNA),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染成灰蓝色,直径1~2μm,亦可见于单核细胞。

5)退行性变:细胞发生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等。 (2)棒状小体(Auer小体) 急性白血病类型 急粒(M3)数条 急单一条 急淋无 白细胞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1条或数条,称为棒状小体。 (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3叶核居多,杆状与分叶核之比1:13 1)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5%)。 再生性核左移 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高,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机体抵抗性强。 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退行性核左移 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 提示骨髓释放功能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 2)核右移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炎症恢复期。

血液、体液细胞以及有形成分形态图谱

所有分类共有11 个相册,230 张相片。 细菌图谱|16张 红系统|39张粒系统|53张血小板|5张淋巴细胞系|11张尿液图谱|64张粪便图谱|5张精液图谱|18张 关节腔积液|5张脑脊液图谱|3张其它体液图谱|11张最新更新情况,截止到2010-7-23 11:26:37 血液图谱共有5 个相册。

细菌图谱|16张 红系统|39张粒系统|53张血小板|5张 淋巴细胞系|11张 尿液图谱 白细胞管型(SM染色)白细胞管型(未染色)表层移行上皮细胞草酸钙结晶胆固醇结晶胆红素结晶非晶性尿酸盐非均一性血尿红细胞

胱氨酸结晶含铁血黄素颗粒含铁血黄素阳性细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尿液图谱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酪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粗颗粒管型 红细胞管型宽大管型蜡样管型(未染色)肾上皮细胞管型 透明管型(染色)透明管型(未染色)细颗粒管型脂肪管型 尿液图谱 磷酸钙结晶尿酸结晶三联磷酸盐结晶药物结晶(吡哌酸)药物结晶(磺胺甲基异造影剂结晶(碘番酸)造影剂结晶(泛影葡胺造影剂结晶(泛影酸)

鳞状扁平上皮(SM染色) 鳞状扁平上皮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层移行上皮细胞马耳他交叉现象尿白细胞(未染色)尿液中巨噬细胞尿液中巨噬细胞尿中酵母菌(未染色)尿中酵母菌(SM染色)尿液白细胞白细胞管型 扁平上皮细胞草酸钙结晶大圆上皮细胞胆固醇结晶尿液图谱

胆红素结晶 滴虫非晶体尿酸盐胱氨酸结晶尿红细胞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 酪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尿酸结晶肾衰竭管型尿液图谱

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透明管型尾形上皮细胞 鲍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化脓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图谱 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柰瑟氏菌淋病柰瑟氏菌 新型隐球菌荚膜(脑脊液标本墨 汁负染色) 红系统

人体白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人体白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人体内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细胞,在血液中呈球形,它能以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结缔组织。正常5000—10000/mm3。 一、种类及特点 根据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染色特点,可把白细胞分为两大类: 有颗粒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无颗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正常时各种白细胞数目保持一定比例,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情况下数目如下: 疾病状况下,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都可发生改变。 二、白细胞的功能 ①中性粒细胞白细胞 : 吞噬和消化侵入微生物和机体本身的各种坏死细 胞,包括衰老和受损红细胞.是机体防御功能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内溶酶体丰富,并做变形运动。 中性粒细胞可通过变形运动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在组织液内游走(趋化性)。如果白细胞的的溶酶体释放的酶量过多,不仅能杀死和溶解细菌,本身也将致死,死亡的白细胞连同细菌分解物一起成为浓液组成部分。 ②嗜酸性粒细胞: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中的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当机体患某些过敏性疾病时,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有人认为她和机体的过敏性反应有关。 ③嗜碱性粒细胞: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与肥大细胞相似,细胞颗粒中能合成组织胺和过敏性慢作用物质。

