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江苏智慧银贵金属有限公司欧央行QE靴落地 美联储加息看“耐心”

江苏智慧银贵金属有限公司欧央行QE靴落地 美联储加息看“耐心”

江苏智慧银贵金属有限公司欧央行QE靴落地 美联储加息看“耐心”
江苏智慧银贵金属有限公司欧央行QE靴落地 美联储加息看“耐心”

1月22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扩大资产购买规模,将从2015年3月开始,每月购买600亿欧元,持续到2016年9月。市场预计其购债总规模有望达到1.14万亿欧元。通过比较分析,欧美货币政策不同的背后反应其经济体的运行状态差异巨大。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欧美货币政策的差异呢?而美联储启动加息使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时间节点又如何判断?今年6月或是9月是否会成为加息启动点呢?本文将进行深度剖析,为我们判断趋势运行提供指引。

一、欧央行QE靴子落地

2015年3月5日,欧洲央行行长徳拉吉宣布3月9日起,每月买600亿欧元资产,直到明年9月。如届时通胀仍低迷,QE将延续至明年9月后,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为0.05%,隔夜存款利率为-0.2%,隔夜贷款利率为0.30%。对于通胀前景,徳拉吉表示欧元区核心通胀率仍然处于低位,未来几个月欧元区将出现极低、甚至是负值的通胀。鉴于油价下跌,欧央行将2015年通胀预期从0.7%下调至0.0%。欧元区2月CPI初值同比萎缩0.3%,且连续三个月为负,显示出该地区的通缩风险。

德拉基想通过负利率和QE(量化宽松)的货币宽松政策使欧洲摆脱通缩。但是,如果零利率还不能刺激银行放贷,就说明问题不在银行,要么是由于实体经济对贷款的需求依然有限,要么是由于银行放贷的风险大于收益。因为银行天然是逐利的,把钱贷出去而不是闲置起来,更符合银行的利益诉求。

刺激银行放贷需要财政政策的配合,单纯的货币政策效果非常有限,但是欧元区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而且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各成员国独立的财政政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冲突。这既是导致欧洲实体经济复苏慢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企业无法快速修复资产负债表使经济走向扩张的良性循环的症结所在。下图一是资产负债表周期图,我们从图中可以找到欧元区和美国所处的位置,如图一所示:

经济"阴阳"周期与资产负债表修复进程表(图一)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欧元区经济现在正处于经济"阴"面的3-4阶段,企业的经营目标正在从利润最大化转换为负债最小化,并没有走出经济的"阴"面,此时的货币政策失灵,需要统一的财政政策维持需求,而欧元区各国的独立财政政策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这是欧元区内部运行机制所决定的。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国独立的财政政策是造成欧元区无法快速的走出衰退的根本原因。

欧元区核心国德国一直想利用危机使欧元区走向"联邦制",实现整个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统一的财政政策,使欧元区国家利用危机让渡一部分财政主权,但进程步履维艰,因为欧元区非核心国强烈反对,这也是欧元兑美元汇率创11年最低点的基本面逻辑。

德拉基将欧元区的隔夜存款利率调整至-0.2%,副作用非常大,道理很简单,零利率还不会导致银行资金流出欧元区,银行的隔夜存款负利率则等于逼迫把资金流出欧洲,使美国成为欧元区负利率的最大受益者。

二、美联储加息看“耐心”

美国在应对次贷危机的货币政策和欧央行具有明显的差别。美国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经济也面临经济周期"阴"面的挑战。欧元区面临着统一的货币政策和非统一的财政政策的掣肘,这是经济体内部运行机制所导致的。而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统一的

财政政策,在应对危机中,维持低利率,将隔夜存款利率维持在0-0.25%长达几年的时间,并且4次实施QE政策,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从而斩断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的传导链条,并积极恢复制造业,对企业进行紧急救助等组合拳,用最快的时间帮助企业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经济处于"阳"面的5-6区间。美国的企业和家庭基本上已经修复完受损的资产负债表,经济已经走向良性循环状态,从以下几个指标可以得到我们判断的依据。

1、美元指数创11年的历史新高,到达97.828。

2、美国3大股票指数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准普尔指数自次贷危机后不断创历史新高。

3、美国二月份失业率降低至5.5%。

4、美国非农就业人口连续12个月增幅在20万人以上,为逾十年来最强升势。

5、过去12个月,美国共增加非农就业人口330万,为2000年3月以来最高。

通过以上的数据,特别是就业数据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美国经济已经完全修复资产负债表,货币政策由非常规的QE向正常化过度是必然的。而欧元区还没有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修复完毕,并且希腊等国的不稳定因素,随时会引爆欧元区的新一轮危机。

耶伦在美国国会参议院作证时称,修改利率的前瞻指引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认为,美国经济条件已充分改善,加息接近合适时机,美联储在任何会议上都可能

加息,可这不等于美联储会马上加息。

在本月17日-18日的货币政策会上,美联储发布的声明很可能删去对待加息"耐心"一词,使用"耐心"一词意味着美联储至少会再等两次货币政策会议后才考虑加息,如果本月美联储仍表示有"耐心",今年6月就不会加息,可能要推迟到今年9月决定是否开始加息。因为根据历史经验,每年的3季度末是美联储重大货币政策的改变时间节点,但如果美国的通胀

