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应急平台建设规划方案

应急平台建设规划方案

应急平台建设规划方案
应急平台建设规划方案

政府应急平台建设规划方案1.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背景

1.1加强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公共安全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应急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是公共安全最核心的问题,随着其内涵不断深化和外延的扩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重要的和长远的基本事务。

日趋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带来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使我国公共安全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公共安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及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公共安全问题发生频度将大大增加,我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200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到: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水平;加大公共安全科技攻关和应用力度,不断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保障水平。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1.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在中央的大力推动和社会经济建设牵引的双重需求下,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平台的建设。多个城市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总结出很多经验和教训。比较突出的有北京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南宁模式等。各部门也分别对自身垂直机构的应急平台建设进行了规划,如安监总局下发

的“企业安全应急平台建设指南”,水利部下发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指南”等。

1.3政府在应急处置中的领导作用

由于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实行属地为主分级管理,只有政府才能够有效组织协调政府内部以及全社会的人力、财力和物资,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因此政府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导和管理主体。

应急平台是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行使职能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应急平台及其支撑体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国家应急预案体系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的重要保证。应急平台及其支撑体系的建设、运行能够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2.应急平台的概念和定位

2.1突发公共事件对应急平台的需求

在洪水、台风、地震、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交通事故、放射源泄露、禽流感、食物中毒、恐怖袭击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如何实现全面监测监控,并快速、动态地全面了解现场状况?如何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后果并快速预警?如何科学决策、综合协调和高效处置?如何根据现场实时情况,疏散人群、组织救援、调集救灾物资、提供应急保障?都是摆在政府应急指挥员面前的重大问题。

建设应急平台可为政府领导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有力工具,提高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应急平台能够解决下列问题:

(1)准确及时地获得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现场信息,提高信息报送的及时性

和准确性。

(2)确保有关地区和部门的通信联络畅通。满足图像传输、视频会议和指挥

调度功能需要。

(3)提高现有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和使用效率,方便预案检索、快速启动和应

用。

(4)掌握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以及重点防护目标的空间分布和运行状

况信息。动态监测、分析风险隐患,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

测预警。

(5)对预测预警、数字预案、辅助决策和GIS进行融合,将事件发展趋势、

影响区域与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相结合,进行危险性分析和综合研判。

(6)协调指挥应急救援,提供对专业队伍、储备物资、救援装备和医疗救护

等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进行应急功效评价。

2.2应急平台的概念

应急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应急平台具备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功能。

2.3应急平台的建设目标

我国应急平台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形成以国务院应急平台为中心,以省级和部门应急平台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应急平台体系,支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实施。

3.城市应急平台体系规划

按照国家应急平台建设的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结合清华同方多年来在应急平台建设领域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城市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特提出如下规划方案。

城市应急平台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城市中心平台、二级平台和统一接处警系统。城市中心平台和二级平台利用通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以平台接口软件为纽带,进行信息交换、应急预案下达和协同处置。

3.1城市应急平台体系构成

(1)城市中心平台

负责城市跨部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应急救援和处置,负责跨部门和重要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联合指挥和演练。

中心平台应包括移动应急平台,直接开赴事件现场,负责现场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并结合现场反馈情况与主体平台进行协同指挥和处置决策。

(2)二级平台

作为城市中心平台的下级平台,负责各自专业部门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决策、救援处置及专项预案编制。

(3)统一接警处警系统(110、119、120、122)

作为报警信息的接收平台,负责面向社会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获取、报告和接受,并根据事件类型和程度分类转接到对应的二级平台或中心平台。

图1:城市应急平台体系结构图

3.2城市中心平台职能定位

(1)是所属省应急平台体系中的关键节点,直接面向所属省政府应急平台,

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2)向上连接所属省政府应急平台,向下连接下属区县和各委办局二级平台;

通过市级相关部门与国家相关部门应急平台互通,也可通过所属省应急

平台得到所属省有关部门的支援。

(3)负责城市域范围内的应急业务管理、向所属省应急平台报送重特大事件

信息、监控全市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防护目标。

(4)是城市级各部门应急平台的枢纽,把握市域的事态发展和处置,评估相

关处置方案,调配和平衡全市应急力量和资源。

(5)集中存储全市的基础性数据和市域重要数据。

3.3二级平台职能定位

(1)二级平台向上与城市中心平台直接连接,向下与各自垂直机构相连,并

通过城市中心平台与其它二级平台互通。

(2)二级平台负责各专业领域的应急业务管理、向城市中心平台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对领域内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防护目标等进行监测监控、对领域内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测预警,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发挥专业处置作用。

(3)二级平台是城市应急平台体系的重要支撑节点,以城市中心平台为枢纽,实现城市各委、办、局的信息共享。

(4)二级平台把握各自领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和处置,评估相关处置方案,并为其他部门提供信息支持。

(5)二级平台集中存储各自领域内的基础性数据和重要数据。

(6)二级平台根据各自专业特点,负责领域内应急平台的贯通,在处置本领域突发事件或以本领域为主的突发事件中发挥主导作用。

(7)二级平台与各自领域内的监测监控台网相连。

3.4城市中心平台与二级平台的区别

(1)城市中心平台数据颗粒度相对较粗,二级平台数据颗粒度相对较细。

(2)二级平台侧重于各自专业领域应急工作,侧重于专业处置;市政府应急平台相对综合,并侧重于作为本级政府各部门应急平台的枢纽。

(3)市政府应急平台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主战场。

(4)市政府应急平台依靠二级平台提供现场信息和数据。

4.城市中心平台的组成结构

4.1城市中心平台的框架结构

城市中心平台由应急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三部分构成。

(1)应急指挥场所

主要包括:应急指挥厅、值班室、会商室、专家工作室、设备间。

(2)基础支撑系统

主要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图像接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移动应急平台、安全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