组织胺: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并使毛细血管和微静脉通透性增加,与人过敏反应有关。 过敏性慢作用物质: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使平滑肌收缩,特别是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哮喘。总括起来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活性物质可引起哮喘,寻麻疹,食物过敏等各种反应,同时又引起嗜碱性粒细胞聚集这一局部。 ④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 T细胞:骨髓中生成的淋巴系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参与细胞免疫。血液中 80-90% 淋巴细胞属于T淋巴细胞。 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裂分化成B细胞,多集中在淋巴结等淋巴器官中。参与体液免疫—抗体免疫。 ⑤单核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后,便分化成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和病毒等 三、白细胞测定临床意义 (一)白细胞增加: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超过10×109/L称为白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增多可以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临床常见为淋巴细胞增多症。 1、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生理性:如饭后和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和疼痛后等、妇女经期及妊娠等。 病理性: (1)急性感染:某些细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病毒(水痘病毒、狂犬病毒)引起的感染; (2)非感染性炎症,如急性风湿热、少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等 (3)组织坏死:严重外伤、手术创伤、烧伤等。 (4)急性失血及贫血 (5)急性中毒:如化学毒物及药物中毒、尿毒症等。 (6)粒细胞异常增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 (7)其他:如脾脏切除后。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超过0.45×109/L,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与许多疾病有关,特别是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3、白血病 是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原始和幼稚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疾病。临床表 现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侵润机体各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相应表现。 ⑴病因: 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已肯定是由人T细胞病毒-Ⅰ引起的 放射性核素:其致白血病的作用是肯定的,其作用与照射剂量的大 小和部位有关 化学因素:(如烷化剂、细胞毒药物)及化学毒物(苯)可诱发 遗传因素:家族性白血病约占7%。 其他血液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淋巴瘤等最终可发展为急性白血病。 ⑵分类: 按病程缓急及白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自然病程约半年以内。骨髓中以原始和早期幼稚细 胞增生为主,正常造血受到抑制的恶性疾病。成人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儿童以急性淋巴细胞较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继发感染发热及白血病细胞侵润

血常规—异常白细胞

血常规——异常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1、毒性变化: 1)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 计算中毒颗粒在中性粒细胞(100或200个)中所占百分率称为毒性指数。1为极度,0.75为重度,0.5为中度,<0.25为轻度。 2)空泡:可为单个,但常为多个。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现。通常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

3)Dohle体:杜勒小体,是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直径为1~2um,界限不清,可染成灰蓝色,亦可见于单核细胞。 4)退行性变:常见者有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等等。如胞质破裂后消失,只剩胞膜,则成裸核或蓝状细胞。 2、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细胞体积大,直径16~25μm,核分叶常在5叶以上,甚至10叶以上,核染色质疏松。 3、Aure小体: 细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长约1~6μm,1条或数条。 4、Pelger-Huet畸形:

中性粒细胞的核分叶过少,其细胞核多呈杆状或仅分为2叶,杆状核形则类似花生样,分叶核的分叶之间多以细丝状连接;典型的核型可呈肾形、眼镜形或哑铃形;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较为致密、深染,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状,其间可有空白间隙。 5、Chediak-Higashi畸形: 细胞质内含有数个~数10个包涵体,直径2~5μm,呈蓝紫色、紫红色,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征。 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lymphocyte)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多属T淋巴细胞。其形态变异是病毒或某些过敏原等因素刺激,T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甚至发生母细胞化所致。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Ⅰ型】 又称空泡型或浆细胞型。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细胞核为圆形、肾形、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 【Ⅱ型】 又称不规则型,或称单核细胞型。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个伪足。核形状及结构与Ⅰ型相同,或更不规则,染色质较粗糙致密。胞质丰富,染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深,一般无空泡,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

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1.中性粒细胞数时量变化 (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 1)年龄:初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15×109/L左右,个别可高达30×109/L以上。通常在3-4天后降至1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降低至成人水平。初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到第6~9天逐渐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其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70%。到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下升,到4~5岁二者又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至青春其时与成人基本相同, 2)日间变化:在静息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一倍。运动、疼痛和情绪变化,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如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这种短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循环池和缘籽的粒细胞重新分配所致。 3)妊娠与分娩:妊娠其白细胞常见增多,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常波协于(12~17)×109/L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109/L。分娩后2~5日内恢复正常。由于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只有通过定时和反复观察才有意义。 (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 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公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 增高大于10×109/L,并伴有轻度核象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 20×109/L以上,且伴有明显核象左移。 2)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在较大手术后12~36小时,白细胞常达10×109/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心肌硬死后1~2天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别。急性溶血反应时,也可见白细胞增多,这些可能与心肌