和薪资增长开始企稳,或者美联储感到需要向市场显示其可以收紧货币,就可能6月启动

加息。

美联储启动加息,让超常规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正常,最重要的是节奏的把握,如果收紧货币的过程还没达到目标就戛然而止,将可能引发市场动荡,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所以,美联储需要所有的条件具备才能开启加息的阀门。

综上所述,欧元区在资产负债表修复中继续挣扎,而美联储则在今年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从两者的衔接上看,欧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和QE靴子的落地,与美国日渐强烈的加息预期相对接,将加速欧元区的资金向美国流入。

判断美联储加息的关键点,要看3月份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是否会去掉"耐心"一词,如果去掉,则在6月份加息的概率大。如果保持"耐心"一词,则在9月份加息的概率大。关注美

联储货币政策中对"耐心"一词的表述,对判断加息节点,至关重要。而美联储加息,则会导致欧元区的资金进一步向美国流动,对美元资产依然利好,不改上行趋势。

美元和人民币利率分析

(1)人民币利率变动情况

9月20日调升25基点3.75 8月9日调升25基点3.50 6月30日调升25基点3.25 5月3日调升25基点3.00 3月22日调升25基点2.75 2月2日调升25基点2.50 2004年 12月14日调升25基点2.25 11月10日调升25基点2.00 9月21日调升25基点1.75 8月10日调升25基点1.50 6月30日调升25基点1.25 2003年 6月25日调降25基点1.00 2002年 11月6日调降50基点1.25 2001年 12月12日调降25基点1.75 11月6日调降50基点2.00 10月2日调降50基点2.50 9月17日调降50基点3.00 8月21日调降25基点3.50 6月27日调降25基点3.75 5月15日调降50基点4.00 4月18日调降50基点4.50 3月20日调降50基点5.00 1月31日调降50基点5.50 1月3日调降50基点6.00 2000年 5月16日调升50基点6.50 3月21日调升25基点6.00 2月2日调升25基点5.75 1999年 11月16日调升25基点5.50 8月24日调升25基点5.25 6月30日调升25基点5.00 (2) 进入2004年之后,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稳步复苏,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也愈加强烈,并在同年6月得以实施,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截至2005年9月底,美联储已经连续11次升息,将美元的基准利率从1.00%提高到了3.75%水平,提升幅度达275%。

美联储的升息也逐渐为美元汇率走势提供了中长线多头动力。2004年底,美元逐渐摆脱抛压转入中期上涨,此轮美元的上涨过程中还不断受到了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利好刺激 截至2005年9月底,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经历连续11次的“有序”加息,已经将美元基准利率从半个世纪低点的1.00%提升到了3.75%水平, 1990年以后的15年间,美联储基准利率经历了多次降息周期和加息周期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相对较长的降息周期,降息幅度也显得更大,显然是一个更大级别中的主趋势,自2004年6月美元才再次进入加息周期。 在过去15年间,美联储主要保持着下调利率基调,途中的几次小加息周期都因为经济面的变化而夭折,而自2004年6月以来重新进入的加息周期还没有结束迹象,这很可能是一轮新的长线加息周期。 美联储利率从1990年—2004年上半年间都处于下跌趋势当中,期间一度有反弹发生,但由于美联储在90年代初第1次海湾战争后,对经济前景过于乐观预估,采用的快速提升利率举措险些造成一些前沿经济体或发达地区出现经济崩溃。 进入2001年之后,美国经济爆发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表面为了争夺石油资源的美国政府发起了第二次伊拉克战争,这次战争前后,受到战争和经济问题的双重困扰,美联储再次采取了大幅度的降息举措来刺激经济。 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经济也逐渐出现了复苏迹象,也许是借鉴了上次加息的经验,美联储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加息周期中就显得更为稳健,到现在为止仍然保持着每次利率会议加息25基点的“有序”步伐。 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的情况看,美联储至此已经进入了长线的加息周期,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升息都是新的主趋势。美元基准利率持续提升除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之外,对国际资本市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大了海外资产对美元资产的关注程度。 利率变化周期对美元涨跌循环的影响 利率变化除了反映经济状况之外,对一定时期内的资金流动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利率变化形成周期性涨跌趋势时,对相关汇率走势的影响也更为明显,持续性更强。 1990年7月以来美元基准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也很直接地反映在美元长期涨跌循环过程中,特别是在最近10年,这种持续影响更为明显。 可以看出,美元利率周期的轮换与美元汇率走势涨跌长期循环有着直接的联系:上世纪90年代初,美元利率的下调周期中,由于美元利率仍然处于相对高位,对美元的利空影响比较有限,但至少美元也未能获得明显的涨幅,整体处于震荡格局;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经济逐渐散发出增长乏力的状态,并逐步显示出经济危机,加上第二次伊拉克的双重压力,美元应声而落,接下来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将此前6年多累计的涨幅悉数回吐。 2004年6月之后,美联储再次进入了加息周期,我们有理由认为美元汇率在接下来几年时间内将逐渐进入一轮中长线上涨,对过去3年的急速下跌进行技术性修正,这个修正也是美国经济重新复苏的过程,直到美国经济再次衰弱,美元新降息周期的来临。为什么只是看成修正呢?因为美国经济虽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现在的增长速度已经显然无法与上世纪90年代末相提并论。当然,也需要看到的是美元利率周期轮换与美元汇率走势涨跌长期循环并非唯一的前因,