(3)综合应用系统

主要包括:应急门户系统、应急值守系统、研判分析与智能方案系统、资源调度与态势显示系统、预案管理系统、专家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三维可视化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4.2应急指挥场所建设

应急指挥场所建设应满足日常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提供7×24小时值守应急和指挥会商的基本条件。应急指挥场所的建设包括场所显示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供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灯光照明系统、音响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

(1)应急指挥厅

特别重大突发事故发生时,领导同志可在应急指挥厅召开会议;通过图像接入系统实时察看事发现场情况,了解事态发展;通过网络视频进行异地会商;利用智能方案系统对事态发展进行仿真模拟,比较多种应对方案,利用指挥调度系统和应急保障系统实施指挥和调度。

(2)值班室

用于应急指挥中心日常值班、工作运转和会商等。满足应急值守需要,与上下级应急平台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可实时接报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故信息,

特别重大突发事故预测预警信息、现场图片、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利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快速定位,在大屏幕上显示叠加灾害区域、救援力量等相关的电子地图以及现场实时图像;通过数据库系统进行智能检索,利用预测预警系统进行综合研判,生成形势分析报告报送有关领导同志,并对事态发展进行持续跟踪,及时传达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批示、指示,并进行督办。也可以独立进行一起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

(3)会商室

供正式会商使用。在应急指挥过程中,可以与应急指挥厅、总值班室协同工作。

4.3基础支撑系统建设

(1)通信系统

应急平台通信系统主要用于支持市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联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话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传送需要。应急平台通信系统应充分利用已建的公众与专用通信网络、有线与无线通信资源实现与各级平台以及与突发公共事件现场间的信息传送,确保应急处置时通信联络的安全、可靠、通畅。

应急平台通信系统主要由有线电话调度系统、IP电话调度系统、多路传真系统、数字录音系统、无线调度系统等组成。

(2)计算机网络系统

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设计应急平台的内网和外网,实现计算机网络联通。

(3)视频会议系统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视频、语音等会议功能,并与城市上下级单位应急平

台的视频会议系统相连,包括MCU、视频会议服务器和视频会议终端等。

(4)监测监控系统

城市各下属区县、委、办、局逐步完善自身监测监控系统;将下属单位监测监控信息接入城市政府应急平台。

(5)安全支撑系统

信息安全:依托党政专网安全保障体系,采用专用技术手段,严格用户权限控制,确保涉密信息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安全;

设备安全:加强应急平台的供配电、空调、防火、防灾等设备安全防护;

运行安全: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机房等进行安全检测、维护和升级,保障应急平台安全运行。

(6)容灾备份系统

应急平台应建立本地备份系统。本地备份系统应在应急平台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排查,排除和防止单点故障,切实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本地备份:在本地建立通信、数据、系统软件和关键硬件等备份系统;

异地备份:建议选择合适地点建立异地备份系统,提供特殊情况下应急平台的功能替代和整体备份。(可选)

4.4综合应用系统建设

(1)应急门户系统

该系统为面向城市公众的网站,提供与公共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常识经验、应急预案及突发公共事件新闻等。

●公众可通过互联网登陆访问该网站,进行浏览、查询。

●城市应急办可通过该网站发布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知识、应急预案

等。

(2)应急值守系统

该系统用于城市应急指挥中心日常值班业务和应急管理需求,满足同时处置多起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过程中的事件报送、接报、值班、排班、通信录管理、

统计汇总和信息提交等。

●电话、电报、传真、录音、录像、文电、公文等日常工作的管理。

(3)研判分析与智能方案系统

●根据上报事件信息、事件周边环境分析结果、相关预案自动生成一个初

始处置方案。

●根据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并参照事件的相关案例和知识,结合模型研判

分析结果人工调整处置方案。

(4)资源调度与态势显示系统

●管理调度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各类资源:主要包括救援力量、救援物资等

的配置和状态。

●以列表和图示方式直观显示各类应急资源。

●提供对应急资源的优化调配方案。

●跟踪并反馈资源状态,保证资源及时到位。

●对处置过程中事件的发展态势进行标绘。

(5)预案管理系统

●对城市各类文本预案、法律法规进行数字化管理。

●实现动态查询和直观显示,提高各类预案的可用性和使用效率。

●利用该系统可进行预案审核、预案制定和录入。

(6)专家信息系统

●对城市各类专家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实现对专家姓名、专业背景、电话等相关信息的快速检索与查询。

●利用该系统可进行专家信息的增删和修改。

(7)视频监控系统

通过整合城市各部门专业系统资源,动态监测重大危险源、重点防护目标等,分析风险隐患,预防潜在危害和突发破坏等。

●实现监测信息和风险分析信息的汇集。

●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或筛选。

●对其中一些数据进行特征识别,判读信息内涵或其标志的状态,进行风

险评估分析。

(8)三维可视化系统

●事发点周边高影像数据和地形数据的可视化浏览

●与应急事件相关的三维标注

●应急资源的查询及属性显示

●应急资源的快速定位

●应急专题信息的显示

●各类三维信息的图层管理

●空间距离的量算

(9)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用于存放重大危险源、重点防护目标、应急资源、救援力量、专业救

灾队伍等基础信息,同时还存放空间地理信息、接报处置信息、各类灾害模型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支撑综合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转,为综合研判、应急资源保障、态势显示、

监测监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整合各委、办、局专题图层,实现对人口、经济、路网、管网、危险源、

防护目标等信息的综合显示。

●利用数据资源目录系统,对城市公共安全数据进行汇集与分级分类的管

理。

●以城市政府为中转枢纽,实现城市政府及各委、办、局的公共安全信息

数据共享。

相关主题