中性粒细胞)

2.吞噬和杀菌功能测定 1)原理中性粒细胞可吞噬颗粒性物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吞噬率(phagocytic rate) 和吞噬指数(phagocytic index)可判断该细胞的吞噬功能,根据被吞噬的细菌是否着色测定杀菌率。 2)技术要点 (1)显微镜检查法将白细胞与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悬液混合、温育后,涂片用碱性美兰液染色。在油镜下计数吞噬细菌和未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数。对有吞噬作用的白细胞,应同时记录所吞噬的细菌数。按下式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还可根据被吞噬的细菌是否着色测定杀菌率(%)。 吞噬百分率(%)= 吞噬指数= 杀菌率(%)= (2)溶菌法将白细胞悬液与经新鲜人血清调理过的细菌(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置37℃。每隔一定时间取定量培养物,稀释后接种固体平板培养基。37℃培养18h后,计数生长菌落数,以了解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杀菌率(%)= 3.硝基蓝四氮唑还原能力测定 1)原理 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能量消耗剧增,耗氧量也随之增相应增加,磷酸己糖旁路的代谢活性增强,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使葡萄糖的中间代谢产物6-磷酸葡萄糖氧化脱氢转变为戊糖。如加入硝基蓝四氮唑(nitroblue tetrazolium,NBT),可被吞噬或渗透到中性粒细胞胞浆中,接受所脱的氢,使原来呈淡黄色的NBT还原成点状或块状的蓝黑色甲月替颗粒,沉积于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称NBT阳性细胞。NBT阳性细胞百分率可反映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2)技术要点 将肝素抗凝血加入等量的NBT应用液,孵育。取1滴推片,染色,计数NBT阳性细胞,计算NBT阳性细胞百分率。 3)方法评价此法主要用于检测02的产生能力。正常值为40%~50%,一般以阳性细胞数超过10% 判定为NBT试验阳性。 4.化学发光测定法 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经调理的葡萄球菌过程中,出现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化代谢产物(如O2-、OH-、H2O2等)可激活化学发光剂鲁米诺(luminol)类物质,并使之产生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发光量与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相关。 化学发光测定法样品用量少、操作简便快速,是氧化爆发检测中最为敏感,并可直接定量的方法。