浅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浅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美联储六月加息正成为大概率事件,引起了新兴市场的恐慌。市场传言美联储加息的主要攻击对象是中国,意在搞垮中国的经济,但也有传言,美联储是否加息还要征求中国的同意。下面我们将对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加息后人民币汇率的下跌幅度及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一、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联储多次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包括超低利率及三轮QE.2014年10月,美联储如期结束QE3.2015年10月份美国公布失业率为5%,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佳数据,意味着美国劳工市场恢复生机。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法罗利也在推特上写到:“就业数据显示市场复苏势头强劲,表明美联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但对于加息,美联储也一直在犹豫不决,因为任何事件都具有双面性,加息对美国也不仅仅是有利无害,因此美联储也面临加息困境。 作为美国经济重要增长点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复苏,但速度仍然较为缓慢,房地产市场能否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对于美国经济长期增长至关重要。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可以吸引国外资本流向美国地产,从而带动美国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利率的提高会使投资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递减了外资流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此外美元走强使美国商品的价格提高,不利于美国对外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总体来说,美元走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很大,市场传言美联储加息的攻击对象就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但中美两国是存在很大共同利益的特别是经济利益,中美经济存在极强的互补关系。中国对美国的突出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充实美国市场,为美国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福利;二是中国购买最多的美国国债,缓解了美国政府的财政压力;三是为美国的过剩资本、过剩产能提供了理想投资地、消化地,中国廉价市场、廉价劳动力所创造的超额利润,也被这些外商所获。因此也有传言美联储是否加息还要征求中国的意见。总而言之,美联储加息概率不大,即便美联储真的如期加息,加息力度也肯定是温和的。 二、人民币汇率下降幅度有限 (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

清华五道口:英国脱欧对人民币的影响

清华五道口:英国脱欧对人民币的影响 距离英国脱欧公投满一个月。脱欧一度引起全球各类市场动荡不已。纵览全球,过去的这个月中股市最先反转,汇市出现分化,攀升的黄金市场在强势美元之下有所回调。当下有必要再度回顾脱欧事件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尤其对现阶段及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07年6月香港发行首只人民币债券以前,人民币仅仅以现钞的形式参与零星边境贸易,全年净流出不足99亿元。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了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为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2009年7月,率先在上海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后试点范围迅速扩大。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数据,2016年6月人民币已经成为第六大全球支付货币,占全球支付金额的1.72%,此前连续两年排名维持在第五。中国已在15个内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中心,从清算规模上看,中国香港和伦敦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名。 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汇率走势 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后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在全球范围里谋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币国际化的进程,往往伴随着一国经济蓬勃发展,资产价格上涨,吸引国际投机性资本流入,并在预期的自我强化机制下,再度维持并推动升值预期。 但与此同时,金融脆弱性问题也在加剧:外汇占款增加带来央行基础货币的“超发”,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引起产业向外转移;资产价格攀升,容易带来资产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短期性国际投机资本集聚的同时也将会出现大规模反向流出的风险。 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发行央票收紧流动性,随着冲销成本的上升,一旦超过了央行承受能力,则会被迫放松汇率浮动范围,直至放弃固定汇率或是盯住汇率。从而该国货币容易成为国际游资冲击目标,如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的泰铢。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提供的数据,2005年人民币启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15年年底,人民币名义、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45.9%和56.2%。即使是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的2015年,人民币对主要贸易国双边汇率有升有降,当年人民币名义、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分别升值3.7%、3.9%。 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研究界和投资界开始猜测人民币汇率走势反转那天是否会到来、啥时候到来。2015年下半年出现了两个“爆发点”。一是“股灾“所带来的恐慌性的市场情绪,随着情绪的宣泄,影响逐渐减弱;二是美联储于2015年12月底加息,并将步入加息周期。同时,全球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预期的猜测,也导致全球资产配置短期化,加大了市场波动。 人民币出现了贬值预期,在预期自我强化机制的推动下,预期越来越强烈,并带来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外汇储备2015年全年首次出现减少,当年减少了5126.56亿美元。外汇管理部门通过各类“窗口指导”,启动了事实上的宏观审慎框架下的资本管控。 英国脱欧对人民币的影响 正是在此背景下,发生了英国脱欧这一“黑天鹅”事件。在此之前,英国乃至全球的投资者囿于单一而匮乏的信息来源,对公投最终结果估计不足,导致结果公布后包括汇市、股市、黄金等各主要市场急剧动荡,出现一定程度上市场“超调”。但随着市场参与者预期的

人民币存款加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n

人民币存款加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n

人民币加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争论了一年之久的加息问题终于在2004年10月28日尘埃落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次加息是4月份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延续,起到进一步收紧银根和信贷规模、减少社会货币供应量和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 关键词: 背景,内容、目的,微观、宏观,具体行业影响 提纲: 一、加息的背景 二、加息的内容及目的 1、加息的内容 2、加息的目的 三、从宏观和微观来看人民币存款加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宏观上,加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微观上,加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加息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2)加息对企业的影响 四、人民币加息对我国各行业影响的具体分析 1、加息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2、加息对上市银行的影响 3、具体而言,加息对房地产以及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等周期性行 业负面影响较大 (1)加息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2)加息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3)加息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影响 (4)加息对建筑材料行业的影响 (5)加息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6)加息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7)加息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 (8)加息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9)加息对证券行业的影响 (10)加息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11)加息对机械行业的影响 五、综述本次加息的影响

正文 一、加息的背景 从2004年6月份开始,国内物价涨幅连续4个月都在5%以上,超过通货膨胀警戒线。由于去年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翘尾因素已经减弱,非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在加强。水、电、煤等能源价格近期呈上涨趋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继续上涨,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也出现同步高速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国际原油飙升、房地产价格呈泡沫化趋势对也对通货膨胀造成压力。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多年来中国的利率决定机制的行政化程度较高,利率一直处在极低水平,对市场供求变化反应迟钝,不能反映资金成本、投资风险和通胀水平,导致资金供需极不平衡。人们倾向于贷款而不是存款,投资热一直得不到遏制。利率僵化还导致资金大量流向民间集资,进入体外循环。 一年以来的人民币实际负利率使资金异常便宜,大大刺激了投资需求的膨胀。境外资金流入进一步加剧了过度投资,过度投资又加速了通货膨胀。负利率带来的信贷膨胀,使得国内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大增。在美联储连续加息后,美元资金流入下降,造成国内流动资金紧张。国内长期的存款负利率造成储蓄严重分流,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却贷不到资金,货币资金体外循环加剧。 我国当前的通胀形势以及负利率现状迫使中央银行采取加息措施。 二、加息的内容及目的 1、加息的内容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同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 另外,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存款利率不能上浮。 2、加息的目的 本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目的主要有: (1)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央行的影响及启示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央行的影响及启示 摘要: 美联储是美国中央银行,控制着美国经济走向,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随着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联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货币政策。本文将对美国货币政策进行回顾,通过对中美央行的比较,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最后对我国央行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字:美联储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借鉴 一美联储综述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ed)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这个系统是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1913年成立的。这个系统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等组成。美国最早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是1791年获批的美国第一银行和美国第二银行。1837年至1862年间的“自由银行时代”美国没有正式的中央银行,而自1862年至1913年间,一个私营的国家银行系统起到了这个作用。美联储是由美国国会在通过欧文-格拉斯法案(Owen-Glass Act,又称联邦储备法案)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于1913年12月23日签字。现在的美联储属于二元式的单一中央银行制主要包括:联储银行、美联储董事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顾问委员会、3000多家商业银行。 美联储作为美国中央银行对美国经济运转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三种主要的手段(公开市场操作,银行准备金率,贴现率)来实现相关货币政策;监督、指导各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活动,监管美国本土的银行,以及成员银行在海外的活动和外国银行在美国的活动;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的预算及开支;任命每个联邦储备银行的九名董事中的三名批准各个联邦储备银行董事会提名的储备银行行长人选;行使作为国家支付系统的权利;负责保护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的实施;依照《汉弗莱?霍金斯法案》(Humphrey Hawkins Act)的规定,每年2月20日及7月20日向国会提交经济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类似于半年报);通过各种出版物向公众公布联邦储备系统及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详细的统计资料,如通过每月一期的联邦储备系统公告(Federal Reserve Bulletin);每年年初向国会提交上一年的年度报告(需接受公众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及预算报告(需接受美国审计总局的审计);另外,委员会主席还需定时与美国总统及财政部长召开相关的会议并及时汇报有关情况,并在国际事务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美联储货币政策回顾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体系遭受重创,信贷活动萎缩,市场利率上升,实体经济难以得到资金支持,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修复银行体系,美联储密集地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通过各种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因此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1)推出7000 亿美元不良资产纾困基金(TARP),将被用于向银行注资、购买不良资产、提供担保以及为住房贷款者提供服务等四个方面; (2)推出2,000亿美元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旨在重振消费者与小型企业贷款; (3)提出公私联合投资计划(PPIP),旨在从金融机构手中收购问题贷款和其他资产;该计划将动用原先TARP 中的750 亿~1000 亿美元,再搭配民间资金,预计计划购买力最高可提升至5000 亿美元,未来甚至可能将扩大至1 万亿美元; (4)实行私人资本担保,根据美财政部公布的PPIP计划细则,私人资本如通过甄选介入“问题贷款”的处置,联邦贷款保险公司(FDIC)将按1: 6 的比例为其提供担保,以便投资者从美联储获得无追索权贷款;而剩余部分,财政部将与私人资本按50%的比例各自出资组成股本。

美联储历次加息利率表

美联储历次加息利率表 第十七次加息 2006-06-30 86.20 0.0525 加息暂停,但强调关注通胀 在美国即将开始新一轮加息前,让我们再次回顾上一轮加息。