第3,4临检白细胞

第3 单元白细胞检 1.从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到中幼粒细胞均有合成DNA的能力,这类粒细胞。应属于 A 分裂池白细胞 B 成熟池白细胞 C 贮备池自细胞 D 循环池白细胞. E.边缘池白细胞: 2.通常情况下,显微镜计数白细胞的区域是 A 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 B.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格 C.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 D.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格 E.一侧计数室,中间一个大方格 3.关于白细胞计数,错误的是 A.白细胞数>15X109/L时,可增加稀释倍数B.白细胞数<3X109/L时,可增加计数量 C 固有误差与计数细胞数量成正比 D 若出现大量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值假性增高E.镜下白细胞胞质透亮,胞核深染突出 4 关于白细胞计数的方法学评价,错误的是 A.显微镜计数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血细胞分析仪法低 B.血细胞分析仪法快速、简便、易于标准化C.血细胞分析仪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检的首选方法D 血细胞分析仪法适用手大规模健康人群普查,为常规筛查方法 E 血细胞分析仪法可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 5.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应在油镜下选择有秩序检查的部位。. A 头部 B 体尾交界处 C 体部 D 尾部 E.边缘部 6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A 化脓感染 B.门脉性肝硬化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伤寒、副伤寒 E.系统性红斑狼疮 7.正常生理情况下白细胞变化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早晨较高,下午较低 B 安静松弛时较低,活动后较高 C 剧烈运动,剧痛和情绪激动时显著增多 D 妊娠分娩时增加 E.吸烟者高于非吸烟者 8.关于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叙述错误的是A.严重组织损伤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B 反应性增多的粒细胞以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C 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及炎症 D 某些感染如伤寒等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E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9.外周血白细胞胞浆中可以无颗粒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单核细胞 10.关于单核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A.儿童外周血较成人稍多 B 成人单核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3%-8% C 妊娠期生理性增多与中性粒细胞变化不平行 D 出生后2 周婴儿可成生理性增多 E.疟疾时可见增多 11 可用于监测组织移植术后是否发生排斥反应的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12.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的保护剂,叙述正确的是A.伊红 B.溴甲酚紫 C.丙酮 D.碳酸钾 E. EDTA 13.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的着色剂,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 B 溴甲酚紫 C.丙酮 D 碳酸钾 E 草酸铵 14.关于五种白细胞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正确的是 A 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无活性 B.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无活性 E.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无活性 15.激光与细胞化学法血液分析仪中,可用于白细胞化学染色并分类的细胞内酶的种类为 A.碱性磷酸酶 B 酸性磷酸酶 C.非特异性酯酶 D 过氧化物酶 E.磷脂酶 16.正常血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A.0. 01~0. 05 B. 0.5-0.7 C 0.05-0.5 D.0.02~0.04 E.0.2-0.4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概论 传统上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小于1.5×109/L定义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般按照中性粒细胞数目分为轻、中、重度。临床也常将有着极高感染风险的中性粒细胞数目小于0.2×109/L 状态称之为极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分型中性粒细胞数目(×109/L)感染相关性 轻度 1.0-1.5 一般无 中度0.5-1.0 低 重度0.2-0.5 高 极重度<0.2 极高 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流行病减少症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不仅与粒细胞数目有关,海域骨髓储备功能、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有关。 决定患者是否会出现感染的因素不是循环中的粒细胞数目,而是是否能有足够多的粒细胞迁移到感染部位对抗潜在感染。因此,骨髓储备(即是否具有正常的骨髓增生状态和正常的粒细胞分化成熟)是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是否会发生感染的决定性因素。骨髓储备功能正常的粒细胞减少症(例如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脾功能亢进等)患者,即使有较低的外周血粒细胞数目<0.5×109/L也不会出现感染;骨髓储备功能低的中重度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例如化疗后和骨髓衰竭性疾病等)是感染的高发人群。 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是感染的另一个重要预后因素。有研究显示看,持续5天以上的粒细胞<0.2×109/L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接近100%。 感染部位和病原体: 感染常见部位有牙龈、口腔黏膜、皮肤和肛周皮肤等,持续重度患者还易出现血行播散性感染和肺部感染。 病原学以内源性病原为主,包括来自胃肠道和泌尿道的G—杆菌(假单胞菌为主)以及皮肤的G+杆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真菌(特别是霉菌)也是重度患者的常见病原体。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一般不容易发生病毒和寄生虫感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儿) 【概述】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是由于周围血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ANC)减少而出现的一组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绝对值随年龄而异,在足月新生儿为8×109/L(8000/mm3),早产儿为6×109/L,生后1~2个月低限为2.5×109/L,至1周岁时正常低限为1.5×109/L,此值直至成人期皆为正常低限。成人及儿童的ANC低于1.5×109/L,生后2周至1岁的婴儿ANC低于1×109/L时,即可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当ANC低于0.5×109/L时即称为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缺乏常并发感染甚至败血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一般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两类。也可根据粒细胞生成减少、无效增殖、破坏过多、复合因素以及假性粒细胞减少等分成五大类。一般而言,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原发性少见。 (1)感染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严重败血症等;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2)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等;化学品,如铅、苯、汞等;药物,如抗癌药、氯霉素等。 (3)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红细胞贫血等。 (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Felty综合征、慢性活动性肝炎、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纯粒细胞再生障碍等。 (5)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疟疾、慢性溶血性贫血、晚期血吸虫病、黑热病、原发性脾原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6)遗传因素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即婴儿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慢性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儿童期慢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代谢缺陷病伴发的粒细胞减少症、胰腺功能不全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网状组织生成不良等。 (7)其他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

认识中性粒细胞

认识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监测是尿常规检查中必检项目,中性粒细胞影响着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其是否正常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 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值: 参考值:0.40~0.75(40%~75%);(1.80~6.30)×109/L。 二、中性粒细胞的监测意义 1、增多 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2、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三、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 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 中性粒细胞是血常规化验其中的一项,但是你会看血常规化验单吗?拿到血液化验单,通常病人都会很茫然,密密麻麻这么多数据,到底说明了什么?尤其是看到有几个升高或者下降的箭头,更是内心恐惧,不知道问题是否严重。 专家说,通常拿到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医生主要看三个数据,白细胞计数(W BC)、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而白细胞计数就是常说的血象,后两者则是白细胞的分类。所以,中性粒细胞数量需关注。下面就教大家该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 ,

正常中性粒细胞是多少 中性粒细胞有什么作用

正常中性粒细胞是多少中性粒细胞有什么作用 在日常的血液检查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中性粒细胞偏多或者偏少的状况,那么正常的中性粒细胞到底是多少呢?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其实中性粒细胞的正常时同白细胞、红细胞一样也是一个范围值,它也是随着人体的生长而变化的。 ★  一、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 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值: 参考值:0.40~0.75(40%~75%);(1.80~6.30)×109/L。 ★二、中性粒细胞的监测意义

1、增多 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2、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三、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 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 中性粒细胞是血常规化验其中的一项,但是你会看血常规化验单吗?拿到血液化验单,通常病人都会很茫然,密密麻麻这么多数据,到底说明了什么?尤其是看到有几个升高或者下降的箭头,更是内心恐惧,不知道问题是否严重。 专家说,通常拿到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医生主要看三个数据,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而白

动物白细胞计数,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动物白细胞计数,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白细胞是各阶段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统称. 白细胞计数则是上述各种白细胞在每升血液中的数量. 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种细胞功能有所不同, 概言之具有吞噬微生物, 衰亡细胞, 抗原抗体复合物, 致敏红细胞和细胞碎片, 以及分泌特异抗体, 参与体液免疫等功能. 增加; 全身性感染, 局部感染, 中毒(代谢障碍, 化学物质和药物以及蛇毒等), 生长迅速的肿瘤, 急性出血, 急剧的红细胞溶血, 白血病, 创伤等减少; 伤寒, 副伤寒, 布氏杆菌热, 疟疾, 过敏性休克,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栗粒性结核,败血症, 重症细菌感染, 放射治疗, 肿瘤化疗, 造血系统障碍等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会发生变化, 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 故在大多数情况下, 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 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因此, 白细胞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关系和相同意义. 各类白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 各种粒细胞均起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MSC)在集落刺激因子(C SF)的刺激下, 形成粒细胞--单核细胞系祖细胞或称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在不同的调空因素作用下, 白粒系细胞或单核系细胞分化并增殖成为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 粒细胞生成过程中, 根据其功能和形态特点, 人为的划分为干细胞池, 生长成熟池和功能池三个阶段. 前两阶段在骨髓中增殖分化, 粒细胞成熟后从骨髓释放至外周血管进入功能池, 其余则附着于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壁上, 即边缘粒细胞池(MGP). 这两部分粒细胞经常随机交换,形成动态平衡, 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 吞噬活性和复杂的杀菌系统, 凭借其渗透性, 变形性, 趋化性及吞噬功能等生理特性而捕捉, 杀灭组织中,体腔内和血液中的病原体, 对机体有重要得保护作用.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局部炎症时, 中性粒细胞通过变形运动, 从血管内皮细胞间游出, 趋向炎症区, 将入侵的病原体和坏死细胞吞噬, 并通过细胞内溶酶体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将其消化. 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扩散,