美元不断加息的原因。 美国政府不断加息与美国经济当时的结构性矛盾有关。这种结构性矛盾集中表现在美国不断扩大的巨额贸易逆差上,未来弥补不断扩大的巨大贸易逆差,美国只能依靠从海外不断输入国际资本,而国际资本愿意到美国来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寻求美元资产能产生高额回报,这就需要美元的坚挺,否则美元资产就不会有人愿意出钱来买。这就迫使美联储必须通过不断加息,把美元利率提升到高于其他国际主要货币利率的水平上。 世界各国与美联储加息的博弈。 全球经济的上升周期从2004 年就开始了,2006年已经接近顶部,亚洲的出口增长已经连续4 年超过20%,比历史平均水平高出一倍。本轮上升周期也比过去的长,原因就是各国央行迟迟不愿加息。最近各国央行利率政策的变化并没有令资金大量流出亚洲,也没有新资金流入。因此,除非有新资金进入,亚洲市场的上升周期不会太长。如果经济增长不放缓,央行还要继续加息;如果经济放缓,企业盈利将受影响,加息也会停止。 事实上,当时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各国央行都不是十分愿意加息。各国央行都不愿加息有诸多原因,首先是老百姓对通胀预期不高,所以央行不希望加息过急,刺破房地产泡沫,进而令经济崩溃;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央行在玩一个“踢皮球”的游戏,即如果美国大幅加息,亚洲央行就不必加息,因为美国需求控制住后,世界的需求就压下去了,对全球通胀都会有抑制作用,反之亦然。 为什么美国当时要加息? 如果将视角放大到美国经济整体和国际金融全局,我们自然会发现,伯南克当时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环境逼迫他不得不高举紧缩货币的大旗。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虽然趋缓但依旧较为稳定,GDP增长强劲,就业情况也较为喜人,但通货膨胀有些许上升,这种基本面结构意味着美联储不仅有紧缩货币的需要,更有紧缩货币的基础,在市场均已洞察这一格局之时,如果伯南克依旧固执己见地咬住经济增长目标不放,那么美联储的独立性和伯南克的判断力都会受到市场的更大非议。另一方面,欧洲中央银行在6月8日继续加息了25个基点,就连土耳其和韩国都相继进行了类似操作,在国际性货币紧缩来势凶猛之际,如果伯南克不适时加入世界潮流,那么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会迅速恶化美国的货币环境。在内部水到渠成、外部暗潮涌动的背景下,伯南克化身为通胀杀手正是因势利导的被动抉择。 从当时美国经济的状态看,应该是国际资本流入停滞所带来的风险更大,因为如果发生这种前景,不仅巨大的贸易逆差没有了弥补来源,会立即影响到美国的经济运行,美元也会面临巨大风险。 周边市场:

美元加息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美元加息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全球经济包括美国经济刚刚微弱复苏,甚至在没有通胀、且明显通缩的环境下,为什么美联储却要毅然加息? 由于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冲击。美联储加息对于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哪些?中国如何应对美元加息? 关键词:美元加息汇率债务链条货币体系 一、美元加息的原因及目的 在正常情况之下,只有在通胀过高,社会投资过剩的情况下,当局才会考虑加息,以抑制通胀和投资。很显然,美国目前根本没有这个条件,美国的通胀率才1%左右,社会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基建和制造业。更何况美国还有大约18万亿美元的债务,加息会增加美国的负担,那为何美联储还要加息? (1)确保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确保美债债务链条永续是美联储加息的根本原因。 因为越是危机期间,黄金对美元的挑战越强烈,而危机缓和后,美元加息以恢复信用的动力就越强大,以史明今,逻辑并未变化。当前维系美国金融体系的基石-美元受到了挑战,只不过这次美元的竞争对手不是黄金而是人民币。 2008年的经济危机撼动了全球对美元的信用,美国需要通过加息恢复强势美元的信誉;加息本身会带来美元汇率的上涨,全球资本回流选择持有美元计价的资产同样也会推升美元。 美元的危机也是美债的危机,当美元不再拥有信用的时候,美债的全球避险资产的作用也将不复存在,而当美债的资金逐步撤出时,美债借新债补旧债的债务链条将断裂、美债收益率提高后美国联邦政府融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无法承受之重。我们看到越频繁的美国债务上限危机,美联储就有越强的加息动力。因为加息后的资本回流会流入美债,从而压低美债收益率。 (2)控制持续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扩张,舒缓未来通胀压力 二、美元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1)外汇市场 美元利率变化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状况有重要的影响。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国存款收益增加,迫使全球资本回流,进而导致我国短期内资本流出压力加大,进而带来汇率贬值压力,而汇率贬值压力又可能进一步促使资本流出。 但长期看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空间。理由有:一、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进出相对可控。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经得起国际风雨的检验,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会保持长期稳健。三、美国目前经济增长势头并不强劲,此次加息主要是为了控制持续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扩张,舒缓未来通胀压力,加息步伐和幅度不会过快过强。四、国际的长期投资资本仍旧看好对中国的投资项目。因此外资仍旧会源源不断流向中国,流出的只是短期的以套利为目的投机资金,对长期的资本流动不构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加

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的影响及央行如何应对

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的影响 1.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后, 许多国家货币的汇率都出现了大幅的波动, 人民币有贬值的压力。一方面,这会造成在海外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币资产的信心降低, 人民币均衡汇率仍然不明朗的情况下, 中国央行进一步降息将使人民币对美元面临更大贬值压力,, 从而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出口有刺激作用。进口方面, 进口商品中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最大的是大宗商品。虽然人民币贬值会抑制进口, 但美联储加息也会带来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会被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给部分抵消。 2.加剧资本外流压力并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 美联储的加息政策, 会使得我国的资本外流压力加大, 不利于我国对境外进行资本输出。同时, 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资本流出, 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减少, 影响了我国的进出口。 3.美联储加息将使国内利率面临上行压力, 而这将提高国内债务融资成本及债务偿付压力, 导致债务违约风险上升。 4.失业率上升 美联储加息, 容易对我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制造产业形成较大的冲击。在美元升值同时, 使我国大量制造业资本外流, 导致制造业所需从业人员缩减, 造成失业率上升。 央行如何应对 1.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 在国际贸易中加大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 有助于防范资本的异常流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跨境资本特征,制定相对完善的检测体系, 做好科学预警工作, 一旦发生资产流动异常现象时, 应及时进行合理的管理、调控。重视数据的披露与解读, 及时向社会发出信号, 引导市场自主识别、管理风险, 稳定社会信心。 2. 利用财政政策,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对民生领域的经济基础建设投入, 及时出台各种优惠利民政策, 拉动内需增长,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更多税收优惠制度,有效落实各项政策, 并适当加大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 重视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就业率的提升。 3.坚持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给我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4. 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加强国际合作。可根据美元汇率的阶段性走势, 灵活采取汇率政策, 总体保持人民币汇率在相对稳定的区间内波动。

美元加息的影响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对中国影响几何?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3时,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新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将维持在0.25%至0.50%的区间。这是美联储2006年6月来的首次加息。 美联储在结束本年度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说,今年以来美国就业市场明显改善,有理由相信通胀将向2%的中期目标迈进。考虑到经济前景以及现有政策需要一段时间来影响未来经济状况,美联储决定现在启动加息。 声明说,此次加息之后,美联储将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以及让通胀向目标值迈进。 自2008年底以来,美联储一直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超低水平。 历史上的美联储加息: 自1987年以来,美联储在历史上的加息周期共有四次,分别为: 加息周期加息幅度加息背景 1988年03月30日至1989年05月17日: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刚经历通货紧缩后的市场调整) 1994年02月04日至1995年02月01日:基准利率从3.25%上调至6%;(对通胀担忧) 1999年06月30日至2000年05月16日: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纳斯达克泡沫) 2004年03月31日至2006年06月29日: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房地产泡沫)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影响 美联储此次加息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汇市场上。 美联储加息后,人民币汇率将感受到压力,资本外流将加速。在中国降息和

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美联储此次加息将会给那些大胆的投资者通过做空人民币、做多美元获利提供良机,并有可能让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从而使中国政府希望“适度”贬值的计划落空。 不过也有分析师表示,中国有关当局可能会入市干预防止人民币大幅、快速贬值。 12月11日,中国发布CFETS人民币指数,货币篮子包括13种人民币对外汇交易币种。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意味着长期以来市场观察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的视角将被改变,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也将大幅推进。 其次,美联储加息导致的人民币贬值会进一步加剧大陆的资本外流,进而引发央行的进一步降准预期,又反过来加剧人民币的贬值,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今年资本外流已超50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再次,加息引发的资本外流对中国股市始终是一个坏消息。不过,隐藏最深的隐患应该是中国信贷杠杆带来的债务,如前表所述之外,加息还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新兴市场国家与美国的利差和汇率,继而传导到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使新兴市场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和偿还外债的压力激增并在一定程度上挟持了货币政策,从而引致经济危机。 最后,美联储加息造成人民币的不断贬值会使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泡沫加速破裂,尤其是中国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将会引爆地方政府债务、制造业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一系列原来蛰伏的危机。 对中国股市影响偏负面 对中国股市而言,1994年以来美国的三轮紧缩中,上证指数在首次加息后的1个月内都是下跌的,首次加息后一季度的表现也不佳,不过这可能和中国的国内因素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在1994年、2004年时,即使美联储加息前上证指数也处于下跌之中。

央行: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贬都是正常的

央行: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贬都是正常的 央行今日转发中国货币网文章称,虽然今日人民币中间价跌破6.7,但与发达经济体货币和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相比,贬值幅度相对较小,CFETS 测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仍是升值的。参照一篮子货币变化,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 率升贬都是正常的,未来还将继续双向浮动。 央行网站全文如下: 2016 年9 月30 日,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07,较8 月末下跌0.28%;参考B 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继续按照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 行调节的机制有序运行。9 月初,美国制造业数据疲弱打压美联储升息预期,美元走软。此后,随着美国经济数据改善和美联储官员接连释放年内加息信号, 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有所反弹。加之9 月末国庆长假出 境游导致购汇需求阶段性增多,按照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中间价形成机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相应呈现先升后贬、双向浮动的态势,市场 汇率相对更为平稳。全月看,在美元指数总体下跌和国内暑期季节性购汇高峰 已过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升值。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又有所加剧。美国经济数据总体较好,市场仍 预期美联储12 月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美元走强,国庆长假期间美元指数涨幅达1.22%;由于市场对英国硬脱欧的担忧,英镑大跌,英镑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1841 的31 年低点;埃及埃镑贬值压力加大也拖累了新兴市场货币。按照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机制,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10 月10 日做市商报价形成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008 元,较节前9 月30 日人民币兑美

美联储连续加息影响分析

美联储连续加息影响分析 规划研究部宋论升 一、美联储加息原因分析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包括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以及位于美国12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美联储于1913年12月23日成立,主要负责履行中央银行职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隶属于美联储,主要任务是决定美国货币政策,透过货币政策的调控,达到经济成长及物价稳定两者之间的平衡,此外,FOMC还会关注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按惯例,美联储每年会举行八次议息会议,四次新闻发布会。 1954年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直到1982年达到高点,此后开启了近40年的降息通道,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降到零利率,但在总体降息通道中,经历了多轮加息周期。自1982年以来,美国已经历了完整的5轮加息,最新一轮加息周期始于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提升25个基点至0.25%-0.50%的水平,