白细胞检查

白细胞检查 1、正常浆细胞细胞直径8~9u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出块状、车轮状或龟背状排列,胞质灰蓝色、紫浆色、有泡沫状空泡,无颗粒。 2、Mott细胞是浆细胞的异常变化。 3、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单核细胞可增高,并不是嗜酸性粒细胞。 4、严重化脓感染时淋巴细胞减低。 5、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坏死或损伤、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等白细胞增多。 6、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40%~50%。 7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肥大细胞、实践性粒细胞的组胺、补体的C3a、C5a、C567、致敏淋巴细胞、寄生虫、某些细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肿瘤细胞。 8、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等。 9、Russell小体属于浆细胞形态异常。在浆细胞内、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径2~3μm红色小圆球。 10、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炎症恢复期。在疾病的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11、若白细胞数太低(<2×109/L),可增加计数量(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或减低稀释倍数。 12、当中性粒细胞发生毒性变化时,细胞的内部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空泡,提示细胞发生了吞噬现象。 13、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再生性核左移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而退行性核左移见于再障、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等。 14、血涂片计数100个WBC见到25个有核RBC,也就是说125个有核细胞中只有100个是白细胞,白细胞所占的比例是80%。故尽管WBC计数值为10×109/L 时,WBC计数的真实值为实际值,即8×109/L。白细胞校正数/L=未校正前白细胞数×100/(100+计数100个白细胞同时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解读及办法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指口腔温度升高 > 38.5℃,或 2 小时连续 2 次测得体 温 >38.0℃,同时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 0.5×109/L 或预期 < 0.5×109/L。FN 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尽管预防与治疗措施的进步,FN 仍是癌症治疗中关注度最高的并发症,是发生并发症、增加健康资源投入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化疗延迟和剂量减低而削弱治疗有效性。虽然 FN 的死亡率逐年稳步下降,但仍比较明显,实体瘤患者总死亡率约为 5%,一些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可达 11%。 证实存在菌血症的患者预后较差,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死亡率分别为 18% 和 5%。死亡率与 MASSC 预后评分相关: MASCC 评分 >21 时死亡率仅有 3%,但若 MASCC 评分< 15 则可高达 36%。老年患者化疗后更易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也更高。但由于纳入标准的原因,缺乏老年人前瞻性试验,因此缺乏相对特异的治疗推荐。标准血培养的阳性微生物检出率依赖于患者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素、是否具有中心静脉插管(CVC)。一项实体瘤试验中,只有很少一部分 CVCs 患者给予抗菌素预防,大部分未接受抗菌素预防。血液系统肿瘤试验中患者具有 CVCs 的比例较高,17%~31%。 不同治疗中心的病原感染不同,在过去几十年里,FN 从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转向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FN 血培养阳性时 70% 为革兰氏阳性菌。耐药菌株增加如 ESBL 革兰氏阴性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以及 MRSA。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感染(克柔假丝酵母和光滑假丝酵母)也在增加。 患者教育与相应政策 FN 成功治疗的前提是对潜在感染快速识别和快速反应,因此对院外患者进行教育很重要,如监测体温,指导患者何时以及如何与医疗服务机构取得联系。此外地方政策对可疑 FN 进行快速反应也很关键,一些患者可能因 FN 而在急诊就诊,此时若有明确的预案则可使患者得到正确处理。 初步评估 详细追问病史,包括化疗、预防性抗菌素、是否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近期手术史以及是否有过敏史。通过检阅临床记录发现既往阳性微生物感染史很重要,特别是以往曾有过抗菌素耐药的微生物或细菌感染,以便进一步指导治疗。 初起要评估循环和呼吸功能(表 1),如有必要应进行复苏治疗,随后要注意检查是否存潜在感染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经验性选用治疗 FN 的抗菌素有时并不能覆盖某些感染(如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性粒细胞缺乏而感染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不明显,特别是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任何有风险发生 FN 的患者出现不舒服、低血压、低热时都要警惕可能会发展成为革兰性阴性菌败血症,需要迅速进行治疗。 急检血常规明确中性粒细胞水平,其它需要检查的项目见表 1,这些检查对指导早期治疗非常关键。外周静脉血二次血培养,留置静脉导管,此外有相应临床症状时,在经验性广谱抗菌素治疗前,还要留取痰、尿、皮肤拭子和粪便标本。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