正式结束7年的零利率政策。2016年12月15日和2017年3月16日,美联储分别加息25个基点,目前联邦基金利率为0.75%~1%。 图:1954年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走势 此前,美联储对加息设臵了两个条件:一是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二是有理由相信中期通胀水平将回到2%的目标。2015年10月份以来的经济数据印证了美联储对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的预期,同时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增强了美联储对通胀在中期内回到2%目标的信心,美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增长势头,美联储加息时机日趋成熟。 因此,美联储开启此轮加息周期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运行良好,目前失业率降至4.5%,低于能保证充分就业的水平,通胀率也接近2%的目标,美联储保持了对美国经济的乐观态度,同时,如果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可能影响金融体系稳定。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规模与结构探析——美联储的实践与启示

近年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多变,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各国央行纷纷开展危机救助,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也呈现出波动频繁、日趋复杂的特点,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既反映了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手段和工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了各国经济金融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美联储等中央银行的实践表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不仅是央行财务实力的表现,更成为一种增强金融宏观调控能力的主动、有效的工具,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 一、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规模与结构的变化:美联储的实践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包括美联储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按照《联邦储备法》的规定,由委员会监督和控制每家储备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是美国国会依据《联邦储备法》建立的具有中央银行特性的特许银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由联储理事会成员、纽联储行长和轮替的四名其他储备银行行长共同担任。本文阐述的财务报表是指联邦储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直观来看,资产负债表是合并情况报表,包含资产、负债、资本等会计要素,是美联储资产负债管理政策、资本认购和利润分配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规模与结构探析 ——美联储的实践与启示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两张财务报表能够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其规模与结构对于提升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美联储在资产负债管理、收支管理、利润分配等方面的经验,探讨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与央行法定职能之间的关系,从规模调整、结构变化、表外抵押品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 美联储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1246(2019)06 - 0008 - 08 8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政策——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政策? ——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一、引 言 近几十年来,纵观世界各国,许多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在遭遇到经济金融危机时,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出手,采取各种措施对危机进行控制和救助,市场无形之手总会向政府有形之手做出让步。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Bernanke ,2008)认为,要准确地评估危机管理的效果有多大是非常困难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即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介入, 危机要严重得多,影响也会深远得多。 金融危机会导致经济萧条,中央银行一般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常规的方法有: 第一、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或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援助。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应对危机的常规手段主要是通过参与市场供求运作,提供短期的流动性。一般来说,中央银行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在流动性供给过程中其所承受的风险,会要求借入资金的金融机构提供合格资产作为抵押。最后贷款人是现代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职责, 中央银行随时准备为出现流动性短缺的银行体系注入高能货币。 第二、降低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中央银行可以降低贴现利率或再贷款利率。有能力调控的短期利率有隔夜同业拆借利率、证券市场回购利率和逆回购利率等,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接近中央银行的目标利率。以美国为例,联邦基金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也是基准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作为同业拆借市场的最大的参加者,其作用机制应该是这样的:美联储降低其拆借利率,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就会转向商业银行与美联储之间,因为向美联储拆借的成本低,整个市场的拆借利率都将随之下降。(2)降低商业银行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放松融资条件,为商业银行提供成本更低和数量更多的资金,由此来支持经济成长。 然而,在发生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在政策上面临到一些非常规的障碍。第一, ?本研究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XNJ014)的支持。 196

中国央行和美国央行的比较

中国央行与美国央行之比较 一、中美央行本质区别——公有中央银行与私有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政府直属银行,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政府机构有,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币值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实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总量和结构进行管理和调控。 美联储是私营机构,按公司化运作,美联储主席是由股东推荐,总统提名,国会通过。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 二、中美央行与财政部的关系 我国央行与我国财政部同属于国务院领导下的直属部级机关,二者不存在你属关系,两者以平等的身份协调合作,但实际上我国财政部变相向人民银行借款和透支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是的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们关系复杂。 美国央行独立于财政部门,不受到财政资金的制约,也没有向财政部门提供资金的义务,关系清楚,这使得美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高,有利于对于资本市场的调控。 三、央行分支机构的比较: 我国央行是按行政区域来设置分支机构的,即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一级分行,在地级市县设立二级分行。对于这种设置的弊端是,地方政府往往出于地方经济利益,对央行分支机构进行施压和影响,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难以有效实施。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央行分支机构设置了九大分行和两个营业部,改革后的央行分支独立性增强,逐步与国际接轨。 美国央行采用按经济区域来设置央行分支机构,作为二元式中央银行体制的典型代表,美国12家联邦储备银行是私有的公司实体,接受美联储委员会的广泛监督,日常中央银行活动基本独立,不受干预。在货币决策中各个分支机构能发挥重要作用,普遍重视研究活动,在透明度方面也强于中国中央银行体系。

中国央行跟美、欧、英、日四大央行的对比

中国央行跟美、欧、英、日四大央行的对比 以下两张图根据彭博和日本央行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出。截至2011年底,全球三大央行,即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加起来已超过8万亿美元。其中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约2.85万亿美元,欧洲央行约为3.55万亿美元,日本央行约为1.8万亿美元。08年金融危机后,三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速。三大国家/地区2010年的GDP分别约为14.5万亿美元,欧元区12.1万亿美元、5.5万亿美元。如图,截至2011年底,三大央行资产债表规模加总起来占三个国家/地区的GDP总值的25%左右!另据财新《新世纪》报道,人民银行分别于2004年6月、2005年9月和2006年1月先后超过美、欧和日央行,成为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2006年到2010年间,人民银行的资产再度扩张2.4倍,2010年资产总额高达3.9万亿美元,占同年GDP的67%。IMF经济学家孙涛发表于《新世纪》的文章说,尽管中国央行的资产规模如此大,但其资产构成跟美、英、日、欧四家央行大不一样。从资产的绝对量看,2010年,美、英、日、欧、中五家央行的总资产达到11万亿美元,其占比分别为22.3%、3.5%、14.4%、24.3%、35.5%,也就是说,人民银行的资产分别是美联储和欧央行的1.6倍和1.5倍。从资产的相对量看,2010年,

美、英、日、欧、中五国央行资产占本国GDP的比重分别为16.8%、17.1%、29.0%、22.0%、66.9%,这意味着,人民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分别是美联储的4倍和欧央行的3倍。从资产构成看,2010年底,美、英、日、欧四家央行所持国债占本国央行资产的比重分别为43%、80%、73%、9%。此外,四家央行还持有私人金融机构的抵押品(如按揭证券)。人民银行的主要资产是外汇储备资产,2010年外汇储备资产占人民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为80%,分别是美、英、日和欧央行资产的1.3倍、8.1倍、2倍和1.2倍。不夸张地说,仅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资产就足以买下任何一家央行。与资产相匹配,各国央行的负债规模也很大,且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银行准备金。2010年底,各央行银行准备金占五家央行的全部银行准备金的比重分别为26%、5.5%、5.5%、10.8%和52.3%,据此估算,人民银行的银行准备金的绝对量是美联储的2倍和欧央行的近5倍。此外,五家央行的银行准备金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9%、9.6%、3.9%、3.5%和35.3%。也就是说,人民银行准备金对GDP的相对规模是美联储的5倍和欧央行的10倍。美、英、日、欧四国央行和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变化的动因不同。这四家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和结构变化,主要是其应对金融危机的结果。危机期间,四大经济体的居民部门和银行部门的债务风险传导为主权债务风险,又因债务过高制约,四国央

中美金融监管的比较研究

课号:BB3J35A00 课程名称:金融监管学阅卷教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中美金融监管的比较研究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其金融制度与金融业务也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有发展前途趋向的代表,其在金融监管组织形式以及金融监管实践上可以为我国提供中小型国家无法给予的借鉴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金融监管的依据、目的、内容和模式的对比,来探讨现阶段下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混业经营;双线多头监管;一行三会 1中、美金融监管的现状与比较 1.1美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特点 美国金融监管演变过程大致如下,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30年代初步形成,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全面监管时期,随着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金融创新浪潮放松金融监管,直到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入金融重新监管时期。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通过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目前金融监管呈现为双线、多元、分业等特点,属于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司法部、证券交易委员会、期货交易委员会、储蓄机构监督办公室、国家信用合作管理局、联邦交易委员会、州保险监督署,甚至联邦调查局等机构都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1.2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特点 中国金融监管变革大致经历是:1985到1992 年为中央银行专门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初始阶段;1993到1994年为整顿式、合规性监管阶段;1994到1997年为有法可依阶段;1997到2003年进入改革深化阶段;2003年至今实行“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阶段。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现阶段已形成中国人民银行(PBC)、中国银监会(CBRC)、中国证监会(CSRC)、中国保监会(CIRC)“一行三会”监管体系,即以银监会为主体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以证监会为主体的债券期货监管体系、以保监会为主体的保险监管体系,并建立银、证、保三方“监管联席

中美央行分析比较

大学 学年论文题目:中美央行的比较分析 学号: 姓名: 年级: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经济、金融的发展稳定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近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使得中央银行在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金融业的稳定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美国是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较为先进的中央银行管理体系,金融、经济领域中的各个方面与中央银行的联系也有着较为先进的管理体制。本文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历程、组织机构、管理体系、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中央银行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美国;中央银行;比较。

前言 世界银行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那时古希腊和罗马的繁荣与发展促使了银行前身的形成——金匠业。银行业发展至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角色。而在银行业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中央银行,更是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金融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刚涉足经济学的我,就通过自己学过的一些经济学知识和看过的一些资料,对中国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业、业务、类型以及机构的设置还有他们的独立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谈些自己的看法。 中央银行是指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统筹全局的特殊金融机构或组织。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而存在的全国性金融管理中心机构,对国家的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所以说一个国家央行的组成形式以及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一国的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中央银行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美央行的建立历程: 1、美国央行的建立历程 美国的中央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他的建立几经曲折。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和民主反对集权的国家,这使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由于美国人民对集权的反感使得当时主张建立联邦储备体系即中央银行的议员们没敢选用“中央银行”这样招眼的字而选择了“联邦储备体系”。1873、1893和1907年,美国国内发生了三次规模较大的信用危机,这突显出当时美国没有中央银行时银行业的混乱情况,也正是如此促生了“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1913年美国议员埃瑞施极力主张建立中央银行并形成了“埃瑞施计划”,在这之后《联邦储备体法》形成标志着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在之后经过1933年与1935年的《银行法》,1951年协定以及1980年的《货币管制法》促使“联邦储备体系”最终走向成熟,在美国金融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中国央行的建立历程 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与美国相比我国央行的建立相对就比较顺利了。我国是一党专政的国家,加上文化传统的影响使得我国人民对中央采取什么样的金融监管措施并不是太热心,只要经济有发展,生活水平有提高,存款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