尊敬的老师,XX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由我代表我们这个团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性粒细胞。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喜欢锻炼自己身体,比如打篮球,足球等等,在进行这些活动时难免会受一点伤,会出血,会发炎化脓、尤其是最近选修课选报散打、格斗的同学可要当心了。那么伤口为什么会化脓?这就与这次我们所学习的中性粒细胞有关。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是人体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大约占总数的50%~70%。按照其细胞内特殊颗粒的染色性,可以分为白细胞分为3种。为什么会叫中性粒细胞,因它胞体内既没有嗜酸性颗粒,也没有嗜碱性颗粒,所以称之为中性粒细胞。 它只有10~12微米,胞质呈浅粉红色,体内中含有马蹄状的核。含有许多细小颗粒,其中浅紫色的为嗜天青颗粒,浅红色的为特殊颗粒。 它来源于我们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是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当中。 据统计的数据表明:每微升血液中约有4500个中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粒白细胞。 当中性粒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约停留6~8小时,然后离开,在结缔组织中存活2~3天。而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其吞噬对象以细菌为主,也吞噬异物。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处理了大量细菌后,自身也死亡,成为脓细胞。 特点:寿命短,更新快,数量多 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并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 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 当你的手不小心被刀子割破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对此做出什么应答? 当手受伤之后,细菌(敌人)就会感染我们的伤口,细胞受损了,就会导致炎症,这时机体便知道受伤了。 同时上皮细胞释放趋化因子(哨兵),【如何传达信息:中性粒细胞表面有趋化因子受体,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激活胞膜上的钙泵,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长了脚),使细胞跑到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 于是,中心粒细胞便来到了释放趋化因子的地方,受伤的地方的细胞是很多的,要在这么多的生面孔中识别哪个是要遭到中心粒细胞攻击的目标 还得依靠中心粒细胞的模式识别。中性粒细胞的片足与产生趋化因子的异物接触后,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下凹,将异物团团围住,形成含有异物的吞噬体或吞噬泡。 细胞随着吞噬作用的开始,导致其呼吸爆发,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对寄生虫具有杀伤活性。 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受体,可加速吞噬作用。被吞噬的异物裹有抗体和补体时,与中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加强了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

末梢血涂片白细胞形态变化及临床意义(仅供参照)

末梢血涂片白细胞形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1.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 外周血中性杆状粒细胞增高,并可见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中性粒细胞核 左移。仅见杆状粒细胞>6%时,称为轻度核左移;杆状粒细胞>10%,伴少量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时称为中度核左移;杆状粒细胞>25%,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如早幼粒细胞甚至原粒细胞时称为重度核左移。重度核左移又称为类白血病反应,此时中性粒细胞常伴有明显的中毒性病理改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可见原始、幼稚粒细胞,并出现病态造血,如中性粒细胞核分叶不良等。 图-1

图-2 图-1视野可见中性分叶粒细胞、中性杆状粒细胞、中性晚幼和中幼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可见中毒颗粒。图-2可见中性分叶粒细胞、中性杆状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可见中 毒颗粒。 2.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正常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核以分三叶者为主,如血片中五叶核中性粒细胞>3%,则称为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低和中性粒细胞胞体增大,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等。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叶酸、VitB12等造血物质,DNA合成减少,影响了细胞的正常分裂。在应用某些抗核酸代 谢药物及炎症恢复期等也可见核右移现象。 图-3 图-3视野中可见一巨大中性粒细胞,胞核分为10余叶。 3. 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 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on)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粗大且分布不均的黑蓝色颗粒,称为中毒颗粒。中毒颗粒是细胞在生成特殊颗粒过程中受到某种阻力或发生颗粒变性所致。常见于严重的化脓菌感染及大 面积烧伤等患者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